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从对话开始关 键 词:对话 学生 文本 教师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句话将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重新审视定位,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师生互动互惠、教学相长、共同研究课程、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内涵的富有个性化的对话过程。对话是人与人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话教学就是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基本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过程。对话教学可分四步具体实施:(一)营造氛围,引入话境;(二)感知文本,确立话题;(三)多元感悟,探究话蕴;(四)信息反馈,重塑话义。一今天的阅读教学,在教学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中,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尤其是“填鸭子”、“满堂灌”的极端现象早已没有市场,但我们却不能乐观地认为阅读教学已完全取得了突破。我们不得不承认,众多的语文教师的随堂课仍在重复着“独白式”与“问答式”教学模式的演练。其实这都是旧学力观在作怪,这种学力观就是偏重“知识、理解”的死记硬背,死缠烂打,在作业纸、试卷上写出所记忆的“正答”的观点。对话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旧学力观的魔圈,并在此意义上重构一个崭新的、富有个性与创新性的“另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句话将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重新审视定位,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师生互动互惠、教学相长、共同研究课程、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内涵的富有个性化的对话过程。正如日本教学学者佐藤学教授说的:“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可以这么说,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版,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打开了通向光明的窗户,建构起“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态度并求得兴趣、动机、态度与知识、理解、学习与生存能力”共同发展的均衡新学力观。这种新学力观的建构,势必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去研究、认识、了解、掌握对话式阅读教学。二对话是人与人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话教学就是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基本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过程。通过以上理解,结合我们自身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是否可以用这样的流程探讨对话教学的基本模式。流程如下:(见下页)从这个图示流程我们可以看出,对话教学可分四步具体实施:(一)营造氛围,引入话境;(二)感知文本,确立话题;(三)多元感悟,探究话蕴;(四)信息反馈,重塑话义。对话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互动的对话,三者浑然一体共同折射出一个共振磁场,这个磁场的效应直接作用于教学的流程,并产生响应的反作用现象。下面笔者就围绕这四个环节作简要的阐释。学生 文本 教师感知文本确定话题信息反馈再塑话义多元感悟探究话蕴营造氛围引入话境 (一)营造氛围,引入话境我们知道,对话是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介入,要达到这种参与与介入,必然存在一个参与、介入的语境,即平时我们所理解的学习氛围,这里的学习氛围,包括教师(学生)的教学(学习)态度和教学(学习)环境的创设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必须构在尊重、微笑、点头、倾听的基础上,要学会悦纳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趋向于自然、轻松、和谐,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如何创设呢?请看下面一个教例:师:诗人访友未遇,心里很失望,准备回家,猛抬头,咦(生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师:他看到了一枝红杏探出墙头,想到了什么?生:园子里满是春色,它们都想出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师:此时的诗人化失望为生:化失望为高兴。生:化失望为开心师:你高兴时会怎样?生:又蹦又跳。生;我会发出“啊”的赞叹。师:那就让我们满怀欣喜来看看这满园的春色吧!(师指导学生深呼吸,缓慢吐纳,平静心态,再播放轻快的古筝乐,让学生进入想象,进入五彩缤纷的世界。)简短的片断实录至少为我们引入对话的语境有三点启示:其一,从“扫兴”到“高兴”,是访老友不遇到猛见红杏的心理反映,要学该诗的后两句,势必要做好学生对话的心理准备,即心理生成,它既是前奏曲,更是一段预演的畅想乐。其二,形体的预设。学生高兴时的蹦跳,抒情,微笑,表现,想象前的深呼吸,缓慢吐纳,自然而轻松,是外在的形体表现,这种表现有助于学生以更好的心态进入话境。其三,轻快音乐的播放,渲染了气氛,起到了独特的“勾引”的效果,造成了学生的对下阶段对话语境的投入与沉浸。当然,营造氛围,引入语境的方法绝不能错误地将之限制于两三种,它是开放和多样的。诸如语言的导入,环境的布置,情感的铺垫,问题的意识无一不是我们教学实践的优化,限于篇幅,不再展开。(二)感知文本,确立话题对话是有指向性的,它直接指向的,就是话题。亦即我们在教学围绕什么来谈。这就需要我们确立一个或多个话题。确立话题为教育者解决了“谈什么”的问题。究竟该谈什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地感知教材。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借鉴,用教材学,当然话题必须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得,这个感知最基本的应该是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基本意思。话题的存在状态及存在性质两方面着手,从话题的存在状态来看,文本教材、学生生活、疑难问题都是重要的来源。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篇无处不存在着有待开发的话题,它也是最核心的来源。我省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先让学生挨个儿读各个自然段,弄懂各段的基本意思。然后他说;“同学们,边看边听我背一句话,我背得可好了,不信试试!(最后一句话,漏掉在沙漠里)”话音刚落,学生举手:“老师,你背得不对!”“你语气还好,就是把在沙漠里这几个字漏掉了。”薛老师眨了眨眼:“难道不可以不要,我对你们很宽容,你们也对我宽容点嘛!”学生劲头一来,再不肯撒手,纷纷叫嚷:“不行!不行!”薛老师作出无奈:“那为什么呢?”一个个话题瞬间由教材的语言文字中呈现,“沙漠是怎样的?”“小骆驼长得很丑,但它的驼峰、睫毛、脚掌很实用,这种实用在沙漠里有何之美?”生活是多彩的,教学的生活化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生活与教材的整合,同样孕育了诸多的教学话题。这里不再例而证之。培养学生愿问、爱问、乐问、善问等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表现之一,问中有启发,问中有思路,问中有答案。让我们看看运用疑难问题来展开教学的一个课例,苏教版教材第七册寓言两则中鹬蚌相争一文。主要讲了鹬蚌两只小动物互相咬住,不肯松嘴,导致一位渔翁得意外之喜的事,我在与学生一起读文后,组织读议时,一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觉得课文写得不对,鹬和蚌张着嘴怎能说话呢?”这个问题委实一般人不容易想到,令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独特视角,而这个视角又恰恰可成为教学的话题。于是,我启发围绕此问题展开思考:鹬蚌能说话吗?不能说话那课文这样写表达的是说了什么话?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自然,话题不是延伸出来了吗?从存在的性质讲,话题也可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突发中衍生,以感受为例:师:读三遍书,第一遍读准字音,再请同桌的人读一节,学会听,第三默读,相互谈感受。(学生读书)师:自己读了,也听同学读书,你对课文有什么感受?生:我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美”。生:两个字是“繁华”。师:很精练,不过,也可以说一句话。生:香港真实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啊!生:老师,我也想去转一转。生:香港有迷人的沙滩,生:我感到已来到了沙滩师:让我们一起去香港领略一下她的迷人、热闹和繁华吧。 摘自东方之珠课堂教学片断不经意间,它既是对话,又引出了“香港美、繁华”“无比璀璨”“如何迷人、热闹、繁华”等可体会文章重点的话题了。(三)多元感悟,探究话蕴有了话题,该怎么办?“多元感悟,探究话蕴”此环节解决了“怎么说”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者与他人,他物相互作用,促进了一定的意识状态下的,对话教学的组织,归根究底是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互动,实践思维碰撞、心灵沟通的过程。由此可见,建构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多么地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只有这种学习方式,才能实现学生喜爱与实效的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多元感悟。前文中所提到的置疑、讨论、尝试、发现、体验、合作、实验正印证了此点。这里试举一例加以说明。教学动物园的晚上一文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1、读一读。完成几点思考:课文重要介绍动物园晚上的什么情形?涉及到哪些动物,这些动物睡觉各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并说出喜欢该动物的原因。2、做一做。做一个最喜欢的动物标识饰,可以画,也可以剪纸,可以哟经过照片替代,也可用文字描述。将做后的标识试一试,可头、可身,也可其它显著部位,评选“优秀标识奖”3、演一演,将父亲带小明参观的过程排练成小短剧。组成短剧组,讨论表演形式。教室里现场排演。评选“最佳短剧组,最佳演员,最佳创意奖”4、说一说。可介绍短剧的故事内容,也可介绍讨论情况。5、写一写。将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或讨论的情况或表演的过程写下来,修改后投向星网报或其它报刊杂志。伊格尔顿说:“当我们所有的历史意义和假定的视界与作品置身的视界融合时,理解事件就发生了。就在这一时刻,我们进入艺术作品的生疏世界,但同时又将其带入我们自己的王国,从而达到对于我们自己的更加全面的理解。”上述教例中让学生去读一读,做一做,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正视了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强调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视界与文本视界水乳交融,进入了话蕴的王国。(四)信息反馈,再塑话义我们知道,“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对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关系的理解,显示了阅读过程中观念与信息的碰撞,显示出这些观念和信息与个人脑海里固有的知识和经历的某种关联。对话教学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提供信息资源并努力反思,形成激励与生成性评价,建构创造化的学习意义。简而言之,做教师的要有“跳伞意识”。笔者在教学林海一文时,设计了研究“兴安岭与环保”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一小组同学在展示和研讨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方认为报上刊登兴安岭的伐木工人已改行为栽树工人,体现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重视,让树木永远得到阳光雨露的爱抚,正是说明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祖国的进步与繁荣;一方认为这么多伐木工人全栽树,他们就没有经济收入了,兴安岭再美又有何价值呢?生活不能解决,还会爱国吗?兴安岭的“亲切与舒服”又体现在何处呢?有争议就有发展,我在为他们研究的热情和努力自豪的同时,指出生活富裕贫穷与对祖国的深情并不矛盾,也作了相应的“诊断”:砍伐改为栽树后,森林中除了树木是否还有其它资源?国家建设离不开林木,肯定还有部分人继续砍伐,但会有什么条件制约?工人的出路只在森林吗?退一步讲,有国家的政策、国家的兴盛做后盾,个人为子孙后代可否作出一定的牺牲?当然,问题诊断出来指明方向后,“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的解决还在于学生自己。教例中学生由林海的“美丽与建设的联系”质疑出“兴安岭与环保”的一系列问题,讨论出了一定的信息意义。的确,教学的超越文本观念需要我们立足与文本,搜集贮存处理并展示相关信息,同时将这一系列程序变成类似航天飞机的“喷发剂”,经过师生的共同反思,激励评价,让话题“飞天神游”,促进对话意义的再生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研究对话阅读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必须的操作,笔者真切地希望它仅是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的一种借鉴,或是供己反思的一个个案。但不管怎样,以下的几点误区是我们进行对话教学时应避免的。1、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流程的单循环化。应该充分认识到“营造氛围、引入话境”、“感知文本、确立话题”、“多元感悟、探究话蕴”、“信息反馈、再塑话义”这四个环节绝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般的单线循环,而是如同“荡秋千”一般的前后往复、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复杂的多向回旋过程。2、交谈即是对话。教学对话不仅仅是指各方之间的言谈,而且是指各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与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王荣生同志认为,将教学中的“言说”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自己来说”(尽管这里极为关键的)这一点上,是将“对话”实体化,较简单地阐释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讨论”,将体现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而“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言说”,较简单地运作为学生“交谈”的行为参与方式,变成了对“讨论法”的偏爱。3、结果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资料主管培训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 六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A family outing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少版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教案设计归纳总结6
- 一世龙门-【2022年暑假预习】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设置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乐》教学设计
-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4Unit 2 Working the land教案及反思
- 九年级体育 技巧 足球教学设计2
-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5.色彩的调和教学设计
- 2025年劳务合同范本(2篇)
- 牙种植手术术前评估
- 汽车零部件质量培训
- 压力管道设计与审批人员考试题电子版-5
- 护理组长经验交流
- 2024年10月自考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及答案
- 第二单元 第八课 巧用蓝牙做工具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护理
- 《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课件
- 剩余工程转让协议书
- 老年慢病常见意外与防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