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29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29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29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29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 答司马谏议书创新是生存发展之本,是进步的原动力。当今的世界高速发展,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我们只有不断改变自己,才能立于改革的浪尖、世界的前沿。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去看看王安石是如何与反对派唇枪舌剑,推行改革的吧!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重点)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难点)3.认识作者对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并从中受到教育。 一、新课导入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释义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2)古今异义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古义:谦词,私下,代“我”。今义:偷,偷偷地。)难壬人(古义:奸佞、不行正道。今义:天干的第九位。) 于反复不宜卤莽(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3)一词多义 2作者名片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上,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现实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宋说等。3背景追溯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 3300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表达了作者坚持改革的决心。4文题阐释题目中的“答书”就是“给回信”的意思。“司马谏议”是指司马光,他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意。 3同桌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全文。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人手。5集体诵读,把握文脉,体味文情。(二)深层理解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交流点拨】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2司马光是如何指责王安石的?【交流点拨】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3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交流点拨】人“习于苟且”;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4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2)他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原因:“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三)走进人物一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展现了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政治家的胆略,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展现了王安石的政治家胆略?【交流点拨】对“怨谤”的驳斥,采用不屑一驳的从容之态,告知对方,早料如此,不值一提,更无须驳斥了。接着以犀利的文笔插入一句对士大夫现状的介绍,再转一笔强调是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顾众人反对,不论政敌多少都要辅助皇上实施改革,这也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对“我”“汹汹然”,以反问作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轻地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显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四)走进写法1言简意賅,措辞委婉而坚决。这篇文章的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 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文 中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賅,不容置辩,干净利 落。2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见解新颖,风格俏丽,堪称古代政治论文典范。学习本文可以让我们领略王安石政论散文的一般特点。他的此类文章往往针对时弊,根据深刻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五)走进主题再读课文,探究文题。【交流点拨】文中主要辩明了司马光信中所言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件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了不满。本文既针锋相对地批驳了司马光的指责,表明了自己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四、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后交流发言。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交流点拨】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要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