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中文提要 中文提要 我国数目众多的古村落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作为人类的定居点, 保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载体。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潮,一批批古老的村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 坏,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作为中国众多古村落的一员,在8 0 年代后期乡镇改革 开放的浪潮中,村落面貌虽然变化了许多,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古村落本 身的风貌与特色还是较好的保存了下来。进入2 1 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历史 村落的研究,掀起了“寻根热”和追求乡土文化的热潮,但有些地方盲目的进行旅游 开发建设,破坏了古村落原有的风貌。 在这时代背景下,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古村落的内涵、历史及现状,才能为她 的进一步的更新保护与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本文以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 为研究载体,从自然环境、入文历史、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古村落环境及古村落 建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明月湾古村落的历史,同时根 据目前明月湾古村落开发保护的现状,详细的分析了古村落在发展与保护中面临 的困难与压力,并结合可持续发展观,对明月湾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 探索,期望能对其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明月湾古村落环境建筑景观 作者:张园 指导教师:马路 r e s e a r c ho n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 sa tt h em o o nb a yo f w e s th i l li ns u z h o u a b s t r a c t r e s e a r c ho na n c i e n t v i l l a g e sa tt h em o o n b a y o fw e s th i l li ns u z h o u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 sl a r g en u m b e ro fv i l l a g ef a l l i n go ni t s l o n gh i s t o r yo ft h ep r o c e s s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sh u m a ns e t t l e m e n t s ,r e s e r v e dal a r g en u m b e ro fh i s t o r i c a lr e l i c sh a v e p r o f o u n dc u l t u r a la c c u m u l a t i o n , b e c o m eh i s t o r yo nt h e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o ft h ec a r r i e r b u tw i t hr e f o r m ,o p e n i n gu pa n dm o d e m i z a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b o o m ,g r o u p so fo l d v i l l a g e ss u b j e c t e dt o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d e s t r u c t i o n ,h a v el o s tt h e i ro r i g i n a la p p e a r a n c e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u z h o ux i s h a nm o o nb a ya so n el a r g e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o ft h e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 s , i n t h el a t e1 9 8 0 st h ew a v eo f 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t o w n s h i p ,v i l l a g el a n d s c a p eh a sn o t c h a n g e dal o t ,b u tb e c a u s eo fi t ss p e c i a lg e o g r a p h i c a ll o c a t i o n ,t h e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 s a n dt h e i ro w ns t y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rm o r eg o o dp r e s e r v a t i o no ft h e m s i n c et h e 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2 1 s tc e n t u r yt h e r eh a sb e e ni n c r e a s i n ge m p h a s i so nt h et h ea n c i e n t v i l l a g e s ,c r e a t l a ga ”r o o tf e v e r ”a n dt h ep u r s u i to fl o c a lc u l t u r ec r a z e ,b u ts o m t :o c a l m a k et h e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w i t h o u t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 om o r ea n d m o r eo r i g i n a lc h a r a c t e ro f t h ev i l l a g e sh a sb e e nd a m a g e d i nt h i sb a c k d r o po ft h et i m e s ,w em u s to n l yh a v ei n - d e p t h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 s ,h i s t o r ya n dt h es t a t u sq u o d e e p l y ,w i l lw eb ea b l et o p r o v i d eh e rp r o t e c t i o na n df u r t h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ap o s i t i v ea n du s e f u lh e l p t h i s p a p e rs u z h o ux i s h a nm o o nb a y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t os t u d yv e c t o r , f r o mt h en a t u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c u l t u r a lh i s t o r y ,t h el o c a t i o na n dl a y o u to f v i l l a g e s ,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v i l l a g e si na r e a ss u c h 嬲i n - d e p t ha n a l y s i s , g i v ea b e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m o o nb a y v i l l a g e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m o o n a t t h es a m et i m e ,u n d e rt h ec u r r e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a n c i e n t v i l l a g e s , w e d e e p l ya n a l y s i st h ep r o b l e m st h ep r e s s u r et h a tt h ev i l l a g e ,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o na n c i e n t l a g 鼹a i 也cm o o nb a yo f w e s th i l l ! 些z h o u a n d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t h ed i f f i c u l t i e s , f a c ew i t h ( a n di n c o n j u n c t i o nw i t ht 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n c e p t ,) e x p l o r es u s t a i n a b l ew a y so fd e v e l o p i n gt h em o o n b a y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 i nc o n j u n c t i o nw i t h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n c e p t h o p i n g ( 还是h o p e ? ) t h a t t h i sw i l lg i v ei t s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nt op r o v i d ea p o s i t i v e a n du s e f u lh e l p k e yw o r d s :a n c i e n tv i l l a g e sa tt h em o o nb a y e n v i r o n m e n t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l a n d s c a p e w r i t t e nb y :z h a n gy u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m al u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 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丝宙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期: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渔屋一e t 、一、 导9 币签名:乡哆日 一,o 期:趔左。i :丝 期:鲨垦:兰:!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内容 我国数目众多的古村落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作为人类的定居点, 保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载体。 进入2 1 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村落的研究,掀起了“寻根热”和追求乡土 文化的热潮。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作为中国典型的古老村落,具有中国旧有的 江南村落的诸多特点,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潮,一批批古老的村 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特色。目前,许多人为了 保护西山明月湾古村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整体研究,本文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的产物。 本篇论文以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为研究载体,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村 落的选址与布局、古村落环境及古村落建筑形式特色等方面分析了村民聚居的生 活环境,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明月湾古村落的历史及现状。研究好古村落,对于其 发展、规划应该会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对中国传统古村落进行研究,在中国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一般认为对 中国古村落( 民居) 的研究始于2 0 世纪3 0 年代以营造学社组织的一批专家学者 的调查( 如1 9 5 7 年刘敦祯编著了中国住宅概说,这是早期比较全面从平面功 能分类来论述中国各地民居建筑的著作) 。 ( 二) 2 0 世纪8 0 年代后,建筑学领域已经把中国的古村落作为一个整体去调 查研究,而在不是着重研究古村落中的民居建筑,学界已经开始关注聚落这一个 课题代表著作有传统乡镇聚落景观分析彭一刚;1 9 9 2 :阮仪三的江南古 镇1 9 9 8 :上个世纪8 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民居 建筑丛书:福建民居( 陆元鼎、杨谷生1 9 8 8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王其均 1 9 9 3 ) 、中国居住建筑简史( 刘致平1 9 9 0 ) 等等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专著使古村 落和民居联系起来,便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古村落和民居建筑研究的最新成果。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引言 ( 三) 关于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现状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是明清民居和村落历史遗 存丰富的地区。但对于整个古村落的系统的研究甚是欠缺,邹永明先生写过明 月湾古村简介、明月湾史迹介绍,主要是对古村落历史的介绍,还有就是一些 文艺作家从民俗文化角度对古村落的乡土文化作了些零散的采风笔记。因此,对 这一古村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研究方法 ( 一) 实证考察:笔者通过对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进行现场实地的调查, 文献资料查阅、调查问卷发放、走访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等方法相结合,对其进 行客观的调查研究。由于8 0 年代改革开放,一些乡镇和古村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 开发,明月湾古村落也受到了影响,一些重要的资料如家谱在开发中已经被毁、 建筑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给本文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笔者尽力找寻当 地的县志、对当地的文物保护所进行走访与调查,以期更好的对古村落进行研究。 同时对古村落中的年长者进行采访,这就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可靠性,通过老人 们的回忆对一些重要建筑遗存进行更好的分析。 ( 二) 整体性研究:现在对古村落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民居研究向整体古村 落进行研究,从古村落的选址布局、村落环境特色、建筑和景观等多方面对整个 古村落进行系统的研究。 ( 三) 相关文献的检索:参阅相关古村落研究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四、写作目的和意义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作为中国众多古村落的一员,在8 0 年代后期乡镇改革 开放的浪潮中,村落的原有面貌虽遭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但由于其特殊的地 理位置,古村落本身的风貌与特色还是较好的保存下来了,对西山明月湾古村落 的研究是我们了解明月湾的重要的材料。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明月湾古村 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对其进行了开发与保护,但仍有 一些古建筑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岌岌可危。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她的内涵、历史及 现状,才能为她的迸一步的更新保护与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这也是我研究 明月湾古村落的目的,同时也为其申报江苏省控制保护古村落做出一份辅助的贡献。 2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苏州西山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概述 苏州西山镇位于姑苏城西南三十五公里,总面积8 2 - 3 6 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得 天独厚,岛上气侯宜人、景色秀丽、山水相融、古迹众多、风物清嘉、果木葱郁、 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花果之乡”、“世外桃源”。 夏禹在此治水以来,吴王夫差偕西施在此消夏避暑,秦汉“商山四皓”避乱隐居、 寄情山水,东晋南北朝佛道盛行,南宋遗民大兴土木、建宅造园。迄今为止,西 山古村、古街、古宅、古桥、古巷、古坊、古井、古寺、古园,比比皆是,其艺 术水准和完好程度为国内所罕见。古迹遗址、民间传统、辞章典故构成了西山风 雅美奂的人文景观。 苏州西山属北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 霜期长,加上太湖水体调节作用,极宜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 5 9 。c ,年平均 降水量1 1 2 9 9 m m ,年日照时间2 1 7 6 小时,无霜期2 4 4 天,全岛8 0 的山地覆盖 着森林,林木覆盖率6 8 ,其中3 8 是经济林,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大气、土壤 质量属国家一级,水质保持二级水标准。 西山是全国著名的柑桔、白果、枇杷、杨梅、茶叶等产品的重要产地、又是 天然的淡水鱼场。各类水产近百种,年水产总量1 0 0 0 吨,有“太湖三宝”( 银鱼、 白鱼、白虾) 、太湖莼菜、大闸蟹、鳗、蚌、蚬等。 第二节明月湾古村落的背景资料 一、明月湾村名的由来 明月湾,一个诗一般的名字,一处画一样 的村落。她披着神秘的面纱,酷似一位隐士, 深藏在湖山深处,一隐就是千百年岁月。她既 没有古老集镇上繁华的街巷,也没有城市里文 人雅士的亭台楼阁:她土生土长,娴静、淳朴, 依然是江南水乡古老的村墟篱落、是江南水乡 图1 1 明月湾古村落( 作者自摄)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一章绪论 农耕文明古村落的典型代表( 图1 1 ) 。 相传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 曾经在此共赏明月,古村由此得名( 图1 2 ) 。 二、古村落始建的年代 明月湾村落的始建年代,目前尚无从考证。但至少到了唐 代已闻名遐迩,自居易等诗人纷纷慕名而来,欣然命笔。他们 留下的珍贵作品,是明月湾历史的重要佐证。 唐代诗人游明月湾情况一览表1 到明月湾的 姓名生卒年官职作品标题 具体年份 刘长卿7 0 9 约7 8 0长洲尉明月湾寻贺九不遇至德二年( 7 5 7 ) 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 释皎然 7 6 0 8 4 0 僧人不详 舴艋舟歌 夜泛砀坞入明月湾即事寄 自居易 7 7 2 一8 4 6 苏州刺史宝历元年( 8 2 5 ) 崔湖州 贾岛 7 7 9 8 4 3 长江主簿题章博士新居不详 约8 3 4 苏州军事判咸通十一年 皮日休明月湾 约8 8 3官( 8 7 0 ) 咸通十一年 陆龟蒙? 约8 8 1 苏州从事明月湾 ( 8 7 0 ) 经查证,最早来到明月湾的著名诗人是刘长卿,时间是店至德二年,即公元 7 5 7 年,距今已1 2 4 8 年。明月湾村落的建成年代不可能晚于此年。 一千二百四十余年来,明月湾村名依旧,村址依旧,村落的格局也未作多大 变动,千年古村文化绵延不绝,是村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明月湾古村落的人文历史背景 唐代,明月湾已闻名遐迩,大诗人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刘长卿等,都 曾到此,留下了赞美明月湾的诗作。南宋金兵南侵,大批高官贵族到西山隐居, 到明月湾定居的,有以写诗反对宋徽宗大办花石缎而闻名的谏官邓肃、抗金名将 四川宣抚使吴磷的儿子吴挺等。 ( 一) 唐代诗歌中的明月湾 “翠石数百步,如板漂不流,空凝天妃意,浮出青玉洲。,一皮日休 1 表格由苏州吴中区西山镇志编纂委员会主编邹永明提供 4 糯衄。曩簟1;癌勇1鍪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一章绪论 “掩映桔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l 白居易 明月湾人当时主要从事种桔、捕鱼等农耕活动。栽桔、捕鱼等至今仍然是明 月湾的主要传统产业。 唐代的明月湾宁静、朴实,野趣天成( 图 1 3 ) 。诗人们对隐于湖山深处的明月湾印象 深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浩翰的唐代诗 歌中,所写村落指名道姓的并不多见;大加 赞誉的不可多得;经诗人题咏赞美,越千年 岁月延续至今,风光依旧的,更是难能可贵。 这就是明月湾最为珍贵之处! 图1 3 明西山陆治幽居乐事图 ( 二) 明月湾是南宋迁山官员隐选的重要选择 南宋时期,战火连年,政局动荡。大量北方移民随高宗南渡,一些人陆续来到 太湖洞庭西山。他们希望摆脱战乱之苦,找到一块平 静的土地安然生活。明月湾古村落位于西山岛的腹地, 西山岛南端,滨临太湖,碧波万顷;背倚群山,满目 苍翠,地理位置幽绝,易守难攻,正是备受战乱之苦 的高官及其眷属心目中理想的建立家园的地方。他们 纷纷在明月湾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以后他们大多成为 西山望族。在林屋山现有记述南宋隐逸贵族部尚书 李弥大道隐园记摩崖石刻遗迹:( 图1 4 ) 。 ( 三) 明月湾a j v a 洞庭商帮,走开拓发展道路 明嘉靖年间,西山明月湾多次遭倭寇烧杀掠夺, 十室九空。加上赋税沉重,连年干旱、蝗虫肆虐,明 月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 为防御倭寇侵扰,明月湾古村落建起了村寨抵抗倭寇。 图1 5 的寨门俗称更楼,是古村安全防卫设施。明月湾 古村落更楼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年间,在防御倭寇 侵扰时曾发挥重要作用。平时是打更人守夜的更楼, 兼有报时作用。原建筑已毁,2 0 0 5 年由西山镇人民政 府于原址重建。 图1 - 4 ( ( 道隐园记摩崖石刻 图1 5 寨门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第一章绪论 勤劳智慧的西山明月湾人民,善于开拓进取,他们不畏艰险,毅然作出了外 出经商的重要选择。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西山商人和东山商人一起,形成了 地域性的商人集团洞庭商帮,成为我国商界的一支劲旅。明月湾人“业于商者, 楚地为多。”明清两代,大批西山人逆长江而上,商贸于湘楚一带。明月湾商人是 其中的一支主力。他们以家族血缘关系组合,各自赢得了一片市场:秦氏:主要 在沅、湘一带,从事贩运贸易,获利颇厚;吴氏:在豫楚一带打开局面,取得当 地客户信赖;邓氏:长沙为邓家世业地。 ( 四) 名扬上海滩 明清以来,在江南以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营能力之强都堪称一 流的商帮是徽商,然而,颇善“钻天”的洞庭商帮却能与之分庭抗礼,以之佐证的是 流传于民间的一句谚语,叫做“钻天洞庭,遍地徽商”,一天一地,平分江南秋色。 近代,全国著名的晋商、徽商等逐步衰落,而洞庭商人因势而变,他们携资入沪, 与宁波帮、无锡帮组成上海滩三大商帮,对上海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洞庭西山金庭会馆位于南市区陆家浜路,民国三年( 1 9 1 4 ) 建成,会馆 有正房及市房五十余幢。旅沪同乡爱护西山的名胜古迹,多次集资修庙、铺路、 造桥、开河,募捐款物赈济受灾山民,每年提供药物、棉衣等物资,资助及安排 旅沪无业或失业同乡的生活,以及向西山地方当局施加舆论影响,改善西山公益 设施和人民生活条件等等。民国二十六年( 1 9 3 7 年) 8 月,淞沪抗战爆发,金庭 会馆遭日机轰炸,房屋财产被烧掠一空。今日,仍有不少明月湾人及其后裔工作 和生活在上海这一举世繁华的商业都市里。 第三节明月湾古村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一、明月湾古村落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明月湾古村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现属西 山镇石公行政村,在石公山以西1 5 公里处的 大明湾自然村。因2 5 0 0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 王夫差携美女西施在此共赏明月而得名明月 湾,简称明湾,以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文化遗 存丰富多彩而著称( 图1 6 ) 。图1 - 6 明月湾古村落远眺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第一章绪论 明月湾现存古村面积约9 公顷,有常住居民一百余户、近四百人,多为靠种 植花果、碧螺春茶和兼太湖捕捞、养殖为生的农民,姓氏以邓、秦、黄、吴为多, 多为南宋退隐贵族繁衍的后裔。明月湾的历史遗存丰富多采,弯弯地伸入太湖的 图1 7 明月湾内部环境( 作者自摄) 二、明月湾古村落与自然环境共生 明月湾依山傍湖,三面群山环绕, 终年葱绿苍翠,深藏不露,深得桃花源 意境。村内设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主要 街道,两街之间有多条横巷,纵横交叉, 井然有序,俗称棋盘街。街面均以花岗 岩条石铺设,下为沟渠,有“明湾石板 街,雨后穿绣鞋”的民谚。街道两旁多 明清建筑,高低错落,斑驳苍古。房前 屋后,栽植四季花果,清代诗人沈德潜 称之谓“人烟鸡犬在花林中”,正是这些 古码头,曾是村民走向外部世界的主 要通道;高高的古樟树,如伞似盖, 已逾千年历史,是古村的标志;明月 寺是农村乡土信仰的实物例证;多处 宗祠建筑,是古村多家姓氏和睦相 处、世代传承的文化载体;敦伦堂、 礼和堂、瞻瑞堂、裕耕堂、汉三房等 多处明清宅第,是村民居住、生活的 真实记录( 图1 7 ) 。 图1 8 历史文化遗存,组成了一幕幕水乡山村田园生活的生动场景( 图1 - 8 ) 。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第一节明月湾古村落选址 一、风水观念引导下的村落选址 阳宅十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集中阳宅理论与实践之大成的代表性著作,此 书开篇就对住宅选址的环境条件作了概括:“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所以, 人类聚落的营造,首先考虑的是贴近自然,并“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 烟云为神采”。可见当时的人们将大地视为一个如同人一样的有机的自然整体,人 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人必须融于自然,与自然同生同息,大地山河是人类赖 以生存的物质空间。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风水对中国古村落的选址产生了深刻而普遍的影响,是 左右中国古村落格局的显著的力量。风水也称地相,所谓“地相”其实是用直观的方 法来体会,了解环境面貌,寻找具有美感的地理环境。对应在实际环境中,往往 认为蕴藏山水之气”的地方是最理想的2 。总体来说,满足“好风水”要求的聚落选 址原则包括:坐北朝南,面迎阳光;背依山丘,前有对景,左右有适于防御的小 的丘陵环护;近水,最好位于水流环抱的区域。 明月湾古村落东南方向有石公山,靠近太湖,杉蔼:1 :3 又有天然的池塘,较好 的满足了古代人们选址时所考虑的风水因素。 村落讲究风水营造,自然离不开堪舆师。堪舆师本就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与 地理知识,而在江南这个重“文”之地,堪舆师更与“文”紧密相连。堪舆师几乎都出 自乡土文人阶层,使得风水堪舆成了江南士绅乡贤影响村落规划与建设的又一个 途径。 二、受耕读文化影响的选址 选址是建设一个村落最先要进行的工作,村落在建立之初,都非常重视选址, 并且因为当地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所以在村落选址的时候首先考虑对农业生产有 影响的因素,如山、水、地及交通等。对于以农业为主的的明月湾人来说,村落 选址时最重要的考虑当然是土地,有了足够的可耕地,农业生产才能自给自足。 2 中国民居三十讲 王其均主编第1 6 3 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5 8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受耕读文化影响,中国古村落追求秀丽的山水风光,恬静的田园生活和理想 的耕读环境,为至真至美的境界。江南文风鼎盛,人们一方面以农耕生活为本, 一方面通过发奋读书入仕,因而对自然之美有着敏锐的感受力,这当然也影响了 他们对村落的选址。太湖本就风景如画,人们又选那画中最美处,都拿它作为建 村的地标及乡里风光的借景。所有景色, 幅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画卷。即使在今天, 梦绕、流连忘返。 三、世外桃源式的选址 又始终以田园风光为主题,展示出一幅 这些优美的乡村画卷,仍然让人们魂牵 明月湾今有居民一百二十余户,人口不满四百。他们大多是南宋高官及当地 社会名流的后裔。其中尤以吴、邓、秦、黄四姓为多。七、八百年以来,他们在 这里辛勤劳作、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他们生死相依,生生不息3 。 明月湾的许多始祖都是因为避难才来到这里的,因此安全也是重点考虑的问 题。备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希望可以找到一块平静的土地安然过活,多选择较闭 塞或易守难攻的环境建立家园。 明月湾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在洞庭西山属 上乘之地,南宋官员及其家属到西山避乱隐居,明 月湾是他们的重要选择。2 0 0 0 年,明月湾开通公路, 在此之前,除了太湖水路之外,只有? 条山林小径 与外界沟通( 图2 1 ) 。小径曲折幽深,两傍梅杏、 柑桔、杨梅、板栗等果木,枝繁叶茂,层层密密。 穿越山林,翻过山岗,方始豁然开朗进入古村,此 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异。选择这种闭塞之地居 住,大多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有一些则是避世深隐。 四、依据防洪等要求选址 图2 1 曲径通幽的小径 规划兴修水利既包括方便用水也包括避免水害,特别是水害处理,因为太湖 流域每年的夏季都有台风,会引起湖水骤涨,所以为了防洪,村落多建在沉积岸 一侧而避开冲刷岸。明月湾古村落距离太湖很近,所以村落在选址时候注意到了 这个因素,古村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免太湖水的冲刷。 3 西山镇志) 苏州吴中区西山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 0 0 0 9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因此在农业社会里,兴修水利自然也就成了头等大事。 饮用、洗涤农产品加工,及灭水救灾等都要用到水,同时水还可以改善小气候、 美化环境。明月湾古村落靠近太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 但是实际上不会有如此多适合的自然水形,所以要实现这些功用,必然要有一个 人工规划、疏通的过程。明月湾人在村口开凿出一个池塘,方便村民的使用。根 据适用性的不同,明月湾人将水系分为农田与村落两种。农田水系,把太湖水系 引入村子,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村落水系,一是供水,将水引进村子方便每家每 户日常使用;二是排水,把用过的污水、雨水等导出村外。 第二节明月湾古村落布局 一、以安全防御为目的的空间布局 中国的古村落大都有明确的边界,像自然的山、水、乃至人工的寨墙、防洪 堤、拦水坝等。这些边界是村落范围的界定,也是对外防御设施。寨墙的界定性 与防御性最强,由蛮石和大块的卵石砌成,高2 米左右,厚度近1 米,并且在朝 向大路的一面只开设一个大门。 古村落的防御意识,可追溯到原始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盗匪的威胁以及 其它一些潜在危机,使防御意识成为中国古 村落布局的重要特色。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 落就是一个有着浓厚的防御意识的传统聚 落。明月湾古村落整个防御性布局有其独到 之处,古村落地势东高西低。东边只有一条 山林小径与外界沟通,小径曲折幽深,一般 外人难以找到进村的路口。西侧的村口( 图 2 2 ) ,紧邻太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常常受 到太湖强盗的骚扰,所以村民们大量植树造 林,把村口遮掩的严严密密。一个原本土地 图2 2 村口老照片 资源稀缺的山村,舍得以全村十之二三的土地来植树造林正是为了使的整个村子 免受歹徒的侵害。在其入i = i 之处建造了寨门( 俗称更楼) 作为古村安全的防卫设 施。 1 0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二、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 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和谐,始终是古村落空间布局的特点。因而不同的自然 环境,造就不同的空间布局,形成变化丰富、灵活自由的格局。山地村落受环境 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布局格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村落沿等高线的变化呈内凹 的弯曲形式,多位于山坳,具有向心、内聚的感觉,可借助山势作屏障,具有更 多的安全感。另一种是村落沿等高线呈外凸的弯曲形式,多位于山脊,具有离心、 发散的感觉,视野开阔,利于自然通风。水乡村落其聚落形态基本上取决于河道 的走向、形状和宽窄变化,随弯就曲,遇水搭桥,表现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和生动 的环境意象4 。明月湾古村落位于一处相对平坦的山坳中,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升高, 形成南北两条相互平行的主街道。 三、以礼制建筑为中心的空间布局 村落作为村民共同拥有、经营、塑造的“存在空间”,必有其运作所不可或缺的 “核心”。这种“核心”在以聚族而居为主体的古村落中表现为宗祠5 。在古村落中一 般表现为寺庙、宗祠等,它们不仅是村民心理场的中心,而且是村落布局的焦点 和醒目标志。从空间表现而言,它以祠堂、寺庙及附属的广场、月塘、戏台等为 中心。庄严、高大的祠堂、寺庙,不仅成为村落的几何中心,而且成为村民的心 灵中心。各式建筑在高度和规模上都不超过它,并且往往在排列上环绕它。也有 将祠堂寺庙置于村口的,起到沟通村内村外纽带的作用。 。 四、古村落内部环境的布局 地处平原地带,村落街巷网络,多与村落边界一样方正整齐,且成直角相交, 而一些地形不十分平坦的村落,街巷网络也力求方正。每村都有一条主要大街贯 穿全村,与主街垂直的是几条次街,次街之间是由小巷连接,主街的起点往往是 村子中最重要的礼制中心,通常包括村门与大宗祠,村内的重要建筑、标志物、 休憩中心等,也多在主街上。 明月湾古村落由南北两条主要街道,由西向东渐次升高,曲折并行,流畅舒 展。多条小巷与之垂直相交,构成棋盘格局,路人穿行其间,四通八达。 4 古村落空间意象与设计借鉴) 何敬东四川建筑第2 4 卷5 期2 0 0 4 1 0 5 古村落空间意象与设计借鉴 何敬东四川建筑第2 4 卷5 期2 0 0 4 1 0 1 l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二章苏州西山r 韭j , o 湾古村落特征 明月湾古村落重视环境景观,街角、房舍的旁边,在空处种植树木、青竹等。 不高的院墙,墙头绿树成荫,形成极 富意的景观,街上又有一些小的空 地,置着石桌石凳,劳累了一天的人 们在街边小坐,聊着天南海北的轶闻 旧事,也谈论眼前的生产生活,或喜 悦或忧虑,交流着心声,培养邻里之 间的情谊。除了街头自然形成的小场 地外,村落中大都还会有一个经过精 心设计的“休闲中心”,宽阔整齐、整 齐、建筑艺术质量也比较高。这类“休 图2 - 3 村民“休闲中心”( 作者自摄) 闲中心”地位很重要,一般设在村子的中央,有很强的观赏性,能丰富村落的景观 层次,有些还同时具有礼乐教化的意义。 第三节明月湾古村落环境特色 一、古村落环境犹如“世外桃源” 明月湾古村落与苏州古城同龄,清代乾隆年间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西山岛 位于太湖的中央,在未建成中国内陆第一长桥一太湖大桥之前,当地的居民都是 靠水路进出西山岛的。明月湾古村落位于西山岛的腹地,西山岛南端,滨临太湖, 碧波万顷:背倚群山,满目苍翠,地理位置幽绝,历经千年村落格局未有太大的 变化,使得它区别与一般的中国古村落。明月湾古村落四周环境相对封闭,犹如 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这也是明月湾古村落环境的主要特色。古村落东面、北面 丘陵横绝;南面岗阜起伏,四周群山环抱,仅于西南留有一辖1 3 ,在2 0 0 0 年,明 月湾开通公路之前进出古村落依靠的是水路,遇 上大风大浪则基本上与外界就隔绝了。除了太湖 水路之外,只有一条曲折的山径,穿过茂密的果 林,翻过山岗,方始豁然开朗进入古村。 二、山水相接、尘外净境 明月湾古村落紧临太湖,周边环境优美,与 1 2 图2 4 山水相接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山水相依,得天独厚( 图2 4 ) 。历代名人对古村落的环境都赞美有加。宋一王锤 在包山禅院记略评价为“环以七十二峰,而明月之湾、缥缈之峰、毛公之坛, 尤为尘外净境。”他认为明月湾村落的环境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远胜于其它村落, 简直是人间仙境。除了优美的外部环境外,明月湾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展 现出了优美的田园风光。清代诗人凌如焕称之谓“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 三、朴实无华,素净淡雅 明月湾有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朴实 无华,素净淡雅( 图2 5 ) ,与周庄、同里 繁华的市镇风貌不同,也与苏州园林的建 筑风格不尽相同。走进明月湾古村落,除 了能见到古老的建筑,盘曲苍劲的古树, 还要能看见岁月侵蚀留下的沧桑:斑剥脱 落的墙面、石头磨损的痕迹、墙角边堆着 的几只年代久远的柱础、井栏上一道道绳 痕。 图2 - 5 修缮一新的邓氏宗祠( 作者自摄) 明月湾古村落不仅岁月流痕,还存在乡土的地方风格;围墙、石坎、铺地等 也都是就地取材,手法独特。目前,明月湾的古建筑尚存1 3 处,在明月湾古村落 图2 - 6 古朴自然的古民居( 作者自摄) 维修整治过程中拆除了一些与 古村落风貌极不协调的建筑,特 别是村口的现代化建筑,又对有 些建筑已经采取了一些装饰手 法,如增加一些仿古檐,改变一 些门窗装修,恢复素净淡雅色 彩,去掉瓷砖贴面、铝合金门窗 等,经过修茸后的整个古村落让 人看起来相当的古朴自然( 图 2 6 ) 。 四、屋舍俨然 明月湾的本体坐落在一处相对平坦的山坳中,形成南北两条相互平行的主街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道。这两条街道均为东西走向,由西向东逐步延伸,升高,北街较长,约为2 6 0 米,南街约长1 6 0 米,其东段为曲折的山道,穿过果园通 向东面的明月寺。两条街道设南北向的小巷,与主街垂直 交叉后直通山坡,形成井字形布局,当地人称“棋盘街”6 。 各类建筑均沿街布置,高下起伏舒朗有致。保留着_ 批独 具特色的古建筑,北街有黄家祠堂、敦伦堂、礼耕堂、凝 德堂、朱家祠堂、礼和堂( 图2 7 ) 、薛家厅、吴家祠堂等; 南街有汉三房、裕耕堂、瞻瑞堂、瞻禄堂及明月寺等,够 成了古村落最为重要的元素。 明月湾的古建筑和古街道,在西山岛上是首屈一指 的,民谣中有“花墙头、百子格、前门后门砂条石,洞庭西山第一家”的说法。 第四节明月湾古村落建筑特色 一、明清时期古村落公共性建筑的解读 ( 一) 反映“血( 亲) 缘文化”的建筑模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血 缘宗法伦理制度是以血( 亲) 缘关系,即以家族组织中远近亲疏来区分高低贵贱 的准则,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制度,它是一 系列国家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的重要基础7 。家族组织是国家政权的辅助,可以维 护地方治安和封建秩序,家族组织包括家庭和家族两种社会实体,他们都具有亲 属团体的共同特征,其结构和功能也是互补的。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而 产生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具有同居共财的特性,其物化表现形式即为民居 建筑;所谓宗族,简而言之为同宗同族的人,具有分居异财且又认同于某一祖先 的特性,其物化表现形式即为宗祠建筑8 。 ( 二) 亲缘文化与宗祠建筑 宗族是同宗同族人将祖先崇拜和血缘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社 会赖以存在的核心。宗族的繁衍,自称谓上划分有:纵向为房,也称辈,横向为 6 西山镇志) 苏州吴中区西山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 0 0 0 7 缘与漂一闽台传统建筑与历史渊源林从华著第2 2 6 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6 8 缘与源一闽台传统建筑与历史渊源林从华著第2 2 6 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6 1 4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支,也称行,一般在族谱上明确地予以记载,且有明确的族规、族训、家风等, 并统一在宗祠建筑中,以中华民族的儒家道德思想来凝聚血缘关系9 。祠庙除了营 造尊重祖先,溯源寻根的祭祀氛围以外,在古代还兼有教育、文化与公共活动的 多元功能,有时也成为家族聚会商议和排解纠纷的仲裁之所。 在民间有许多的乡贤祠,只要有符合旧时仁义孝悌,忠贞节烈等标准并有所 建树的,或仁悌高举,更能光彩门楣的均可以入祠祭祀。有的就在宗祠里设“乡贤” 室,置功名事迹匾,炫示祖宗的功绩、家族的荣耀,展现祖宗的训示如科举匾等, 这类“乡贤”最能表现子孙光宗耀祖的事迹;有的附设于地方孔庙之内,如节孝祠等, 有的独立设置,依照皇帝的圣旨,鼓励建立“忠义孝悌祠”等,供奉先贤先烈者,宣 扬神统观念以形成普遍的教化,进而转变成一种文化习俗,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 不同的风俗习惯,极具地方特色。在明月湾古村落中也有许多的宗祠建筑,如黄 氏宗祠、邓氏宗祠、吴家祠堂、秦家祠堂等。出资建造这些宗祠建筑的人,他们 本身并不是明月湾人,而是由外地迁入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的。黄氏祖籍为福建邵 武,南宋明经博士、著作左郎黄明善为迁山始祖,其八世孙、太学生黄铳山于明 初由西山镇秉常里迁居明月湾,邓氏祖籍河南南阳,南宋左正言邓肃为迁山始祖, 其六世孙邓迁,于南宋末年由西山镇绮里迁居明月湾;吴挺为明月湾吴氏迁山始 祖,其伯父吴玢、父亲吴磷以及哥哥吴挺,均为抗金名将。约于南宋开禧二年( 1 2 0 6 年) ,吴挺因避祸迁居明月湾。秦氏是西山秦家堡秦氏的分支,是宋代著名词人秦 观之后。约于元末,秦伯龄迁居明月湾。迁居到明 湾后,宗祠便成为一个地域 望族必建的建筑,宗祠里的家法可以约束及制裁个人的行为,既能从个人的荣辱 中折射宗族之荣辱,又能维系族人的向心力。 ( 三) 明月湾古村落宗祠建筑的代表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图2 8 )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 1 7 8 4 年) ,分为前后两进,坐北朝南,占地9 3 0 平方米( 图 2 9 ) 。其门厅、享堂等主要建筑均为原构。 黄氏宗祠内有一座砖雕门楼( 图2 1 0 ) ,保存较 为完整,是其最主要的特色。整个门楼雕刻精细, 内容丰富,以“神仙故事”等为题材。青石门楣中间 图2 - 8 黄氏宗祠( 作者自摄) 9 缘与源一闽台传统建筑与历史渊源 林从华著第2 3 5 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6 1 5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 第二章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特征 用阳纹浮雕的手法刻有“奉先思孝”四个字,至今清晰可见,文字上方的砖雕采用了 云雷纹,再上是砖雕仿木斗拱飞椽结构,两侧各有一根垂莲柱,左右两边采用了 浮雕、圆雕、透雕相结合的雕刻手法,人物表现生动、结构严密而灵活,整座门 楼雕刻精细而秀逸。 图2 - 9 黄氏宗祠平面图 图2 1 0 ( 作者自摄) 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的布局 邓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十年( 1 7 4 5 ) 。原建筑大部分毁于上世纪7 0 年代,仅 存照壁、门楼及厅堂遗址。2 0 0 5 年由西山镇人民 政府于原址重建,基本恢复原状。坐南朝北,占 地9 5 0 平方米,依次为门厅、享堂和寝堂。 精美的砖雕艺术 邓氏宗祠不仅建筑宽敞高大,门前沿河石栏 雕刻精美,而且在同一座建筑中,两进都有砖雕 门楼,雕刻细腻精美,保存完好,艺术价值较高, 是其建筑主要的特色。 图2 1 1 ( 作者自摄) 第一迸砖雕门楼( 图2 1 1 ) 上下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左右采用了圆雕透雕 相结合的手法,画面形象生动。左右的题材为“神仙人物”,中间“五湖望族”四个字 采用了阳纹浮雕的雕刻手法,四周以云雷纹装饰。上面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是 风鸟纹与云纹相结合。下面亦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是海水云龙纹。整座砖雕运 用了圆雕、浮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