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2学习独立阅读,整体感知,按时间的推移,讲述过大年的火热景象。3品读群众语言,体味浓郁的乡土情。4提高自我阅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华民族过年习俗中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回忆过年习俗,了解地方特色,感受浓郁的乡土风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的浓浓乡情。教学重点理清思路,复述过年的火热景象。教学难点品读群众语言中蕴涵的浓郁乡土风情。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元日王安石 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二、解题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在本命年,我们民族的习俗是系红腰带、穿红内衣、腰上系大钱等,这些都是为了辟邪、祈福、保平安。 三、检查预习1、 作者介绍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52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所著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柳敬亭说书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1年7月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终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北京通县建立刘绍棠文库,授予“人民作家,光辉乡土”纪念碑。 2、检查字词簸( ) 箕( ) 大吃大嚼()烙( )饼 小丫()头阖( )家 栗( )子疙( ) 瘩( ) 秫( )秸( )鬏( ) 糖粘( )渍( ) 鬼祟()晾() 打更( )捅( ) 进亲支近脉()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1、作者怎样引出对春节的介绍的?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作者认为春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介绍节气的名称分析作用 :二十四节气: 色彩缤纷 衬 托地方特色鲜明春节(过年、大年) 乡土风味浓郁2、作者介绍春节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把相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划出来。明确:时间顺序,腊月初一、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一。3、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气氛是怎样的,请从第3段中找出能体现这种感受的四个词语?明确:预热增温红火发烧4、作者回忆了过年的哪些事?请用“动词名词”格式概括出来,如“吃腊八粥”。明确: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禽/备糕点/送灶王/换门神/除夕夜/拜新年 5、这些风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或期盼?作者在回忆过年的往事时,字里行间融入了什么样的情感。明确:融入了热爱生活,热爱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的浓浓亲情。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腊月初一: 炒年货 腊月初八: 吃腊八粥 买糖果 享受劳动果实过 挑绒花 宰牲禽 备食物 年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送灶王 换门神 祝愿平安幸福除夕: 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 增进亲情密切人际关系 三、走进民俗。1、我们刚才了解是三、四十年代北方人的过年的习俗,你对哪一个习俗比较感兴趣,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例:炒年货:“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突出炒货类多量大;“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奶奶的炒年货歌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奶奶边炒边祈福表明了乡亲父老们朴素的愿望;“我”吃得“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既侧面表现了“大吃大嚼”的情景,也增添了几分幽默的情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货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营养价值也越来越高,有些甚至经过包装之后成为高档的礼品。吃腊八粥:腊八粥由“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可谓营养丰富;“占全了色、味、香”,可谓达到了食品的高境界;“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从而“舍不得吃”,可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掉了其他,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而又吃起来“没有个够”,十分富于情趣。买糖果:“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过年的气氛在逐渐“增温”。卖糖果的花样繁多,各具特色。卖糖葫芦的小贩,以“彩”促销,不由得你不去买。卖枣儿的小贩,把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真能引得小孩直流口水。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好像到了农村集市,热闹非凡。挑绒花:“还有”,承上启下。“五颜六色的绒花”,不但年轻的女子买,连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也要买,表明绒花十分吸引人。大姑娘小媳妇,“站在门槛里挑选花朵”,那是怕羞;老太太买绒花“插在小疙瘩鬏上”,这些过年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记忆,作者如此生动的描写仿佛又把我们来到哪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宰牲禽:不说“村里到处”,而说“村南村北,村东村西”,这是作者在有意渲染宰杀牲禽的气氛。“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肥鸡要被“开刀问斩”,似是同情,其实是作者幽默语言,展现出过年时的热闹景象。备食物:“家家都忙着”,“穷门小户也要”可见无一例外,糕点只有好差之分,不存在有无问题。“天井的缸盖和筛子上”,“窗沿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用起来了,乡村的一片繁忙和热闹景象。妇女们“忙”,男人们“闲”,更是展现了中国农村特有的男主外女主内的风俗习惯。送灶王爷:作者突出“送灶王爷上天”之事中“最好玩的”一件事来写:“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虔诚的愿望寄托于滑稽的举止之中,作者从孩子的目光去写这样一种仪式,所以让我们感受的不是一种神圣而更多的是一种有趣,这也正是小孩子的心态。换门神:“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把上下文关联得很紧;写旧习俗用了“换岗”一词,这又是一处幽默。如同上面写送灶王爷一样,对于换门神的描写也表现了乡亲们的虔诚,寄托着他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美好愿望。除夕守岁:此时的事情多,规矩也多:守岁、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磕辞岁头、赏压岁钱,“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不能在外边大小便”,“也不许睡觉”等等。这是最高兴也最严肃的时刻,合家团聚享受过去一年的劳动成果,并诚心诚意地祈求未来一年的幸福。拜新年:“恭喜,恭喜!”“同喜,同喜!”再简单不过的话语,凝聚着人们内心的喜悦和祝福。“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作者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典型的风俗画“乡村守岁拜年图”。这些都会勾起我们美好的回忆。同时展现出乡村那种淳朴的乡俗,民风。2、民俗知识:(1)请你举一举我们这儿过年里的一些和文中不同的过节习俗。(年三十要吃鱼,但鱼不能把头和尾吃掉为了祈求年年有余;吃饭时不能泡汤否则来年要遭雨淋;年三十的零点时要放鞭炮来接财神;大年初一遇到人要说富裕话即“恭贺你”;五天在年不能扫地,扫地时据说会把财气烧没了;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如北方人过年吃饺子,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我们这儿过年吃汤圆;再如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思考:这些风俗都寄托了老百姓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果实;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2)每年除夕,人们纷纷贴春联表达对来年的祝愿,你能写出两副对联吗?春回大地千峰秀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日暖神州万木荣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爆竹一声除旧 天增岁月人增寿桃符万户更新 春满乾坤福满楼四、深入民俗1、今昔对比:同学们回忆一下,现在我们这儿过年主要有哪些方式,试比较这些方式和文中介绍的方式有哪些区别?从这些区别中你看到了什么?(1)放烟火礼花/拿压岁钱/贴春联、倒贴福字/下饭店吃年夜饭 /吃年糕 /看春节晚会/电话、短信拜年/外出旅游等(2)没变化的:比如说象贴春联、倒贴福字,这些很具有文化气息的习俗,这些风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再比如说象送灶王、换门神、祭祖、守岁这些祭神的习俗,这些风俗体现劳动人民对丰收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就是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变化的:过去物质条件较差,所以才会有文中的买糖果、挑绒花这样比较流行的购物方式,在今年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老百姓逛商场,选衣物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的普及,守岁的方式变成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收视面越来越广,已经成为全球华必不可少的新年大餐。拜年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以往口头祝福以外,还有手机,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贺卡、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欢度春节再也不满足吃饱、吃足了,更多的人把年夜饭放在饭店,更有人用旅游的方式来欢度春节。2、结合你自己过年的经历,说说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过年?你如何认识文中所写的这些过年习俗?明确要点:过年可以享受劳动成果,品味幸福生活。过年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过年可以密切亲情友情乡情。五、品味赏析语言作为乡土文学家,刘绍棠作品的语言都生动传神,很有表现力,往往不多几笔就能把某一生活情景生动地勾勒出来。你能举例说明吗?1、 举例引导:“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这句话的传神之处“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是叠词,“土炕烫得能烙饼”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过年炒花生、瓜子很多,渲染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捅”形象地写出了添柴禾时的动作,表现了人们过年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时的豪迈喜悦之情。下面这个句子很有情趣,读后回答问题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吃起来却又没个够,不愿放下筷子。(1)为什么“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个够”?答案:“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有各种好看的颜色,“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不忍心把这么好看的东西吃进肚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未泯的童心。“吃起来却又没个够”,形象地表现了腊八粥的美味,也从一个侧面刻画出自己儿时的嘴谗。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已是花甲之年,回想过去过年的种种情状,自然觉得十分亲切。 品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 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它们能调换吗?为什么?“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答案:不能互换。加 词的词义是递进关系,表明过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热烈。六、延伸拓展立夏时的鸡蛋,端午的粽子似乎渐渐离我们远去,过年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淡,甚至有些年青人已经不知道有这样传统的节日,倒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成了年青人常过的时髦节日。据报载某国已打算将“端午节”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针对这种现象,请谈谈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画法几何与透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喀什地区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5年高考英语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17)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2025年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南方医科大学《植物纤维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叙事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联盟2024-2025学年3月高三教学测试(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四川大学《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杜邦分析法企业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测试卷
- 2023年成都市锦江区九年级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 妇产科护理学 简答题
- 感染性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21版
- 毕业论文工程量计算与造价控制
- 人机料安全等方面应急措施及处理方法
- 麻醉学课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2023年中石油职称英语考试通用选读
- GB/T 24128-2018塑料塑料防霉剂的防霉效果评估
- GB/T 22864-2009毛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