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2018湖北武汉调研)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舍肯伯鲁克说,16世纪荷兰商船大约有1800多艘,从船的造价上看,荷兰一条商船的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在英国商船上,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需要坚硬的木头,而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的”。这说明(b)a英国工业发达,荷兰造船业较落后b荷兰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风险大c荷兰以小商业为主,英国的海外贸易规模大d英国是靠海盗抢掠起家的,荷兰以贸易获利解析材料中荷兰商船的造价低,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可以运载更多货物,并不能说明荷兰造船业较落后,故a项错误;材料中荷兰商船没有武器装备,可以运载更多货物,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容易遭遇海盗袭击,风险大,故b项正确;材料中荷兰商船的设计是为了运载更多货物,不能说明荷兰以小商业为主,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英国的海盗抢掠,故d项错误。2. (2018山东滨州调研)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主要说明(a)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b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c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d航海家与王室地位的不平等解析题干材料提供了一份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从内容来看这是一份产权契约,在这份产权契约中,航海家麦哲伦除负担的开支后,得到了报酬,激发了他们远航的热情,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提供了一份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航海家与王室地位的不平等也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3. (2018四川成都诊断)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原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 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据此推断(d)a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亚洲b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c欧洲的商贸中心已经发生转移d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5世纪早期”得知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根据题意,一公斤胡椒在原产地、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的价格出现了递增的现象,与欧洲的消费水平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此时达伽马是在15世纪晚期发现的印度,故15世纪早期的印度并未成为欧洲的殖民地,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此时还未进行新航路开辟,欧洲商路的转移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因为地中海的重要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所垄断,故出现了题目中的现象,故d项正确。4. (2018江西六校联考) 17世纪初的西班牙劣币狂行,一夜之间黄金白银都不知流到哪里去了,市场上充斥着劣质的铜币,用这些铜币去抢购粮食,会累坏体质虚弱的无产者,因为一口袋粮食恐怕需要一口袋铜币。不无夸张的是买一支蜡烛要付出二倍的铜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b)a罗马天主教会的盘剥b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 d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初的西班牙劣币狂行,一夜之间黄金白银都不知流到哪里去了,市场上充斥着劣质的铜币,因为一口袋粮食恐怕需要一口袋铜币,不无夸张的是买一支蜡烛要付出二倍的铜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西班牙从海外掠夺的金银大量流入国内,导致通货膨胀,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排除,故选b项。5. (2018河南八市测评)从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毎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这反映了(a)a童工问题引起人们关注 b英国的社会矛盾激化c雇佣童工的现象被禁绝 d自由主义思想被放弃解析材料中对雇佣童工进行了明文立法,反映出社会上对童工的关注,故a项正确;材料中保护童工利益的法律规定能够缓解社会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禁止雇佣童工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是对雇佣童工的相关内容立法规定,不能反映出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被放弃,故d项错误。6. (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的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起,法国先后同英国、比利时和德国签订自由贸易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反映出(b)a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已经形成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逐步确立c工业革命的影响超出欧洲范围d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提供物质条件解析根据题干 “时间1824年、1860年”“所征关税平等”“奉行自由贸易政策”“签订自由贸易条约”等信息可知,是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的兴起,通过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国际贸易自由的基本准则得到逐步确立,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已经紧密联系,排除a项。题干中的国家属于欧洲范畴,排除c项。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提供动力条件,排除d项。7. (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由此可知(c)a蒸汽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 b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c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 d英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被应用到棉纺织业,不是蒸汽技术不断改进,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是在19世纪中期,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蒸汽机能被各类工厂采用,反映出新动力技术被认可,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不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故d项错误。8. (2018广西钦州一模)1884年10月13日,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世界公认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从此诞生。1924年2月5日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这一过程伴随着(b)a世界市场的出现 b工业文明的拓展c殖民扩张的进行 d生活方式的变迁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市场出现的时间是在新航路开辟之时,即16世纪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1884年10月13日,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从此诞生”到“1924年2月5日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得出,工业文明的拓展和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时间由局部走向世界更多强调的是积极影响,殖民扩张的进行也是工业文明拓展的产物,故c项错误;题目中本身牵涉的就是生活方式的变迁,故d项错误。9. (2018河北邯郸调研)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中,民众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平均工资却大约增长了5%。西欧其他国家在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由此推知在这一期间,西欧(c)a工人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同步b各国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c人们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数据,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欧其他国家在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反映了生活水平上升,但没有涉及各国经济发展差距,故b项错误;人们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与材料中“民众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平均工资却大约增长了5%”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民众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平均工资却大约增长了5%”表明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未涉及贫富差距,故d项错误。10. (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18931895年,法国与瑞士陷入关税纠纷,相互提高关税,致使由法国输出到瑞士的商品减少了 43%,瑞士输出到法国的商品减少了27%。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d)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c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密切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解析a项是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b项是材料中现象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了欧洲国家间经济竞争的加剧,而非经济联系密切,故c项错误;18931895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洲国家间经济竞争的加剧,陷入关税战、贸易战,故d项正确。11(2018河北保定调研)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这种现象(b)a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b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c得益于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d体现了科技发明在工业中的应用解析材料中“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大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一变化,大企业的联合以及对小企业的兼并,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故b项正确;这种现象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工业中的应用推动科技发明,故d项错误。12(2018安徽十校联盟联考)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主义19世纪兴起的泰罗制就是这样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发展(d)a推动了企业的海外扩张b刺激了生产技术的革新c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变革解析从材料“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企业海外扩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没有涉及生产技术的革新,故b项错误;从材料“泰罗制就是这样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可知材料没有涉及提高企业经营成本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垄断组织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反映出垄断组织促进了经济模式的变革,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2017江西宜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直达非洲东岸沿海国家。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郑和每到一国,就给其国王赠送中国礼物,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的商民和平交易。与此同时,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与西欧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12分)(3)简述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我国的对外交往?(4分)答案(1)条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2)结果:中国:促进中外友好往来,推动朝贡贸易的发展,但仍然行走在农业文明道路上;西欧: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推动西欧走上工业文明道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原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天朝上国的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3)对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世界眼光和大国心态,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交流互鉴,推动双边关系拓展和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解析(1)依据材料“明代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等信息,联系所学可以概括出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有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2)依据材料“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是促进中外友好往来,推动朝贡贸易的发展,但仍然行走在农业文明道路上,其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天朝上国的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依据材料“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欧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是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推动西欧走上工业文明道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其原因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3)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今天我国的对外交往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世界眼光和大国心态,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交流互鉴,推动双边关系拓展和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14(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某高三学生绘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思维导图据鲁东海、李真直做两个逻辑统一的历史教学运用所学知识,对如图所示内容提出两项修改意见(包括增加、删除、替换、完善等),并说明理由。(12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严密)答案示例(本示例只作阅卷参考,其他合理的答案可以酌情给分)修改1:将第项中的“电”更改为“发电机”。说明:“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并非创造的成果,该学生把“电”归入“发明创造”是不科学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注重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发电机的发明使得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共事业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由蒸汽时代步入电气时代。所以应将“电”改为“发电机”。修改2:第项中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完整和分类逻辑混乱的问题,应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进行重新分类合并。说明:首先,产业结构应该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三个部分,所以应该增加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其次,“电力、汽车、飞机和钢铁工业”与“重工业”是从属关系,并非并列关系,应将前者合并到后者中,并归属于第二产业。再次,“电信服务业”与“第三产业”也是从属关系,并非并列关系,应将前者归于后者当中。解析首先是完整审题,围绕图中的5个版块逐个审查,找出其中不当、不完善的地方,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先列出要修改的观点,接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对应分析。例如观点一,通过审题,发现第项中的“电”作为发明创造显然违背常识,结合所学可以更改为“发电机”;接下来就要结合所学进行说明,第一步要强调“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人为创造的,不能成为发明,第二步要说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明发电机提供了理论基础,发电机的发明使得电力得以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步入电气时代,所以应将“电”改为“发电机”。15(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材料二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最早被清政府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