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1].2《元素周期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1.gif)
![化学:1[1].2《元素周期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2.gif)
![化学:1[1].2《元素周期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3.gif)
![化学:1[1].2《元素周期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4.gif)
![化学:1[1].2《元素周期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7d3ce2c8-4b76-41b5-b285-475794aa641a5.gif)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 课时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化合价递变的规律 二 元素周期律 1 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1 2 最外层电子数1 8 最外层电子数1 8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化合价递变的规律 二 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 1 8 变化 规律 同主族元素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化合价递变的规律 二 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 1 8 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 由大到小 变化 规律 同主族元素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越来越大 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越来越小 稀有气体除外 1 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大 小 原子半径大 小 重点延伸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用r表示半径 a 同周期 从左往右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核电荷数增加 核对外层电子引力增大 半径减小 b 同主族 从上到下 原子或者离子的半径逐渐增大 c 同元素 r 阴离子 r 原子 r 阳离子 r 低价阳离子 r 高价阳离子 d 同结构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核电荷数越大 离子半径越小 eg r O2 r F r Na r Mg2 r Al3 讨论 比较Na原子与Li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 答案 半径 Na Li 讨论 比较Na与Na 的半径大小 答案 半径Na Na 讨论 比较Na 与Mg2 半径大小 答案 半径Na Mg2 讨论 比较Cl 与Cl的半径大小 答案 半径Cl Cl 1 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递变规律 主要化合价 正价 1 0 主要化合价 正价 1 5 负价 4 1 0 主要化合价 正价 1 7 负价 4 1 0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化合价递变的规律 二 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呈周期性变化 a 最高正价 主族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的绝对值 8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 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 疑问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易程度的性质 即元素的原子越易失电子 其金属性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难易程度的性质 即元素的原子越易得电子 其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越容易 则金属性越强 2 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 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或氢化物的稳定性程度 越容易与H2化合 则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2 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酸性越强 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 阴离子还原性越弱 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科学探究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 滴入酚酞试液粉红色 而镁与沸水反应加快 产生气泡 溶液红色加深 镁的金属性比钠弱 与金属钠对比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但镁反应比铝剧烈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科学探究 列表总结 NaOH强碱 Mg OH 2中强碱 Al OH 3两性氢氧化物 剧烈 迅速 非金属性 Si P S Cl 科学事实 非金属性 Si P S Cl 科学事实 本节总结 根据实验 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MgAlSiPSCl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 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根据实验 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MgAlSiPSCl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用结构观点解释 核电荷数增多 原子半径减小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 2 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3 元素周期律 二 元素周期律 从1逐渐增到7 第1周期除外 相同 正价由 1 7负价由 4 1 最高正价相同 逐渐减小 稀有气体除外 逐渐增大 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碱性减弱 酸性增强 酸性减弱 碱性增强 生成由难到易 稳定性由弱到强 生成由易到难 稳定性由强到弱 还原性减弱 还原性增强 失电子由易到难 得电子由易到难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常用方法 利用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比较 a 同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 位置越靠后的非金属性越强b 同主族中的非金属元素 位置越靠上的非金属性越强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比较a 不同的非金属 其他条件相同时 跟氢气化合的条件越低 反应越快 非金属性越强 b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则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 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利用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则对应非金属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强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则对应非金属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强 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用方法 利用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的位置比较 一般来说 从左到右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两种金属之间的距离越大 金属性差别越大 利用金属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比较a 同周期中的金属元素 位置越靠前的金属性越强b 同主族中的金属元素 位置越靠下的金属性越强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比较a 不同的金属 其他条件相同时 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需要的条件越低 反应速率越快 金属的金属性越强 b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则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c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利用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则对应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 请你思考 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从左向右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元素 电子层数相同 从左向右 核电荷数增多 原子半径减小 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请你思考 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自上而下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同一主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自上而下 电子层数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 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1 B Al Si Ge As Sb Te 2 3 4 5 6 7 A A A A A A A 0 Po At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区 金属区 零族元素 你能理解 位 位置 构 结构 性 性质 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思考与交流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周期数 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同位素 化学性质相同 相似性递变性 从上至下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同周期 同主族 递变性 从左到右 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 主族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数 8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数 原子结构 表中位置 元素性质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 1 F没有正价 O通常不显示正价 2 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 阅读课文 P17 18为什么说化学的理论对化学研究 工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三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门捷列夫于1869年提出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的元素周期律 并编制了第一张 元素周期表 当时已发现的元素仅63种 有些元素的原子量数据不准确 门捷列夫修改了铍 铟 铀 锇 铱 铂 钇 钛八种元素的原子量 并预言了钪 镓和锗三种元素 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 完成了科学史上一个勋业 恩格斯 他写道 根据元素周期表 应该还有几种类似氩的元素存在 它们在周期表里组成性质类似的族 按照我们老师门捷列夫的榜样 我也尽可能地写下了这些元素可能有的性质和预见到的各种关系 由于按照元素周期表所指示的方向进行探索 他在1898年一年内又发现了和氩性质相似的三种元素氖 氪 氙 1894年英国人拉姆赛发现了氩 Ar 元素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三大意义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规律和工具 研究发现新物质 论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预言新元素 研究新农药 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 催化剂 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寻找新的矿物质 3 实质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由于 的必然结果 2 内容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1 定义 随着原子 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 原子序数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 原子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 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 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填空 例1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Li B 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 S 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B C N O 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Li Na K 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例2 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H2RO3B H2RO4C HRO3D H3RO4 例题3 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 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3 周期数相差1 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数之比为1 2 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例题4 已知A为 A族元素 B为 A族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 且A B为同一周期元素 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n m 1B n m 11C n m 25D n m 10 例题5 X Y两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相邻周期 则X Y两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不可能为下列哪一数值 A 2B 8C 10D 18例题6 第114号元素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很感兴趣的元素 试推测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 第八周期 A族B 第六周期 A族C 第七周期 B族D 第七周期 A族 练习 1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一般等于其 序数 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 2 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 其中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卤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以X表示卤素 主族 8 主族序数 8 最高正价 7 F HXO4 注 氟元素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因为氟元素无正化合价 3 下列性质的递变中 正确的是 A O S 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 LiOH KOH 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C HF NH3 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 HCl HBr 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AB 4 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5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的主要化合价是 2 4 6 B X可以形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C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BrO4的酸性强 D X原子的还原性比碘原子强 AD 5 已知铍 Be 的原子序数为4 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 氯化铍化学式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 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 单质铍跟冷水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