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论文)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pdf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pdf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pdf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pdf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 环境工程领域 硕士研究生:旷良义指导教师:姚建、周来东 为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增 长速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城镇与乡村、社 会与经济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总局从1 9 9 5 年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 范区建设试点工作。成都市大邑县于2 0 0 1 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级生 态示范区试点地区。为科学指导大邑县的生态建设工作,大邑县政府决定高 起点制定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因为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起步较迟,生态示 范区规划的编制也是一个摸索完善的过程,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使用的技术 路线、可持续发展影响分析方法、生态现状评价方法等也需要逐步在研究中 完善,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现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生态建 设中的侧重点也不一致。本“研究”将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以生态 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邑县多年来生态建设的经验,在对全 县社会和自然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价、预测的基础上,重点运用 系统动力学建立大邑县自然经济社会复合模型,探询影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 境协调的主要因子,诊断出系统的制约因素,并据此进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 整体规划研究。本“研究”还将对大邑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经济同步协 调发展、水土流失治理、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等方面进行各有侧重的 规划,提出具有大邑特色的生态建设重点任务,并确定生态建设“十五”期 间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及分区规划目标及2 0 1 0 年生态示范区远景 规划目标,制定了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本“研究”最后还对大邑县实旌规 划的建设成就进行了调查,以检验本“研究”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生态示范区规划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分区 r e s e a r c ho np l a no fn a t i o n - l e v e le c o l o g i ce x p e r i m e n t a l a r e a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d ay ic o u n t y m a j o r :e n v i r o m e n t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a d u a t e :k u a n gl i a n g y i t u t o r :y a oj i a n , z h o u l a i d o n g f o rc h a n g i n gt h et r a n d i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a n de x c h a n g i n gt h el o w e r c o s to fr e s o u r c e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f o r h i g h e r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r a t e t o a c h i e v e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e c o n o m i c a l ,s o c i a l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t o r e a l i z et h eh a r m o n i o u sa n ds u s t a i n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b e t w e e nt o w na n dc i t y , e c o n o m ya n ds o c i e t y , s t a t ee n v r i o n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h a sb e e n d e v e l o p i n gt h ew o r k n a n e de x p e r i m e n ta ts e l e c t e dp o i n to f n a t i o n - - - - - l e v e le c o l o g i c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r e a ss i n c e1 9 9 5 d ay ic o u n t yw a si n c l u d ei nt h en a t i o n - - 一l e v e l e c o l o g i c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 a r e a si n2 0 0 1 t h ec o u n t y l e v e l g o v e r n m e n td e c i d e st om a k eo u tap l a nw h i c hi sr e l e v a n tt ot h ew o r ko fe e o l o g i c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a r e at oi n s t u r e t , 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 ,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w o r kf r o mat f i 【g hj u m p i i l g - o f fp o i n t b e c a u s e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e c o l o g i c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a r e a s t a r t e dl a t e r e l a t i v e l y ,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t ol a yo u tt h ee c o l o g i c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a r e ai s p r o c e e d i n gt og e tp e r f e c tg r a d u a l l y , t h e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a n a l y t i e a lm e t h o d so f s u s t a i n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m p a c t ,t h em e t h o do fe c o l o g i c a la c t u a l i t y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o t h e rm e t h o d sw o r k e r su t i l i z e a r e ,g r a d u a l l y , b e i n g m a d e p e r f e c t l y a c c o m p a n y i n g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e c o n o m i c a l ,s o c i a l , e n v i r o n m e t a lo f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sa n dt h el e v e l so fe c o n o m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t i e rf r o md i f f e r e n t a r e a s ,s o t h e e m p h a s i s e s o fac o n c r e t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h o u l dd e p e n do nt h es i t u a t i o n sa b o v et ob ef o c u s e do n a c c o r d i n g o n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t h es u s t a i n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u n d e rt h eg u i d a n c eo f e c o l o g i c a la n de c o n o m i c a lt h e r o ya n dt h ea b u n d a n te x p e r i e n c eo ft h ee c o l o g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d ay ic o u n t y , o nt h eb a s i so f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p r e d i c t i o no ft h ec o u n t ya n dn a t u r a lc o n s e r v a t i o n , t h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u t i l i z e k n o w l e d g eo fs y s t e m a t i cd y nt ot r e a tt h en a t u r a la n de c o n o m i c a lc o m p o u n d m o d e l si nd ay ic o u n t y , t r yt of i n do u tt h ei m p o r t a n te l e m e n t sw h i c hi n f l u e n c e t h ee c o n o m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h a r m o n yb e t w e e nr e s o u r c e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t h e s i sa l s om a d eo u tp l a na b o u tt h eh a r m o n ya m o n g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 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e c o n o m y , d i s p o s i t i o no fs o i le r o s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e c o l o g i c a l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t o u r i s mt h a te m p h a s i z eo nd i f f e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s ,m e y a l s os u g g e s t e dt h et a s k sw h i c hs h o wt h el o c a lf e a t u r eo fe c o l o g y ,m a d et h e o v e r a l ls u b a r e aa n df u t u r ec o n s t r u c t i v e p l a ni n2 0 1 0p l a na i m so fe c o t o g i c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i n “f i f t e e np e r i o d 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a s s u r i n gm e a s u r e sf o rt h e p l a n a tl a s l t h et h e s i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v ea c h i e v e m e n tw h i c hi s a t t r i b u t et o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p l a ni nd ay ic o u n t yt ov e r i f yt h er a t i o n a l i t yo f t h i st h e s i s k e yw o r d s :e c o l o g i ce x p e r i m e n t a la r e a , p l a n ,e c o l o g y , e c d o 西c a le c o n o m i c s ,e c o l o g i c a ls u b a r e a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正处于建设全面小 康社会和和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过去的那种“两高一低” 为特征的粗放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我国现时发展需要,人口多、底子薄、资源 相对不足是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问题,特别是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遵 从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发展思路,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 浪费和严重破坏0 1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全国 水土流失面积为3 6 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 8 2 ;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3 3 4 万平方公里,每年仍以2 1 0 0 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沙化、退化、盐碱 化草地9 0 0 0 万公顷,每年还以6 7 万公顷的速度发展;目前已有1 5 2 0 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l o 1 5 的平均水平;全国自然灾害频繁 发生,危害加重,每年因灾害损毁的土地约1 3 万平方公顷以上;全国亟待 整治和恢复的矿区弃地有2 0 0 多万公顷。1 。 严峻的环境现实和资源瓶颈已不允许我们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改 变传统发展模式,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进一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城镇与乡村、社会 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保护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由 之路啪。 中国作为生态环境大国,从生态环境现状和发达国家己把生态示范区建 设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来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示范区无 疑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区域生 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改变传统发展模式, 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达到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城镇乡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应 该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 1 1 1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 面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 要;另一方面要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 1 1 2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有效途径 生态建设要求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制定建设规划,这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规划,对 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二是规划由当地人大审议通过,或以当地党委、 政府决议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和行政的约束力,保证生态建设融 入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三是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将建设目标和任 务分解到各政府部门,使之与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由此,使环境保护 得n 2 n 强,并有效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1 1 3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环境保护部门参与政府综合决策的重要机制 生态示范区建设既是一项建设工作,又是一项管理工作,从统一规划, 任务分解,到建设过程的监督与最后的验收评比,都是有效的管理形式,特 别是对各部门的环境保护与建设职责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同时,环境 保护机构和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相应加强,发挥政府参谋作用的能力也相应 提高。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各有关部门参 与重大决策的机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国家环保总局从1 9 9 5 年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共批准了 5 2 8 个地区及县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十年来,全国共有1 6 6 个地 区及县通过验收获得命名【l j 。成都市温江区、郫县、都江堰市于1 9 9 9 年通过 国家环保总局验收,并于2 0 0 1 获得命名。成都市蒲江县于2 0 0 4 年通过国家 环保总局验收,并于2 0 0 5 获得命名。 1 2 生态示范区研究与建设现状 1 2 i 生态示范区的含义及分类 2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 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对象,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 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定行政区域o 。生态示范区是一个相对独立,对 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强调全面变革劳动过程,实 现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对自然界的补偿同步增长,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生态示范 区建设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生态示范区可按下述原则分类 ( 1 ) 按经济环境现状划分 生态示范区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可分为三类地 区: 第一类: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 人均收入少于或等于4 0 0 元) 和生态 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 第二类:中等经济水平( 人均收入在4 0 0 1 0 0 0 元) 和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的地区: 第三类:经济发达( 人均收入大于1 0 0 0 元) 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 各生态示范区也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交叉利用 上述目标。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采取高起点,以区域的综合建设为主, 形成工业、农业生产和城镇发展建设的生态良性循环系统,建立与小康相适 应的生态示范区,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反映新 世纪发展方向的生态示范区。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生态建设促进 经济发展出发,分阶段逐步开展建设”。第一阶段重点开展单项建设,同时, 结合有机食品的开发,开展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加强生态农业实用技术的 推广和适用模式的试验,并使各单项建设达到初级优化组合。第二阶段实现 农、林、牧、渔等产品加工和城乡工业无污染和资源能源合理利用;生态示 范区建设规划大部分得到实施,各业生产基本达到优化组合。第三阶段生态 示范区建设规划全部得到实旌,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整体达到生态的良 性循环。 ( 2 ) 按行政区域大小划分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生态示范区按行政区域大小可划分为省级、市级、县级生态示范区即, 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示范区建设也可以乡、村为基本单位组织实 旌,当前重点是放在以县为单位组织实施上。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 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 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 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生态市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 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 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 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 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县( 含县级市) 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县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 最终目标。 1 2 2 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 ( 1 ) 根本目标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和要 求,区别东部和中西部不同环境、资源条件,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确保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 2 ) 分阶段目标 为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国生态环 境建设规划纲要相协调,生态示范区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阶段:近期1 9 9 6 年2 0 0 0 年,试点建设阶段,在全国建立生态示 范区5 0 个。 第二阶段:中期2 0 0 1 年2 0 1 0 年,重点推广阶段,在全国选取3 0 0 个区域进行重点推广,建成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生态示范区3 5 0 个。 第三阶段:远期2 0 11 年2 0 5 0 年,普遍推广阶段,在全国广大地区推 广生态示范区建设,使示范区的总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5 0 左右。 1 2 3 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内容 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内容是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布 局和有效治理乡镇工业及其污染,合理开发乖j 用自然资源,防止生态环境破 坏和改善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倡导生 态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建设工作。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1 ) 以保护农业生态和发展农村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 2 ) 以乡镇工业合理布局和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 3 ) 以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生态示范 区建设; ( 4 ) 以防治污染、改善和美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 5 )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 6 ) 各方面综合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1 2 4 生态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 自1 9 9 5 年7 月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生态示 范区建设的通知,并将生态示范区建设这一环境工程列为“九五”重点之 后,我国生态示范区建设步入稳步发展时期。特别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和“五个统筹”以来,全国生态示范区得到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共批准国家 级生态示范区1 6 6 个( 分三批)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5 2 8 个( 分九 批) ,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浙江、山东、安徽、江苏和福建8 个省开 展了生态省建设工作。陕西成立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河北和四川正在组 织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宁波、青岛、深圳、厦门、杭州、长沙、南京、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扬州、绍兴、盘锦、盐城、衢州、中山、舟山、怀化、黄山、马鞍山、 无锡、海宁、安吉、常熟、张家港、昆山、江阴、霍山、上海闵杭区、北京 朝阳区、深圳龙岗区、都江堰市等一批市( 县、区) 开展了生态市( 县、区) 创建 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多年来,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一起在引导城市乡村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和自然环境,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 1 ) 开展生态农业户、村、乡和县的建设; ( 2 ) 组织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 ( 3 ) 开展了合理规划乡镇工业小区和防治乡镇工业污染的工作; ( 4 ) 加强了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 5 ) 开展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了沿海近岸海域的环境功能区划; ( 6 ) 开展了生态县( 市) 建设规划的科研和试点: ( 7 ) 开展了矿区生态破坏恢复治理和自然生态系统破坏恢复治理的示范 工程建设,等等。 综上所述,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进一 步开展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 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总体来看,目前的生态省建设还处于 起步阶段,8 个省的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仅实施了2 4 年。虽然通过 创建生态示范区、生态县( 市) ,一些县( 市) 初步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共赢” 的局面,但在省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还要走相当长的路“1 “。 1 2 5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应用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存在许多差异, 因此在的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中,本着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充分利 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避免单一模式,努力实现多元化发展。 ( 1 ) 生态农业型生态示范区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技术落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发展滞 后,农民增收缓慢,“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始终都是生 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里的生态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的生态化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革命,还包括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畜牧业等的发展。例如我国农村第 一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命名的“全球五百佳”之一江苏姜堰市河横 村就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起点,最终形成一个集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保健 食用油生产基地、食用菌药用菌生产;b n t 基地、无公害水产基地为主的生态 型农村经济模式。 ( 2 ) 农工商一体化型生态示范区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工业、商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农工 商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驱,如江苏大丰县推广生态型工业模式或治理工业污 染,总结出了农工农、回收利用厂内消化、清洁工艺三种方式,他们分别对 以农副产品为原料,以加工工业为主体,把深度加工增值所产生的育机废物 返回农田;对化工机械等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三废”,采用革 新工艺、闭路循环、回收利用、厂内消化的方法,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物 质能量的利用率:运用高技术,建立无废清洁工艺,使污染解决在生产过程 中。大丰县的作法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新的思路。 ( 3 ) 生态旅游型生态示范区 旅游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生态旅游是以良好白然生态为资 源,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以旅游为龙头产业,带动其他行业和生态 保护协调进行。早在1 9 9 0 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 遗产”的安徽黄山便是一个典型。黄山市政府和黄山管委会经过十年努力, 他们视保护为重中之重,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既发 展旅游又保护环境的新路子。他们完善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实行分区旅游, 景区轮休生态保护,改善景区交通、娱乐、服务设施,开通微波通讯,以燃 油代替燃煤,防止大气污染,为让黄山这一大自然的杰作焕发出“世界级” 的风采做出了贡献。 ( 4 ) 乡镇工业型示范区以县域内乡镇企业为整体对象,开展乡镇工业小 区规划,加强污染管理,使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 局通过在六省七县开展乡镇工业小区试点工作,为生态示范区工作奠定了基 础,如江苏无锡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无 锡继续在全国领先的关键是要走乡镇工业型生态建设之路”的结论,到2 0 0 0 年,他们已经基本达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近年,为解决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乡镇企业给农业造成的污染,提高农业产出,保护太湖水资源,无锡正紧锣 密鼓地沿太湖建设高标准的乡镇工业型示范圈。 ( 5 ) 城市化的生态示范区 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农村城镇己迈开了城市化的步伐, 网此,做好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事关重大。如全国百强县之一的江苏扬 中市投资1 0 亿元,拟建成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另外,由广西北海市城 市规划局等联合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小康型生态城市住宅示范区 “银湾花园”小区,绿地面积占3 4 ,它的启动推动了我国的生态 住宅与生态城市建设。 ( 6 ) 生态破坏型生态示范区 有计划地恢复和治理已破坏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另一重要 内容。由于历史原因,人口猛增、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致使我国一些地 区森林草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退化、环境污染严重。1 1 前, 我国应以矿区开发造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地区为主,园地制宜地进行恢 复建设。如江西德新铜矿、安徽淮北煤矿、黑龙江的鹤岗矿等这些矿区开发 后,对一当地植被造成很大破坏,当地环保局和矿山对环保很重视,开始在 破坏的环境上进行恢复建设,在塌陷区养鱼在植被破不区种草、种树,为恢 夏生物多样性营造适宜的环境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3 项目由来及课题研究内容 成都市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是长江中上游绿色屏障的重要地 区之一,也是成都市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成都大都 市的整体形象。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机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 调发展,大邑县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和四川省成都市跨越式 发展的战略要求,按照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于2 0 0 1 年3 月向成都市环境保护同提出了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申请,并成立了相应 的工作领导小组。以便高起点、有计划地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切实保 护和改善龙门山脉和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促进成都市的经济稳定持续向前 发展。2 0 0 1 年6 月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 2 0 0 1 1 8 8 号文) 批准大邑县正式列为全 国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试点地区。为做好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建 国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试点地区。为做好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建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设,本课题将尝试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大邑县自然经济社会复合模型,探询 影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的主要因子,诊断出系统的制约因素,并据此 编制大邑县生态示范区的建设规划。最后对大邑县实施规划所取得的效益进 行调查,以验证本研究的科学合理性。 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见图卜l 。 图卜1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程序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 大邑县基本概况 2 1 自然条件 2 1 1 地理位置 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距成都市5 0 公里,县域地跨北纬3 0 。2 5 3 0 0 4 97 ,东经1 0 2 。5 47 1 0 3 。4 5 ,面积1 5 4 8 平方公里,东西相距8 1 6 公里,南北相距4 3 3 公里。大邑县北面和东面与崇州、新津县接壤,南靠邛 崃市,西邻雅安地区宝兴县。 2 1 2 地貔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和邛崃山脉过渡地带,地形错综复杂,地势由西北 向东南逐渐降低。邛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入县境,可分为山区、低山丘 陵和平原区三个地貌区。其中山区面积9 5 7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 0 5 ; 低山丘陵面积2 4 6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 6 7 ;平原地区面积1 4 5 平方公 里,占总面积的2 2 8 。境内虽高处为西岭镇的苗基岭,顶峰海拔5 3 6 4 米, 最低处是韩场乡的境内的杨祠堂,海拔4 7 5 米,相对高差4 8 8 9 米。有“七 山、一水、两分田”之称。 2 1 3 气象气候 大邑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夏无酷 暑,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多阴雨,冬无严寒,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区。 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平原区1 6 2 ,丘陵区1 5 8 ,山 区1 4 2 。一月平均气温5 5 ,七月年平均气温2 6 5 。降水量由西北向 东南逐渐降低,年平均降水量平原区1 1 0 0 毫米,丘陵区1 1 0 0 - - - 1 3 0 0 毫米, 山区1 2 0 0 - - - 1 4 0 0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 0 8 8 小时,无霜期长达2 8 3 天,逆 温出现频率高。风速不大,年平均风速1 3 米秒,主导风为东北风,静风 频率达4 0 左右。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夏涝、秋绵雨,局部有冰雹和大 风袭击。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 1 。4 河流水系 县境地处岷江流域。县境内主要河流有出江河、斜江河、西河、黄水河 和黑水河。出江河、斜江河为岷江三级支流,均发源于县境西北,纵贯全境, 出县后汇入南河而入岷江。出江流域面积4 2 0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 9 6 7 亿 立方米;斜江流域面积6 8 8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 2 3 亿立方米。西北有青衣 江上源支流黄水河、黑水河于此发源,黄水河流域面积2 0 4 平方公里,年径 流量2 2 4 亿立方米;黑水河1 9 3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 4 1 亿立方米。河流 渠灌系统加上小型水库5 座,使全县有效灌面达到3 3 万多亩,占总耕地面 积的近8 0 。县境内河流水力蕴藏量达到2 0 4 万千瓦,可开发量1 3 万千瓦。 目前小水电装机容量达到近5 万千瓦是全国小水电建设先进县。 2 1 5 地质土壤 大邑县地质构造属华夏系构造体系,龙门山褶皱断裂带,复式褶皱断裂 构造及飞来锋发育,组成地层以古生界泥盆系一一中生界中三迭系灰岩、白 云岩、夹砂页岩和上三迭系须家河组含煤页岩为主。低山丘陵区构造上以雁 式成背斜相向排列为特征,属雾中山褶皱带,出露地层以中生代侏罗一一白 垩系红层砂泥岩夹砾岩为主,平原区属龙门山与龙泉山两大断裂背向对冲, 中间凹陷形成的构造盆地的西翼,由流水、冰水、冰碛、粘土、粘砂砾石、 泥砾松散组成。 山区土壤主要为山地黄壤和黄棕壤,多为林业用地。土壤丘陵区以紫色 泥土为主,次为小黄泥,宜于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本县玉米及杂粮 的主产区。平原区为轻壤和中壤、微酸性土壤肥沃,能灌能排,为水稻、油 菜主产区。 2 1 6 植被 全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高山、中山和低山区。林业用地面积9 2 7 0 9 公 顷,占总面积的5 9 9 ,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间杂常 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全县森林覆盖率3 4 0 8 。主要树种 有冷杉、铁杉、桦木,下木有杜鹃、冷箭竹等。森林资源主要以天然次生林 为主,主要是疏林和灌木林,近年来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幼林。县境西部高山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区森林植被较好,但低山、丘陵区森林覆盖率较低,还有数万公顷的残次林 和宜林荒山荒地可开展植被造林。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制定了发展规 划,大于2 5 度的坡耕地部分已退耕还林,并且严禁乱砍乱伐,特别是禁止 砍伐天然林,大力推动植树造林。 2 2 社会经济状况 2 2 1 行政区划( 2 0 0 2 年资料) 大邑县共辖1 5 个镇:晋原镇、安仁镇、苏家镇、唐场镇、上安镇、董 场镇、韩场镇、王泗镇、新场镇、三岔镇、悦来镇、斜源镇、出江镇、天宫 镇、西岭镇、1 2 个乡:沙渠乡、龙风乡、蔡场乡、元兴乡、高山乡、敦义乡、 青霞乡、金星乡、丹风乡、鹤鸣乡、雾山乡、三坝乡和1 个区:花水湾区。 2 2 2 人口及分布 1 9 9 5 年全县人口为4 8 6 0 5 2 人,2 0 0 0 年人口为5 0 0 1 5 6 人,五年间净增 1 4 1 0 4 人,自然增长率为2 6 ,2 0 0 0 年全县人口密度为3 2 3 人平方公里, 全县非农业人口7 5 6 2 8 人,城市化率由1 9 9 5 的1 3 5 ,上升1 6 个百分点。 2 2 3 经济发展 近年来大邑县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进步优化,经济 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 0 0 0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 5 8 4 0 0 万元,年均递增 1 6 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 7 ,;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 1 8 8 ;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 1 o 。工农业总产值可达4 7 0 4 5 0 万元。 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 6 4 :4 1 7 :4 1 9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 0 4 3 元,财政收入达2 2 3 0 0 万元,年均递增1 9 9 。 农业基础巩固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工业依靠科技进步,强化 管理使总产值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发展势头极为强劲。2 0 0 0 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 2 0 万人次,综合收入5 5 0 0 0 万元,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 展。全县以建设旅游大县为目标,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开发建设的力度,促 进旅游经济不断发展。“大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编制并通过评审,旅 游基础设施仅2 0 0 0 年就投入2 1 0 0 0 万元,比上年增长2 8 。西岭雪山滑雪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场三期工程和花水湾温泉公园建设进展顺利。刘氏庄园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 教育基地,西岭雪山被命名为全省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县里推出了七条旅 游精品路线,雪山、森林、温泉、庄园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 2 2 4 社会事业及其它 大邑县以科教兴县,组织实方缸科教兴县网络目标,深化同大专院校的合 作和联系,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由此获得成都市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先进 县称号。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投入作到“三个增长”,“两基”工作巩固 提高。基本形成了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完整教 育体系,入学率9 9 。 大邑县基础设旌不断完善,城镇建设中对于晋原镇的街道改造工程,供 水管网建设工程正在加快,自来水供应能力达? 万吨年;绿化、美化、亮化 工程进展顺利,城区绿化面积达? 平方米。公路建设方面,2 0 0 0 年公路里程 1 2 7 7 公里,货物运输量3 6 0 万吨,周转量2 2 7 2 1 万吨,旅客运输量8 0 0 万人 次,周转量1 9 2 0 0 万人次。大双公路旅游快道改造完成,二环路全线贯通, 基本实现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脉络,乡村道为散射的公路交通网 络体系,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绝大多数村通公路。电力通讯设施建设加快, 目前全县通讯已实现国内国际直播,并完成了乡镇g 网建设,建成了坝区 s d h 光纤环形自愈网。城局交换机容量达4 5 0 0 0 门,装机容量达4 4 0 0 0 门, 电话普及率5 4 8 门1 0 0 人,7 0 实现了村通话,本地交换网管工程和农村 电网工程基本完成。 2 3 生态环境状况及评价 2 3 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 ) 矿产资源 大邑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膏、卤水、芒硝、花岗石、沸石、 粘土、页岩、砂岩、石英石、石灰石、硫铁矿、铅锌矿、金矿、矿泉水、地 热等。除限制保护的外,现开采的矿种有:煤、粘土、石膏、页岩、砂石、 石灰石、硫铁矿、矿泉、地热、砂岩。 产于西岭镇花石村水湾沟口的温泉,含多种矿物质,属硫酸盐钠型高 l3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热医疗矿泉水,自然涌水量4 3 2 1 立方米天,水温4 0 c 7 0 。c ,具有水温高、 水量大的特点,可供使用1 0 0 年以上。 县境内页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具有储量大、品质优的特点,是该县 的第三大特色资源。页岩可用于生产建筑用地面砖和墙面砖,有利于保护农 田和生态环境。 天然气分布于双河镇、雾中山、悦来场、龙凤场等地的地下岩石孔隙、 空洞中,属于浅层,理论储气量约4 亿立方米。花岗岩分布于双河乡蛙潭一 带,储量未探明,初测约1 3 0 亿立方米,品种以红、黑色为主。 ( 2 ) 水资源 大邑县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时空分配不均;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出江、 黑水河、黄水河3 条河流。 全县地表径流主要由降水产生,年降雨量1 0 2 9 毫米,年平均径流量为 1 7 9 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2 0 4 4 亿立方米年( 含外引水量5 3 4 亿立方米) 。 青衣江水系黄、黑二河年径流量3 5 亿立方米,岷江水系年径流量1 8 亿立 方米,7 0 集中在汛期,以洪水形式出现。地下水资源2 5 l 亿立方米,开采 资源1 6 8 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平原区。平原区占有其中5 6 4 的天然资源 和6 5 3 的开采资源。 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2 0 4 4 万千瓦,可开发量1 2 9 7 万千瓦。 多数集中于西北部山区。主要分布在出江、黑水河、黄水河3 条河流。这些 河流均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具有一定的水能开发价值。 ( 3 ) 土地资源 全县幅员面积1 5 1 6 4 平方公里,境内土地具有多宜性特点。己利用土地 区1 4 6 0 3 8 5 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 6 5 。每平方公里工农业总产值 4 1 1 6 5 2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 2 4 0 8 万元。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2 1 。 表2 1大邑县土地利用结构 城镇村 项目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水域未利用地 及工矿业 面积 3 3 5 6 3 52 3 5 5 78 5 7 9 9 49 3 2 7 58 8 9 5 38 7 7 25 3 5 9 55 4 2 5 6 ( 公顷) 比重 2 21 65 6 5 6 25 9o 63 6 3 6 ( ) 1 4 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耕地总面积4 2 4 万亩,大于2 5 。以上坡耕地3 9 8 万亩,人均占有耕地 面积0 8 6 亩。主要分布在平坝地区,土质较好,自流灌溉,宜种度广;林地 面积1 3 2 9 万亩,因降水充沛,立地条件好;草地面积4 8 万亩,分布集中连 片,产草量和载畜量较高,宜于草食牲畜饲养。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分别 占县国土面积的确18 3 、5 7 2 、2 0 7 。土地利用的不利因素在于山区耕 地坡度较大,易于水土流失。其中,大于2 5 。的达3 9 0 多公顷。牧业用地分 布的海拔较高,利用难度较大。 h 1 动植物资源 大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全县共有植物2 2 6 科,8 6 0 0 多种,其中农作物 有水稻、玉米、小麦和油菜籽等,树木有4 1 科,1 0 2 种,主要有云杉、冷杉、 银杏、柏木、桤木和粽、漆、板栗等,中药材有黄连、黄柏、杜仲、厚朴、 红梅、天麻、贝母等。家禽家畜主要有鸡、鸭和猪、牛、羊、兔,珍稀动物 有大、小熊猫、金丝猴、牛羚、水鹿、大鲵、红腹锦鸡等,这些珍稀动植物 主要布于黑水河自然保护区。 2 3 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大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景观类型齐全,集自然、人文、宗教为一体, 拥有川西平原少见的西岭千秋雪景观,保存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