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海豚教育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2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漫反射现象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aaebadcbcdbd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c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情况制成的d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6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则光屏上()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7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m/s8由速度公式v=,可得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9用托盘天平称某物体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上放着5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读数为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是64gb物体的质量是56gc测不出质量d虽能测出质量,但误差较大10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am2:m3b(m2m1):(m3m1)c(m3m2):(m2m1)d(m2+mm3):(m1+mm2)三、填空题11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12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如果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镜面转过30,此时,反射光与入射光夹角是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应是;当入射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填“变大”、“不变”、“变小”)13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海上明月”是光的现象;“疑水浅”是光的现象,该现象是光从中进入中所形成的1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向南运动,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m;若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选“南”或“北”)运动15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小的是(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g/cm3四、实验题1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17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18小阳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和水等器材,测量一小块雨花石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的处,调节天平平衡将雨花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并调节,天平恢复平衡时,游码位置和盘中砝码如图甲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g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将雨花石浸没在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雨花石体积为cm3,则雨花石的密度为kg/m3(2)小阳放学回家,看到妈妈在包饺子,他忽然想面粉的密度有多大呢?于是他找来一个圆柱形的平底小玻璃瓶、刻度尺、大碗和水,便很快测出了面粉的密度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在玻璃瓶内装入适量的面粉,轻轻振动,使其表面,测出面粉的高度h1;将装有面粉的玻璃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大碗中,使其竖直漂浮,测出玻璃瓶浸入水中的深度h2;将面粉倒出,把玻璃瓶放入装水的大碗中,仍竖直漂浮,测出玻璃瓶浸入水中的深度h3;面粉密度表达式面粉=(水的密度用水表示)实验中发现玻璃瓶中的面粉很难倒净,这会导致所测的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五、作图题19图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标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围20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住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1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是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六、计算题22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23有一个质量为540g,体积为360cm3的铝球,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其总质量为多少千克?(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八、阅读题24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1)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两个利用:;25阅读下面的短文 热管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回答下列问题:(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停止“制冷”;开始“制冷”;热量;温度;高于;低于)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海豚教育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考点】音色;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及乐音特征进行分析解答2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解答】解:a、初春的早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雾,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炎热的夏天,积水由于蒸发而干涸,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的早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变成小冰晶,形成“雾淞”,这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寒冷的冬天,滴水凝固成冰,是水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漫反射现象【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3)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现象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湖光映彩霞”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a说法正确b、“潭精疑水浅”是由于由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所以b说法正确c、“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草原上的草很高,把牛羊都盖住了,风吹开草,牛羊露出来,所以c说法正确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所以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诗句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平时要注意区分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将所学知识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aaebadcbcdbd【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图析法【分析】根据题意,两人要想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来自对方头和脚的光线都必须经过窗户到达另一方的眼睛,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则我们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出两条从乙到达甲眼睛的光线和两条从甲到达乙眼睛的光线,由此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解答】解:过乙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甲的眼睛,过甲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乙的眼睛(这两条直线就可以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由这四条直线与墙的交点即可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应为bd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题目出的比较新颖,解题时最好通过作图来解答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c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情况制成的d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示的四点与焦距的位置关系,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确定其成像的情况;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具体应用,即可确定各选择项的正误【解答】解:a、物体放在a点,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摄像机故a正确b、物体放在b点,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而人的眼睛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情况相似,故b错误c、物体放在c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c正确d、物体放在d点,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眼睛看物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6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则光屏上()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可以承接到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解答】解: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此时物距u=5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收不到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7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甲乙运动的时间判断是否同时开始运动;(2)先判断甲乙的运动速度,然后判断甲乙的相对运动情况;(3)甲乙通过相同距离时相遇;(4)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乙的速度【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甲比乙晚运动2s,因此不是同时开始运动的,故a不正确;b、根据图象可知,开始一段时间内,甲、乙的速度相同,因此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故b不正确;c、在t=5s时,甲、乙通过的距离都为6m,因此甲、乙两物体相遇,故c正确;d、根据图象可知,前3s内,乙的速度为=2m/s,但是在第3s到第8s内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4s内通过的路程为8m,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速度公式分析st图象的能力,注重了逻辑分析能力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8由速度公式v=,可得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物体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分析答题【解答】解:由v=可知,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故b正确;速度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在相同时间内,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故a、c错误;通过相同的路程,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运动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题考查了速度大小的判断,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9用托盘天平称某物体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上放着5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读数为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是64gb物体的质量是56gc测不出质量d虽能测出质量,但误差较大【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无论放置情况如何,一定是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解答】解: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所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所以物体的质量:m=50g+10g4g=56g故选b【点评】无论天平两盘的放置如何,一定记住: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10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am2:m3b(m2m1):(m3m1)c(m3m2):(m2m1)d(m2+mm3):(m1+mm2)【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先设出ab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分别表示出a、b和水的质量;当放进a的情况,容器的总质量等于容器的质量、水的质量和金属块的质量之和,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其大小,同理得出容器放入b后容器的总质量,联立等式即可得出ab物体的体积之比,再根据密度公式得出ab物体的密度【解答】解:假设a密度a,体积va;b的密度b,体积vb,杯子体积v容,杯子的质量为m容,则有根据=可得:ava=m,bvb=m;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则m容+水v容=m1,对于放进a的情况:m容+m+水(v容va)=m2,即m容+m+水v杯水va=m2,即水va=m+m1m2对于放进ab的情况:m容+2m+水(v容vbva)=m3,即水(va+vb)=2m+m1m3由可得:=,根据=可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分别放入物体ab时容器的总质量,进一步得出两者的体积之比三、填空题11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音调;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将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音调和响度的概念【解答】解:“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响度不同;“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色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12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镜面转过30,此时,反射光与入射光夹角是60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应是45;当入射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变小(填“变大”、“不变”、“变小”)【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计算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反射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0若镜面转过30,则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则反射角也为3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45当入射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时,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也减小故答案为:0;60;45;变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要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13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海上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该现象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所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此“海上明月”是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现象;“疑水浅”是因为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所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答案为 反射;折射;水;空气【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理解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原理是解答本类题型的关键此题与古诗相结合考查光学知识,体现了学科的整合性1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向南运动,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30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450m;若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北(选“南”或“北”)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由题知,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同时、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m;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20s),再行驶30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相距(2)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远近可以比较运动快慢,根据图象,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甲、乙两辆小车的运动快慢情况;然后再判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方向;【解答】解:(1)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50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1500m,v甲=30m/s;由图得出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再经过30s,甲车行驶了1500m600m=900m,乙车行驶了1050m600m=450m,两车相距s=900m450m=450m(2)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20s时,甲车运动600m,乙车运动300m;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甲车运动得快;甲、乙两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北运动故答案为:30;450;北【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会识图、能从st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小的是乙(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1g/c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图象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知,当体积v=4cm3时甲乙的质量关系,可以得到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进一步求出甲的密度【解答】解:由图象知,在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如都取v=4cm3),甲的质量较大,由公式=可以得到:甲物质密度较大、乙的密度较小;甲物质的密度:甲=1g/cm3故答案为:乙;1【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四、实验题1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幻灯机(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无关【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根据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处于2倍焦距之外的特点进行分析;(3)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据此分析;(4)平面镜成的像,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当【解答】解:(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30cm=20cm,即蜡烛在1倍和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光屏上能承接实像;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平面镜产生镜面反射,所以从侧面 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相等,像与凸透镜大小无关故答案为:(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放大;幻灯机;(3)右;(4)不能;无关【点评】此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17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2)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3)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25.0cm/s;(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确故答案为:(1)40.0;25.0;(2)小;(3)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点评】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求出平均速度18小阳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和水等器材,测量一小块雨花石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天平平衡将雨花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恢复平衡时,游码位置和盘中砝码如图甲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27.4g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将雨花石浸没在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雨花石体积为1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为2.74103kg/m3(2)小阳放学回家,看到妈妈在包饺子,他忽然想面粉的密度有多大呢?于是他找来一个圆柱形的平底小玻璃瓶、刻度尺、大碗和水,便很快测出了面粉的密度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在玻璃瓶内装入适量的面粉,轻轻振动,使其表面水平,测出面粉的高度h1;将装有面粉的玻璃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大碗中,使其竖直漂浮,测出玻璃瓶浸入水中的深度h2;将面粉倒出,把玻璃瓶放入装水的大碗中,仍竖直漂浮,测出玻璃瓶浸入水中的深度h3;面粉密度表达式面粉=水(水的密度用水表示)实验中发现玻璃瓶中的面粉很难倒净,这会导致所测的密度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的 0刻线处,调节天平平衡;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在调换砝码时,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码还大,而取出最小砝码又偏少,此时应采取移动游码方法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读数前要看清量筒的分度值,要注意量筒的零刻度在量筒的最下方直接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雨花石的密度(2)要测量面粉的高度,应在玻璃瓶内装入适量的面粉,轻轻振动,使其表面水平;测量面粉的质量:玻璃瓶漂浮在水面上,玻璃瓶受到的浮力等于试管排开水的重力当玻璃瓶中倒入面粉,玻璃瓶和面粉受到的总浮力等于玻璃瓶此时排开水的重力求出面粉的重力可求出其质量知道面粉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面粉的密度玻璃瓶中的面粉很难倒净,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所测的密度值偏大还是偏小【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的 零刻线处,调节天平平衡将雨花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此时应采取移动游码方法使天平平衡雨花石的质量m=20g+5g+2.4g=27.4g,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底部与40ml刻度线相平,所以雨花石瓷片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2)在玻璃瓶内装入适量的面粉,轻轻振动,使其表面 水平,测出面粉的高度h1;玻璃瓶是薄壁容器,所以面粉的体积为圆柱体的底面积乘以高,设圆柱体的底面积为s,液体的体积v=sh1当试管中倒入某液体,试管和液体受到的总浮力等于试管此时排开水的重力,所以g+g=f浮=水gsh2,将面粉倒出,把玻璃瓶放入装水的大碗中,仍竖直漂浮,测出玻璃瓶浸入水中的深度h3;玻璃瓶漂浮在水面上,玻璃瓶受到的浮力等于试管排开水的重力,所以g=f浮=水gsh3,g=水gs(h2h3),所以面粉的质量m=水s(h2h3),面粉的密度=水实验中发现玻璃瓶中的面粉很难倒净,则求得的面粉的质量偏小,由=可得,导致所测的密度值偏小故答案为:(1)零刻线;游码;27.4;10;2.74103;(2)水平; 水;偏小【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漂浮法测量面粉的密度,测量面粉密度时一定要想法测量面粉的质量和体积这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充分利用了漂浮的知识,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方法五、作图题19图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标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围【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解答】解:图中黑点e表示青蛙的位置,将e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e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故答案为:如图所示【点评】本题通过作图的方式考查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性质,题目应用了成语故事,是一道好题;20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住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下图所示:【点评】平面镜成像关系是: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21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是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先根据ab位置确定反射光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法线,最后根据平面镜与法线垂直画出平面镜的位置【解答】解:连接ab,即反射光线;然后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最后根据平面镜与法线垂直画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点评】在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时,注意一些技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反射面、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等六、计算题22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已知反应的时间和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根据公式v=可求汽车制动前的速度;(2)已知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反应距离,加上滑行的距离再与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v=20m/s;答: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2)由于反应时间t=4t,所以匀速运动阶段有:s=vt=4vt=4s=415m=60m;s总=s+s减=60m+30m=90m;所以s总80m,汽车将撞上障碍物【点评】本题考查速度、路程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相对比较简单,本题还告诉我们一定不能酒后驾车,因为酒后的反应时间要加长,容易发生危险23有一个质量为540g,体积为360cm3的铝球,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其总质量为多少千克?(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铝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铝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2)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3)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质量,在加上铝球的质量即为注满水后铝球的总质量【解答】解:根据=可得:540g铝的体积v铝=200cm3,因为v铝v,所以此球为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铝=360cm3200cm3=160cm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水的质量:m水=水v空=1.0g/cm3160cm3=160g注满水后铝球的总质量:m总=m水+m=160g+540g=700g=0.7kg答:这个铝球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员管理规定试行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杭州上城数字新基建管理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第一季度新疆喀什市同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21人订阅+阅读模式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航空港区招聘国有平台公司高级产业运营官及高级管理人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 2025山西地质集团有限公司物测院等3家二级子公司招聘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宁夏固原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招聘执法监督管理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州市近五年小升初各名校招生数学真题
- 2025国家能源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系统内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05生产制造指令单
- 书法测评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河南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 Endat编码器在AX5000系列伺服上使用说明
- 第十一章-新闻事业管理-《新闻学概论》课件
- 湘潭、成都工厂VDA63-2023审核员培训考核附有答案
- 招标代理机构入围项目技术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
- 2024年3月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一模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在线网课知慧《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河南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十二个月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