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doc_第1页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doc_第2页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doc_第3页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doc_第4页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班级名称:山西省武乡县上电希望小学 姓名: 王拴平1、请谈谈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并试述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答:讲述与讲授是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它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讲述与讲授不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为学生搭建迅速通向知识的桥梁,而且与教科书、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冷冰冰”的课程载体相比,教师的语言更易于和学生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述和讲授能够创造有活力的富有情感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能取代它们的重要原因。讲述与讲授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省时和高效的特点。讲述与讲授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它引领学生以真善美的标准对比人生,衡量世界,成为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因而,一个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基本功,也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讲授式教学在低年级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尤其在新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省时高效的作用。讲述与讲授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讲述与讲授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合理选择讲述与讲授的时机。( 2 )精心组织讲述与讲授的内容。( 3 )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增强讲述与讲授的吸引力。2、提问与追问有哪些作用?结合您的教学实际,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答:提问的作用:设疑发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中的师生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新的观点、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追问的作用。追问可以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引导学生反思答案的根据,思维的线路,起到优化学生思维,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应答的深度等作用。追问能拓展学生思路,有序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考虑问题,进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创新性。追问还能够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追问有时会为教师提供学生的某些学习信息,如学生知识的来源,思维的走向和模式等,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使问题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堂中我做到了提问与追问,培养了学生边听边思考的学习习惯,拓展了学生思路,学生会多角度、多方面地考虑问题。但在教学中我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提问时,学困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我就让优等生回答,还有就是出现满堂问的情况,生怕那些学困生不会,这就导致拖堂现象。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3、学具、教具的使用有哪些作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答:( 1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加强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将变得快乐,轻松,高效。(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 3 )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的。恰当地运用学具,能够体现具体、形象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效果,为理解和应用知识建立坚实的基础。( 4 )有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让学生画图、操作、演示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学具教具的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 )使用学具、教具的同时,要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富有启发性语言,学生对操作过程的描述,是有序有效操作的前提,是促进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利用教具、学具探索时,一定要把动手与动口结合起来,离开语言的单纯操作,是难以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的。( 2 )学具、教具的使用,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观察思考,并返回到具体操作中检验。具体化和抽象概括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的一般特征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上去,对抽象概括出的结论进行应用和检验,才能发挥教具、学具的最大能量,才能较全面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3 )学具、教具的使用,要符合实际,适合观察的需要,利于目标的达成。4、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答:虽然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可以协助课堂教学,直接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但使用不当,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第三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5、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 1 )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有实效。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活动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学活动程序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按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这并不排除根据实际的活动情况临时作必要的调整。( 2 )教学情境创设是否符合课程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3 )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多维度预设自己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预设解决措施。如果这个问题的出现,会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其过程,可以通过讨论、矫正,提供给学生的思考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甚至教师可以诱发这种问题的出现,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如果这种问题的发生对学生的学习形成障碍,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朝正向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设计课堂时要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才能巧妙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 )是否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设计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文本,采取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开放地探究问题,为了使学生的探究具有方向性,避免盲目性,教师应预置探究的任务。在设计课堂时,教师对学生要有力地引导和支持,教师的设计、引导、支持和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的成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答:引领学生进入教学的关键是精彩的课堂引入,课堂引入时应寻求能激发学生最佳动机的方法。“引”有法,但无定法,根据具体课来决定方法,有时可以联旧引新,利用学生的已知,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追求未知上来;有时制造悬念,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时为了渲染气氛,可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音像资料,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时设疑问难,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问题情境;有时直观演示,通过展示直观教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等等。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时常见的问题:( 1 )喧宾夺主,占用时间过多。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教师因安排不当,把时间花在导入上,也就是把时间浪费在非重点教学内容上,产生了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行为。( 2 )脱离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近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需要一定的“心智能量”,每个人的“认知负荷”水平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人的认知程序就要崩溃。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负荷是不一样的,适当的学生认知负荷水平是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若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则会产生负作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认知负荷。( 3 )内容安排不当,偏离本节课教学。课堂导入的功能除了提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外,应该还要具备很强的导向性,为后续的教学设置悬念,做好铺垫,且必须与后面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所以,导入的目的性要明确,做到不蔓不枝,内容的安排也要合理。( 4 )导入与结束呼应不好。很多教师为达到课堂导入的效果,常会采取一些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状态,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方法;遗憾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一些示范课、公开课等都“流行”探究性活动,导致整个课堂的可控性降低,使得后面教学往往是草率收场,也就忽略了前面设置的一些“悬念”。第四章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7、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答:实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功进行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教师时刻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那么,学生会感受到爱,就会信赖教师,对他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的投资,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语文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应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质疑和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问。一是原型创设,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可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多媒体创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迸发出问题火花。但要适时、适度,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3 )构建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会问、善问。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二是要注意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这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四是要求学生学会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增强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8、请谈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答: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具有动力作用、定向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和强化作用。(1)在语文教学中,动力作用能够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发展为一种强烈的兴趣,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能品味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反之,如果学生内心缺乏语文学习的驱动力,就会产生疲软心理,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2)在语文教学中,定向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确立学习的目标,学生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后,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追求目标,完成学习任务。(3)在语文教学中,引导作用则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被动的态度,能够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激情。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快乐的,也是艰苦的,“艰苦并快乐着”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始终。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恰恰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变苦为乐,变消极为积极。(4)在语文教学中,维持作用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持久的恒心。语文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有困难,会遇到挫折,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发挥维持作用的功效,让学生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直到取得胜利,享受到成功的喜悦。(5)在语文教学中,调节作用则能使学生支配自己的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当把握好自己学习的时间、速度、方法等,有张有弛,把握时机,适当调整,从而使学习活动有条不紊,有效进行。(6)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作用则可以帮助学生振奋精神,不断进取,使之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和刻苦探索的精神。第五章 教学评价基本功9、如何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答: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作业批改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反之,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批改方法。( 1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过程,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学生互相批改法。如课堂进行的生字、词语的听写,一般采用同学间相互批改法,批改后,教师统计作业情况。二是随堂批改作业法。对于复习课,题目设有基础题、中档题、有一定思维度的题。这些题一般当堂完成,采用及时反馈答案、当堂批改的方式批改。对学生来说,既可以让他们及时知道对错,又可以提高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又可以减少自己课外批改作业的时间。三是小组批改作业。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有时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即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教师汇报。这样学生既可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 , 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习到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 锻炼提高其改错和辨析能力。四是师生共批作业。采用这种方法,要集中几个学生典型错误的作业,教师事先把学生作业放在投影上,然后师生共同批改。通过这样的共评,师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争论,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批改效率和再次作业的正确率。( 2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师爱体现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鼓励式批改。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二是协商式批改。有些作业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当面了解具体情况,与之协商批改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常能有意外发现,或是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或是学生解题的创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对学生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给予表扬,并让其在班中介绍思路或方法,鼓励大家开拓思维,求实创新。三是延缓式批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同的,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第二次评价或暂不评判等级的方式。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四是面批式批改。这种批改方式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做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师生的关系融洽。( 3 )应用评语式批改。一是评语指导,思考改错。当学生由于马虎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可以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回顾、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二是评语激励,增强信心。三是评语点拨,拓宽思路。利用评语适当给予点拨,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四是评语促进,养成习惯。总之,灵活运用批改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自尊、自信的作业环境,使学生乐在学习中做,喜在批改中学。10、你认为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有哪些作用?答:创建和运用成长记录袋的出发点和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自我发展。学生通过创建成长记录袋,展示成长成果、描述成长过程、评估成长水平、树立成长目标、沟通成长信息,最后达到激励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成长记录袋能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生在创建和维护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在自主选择比较满意的作品的同时,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能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一方面成长记录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地反映他们在成长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进步的艰辛与快乐;另一方面,成长记录袋也为教师、家长和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开放、多元的评价。第六章 资源开发基本功11、试谈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答: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课程资源全方位、多层次、高互动的整合是课程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的关键。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学会主动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既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还要成为家长和学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实现教科书内外课程资源的多样整合,让我们的教学“活”起来,真正做到“不是教固定的教材,而是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应注意的问题:( 1 )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2 )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 3 )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4 )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5 )必须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追溯学生生活与经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1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2 )要营造“生活”氛围。( 3 )让学生体验语文价值。采撷课堂生成性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不要超越学生能力和偏离教学目标。( 2 )不要有悖于文本的人文内涵。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1 )在态度上,要充分尊重,一视同仁,不要以财势与权势取人。( 2 )在形式上,要控制好其形式和数量,不能过多过滥,避免单调重复。( 3 )在评价上,避免做过多的比较和世俗地评价家长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平及所从事的职业,应尽力挖掘每一项家长课程资源的教育质量,多做鼓励性的正面评价,少做片面的世俗的评价,以保护家长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4 )在指导上,教师应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第七章 教学研究基本功12、你认为课例研究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哪些作用?答:课例研究是以教学反思为前提,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研究。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更多地关注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关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它对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重建教师研究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课例研究可以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步,有效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提升常规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例研究是以教师教学能力增长为导向的。在这个意义上,课例研究为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提供了导向性的策略,它的出现也使教师真正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人。(1 )在课例研究中教师要始终以主体身份置身于其中,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研究的过程,才能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理解或解释。( 2 )课例研究强调研究教师亲身经历过的教育经历,强调教师的亲身体验和反思。课例研究的实践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课例研究的目标直接指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