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案例.doc_第1页
《一面》教学案例.doc_第2页
《一面》教学案例.doc_第3页
《一面》教学案例.doc_第4页
《一面》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面教学案例与作业设计 李群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2、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让学生齐读课题)二、了解背景,作好铺垫。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阿累: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齐读预习提示,整理出预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问题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二: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问题三: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出来。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地点内山书店。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3)让学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联系起来,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四、深入探究,体会重难点。(1)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齐读。提问学生: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并加以详细分析。提示: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第一处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2)在课件上展示鲁迅的相片,加深学生对鲁迅外貌的印象。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三处对鲁迅外貌的描写,说说这三处外貌描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明确:“瘦”。(板书:瘦)(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总共有几次写鲁迅的“瘦”,读出相关词句,并找出瘦的原因。(明确:六处。“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5)除了肖像描写,本文还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中“我”同鲁迅先生的对话很精彩,意味深长,由学生找出“我”同鲁迅的对话,并自找拍档一起表演对话,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感受。(6)让学生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提示:严肃慈爱、顽强战斗、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五、详析课文,加深理解。(1)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并读出来。明确:“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板书:深秋、风大、天冷)(2)提问学生: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又说明了“我”进店的原因。通过写天气的寒冷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提问学生: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心情如何?哪里可以看出来?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明确:惊喜。“毁灭?”、“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得到了保证似的”。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提问学生: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指名让学生朗读出来。 明确:激动。“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5)指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7自然段,看哪一位学生读得最好。提问学生:为什么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像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提示:1932年,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非常猖獗,大肆捕杀革命人士,各大城市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阶段。(6)让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学生:“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提示: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六、课文延伸,升华情感。(1)播放关于鲁迅的视频。(2)让学生结合课文与视频,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三个问题: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提示:切合鲁迅关怀进步青年,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