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行为 直觉不是救命稻草.doc_第1页
逃生行为 直觉不是救命稻草.doc_第2页
逃生行为 直觉不是救命稻草.doc_第3页
逃生行为 直觉不是救命稻草.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逃生行为 直觉不是救命稻草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虽然对受害者来说是一场大灾难,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向科学家提供了研究人们逃生行为的机会。科学家们希望借此帮助后来人吸取更多的教训:有时候人的本能并不能拯救他们在灾难中幸存,而成功逃生的关键就是为人们的大脑及时补充进逃生数据,否则的话,他们就有可能坐以待毙。只有依靠平时的逃生演练才有可能获得这些数据。快速行动让她幸免911当地一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大楼时,埃拉泽德诺只听到一声爆炸的巨响,然后感到大楼像被向南摔了出去一样。泽德诺大叫:发生了什么事?你可能以为她接下来的反应是逃。可事实完全相反。我真正需要的是有人向我回叫:一切都正常!不要担心,这只是幻觉!她周围的人也有同样的反应。有一段时间,他们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幸运的是,泽德诺的一个同事反应截然不同。我听见有一个人尖叫:离开这栋大楼!她最后花了一个多小时逃命。将近四年过去了,泽德诺仍然会想起那个情景:如果那个人什么也不说,我会做什么呢?逃生者都浪费了时间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在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倒塌后,寻访了将近900 名幸存者。调查发现:在飞机和大楼相撞后,这些人平均花费了6分钟才决定从楼梯逃生。而且他们做出决定的时间长度相差巨大。为什么有的人马上就知道只有逃出大楼才能活下去,而有的人犹豫要半小时?根据NIST的调查,约1000人甚至没忘记关闭电脑。最后成功逃出世贸中心的大约有15410人。他们每下一层楼差不多要用1分钟的时间,这比救灾工程师设想的要慢上一倍。面对危机直觉也会致命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直觉反而可能是致命的。通过研究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科学家们认为那可能是因为缺少数据。当我们冷静的时候,大脑尚且需要8到10秒钟的时间处理每一段新信息。压力越大,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当灾难发生,外界信息如潮水般涌进大脑,可是它却来不及反应。而如果想成功逃生,我们就必须快速行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的大脑就采用一种捷径:如果面对的情况是它所陌生的,大脑就会采用最先固定在记忆中的行为-习惯:比如你感到不能呼吸的话,那就先把嘴里的东西去掉。女人逃难比男人快这一发现可能部分解释了一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平安无事,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危险减少和克服中心的教授迈克尔林德尔说,所以,当有灾难发生的时候,他们最理所当然的反应就是说:这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一份2001年的社会学研究显示,当人们被告知飓风、洪水即将来袭时,多数人会和4个或更多的消息来源核实这个消息,然后再作出决定:家庭、新闻和有关官员。在这一点上,如果你和许多女同事一起工作的话,你逃生的机会可能增加,因为女人要比男人更快采取行动撤离。陷入灾难的人可以分为三类:大约10%到15%的人能够保持冷静并且动作迅速有效;另有15%或者不到的人会哭泣、尖叫、甚至阻碍逃生。剩下占多数的人什么也不干,完全惊呆了,脑子一片空白。英国的心理学家约翰里奇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阐述上述结论。坐以待毙很常见人们在灾难发生后会如何行动?没有人比航空工业的研究者更清楚这一点。当然一架燃烧的飞机和充满熊熊烈火的摩天大楼不是一码事。但是人在这些情况下的行为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1977年3月27日,两家客机在西班牙的一家机场地面上相撞。一架飞机上的乘客立即全部身亡。另外一家飞机上的乘客如果离开座位走出燃烧的飞机,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是有可能活下来的。可惜很多人没有这样做。他们不是死于撞击,而是被随后的大火夺去了生命。我们常常以为在飞机坠毁和其他灾难中,只有两个结果:不是生就是死。然而在大火席卷飞机机舱之际,当时的乘客都有至少60秒的时间逃生,可是结果机上396名乘客中遇难的有326人。事后调查发现,遇难的乘客都是死于无所作为。演习真能救你一命虽然普通人面临灾难时都会表现得手足无措,但是通过训练和演习,往他们的大脑补充进正确应对灾难的数据,他们灾难的反应行为就能获得大大提高。尽管如此,愿意接受训练的人少之又少。在纽约世贸中心遭受袭击时,只有一半不到的幸存者曾经进入过世贸中心的楼梯走道。数千人并不知道,他们不得不绕过迷宫一样的大厅走廊往下走。一直到去年,纽约市仍然禁止人们在高层大楼中演习疏散。这当然很荒诞。只有让人们每两年进行一次完全或者部分疏散演习,才能保证大楼中的大多数人至少一次进过楼梯走道。大楼逃生要点1 做一个书呆子:记得遵守消防演习的流程,乘飞机的时候仔细阅读安全说明。这样你就为自己的大脑设定了一套逃生程序。2 垂直地思考:很多人并不能用直觉来理解摩天大楼。告诉你:如果你在60楼工作,救援人员至少要花上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你的位置。3 轻装简从:人们总会在逃生前带上随身物品。千万不要这么做!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