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pdf_第1页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pdf_第2页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pdf_第3页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pdf_第4页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 7 卷第l 期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 0 1 1 7N o 1 2 0 0 9 年3 月J O U R N A LO FC H E N G D U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 M a r 2 0 0 9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 林红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成都6 1 0 0 5 9 摘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承栽的民族文化差异巨大 中国菜名在文化层面表现为较强的不可译性 这些文化差异有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 也有非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 在翻译实践中 对这些文化层面的处理大 多可采用直接切入 同构处理与写实化方法处理 关键词 可译性 不可译性 表层语义 文化错位 直接切入 同形结构 中图分类号 H 3 1 5 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0 5 3 9 2 0 0 9 0 1 0 3 2 0 4 在大量的中国菜名翻译实践中 始终存在着一 个突出的不争事实 无论一个菜名翻译得多么完美 这个译名都不可能全面完整地传达出汉语菜名本身 所承载的语言文化信息与功能 都明显地存在着没 有译出来的成分和文化错位现象 这样说 并不是 认为其它形式的汉语材料如小说 科技论文等就能 够完全彻底地译出汉语承载的所有信息 只是相对 而言 中国菜名翻译中这种不可译和文化错位现象 较为明显 这是因为中国菜名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国 饮食文化的一种固化形式 它还蕴涵着中华民族深 厚的多元性综合文化 尤其体现出汉语丰富多彩的 语言艺术 从而造成菜名翻译中大量的不可译现象 与文化错位现象 本文在承认不可译性的前提下 运用尤金 奈达的同形结构理论对中国菜名进行文 化错位研究与可译性实践分析 以期从理论上指导 菜名译者最大限度地译出中国菜名中的文化信息 一 表层语义传达与文化错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承载 传达文化是靠语 音 文字 词汇与句法实现的 词汇句法首先传达的 是表层语义 在表层语义背后可能承载着深厚的民 族文化 在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中 表层语义相同 而深层文化内涵差异巨大的现象比比皆是 比如 红 与 白 从表层语义看纯粹是颜色概念 但在中 国文化深层涵义中 红 代表喜庆 吉祥 白 可代 表丧事的一种颜色 而英语中r e d 多表示脾气暴躁 w h i t e 多表示清白 汉语中 红自喜事 与英语中 r e da n dw h i t e 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而用w e d d i n g sa n df u n e r a l s 表达更准确一些 但又显得过于 直白 失去了汉语词汇原有的文化寓意与象征艺术 中国菜名是汉语语汇中承载中国文化最多的语 汇之一 不仅承载着几千年来的中国饮食文化 还承 载着大量的非饮食文化 如神话 民俗 历史 文学 宗教信仰等等 在菜名所传达的表层语义背后有着 更为深厚复杂的多元文化元素 因此 中国菜名在文 化层面的不可译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1 饮食文化错位 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 不同民族形成 不同的饮食习俗 不同的饮食文化心理观念 对同一 味型可能会产生大不相同的心理反应 比如 川菜 鱼香肉丝 中的鱼香味在中国与英语国家民族中的 收稿日期 2 0 0 8 1 2 1 5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类重点项目 中国传统菜肴命名与英文翻译研究 项目编号 C C 0 7 S 0 3 作者简介 林红 1 9 6 4 一 女 四川成都人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餐饮文化研究与翻译 3 2 万方数据 林红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 心理反应就有很大不同 鱼香味为四川I 首创 是川菜独有的一种味型 源 于四川民间 鱼香味中起关键作用的泡鱼辣椒是用 新鲜红辣椒放在泡菜盐水中泡制而成 在民间 川1 人在泡红辣椒时总要在泡菜坛里放两三尾经过处理 的鲜活鲫鱼 让鱼味渗合到盐水中 再渗透到辣椒 里 这辣椒就有了鱼鲜味 用这种泡鱼辣椒做出的 菜风味独特 达到吃鱼不见鱼的效果 这也是令众多 海内外食客百思不得其解的奥妙 这一风味最初并 不见于餐馆 而是广泛流传在民间 后来厨师从民间 学得这种方法并加以发扬 从而形成了这一特殊风 味 鱼香味这一诱人的独特风味西方人却无法理 解 在西方人看来 鱼味即鱼腥味 是令人生厌反胃 的味道 鱼香味就不再是香气扑鼻的味型 他们纳 闷 鱼怎么会有香味 由于这种心理文化的差 异 如果把 鱼香肉丝 译成F i s h f r a g r a n tP o r kS l i v e r s 或F i s h f l a v o r e dP o r kS h r e d s 虽然在语义上译 出了菜名的信息 但完全失去了原菜名的诱人效果 2 非饮食文化错位 在中国菜名英译实践中 非饮食文化的错位远 远多于饮食文化错位 也比饮食文化错位复杂得多 涉及到中国菜名中非饮食文化的各个方面 如历史 地理 宗教 神话 文学 语言修辞等等 下面就几个 方面择要分析 1 中国菜名中的数字文化错位数字在中国 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数字也出现在中国菜名中 菜名中的数字有的是实数 有的是虚数 但都是中国 文化中的吉祥数字 常见的有 双 三 五 八等 如 双色鱼丸 三元白汁鸭 五彩鲜贝 宝鸡等 有的 菜名在英译时也译出了数字概念 但是它的数字概 念与文化内涵是错位的 如 三元牛头 O xH e a dw i t hT r i c o l o r e dV e g e t a b l e s 这道菜中 牛头配红萝卜 白萝卜 青笋三种蔬 菜 将这三种蔬菜加工成球形 即 三元 三元牛 头 借指中国古代科学连中三元 解元 会元 状元 之意 祝愿人们不断进步 节节高升0 1 3 e 3 7 英译名虽 然译出了数字 三 的字面意思 采用写实手法描述 菜的原料 却失去了菜名中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2 中国菜名中的人名地名文化错位在中国 传统菜名中 有些以菜肴创始人名字 历史人物名字 或菜肴发源地名命名 这些菜名背后大都有一段十 分有趣的饮食典故 它们的英译也大都采用音译的 方法直译人名 地名 但由于英汉语历史文化的差 异 这些菜名的翻译也产生了相应的文化错位 如 宋嫂鱼羹S i s t e rS o n g SF i s hP o t t a g e 相传宋五嫂原为北宋都城汴京 今河南开封 人 士 后因战乱流落到南宋都城临安 今浙江杭州 以 卖鱼羹为生 因得到宋孝宗 宋高宗赞赏 名声远扬 英译名译出了表层的语义信息 但表达不出菜名背 后的历史文化 类似的再如宫保鸡丁 K u n gP oC h i c k e n 东坡 肉 D o n g p oM e a t 大干鸡 D a q i a nC h i c k e n 西湖 醋鱼 W e s tL a k eV i n e g a rF i s h 等 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以人名命名的中国菜名历 经多年没有变化 但菜名中人名的涵义已大大丰富 不再仅仅作为人名 而是作为一种烹饪方法而广为 人知 如 宫保鸡丁 中的 宫保 东坡肉 中的 东 坡 麻婆豆腐 的 麻婆 等 3 中国菜名中比喻表达的文化错位比喻作 为语言艺术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中国菜名中也大量 出现 以比喻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把普通菜肴原料 艺术化地表达为美好的喻体 给人们带来美感 创造 出美的意境 如把菠菜喻为 红嘴鹦鹉 把胡萝卜喻 为 野鸡红 绿色蔬菜喻为 翡翠 等 还有很多是 把普通菜肴原料喻为中国民俗与宗教信仰中的吉祥 物 如把鸡翅喻为 凤翅 窝笋尖 凤尾笋干喻为 凤 尾 等等 龙凤 麒麟在汉文化中寓意吉祥 通常把 蛇 鳗 虾 海参 生鱼 蛤蚧等喻为龙 而将鸡 鸽 野 雏等会飞的鸟喻为凤 如 龙凤配 龙穿凤翅 等 色成双 味成双 料成双的菜肴或工艺造型成鸳鸯的 菜肴 则以 鸳鸯 命名 如 鸳鸯腐卷 鸳鸯海参 鸳鸯火锅 等 由于使用英汉语民族的宗教 信仰 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以比喻手法命名 寓意吉祥 的中国菜名不能被英语民族理解和接受 大多采用 写实手法翻译成英文名称 因此失却了中国菜名的 文化内涵 意境与美感 如 凤翅海参C h i c k e nW i n g sa n dS e aC u c u m b e r s 凉拌红嘴鹦鹉C o l d d r e s s e dS p i n a c h 清炒野鸡红P l a i n s a u t 6 e dC a r r o tS h r e d s 龙凤配S t e w e dS n a k ea n dC h i c k e n 龙虎凤烩S t e w e dS n a k e C a ta n dC h i c k e n 鸳鸯火锅 D o u b l e f l a v o r e dH o tP o t 红烧狮子头B r a i s e dL a r g eM e a t b a l l si nB r o w nS a u c e 4 中国菜名中神话 历史 宗教与文学的文化 错位 中国神话 历史 宗教与文学元素也大量进入 3 3 万方数据 林红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 中国菜名 在英译中也产生相应的文化错位 如 八仙过海T h eE i g h tI m m o r t a l sG o i n g A c r o s st h eS e a E i g h tI m m o r t a l sG a t h e r i n ga tY a o c h i f r i e d e i g h td e l i c a c i e s 6 5 霸王别鸡 B r o i l e dC h i c k e nC u t l e t sw i t hT u r t i e K i n g SP a r t i n gf r o mh i s F a v o u r i t e S t e a m e dS o f t s h e l l e d T o r t o i s ea n dH a n 6 7 桃园三结义T h eT h r e eS w o r nB r o t h e r sa t T a o y u a n M a s h e dD a t e s L o t u sa n dG r e e nP e a s 6 1 9 9 佛跳墙 F o t i a o q i a n g S t e a m e dA b a l o n ew i t h S h a r k SF i na n df i s hM a wi nB r o t h r 7 6 2 这些菜名的英译要么采用写实方法翻译 要么 采用按字面意思译菜名表层的语义信息 对英语民 族而言 都会产生相应的文化错位 5 中国菜名中的吉祥祝愿语文化错位人们 在生活中总愿给人以美好的祝愿 点一道菜也给人 带来祝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 于是祝愿语 也自然地进入了中国菜名 通过菜名祝愿人们万事 如意 美满幸福 健康长寿等 这类菜名的翻译采用 写实手法 失去了汉语菜名表达吉祥祝福的文化意 味 如 如意鳗卷F r i e dE e lR o l l s 7 j 6 4 幸福团圆露S w e e t e n e dH o n e yD e wW i t hS a g o 美满团圆露R e dB e a nC r e a mw i t hG l u t i n o u s R i c eB a l l s 四喜丸子 B r a i s e dP o r kB a l l si nG r a v yS a u c e r 7 32 1 二 文化层面可译性实践 虽然中国菜名文化层面的可译性较差 但与语 音层面不同 文化层面的交流与翻译是有人为可控 因素的 因为承载文化的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可译性 较强 而很多文化要素是由语义承载的 随着两种语 言文化交流的深入 文化层面的可译性是可以改变 的 比如B o nB o nC h i c k e n 棒棒鸡 早已列入英美 国家餐馆菜单 外国朋友也大都知道D o n g p oM e a t 东坡肉 中的D o n g p o 是中国古代的大诗人 中国菜名文化层面可译性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 3 4 方面 一是同构化处理 二是直接切入 下面分别讨 论 1 直接切入与文化渐进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概念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概 念 无法用英语表达 如 茶 在茶传人英语文化之 前英语中没有表达 茶 的概念的词汇 为了表达这 一汉语概念 采用了语音直接切入的办法 把 茶 翻 译成t e a 从广东话 茶 音直接译出 语音直接切人 的音译方法 可能在开始阶段 会在英语文化中产生 一些生硬的感觉 但随着文化的逐渐融入 这种水土 不服的现象会逐渐减弱 最终完全融入英语文化中 再如 锅 w o k 豆腐 t o f u 的英译 就是从语音 切人到文化渐进的成功例子 在中国菜名的英译 中 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如 棒棒鸡B o nB o nC h i c k e n 担担面D a nD a nN o o d l e s 麻婆豆腐M a p oT o f u 宫保鸡丁K u n gP a oC h i c k e n 以上所举菜名是语音直接切入的例子 直接切 人也包括语义层面的直接切入 比如 八仙过海 直 接按字面译成T h eE i g h tI m m o r t a l sG o i n gA c r o s s t h eS e a 可能在开始阶段英语国家人们会感到一些 生硬与不理解 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 他们会领悟 这个菜名中美丽的中国神话 并逐渐欣赏由菜名带 来的美感 最终使它完全融人英语文化中 在中国菜名的翻译实践中 直接切人的情况有 以下几种 有些以祝愿语命名的中国菜名在英译时直接 从字面上传达祝愿意义 如 万寿无疆L o n gL i f eD i s h 吉祥如意 G o o dF o r t u n eD i s h 龙年大吉 A u s p i c i o u sD r a g o n 五谷丰登A b u n d a n tH a r v e s to fF i v eC e r e a l s 这些祝愿尽管有些可能与英语文化不符 但都 是对人类美好愿望的表达 英语文化一般都能接受 中国菜名中固有的习语 典故 人名 地名等 文化元素可以从语音或语义上直接译出 如 叫化鸡B e g g a r SC h i c k e n 西湖醋鱼 W e s tL a k eV i n e g a rF i s h 五柳鱼F i v e W i l l o w L e a fF i s h 宫保鸡丁K u n gP a oC h i c k e n 棒棒鸡B o nB o nC h i c k e n 出水芙蓉L o t u so v e rt h eW a t e r 闹龙宫 F i g h t i n gi nt h eD r a g o nP a l a c e 万方数据 林红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 烧罗汉菜E i g h t e e nB u d d h i s tV e g e t a b l e s 这些译名大多已融人英语文化中 是成功的文 化切人范例 中文菜肴名称无法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 使用汉语拼音 后加英文注释 一旦英语文化能够接 受这些文化元素则去掉注解 直接用音译名 如 佛跳墙F o t i a o q i a n g S t e a m e dA b a l o n e w i t hS h a r k SF i na n dF i s hM a wi n B r o t h 7 1 6 2 汤圆T a n g y u a n G l u t i n o u sR i c eB a l l s 7 1 1 0 9 咕噜肉G u l a o r o u S w e e ta n dS o u rP o r k L 7 3 1 7 元宵Y u a n x i a o G l u t i n o u sR i c eB a l l sf o r L a n t e r nF e s t i v a l 7 1 0 9 驴打滚儿 L 臼d a g u n r G l u t i n o u s R i c e R o l l s S t u f f e dw i t hR e dB e a n P a s t e C 7 1 1 2 艾窝窝 A i w o w o S t e a m e dR i c eC a k e sw i t h S w e e tS t u f f i n g 7 1 1 2 豆汁儿D o u z h i r F e r m e n t e dB e a nD r i n k 7 3 1 1 2 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 本着推广汉语及中国餐饮文化的原则 使用汉语拼 音 使用地方语言拼写或音译拼写的菜名 保留其 拼写方式 如 饺子J i a o z i 包子B a o z i 馒头 M a n t o u 花 卷H u a j u a n 烧麦S h a o m a i 7 6 2 同形结构理论与应用 不同语言系统的深层结构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 异 在翻译中如何处理这些语言之外的文化差异呢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引入同形结构 i s o m o r p h i s m 也 称为 同构 或者同构体 概念来阐述解决这一问题 的方法 同形结构原是符号学的类象性概念 即相同特 征 的延伸 1 1 1 4 指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达到形态与结 构的高度一致 也就是符号与它所表示的事物之间 有着相当程度地直观相似性 比如塑像是同形结构 一个恰当的实例 因为它必须是某一实体近似的立 体再现 31 5 一幅山水画 它与它表示的真实山水是 相似的 这就是同构体 一个地区的地图与该地区地 形地貌也是同构体 奈达利用符号学的同构理论解释描述翻译中源 语与译语之间的语言文化错位问题 比如汉语说 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这是一个比喻说法 用 雨后 春笋 比喻事物生长的快速 而英语中则不用这个比 喻 却用m u s h r o o m 来比喻生长快速 把 如雨后春 笋般生长 译成t Og r o wl i k em u s h r o o m 更为确 切 2 1 7 2 同形结构理论的文化心理基础是 人们总是想 用母语概念来表示外来概念 既使在母语中没有相 对应的概念 也尽量在母语中找到类似的概念来翻 译 在中国菜名翻译中 中国饮食文化中一些概念 在英语语汇中没有对应的概念 但有可能找到英语 国家人们乐于接受的熟知的同类概念 用这个概念 翻译汉语菜名虽然不是十分确切 但符合英语国家 人们的接受心理 这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经常使 用的方法 现举例如下 波丝油糕 中国译者常译为M u l t i l a y e r e d F r i e dC a k e 其实这里 油糕 的 糕 并不是表示 蛋 糕 的c a k e 在英语词汇里没有确切的词来表达 英国著名美食家扶霞 F u c h s i aD u n l o p 译为R i p p l e d s i l kF r i e dD u m p l i n g s 5 0 9 用英语国家的人们 比较熟悉的d u m p l i n g 来译 糕 d u m p l i n g 一词的 英语解释是 b a k e do rb o i l e db a l lo fd o u g h a sp a r t o fs t e wo rc o n t a i n i n ga p p l ee t c 从d u m p l i n g 语义 内涵来看 虽然不能与 糕 对应 但比c a k e 要确切 得多 也比较容易被接受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母语 译者对同构体把握的贴切程度 灯影苕片 中国 译者常译为T h i nS l i c e dS w e e tP o t a t o e s 从字面上 译出了 片 其实在西方人眼里 苕片 就是他们 常见的 薯片 直接译为S w e e tP o t a t oC r i s p s c r i s p 亦作p o t a t oc r i s p 的英语解释是 aw a f e r t h i n s l i c eo fp o t a t of r i e d u n t i lc r i s pa n de a t e na sas n a c k b yp l a c i n gi ti na no v e no rg r i l l 用炉子或烤架将食 物等表皮烤脆 扶霞把 灯影苕片 译为L a m p s h a d o wS w e e tP o t a t oC r i s p s 5 1 4 既译出了 灯影 的美感 也译出了食物的质感 让食者能够想象出苕 片的酥脆 入口化渣 令人垂涎欲滴 食欲倍增 比中 国译者译成T h i nS l i c e dS w e e tP o t a t o e s 要准确得 多 同类译法再如 盖浇面C h i n e s e s t y l eS p a g h e t t i 锅盔 C h i n e s eF l a t b r e a d s 烧饼C h i n e s eP i z z a 牛肉大饼 肉夹馍C h i n e s eH a m b u r g e r 以上从文化层面对中国菜名翻译中的错位现象 和翻译实践作了初步探讨 意在提醒大家文化错位 和不可译性在中国菜名翻译中是普遍存在的 应当 下转第4 0 页 3 5 万方数据 李珊 等 基督教文化传统与弥尔顿人学观 译文出版社 1 9 8 1 4 周伟驰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2 0 0 5 8 3 s i g n 尔文 基督教要义 M 徐庆誉 等译 香港 基督教 文艺出版社 2 0 0 2 3 5 0 6 刘建军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 M 北京 北京大 学出版社 2 0 0 5 1 6 7 7 L e w a l s k i B a r b a r aK M i l t o no nW o m e n Y e tO n c eM o r e C M i l t o nS t u d i e s J V I 1 9 7 5 1 9 T h eC h r i s t i a nT r a d i t i o na n dt h eH u m a n i s t i cP r i n c i p l e so fM i l t o n L IS h a n L A NH o n g m e i Z H O UK e g e C o l l e g eo f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s C h e n g d u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C h e n g d u6 1 0 0 5 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M i l t o nt a k e su pt h eM a n Ss t a n d p o i n ta n dh i sv i e w s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h u m a na n dG o d b o d ya n ds o u l m a na n dw o m a nb o t hi n h e r i ta n di n n o v a t et h eC h r i s t i a nT r a d i t i o n H es t r e s s e sM a n Sf r e ew i l la n da b i l i t yt Or e a s o na n db e l i e v e w h i c he n a b l eM a nt Op u r s u et h em i g h t i e s ts p i r i t T h e r e f o r e h i se p i c sh a v er e v e a l e dt h en a t u r eo fM a na n db e c o m et h e e p i c so fh u m a ns o u l s K e yw o r d s C h r i s t i a nt r a d i t i o n M i l t o n h u m a n i s t i cp r i n c i p l e 川f 洲 川 f 川I f N f 川f 川f 川l 洲 洲 f f 圳 洲 川f 洲 川f 川f 川f 川f 川f 川I 川I i 川I f H f 川I 川 f 川f 川f f 川I f f f 川I f 洲 I f 川f 川f f 上接第3 5 页 引起足够重视 我们研究中国菜名翻译 既要研究 可译性 也要研究不可译性 只有深入研究不可译性 和文化错位 才能深入研究中国菜名的可译性 才能 更好地译出中国菜名 作为中国菜名译者 不仅应 具备双语语言能力和烹饪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要深 入了解和体会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才有可能 处理好中国菜名翻译中的文化错位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 尤金A 奈达著 严久生译 语言文化与翻译 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 9 9 8 2 3 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M 清华大学出版 社 2 0 0 1 3 熊四智 中国人的饮食奥秘 M 河南人民出版社 1 9 9 2 4 任静生 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 J 中国翻译 2 0 0 1 6 5 6 5 7 5 F u c h s i aD u n l o p S i c h u a nC o o k e r y M L o n d o n M i c h a e l J o s e p h 2 0 0 1 6 余富林 英汉 汉英饮食菜肴词典 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0 0 6 7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北京市旅游局共同编制 中 文菜单英文译法 z 2 0 0 8 C u l t u r a lM a l p o s i t i o na n dE n g l i s hT r a n s l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D i s h e s L I NH o n g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C o l l e g e C h e n g d u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C h e n g d u6 1 0 0 5 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e c a u s eo ft h ec u l t u r a ld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