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建设单位工程位置工程内容通过对增城区正果镇水口村、东汾村、石溪村、中西村、麦村村现状污水处理系统查漏补缺,根据现状设计污水接户管,完善污水收集管网,设置或改造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对农村污水进行规范化收集以及处理。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及《广东省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工作方案》、《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广州市农村污染治理作战方案(2018-2020)》、《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工作方案》、《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管理监督考核工作细则》(修订版)、《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用技术指引》(修订版)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切实有效地推进增城区正果镇农村雨污分流和生态治污工作、改善农村水环境,在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基础上查漏补缺,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目前广东省正在大力推广水质、水体改造计划,为保证“水更清”目标顺利实现,需着力实施截污工程。其中“水更清”要求进一步扩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加强工业污染源管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为实现国家环保城市的要求,同时达到“至2016年旱季污水100%截流,至2020年雨季溢流污染削减70%”的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目标,扩大市区和所辖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完善配套污水管网迫在眉睫。本项目在该背景下展开,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人民政府现已开展了增城区正果镇水口村、东汾村、石溪村、中西村、麦村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工程等相关前期工作,现根据相关前期设计成果,进一步深化完成本工程初步设计。经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单位负责本项目的设计任务,通过对现场的走访、调查研究及设计,形成本设计成果。设计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政府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7)《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3年)(8)《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4年实施)(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年版)(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2013年版)(1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3)《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1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16)《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7)《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18)《广东省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19)《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工作方案》(20)《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1)《广州市农村污染治理作战方案(2018-2020)》(22)《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工作方案》(23)《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管理监督考核工作细则》(修订版)(24)《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年,建设部、卫生部53号令);(25)《广东省城市供水管理规定》(1998年修改);(26)《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37)其他相关文件。主要规范、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014-2012);(3)《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_51347-2019);(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年修订);(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1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11)《污水排放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3)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6)《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13);(17)《钢塑复合管》(GB/T28897-2012);(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修订);(2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2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8)《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J01-1-92);(29)《合流制系统污水截流井设计规程》(CECS91:97);(30)《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31)《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7-96)(32)《钢质管道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57-2010)(33)《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1:2002(34)《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141-90);(35)《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36)《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37)其他有关市政、水利、给排水、结构等工程设计的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其他资料(1)水口村、东汾村、石溪村、中西村、麦村村地形图(1:1000)(2)水口村、东汾村、石溪村、中西村、麦村村物探资料(3)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4)现场调研资料设计内容本工程主要设计内容包括一下内容:(1)新建污水管网(2)对现状能利用的污水处理构筑物进行改造或新建污水处理站(3)工程概算书的编制。总体目标经过改造治理,建设一批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完善实施区域污水收集、转输、处理系统,补齐各项治水短板,有效提升河涌及排水设施管理水平推行农村“雨污分流”和生态治污,进村入户强化污水源头收集,将化粪池、厕所、厨房、户外洗涤水龙头、阳台产生的污水全收集。到2020年底前,实施区域内自然村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实现自然村污水终端处理设施完成度达到100%,雨污分流达到100%,基本消除门前屋后的污水沟,污水收集实现管道或暗渠化。工程目标本工程实施后,水口村、东汾村、石溪村、中西村、麦村村下属各自然村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新建及改造自然村污水收集系统,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暗管暗渠化收集,消除房前屋后外露污水。具备资源化利用的村社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方式实现污水收集处理,从而整体实现污水收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概况与相关规划增城区概况增城位于广州东部,地处珠三角东岸经济带黄金走廊,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面积1616.4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5.44万,2015年正式撤市设区,现为广州市十一区之一,现辖7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84个行政村和55个社区,辖区内的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州市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增城区近年投入30亿元推进水环境治理,建成6大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和77个村庄107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完成328.76千米的管道铺设和总长125.5千米的河涌综合治理任务。增城区地理位置流域概况增城境内水网纵多,均属于东江水系,流域面积超过500km2的河流有3条,分别为东江北干流、增江、西福河,3条干流在增城境内长分别66km、56.09km、30.29km。除以上3条外,主要一、二级支流244条,增江流域支流96条,总长416.62km,主要有派潭河、二龙河等;西福河流域支流58条,总长183.65km,主要有坑背水、金坑河等;东江北干流支流89条,总长204.63km,主要有兰溪水、温涌、官湖河、雅瑶河等。增江增江是增城区最主要的河流,是东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广东省新丰县的七星岭,主流自北向南流经龙门、增城等地,在增城区的观海口汇入东江北干流,进入东江三角洲地区,河流全长203km,流域面积316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5.9亿m3。流域北连新丰县,南接东莞,东连河源、博罗,流域面积呈狭长形,东西宽约61km,南北长约90km。增江上游建有天堂山大型水库,水库控制集雨面积461km2,总库容2.62亿m3;而增城境内则有中型水库百花林、13座小(1)型水库、46座小(2)型水库及初溪水利枢纽等梯级,这些水库对调蓄流域的洪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江风貌增江在增城区境内河长66km,河宽90~220m,流域面积971km2,占全市面积53%。增江在增城区内最大支流为派潭河,派潭河发源于南昆山马坑嶂,自北向东南流向,穿过派潭镇中南部地区,在小楼镇附近与二龙河汇合流入增江,主河长29km,流域面积358km2,年径流量为5亿m3。派潭河有5条支流,分别为高滩河、灵山河、车洞河、小埔河、小迁河,各支流河宽10~20m不等。增江在增城区内次级支流为二龙河,二龙河河长22.5km,流域面积122.7km2,年径流量1.5亿m3。二龙河二龙河原名澄溪河,发源于小楼镇内丫髻山,流经二龙圩、腊圃村,于大楼村汇入增江。河长22.5公里,坡降为2.8‰。流域面积122.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亿立方米。正果镇概况地理位置正果镇位于增城区东北16公里,东北与龙门县交界,西接小楼、派潭镇,南邻荔城等镇,东南依博罗县罗浮山麓。该镇为增城龙门咽喉要道,增龙公路纵贯全境。行政范围 全镇总面积239.41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62595人(2017年)。目前,镇辖31条行政村(含388个经济合作社)和1个居委会,其中畲族村是广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自然环境 正果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平均气温21.6℃,平均降雨量1689mm,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是著名的荔枝之乡、鱼米之乡。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蔬菜、荔枝、龙眼;具有兰溪荔枝、乌头石沙田柚、黄塘头菜、正果腊味、吓水菜干等一批特色的农产品和以花岗岩为主的丰富矿产资源及以湖心岛、畲族风情、梳脑森林公园为主的丰富旅游资源。形成了一系列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如腊味、腐竹、酱油等,市场反映良好。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本区地处丘间盆地,地形相对平缓开阔,北高南低,由北向南缓缓降低,沿巴江河流域地势最低,地面标高8.4~80.5m。盆地东西两侧均为北北东向山脊,地形为东部和西部高,其中东南部的丫鬐山最高高程为海拔408.6m(1956年黄海高程,以下均为黄海高程);北西部的剑岭,呈北北东展布,南北长3.5km,东西宽0.2km,山顶海拔90.3m。(2)气象水文正果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无霜期长达342天,最高气温为37℃,最低气温为-1.3℃,多年平均气温为20.9℃,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556.2mm,雨季为4~9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98.4mm。多年平均热带气旋登陆次数4~5次,热带气旋集中影响时间为7~9月,台风最大风速为35.4m/s。(3)水文地质正果镇位于丘间盆地,其东、西两侧及北部均为丘陵,盆地由北往南地形缓缓降低,至南部巴江河达地势最低点,处于一完整的水动力补径排系统的水文地质单元。正果镇汇水面积约18km2,分别以溪沟形式从东西北三侧山地向盆地中部汇集、径流,在盆地中以网状溪流、沟渠由北向南径流,汇入巴江河。另外,本测区分布大量的水塘和水井。受大气降水影响。雨季地表水流较大,大暴雨易造成地表洪流、洪涝及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灾害。根据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包括本测区搜集的井、泉、钻孔等地下水露头。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裂隙岩溶水、基岩风化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4)地质本区处于丘间盆地,绝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分布地层有上泥盆统帽子峰组、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石炭系下统测水组和第四系。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地层构成背斜轴部,多为第四系覆盖,仅在赖屋村北角废弃的采石场有出露。上泥盆统帽子峰组分布于测区北、东部盆地外侧,属浅海—海湾相砂泥质建造,主要为褐色泥岩、页岩、粉砂岩及少量的细粒石英砂岩。总厚度100m,地层产状为130°∠45°与上覆石炭系孟公坳组整合接触。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为盆地主要基底地层,多为第四系覆盖,主要为碳酸盐潮坪相的炭泥质—碳酸盐建造,为深灰、灰黑色灰岩,夹少量炭质页岩。向上砂泥质增多,而成泥质、钙质页岩、泥质粉砂岩,偶含黄铁矿结核或星点状黄铁矿,灰岩中不规则细脉状方解石极为发育,与下伏呈整合接触。地表见溶孔、溶槽,岩溶发育一般。岩石早期裂隙发育,均被白色方解石充填胶结,自愈作用较强,晚期裂隙主要发育在断裂附近,背、向斜轴部和与上部粉砂岩接触部位。在盆地西部赖屋村后废弃采场有出露,地层产状为290°∠21°;东部采石场地层产状为135~175°∠30~65°。构成背斜的两翼。透水性强,水量中等,流量13.67~262.59L/s,最大达448.85L/s,地下径流模数平均值为6.431L/s·km2。石炭系下统测水组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南部,向斜核部,其东侧与泥盆系帽子峰组呈构造接触。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沉积建造。以灰、灰黑、紫灰等色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泥质页岩及少量砂砾岩、炭质页岩组成,地层产状为100°∠34°,与下伏石磴子组泥质粉砂岩呈整合接触。该层富水性贫乏,泉常见流量0.07~0.45L/s,地下径流模数平均值估计为1.019L/s·km2。第四系(Q)大面积分布在巴江河沿岸冲积平原及丘间盆地中。在本区广泛分布,厚度一般1~20m,变化大,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粉细砂和粉土,土质不均匀,粘性弱,砂感强。局部分布淤泥质土和泥炭土夹中粗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700万元,下降17.5%;固定资产投资8871万元,下降5.91%;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2.4万元,下降26.9%;国地两税区本级收入1423万元,下降57%,(其中,国税收入720万元,下降31%;地税收入703万元,下降75%)。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市相关规划《增城区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近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规划范围(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本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覆盖的范围为增城区域1616平方公里水陆域总面积。(2)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荔城街道办、增江街道办、朱村街道办,总面积313.96平方公里,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行总体布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战略目标以建设“新穗东、新增城”为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城乡统筹、营造环境、发展产业、促进创业、解决就业、富民强市”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市域总人口现状(2007年,下同)为106.7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达130万人和1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5万人,暂住人口约为55万人。到近期增城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远期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规划市域城镇规模分为四个等级,人口规模大于50万的城市2个(中心城区、新塘镇区),人口规模20-25万人的城镇1个(石滩镇区),人口规模10-15万人的城镇1个(中新镇区),人口规模小于5万人的小城镇3个(小楼镇区、正果镇区、派潭镇区)。(4)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两城三中心,三圈五轴线”的城镇空间结构。“两城”指增城区区和新塘镇区;“三中心”指石滩、中新、派潭三个中心镇;“三圈”指南、中、北三大经济发展圈;“五轴”指沿增江发展轴、沿广惠高速公路发展轴、沿广汕公路发展轴、沿坪新快速路(新新公路)发展轴联和沿广河高速交通联系轴。(5)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交通、给水、排污、电力、电信等市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协调,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适应城镇布局规划要求,建立布局合理、使用充分、服务高效的城乡社会设施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1)增城区总体发展目标增城区总体发展目标是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增城区功能定位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穗东中心、广州生态旅游示范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广州东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和广东省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2)中心城区城市性质增城区中心城区规划为广州市城市副中心、文化产业城和国际化会议休闲中心,是全市政治、文化、教育、信息、研发综合中心。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中心城区2015年人口规模4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10万人;2020年为54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为15万人。(2)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1)给水规划围绕增城区中心城区水厂和管网布局规划,提高供水水质措施,节约用水管理,水源保护等方面对增城区中心城区供水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构筑覆盖整个区域安全可靠的供水主干网系统,逐步形成和增城区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水量供应充裕,水质不断提高、节能环保的供水系统。(2)排水工程注重新旧系统的衔接,建设排放安全、综合利用的生态排水系统。导入生态学设计理论,遵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念,在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优化污水管网和关键设施的布局,构筑“污水利用中水化、尾水排放生态化、污泥处理无害化”三位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同时,适度处理初雨和开展雨水综合利用;遵循调蓄在先、排放在后的原则,并以水库、湖泊、湿地调蓄为主体,建立起防洪、排涝、景观用水相协调的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系统。规划解读增城区总体发展目标是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排水工程设计注重新旧系统的衔接,建设排放安全、综合利用的生态排水系统。要求在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优化污水管网和关键设施的布局。本规划暂无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相关内容。《正果镇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规划研究与具体落实的范围涉及两个层面:(1)正果镇镇域正果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为235.41平方公里,全镇辖1个居民委员会,31个行政村(388个经济合作社)和2个林场。(2)空间管理单元为加强对“镇区”(正果墟)以外用地的规划研究,适应正果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本规划中特别结合正果镇的发展需要确定了包括镇区在内的四个空间管理单元,是本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以作为实施规划管理的载体。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规划期为2012~2020年,并分为近期和远期。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发展定位正果应以山水休闲、农业观光、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导,以旅游服务业和精品人居为配套,适当发展轻型无污染农产品加工业及物流业,建成自然生态优越、文化内涵丰富、人居环境舒适、城乡发展协调的魅力正果。规划规模(1)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正果镇建设用地174.36公顷,占正果镇总用地的0.74%。(2)人口规模预测正果镇规划期末城镇管理服务人口规模为23040人。《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技术指引》概述任务目标2018年完成辖区内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状态进行核查,经核查不符合要求的开展“补缺”工程,推行农村“雨污分流”和生态治污,进村入户强化污水源头收集,将化粪池、厕所、厨房、户外洗涤水龙头、阳台产生的污水全收集。2019年底前,实现辖区内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底前,辖区内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流溪河流域达90%)以上,新建村社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其他村社达80%以上,并对20户以下未收集污水的自然村社,采用厌氧池或三级化粪池处理,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技术路线(1)完善管网系统建设1)核查污水收集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结合农村生活污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四标四实”工作成果,摸清各村污水收集率。2)推进完善管网建设工程。3)粪便污水原则上应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再接驳至公共污水管网。(2)加强管网修复1)加强管网修复和疏通。2)理顺雨污排放系统。3)管网提质增效。4)提升管井质量。(3)提升处理能力1)提高处理设施覆盖率。摸查因设施用地难落实等问题导致应建未建处理站点情况,按照摸查结果建设处理站点,确保常住人口超过75人或大于20户的自然村全覆盖。对20户以下尚未收集污水的村社,采用厌氧池或者三级化粪池处理,力争早日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2)按需扩容。3)提标改造。4)美化处理站点周边环境。(4)确保集中式处理污水有效衔接核查集中式处理方式的村社是否存在污水处理厂已满负荷运行,无法接纳污水、村社周边市政管网暂未铺设导致污水无法接入等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应对接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改造和维护计划,采用加压输送、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临时处理,避免污水直排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待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完善后再接入。管网系统查漏补缺技术路线污水处理设施查漏补缺技术路线设计水量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参考取值如表。用水设施分散式集中式用水量(L/人·日)经济条件好,市内卫生设施齐全120~150180~280经济条件较好,市内卫生设施较齐全90~120120~170经济条件一般,有简单的室内卫生设施80~10090~110无卫生间和淋浴设施,主要利用地表水、井水60~9060~90居住较为集中、卫生设施和排水管网相对完善的村社,生活污水排放量一般为总用水量的75%~80%。地下水渗入量取设计污水量的10%。水质目标根据生活污水水质特征,污染物排放浓度一般采用以下值控制:COD为150~200mg/L,BOD为60~120mg/L;NH3-N为10~25mg/L,总磷TP为1.0~2.5mg/L,SS为100~150mg/L。处理水排放标准各级处理设施水质目标按下列规定执行:(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2)处理后出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时,须根据水体功能区划确定排放标准,至少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3)处理后出水排入未确定环境功能区化自然环境时,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确需采用单户或联户处理时,执行二级标准。(4)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如将处理出水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根据用途执行国家相应的标准。处理后经灌溉渠后农用的,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项目现状建设地址本工程服务的正果镇南片区行政村庄主要为水口村、东汾村、石溪村、中西村、麦村村,以下为5个行政村的地理位置示意图:项目实施区域地理位置图排水系统现状总体概况正果污水系统现状概况正果污水系统主要包括正果污水处理厂、镇区范围内污水管网、正果一号泵站以及正果二号泵站,服务面积约1.72km2。2020年规划人口约1.36万人,而实际常住人口约4000人。污水管网概况正果镇镇区总计现状污水管道DN300~DN800共9.87km,建成区面积约0.69km2,管网密度指标为14.3km/km2。正果镇现状管网建设情况见下图。经《正果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改造后,现镇区市政管网已成为雨污分流制。主干管敷设于南北向正果大道,按照地势走向从高到低敷设,管网分段敷设,主干管管径为DN300~DN800,沿途接纳周边地块污水,最终分别经正果一号泵站和正果二号泵站提升后流向正果污水厂处理。正果一号泵站近期规模1500m3/d,远期规模2500m3/d,正果二号泵站近期规模1000m3/d,远期规模2500m3/d。目前各地块排水单元由不同项目进行改造,从建筑立管源头开始实施雨污分流,污水立管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雨水则就近排放至水体或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改造完毕后,正果镇将实现彻底雨污分流,污水收集能效大大提高,污水处理厂将实现提质增效。城镇污水处理厂概况正果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近期2500m3/d,远期5000m3/d。处理工艺为A2O,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第二时段)较严值。纳污范围1.72km2,主要包括正果镇镇墟、池田村以及正果洋村部分区域。正果镇污水处理厂位置及纳污范围见下图。由于镇区发展与规划的差异,镇区排水为完全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率不高,现状污水厂实际处理水量约300-400m3/d。正果镇污水系统概况图城镇排水系统问题(1)污水管网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低正果镇城镇污水系统纳污面积1.72km2,其中建成区面积为0.69km2。目前已建排水管网共计9.79km,其中污水管道3.63km,合流管道6.16km。在建污水管网长度为12.87km。目前,建成区已建成污水管网密度为5.26km/km2,已建及在建污水管网密度为9.59km/km2,尚未达到广州市要求的10km/km2的水平。(2)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低正果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近期2500m3/d,远期5000m3/d。处理工艺为A2O,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第二时段)较严值。纳污范围1.72km2,主要包括正果镇镇墟、池田村以及正果洋村部分区域。(3)管网存在错接漏接、破损、淤积等不健康状况排水管网经一定时间的通水运营后,受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将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渗漏、破裂、变形等结构性缺陷以及障碍物、浮渣等功能性缺陷,影响管道的结构安全和输水功能的发挥,降低污水收集能力。根据管网排查成果,发现部分管段存在结构性缺陷、破损等问题,一些农田灌溉水、河水、山水、地下水进入管网。各村排水现状本次工程涉及的5个行政村,现状排水体制主要为合流制,雨、污水管错接乱排现象比较严重。少数农居排水为合流立管排水,雨污水混合排至室外。部分村内现状没有完善的排水管网,村民生活污水不经过管网进行收集,排入道路明渠,最终就近排放至村屋附近的池塘、河涌。部分已建成排水系统的村社,排水管网均为合流制,规模不完善,水处理设施已经陈旧,且由于雨污合流,导致进水量较大,污水处理设施大都超负荷运行状态,水力停留时间不足,合流污水未经完全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或农田,造成水体污染,水环境恶化。少部分自然村部分村庄暂时没建立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村中维持原有排水生态,主要以合流渠及地面散排形式排放雨污水,村中污水造成的污染,对村居环境影响较大,调研中随处可看到房屋前后污水横流,气味刺鼻,部分合流渠处于淤积状态,急需清淤修复。村内现有建筑除了老旧的空心建筑,其他基本为2-4层的建筑,平均层高约3.5米。水口村排水现状正果镇水口村共有人口约1209人,共10个自然村,约395栋建筑。排水现状:村内污染源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存在零星小作坊等生产废水。现状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共计2座,覆盖2条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20%,现状管网已收集房屋栋数约109栋、现状污水管网收集率约为27.6%。现状污水管网尚未完全实施有效的收集处理,排放口多数直接通过旧渠道排入现状自然水体或农田,污染环境。表STYLEREF2\s2.1SEQ表\*ARABIC\s22水口村排水现状分析表编号自然村户数人口数污水设施建设情况现状污水处理工艺污水规模t/d1大围39180无16.02上屋2395无8.53新屋22112无10.04沙田23125无11.15塘肚22102无9.16结光56256现状厌氧+人工湿地22.87水口1870现状厌氧+人工湿地6.28大奄口2296无8.69朱田21101无9.010布坑尾1872无6.4结光社结光位于水口村村中部。现主要村道为沥青、水泥路面。整体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1)排水现状概况排水体制为合流制,污水合流管渠沿村道两侧布置,自东向西收集村内生活污水。村内部分巷道设有合流盖板渠,居民生活污水就近排入现状合流盖板渠,末端流向污水合流主管渠、池塘或河涌。现状合流管管径d400,管渠规格B×H=1100×700和B×H=800×650。(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厌氧”,处理规模为15m3/d,出水处理出水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日常站点维护管养已有专门维管单位进行实施,村委专人配合,镇街监督考核。结光社现状设施点照片东汾村排水现状正果镇东汾村常住人约为2929人,现有房屋栋数约为1586栋。东汾社东汾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1)污水管网现状东汾社现状排水体制基本为分流制,已有较为完善的排水管网,但仍存在管道混接的情况,小部分村户的生活污水不经过地下污水管网进行收集,污水排入合流管道或明渠,最终就近排放至村屋附近的池塘、河涌,污染水体,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东汾社现状污水处理设施存在超负荷运行,进水水量过大的现象。东汾社现状设施点照片栗沙冚社栗沙冚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栗沙冚主要存在问题为现状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无法达到农污二级排放标准。栗沙冚现状设施点照片石溪村排水现状正果镇石溪村有18个自然村,已建有九座分散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常住人口为2857人.塘尾坳社塘尾坳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1)污水管网现状塘尾坳社现状无污水主管,村户的生活污水不经过地下污水管网进行收集,均直排巷道排水沟,合流后排至排水明榘,最终就近排放至村屋附近的池塘、河涌,污染水体,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塘尾坳社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率为0%。村内生活污水均通过合流管渠排入河涌。老石社老石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老石社现状排水体制基本为分流制,已有较为完善的排水管网,但仍存在管道混接的情况,小部分村户的生活污水不经过地下污水管网进行收集,污水排入合流管道或明渠,最终就近排放至村屋附近的池塘、河涌,污染水体,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老石社现状排水情况石塘社石塘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1)污水管网现状石塘社现状无污水主管,村户的生活污水不经过地下污水管网进行收集,均直排巷道排水沟,合流后排至排水明榘,最终就近排放至村屋附近的池塘、河涌,污染水体,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石塘社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率为0%。村内生活污水均通过合流管渠排入水体。佰吓社佰吓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1)污水管网现状佰吓社现状无污水主管,村户的生活污水不经过地下污水管网进行收集,均直排巷道排水沟,合流后排至排水明榘,最终就近排放至村屋附近的池塘、河涌,污染水体,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佰吓社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率为0%。村内生活污水均通过合流管渠排入农田和水体。中西村排水现状正果镇中西村现有房屋栋数为1616栋,常住人口为4205人。田心社田心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田心社现状排水体制基本为分流制,已有较为完善的排水管网,但仍存在管道混接的情况,小部分村户的生活污水不经过地下污水管网进行收集,污水排入合流管道或明渠,最终就近排放至村屋附近的池塘、河涌,污染水体,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谢屋社谢屋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1)污水管网现状谢屋社已建的D200污水管道埋深较浅,沿线检查并较少不便于日常管养和维护,且不能有效收集周边建筑的生活污水,局部管道还出现破损、堵塞及倒流的状况。村内未见污水管的区城,生活污水均直排巷道排水沟,合流后排至排水明榘或就近直排鱼塘,导致鱼塘富营养化,对周边环境影响恶劣。谢屋社现状排水情况(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现状已有一座厌氧池,处理规模为30t/d。麦村村排水现状正果镇麦村村现有房屋栋数为575栋,其中麦一、三、四社及棉二社常住人口为426人。麦一、三、四社麦一、三、四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麦一、三、四社现状排水体制基本为分流制,已有较为完善的排水管网,但部分污水主管敷设在现状雨水边沟内,管道有破损渗漏的情况,不利于管养检修。麦一社仍存在管道混接的情况,小部分村户的生活污水不经过地下污水管网进行收集,污水排入合流管道或明渠,最终就近排放至村屋附近的池塘、河涌,污染水体,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麦一、三、四社现状排水情况棉二社棉二社现状为居民主要聚集区,居民建筑主要沿村道两侧分布,整体地势平坦,村内道路较为完善,主要村道为土路及混凝土路。棉二社现状缺少污水主管,已建的d200污水管道埋深较浅,沿线检查并较少不便于日常管养和维护,且不能有效收集周边建筑的生活污水,局部管道还出现破损、堵塞及倒流的状况。村内很多排水明渠,大多兼顾排洪的功能,村内未见污水管的区城,生活污水均直排巷道排水沟,合流后排至排水明榘,对周边环境影响恶劣。棉二社现状排水情况现状污水系统问题汇总污水管网现状问题汇总1.现状污水管网污水收集率及污水处理率低,仍有大部分农屋生活污水通过合流管渠直排附近水体;2.现状污水管道管材均为PE塑料管,施工未按照标准建设,管道埋深较浅,覆土0.4m,不满足规范要求,导致管道结构性缺陷如变形、错口、塌方等较多,管道过流能力较差,水流不畅,容易淤堵;3.污水主管未设置预留接户井,新建房屋污水难以计入现状污水主管,现状污水管收集率低;4.村民私自改造污水管道,随意设置溢流管,上游污水去向不明;5.雨污混接情况严重。6.大部分片区仍存在污水直排现象,大部分地区污水未进行收集。污水处理设施现状问题汇总1.各站结构外观基本良好,但污水收集率较低;2.部分村社缺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影响周边环境。方案论证排水体制论证排水体制现状目前正果镇水围村等村的雨、污管道建设大多采用采用合流排水体制,部分新建道路采用雨、污分流制。现状排水体制存在问题分析市政管网雨、污水管道混接对于一个山岭地区来说,城市污水治理标准偏低,现状仍有相当地区污水系统属空白,地区污水随意排放河道及混接雨水管道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水域环境和地区投资环境。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初期雨水的污染初期雨水直排水体是造成区域内河道、河涌黑臭的原因之一。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污水应处理后排入水体,而雨水不经处理,泄入水体。初期雨水污染负荷较高,污染负荷与地面铺砌情况、用地性质、降雨间隔时间、雨型、强度、历时、空气质量、气候、管道养护、截流倍数等因素有关。运行管理的弊端防汛泵站在降雨前对合流管道或雨水管道进行预抽空,旱流污水和沉积的雨水直排水体,污染河道。初雨时污水的溢流由于受截流倍数的限制,雨天时不能避免城市污水混在雨水中排入水体,造成污染。排水体制论证排水体制选择城市排水体制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雨水和污水的方式,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方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分流制和合流制并存的混合制的区域。排水体制的选定必须与排水系统终端的雨水和污水处理方式和环境质量要求相结合,同时受现实排水系统状况的限制。排水体制和执行情况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整个排水工程的投资效果――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程度。合流制是用同一管渠系统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合流制又分截流式和直排式。截流式合流制是将合流制污水按照一定的截流倍数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这是目前汕尾河涌水系复杂,沿涌截污的总体思路下采用的一种最适合汕尾情况的排水体制。分流制是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又分完全分流式和不完全分流式。混合制排水系统是既有合流制也有分流制的排水系统,一般在具有合流制的城市需要扩建排水系统时出现。排水体制的比较各种排水体制综合因素比较详见下表所示。各种排水体制综合因素比较表序号名称合流制分流制截流式合流制直排式合流制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1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有有有无2污水管道无无有有3截流管道有无无无4初期雨水截流有无无无5雨季污水溢流有有无无6对排放水体的污染一般最大较小一般7排水系统完善程度较完善不完善较完善不完善8环境保护效果较好差较好一般9防洪排涝能力较好较好较好较差10排水管网造价一般较小较大最小11泵站造价一般较低较高最低12污水厂造价稍高无一般一般13综合造价一般较低较高较低14维护管理一般易一般易通过各种排水体制的综合因素比较,可看出各种排水体制各有特点,各有利弊。现分析如下:截流式合流制能截流初期雨水,降低初雨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但截流进污水厂的雨水量较大,因此污水泵站规模及造价较其他排水体质要高;直排式合流制无需修建污水管道及污水处理厂,综合造价较低,而且维护管理操作简便,但因排水系统不完善,污水直排入自然水体,对环境影响最大;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较完善,雨水与污水完全分开排放,对水体环境保护较好,但无法控制初雨污染,而且污水管道的修建增加了排水管网及提升泵站的造价;不完全分流制只修建有污水管道,排水管网造价最低,而且因污水均通过污水管收纳输送到污水厂,对自然水体污染较小,但因其排水系统不完善,未进行雨水管道修建,雨水仅通过现有雨水管渠系统排泄,容易造成街道水浸等现象。国内外排水体制选择的经验1、国内外排水体制选择现状上海市排水体制是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规划中的排水系统341个。已建和在建的排水系统中,由67个合流制排水系统,114个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心城污水管网的普及率约为64%,合流管及污水管全长2430km,污水中途提升泵站102座。在已建67个分流制排水系统中有39个排水系统的40座雨水泵站存在雨污水混接现象,泄水面积约为104.49km2,混接的旱流污水量约为41.69×104m3/d。北京市城市排水系统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大类。合流制排水系统与其他城市相比较,主要的不同在于合流制管道的截流井的设置。一般的合流制系统是在合流管道入河处前修建污水截流井(或叫雨水溢流井),北京市的污水截流则不是在合流沟出口处设截流井,而是在各个污水支管进合流沟干管(沟)处设截流井。建于1953年的西北郊文教区污水干管是北京市采用分流制的第一条干线。其后北京市又相继在西郊行政区、西滨河路、百万庄、前三门北岸、东北护城河、通惠河北岸、酒仙桥等处修建污水管道,在金顶街至吴家村等地区修建了一大批污水干管,形成了城近郊污水系统、石景山污水系统、堡头污水系统、郑王坟、凉水河、南苑定福庄等9个大小不等的污水系统。同时修建了一些雨水干沟如农大雨水暗沟、学院路雨水暗沟。安乐林、蒲黄榆、八角村、中关村、双榆树,五路局、马甸、团结湖、劲松、左家庄等地区的雨、污水排放工程都采用分流制。美国华盛顿、波士顿、底特律、堪萨斯、圣路易、芝加哥、买尼波黎等城市的排水体制均为分流制,在已建的合流拱沟中都搞了污水和雨水的完整的截流设施,如华盛顿城搞了堰坎和污水截流设施三种类型86套,还修建了各种配套的溢流井和大断面污水输送管道。美国发现污水、雨水分开排放后,雨水管道的初期雨水和在道路上造成迳流的小雨水也严重污染水体,有关研究发现,在实现二级污水处理的城市,每年BOD负荷大约在80%是污浊的初期雨水造成的严重污染,认为不仅在合流制管道中要截流初期雨水进行处理,而完全分流制的雨水管的污浊雨水也应当截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就导致不得不考虑截流初期雨水的重复管道工程。日本“降雨蓄存及渗滤技术协会”经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得出:在使用合流制雨水管道系统的地区,若强化雨水入渗,使降雨量以5mm/h的速率渗入地下,则此地区每年排出的BOD总量可以减少50%。从1995年起日本就开始有计划地处理和利用雨水,截止1993年,使用雨水作为杂用水的设施日本共有28处,使用水量为500×104m3/d。1992年日本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德国的排水系统是分流制和合流制并存的,德国34座污水处理厂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全部处理的水量中城市污水量占30%,雨水量占35%,地下水渗入量占35%。德国是欧洲极力主张进行雨水利用的国家之一。自1989年制定了屋面雨水利用设施标准以来,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已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并逐步向集成化综合化方向发展。2、国内外排水体制选择经验总结通过对国内外其他城市采用的排水体制状况的分析比较,同时结合正果镇现状混流排水体制的运用,有以下几点值得正果镇在今后的排水体制改造过程中吸收借鉴:上海市现状已形成的排水体制为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其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下,并没有搞单一的完全分流制系统,因为这在目前技术水平及经济状况的前提下既不可行也不现实的。上海市通过对旧城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为一个投资少、见效快、运行管理方便的截流式合流制系统。这是十分值得借鉴参考的,就黄阁镇现状而言,盲目高格调的强调把整个区域的排水体制完全改造成为分流制,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区域内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现状合流制管道的改造应吸收上海,北京等城市对截流式合流制管道设计和施工的成功经验,减少过多排水附属构筑物的设置,尽量采用成熟的新管材以及新工艺,以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效果。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在排水体制上采用合流制的城市,取得了截污、治污的效果较为明显,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借鉴。在旧城区直排式合流制向截流式合流制改造的过程中,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尝试参照国外的经验,加大截流倍数,建设合流制雨污管渠。加大对初雨的截污处置,降低合流制系统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城市新区建设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在分流制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也可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增加对雨水综合性利用的研究及工程尝试,以积累相应的经验,为今后的城市生态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考虑结合正果镇水系的特点,现状污水处理厂所收集的污水浓度较低的情况,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排水体制的改造及选择确定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处理污水的浓度,降低污染物的过多排放所造成的严重污染。排水体制确定通过对排水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正果镇现状污水管破损严重,现状污水处理设施已陈旧废弃,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直排式合流管渠,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现状水体,污水直排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并由此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雨污分流,收集雨水进行循环利用,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因村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以上对国内外城市排水体制的分析和正果镇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广东省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对于水口村、东汾村、石溪村、中西村、麦村村的污水处理系统,考虑到分流制推进和实际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全分流制目前仍较难实现,具备条件的区域实施雨污分流,近期采用截留式合流制,远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结合农村改造,全面实行分流制。雨污分流的方案论证雨污分流收集模式本工程针对正果镇各村排水条件,研究制定适用的雨污水收集模式,有效解决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过程中“重处理轻收集、简单套用城市模式、雨污分流一刀切”的问题,有效降低雨污水管网投资成本,实现“污水有效收集、村内无积水、村外水变清”的治理目标,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前,常用的雨污分流收集模式主要有“污水管+雨水管”和“污水管+雨水渠”两种。雨污分流收集模式图雨污分流措施(1)结合临河村居现状巷道纵坡,新建雨水浅沟或盖板沟,收集路面雨水和屋面雨水后直排至附近河道;(2)原则上保留现状立管为污水立管;新建雨水立管或对现状雨水立管截断,立管出水口距地面20cm左右,使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汇入或散排漫流至雨水浅沟;(3)将村居内原有合流管保留作为现状污水管沟,下游接入市政污水管;待村居内雨污分流系统建成后,可将下游截流井改造为普通检查井,将溢流排河口进行封堵。(4)对村居巷道现有雨水口或浅沟进行封盖;(5)当村居现状合流管渠系统与周边其他村居相连时,需结合其他上游村居的排水情况,分析汇水范围及雨水排向,于现状合流干管附近新建雨水暗渠,设置合流干管溢流口,以防上游村居内涝积水。新建污水管或合流管改造为污水管雨水浅排系统可由雨水浅沟、线性排水沟或毛细沟中一种或多种沟渠组成,主要用于临河村居巷道内。可结合村内现状道路纵坡敷设,地表径流就近汇入,下游就近排放至,具有快速收集、快速排放的特点,且埋深较浅,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新建雨水浅沟方形雨水浅沟(有盖板)弧形雨水浅沟本工程雨污分流措施结合南片区各村居现状条件,本工程以地面散排雨水为主。截流倍数论证考虑截流倍数的原因有实测资料显示,降雨过程经过约600秒后,城镇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可降低50%以上;当降雨过程约为800~1000秒时,径流中污染物浓度便趋于一个稳定的低值。显然,前期雨水集中了城镇地表的大部分污染物,需要截流一定量的地表径流,经处理后再排入环境水体是合适的。截流倍数的影响因素影响截流倍数的主要因素有: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容量;旱流污水的水质、水量及其总变化系数;城市的暴雨强度和气象条件;受纳水体的卫生要求和水文条件;投资情况;人口密度大小及人口构成;工商业结构及布局;本地区远期排水体制及污水量大小。截流倍数的确定根据《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技术治理查漏补缺技术指引》的要求,从保护区域水环境、尽可能减少污水溢流的角度出发,结合重点区域如水源保护区和重点规划区的环境需要,按5倍截流倍数或收集一定的初雨量进行设计。根据本项目工程目标,对于没有调蓄设施的截污管,截流倍数应满足削减70%溢流污染要求。因此,本工程截流倍数取5。污水收集方式方案比选本次设计截污管道分布在道路或空地、河涌或排渠边,管道布置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由于本次设计部分污水管道沿河涌进行截流,是截污管道布置的难点,针对污水管道布置在河道内或者现状道路下进行方案比较,分述如下:(1)排污口周边为空地或道路根据排污口的截流位置,分别考虑对截流井及污水管道布置在河道内或者现状道路下进行方案比较,分述如下:1)方案一:在岸边道路截流,管道敷设在道路下当管道布置在道路下时,则需放置在远离房子的一侧,减少沟槽开挖对房子的影响,但由于管道埋深较大,需采用支护开挖施工,所以需要切削沿河的绿化树木,影响景观效果。同时,在道路下布置管道时,布局需做好减震措施,防止防止开裂,倾斜。优点:管道施工方便。缺点:破除道路、影响交通较大,切削树木,影响景观效果,距房子较近,影响房屋安全,工程造价高。2)方案二:按河道内截流,管道敷设在河涌内当管道敷设在河道内时,距河堤挡墙1~1.5m,现在排污口均在河床之上,所以管道埋深较小,检查井和截流井布置在河道内,管道施工完成后,检查井位于河涌内,高于现状河底,一般情况裸露在河床上。优点:管道位于河涌内,河涌内采用放坡开挖施工,工程造价低,可以实现沿河涌彻底的进行截流污水。缺点:井口高层高于河床,景观效果差,且影响河道行洪,部分河道内施工难度大,工程材料需进行二次转运,工程费用高。3)结论南片区各村现状道路较为完善,污水主管建设条件较好。因此,通过以上两种方案的比较,方案一虽然需破除现状道路,移栽或切削部分灌木、影响镇区交通,工程费用高,但是不影响排涝,故考虑工程实施难度等方面因素,拟选用方案一作为设计方案。(2)排污口周边为建筑,无法直接在岸上截流本次设计区域存在许多排污口直接排向排渠,渠道两侧有现状建筑物,在渠道外侧无法设置截流井,为此分别考虑沿河挂管、河内布置管道及河道临近的道路进行截污、同时河道与道路间区域进行分流改造等三种方案进行比选:1)沿河挂管当建筑物建设在河涌岸边,岸边无现状道路时,污水直接排入河涌,管径DN≤200mm时,可以采用沿河堤挡墙挂管的形式进行收集污水,当DN≤100mm,排水管多为建筑物厨房、厕所污水,直接接入设计污水管,不设置溢流管;当100mm<DN≤200mm时,排水管多为建筑物雨污合流水,在截流井处设置溢流管,管口安装拍门。现状河涌内河堤挡墙为混凝土结构、浆砌石结构、砖、石结构,形式多样,结构不一,因此,河涌内挂管仅局限于小管径,一般管径不大于300mm,采用单管脱托架的形式固定于挡墙上,沿线将排污口接入,接入井采用钢制截流井,井口采用法兰盲板密封。优点:可以解决难度大的小口径排污口的截流问题,可以大幅度提高截污率,工程造价低,防洪影响小。缺点:管道及管件采用钢管,河涌水质污染严重,管件易腐蚀;检修难度大。2)河内布置管道当建筑物与河堤之间无道路或绿地,管道建设条件不足,而且建筑物的排污口均排入河涌,排污口尺寸较大(DN≥300mm),可在河道内敷设管道,距河堤挡墙1~1.5m,现在排污口均在河床之上,所以管道埋深较小,检查井和截流井布置在河道内,管道施工完成后,检查井位于河涌内,高于现状河底,一般情况裸露在河床上。优点:管道位于河涌内,河涌内采用放坡开挖施工,工程造价低,可以实现沿河涌彻底的进行截流污水。缺点:井口高层高于河床,景观效果差,且影响河道行洪,部分河道内施工难度大,工程材料需进行二次转运,工程费用高。3)河道临近的道路进行截污、河道与道路间区域进行分流改造当建筑物与河堤之间无道路或绿地,管道建设条件不足,而且建筑物的排污口均排入河涌,排污口尺寸较大(DN≥300mm),可在邻近河涌的道路下敷设污水管道,将穿越该道路进入河涌的污水由此处截流,同时,要求河涌与道路之间区域的工厂企业内部进行分流改造,污水接入设计管道内。优点:避免在河涌内敷设管道,施工难度小,便于远期实现雨污分流。缺点:工程造价高,改造排污口协调工作难度大,施工时影响交通。3)结论采用挂管的形式,可以有效解决污水的收集,占用河道行洪断面小,此方案可以局部采用;在河道临近的道路进行截污、同时对河道与道路间区域进行分流改造,实现污水的截流,此方案虽造价高,协调难度大,但是施工方便,便于以后实现雨污分流,检修维护方便,因此,本工程推荐采用方案三,局部工程可以采用方案一。污水管道管材论证污水管网建设在整个污水工程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管道工程总投资中(一般条件下施工),管材费用约占30~50%左右。不同管材的选取还直接影响到管道施工难易、管径大小等。污水管道属于城市地下永久性隐蔽工程设施,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合理选择管材非常重要。对管材的要求污水管网建设在整个污水工程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管道工程总投资中(一般条件下施工),管材费用约占30~50%左右。不同管材的选取还直接影响到管道施工难易、管径大小等。污水管道属于城市地下永久性隐蔽工程设施,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合理选择管材非常重要。排水管渠的材料必须满足一定要求,才能保证正常的排水功能。(1)排水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并应考虑污水的水质,水温等情况;(2)排水管必须具有抵污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的作用。也应有抗腐蚀的性能,特别对有某些腐蚀性的工业废水;(3)排水管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而污染地下水或腐蚀其它管线和建筑物基础;(4)排水管的内壁应整齐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5)排水管应尽量就地取材,并考虑到预制管件及快速施工的可能,减少运输和施工费用。排水管材的类型目前,常用的排水管材有以下几种:(1)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制作方便,造价低,在排水管道中应用极少。但具有抵抗酸、碱侵蚀及抗渗性能差、管节短、接口多、搬运不便等缺点。钢筋混凝土管口径一般在500mm以上,长度在1m~3m。多用在埋深大或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其接口形式具有承插式、企口式和平口式。钢筋混凝土管(2)内衬式复合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内衬式复合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耐腐蚀性能的复合排污管材,即在普通钢筋混凝土内壁衬上一层防腐蚀内衬,以达到防止管身混凝土受到污水或其他有害气体腐蚀的效果。按管材施工方式可分为开挖式和顶进式;按内衬材料不同可分为PVC内衬复合管、PE内衬复合管、玻璃钢内衬复合管;按管材成型工艺分可用于离心成型工艺、立式振动工艺或芯模振动成型工艺。它既具有传统钢筋混凝土管的刚度大、价格低等优点,又具有塑料管材内壁光滑、摩阻系数小、耐腐蚀、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取代传统管材的产品之一,在设计、施工上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管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在国内,内衬复合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应用只有短短的几年,但发展的势头很强劲,目前污水工程中已大量采用这种管材,广东省使用较多的是内衬改性PVC钢筋混凝土管。目前,一种新型内衬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管”纤维增强塑料混凝土复合管”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纤维增强塑料混凝土复合管(FRPCP)是一种具备玻璃钢夹砂管所有优良性能,又具备混凝土管的高强度、高抗冲击性的新型复合管材,这种管材可开挖铺设、顶进施工,用于压力或重力流输送系统,它具有输送液体阻力小、保证供水水质、抗化学和电腐蚀、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在城市给水、污水排放、工业水处理系统等领域。主要缺点是管材价格较高,而且该管材使用时间较短,大多数使用仍处于设计阶段,使用经验较浅。内衬改性PVC钢筋混凝土管纤维增强塑料混凝土复合管(3)钢管钢管具有材质较轻,强度高,承压大、韧性好,适应性强。此外钢管的密封性好,和其他管材的承插式接口相比较,钢管焊接接口密封性最高。且钢管可以制成各种折线型,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适应能力强,钢管适用于大于1.6Mpa的高中压力管道,同时抗磨损能力较强,吊装方便。但是钢管缺耐腐蚀能力差,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造价较高。使用寿命较短,在使用时需要做防腐处理和保护,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此外,施工工艺较复杂,现场焊接比较费时。焊接钢管(4)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HDPE管是一种具有环状波纹结构外壁和平滑内壁的新型塑料管材。根据管壁结构不同,可分为缠绕增强管(钢骨架、结构壁)、双壁波纹管和中空壁管几种类型。20世纪80年代初在德国首先研制成功,目前在生产工艺和使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相对经济的造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HDPE管在我国推广应用十分迅速,其作为柔性管道适用于地质变化较大,且存有软弱基础的滨海、沿河、滨湖等有水乡片区地质特征的片区。目前在许多大型市政排水工程中已得到应用,国内生产厂家也达上百家。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目前市场上的高密度聚乙烯管种类较多,如HDPE缠绕增强管(HDPE缠绕结构壁B型管)、HDPE中空缠绕管、HDPE埋地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内肋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双结构壁智能排水管(属于缠绕结构壁B型管)等。其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双结构壁智能排水管具有缠绕结构壁B型管的所有优越性能,且有所改良,其预置了智能传感组件,为配合国家智慧智能城市发展方向,提供了可持续可升级的接口条件。(5)硬聚氯乙烯管(UPVC)硬聚氯乙烯管近年来在排水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耐腐蚀性好,不生锈;阻燃性好,可自熄;耐老化性好,使用寿命长;内壁光滑,难结垢;输送能力高,价格低廉;质量轻,易运输安装;劳动强度低,工期短,阻电性能好,但该管材柔韧性差,基础处理要求高。采用橡胶圈承插柔性接口,对管道基础要求低。目前UPVC管排水工程中多用建筑污水排放。UPVC双壁波纹管PVC-M管(6)球墨铸铁管现在国内外已逐步采用可延性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替代灰口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的生产工艺是将以镁或稀土镁合金球化剂加入到铸造的铁水中,使之石墨球化,这样集中应力降低,使管材具有更高的强度及延展性。该种管材具机械性能好,强度接近于钢管;韧性大,很少发生爆管、渗水和漏水的现象;抗腐蚀能力强;可采用推入式楔形胶圈柔性接口,也可用法兰接口,施工安装方便,接口的水密性好,有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抗震效果较好等优点,即兼有钢管的强度与韧性及普通铸铁管耐腐蚀的特点,因而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管材。但是球墨铸铁管在高压管网,一般不使用,抗压力低。由于管体相对笨重,安装时必须动用机械。打压测试后出现漏水,必须把所有管道全部挖出,把管道吊起至能放进卡箍的高度,安装上卡箍阻止漏水。球墨铸铁管(7)玻璃钢夹砂管玻璃钢夹砂管是一种以玻璃纤维及精选硅砂为增强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按照一定工艺复合而成的层合结构的符合管材。按其成型方法,通常有玻璃纤维粗纱缠绕成型、夹砂连续玻璃纤维粗纱增强树脂缠绕型、夹砂定长玻璃纤维粗纱增强树脂缠绕成型(RPMP)、玻璃布卷制成型和玻璃纤维短切粗纱增强树脂——砂浆离心浇铸成型几种。其中,最先进、有代表性的是夹砂定长玻璃纤维粗砂增强树脂缠绕成型工艺(RPMP),国外已广泛使用于给排水及一些工业输送管道,国内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已采用较多,给水压力管大多采用d1000以下管道,无压管已采用大于d3600直径的实例,在排水工程中也有较多的使用。玻璃钢夹砂管玻璃钢夹砂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管材,它具有可设计性强、水利特性优良、其内壁非常光滑,耐磨性好接口可靠、输送流体能力强,耐腐蚀、耐磨、热电绝缘、无需维护,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寿命长,轻质高强、运输安装方便快捷,管道配件种类齐全,综合效益高等优点。(8)陶土管陶土管由塑性粘土焙烧而成,带釉的陶土管内外壁光滑,水流阻力小,不透水性好,耐磨损,抗腐蚀。但质脆易碎,抗弯抗拉强度低,不宜敷在松土中或埋深较大的地方。另外管节短,施工不便。陶土管直径不大于600mm,其管长为0.8m~1.0m。由于陶土管抗酸腐蚀,在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尤其适于排除酸碱废水。接口有承插式和平口式。钢筋混凝土管强度高、价格低,但防腐性能差,运输施工不方便,目前更多采用的是内衬塑料的钢筋混凝土管。UPVC管防腐、水力性能好、价格低,但柔韧性差,基础处理要求高,目前UPVC管排水工程中多用建筑污水排放。球墨铸铁管主要用于给水工程,污水工程中使用时间较短,污水排放中的使用效果还需时间检验。目前玻璃钢夹砂管市场很不规范,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容易出现老化强度降低现象,国内已经有管道使用过程中突然脆断的工程事故,因此本工程中不推荐使用。陶土管质脆,不宜敷在松土中或埋深较大的地方,不适合本工程截污次支管使用。综上,目前污水管网建设中使用较多的管材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管。管材比选本次工程所包含的污水管道按照施工方法分为两类:开挖施工和顶管施工。1)开槽法施工管材本工程开槽埋管的管道管径范围为DN100~DN400,对几种管材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见下表:管材技术性能比较表项目钢筋混凝土管焊接钢管HDPEUPVC水力学性能内壁光滑,不结垢内壁光滑,不结垢内壁光滑,不结垢内壁光滑,不结垢摩阻系数0.0090.0130.0090.009水头损失较小较小较小较小抗渗性能小管径一般,大管径较好好强强耐腐蚀性好一般好好承受外压可深埋,能承受较大外压可深埋,能承受较大外压承受外压能力一般,不适合深埋承受外压能力一般,不适合深埋柔韧性差差好好密封性能承插式,橡胶圈止水,密封性一般焊接接口,密封性一般热熔连接,密封好,无渗漏热熔连接,密封好,无渗漏重量及运输重,运输麻烦轻,运输方便轻,运输方便轻,运输方便施工难易较难较难容易容易基础要求高低较高高覆土要求一般用于埋深较大或顶管地段一般用于埋深较大地段埋深不能过大埋深不能过大回填要求一般一般对回填密实度要求高对回填密实度要求高使用寿命50年以上50年以上50年以上50年以上管材价格比较表管径钢筋混凝土管(II级)单价(元/m)焊接钢管单价(元/m)HDPE单价(元/m)UPVC单价(元/m)DN10030DN2004890-90DN30057261225194DN40092380297350DN500127490419420根据上述性能、价格等比较可以得出,玻璃钢砂夹管主要优点是强度高、柔韧性及整体性好、防腐性能好、运输及施工难度相对容易等,主要缺点是接口密封性一般,价格昂贵,在污水工程中主要用于开挖施工。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主要优点是水力条件及防腐性能好,密封性好,运输施工方便,主要缺点是价格高,承受外压能力一般,不适合深埋,适用于DN600及以下管径浅埋,开挖施工。HDPE管造价最高,尤其是大口径管道,其造价高昂,性能较好,在排水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PVC管主要优点是管内壁光滑,重量较轻,方便安装,阻力小(UPVC管阻力系数为0.009,而一般的镀锌管。铸铁管阻力系数为0.012-0.013),因而水力条件较好,由于UPVC塑料管具有耐酸碱、耐腐蚀、不生锈、不结垢、保护水质、避免水质受到二次污染的优点,已被广泛推广应用。钢筋混凝土管主要优点是强度高、可深埋、防腐性能好、价格相对低廉,主要缺点是管节短、运输施工难度大,施工时间长,混凝土管内径不大于600mm,长度不大于1m,适用于管径较小的无压管;钢筋混凝土管口径一般在500mm以上,长度在1m~3m。多用在埋深大或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其接口形式具有承插式、企口式和平口式。综上所述,结合广州市地区特点以及《广州市水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排水工程建设要求的通知》(穗水规划[2017]79号)、《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技术指引》要求,确定本工程开挖施工管材选取原则为:管道管径为DN300主干管推荐采用II钢筋混凝土管,接户管管径为De110~De200选用PVC-U管,沿河挂管采用焊接钢管。污水处理工艺论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各异,但都是各单元处理技术的不同组合。农村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包括化粪池、污水净化沼气池、普通曝气池、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土地处理和生态塘等。根据受纳水体功能要求,结合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条件完备情况和排水去向等,选择适合当地的处理技术。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通常可选用生物法、化学法及物理化学法等。从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生物法与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相比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效果好、运行稳定、运行经验丰富的等优点。所以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生活污水都广泛采用生物方法进行处理。生物法主要分为两大类: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处理有机废水效果好、去除率高、运行稳定、运转经验丰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经过实际广泛应用和通过技术上的不断改进,活性污泥法已成为当今污水处理技术的主体。污水处理工艺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有A2O法、A-B法、SBR法、氧化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市建筑业职工劳动合同
-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 供水开发公司供水协议书
- 出租户外广告位协议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年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 高一数学期中考答案
- 14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原卷版)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 43牛顿第二定律(分层作业)(原卷版)
-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形势与政策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2024智能变电站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部分
- 5.5《方程的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数值实验报告-实验三
- 介绍辽宁朝阳的PPT模板
- 大学英语5E教程第一册 Unit 1 Modern University 摩登大学
- (完整版)物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表格汇总,推荐文档
- 学生健康档案卡
- 小米案例分析
- 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