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权威资料]_第1页
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权威资料]_第2页
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权威资料]_第3页
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权威资料]_第4页
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权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 文化作为电影的本质属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经过 10 年的努力,在创作方面仍保持着积极活跃的势头,类型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但是在文化体系的构建上应继续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实现不同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同时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共通来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本文以电影作品推手和刮痧为例, 探讨了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美学与融合之巧妙。 关键词 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文化品格、文化担当是电影的本质属性。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经过 10 年的努力,即使在中美电影新协议的冲击下,国产电影在创作方面仍保持着积极活跃的势头,类型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从 2004 年的天下无贼、 2005 年的太行山上,到 2007 年的集结号, 2008 年的梅兰芳, 2009 年的建国大业和风声,再到 2012 年的画皮,这一系列优秀的国产电影对社会转型期的意 识形态与人文风貌进行了独特的文化表达,使国产电影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电影的产业规模还是在电影的文化建构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在当今 “ 全球化 ” 背景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冲击下,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中国文化载体之一的电影作品,如何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里,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实现不同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同时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共通来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是促进中国电影这一 “ 文化名片 ” 走向世界、促进中国电影创造全球开放的 “ 对话空间 ” 的关键。 就中国电影学界而言,在近些年里,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电影在文 化构建创作中将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当做一种内置于影片情节的潜在意义,融化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之中,既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精彩的碰撞,又实现了二者巧妙的融合。即在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彰显了全球化的主流价值观念。本文在分析电影文化属性的基础上,以电影作品推手和刮痧为例,探讨了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一、电影的文化属性 电影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化世俗的艺术作品,同时作为商业利益空间的攫取平台,从而决定了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商业性的票房利润指标,另一方面是艺术性的文 化精神指标。然而在这里,商业性是艺术性的基石和保障,艺术性是商业性的引领和升华。同时,电影有两种力量,一种叫经济力量,经济本质、经济力量是硬力量,表现为电影是一种产业形态;一种叫文化力量,文化本质、文化力量是软力量,表现为电影的文化身份,是意识形态性和文化属性。当中国电影进入一种产业状态、成为一种经济力量时,要强调在竞争中坚守文化艺术的身份,需要用文化品牌来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体系的范式。 现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语境成为电影不断冲破本土文化语境的 “ 离心力 ” ,创作能够聚焦 人性、追问价值和皈依本土文化的影片,坚守本民族电影的文化身份是发展民族电影的第一推动力。同时,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应最大限度地向异族文化吸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实现跨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以达到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整合是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国界、融入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在这个时代,中国电影文化创作应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实现不同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同时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共通来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二 、中国电影的中西方文化碰撞 碰撞是一种美学,文化之所以为文化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的差异。民族文化是通过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思考,来照亮和引领现实人生征程,具有地域文化深度和民族精神厚度的一种文化。在中国电影创作中,通过民族文化、现代思想与西方文化、时代思想的强烈碰撞、交锋,能够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的文化赏析平台,让电影作品成为增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电影创作中,通过构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引致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勇敢地表达民族文化的诉求和理想,对 凸显民族文化差异美、特色美,促使电影文化艺术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著名导演李安的电影作品推手,该影片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精细地描写了中西文化的特点,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该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影片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孝文化的碰撞 当文化形成了一种习惯,就会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影片中,晓生虽然是 接受美国教育,在美国生活,但是他终归是一个中国人,在他的心中存在中国文化和思想。在一次朱老先生逛街迷路了,他着急起来了还向玛莎发脾气,推东西。晓生到警察局接父亲回家,在牢里中国人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在晓生心中油然而生,他抱着父亲哭了一场。而玛莎无法理解晓生为什么不送父亲来老人公寓,老人有这么重要吗?这便是中西方文化中忠孝文化的碰撞。中国传统的文化伦理道德观是以孝字为出发点和依归的,自古便有 “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 之说,到后世的 “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 , “ 尊老、养老 ” 便成了一种普遍遵守和歌颂的文化精神及品质。而在西方 文化里, “ 人人生而平等 ” 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更注重的是追求个人的价值与自我,人的亲情较为淡薄,这便使得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牵连较为松散,推而广之, “ 孝文化 ” 也就与中国相差甚远了。 (二)基于空间文化的碰撞 中国文明,是一种发源于家庭、类似于家庭的文明。同时,中国宗教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一种以集体方式出现的文化。这种宗族文化所形成的思维形态、心理模式形成了中国人集体主义文化。我们中国人思维中的 “ 从众效应 ” 和“ 圣贤依赖 ” 就是一个具体的表现方式。于是,在中国的婚姻家庭里面是比较重视家庭中集体 的生活空间,而非个人的私人空间。西方人的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发育出西方人的政治体系,这就是美国和西方的现代民主制度。同时,这种个人主义文化坚持独立思考,重视独立空间。影片中,玛莎白天在家写小说,朱老先生不带耳机听京剧。她觉得朱老先生的存在侵入了她的私人空间,干扰她的写作。从而导致在生活中玛莎和朱老先生惟一出现交集的时候也是矛盾冲突出现的时候,朱老先生没有了解美国文化给人家私人空间,玛莎则希望有独立的空间进行创作。 (三)基于饮食文化的碰撞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在漫长的历史中 沉淀了各有差异的饮食文化,精致的中西餐礼仪孕育出了各国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中国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并用各种手法烹制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而西方国家,人们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因此,在影片中,朱老先生的饮食是中国阴阳调和式的,玛莎则是美国化的节食法。朱老先生抱着一只大碗,里面是米饭和各种各样的配菜,还有肉类,而儿媳妇玛莎只是吃着一盘蔬菜沙拉和一片烤饼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碰撞。 三、中国电影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无法进入市场被大众所接纳和认可的电影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之作。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实现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必须正确看待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国电影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国界文化的融合与共通。因此,我们一直期待中国能够生产出一种既具有市场竞争力又具有文化感召力的主流电影。近年来,许多中国电影制作人巧妙地找准自己在全球化浪潮下所处的位置,把东方文化美学特征与西方经典电影语言形式相结合,把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与全球认同的经典文化艺术理念相结合,打破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壁垒,完成电影在文化核 心价值领域的互通,进而实现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影片中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的法制观念和中国人性文化的融合 在西方,人们的法制观念较为浓厚,群众对法律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比较理性,在原则问题上很少顾及人情,甚至有些 “ 不讲情面 ”“ 冷若冰霜 ” 。而在中国,宗教的发展经历了对印度佛教的继承与改造和对民族宗教人文关怀的吸收,民族文化主流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性色彩。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非常明显。而在该部电影作用中,表现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精神和 博大的互通胸怀。如:美国律师消除误解、接受了刮痧治疗后终于明白了大同的清白,在冷冰冰的法律外找到人性的至善。而那位一心为孩子着想的女律师,也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全力向法官争取撤销起诉的机会。 (二)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传统行为规范的融合 影片中,不懂 “ 刮痧 ” 的美国律师在法庭上对孙悟空的那一番理直气壮的曲解同样是凸显中西方文化差异碰撞的关键点。在这一文化撞击上,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注重阴阳,即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的。所以,孙悟空的伟大并不会因为大闹蟠桃会、推倒炼丹炉而被否定。而西方在看待问题上喜欢过于主观,相信绝对的完美,因此对孙悟空的大闹蟠桃会、推倒炼丹炉做法的观点使孙悟空的美好形象大打折扣。而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这本身就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同时,这一行为让 “ 孙悟空 ” 以一种正义者的形象进入西方文化视野中,从而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相接轨的一种喻指,一种诠释。 四、结语 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资本和文化时代,引领这个时代前沿的电影,是那些能够把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进行有机整合,渗透文化品 质与精神内涵的主流电影。这些作品立足于展现人性与精神文化的各个侧面,注重影片的文化底蕴,同时突出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同时,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文化碰撞和融合时代,要实现该时代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对过往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实现中西方文化精彩的碰撞。同时,打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壁垒,实现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进而彰显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美学与融合之巧妙。 参考文献 1 黄琳 .刮痧:中西方文化的碰 撞与融合 J.电影文学, 2008( 17) . 2 岳圣淞 .光影流转中,李安和他的 “ 东方梦 ”浅析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再现 J.名作欣赏, 2013( 06) . 3 林素容 .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从电影刮痧谈起 J.莆田学院学报, 2011( 04) . 4 王琳琳 .东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论李安电影的特色与魅力 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1) . 5 李晨 .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 解析 “ 父亲三部曲 ”J. 华文文学, 2004( 02) . 6 冷凇 .中西方文化意识的互通互融 访德国女性电影节主席约翰娜 J.当代电视, 2010( 01) . 作者简介 陆晓玲( 1978 ),女,江苏无锡人,硕士,江苏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艺术与影像文化。 文档资料: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蜡笔小新人物个性构建特色探析 21 世纪青春电影的电影美学比较研究 客迈拉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评析 动画片熊出没 的生态美学精神 新媒体语境下河南本土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由虐童疑云透视社会信仰危机 浅析电影华盛顿广场人物的现代改编 跨文化传播中译制片配音的 “ 陌生化 ” 解读 微公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