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殇读后感.doc_第1页
帝国之殇读后感.doc_第2页
帝国之殇读后感.doc_第3页
帝国之殇读后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晚清金融战争失败之原因帝国之殇读后感帝国之殇以金融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无硝烟的金融战争场景,为我们诠释了大清的帝国大厦是如何在风雨飘摇中一步步走向倒塌。自乾隆末期,大清已逐渐通体溃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也不过是黄昏的晚霞,添一抹绚丽,却终将消逝于夜幕。抛开阶级斗争和社会体制的因素不谈,单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讲,晚清三十年中一次次的改革尝试,从航运到铁路,从煤炭到钢铁,从轻纺到烟草,从股市到银行,一次次亮起了微弱的希望之光,一次次又被迅速扑灭。官员之贪婪,奸商之投机,洋人之狡诈,抽干吸尽了大清的金融血脉,也终让大清油尽灯枯,被碾于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纵而观之,晚清三十年的金融战争,无不是在社会动荡中一次次失败,虽有令人惋惜之处,却也在情理之中。从企业自身看,大清创立的企业虽具有近现代企业的雏形,却烙上了太深的封建官府印记,像是一个怪胎。在管理体制上,创新不足。客观的说,大清的统治者,还不算太保守,而且都比较勤政,用儒家的标准,是不能称作昏庸或者暴戾的,他们懂得适应变化,知道需要改革变通,但他们的变通只是被动的改变,是碰壁之后的盲目模仿。所谓师夷长技,更多的是派几个八旗子弟,到欧美日本旅游考察一番回来,便照葫芦画瓢去创办国家企业,模仿得了架构,却模仿不了精髓,缺少内生的、自发的创新机制和动力,办的企业、开的工厂,多是官商一体,政企不分,虽打着官督商办的旗号,但行的却是官府的方式,管理体制只会是臃肿和混乱,比如开平煤矿几十人的工作却有几百人做,管理混乱,尾大不掉;招商局看似股份制公司,股东却没有经营权,被政客根据自己的政治意图而独断专行。在生产产品上,缺乏竞争力。首先,大清的国家工业主要依靠的是自然资源,比如煤矿铁矿,而民族工业主要依靠传统的纺纱、陶瓷、茶叶等,整体而言,工业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对外竞争力低。比如汉阳铁厂,自己生产的钢铁技术落后,最终沦为依靠贱卖铁矿石来生存。其次,产品和服务较难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大清企业生产的产品首先考虑的是自用,招商局轮船首先是为了解决运粮食进京,汉阳铁厂首先是为了修铁路造武器需要用铁,对外贸易并非首选,这就导致大清在国际分工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外国则主要把大清看做是资源的掠夺对象和产品的倾销对象,并不把大清作为正常贸易往来的伙伴。在资本运作上,秩序混乱。一方面,企业进行资本融资和股权交易缺少法律的约束和制度的规范,招商局股票在官商之间在民间在黑市被肆意交易,股票涨跌脱离市场,被人为控制;昭信股票认购无章依循,最终演变为卖官鬻爵的工具,金融工具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反而成为大清国吸血的工具!另一方面,企业缺少专业的人才,对金融无知,对资本市场盲目,被洋人利用一个又一个骗局,轻松套去亿万资本。此外,清朝缺少可靠的央行来稳定金融市场,维持金融秩序,即便是局部的银票兑现潮便能演变为全国的金融风暴,这背后是中国传统钱庄、票号对借贷和资本投资的盲目,更是民众对国家信誉的丧失。从外部环境看,大清就像全身生病溃烂的病人,金融血脉在这样的体内运行,也注定成为加速大清灭亡的毒血,一次次的金融风暴,无异于毒气攻心。在政治上,官僚贪腐严重。光绪卖股票筹银子还甲午战争的赔款,恭亲王随便摆摆手就给了2万两,这也不过是他日常车马费而已,想当年嘉庆皇帝抄和珅的家,搜出8亿两银子,拿这个赔完马关条约的2亿两赔款和辛丑条约的4亿两庚子赔款,还能剩下2亿两!清朝中叶的贪腐尚已如此,到了晚期,可谓通体皆烂,正如日本间谍福岛安鼓动日本向大清开战说的那样:“清国的一大致命弱点就是公然行贿受贿,这是万恶之源。但清国人对此毫不反省,上至皇帝大臣,下到一兵一卒,无不如此,此为清国之不治之症,如此国家根本不是日本之对手”。正如当年李自成打北京,嘉靖皇帝国库空虚,只得四处筹银子打仗,结果满朝文武愣是装穷卖傻一毛不拔,李自成进北京之后,随便抄几个朝政大员的家,都够部队好几年的军费。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欲得新生,必先剜尽腐肉,否则新生的肉也要被传染然后腐烂,大清的统治者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却根本没有毅力也没有能力这样做,悲剧的命运注定无法逃脱。在经济上,大清国积贫积弱。缺乏基础设施,缺乏技术人才,缺乏群众基础。重农轻商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便一些思想略有解放的官员去开办企业搞经济,多只为壮大自己的实力,谋求屯兵自守割据一方。各利益集团之间还经常搞内部竞争,看搞什么赚钱,便一窝蜂去搞,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形成产业优势。经济改革的路线和方针一直在犹犹豫豫之间左右徘徊,大清虽兴起北洋运动,师夷长技,但对于兴商办厂,一直疑惑顾虑,保守派反对派一浪接着一浪,阻碍变革发展。更重要的是,大清军事落后,任人宰割,动不动就来的战争和内乱,让大清国无法集中精力搞改革,只能疲于应付。在国际局势上,洋人蛮横狡诈。欧美已完成工业革命,经济较为发达,扩张欲望强烈;日本迅速崛起,对中国虎视眈眈。东西洋人用舰船轰开大清的国门,仰仗枪炮逼迫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贿赂大清官员进行股票内幕交易,利用间谍窃取商业机密,玩弄诡计进行商业欺诈洋人一步步控制住大清国的经济命脉,最终导致大清国在内外交困中死去。可见,不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无法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的,动荡的时局只会带来金融战争的溃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