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摘 要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体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 的发展对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实施 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国家体育总局从 2004 年开始,以奥运会四年为一个周期,开 展了“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省保定市第 一重点业余体校、 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河南省焦作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被命名为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 采用问卷调查、 实地或电话访谈、 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相关问 题进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 1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优势:有地方政府与 领导的大力支持;拥有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与金牌教练员队伍;有较为顺畅的运动员输 送渠道与相对充足的后备运动员储备。 2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存在的不足:教练员科 研能力有待提高且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科学选材不足选材范围狭窄;训练监控措施不完 善;运动员合理流动机制没有落到实处;运动员学习积极性一般,存在以训练为主的思 想;与媒体联系不紧密,缺少宣传;经费来源渠道相对狭窄。 3.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存在不足的建议:加 强科研和医务人员的配备; 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和年轻教练员培养力度, 设定科研任务, 敦促教练员贯彻实施;加强科学化选材力度,使科学化选材、经验选材有效结合;完善 运动员合理流动机制;提高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教练员加大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监 督力度,尽最大可能培养运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并驾齐驱兼而发展的运动后备人才; 借助媒体做好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采用拉 动企业赞助或自主创收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ii 关键词:短跨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 iv abstract abstract track and field is the oldest sports project in sport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ankind sport history,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ck and field sport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s sports. to carry out “olympic gold medal winning plan” and implement the excellent project of sports reserve talents, the state sport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has launched the identification work of the reserve talent base of the national high level for four years of the olympic games as a cycle beginning from 2004. the sports school of tianjin city, the first key amateur sports school in baoding, hebei province, the second sports school of shanghai city, and the teenagers and children amateur sports school in jiaozuo city, henan province, was named after the olympic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s base of the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mens short-span project”. by reading a lot of literature materials and soliciting widespread experts opinions,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s, the on-the-spot or telephone interviews,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he deep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s made aiming at the relating issu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is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reveal: 1. the advantage of the olympic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s base of the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mens short-span project”: having a local governments and leaders strong support; with more complete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the coaches of gold medal; having the smooth athletes delivery channels and adequate reserve of the reserve players. 2.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olympic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s base of the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mens short-span project”: the capacity of the coaches scientific research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team is too large; the scientific selection is shortage and the selection ranges is narrow; the measures of training control is inadequate; the athletes reasonable flow mechanism isnt implemented; the athletes study enthusiasm is general and has the idea of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raining; it doesnt have close relation to v the media and lacks of publicity; the channel of fund source is relatively narrow. 3.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olympic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s base of the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mens short-span project”: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edical staffing; strengthening the job training of coach and efforts to train the young coaches,set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s, urging the coaches to carry out and implement; strengthening the efforts of the scientific selection, making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scientific selection and the experienced selection;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athletes rational flow; improving the athletes learning initiative, strengthening the coaches supervision efforts of athletes cultural-class learning, making the best efforts to develop the sport reserve talent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skills and the cultural quality are keeping paces with; doing well propagation with the media and stepping up the efforts of publicity, creating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 broadening the channel of fund source;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ir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y use of pulling the support or independently income-generating. key words:short-span project;high level;reserve talents; base;the status quo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 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 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 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1 前言 1 1 前言 前言 1.1 选题背景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运动项目,是人们在走、跑、跳、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和完善的,是人类体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更是衡量一 个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所谓“得田径者得天下” ,就是一个形象 的说明。田径运动的发展对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雅典奥运会的 准备期国家体育总局就制定了“119 工程” ,中国想要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就必 须加强和发展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这三个总共拥有 119 枚奥运金牌的大项。而任何一 个国家要在国际体坛的角逐中取胜并巩固自己的地位,不仅要有一支优秀的运动员队 伍,还要有强大的后备力量作为支撑。 在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第八条,实施 2010 年后备人才工程中就提出,抓好各项 目各年龄阶段的后备人才的培养,重点加强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抓好 与奥运周期人才年龄和水平相衔接的二线、三线队伍建设。实行奥运后备人才培养的重 点布局、重点投入。为贯彻落实这一规定,国家体育总局以奥运人才培养目标为周期, 开展了“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田径项目共有中长跑、短跑、男子直 道栏、跳高、跳远、三级跳等多个单项基地。其中,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省保定 市第一重点业余体校、 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河南省焦作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被命 名为“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刘翔的崛起,使国人看到了中国男子跨栏的魅力。北京奥运会 上刘翔因伤退赛,但当年国内仍有刘翔、史冬鹏、纪伟、谢文骏四人 110 米栏的最好水 平超过 13 秒 50。2009 年,刘翔基本处在疗伤、恢复之中,国内男子跨栏的水平已经受 到了影响。中国男子跨栏项目的辉煌能否继续,中国男子高栏项目整体水平的优势能否 继续下去,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尽管,刘翔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仍有重现辉煌的可能,但任何运动员总有退役的一 天。中国男子跨栏要延续自己的强势地位,必须加大培养年轻队员的力度,应该如同当 年造就刘翔一样对新人“重点培养” ,尽可能地为中国男子短跨项目储备更多的人才。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2 1.2 研究意义 男子短跨项目近些年来为中国田径增添了新的辉煌, 要使中国男子高栏整体水平的 优势继续保持下去,就要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2009 年,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 省保定市第一重点业余体校、 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河南省焦作市少年儿童业余体 校被命名为“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作为国家重点项 目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可以为中国男子短跨项目储备更多的后备人才,提高后 备人才的成才率和输送率,为将来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的男子短跨项目人才奠定了基 础。 本文以“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现状为出发点, 以宏观的视角分析我国当前男子短跨后备人才的储备情况, 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男子短跨 项目的改革与发展、 提高男子短跨后备人才质量, 也为我国男子短跨项目后备人才持续、 和谐发展提供论和实践依据。 分析“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优势及未来的发展有 助于增进各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学校、单项运动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体育中 学对“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了解,为将来更好地开 展“基地”认定工作提供参考。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解“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在 开展训练等各方面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 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1.3 文献综述 通过河南大学图书馆馆藏,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并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万 方数据库,笔者检索了近十年的文献资料, “田径后备人才”相关文献共 194 篇;检索 “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相关文献 80 篇;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相关文献 12 篇。在所检 索的相关文献中来看,目前我国对“田径后备人才”的研究多是以各省的培养现状与发 展对策为主, “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研究集中在排球、篮球基地现状和后备人才基 地建设情况方面,本文对“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查阅的相关文献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前言 3 1.3.1 田径后备人才研究现状 田径是在奥运会中金牌数目最多的一个项目, 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更是有不可撼动 的地位,想要在国际田径赛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在我国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对我国田 径运动后备人才进行整体研究的有:金帆,庄广秋,靳厚忠等从我国田径运动后备人才 培养现状出发,找出现阶段我国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匮乏,输送、选拔渠道不畅,人才流 失等问题,针对目前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一些弊端作了相应的剖析,认为 要提高我国田径在世界大赛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后备人才建设,提高基层训练人才储 备量;同时认为我国青少年训练比赛的制度亟待改革,加强对运动员注册的管理以及教 练员的培训; 竞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应该成为我国田径竞技后备 人才培养的方向。周志雄,王保成等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 了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认为在我国当前的训练体制下,田径运动 后备力量培养存在着后备力量培养渠道比较狭窄、各层次培养目标系统性不强、运动员 的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业余训练淘汰率高等问题,应从建立和 完善科研训练一体化体系、加强优势项目布局、加强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改革、加强教练 员素质培养等 6 个方面对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进行培养。 各个省的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各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 的培养现状,不同学者做出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如:焦建军,邱娟在陕西省田径后备 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一文中调查了陕西省各地市体校田径后备人才的培 养现状,认为:教练员的职称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但科研水平有待提高;运动员文化 程度和科学化训练水平较低,运动员培养及输送情况不理想;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是陕 西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 策。马永红在河南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一文中提到,该省田径运动的心 理训练水平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缺乏心理训练。心理素质差,造成战术水平不能充分 发挥,是最终导致比赛失败的原因。廖冠群等在从福建省第 12 届运动会看我省田径 后备人才现状及发展对策一文中分析研究福建省田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省田 径项目的地域特点和项目发展布局进行了战略对策研讨, 为福建省田径后备力量的发展 提出建议和措施。陈为群在福建省竞技体育“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4 中对福建省竞技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竞技田径 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切入点, 提出竞技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 策。董广新,高岁抗在广东省田径后备人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和王进等在广东田 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分析广东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 问题。认为:广东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短、跨、跳后备人才成萎缩趋势,人才的选拔体系 尚需完善;二、三线教练员职称和学历偏低,科学化训练程度亟待提高;竞赛模式成人 化,记分、奖励制度需进一步调整;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不足,并根据不同现状提出了 相应的对策。盖国富等在黑龙江省田径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对黑龙江省田径 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反映了黑龙江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 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性的对策。宋丽华,魏军在吉林省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 对策一文中对吉林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教练员、运动员等几方面进行全面 调查分析,探讨影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田径 后备人才选材系统;建立运动员保障制度;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等措施为田径后备人 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姜传银,谢守玲在上海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 究中认为上海田径后备人才的生源存在潜在的危机,虽然上海市田径后备人才数量呈 逐年上升趋势, 但主要以郊县和外省市引进的人员为主; 教练员对队员的生活不够关心, 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沟通较少并存在一定障碍,学训矛盾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是影响上海 田径后备人才的主要因素。 以上文献中的学者主要针对各相关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研究, 找 出目前我国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措施。 1.3.2 短跨项目研究现状 短跨项目是当前我国在国际田径赛场上具备一定实力的项目, 在关于短跨项目的研 究中:方水泉在110m 栏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提出 110m 栏的技术正 朝着高效、高速、简练、放松的方向发展,我国的运动员要以优秀的身体素质支持技术 节奏,坚持走技术节奏路线,在速度、力量方面缩小与欧美选手之间的差距,提高全程 各个环节的衔接与速度利用率。同时认为,要培养适应这种世界 110m 跨栏技术发展趋 势的运动员,就对运动员的选材和系统训练提出了更高、更科学的要求,要坚持高标准 选材。吕峰在对山东省短跨项目后备人才科学化训练状况的研究一文中运用专家访 1 前言 5 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分析了山东省短跨项目后备人才的科学化训练现状。认为山 东省短跨项目的教练员选材缺乏科学性;教练员能够认识到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性,可 是实际操作中不能全面的制定各类训练计划;训练方法单一,对训练过程监控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吕东江在全国 u-14 田径后备人才身体 条件和综合能力分析一文中对全国 140 名 u-14 田径后备人才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 专项成绩等进行了综合能力测试,认为男子短跑、跨栏运动员身高的优良比例达 50%以 上;在肢体形态测评结果分析中认为跨栏、跳高、铅球和 1500m 项目上没有优良形态的 男女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中认为男女短跨项目运动员的全面素质等级比例正 常。徐忠鸣在上海市男子跨栏运动员初选阶段的形态、生理机能与素质特征研究一 文中对上海市二、三线跨栏项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形态、生理机能等指标进行测量比 较,通过分析初选阶段跨栏运动员的体质特征,提出了合理的相关指标。 以上学者针对跨栏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短跨项目后备人才的训练现状、身体 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3.3 后备人才基地研究现状 后备人才基地是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摇篮,对于基地的建设情况、项目布局、教 练员培训、资金投入等方面也有许多学者做出了研究,如:许益芳在我国青少年高水 平排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中对全国 15 所青少年高水平排球后备人 才培训基地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培训基地教练员队伍的构建、 培训基地资金投入状况、 培训基地的办学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 为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实证 依据。王正丰等在四川省篮球后备人才基地构建研究和刘少英等在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训练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中从基地的建设情况,运动员的培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赖勇泉等在广东省奥运后备人才基地建 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一文中对广东省 23 个奥运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孙久喜等在江苏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调查研究中对江苏省 37 个高水平后备 人才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同样发现基地项目布局、重点项目与国家高水平实力的渗 透度低;基地教练员素质与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可持续 发展不适应等问题。并针对各省情况提出了深化训练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地 域优势、调整布局结构和优化项目设置、加强教练员的培养以及加大训练经费的投入等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6 策略。张文普在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研究一文中对河南省竞技体育后 备人才基地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 对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进 行了对策性研究。 以上作者对目前我国排球、篮球、民族传统体育等一些项目的高水备后备人才基地 的建设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基地的布局、资金投入、教练员培训等方面提出意见和 相应策略。 综观以上研究发现,关于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和现状的研究较多,这些都可以为本文 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但是关于国家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研究还没有,参 考文献也较少,因此本文以“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 状为出发点,以宏观的视角分析我国当前男子短跨后备人才的储备情况,有助于进一步 推动男子短跨项目的改革与发展、提高男子短跨后备人才质量,也为我国男子短跨项目 后备人才持续、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7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 2009 年中国田径协会认定的四所“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 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省保定市第一重点 业余体校、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河南省焦作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四所学校短跨 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根据研究需要,利用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中国学术期刊全 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资源,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获取有关 短跨项目相关的资料。 2.2.2 调查法 2.2.2.1 访谈法 为了解有关“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的有关问 题,于 2010 年 9 月至 2010 年 11 月先后对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省保定市第一重 点业余体校、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河南省焦作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四所学校短 跨队的教练员和有关领导进行电话和实地访谈,获取第一手的相关资料。 2.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调查与科研方法方面的书籍,征求专 家意见,设计出教练员问卷和运动员问卷,多次修改后,为了确保问卷内容的有效性, 请 10 名田径方面的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评定,通过专家反馈可以看出,两份调查问卷 所列项目能反映所调查内容,具备内容有效性,见(表 1,表 2) 。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8 表 1 问卷效度检验专家职称情况 表 2 问卷效度调查情况 教练员问卷效度 频数 百分比(%) 运动员问卷效度 频数 百分比(%) 非常合理 3 30 非常合理 2 20 比较合理 5 50 比较合理 5 50 基本合理 2 20 基本合理 3 30 不太合理 0 0 不太合理 0 0 不合理 0 0 不合理 0 0 通过发函回收和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发放。四所“短跨项目 后备人才基地”短跨队教练员共 11 人,发放教练员问卷 11 份,回收 11 份,有效问卷 11 份,回收率 100%,有效率 100%(表 3) 。发放运动员问卷 66 份,回收 66 份,有效问 卷 61 份(表 3)回收率 100%,有效率 92。本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完全能够满 足研究需要。 表 3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调查对象 发放数量 回收数量 回收率(%)有效问卷 有效率(%) 教练员 11 11 100 11 100 运动员 66 66 100 61 92 问卷的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了重测法, 即在调查样本范围内, 间隔 15 天, 对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问卷的再填写测试,问卷回收后,通过 spss 统计软件计 算两次问卷的相关系数,教练员问卷 r=0.92,p0.01,运动员问卷 r=0.91,p0.01, 问卷信度较高,调查问卷完全符合调查要求。 2.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运用统计软件 spss 对调查、访问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分 析处理。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高级教练员 人数 2 4 4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9 2.2.4 逻辑分析法 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处理所得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推 理、归纳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11 3 结果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概述 3.1.1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定义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是经过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条件” 的统一评定,以奥运人才培养目标为周期,严格遵循各项目训练的规律和青少年身体生 长发育规律,具有先进的训练理念,拥有高水平的教练员、科研医务人员,训练设施和 科研医务设施完善,为国家竞技体育事业输送高质量后备人才的体育学校。 3.1.2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 为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实施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国家体育总局从 2004 年开始,以奥运会四年为一个周期,在全国各级各类体校中开展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 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 1,认定所涉及的项目为奥运项目。各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 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单项运动学校、体育中学都可以申请参加“国家高水平体育 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从基本条件、训练过程、教育教学、人才效益、 人才质量五大方面进行,凡是经过统一评定达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条件 的学校,将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命名为该奥运周期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各类体育 运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各级各类体校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为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1.3 “国家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任务 “国家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是为提高田径业余训练质量,抓好与奥运周 期人才年龄和水平衔接的田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通过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条件”的考核评估,由国家田径管理中心统一命名 的田径单项后备人才基地。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12 意见及国家体育总局的实施意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为指导,围绕从体育大国向 体育强国迈进的总体要求,贯彻“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着眼未来、积极提 高”的指导方针,以“选拔优秀苗子,狠抓正确技术教学与训练,培养输送各单项高水 平后备人才,68 年实现勇夺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世界三大赛奖牌”为目标,进 一步提高我国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田径运动持续、稳定、健康、 快速发展 2。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以下简称“短跨项目 后备人才基地” )为“国家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之一,有天津市体育运动学 校、河北省保定市第一重点业余体校、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河南省焦作市少年儿 童业余体校。 3.1.4 “田径男子短跨项目”释义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运动项目, 是人类在生存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走、 跑、 跳、 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人类体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能够强身健 体,促进人们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根据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田径手册 (20022003)第二章国际田联章程第条,田径运动定义是“径赛和田赛运动、公路 跑、竞走和越野跑” 3。 “径赛”是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短跑和跨栏跑都是田径径赛项目中的一类。 短跑是运动员在各自的跑道中跑完规定 的距离,所用时间最短者为优胜的项目,短跑同样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最大限度的发 挥人体潜能的运动。跨栏跑是运动员在各自的跑道中快速奔跑,越过固定数目和高度的 栏架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终点为优胜的项目,跨栏跑技术复杂、节奏性强,从距离上讲仍 属于短跑类。奥运会设男子跨栏项目有,男子 110 米栏和 400 米栏。 3.2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现状分 析 3.2.1 “后备人才基地”管理情况 由国家田径管理中心、“后备人才”和“单项基地”所在单位(学校或俱乐部)、 3 结果与分析 13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体育局,共同管理,各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 “后备 人才”和“单项基地” 所在单位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体育局的领导下,负 责招生、教育、训练、后勤和反兴奋剂等工作,并接受国家田径管理中心及其选派的专 家督导组的检查指导。 “后备人才”和“单项基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 体育局的领导下,由所在学校负责日常管理;国家田径中心在宏观上检查、督导,并实 行动态管理,通过组织专家督导组指导各 “后备人才”的选拔、训练,检查评估其工 作,并及时向国家田径管理中心汇报。 3.2.2 教练员队伍现状分析 教练员首先是优秀运动员的发现者,然后是运动员的引导者,是运动训练计划的制 定者, 训练过程的组织者和设计者。 可以说, 从一个运动员的选材开始, 直到取得成功, 教练员都是全程参与。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是否有优秀 教练员的指导。所以,拥有一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精通业务的教练员队伍才是训练水 平提高的关键和根本保证。 因此, 从教练员训练经验、 知识结构、 科研能力等方面入手, 了解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 教练员队伍基本情况, 对分析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 现状有重要的意义。 3.2.2.1 教练员队伍年龄结构和执教年限 由表 4 可以看出,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的年龄结构为,35 岁以下的占 9.1%,年轻的教练员思维比较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且与运动 员的交流更加容易,可以给训练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但是训练经验和执教年限有一 定的联系,所以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在 36 岁45 岁之间的占 45.5%,这些教练员经过多年的磨练,具有一定的训练经验, 且思路清晰。46 岁以上占 45.5%,老教练员执教年限长,有更加丰富的经验。从“短跨 项目训练基地”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来看,46 岁以上的教练员占据近一半的比例,应加 大对年轻教练的培养力度。 教练员工作要有很强实践经验,没有长时间的对于训练规律的了解和摸索,训练水 平很难达到理想的高度。执教年限的长短是一种阅历的表现形式,执教时间越久,阅历 越深。调查显示“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教练员都具有一定的执教经验,其中执教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14 10 年19 年所占比例为 45.4%;执教 20 年29 年的所占比例为 36.4%;执教 10 年以 下和 30 年以上的各占 9.1%的比例。 表 年龄结构和执教年限 年龄 频数 百分比(%) 执教年限 频数 百分比 (%) 35 岁及以下 9 10 年以下 1 9.1 36 岁45 岁 5 45.5 10 年19 年 5 45.4 46 岁以上 5 45.5 20 年29 年 4 36.4 30 年以上 1 9.1 3.2.2.2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和学历状况 一名称职的教练员要掌握专项的训练理论、专项技术、战术、运动训练学、运动心 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运动训练监控、恢复等各种仪器都应用 于训练中,竞技体育已经迈入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的高科技时代,这就更要求教练员 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将各学科的知识运用到训练当中。 表 5 显示,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教练 63.6%都曾经是专业运动员,理论来 源于实践, 曾经的运动经历不仅有助教练员们总结出适用于当前所带领的运动员的训练 方法,对运动员心理的把握也能更为准确,对运动训练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及时 发现并解决。具备了实践的基础,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学历高低可以反映出教练员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具备相应的学历,也就更有利 于教练员们结合自己的运动经历开展训练的指导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决定运动 训练水平提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表 5)学历的调查情况表明“短跨项目后备人才 基地”的教练员都具有高学历,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练员占了 90.9%,研究生学历占 9.1%。 表 运动经历和学历状况 曾经是否是专业运动员 频数 百分比(%) 学历 频数百分比 (%) 是 7 63.6 研究生 1 9.1 否 4 36.4 本科 10 90.9 3 结果与分析 15 3.2.2.3 教练员科研能力情况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运动训练过程由教练员组织和设计,对于 运动训练的规律,训练手段的适合与否,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教练 员可以得到直接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所以教练员科研能力的高低对运动训练学的科学化 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练员的科研能力不仅可以反映出教练员的创新能力和创 新意识,同时还能够表现出一个教练员对于业务的钻研程度和发展的潜力。在科技应用 于运动训练的今天, 许多的科研成果要通过教练员这一训练过程的具体实施者才能作用 于训练和比赛,所以教练员是科技与训练相结合的关键,这就更要求教练员具备一定的 科研能力。 从调查教练发表科研论文的情况来看(表 6) ,没有发表论文的教练员有 45.4%,发 表 12 篇论文的教练员有 36.4%,发表 34 篇论文和发表 5 篇及以上论文的教练员各 占 9.1%。没有发表论文的教练员所占比例接近半数,即使有发表论文也是发表 12 篇 论文的教练员居多。说明在科研方面是“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的薄弱环节, 教练员应进一步加强提高科研能力。 表 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论文数量 频数 百分比(%) 没有 5 45.4 12篇 4 36.4 34篇 1 9.1 5篇及以上 1 9.1 3.2.2.4 教练员主要工作动机 从教练员工作的主要动机可以看出教练员对于运动训练工作的根本目的, 也可以体 现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表7显示“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的主要工作 动机,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只有9.1%,选择满足生活需要和其他的为0。54.5%的教练员 选择热爱田径事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 那样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工作中去,工作才会更加努力尽心。以培养高水平运动 员为主要工作动机的有36.4%,表明这些教练员以后备人才的发展为己任,具有强烈的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16 责任感。 表 7 教练员从事田径训练的主要工作动机 主要工作动机 频数 百分比(%) 热爱田径事业 6 54.5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 4 36.4 实现自我价值 1 9.1 满足生活需要 0 0 其他 0 0 3.2.2.5 教练员岗位培训情况 当前,世界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练员训练水平的竞争,进 行教练员岗位培训,培养出业务精通、事业心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先进运动训练理 论的优秀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运动训练学的 知识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更是不能墨守成规,原地踏步终有一天会 被淘汰。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接受新事物,开发新思路,才能运用先进的训 练理论和手段培养出高水平的后备人才。据调查显示(表 8)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 的教练员每年参加 12 次岗位培训的人数有 54.5%,参加 34 次培训的有 45.5%。同 时,国家田径管理中心每年会组织各基地的教练员进行 12 次与其项目相关的培训, 更有助于提高教练员训练水平,加深教练员对训练理念的认识和运动技术的正确理解。 即便如此,在访谈过程中,仍有很多教练提出要加强对教练员业务的培训,完善教练员 知识结构。 表 8 每年参加岗位培训情况 每年参加岗位培训次数 频数 百分比(%) 12 次 6 54.5 34 次 5 45.5 5 次及以上 0 0 3 结果与分析 17 3.2.3 运动员基本现状分析 3.2.3.1 运动员数量与质量 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的主体,所有的训练工作都是围绕他们展开,一切的训练计划、 手段、措施、都是实施在他们身上。所以,运动员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训 练工作的运转,同时,后备人才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技运动 水平。世界上许多体育大国对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都十分重视。田径是一项较为 普及的运动,我国人口基数大,相对别的国家而言田径后备人才的数量并不逊色,更重 要的是后备人才质量优异与否。 调查显示,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运动员年龄范围在 1117 岁之间,其中 14、15 岁的运动员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 18 人和 14 人。运动年限主要集中在 2 年、3 年、4 年。在这些运动员中一级运动员 2 人,二级运动员 19 人,三级运动员 8 人。 3.2.3.2 运动员的来源与输送 由表 9 显示,90.9%的教练员认为本校田径运动员的生源质量一般,只有一人认为 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田径项目虽然是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可是大众对它的喜 爱程度却远远不够。而且在成为“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后多数教练员只选择了运动 员人数略有上升,还有的教练员选择了运动员人数没有变化。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各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宣传力度不够,并没有把成为国家指定的“短跨项目后备 人才基地”这一资源加以利用,从而吸引更多的田径运动员。 表 9 运动员的生源与成为基地后人数变化 田径运动员的生 源 频数 百分比 (%) 成为基地后运动员人 数变化 频数 百分比(%) 很好 1 9.1 大幅提高 0 0 一般 10 90.9 略有上升 9 81.8 不好 0 0 没有改变 2 18.2 略有下降 0 0 “短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运动员绝大部分都来自城市见(表 10),只有 9.8%和 6.6%的运动员来自乡镇和农村。首先这四所“后备人才基地”全部都在城市里,城市田 径运动普及面较广,在一般的中小学都会有自己的田径运动队,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发现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血管意外观察及护理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棉县2025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科科技英语写作: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相对论与量子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中医内科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衍生品策划与创意(文创方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财经学院《中药商品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合唱指挥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影视后期调色-04达芬奇一级校色
-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2013》
- 肿瘤专科护士考试题附有答案
- 酒店工程部培训课件
- 省级一网统管网格化社会治理指挥手册(含事项清单)
- 知道智慧网课《科技伦理》章节测试答案
- 工程居间合同范本电子版
- 中医超声雾化疗法临床应用标准
- 8.4 AutoCAD拼画滑动轴承装配图
- QCT265-2023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 成语故事-螳臂当车-守株待兔-历史典故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