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精选教案.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精选教案.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精选教案.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精选教案.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精选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物的进化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知识,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理性思维通过物种形成、种群的基因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培养归纳与概括、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社会责任通过由于人类大量服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增多的现象,引导人们高度关注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关注人体健康基础知识系统化知识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知识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所含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原因共同进化进化证据主要是化石基本技能问题化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2)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3)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4)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5)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6)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2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为何它仍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提示: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但是,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3(2018豫南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种群的基因库可不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对同种生物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c若某性状有三种表现型,则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各等位基因频率之和大于1d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往往都会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即共同进化解析:选b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种类和数量都会改变,种群基因库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对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一个性状不论有几种表现型,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或复等位基因频率之和均为1;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不属于共同进化。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共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表现为共同进化c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种间竞争、捕食等实现共同进化d4亿年前光合生物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属于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解析:选b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的比例变化表现出桦尺蠖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而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并未表现出共同进化;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竞争水资源、狮子捕食野牛等实现二者的共同进化;光合生物产生的氧气改变了大气环境,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典型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实例。5(2018郑州模拟)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解析:选b长期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消费者的出现,一方面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另一方面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消费者对具有某些性状的某种生产者的捕食可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使该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项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对点落实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解析:选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三倍体西瓜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可育后代,不是一个新物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b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d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解析:选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发生进化但不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1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者关系如图所示:2“图解法”把握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3“列表法”比较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不同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出现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是质变基因频率改变,属于同一物种,是量变二者联系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4必明的两个“不等于”(1)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隔离生殖隔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只有地理隔离而没形成生殖隔离,可能产生亚种,但没有产生新物种。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后代不活;杂交后代活而不育。对点落实3(2018天水一模)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析:选c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表示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4如图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形成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1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b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为两个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a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d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解析:选b一个种群中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基因多样性。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为两个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产生生殖隔离。a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生活的区域环境不同,所以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可能不同。类题通法判断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方法(1)从形成标志方面分析:如果生物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则说明形成了新物种。如果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则只能说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2)从二者联系方面分析: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抗药性是物竞天择的结果,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就越来越多,用来有效对抗病菌的抗生素的种类愈来愈少,虽然新药在研发,但细菌发展抗药性的速度却不下于人们发明新药的速度。所以有人悲观地预期“后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无效的时代就要来临。对点落实5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菌种。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a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c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d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解析:选b青霉素只起到选择作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淘汰掉了不抗青霉素的个体;突变是不定向的;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前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6如图所示的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b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可遗传变异,类个体的抗性基因一定来源于遗传c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解析:选b观察题图可知,类个体是在施用杀虫剂之前,已经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的个体,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杀虫剂在此只起选择作用,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施用杀虫剂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易错提醒1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间接对象根本对象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3)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从而使种群发生定向进化。考点二种群的基因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类型(一)已知基因型个体数,求基因频率1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解析:选b因该果蝇种群长期保持vv的基因型为4%,由此算出v0.2,v0.8,进而计算出引入纯种长翅果蝇前,vv有0.0420 000800,vv有20.20.820 0006 400,vv有0.80.820 00012 800。引入后,基因频率v(80026 400)/(40 0002)0.1,v10.10.9。因vv、vv的数目不变,而该种群的总数增加一倍,所以vv、vv的基因型频率降低50%。类题通法已知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100%pa100%pa100%(a、a为基因,aa、aa、aa为三种基因型个体数)类型(二)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2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30%,21%b30%,42%c70%,21% d70%,42%解析:选d根据题意可知,aa个体占30%,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时,产生a配子的基因频率55%30%1/270%,a配子的基因频率15%30%1/230%,自由交配得到f1各基因型的频率比例为aaaaaa49%42%9%,统计得到a基因的频率为49%42%1/270%。类题通法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papaapaapapaapaa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类型(三)与伴性遗传有关的基因频率计算3(2018南昌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5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5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数27814817030a5.2%b6%c7.5% d20%解析:选cb基因的总数14823060,(bb)基因的总数(278148)217030800。根据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得出xb的基因频率100%100%7.5%。类题通法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的计算p100%q100%(p为xa频率,q为xa频率)类型(四)利用遗传平衡公式,求基因型频率4(2018合肥一模)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c如果该种群个体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解析:选b由分析可知,该动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31/20.40.5,a的基因频率为10.50.5。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即0.25;由题意知,该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可以认为遵循遗传平衡定律,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即发生自交,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41/40.4;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类题通法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1)前提条件: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2)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的频率p2基因型aa的频率2pq基因型aa的频率q2类型(五)随机交配与自交条件下的基因频率计算5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及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55%、45%、45%、55%b42.5%、32.5%、45%、55%c55%、45%、55%、45%d42.5%、32.5%、55%、45%解析:选d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aa基因型个体占50%,亲代、子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则a的基因频率30%(1/2)50%55%,a的基因频率为45%;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为30%(1/4)50%42.5%,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为20%(1/4)50%32.5%。6(2018南昌一模)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20%,aa基因型的频率为80%,aa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1/5 b1/4c3/7 d11/21解析:选c由题意可得出,a的基因频率60%,a的基因频率40%,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60%60%36%,aa240%60%48%,aa个体致死,因此aa基因型的个体占36%/(36%48%)3/7。类题通法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真题集训验能力1(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解析:选a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在没有受到破坏的情况下,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2(2017海南高考)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解析:选c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不能判断黑色为显性或隐性。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显隐性。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3(2016北京高考)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解析:选a由题干信息可知,为避免f区豹种群消亡,从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后,f区豹种群数量增加,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也会增加;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由于f区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故后代雌雄比例不会发生明显改变;f区引入雌豹后,十年内豹种群增加,说明豹的数量未超过环境容纳量,物种丰(富)度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十年间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随物种的进化,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4(2016江苏高考)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c抗药靶位点使杀虫剂不能与靶位点结合;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只是基因型不同,仍属于同种生物,不存在生殖隔离。5(2015安徽高考)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b50%c42% d21%解析:选ca、a基因频率已知,据此可推导出各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种群1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64%,aa32%,aa4%;种群2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36%,aa48%,aa16%,则混合后的大种群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变为:aa50%,aa40%,aa10%;混合后的a基因频率50%40%70%,a基因频率170%3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随机交配后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6.(2014广东高考)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解析:选c变异是不定向的;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互助是共同进化的结果;蛾的口器变长是花矩变长对其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课下检测查缺漏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解析:选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都是同一物种,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是一成不变,物种的基因频率也是不断变化的;物种基因库是同一物种的各个种群基因的总和,种群基因库是指该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前者比后者更丰富。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表现为共同进化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解析:选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种群的进化,并不是共同进化;基因突变是自发的,与使用抗生素无关;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3(2018衡水检测)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c基因型为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析:选d基因频率是针对种群而言的,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都不是一个种群,两者无法比较基因频率的大小;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而非基因型频率的变化;aa个体逐代自交的过程中a、a传递给子代的概率相同,因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相等;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通过突变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发生进化。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解析:选c在生存斗争中,病毒与兔之间相互选择,感染病毒后,抗性较强的兔被保留下来,抗性较差的个体死亡;病毒必须寄生在寄主细胞内,兔感染强毒性病毒后会很快死亡,强毒性病毒失去寄主,寄生关系难以维持;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使中毒性病毒的存活时间长,繁殖代数多,导致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蚊子能传播兔病毒,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dna分析表明,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都是从黑叶猴进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距今46万26万年前和50万25万年前从黑叶猴分离出来。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成为不同物种的标志是彼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b自然选择使黑叶猴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变化形成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c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黑叶猴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d从一个物种发展为三个物种意味着自然选择使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选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具有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即叶猴的肤色,使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6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致,则子代中()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基因型频率为52%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随机交配,且子代生活力一致,则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即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雌兔中f的基因频率为30%60%1/260%,f40%,雄兔中f的基因频率为20%40%1/240%,f60%,随机交配后,子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子代中ff的基因型频率为60%60%40%40%52%。在子代中,f基因频率在雌兔、雄兔中均为50%。7(2018皖南八校联考)考古学家发现,长尾巴恐龙是目前已知体形最大的窃蛋龙,其前肢具有流苏状羽毛,头上有像母鸡一样的冠毛,拥有鸵鸟般细长的双腿,前肢有尖锐的爪子,与鸟类有密切渊源,科学家戏称其为“来自地狱的鸡”。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窃蛋龙的翅膀由于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形成前肢b窃蛋龙的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窃蛋龙应构成一个种群d在窃蛋龙进化历程中,基因型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解析:选b“翅膀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成前肢”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窃蛋龙与鸟类有密切渊源”且该恐龙前肢和尾巴都有羽毛,头顶有鸡冠,所以两者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种类的窃蛋龙不能构成一个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8下图为抗青霉素细菌的产生过程,表示死亡的个体,a、b表示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阶段使用青霉素后少部分细菌产生抗药性存活下来bb阶段存活细菌的抗药性均比a阶段细菌的抗药性强c经过ab阶段的人工选择导致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db阶段存活的细菌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在一起的结果解析:选d细菌的抗药性在青霉素使用之前就已经存在;b阶段的细菌是a阶段的后代,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b阶段存活细菌的抗药性不一定比a阶段细菌的抗药性强;经过ab阶段的自然选择(青霉素的选择)导致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从a阶段到b阶段,细菌不断繁殖,在繁殖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因此b阶段存活的细菌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在一起的结果。9为研究番茄的抗冷性,将美国不同纬度和不同种的番茄幼苗培养在相同温室中,然后将所有幼苗经历7天的冷处理(0 ),再转移至温室,培养7天。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生长在高低纬度的番茄之间存在地理隔离b高纬度地区的番茄更容易产生抗冷性突变c高低纬度番茄之间抗冷性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高低纬度番茄种群之间基因频率有差异解析:选b生长在高低纬度的番茄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地理隔离;变异是不定向的,在实验之前已经出现了抗冷性突变,自然选择使高纬度地区的番茄抗冷性较强,故冷处理后高纬度地区的种子存活率高;高低纬度番茄之间抗冷性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自然选择不同,高低纬度番茄种群之间基因频率有差异。10(2018临沂模拟)甲海岛上的某种鸟部分迁徙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如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1黄色、b灰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因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与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丙两个岛屿的环境相同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的结果解析:选b题中信息不足以判断三个海岛上的鸟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鸟类在迁入新岛屿后会与新岛屿上的天敌和无机环境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由图可知,迁徙若干年后,甲岛屿上b的基因频率从34%上升至68%,丙岛屿上b的基因频率从79%下降至68%,可推断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不同,进化的方向也不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乙岛屿的环境不可能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而只是对其进行了定向选择。11科学家在研究某种鸟的进化时发现,在繁殖季节有的雄鸟能够吸引多只雌鸟来到它的领地筑巢,有的雄鸟却“魅力不足”而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很少。经观察,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与雄鸟尾羽的长短有关。观察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种群中控制尾羽长短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鸟的种群进化提供原始材料c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d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解析:选a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鸟的种群进化提供原始材料;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12.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在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c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d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相同方向演化解析:选d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即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演化图表可知,四个物种中和由同一物种形成的时间最晚,两者亲缘关系最近;由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若种群分布区域扩大,则有利于原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从而使和之间失去交配机会;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不同方向发展进化。二、非选择题13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外因是_,进化的实质是_。(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3)迁到乙岛的b物种可能会_。(4)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10%,a的基因频率为90%,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基因频率逐渐下降,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解析:(1)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环境不同以及地理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当两个种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时,说明二者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3)因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使b物种不能与c物种自由交配,故b会形成新物种。(4)根据题意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是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是290%10%18%,aa的基因型频率是90%90%81%;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基因频率逐渐下降,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将逐渐减少。答案:(1)遗传变异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已形成生殖隔离(3)形成新的物种(答案合理即可)(4)1%、18%、81%逐渐减少14某昆虫的翅可按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图1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昆虫翅长差异的根本来源是_。(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经常有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