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和传染病.ppt_第1页
免疫和传染病.ppt_第2页
免疫和传染病.ppt_第3页
免疫和传染病.ppt_第4页
免疫和传染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和黏膜 组成 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 清扫异物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组成 功能 溶解 吞噬病原体 人体的第一 二道防线对病原体的作用有何共同点 思考 是生来就有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非专一性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 来源 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胸腺 淋巴结 脾脏 淋巴细胞 功能 使人体产生抗体 组成 腮腺炎病毒 淋巴细胞 抗原 抗体 腮腺炎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 腮腺炎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 讨论1 为什么患过腮腺炎的人能抵抗腮腺炎病毒的再次侵袭呢 2 换过腮腺炎的人对甲型肝炎病毒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因为患过腮腺炎的人 体内产生了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 没有 因为这种抗体只对腮腺炎病毒起作用 天花病毒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新的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 人体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病原体 人体 产生抗体 消灭病原体 抗原 人体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作用有何特点 思考 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专一性 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 来源 特点 特异性免疫 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免疫 计划免疫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皮肤和黏膜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第三道防线 抗原 接种 抗体 呼吸道黏膜 飞沫 空气 消化道黏膜 饮水 食物 血液 吸血节肢动物 皮肤 接触 流行性腮腺炎 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血吸虫病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 艾滋病 AIDS 全称为 2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携带者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 医生采取了如下措施 1 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2 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3 不让病人家属外出 也不让外人探望 4 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于哪一项 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A和C A B C D 达标检测 1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其中免疫细胞主要是 A 淋巴细胞B 吞噬细胞C 红细胞D 腺细胞2 2006年7月我国对某地区进行了乙肝疫苗免费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 其原因是 A 乙肝疫苗能直接杀死乙肝病毒B 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抵抗力C 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D 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3 在制备蛇毒血清时 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 引起免疫反应 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 特异性免疫 抗原B 特异性免疫 抗体C 非特异性免疫 抗原C 非特异性免疫 抗体 A C A 4 2008武汉毕业 艾滋病 血吸虫病 流脑等都是威胁人类的传染病 把 流脑疫苗 接种到儿童体内 使儿童获得对 流脑 的免疫力 这种措施和免疫分别是 A 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B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C 保护易感人群 非特异性免疫D 控制传染源 非特异性免疫5 多数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 发病前期B 发病初期C 发病中期D 发病末期6 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A 疯狗B 蚊子C 老鼠D 蛔虫7 城市内控制养狗 预防的传染病类型和预防措施是 A 血液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B 体表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C 血液传染病 切断传播途径D 体表传染病 保护易感人群8 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药前关注说明书上的各项信息B 安全用药才能保障身体健康C 用药前应识别是否变质D 常用补药适于人体健康 B B D B D 9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 0级地震 地震灾害后 随时都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 如炭疽 霍乱 鼠疫等 为保证 天灾之后无大疫 对灾后进行大范围消毒 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 注射疫苗等 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请回答 1 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 必须具备的环节是什么 2 上述资料提到的预防措施中 属于保护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