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_第1页
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_第2页
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_第3页
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_第4页
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科综合(历史)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b)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c)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军机处a b c d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a)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b)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6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a)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 d红军会宁会师7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b)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8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年军事行动的进军路线(a)a北伐战争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9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b)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10“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c)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11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周恩来总理这个愿望的实现是在(c)a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候b1955年4月,亚非会议上c1971年10,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d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时候12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属于上古文明内容的是(a)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阿拉伯帝国a b c d13“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达到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了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以上表述反映的是(a)a神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b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反对种族压迫的思想 d命运交响曲中同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14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c)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序号人物事迹评价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解放者”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a b c d1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d)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8分)16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各国家、各民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革命。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4分。写错字不得分)(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辛亥革命 。(1分)(2)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分)(3)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革命是 法国大革命 。(1分)(4)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 十月革命 。(1分)17阅读下表,回答问题。(4分)晚清财政收结构表 (单位:万两)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1849328196942501885307139237708(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答:农业税收入略减(1分) 工商杂税收入增加(1分) 总收入增加(1分)(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答:洋务运动的推进;工商业迅速发展;近代企业产生。(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三、材料题(本题共10分)18材料一 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二 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四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依据材料回答:(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4分)说明了什么?(1分)答:发展:城市(镇 )兴起(1分) 商业繁荣(1分) 纸币产生(1分) 海外贸易兴盛(1分)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答:地位:经济中心(1分) 意义:瓦解封建制度(1分) 孕育早期资产阶级(1分)(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2分)答: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四、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 分)19材料一 该法规定了各个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二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1分)为什么说该法令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2分)答:法令:产业复兴法(1分) 核心与基础:该法令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1分)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调节了生产,防止了生产过剩。(1分)(2)简述我国改革和开放的过程。(3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2分)答: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1分)(答出“从农村到城市”给1分) 开放: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辟经济特区,最后向内地发展。(1分,必须答出两点才可得分。错别字不扣分) 特点:全面改革;态度坚决;稳步推进;逐步深化。(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3)为什么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2分)答: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渡过了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1分。 答出一点意义即可。意思相符亦可) 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1分。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意思相近亦可)(4)从两个成功的改革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答: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循序渐进,改革措施要抓住主要矛盾,核心内容。改革措施要有长期性和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改革必须关注民生,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改革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创新意识。(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五、探究题(本题共15分)20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执已见。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请你也参与进来吧!任务一 梳理知识 知识点:铁农具 蒸汽机 机器 电机 电车 电灯 内燃机 汽车(1)按照表中的提示,完成下表。(7分)新发明、新创造知识脉络表按时间分类按属性分类知识点时间知识点时间(1分)铁农具春秋战国铁农具 (1分)生产工具(答出生产工具的意思即可)蒸汽机 机器(1分)工业革命或18世纪下半期 (2分)蒸汽机、电机、内燃机(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科技创新、发明(2分)电机、电车、电灯(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内燃机、汽车(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 电车电灯 汽车因科技发明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工具任务二 解决问题(2)通过探究,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1分)?请根据“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4分)甲: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乙: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答:赞成甲同学的观点。(1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变革(或商鞅变法)。蒸汽机、机器的发明,形成了工厂制度,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机、内燃机、电车、汽车等新发明,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因此,每一次劳动工具的改进,都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生产工具的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工具改革的史实给1分,作用给1分)赞成乙同学的观点。(1分)阐述方法一: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大机器生产,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电机的发明,出现了电灯、电车等,把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出现了汽车、飞机,开创了人类交通新时代。(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阐述方法二: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但没有近代科学理论,所以生产工具的改进长期没有大突破。近代历史中,由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两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大量科技的发明创造,如蒸汽机、内燃机、电机等。这些发明迅速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中,出现了机器、电车、汽车等新发明,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文明实现了飞跃,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因此,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