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代码:120005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总学时:72学时 理论学时:52学时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使用专业:护理、助产、临床、药学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有机化学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探讨并阐明生命现象,即生命的化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变化及调控;生物体内信息的传递。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其它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在生命活动中的代谢变化及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开拓创新的能力。【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生物体内糖、脂类及蛋白质等物质的主要代谢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3.掌握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4.掌握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主要过程及规律。【能力目标】1.掌握生物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2.具有生物化学的基本技能,能运用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验现象。3.掌握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了解生物化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4.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临床及护理操作技能。【素质目标】1.具有勤奋学习、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2.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 论【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2.熟悉人体生化的主要内容。3.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一、生物化学的概述二、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生物化学与当代医学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氨基酸结构的特点及其肽的形成。2.熟悉蛋白质结构层次及其维持力;蛋白质结构与特性的关系;蛋白质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了解: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结构与临床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三、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连接方式。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第二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二、蛋白质的亲水性三、蛋白质的变性四、蛋白质的其他特性第三节 蛋白质的功能一、组织细胞蛋白质的功能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第四节 蛋白质结构的功能的关系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类一、 按组成分类 二、 按分子形状分类 三、 按功能分类第二章 核酸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和水解产物; DNA和RNA在组成成分和组成单位上的异同;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核酸的一级结构。2.熟悉核酸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DNA的空间结构。3.了解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RNA的空间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教学内容】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一、DNA和RNA的元素和分子组成(一)元素组成 (二)分子组成二、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核苷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一)核苷 (二)核苷酸(三)重要的单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一、DNA的分子结构(一)DNA的一级结构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三)DNA的三级结构二、RNA的种类和分子结构(一)RNA的种类(二)RNA的分子结构:转运RNA 信使RNA 核糖体RNA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一、核酸的一般性质二、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第三章 酶【目的要求】1.掌握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结构功能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B族维生素参与组成的辅酶或辅基的结构与功能;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概念与作用特点;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2.熟悉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熟悉同工酶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3.了解酶的命名、分类原则及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方法;酶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第节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一、高度的催化效率二、高度的特异性三、酶活性的不稳定性四、酶催化作用的可调节性第二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一、酶的分子组成二、酶的活性中心 三、酶原与酶原的激活四、同工酶 第三节 维生素与辅酶一、硫胺素焦磷酸二、黄素辅基三、尼克酰胺辅酶四、磷酸吡哆醛五、泛酸组成辅酶六、生物素七、四氢叶酸八、维生素B12衍生的辅酶第四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一、底物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二、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四、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五、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六、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五节 酶活性的调节一、变构调节二、共价修饰调节第六节 酶的分类和命名 一、酶的分类 二、酶的命名第七节 酶与医学一、酶与疾病发生二、酶与疾病诊断三、酶与疾病治疗第四章 糖代谢【目的要求】1.掌握糖代谢的主要途径;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反应的概念、关键酶、反应特点、能量转换及生理意义。2.熟悉血糖浓度、血糖的来源、去路和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3.了解糖代谢各途径的反应过程;糖代谢异常。【教学内容】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一、糖的无氧氧化(一)糖酵解的概念(二)糖酵解反应过程(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糖酵解的特点(四)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二、糖的有氧氧化(一) 糖有氧氧化的概念(二)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三)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四)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三、磷酸戊糖途径(一)反应过程(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第二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一、糖原的结构特点二、糖原合成三、糖原分解四、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第三节 糖异生一、糖异生的概念二、糖异生的途径*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第四节 血 糖一、糖的来源和去路二、血糖浓度的调节三、血糖浓度的异常第五章 生物氧化【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氧化的特点;呼吸链的概念、组成、排列顺序;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概念、耦联部位及影响因素;能量的储存和利用。2.熟悉ATP的生理功能和生成方式;胞液中NADH的氧化。3.了解 P/O 比值;不生成ATP的氧化体系。【教学内容】 概 述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CO2的生成第一节 线粒体内生成ATP的氧化体系一、呼吸链*(一)呼吸链传递体(二)呼吸链的组成(三)呼吸链传递体的排序二、体内ATP的生成*(一)底物水平磷酸化(二)氧化磷酸化三、胞质中NADH的氧化四、ATP的生理功能第二节 线粒体外不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一、 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二、 过氧化物酶体中的氧化酶类三、 超氧化物歧化酶第六章 脂类代谢【目的要求】1.掌握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酸的-氧化过程;酮体的概念、生成、利用特点及生理意义;胆固醇的来源、合成的原料及转化排泄;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分类和功能。2.熟悉脂肪动员的过程及其调节;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及部位;甘油的代谢。3.了解脂类的分布和功能;脂肪酸的合成过程;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高脂血症。【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一、脂类在体内的分布二、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二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一、甘油三酯的化学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一)脂肪的动员(二)甘油的代谢(三)脂肪酸的氧化(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一)-磷酸甘油的生成(二)脂酰CoA的来源(三)甘油三酯的合成第三节 胆固醇的代谢一、胆固醇的合成*(一)合成部位和原料(二)合成的基本过程(三)胆固醇合成的调节二、胆固醇的酯化三、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化及排泄第四节 磷脂的代谢一、甘油磷脂的合成(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及分类(二)合成部位及原料(三)合成过程(四)脂肪肝二、甘油磷脂的分解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一、血脂二、血浆脂蛋白*(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二)载脂蛋白(三)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四)血浆脂蛋白的代谢三、高脂蛋白血症第七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目的要求】1.掌握氮平衡、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概念;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注射液概念;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概念;一碳单位的概念。2.熟悉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血氨的来源和去路;氨的转运形式;-酮酸的代谢、氨基酸脱羧基作用及其产物;一碳单位代谢主要来源、种类、载体及意义。3.了解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尿素合成过程;含硫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途径;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一、蛋白质的需要量 氮平衡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三、高蛋白饮食四、氨基酸注射液(一)概念(二)适应证(三)选用原则五、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第二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一、 氨基酸代谢概况(氨基酸代谢库)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一) 氧化脱氨基作用 (二)转氨基作用(三)联合脱氨基作用(四)嘌呤核苷酸循环三、氨的代谢*(一)体内氨的来源(二)体内氨的转运(三)体内氨的去路(四)高血氨症四、a酮酸的代谢第三节 个别氨基酸代谢(氨基酸的特殊代谢)一、氨基酸的羧基作用二、碳单位的代谢*(一)一碳单位的概念(二)一碳单位的来源(三)一碳单位的相互转变(四)一碳单位的生理功能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目的要求】1.掌握核苷酸的生物学功用;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及补救合成途径的概念、原料、特点;脱氧核苷酸的生成。2.熟悉嘌呤碱、嘧啶碱合成的元素来源;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核苷酸的抗代谢物。3.了解:核苷酸的合成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 核苷酸的生理功能第二节 嘌呤核苷酸代谢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三)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四)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第三节 嘧啶核苷酸代谢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一)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三)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第九章 DNA的生物合成【目的要求】1.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逆转录概念;参与DNA 复制的酶、蛋白因子及其功能。2.熟悉DNA 复制特点、过程;端粒酶的概念与功能;DNA 损伤(突变)的意义、类型,DNA 损伤修复的方式。3.了解:双向复制、DNA 复制的半不连续性概念;逆转录的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 DNA的复制一、复制的基本规律二、参与复制的物质三、复制的化学反应四、复制的过程第二节逆转录一、逆转录概念及逆转录酶二、逆转录的过程三、逆转录的生物学意义第三节 DNA 损伤(突变)和修复 一、DNA 损伤(突变)(一)DNA 损伤(突变)的因素(二)DNA 损伤(突变)的类型二、DNA 损伤的修复方式第十章 RNA 的生物合成【目的要求】1.掌握转录的概念;转录的不对称性;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的组成和各亚基的功能。2.熟悉熟悉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的类型与功能,结构基因、模板链和编码链的含义;几种RNA 转录后加工修饰;核酶概念。3.了解转录的特点;RNA 转录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 参与转录的物质一、转录模板二、RNA 聚合酶三、参与转录的其他蛋白因子四、模板与酶的辨认结合第二节 转录过程一、转录的起始二、转录的延长三、转录的终止第三节 真核生物转录后的加工修饰一、mRNA 转录后的加工二、tRNA 转录后的加工三、rRNA 转录后的加工四、核酶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目的要求】1.掌握翻译的概念;参与翻译的物质及其作用;遗传密码的含义及特点;mRNA、tRNA、rRNA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配合关系;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核糖体循环;基因工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质粒的概念。2.熟悉遗传密码表的用法;药物对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影响;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3.了解原核生物翻译过程;翻译后的加工;基因工程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一、RNA(一)翻译的直接模板mRNA(二)氨基酸的搬运工具tRNA(三)rRNA组成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二、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类三、蛋白质因子四、供能物质及无机离子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一、肽链合成的起始二、肽链合成的延长三、肽链合成的终止第三节 翻译后加工 一、一级结构的修饰二、空间结构的修饰第四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一、分子病二、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三、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第五节 基因工程一、相关概念二、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三、基因工程与医学的关系第十二章 肝的生物化学【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类型;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在肝中的代谢、在肠中的变化及胆色素的肠肝循环,黄疸的分类。2.熟悉肝脏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的作用;胆汁酸代谢。3.了解生物转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一、肝的糖代谢中的作用二、肝的脂类代谢中的作用三、肝的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四、肝的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五、肝的激素代谢中的作用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一、生物转化的概念二、生物转化的类型*(一)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二)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三、生物转化的特点四、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第三节 胆汁酸的代谢一、胆汁酸的种类二、胆汁酸代谢三、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一)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二)胆汁酸的生理作用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二、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三、胆色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一)血清胆红素(二)黄疸第十三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目的要求】1.掌握体液含量、分布、组成特点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对水和无机盐代谢的调节作用;钙和磷的生理功能及1,25-(OH)2-D3、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2.熟悉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水平衡,钾、钠、氯代谢及影响血钾的因素。3.了解微量元素代谢。【教学内容】第节 正常人体的体液一、体液的分布和含量二、体液电解质的含量分布第二节 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一、 水的生理功能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第三节 水和钠、钾、氯的代谢一、水平衡(一)水的来源(二)水的去路二、钠、钾、氯代谢三、水与无机盐代谢的调节第四节 钙、磷、镁的代谢一、钙磷的生理功能二、钙磷的分布、吸收与排泄三、血钙与血磷四、钙磷与骨的关系五、激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六、镁的代谢第五节 微量元素(自学)一、铁的代谢二、碘、锌、铜、硒、锰、氟、钴、铬第十四章 氢离子代谢(酸碱平衡)【目的要求】1.掌握酸碱平衡的概念及调节机制。2.熟悉氢离子代谢与血钾、血氯浓度及阴离子间隙的关系。3.了解氢离子代谢有关的生化诊断指标、氢离子代谢紊乱的类型。【教学内容】第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一、呼吸性氢离子 二、代谢性氢离子第二节 体内氢离子浓度的调节一、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一)血液缓冲体系(二)血液缓冲体系对酸碱的缓冲作用二、肺呼吸对氢离子的调节三、肾脏对氢离子的调节* 第三节 氢离子代谢与无机盐平衡的关系一、氢离子代谢与血钾浓度的关系二、氢离子代谢与血氯浓度的关系第四节 氢离子代谢紊乱一、氢离子代谢紊乱的类型二、氢离子代谢有关的生化诊断指标四、学时分配的建议课程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合计绪 论123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325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22第三章 酶628第四章 糖代谢628第五章 生物氧化426第六章 脂类代谢628第七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426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2第九章 DNA的生物合成2第十章 RNA的生物合成2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第十二章 肝胆生物化学426第十三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426第十四章 氢离子代谢224合 计522072五、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推荐教材: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 2010.01第一版.供护理、助产、临床、口腔、药学等专业使用. 邱烈、王文玉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物化学. 2010.03第6版.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潘文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五、说明1、本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总学时72,其中理论52学时,实验20学时。本大纲仅就理论部分的讲授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予以说明。2、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本大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和了解3个层次:(1)掌握内容 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三年级上册Lesson F Good Night!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 认认真真管邮件获奖教学设计
- 事业单位礼仪培训
- 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Robots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四年级下册第六课 我的音乐我做主教案
- 天然气安全操作培训大纲
- 前台接车流程培训
- 个人资产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2025版人力资源服务合同样本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融资合同协议书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作业设计
- T-CPQS C017-2024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衍生产品 树脂类艺术品
- 20以内加减法混合计算题进位加退位减幼儿小学生口算训练
- 2024年4月自考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及答案
- JTG-T-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 2024光伏电站索悬柔性支架施工方案
- GJB9001C-2017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表格汇编
- 2024年山东省庆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数学试题
- 【高中语文】《秦腔》说课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茶学概论》课件
-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第四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