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陈涉世家 (一)积累知识 1关于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一?)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更加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2关于史记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为了满足个人荒淫无耻的享乐生活,还要农民担负沉重的徭役,征发七十多万人去修建宫殿(如阿房宫)和陵墓(骊山墓),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工程浩大的长城和驰道,历时十几年。到了秦二世胡亥时,人民负担的赋税更重了,“天下苦秦久矣”,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反抗秦王朝的残酷统治揭竿而起,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序幕。大泽乡起义为历代农民反封建统治树立了榜样,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第一课时(一)基础积累1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 通史,作者 是我国西汉著名的 家和 家。“世家”是一种 的文体。2史记全书有 十二篇, 十篇, 八篇, 三十篇, 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 (1)放录音或范读,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 (2)反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字词句过关(1)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陈涉少时。( )尝与人佣耕。( )皆次当行。( )士卒多为用者。( )度已失期。( )以数谏故。( )又间令吴广。( )行收兵。( )车六七百乘。( )卒数万人。(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发间左逋戍渔阳。 为天下唱。 旧以怪之矣。 将军身被坚执锐。 (3)辨析古今异义,指出句中加点词的古义。苟富贵,无相忘。( )等死,死国可乎。( )卒中往往语。( )吴广素爱人。( )陈胜自立为将军。(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今亡亦死。(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辨析加点字的意思,注意词类活用现象。等死,死国可乎。( )乃丹书帛日。( )置人所罾鱼腹中。( )夜篝火。( )狐呜呼日。( )皆指目陈胜。( )忿恚尉。( )攻锰、郯皆下之。( )将军身被坚执锐。( )皆刑其长吏。( )(5)判断一词多义。以a、扶苏以数谏故。(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c、同以怪之矣。( )d、祭以尉首。( )之a、辍耕之垄上。( )b、怅恨久之。( )c、鸿鹄之志哉。( )d、二世杀之。( )乃 a、乃入据陈。( )b、乃行卜。( )c、乃公子扶苏。( )d、家祭无忘告乃翁。( )为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为屯长。( )c、为天下唱。( )d、士卒多为用者。( )次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书a、乃丹书帛日。( )b、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6)翻译句子。苟富贵,无相忘。译文: 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译文: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泽文: 三、跳读课文,理清叙事线索思考:同绕陈涉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第二课时(一)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全文的中心事件是 ,本文是 顺序记叙的。(2)本文按事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第二部分(第2段)叙述 第三部分(第3段)叙述 (3)复述课文2句段品读阅读第1段,回答(1)(2)(3)(4)题。(1)翻译下面的句子。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佣者笑而应曰。 (2)写“佣者笑而应曰”的作用是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 ,“鸿鹄”比喻 陈涉的“鸿鹄之志”是 (4)文段中画龙点睛,关涉全篇的短语是: 阅读第2段,回答(5)(6)(7)题。(5)翻译下面句子。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天下苦秦久矣。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起义的导火线是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7)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等人绝不只是逞匹夫之勇,陈胜等人对朝廷和庶民的情形、庶卒的心理都有比较全面、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他采用了哪些正确的策略? (8)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用文中语句概括)四字短语。3探究质疑 陈胜以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二)应用迁移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注: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质:做人质。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1选出下列句子巾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去:距离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议:诽谤c愿王察之。察:观察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罢:结束2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译文: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第三课时(一)研习课文1句段品读阅读课文第3段,回答(1)(2)(3)(4)题。(1)翻译下面的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2)这一段可以分几层?怎样分?写了哪三方面内容?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3)本段开头交代了几个场面?(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4)文章后半部分哪些词语体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 2、探究质疑 (1)纵观全文,作者在安排材料详略上,有何特点? (2)陈涉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田亡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为什么也被列人世家? (二)应用迁移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天凤元年,琅邪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县吏,犯小罪,宰论杀之。吕母怨宰,密聚客,规以报仇。母家素丰,资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酤者,皆赊与之,视其乏者,辄假衣裳,不问多少。数年,财用稍尽,少年欲相与偿之。吕母垂泣曰:“所以厚诸君,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少年壮其意,又素受恩,皆许诺。其中勇士自号猛虎,遂相聚得数十百人,因与吕母入海中,招合亡命,众至数千。吕母自称将军,引兵还攻,破海曲,执县宰,诸吏叩头为宰请。母曰:“吾子犯小罪,不当死,而为宰所杀。杀人当死,又何请乎!”遂斩之,以其首祭子冢,复还海中。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注:天风:王莽建立“新”朝后所用年号之一,公元1420年。宰:官名,这里指县令。酤:买酒。亡命:冒险作恶的人不顾性命。冢:坟。1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词。(1)宰论杀之。( )(2)规以报仇。( )(3)辄假衣裳。( )(4)少年壮其意。( )2把“所以厚诸君,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译成现代汉语。 3为了替儿子报仇,吕母做了哪些事? 4吕母的起义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三)中考链接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后面问题。(2010年北京)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阁楼买卖合同协议
- 退租合同怎么解除协议
- 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例谈-48篇教学案例分析
- 消防器材供货合同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
- 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4篇
- 场地租赁合同
- 仪器维修合同范本
- 电脑购销合同
- 2024年农艺师备考目标设定试题及答案
- 痕迹检验练习题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课件
- 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说课稿
- 粮食储备公司工作计划
- 2024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抗震支架供应及安装合同
- 2025年日历台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周一开始2
- GB 31825-2024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Q-SY 05601-2019 油气管道投产前检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