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区 镇镇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审定 审核 校核 编写 镇 人民政府 二 年 月 目目 录录 1 总总 则则 1 1 1 编制目的 1 1 2 编制依据 1 1 3 编制原则 1 1 4 适用范围 1 1 5 预案审批 2 2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3 2 1 自然情况 3 2 2 经济社会情况 4 2 3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5 2 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7 3 危险区 安全区的划分危险区 安全区的划分 9 3 1 划分原则 9 3 2 两区 的基本情况 9 4 组织指挥体系组织指挥体系 11 4 1 组织指挥机构 11 4 2 职责和分工 11 4 3 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 12 5 监测预警监测预警 13 5 1 山洪灾害雨 水情临界值确定 13 5 2 实时监测 13 5 3 通信 14 5 4 预报预警 15 6 转移安置转移安置 20 6 1 转移安置原则 20 6 2 人员避洪避险梯度转移方案 20 6 3 转移方案 21 6 4 转移安置纪律 21 7 抢险救灾抢险救灾 22 7 1 抢险救灾准备 22 7 2 抢险 救灾 22 8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23 8 1 汛前检查 23 8 2 宣传教育及演练 23 8 3 纪律 23 9 附则附则 25 9 1 预案管理 25 9 2 制定和解释 25 9 3 预案实施时间 25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 1 总总 则则 1 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为规范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有效防御山洪灾害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特制定本预案 1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 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条例及规定 以及山洪灾害防治的有关规程 规范和 技术标准 1 3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体现以人为本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 首要目标 2 贯彻安全第一 常备不懈 以防为主 防 抢 救相结合 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 分级管理责任制 分部门责任制 技术 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 因地制宜 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 4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 镇的山洪灾害防御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 1 5 预案审批预案审批 1 本预案由 县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2 预案有效期从审批之日开始计算有效期为 3 年 可进行局部修 订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3 2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2 1 自然情况自然情况 2 1 1 河流分布情况河流分布情况 镇位于 西部 地处清江南北两岸 全镇境内有隐龙山山脉 五房岭山脉 九龙山脉 黄金藏山脉 形成杨木溪 泡麻溪 硝厂溪 对舞溪 豪沟溪 曲溪河 天池河 中溪河共 8 条溪河 流域面积分 别为杨木溪 3 5Km2 泡麻溪 5 5Km2 硝厂溪 8Km2 对舞溪 3 5Km2 豪沟溪 3 5Km2 曲溪河 14Km2 中溪河 7 5Km2 天池河 12Km2 2 公里以上长度的小溪河共有 45 条 总长约 234Km 2 1 2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 2 1 3 地形地质地形地质 镇地处清江巴山峡以上峡谷地带 南北两岸山体脉络清楚 基本 呈东北 西南走向 山岭隆起 谷地凹陷 岭谷相间 南北两面自清江边 随着山体起伏 逐级抬升 形成海拔最低 201m 最高达 2100m 呈典型 的立体峡谷地形 境内按大地构造单元划分隶属杨子准地台八面山褶皱带 之内 以古生界地层和中生界三迭系地层分布广泛 区域内土壤大部分为 板页岩风化物成土质 其次为泥盆系碎屑岩 碳酸岩 灰岩 第三系碎屑 岩等 第四系冲积 残坡积松散堆积物 主要分布在溪河两侧及冲沟底部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4 硅质板状页岩 泥质灰岩 炭质页岩 砂岩主要分布在山脉中下部 形成 丰富的煤 铁 硅 高岭土 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境内坡地多 平地少 缓坡带地表层多为砂页岩发育的厚层黄壤 陡坡带表层因风化形成砂石土 为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良好条件 2 1 4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 全镇境内岩石风化较深 由于地层古老 浅变质岩节理裂隙发育 水 系丰富 山体陡峭 岭高谷深 沟壑溪流蜿蜒 谷地多侧面斜坡坡度一般 为 250 500 易发生山坡岩块塌滑失稳 地表多为黄壤 砂石土 蓄水保 水能力较差 溪河缺乏治理 加之矿山企业和公路建设等人为活动破坏 水土流失局部较为严重 多数村一遇暴雨洪水 极易形成山洪或泥石流 2 2 经济社会情况经济社会情况 镇是 西部大镇 镇政府所在地桃山 距县城 102Km 古为西 去巴蜀 东去荆汉 南达湘黔的重要通道 是川东鄂西各种商品物资的集 散地 境内水陆交通发达 距上下游著名的隔河岩 水布垭水电枢纽工程 仅 50km 212 214 县道 长五 省际通道穿过境内 镇内实现了村村通 公路 总里程达 991km 其中水泥硬化道达 160km 全镇国土面积 371 9km2 辖 19 个村 126 个组 11492 户 38991 人 耕地面积 65376 亩 其中水田 2674 亩 地域海拔在 201 2100m 之间 呈典型的三带立体 气候特征 境内资源丰富 土地肥沃 农业大镇优势彰显 现已形成了高山蔬菜 烟叶 药材 中山魔芋 红薯 低山柑桔 茶叶的三带特色产业模式 高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5 山蔬菜面积达到 39000 亩 木瓜 独活 产业面积达到 5000 亩 烟叶面积达到 3500 亩 以 大树湾巴柑 为主的柑桔面积达 5000 亩以上 农茗园 三峡白毫 茶叶产业基地面积达到 5000 亩 全镇牲猪出栏 32000 头 山羊出栏 11000 只 工业强镇理念不断壮大了镇域经济实力 9 家煤矿年生产能力达 41 万吨 产值达 1 亿元以上 税收达 350 万元 11 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 1 6 万千瓦 年发电 6000 万度 产值达 1 6 亿元 税收达 200 万元 隐龙山矿泉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1300 万元 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 5 2 亿元 财政收入达到 655 万元 农民人平纯 收入达到 2220 元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深入贯彻党的 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抢抓发展机 遇 调整发展结构 加快发展速度 提升发展理念 突出 抓产业富民 抓项目强镇 抓管理增效 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 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递增 10 财政收入递增 10 农村经济总收入递增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 7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3 以内 2 3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2 3 1 历史山洪地质灾害及损失情况历史山洪地质灾害及损失情况 镇属于山区镇 紧傍清江两岸 库区水域面积大 溪河多 流域 面积大 是一个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 1969 年以来 共发生山洪灾害 21 起 平均每年经济损失 77 万元 平均每年受灾面积 2160 亩 平均受灾 人数 1280 人 灾情最严重的年份是 1969 年 1975 年 1980 年 1983 年 1991 年 1996 年 1998 年 2007 年 这 8 年总经济损失达 3079 万元 受灾总面积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6 86668 亩 受灾总人数 51490 人 死亡 19 人 倒房 2361 间 1969 年山洪 暴发 造成老 下码头被冲毁 沿江街道被淹 部分居民房屋倒塌 全 镇冲毁水利设施 13 处 桥梁 8 座 1975 年山洪造成近 500 年历史的老 下桥被冲毁 居住下桥旁的李居士一家 5 人被洪水冲走淹死 杨木溪 2 座建造近 200 年的廓桥被冲走 1 座庙宇倒塌 全镇 5 处发生大面积滑 坡 824 间农房倒塌 造成经济损失 357 万元 1980 年山洪灾害造成老 西街后山墓坪大面积滑坡 死亡 2 人 搬迁 20 多户 近 100 人 2007 年 6 月 22 日暴雨造成全镇多数公路被冲毁 交通瘫痪 村乱石窖出现 重大滑坡险情 对 15 户 115 人生命安全和 15 栋房屋及相关设施 财产 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全镇受灾面积达 11898 亩 造成经济损失 999 万元 2 3 2 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2 3 2 1 成因成因 1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年际变化大 2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人为破坏生态 坡地垦植 水土流 失日益严重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造成 经济贫困 掠夺性开发 土 壤侵蚀 的恶性循环 人工开矿 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严重破坏了植被 降低了土壤含水能力 在遭受暴雨袭击时 大量泥沙随山洪冲入山沟和河 道 泥沙淤积又导致河床抬高 水位上升 山洪灾害损失严重 4 森林覆盖率低 由于人为因素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蓄水保土 能力低 一经暴雨 山不保土 水冲土跑 也是发生山洪灾害的一个重要 原因 2 3 2 2 特点特点 1 山洪发生时来势猛 消落快 危害大 属典型的山地特征 山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7 高坡陡 溪河坡降大 山洪汇流快 来势凶猛 造成沿河两岸百姓房屋 口粮田土瞬间即逝 2 山洪诱发的山体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 山体滑坡和泥 石流是山区洪涝灾害发生时造成伤亡最主要的原因 地质灾害伴随山洪一 同泛滥 造成人员伤亡 房屋 输电 通讯 交通 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 严重破坏 3 区域性明显 易发性强 山洪灾害主要发生于山区 特别是位 于暴雨中心的地区 极易导致山洪暴发 形成山洪地质灾害 4 来势迅速 成灾快 因山高坡陡 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径流 流速大 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 伴有滑坡 崩塌 泥石流等灾害 并 造成河流改道 公路中断 田地冲淹 房屋倒塌 人畜伤亡等 因此危害 性 破坏性很大 2 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 4 1 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镇近年来落实了重要滑坡险段监测和安全巡查人员 签订了防汛 责任书 制定了监测方案 健全了防汛组织机构 镇 村防汛责任体系基 本建立 但非工程措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镇村缺乏可操作的防 汛预案 防汛制度尚不健全 监测预警体系缺乏 群众防洪避灾知识缺乏 抗灾防灾意识不强 2 4 2 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8 镇近年来抓住国家政策扶持机遇 修建了部分水利设施 对部分 溪河流域进行了治理 同时实施了部分退耕还林 结合村内公路硬化 整 治了部分河堤和排水沟渠 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但由 于溪河多 河道坡降大 山体土石松散 清江库岸长 每年山洪暴发 不 同程度发生滑坡 泥石流灾害 房屋进水 农田 公路冲毁极其严重 纵 贯全镇的 8 条溪河流域以及清江库岸没有得到很好治理 全镇近 60 的农 房属土筑瓦盖 每年都要出现房屋进水倒塌 因此防洪任务还十分艰巨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9 3 危险区 安全区的划分危险区 安全区的划分 3 1 划分原则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 一旦发生山洪 泥石流 滑坡 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 设施的破坏 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 沟口 河滩 陡坡下 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 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 泥石流 滑坡威胁 地质结构比较稳定 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 域 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 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 平坦 或坡度平缓的地方 避开河道 沟口 陡坡 低洼地带 3 2 两区两区 的基本情况的基本情况 镇境内共有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 91 处 861 户 3681 人 其中重大 险区 20 处 183 户 716 人 地质灾害点 1 水连村四组青岩山崩塌 5 户 16 人 不稳定 2 水连村一组响溪坡滑坡 4 户 17 人 不稳定 3 水连村四 五组张家岩滑坡 11 户 48 人 不稳定 4 天池口村一组滑坡 12 户 40 人 较稳定 5 村五组乱石窖滑坡 15 户 115 人 不稳定 6 村老屋场滑坡 6 户 25 人 不稳定 7 西阳坡村石墙屋滑坡 7 户 18 人 不稳定 8 西阳坡村凉风台滑坡 11 户 34 人 较稳定 9 黄柏山村三组大湾滑坡 4 户 15 人 不稳定 10 黄柏山村狮子岩滑坡 54 户 188 人 不稳定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0 11 淋湘溪村偏山滑坡 13 户 52 人 较稳定 12 柳松坪村四组姜家墩滑坡 3 户 14 人 不稳定 13 柿贝村三组石板砣滑坡 3 户 11 人 较稳定 14 柿子坝村三组石板砣滑坡 3 户 6 人 较稳定 15 柿贝村五组大茅莲滑坡 9 户 28 人 不稳定 16 柿贝村高级小学后滑坡 2 户 3 人 不稳定 17 杨家桥村六组壶瓶颈崩塌 3 户 9 人 不稳定 18 杨家桥村六组峰箱岭崩塌 1 户 4 人 不稳定 19 陈家坪村一组花莉山岩崩 12 户 48 人 较稳定 20 泉水湾村黄家山滑坡 5 户 25 人 不稳定 详见山洪灾害风险图 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1 4 组织指挥体系组织指挥体系 4 1 组织指挥机构组织指挥机构 镇设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 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 作 领导和组织本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总指挥长 镇委书记 指 挥 长 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指挥长 分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副镇长 下设信息组 转移组 应急抢险组 保障组等四个工作组 每组人员 数不少于 10 人 4 2 职责和分工职责和分工 指挥长指挥长 负责全镇山洪灾害防御全盘工作 组织实施本镇山洪灾害防 御预案及职责落实 根据山洪预警汛情的需要 调配各组人员 协调各组 工作 发布人员转移命令 签发调集全镇抢险物资器材和全镇总动员令 请示上级政府调用抢险队伍 医疗救护及物资支援 负责灾前灾后各种应 急抢险 工程设施修复等工作 副指挥长副指挥长 负责山洪灾害危险区和警戒区的监测和洪灾抢险 随时掌 握雨情 水情 险情 灾情动态 落实指挥长发布的防御抢险等命令 指 挥群众安全转移 避灾躲灾 信息组信息组 负责对县防指 镇防指 气象 水文 国土资源等部门汛前 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递 负责本镇雨量 水位站点的降雨量 水位监 测工作 掌握本镇区域内的各类水利工程情况及山体开裂 滑坡 泥石流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2 等迹象 暴雨洪水预报预警和险情灾情动态 及时反馈信息 转移组 转移组 在接到指挥长下达的转移命令后 组织转移队员自备电筒 雨衣等工具 按预定的转移路线转移危险区 警戒区内的人员和财物 负 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 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 置后的人员安全 群众转移结束后转移组转入工程抢险 保障组保障组 负责临时转移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工作 负责保障抢险物资 设备供应 转移后群众 财产的清点保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应急抢险组应急抢险组 工程未出险前 协同转移组转移危险区 警戒区内的群 众 在工程出险等紧急情况时 听从命令进行抢险救灾 4 3 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 组织机构包括镇指挥部成员 各工作组负责人等的联系方式 见附表 2 防汛指挥部常用联系电话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3 5 监测预警监测预警 5 1 山洪灾害雨 水情临界值确定山洪灾害雨 水情临界值确定 1 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 根据本地的暴雨特性 地形地质条件 前期降雨量等 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 雨量值为 日雨量达到 50mm 以上或连续大雨三天累计降雨量达到 100mm 以上的时段 为雨情临界值 此时 土体水分过度饱和 重量加重 摩擦 力减少 容易发生崩塌 滑坡及泥石流 2 根据本镇暴雨特性 地形 地质条件 连续下大雨 2 小时以上 为山洪灾害水位临界点或 8 条溪河水位尺实测洪水位达 2m 时为水位临界 值 山洪可能造成灾害 5 2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 5 2 1 监测内容监测内容 主要为区域内的降雨 水位 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降雨信息主要是 本镇人工雨量观测站和水位观测点监测的雨情 水情信息 对镇内滑坡险 区的监测 若雨量在 12 小时内达到 25 50mm 24 小时内达到 25 49 9mm 或 48 小时内达到 17 37 9mm 时 应加密一倍监测 滑坡体日变 形数值达到 30mm 时 监测频率应达到每 2 小时 1 次 日变形量达到 50mm 时 监测人员应现场值守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4 5 2 2 监测要求监测要求 有目的 有步骤 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 群测群防为主 专 业监测为辅 5 2 3 监测系统的设立监测系统的设立 为实时 有效 准确地做好区域内暴雨与洪水的测报工作 提高山洪 信息预警能力 增强山洪防御工作的主动性 在区域内现有的青林子 乱 石窖 偏山 老岩峡等滑坡观测点的基础上 在全镇各村内设立人工雨量 观测站 并增设立杨木溪等 8 处水位观测点 采用人工监测方式 在记录 入册基础上 按预定的信息传递程序 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法 实时传输 雨 水情和险情信息 5 3 通信通信 本镇预警预报的通信方式选择电视 广播 Internet 网络 短信 铜锣 鼓号等 按照经济 实用的原则 利用现有通信设备条件 建立多层次山洪灾 害监测信息 警报等的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 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 信息传递示意图见图 5 3 1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5 紧 急 情 况 紧 急 情 况 紧急情况 电话 紧急情况 电话 电 话 电 话 国土局地 灾预报 全自动 雨量站 自计雨 量站 全自动水位 观测站 语 音 电 话 县防汛 指挥部 省 市防指 电话 Inetnet 气象局 预报 电话 Inetnet 镇山洪防御 指挥部 电 话 重点水库及 水利工程 电话 山洪灾害 易发村 电话 各农户 报警点信 号发布 报警点信 号发布 图图 5 3 1 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信息传递示意图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信息传递示意图 5 4 预报预警预报预警 5 4 1 预报内容预报内容 预报内容包括气象预报 溪河洪水预报 水库水位预报 泥石流和滑 坡预报 气象预报由县气象局发布 溪河洪水预报 水库水位预报由县水 利水电局发布 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布 5 4 2 预警内容预警内容 预警内容包括暴雨洪水预报信息 暴雨洪水监测信息 降雨 洪水位 是否达到临界值 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 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6 测和预报信息等 5 4 3 预警启用时机预警启用时机 1 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 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 当预报或 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 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2 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 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 应立即向下游 发布预警信息 3 当出现发生泥石流 滑坡的征兆时 应发布泥石流 滑坡灾害 预警信息 4 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5 4 4 预警发布及程序预警发布及程序 5 4 4 1 预警级别预警级别 镇级预警级别分为三级 一般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降雨强度及降雨范 围 结合全县的山区实际 山洪灾害预警分为三个级别 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暴雨时为山洪灾害危险预警 称为三级预 警 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大暴雨时为山洪灾害中度危险预警 称为 二级预警 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特大暴雨时为山洪灾害高度危险预警 称 为一级预警 另外由于山区汛期降雨极为不均 气象部门可能预测不到局部小范围 的强对流天气 因此一旦发生局部强降雨时 必须及时根据降雨时的降雨 强度判断山洪灾害预警级别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7 当某一观测点 1h 降雨量超过 50mm 时 即可发布该点所在地为一级 预警 5 4 4 2 发布流程发布流程 在一般情况下 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 按照县 镇 村 组 户的次序进行预警 如遇紧急情况 滑坡 水库山塘溃坝 等 村 镇应及时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 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 在最短 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镇级预警发布流程见图 5 4 1 当镇的所有通信手 段与村 县失去联系时 根据降雨量和水位情况由镇防御工作指挥部指挥 长发布启动预案命令 各责任人到岗到位 各应急组投入抢险救灾 做好 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8 指挥长接收县山洪灾害防御 指挥部下达的雨量水情信息 降雨开始 各预警点上岗 观测河流洪水位 并及时 将水位报告指挥长 达到 III 级预警达到 II 级预警达到 I 级预警 组织各村警戒区内 所有人员按规定路 线有序撤离 将镇内雨量及水位情 况报告县 镇工作组人员上岗就 位 组织各村危险区内所有人员按 规定路线有序撤离 预警区内 人员做好转移准备 将村雨量 水位及人员 转移情况报告县 将雨量 水位及人 员转移情况报告县 指挥长根据水情雨 情及预警指示标准 判断 向各村发布 村预警员击 锣 2 分钟 停 30 秒钟 反复三次为一周期的预警 信号 向各村发布 村预警员击 锣 1 分钟 停 1 分钟 反 复三次为一周期的预警信 号 通知各村位于危险 区内各户做好撤离 准备 图图 5 4 1 镇级预警发布流程图镇级预警发布流程图 5 4 5 预警方式预警方式 镇级发布预警主要以电视 电话等方式进行 村级预警主要以铜锣等 传统工具为主要预警设备 拟定不同预警级别出锣的方式如下 级预警 预警员击锣 1 分钟 停 1 分钟 反复三次为一周期的预警 信号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19 级预警 预警员击锣 2 分钟 停 30 秒钟 反复三次为一周期的预 警信号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0 6 转移安置转移安置 6 1 转移安置原则转移安置原则 1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 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 应以集体 有组织转移为主 执行转移命令的人员在请示指挥长同意后可 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2 转移地点 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 安全的原则 汛前拟定好转 移路线 安置地点 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 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 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 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 跨溪或易滑坡等 地带 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 泥石流沟上下游 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 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 3 安置点应安全可靠 在暴雨或大暴雨情况下 不发生滑坡 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 在保证所有避洪人员安全的同时 基本保证各项临时的 生活所需 4 当发生险情且各转移组与上级失去联系 应该独立和果断地应 付突发事件 6 2 人员避洪避险梯度转移方案人员避洪避险梯度转移方案 在山洪灾害发生时 人员的转移避洪避险实行梯度转移方案 按危险 区 警戒区分为两级 1 一级转移 一级转移 一级转移对象原则上是危险区域的人员 一般汛情或险情受到生命安 全威胁的人员 在地质灾害隐患点 危险山塘水库下游 一般洪水风险线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1 以内受淹的危险区人员安排转移 2 二级转移 二级转移 二级转移对象原则上是在警戒区域内的人员 随着汛情或险情的发展 使得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威胁增大 有必要做出撤离或转移的人员 如 处于临时工棚 危房 大洪水风险线以内的人员 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和 病险山塘水库下游的人员需转移至安全地点 有出现泥石流 山洪可能地 区的人员密切注意情况变化 并做好紧急转移准备 6 3 转移方案转移方案 全镇转移方案根据转移原则制定 具体见全镇 19 个村的人员转移方 案表 6 4 转移安置纪律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镇 村 组干部分片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 明确转 移安置纪律 统一指挥 安全第一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2 7 抢险救灾抢险救灾 7 1 抢险救灾准备抢险救灾准备 1 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 增强防灾意识 2 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 确定抢险救灾方案 主要包括人员组 织 物资调拨 车辆调配和救护等 3 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装备准备 资金准备 物资准备等 7 2 抢险 救灾抢险 救灾 1 一旦发生险情 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 组 织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 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尽量减少财 产损失 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 设备 物资等 2 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 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 防御 3 发生灾情 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 如有人畜伤亡 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清理 掩埋人畜尸体 5 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 发放粮食 衣物 对灾区作 好卫生防疫工作 6 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 电 路 通信等基础设施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3 8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8 1 汛前检查汛前检查 汛前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 发现问题登记造册 及时处理 同时 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 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8 2 宣传教育及演练宣传教育及演练 1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 要利用会议 广播 墙报 标语等多 种形式 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 2 组织群众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 3 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战演练 8 3 纪律纪律 为及时 有效地实施本预案 必须要严肃各项纪律 确保预案中各项 工作落到实处 1 严肃报灾纪律 及时报告灾情 严肃报灾纪律 及时报告灾情 山洪灾害发生后 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在县委 县人民政府领导下 要及时对本辖区内的灾情进行调查核实 按时逐级上报 不得迟报 漏报 和错报 2 严肃职责纪律 严肃职责纪律 一般情况下镇山洪防御指挥部负责人应到岗指挥 紧急情况时 镇山 洪防御指挥部领导班子应到岗指挥 严禁临阵缺岗 镇委 镇人民政府各 成员要按本预案的要求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按职责分工履行职责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4 3 严肃紧急转移纪律 严肃紧急转移纪律 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预案的要求分组 分片 分区域履行职责 确保紧急转移灾民安全转移 转移时遵循先人员后财产 先老弱病残孕幼 后一般人员的原则 严禁争先恐后 不服从指挥 严禁在转移线路上搭建 任何影响通行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严禁破坏安置地点的正常使用 4 严肃灾民安置纪律 严肃灾民安置纪律 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本预案的要求 保证灾民顺利安置 确保灾 民有衣穿有饭吃 严禁将救灾款物挪作他用 5 严肃抢险救灾纪律 严肃抢险救灾纪律 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本预案的要求 当灾情发生后 迅速组织人 员及救灾物资在规定时间内赶赴救灾现场 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宗 旨实施抢救 6 严肃预报预警纪律 严肃预报预警纪律 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本预案的要求熟悉预报预警各临界状态 并 适时发布警报 7 严肃其他纪律 严肃其他纪律 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推诿和由于工作失误造 成重大损失的 由有关单位追究责任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5 9 附则附则 9 1 预案管理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管理 报 县防汛抗指挥部备案 9 2 制定和解释制定和解释 本预案由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负责制定和解释 9 3 预案实施时间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预案发布前有关规定与本预案相抵触的 以本预案为准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6 附图附图 1 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情况示意图 基本信息包括 区域内的水系分布情况 区域地形 城区 镇 村庄 分布情况等 2 历史山洪 泥石流 滑坡灾害点分布图 3 山洪灾害风险图 图中标注危险区 安全区范围 标示居民点 重要设施 工矿企业 学校 铁路 公路 桥梁等 标注转移路线 安置地点等 图例说明 危险区标示用红色 安全区标示用绿色 4 人员转移安置图 标注转移路线 安置地点等信息 附表附表 附表 1 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表 2 防汛指挥常用联系电话表 附表 3 历年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 附表 4 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县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27 附表附表 1 基本情况统计表基本情况统计表 人口 人 村名称 土地 面积 km2 总人口 其中 城镇 人口 农村 人口 国内生 产总值 万元 固定 资产 万元 人均年 收入 万元 杨家桥23 182650265015151000 2101 对舞溪19 31459145911543200 2158 凉水寺9 31151815188503000 21 天池口14 52139913995444200 19 淋湘溪14 8822122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债务转让协议书
- 郑州二手房购房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企业租赁合同范本格式
- 2025年证券经纪代理与营业部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舞蹈教师聘用合同范文二零二五年
- 住宅水电安装合同样本
- 代办营业执照合同样本
- 仓储分拣劳务外包合同样本
- 公厕维修内容合同样本
- 2025光伏电站支架工程钢结构施工合同
- 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三模试题 历史 含答案
- 2023年河南单招职测真题(带答案)
- 中学教育基础(上)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陕西师范大学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投标方案文件
- 储能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标)
-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第五范式:演进、机制与影响
- 移动场景下TCP自适应控制-洞察分析
- DB33T 841-2023 桥梁钢结构防腐蚀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规范
- 2024年汽车滚装运输合同
- 2025中信建投证券股份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