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组织体系是风险管理系统的 基础, 只有完善和合理的组织安排才能保证风 险管 理方 案的 顺利实 施。 考察我国 商业银行, 特别是国 有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管 理组 织体 系, 可以 看到仍存在很多的弊端 和缺陷, 如风险覆盖不全面, 风险管理 部门的 重复设 置, 风险部门 缺少一 定的 独立性, 前台 和后台 之间 没有建立顺畅的 风险 报告 渠道, 风险管理信息反映滞后等问 题。 适逢国 有商业银行改 革的 契机, 本文旨 在通过回顾组织结构相关理论, 借鉴国外 一流银行风险管理的 最佳模式, 遵照新巴塞尔协议的指引, 设计体现全面风险管理思想、 符合国有商业银行实际 情况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全文共分为四 章, 第一章总结组织结构相关理论的历史沿革 和对主要流派 的观点加以阐释, 部分理论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 又 寸于 商 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一般组织学原理的基础上, 还要密切结合风险管理的 需求, 将组织结构进行个性化设计, 强化每个部门在 风险管 理体系中的不同作用 和地位。 第二章对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 风险管理 组织架构进行剖析, 发现国内商 业 银行风险 管理组织结 构受银行 经营制度、 公 司治理结 构和组 织形式 等环境因素的 影响, 并且 存在种种不足和 缺陷,哑 待改进与完善。 第三章通过分析国外著名银行经典案例的组织结构特点,总结国外成熟做 法和经验, 为 本文的 立论提供实 际经验参考; 其中 选取国 外著名的花 旗银行、 摩 根 银行、 汇丰银行等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从 而总结 他们的 共同特点, 以此 指导国 内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改革。 第四 章结合新巴塞尔协议的指引 思想, 立足于中国的实际i- a l清, 笔者设 计 出 覆盖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符合国有商 业银行 组织架构 特点的全面 风险组织架构,针 一 对每种风险完善与其相 适应的 独立的 组织结 构。 本文有机地将金融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联结起来, 突破了 不仅仅将研究 的视野局限于 一 般金融意义 上的风险管理 研究, 而是 从组织结构的 角度了 风险管 理中每个环节上需要具备的 相关职能, 并 有针对性地设计出 实施风险管理相匹配 的组织结构, 为上层实施风险战略奠定基 础。 a b s t r a c t r i s k m a n a g e m e n t i s a l w a y s k e y t o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 , w h i c h r e q u i r e s n o t o n l y a s e r i e s o f p r o c e d u r e s a n d m e t h o d s , b u t p r o p e r i n t e rn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 i t i s o b v i o u s t h a t r i s k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i s t h e b a s e o f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 r u n n i n g a n d i n t e r n a l c o n t r o l . i n o r d e r t o m a n a g e r i s k e f f i c i e n t l y , w e s h o u l d s e t t h e r i s k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b a l a n c e d f i r s t l y . t h i s a r t i c l e w o u l d l i k e t o d e s i g n a r i s k m a n a g e m e n t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 w h i c h s h o w s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i s k 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 o r y a n d i s i n c o m p li e d w i t h t h e a c t u a l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 , b y r e v i e w i n g t h e r e l a t e d t h e o r i e s o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 r e f e r r i n g t o t h e b e s t m o d e l o f t o p - r a n k i n g f o r e i g n b a n k s , c o m p l y i n g w i t h t h e b a s e l i i .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c h a p t e r s . t h e f i r s t c h a p t e r w i l l i n t r o d u c e t h e r e l a t e d t h e o r i e s o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 a n d w i ll d i s c u s s t h e m f r o m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e c o n o m i c s as p e c t s . t h a t w i l l f o r m u l a t e t h e t h e o r y b a s i s f o r t h i s a r t i c l e . i n c h a p t e r t w o a n d t h r e e , i w i l l fi r s t a n a l y z e t h e e x i s t in g r i s k m a n a g e m e n t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o f s t a t e o w n e d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 a n d f i n d o u t t h e u n d e r ly in g p r o b l e m s a n d s h o r tc o m i n g s . t h e n i w i l l s u m u p t h e m a t u r e p r a c t i c e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s o m e f a m o u s f o r e i g n b a n k s . t h e s e w i l l f o r m t h e p r a c t i c e b a s i s o f t h i s a r t i c l e . i n c h a p t e r f o u r , b y f o l l o w in g t h e g u i d a n c e o f b a s e l 1 1 a n d c o n s i d e r in g t h e a c t u a l s it u a t i o n in c h i n a , i w i l l d e s i g n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i s k m a n a g e m e n t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t h a t s u i t s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o f s t a t e o w n e d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 . 引言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高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需要一流 的、 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作支持。 中国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 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尤其是近些年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都出台了有关 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积极地推动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 但是, 我国国有商 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仍存在许多的空白点和交叉点, 在交叉点部门之间会存在权 利之争从而降低风险管理效率, 在空白点又难免出现风险管理的真空, 留给金融 风险可乘之机。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和股份制改革的历史机遇, 国有商业 银行必须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以 “ 银行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理念, 以资本对风险的约束为基础, 以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协调、 风险收入与风险成 本相匹配为基本原 则,以加强基础管理为重点, 技术先进、 制度健全、 执行有效 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对风险的统一控制、监管和化解。 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侧重于风险管理方法的探讨, 忽视 了风险管理体系中基础组织架构的重要作用, 相关的文献对组织架构的深入探讨 也比较少, 本文立论基础主要依据组织学的相关理论和风险组织结构设计的实际 经验, 同时借鉴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定义, 为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设计的构想 提供理论指导。 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 本文旨 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卜 的商业银行风险组织体系,全面覆盖各种风险,保证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第一章组织结构相关理论综述 组织结构从来就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它的范式基础主要是社会学和心 理学, 侧重于将组织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区分开来。 2 0 世纪s o 年代以 后, 伴 随微观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契约经济学的迅速发展, 用经济学的方法, 特别是博 弈论和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组织问题成为微观经济学和组织理论相结 合的一个新生长点, 逐渐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产权理论等理论。 管理学和经济学关于组织结构的理论出发点是不同的, 管理学认为组织的存 在是显而易见的, 大部分理论不探讨组织存在的原因, 或者缺乏深入探讨,管理 学主要探讨各种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如环境、 权利安排、 企业文化等。而经 济学关于组织结构的理论出发则是组织为什么会存在。 因此, 从管理学和经济学 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全面理解组织结构理论。 第一节经济学有关组织结构理论 经济学对组织结构研究的理论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发展, 一是组织有利于交易 费用的降低, 如交易费用学派; 二是组织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如队生产理论。 近些年来, 这两条主线出现融合的趋势, 即将分工和协作作为两个考察维度, 从 不同组织层面之间和相同组织层面内部的生产和交易成本的相对变化及两者相 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以 解释经济组织形态与结构的变迁。 、科斯的企业理论 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的研究起源于科斯 1 9 3 7 年发表的著名论文 论企业的 性质 , 提出“ 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 他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 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 ( r . h . c o a s e , 1 9 3 7 ) 。按照科斯的理论。企业通过 “ 内部化” 市场交易而减少了交易的费用。 如果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低于市场的 交易费用, 则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的交易管理机制, 从而认为企业组织优于市 场机制。 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高低是权衡企业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它是由企业 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企业的组织结构按特定的逻辑不断优化, 其不断优化的动力 既有企业内部因素, 也有企业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有工业化的成长, 市场机 制的发展,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不断追求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 以降低内 部管理成本。 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正是企业不断适应外部经济 环境与追求内部更低管理成本, 从而建立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的过程。 但是, 科斯 在强调交易费用的重要性时忽视了企业组织变动对于直接生产成本的影响。 二、资本专用性理论 威廉姆森3 是科斯理论的主要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从合约角度出发,对 交易费用概念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理性,有 , 罗 纳德 科斯, 英国 人, 其主要贡献在于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 交易费用和 产权的重要性。 r 科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上 海人民 二是组织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如队生产理论。 近些年来, 这两条主线出现融合的趋势, 即将分工和协作作为两个考察维度, 从 不同组织层面之间和相同组织层面内部的生产和交易成本的相对变化及两者相 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以 解释经济组织形态与结构的变迁。 、科斯的企业理论 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的研究起源于科斯 1 9 3 7 年发表的著名论文 论企业的 性质 , 提出“ 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 他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 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 ( r . h . c o a s e , 1 9 3 7 ) 。按照科斯的理论。企业通过 “ 内部化” 市场交易而减少了交易的费用。 如果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低于市场的 交易费用, 则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的交易管理机制, 从而认为企业组织优于市 场机制。 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高低是权衡企业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它是由企业 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企业的组织结构按特定的逻辑不断优化, 其不断优化的动力 既有企业内部因素, 也有企业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有工业化的成长, 市场机 制的发展,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不断追求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 以降低内 部管理成本。 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正是企业不断适应外部经济 环境与追求内部更低管理成本, 从而建立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的过程。 但是, 科斯 在强调交易费用的重要性时忽视了企业组织变动对于直接生产成本的影响。 二、资本专用性理论 威廉姆森3 是科斯理论的主要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从合约角度出发,对 交易费用概念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理性,有 , 罗 纳德 科斯, 英国 人, 其主要贡献在于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 交易费用和 产权的重要性。 r 科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上 海人民 2 . 外部性 原则;3 . 等级分解原则。他分析了交易的三个维度:1 . 不确定性;2交易频度; 3资产专用性。 认为交易的维度决定了缔约方式的选择, 并要求相应的交易协调 规制结构与之匹配。 他提出最优层级理论, 认为企业应该通过一个层级结构来组 织生产和分工,层级种类的选择则取决于层级管理的效率或成本大小。 威廉姆森界定了四个重要概念, 一是市场不确定性的概念, 是指由于产品未 来的价格或产品的不确定性导致合约条款越来越复杂。 由于一方的违约行为会减 少另一方的利益, 因此双方都尽可能了解交易所需的细节, 这既增加了合约的成 本, 也降低了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二是有限理性, 是指人类的行为常常处于 欲望的合理性和有限制的条件之间, 落在非合理的行为与超合理的计算行为之间 的中间地带。三是 “ 小数谈判问题” ,是指最初谈判时会有大量的潜在交易对手 存在, 但当更换合约或重新修改合约时, 交易人数就会减少, 从而增加交易的搜 寻和等待成本, 增加交易顺利完成的费用支出。 四是机会主义行为, 是指个人通 过交易中不诚实的行为达到自己的目 的。 在此基础上, 威廉姆森讨论了交易双方在市场交换过程中使谈判和缔约的 成 本提高的过程, 他提出, 首先, 市场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结合起来会增加长期合 约的缔结成本; 其次, 小数谈判问题和机会主义行为结合会增加短期合约的缔结 成本。 因此, 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 而企业可以 通过内部化的方式大大减 少合约的缔结成本。 威廉姆森其后进一步提出了资产专用性理论。 资产专用性是指某些投资一旦 形成某种专门用途的资产就难改变为其他作用, 如果要改变肯定会造成较大的经 济损失。专用性资产可以分为五类:地点特征、物质资产特产、人力资本特征、 专用资产特征和商标名称资本特征。 威廉姆森进一步用合约经济学的分析模型分 析了专用性交易的协调行为。 他的结论是: 第一,当资产的专用性较低时, 买方 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很多卖方, 卖方也 可以将资产方便地转移, 因此一旦交易关系 中止, 投资者将受到重大损失, 因此可以采用双头式、 三头式等不同的关系式合 约, 否则交易价格将定在较高的价格水平。 第三,当资产的专用性非常高时, 会 采用关系式合约; 但如果这种关系式合约的交易费用很高时, 将会出现一体化联 合。总之,交易者将选择合约、组织等方式使交易费用最小化。 三、协作生产力理论 协作生产理论是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于 1 9 7 2 年提出的。在 生产、信息成 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 他们提出: 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要 素的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力。 企业是在协作生产出现时所采用 的一种特殊的监督机制。 企业并没有比普通市场更为优越的命令、强制、和纪律 约束等权利,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组织。 企业的生产在本质上是一种协作生产。 在这种协作生产中, 每个个体的行为会影响其他个体的选择集, 即要素所有者之 间存在外部性。因此,协作生产就会面临队员偷懒或者搭便车的道德风险问题。 协作生产的效率难题就在于如何克服各要素所有者之间在协作生产过程中的偷 懒和搭便车动机。 从这一意义上讲, 企业的产权结构也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立 的。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协作生产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i技术的发展有时会 降低市场交易的费用, 同时也会扩大企业的作用, 使以 协作为基础的协作生产变 奥利弗 威廉姆森, 契约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1 9 9 9 . 8 7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得更加重要; 2 . 企业是一种团队所使用的投入的 专门的代理市场, 它能更优越地 汇集合核实有关异质资源的知识; 3 每个队员都有偷懒和搭便车的动机, 是因为 监督成本可以转嫁给他人, 但每个人其实都希望谁也不偷懒, 因为如果在没有偷 j懒的“ 队的忠诚和精神”指引下,每个人的利益才会真正最大化。 他们认为, 在这一的条件下,由于监督的专业化, 协作生产可以比市场更经 济的监督和测度劳动生产率以使边际生产率与投入品的边际成本相等, 从而减少 偷懒。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 可以把企业和市场看 作是相互竞争的市场形式, 即私人拥有的市场和公开的或者共有的市场之间的竞 争。 四、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 杨小凯5 等经济学家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组织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新古典 经济学抛弃了古典经济学中核心的部分 分工。 同时,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消费 者和生产者相互分离, 这使它的解释力大大下降, 甚至不能解释企业的出现。 他 们提出了专业化经济的概念, 放弃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分离的假定, 引入交易费 用 的概念, 形成了超边际分析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他们通过数学模 型说明:第一,分工和专业化产生组织;第二,组织可以节约交易费用;第三, 组织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率。 下面介绍杨小凯提出的最优分层组织模型。 前提假设: 1 . 假定每个人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2 . 存在专业化经济供选 择; 3 . 存在交易费用的冲突; 4 , 每个人都生产两种产品: 普通消费产品和为生产 过程服务的管理知识。 每个人可以有两种生产方式:自己自 足的生产方式 ( 生产 管理知识来为自己的生产服务)或者是劳动分工的生产方式。 模型: 假定一个企业有m 层管理层级, 每个主管管理x 个下属。由于管理人 员越多,管理质量越差,令管理质量下降造成的 代价为 c ,则 c , =c x ,其中 c 为参数。假定最底层有n 个不同的工作人员,则n =x 0 。 而经理人员的总数s =1 + x + x + . . , 十 x 一 , 二( x - i )/( x - 1 )二( n - 1 ) / ( x - 1 ) 。 设管理人员每人工资为t , 则所有经理人员的工资支出为c z t s = t ( n - 1 ) / ( x - 1 ) 总管理费用为c =c ,+ c z c x + t ( n - 1 ) / ( x - 1 ) o 将c 对x 求导, 令其等于。 , 可得总费 用最小的 最 优x 解x *= 1 + t ( n - 1 ) / c 0 _ 5 , 因此最有层次解m * = 1 n n / l n x 可以 证明:d x / d n o , d m / d n o ; d x / d t o , d m / d t o ; d x / d c o . 这说明,当分工水平 n上升时,最优层次数 m ,上升,每个经理人所管人数 厂 也上升。当工资t 上升时,最优层次数衬 减少,每个经理人所管人数x 上升。 当每个经理管理能力 1 / c 下降,即c 上升时, 最优层次数m 上升, 每个经理人所 管人数x 下降。“ 杨小凯,1 9 8 8 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 c i 功研究 员、 澳洲莫纳什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 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 占 典 框架 被匿名书 评人称为“ 对经济学根基进行重新梳理, 为经济学教学提供了 崭新 的方向气 见: 杨小凯, 经济学原理 ( 第1 版) , 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 版社,1 9 9 8 , 其推导 过程 有 一 所简化。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五、u型、m型和e型组织结构理论 钱德勒下 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在1 8 4 。 年以后才出现, 标志就是所有权和控 制权的分离。 在此之前, 几乎所有的高层经理都是企业的所有者, 没有出现经理 阶层。 他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美国企业正在由u 型组织向m 型组织转变,u 型结 构一般称为职能性结构, 是在公司主管统一指挥下的平行专业化单位。 m 型结构 是由一般称为职能性结构,是在公司主管统一指挥下的平行专业化单位。 m 型结 构是由一 组多样化的事业部门组成的分权结构, 它们各自 侧重于不同的产品系列 或市场区域。 m 型结构包括三类: 一是事业部式结构, 指以产品为标准划分分部; 二是区域式结构, 指以区域为标准划分分部; 三是混合式结构, 指同时以 产品和 地区为标准划分分部。 在钱德勒的基础上, 威廉姆森提出了m 型假说, m 型大企业的组织和运营在 目 标的追求和最低成本行为方面比 u型组织结构更接近于新古典的利润最大化 假说。m型假说提出以后, 有许多经验计量工作进行验证。尽管结论不同,但 普遍认为企业组织结构对利润率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u 型和m 型组织的发展, 出现一种兼有u 型和m 型组织特点的矩阵式结 构, 它包含产品报告线和职能报告线,部分员工同时存在两位主管。 随着经济的发展, u 型和m 型组织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品, 逐渐向巨 型( 商 业生态系统) 转变,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第一, 外包制, 从最初的 零部件、 生产环节发展到了业务外包, 一些长期以来被视为不可纳入市场分工的 企业管理职能正在为专业化的生产商承担。 第二, 内部市场化进一步发展。 企业 内部的多个单位不仅仅是内部模拟核算, 而是每个单位有各自 不同的战略资源和 竞争力, 企业之所以存在, 正是由于单位间存在密切的资源依赖。 第三, 横向一 体化和纵向 一体化正在以 前所未有的 速度发展, 企 业横向 和纵向 并 购的规模越来 越大, 企业间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 组成类似生 物群落的 企业群落。 正是在这个 基础上, f 型企业组织结构被提出来,商业生态系统是指由客户、 供应商、生产 厂家、 资金渠道、 行业协会、 标准制定机构、 管理机构等各方面组成的一个协作 群体,类似一个生物群落,这个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 共同进化” ,进化的动力来 源于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和相互完善。 这个特征是 “ e 式”的,因为成员之间互补 性很强,不可或缺;系统的成员也是 + e 式”的,当新的行业和市场出现时,可 以吸纳新的成员建立新的优势。 第二节管理学有关组织结构理论 管理学中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古典组织理论主要针对组织 内部分工与活动的安排; 新古典组织理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组织的行为方面: 系 统组织理论主要从生态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对组织结构进行研究。 一、古典组织理论 ( 一)泰罗的职能组织理论 泰罗“ 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管理理论包含组织理论的萌 , 饯德勒 ( a . d . c h a n d l e r , j r) ,美国人,1 9 6 2 年发表的专著 业发展的历史 阶段 ,在学术界及_f 业界引起极大反响。 日 费雷德里克泰勒, 美国人,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包括 战略与结构工业企 科学管理原理和 科学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五、u型、m型和e型组织结构理论 钱德勒下 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在1 8 4 。 年以后才出现, 标志就是所有权和控 制权的分离。 在此之前, 几乎所有的高层经理都是企业的所有者, 没有出现经理 阶层。 他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美国企业正在由u 型组织向m 型组织转变,u 型结 构一般称为职能性结构, 是在公司主管统一指挥下的平行专业化单位。 m 型结构 是由一般称为职能性结构,是在公司主管统一指挥下的平行专业化单位。 m 型结 构是由一 组多样化的事业部门组成的分权结构, 它们各自 侧重于不同的产品系列 或市场区域。 m 型结构包括三类: 一是事业部式结构, 指以产品为标准划分分部; 二是区域式结构, 指以区域为标准划分分部; 三是混合式结构, 指同时以 产品和 地区为标准划分分部。 在钱德勒的基础上, 威廉姆森提出了m 型假说, m 型大企业的组织和运营在 目 标的追求和最低成本行为方面比 u型组织结构更接近于新古典的利润最大化 假说。m型假说提出以后, 有许多经验计量工作进行验证。尽管结论不同,但 普遍认为企业组织结构对利润率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u 型和m 型组织的发展, 出现一种兼有u 型和m 型组织特点的矩阵式结 构, 它包含产品报告线和职能报告线,部分员工同时存在两位主管。 随着经济的发展, u 型和m 型组织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品, 逐渐向巨 型( 商 业生态系统) 转变,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第一, 外包制, 从最初的 零部件、 生产环节发展到了业务外包, 一些长期以来被视为不可纳入市场分工的 企业管理职能正在为专业化的生产商承担。 第二, 内部市场化进一步发展。 企业 内部的多个单位不仅仅是内部模拟核算, 而是每个单位有各自 不同的战略资源和 竞争力, 企业之所以存在, 正是由于单位间存在密切的资源依赖。 第三, 横向一 体化和纵向 一体化正在以 前所未有的 速度发展, 企 业横向 和纵向 并 购的规模越来 越大, 企业间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 组成类似生 物群落的 企业群落。 正是在这个 基础上, f 型企业组织结构被提出来,商业生态系统是指由客户、 供应商、生产 厂家、 资金渠道、 行业协会、 标准制定机构、 管理机构等各方面组成的一个协作 群体,类似一个生物群落,这个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 共同进化” ,进化的动力来 源于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和相互完善。 这个特征是 “ e 式”的,因为成员之间互补 性很强,不可或缺;系统的成员也是 + e 式”的,当新的行业和市场出现时,可 以吸纳新的成员建立新的优势。 第二节管理学有关组织结构理论 管理学中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古典组织理论主要针对组织 内部分工与活动的安排; 新古典组织理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组织的行为方面: 系 统组织理论主要从生态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对组织结构进行研究。 一、古典组织理论 ( 一)泰罗的职能组织理论 泰罗“ 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管理理论包含组织理论的萌 , 饯德勒 ( a . d . c h a n d l e r , j r) ,美国人,1 9 6 2 年发表的专著 业发展的历史 阶段 ,在学术界及_f 业界引起极大反响。 日 费雷德里克泰勒, 美国人,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包括 战略与结构工业企 科学管理原理和 科学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芽, 其组织结构理论的主要思想包括: 第一, 设置计划部门, 将计划职能与执行 职能分开, 用科学方法代替经验工作法。 第二,实行职能制, 使每个管理者只承 担有限的管理职能。 第三, 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人员就经常出 现的问题进行规范 化,自己主要处理没有规范的例外工作。 ( 二)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马克斯 韦伯, 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 官僚组织是有效率的, 在精确性、稳定性、 纪律的严格性和可靠性方面都 优于其他组织, 可以大大减少摩擦带来的成本。 另外,官僚制还有利于技术知识 的 运用和提高。 第二, 法定的 权威是现代组织的基石, 韦伯花了 大量篇幅论述权 权力, 他认为, 组织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为基础的, 合法权威有合理基础、 传统 基础和神授基础三种形式,只有法定权威才是官僚组织的基础。 ( 三)法约尔的组织过程理论 法约尔 。 提出了组织过程理论,他关于组织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提出 i d条管理原则,其中许多是关于组织职能的指导原则,如专业化分工、集中以 及等级制等原则, 初步明确了 等级制的原则。 第二, 提出由“ 管理幅度” 确定组 织层级, 确定了层级制的基础。 第三, 研究了企业职能机构的设置, 提出了 直线 职能制的构想, 使组织既具有职能制的优势又符合统一指挥的原则。 第四, 提出 了“ 法约尔桥” ,建议在同级之间建立直接沟通的桥梁,提高效率。 二、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 (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梅奥 领导了 著名的 霍桑实现,他的实验结果表明,社会团体是决定组织运 行的基本力量, 由 此组织理论进入行为科学时期, 将人看成社会的人, 梅奥对组 织结构理论的贡献主要在对非正式组织的 研究, 他认为, 经营者同时承担着经济 织能和社会职能两种职能, 前者的目 的是创造财富, 后者的目 的是认为感情逻辑 在组织中的作用, 采取措施培养良 好的人际关系, 在职工和管理层中都存在非正 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价值标准是组织的律条,团体的成员都要遵守价值标准。 ( 二)麦格雷戈的组织行为动力理论 麦格雷戈从人性出发, 提出了著名的“ x 理论” 和 “ y 理论” 。 他认为, 传统 的组织理论假定,人的天性是厌恶工作的,对绝大多数人必须实行强制、监控、 指挥和惩罚,人们想逃避工作和责任, 宁愿接受指挥,这被成为 “ x理论” 。 他 指出, 在工作中消耗的体力与玩游戏是一样的, 人们并非生来厌恶工作; 外部控 制和惩罚并不是实现组织目 标的唯一手段, 组织的目 标应该和员工的成绩紧密联 系起来, 这被成为“ y 理论” 。 x 理论的结论 是实行等级化管理, y 理论的结论是 管理 。 在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 使人们认识到了 管理是一门 建立在明确的法规、 条文 和原则 之上的科学, 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 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 排的火公司的业务活动。 , 马 克 斯 韦伯, 德国 人,曾 担 任教 授、 政府 顾问 、 编辑, 对 社会学、 宗教 学、 经 济学与 政 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主要著作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 一般经济史) 、 社会和经 济组 织的理论 等, 其中官僚组织模式的理论( 即 行政组织理论) , 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10 亨 利 法约尔 ( h e n r i f a y o l , 1 8 4 1 - 1 9 2 5 ) , 法国人, 早期就参与企业的管理7 : 作, 并 长期 担任企业高级领导职务。 , , 梅奥, 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 行为科学家, 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十, 进行了 若名的霍桑试验, 主要代表著作有 组织中的人和 管理和士气 。 第一章纲织学相关理论 一体化管理,即创造一种条件, 使组织成员争取组织实现自己的目 标。ii 三、系统科学的组织理论 ( 一)巴 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 切斯特 巴 纳德被誉为现代管理和组织结构理论之父。 他认为, 组织的本质 不是由人组成的集团, 而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 组织不是由单个人组成的集 合, 而是有机的系统, 组织不是一般的系统, 而是协作系统的核心部分。 组织系 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 . 共同的目的; 2 . 协作的愿望; 3 . 信息。巴纳德还对组织 领导权限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 权限 包括三种, 1 . 职位权限; 2 . 领导权限,指某 人并不居高位, 但受到尊重, 大家乐于听从他的意见; 3 . 组织权限, 指个人的意 见要以组织的名义采取行动。 ( 二) 西蒙的组织决策理论 西蒙的组织结构理论认为: 组织的集权化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集权 指组织中 特定活动的专门化 狭义的集权指组织的下级单位权利被剥夺, 向中央 的组织单位集中。 西蒙对未来的组织结构进行了 预测, 他认为, 未来的组织包括 三层,一是基本层,是物质生产和分配系统,二是日常作业的程序化决策过程, 三是控制和革新基本层的非程序化决策过程。组织仍将是阶层等级式的。 ( 三)菲德勒 .的组织权变控制理论 菲德勒将组织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 他提出了权变模型, 分析了主要因素 对权力变化的影响。 构成权变模型的重要变量包括领导者个性、 领导情境。 其中, 领导情境包括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 任务的结构性、 职位权力, 菲德勒认为,其 中最重要德式领导者与成员德关系, 而此前普遍认为最重要的是职位权利。 他用 l p c 模型论述了领导个性和领导情境的关系,并论述了在动态领导过程中,影响 领导绩效的主要原因包括经验、训练和压力。 ( 四) 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的系统与权变理论 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的组织结构理论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1 . 新的组织结构设 计理论。 组织结构是环境与组织其他分系统之间的纽带。 环境的差异性越大, 组 织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就越大。 在组织设计中, 首先要注意活动的差异, 包括垂直 差异, 指以组织的等级结构为代表的垂直方向的专业活动的差异, 形成等级结构; 水平差异, 决定部门结构。 其次是注意组织活动的一体化, 通过指示型、自愿型、 促进型三种方式协调活动。2 . 组织结构设计的演进过程 。组织结构的变化主要 变现在管理结构的形成、规划管理的出现、矩阵结构的创立。规模越大的组织, 结构越精细。组织的规模变达大的时候,组织专业化程度提高,组织人员增多, 并形成一定的管理结构。3组织结构的动态性。他们研究了两种组织结构形式, 稳定的机械式结构和动态的有机式结构。 ( 五)阿尔 瑞契和普费弗的资源依赖理论 阿尔瑞契和普费弗的资源依赖理论并不是简单认同“ 环境选择合适的组织形 式” 这一观点,而是认为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 他们指出: “ 组织的管理者如同 管理其组织一样管理着环境,并且后者与前者一样重要,甚至比前者更重要。 ” 资 源依赖理论的关键因素是战略选择, 组织利用战略来对付环境的变化。 内部的 权利安排和外部的群体需要是决策制定过程的中心。 少 麦戈雷格认为, 基子y 理论假设的管理就应该是“ 一个创造机会、发掘潜力、消除障碍、 鼓励成lw . 提供指导的过程, 这就是彼得德鲁克所谓的 目 标管理, ” 。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第三节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理论框架 、金融风险管理和组织结构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商业银行, 天然具有风险性。 作为经营货币的 特殊企业, 商业银行存在着自 生的内在脆弱性, 它包括储户挤兑、 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流动 性危机的传递效应和传染效应以 及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内生趋向性,等等。 各种各样的风险显然增大了商业银行经营失败的可能性。 此外, 单个商业银行发 生了危机很容易引发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 因此, 对各种风险的严格审核和控制 应该是商业银行治理的重中之重。 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就是通过银行将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的负债的 形式来实现的,它意味着既要重视经营风险,又要在权衡风险与回报的基础上, 承担合理的风险 ( 何自 云,2 0 0 3 ) 。风险管理就是要协调好盈利和安全二者之间 的关系, 在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中, 具体来说, 是处理好管理部门和前台业务部 门 之间的关系, 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利润率和资源的利用效 率, 实 现 这 个目 标的 前 提 是 建 立 完 善 、 合 理 的 风 险 管 理 组 织 结 构。 3 因 此, 商 业 银行风险管理除了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处理办法实施以外, 还必须在银行内 部的组织设置上有合理的安排, 合理有效的商业银行风险组织结构是完善的现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 是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组织保障。 建立协作和制 衡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有效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 所谓组织 结构是指组织将资源组合在一起完成特定目 标的方式, 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犹如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关系只有在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匹配, 才能起到 促进作用, 否则只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样, 组织架构的设计只有和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的发展相匹配才是有效的, 随着风险管理的不断变化, 组织架构的安排 也需要随之灵活调节。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管理技术的提高, 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得到了风险管 理专家和银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设计趋于严密和完善, 逐步形成了由 银行董事 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 以 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 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 联系的 风险内 部管 理系统, 强调风险 管 理部门 既 要与 各业务部门 保持密 切的联系 和信息畅通, 同时又要求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对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性。 独 立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出现是9 0 年代国际上大的金融机构在组织结构上为适应风 险环境复杂化而进行的重大改进。 此外, 这一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 管理系统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 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 这就进一步加强了金 融机构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设计在遵循一般经济学和管理学所发展的组织结构理论 外, 需要密切结合风险管理的职能和效率要求。 在风险管理组这结构设计的过程 中,不仅要结合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各级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还要考虑信贷管理制度、 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文化的影响。 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 类型,经典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下述三种模式。 二、职能型风险组织结构模式 在此模式下, 整个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按职能部门划分, 风险管理部门与其 何自 云在2 0 0 3 年出版的 商业银行的 边界:经济功能 与制度成本专著中 着重论述了商 业银行的核心功能是风险管理。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它职能部门平行, 负责整个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 此种模式适用于资本规模 较小的银行。 图1 - 1 职能型风险组织结构1 4 此种模式的优点表现为, 能够促进银行组织实现职能目 标; 确保部门内规模 经济的实现; 促进组织深层次的技能提高。 在银行资产规模较小, 从事的业务种 类比较单一的情况下, 风险管理部门比较容易对整个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监 控和管理,并且有利于与其他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但是, 该模式的缺点也较为明显, 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外界环境变化反映较 慢; 可能会引起高层决策缓慢、 银行各风险管理层级之间超负荷运行等问题:同 时,部门间缺少横向协调和缺乏创新,对组织目 标的认识有限等。 三、事业部型风险组织结构模式 此种模式适用于资产规模较大、 经营业务种类较多的银行。 在此模式下, 整 个银行按业务种类划分为不同的事业部, 便于对相关业务进行专业化经营, 形成 相应的利润中心。 图1 一 2 事业部型风险管理组 织结构” 此种组织结构设计的优点是, 整个组织能够快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能够 实现跨职能部门的高度协调, 各事业分部容易适应并应对不同的产品、 地区和顾 客; 有利于决策的分权化; 风险部门设在各个事业部内部, 有利于各个事业部有 针对性地对本部门所面临地风险及时监督和控制。 此模型的局限性表现在, 不具有职能部门内部的规模经济; 各产品线之间缺 ”资料来源: 叶永刚、 顾京圃, 中国商业银行内 部控制体系研究、 设计与实施, 北京:中国 金融出版社,2 0 0 3 . 3 0 - 3 4 ,5 资料来源:同上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乏协调, 从而导致产品线的整合与标准化变得困难, 并且不利于银行对整体经营 风险的控制。 四、矩阵型风险组织结构模式 此种模式适用于资产规模较大, 从事业务种类繁多的大银行。 其主要特点是: 整个银行按照业务种类纵向划分为以业务为主的利润中心, 便于各部门根据各自 业务特点进行专业化经营; 按职能部门的分类横向划分, 通过总行的职能部门对 各业务部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横向控制和管理, 有利于银行对总体经营风险 的控制。 困回园 困困丽 风险 fi 亘 巨 一墓 口 稽核 图卜 3 矩阵 形 组织结构图 上 另一种矩阵型结构是以 地区为标准设置纵向的利润中心, 以职能为标志对各 部门的相应职能进行横向控制。如图1 - 4 。许多允许跨地区设置分行的商业银行 采用此种管理模式。其风险控制组织的结构如下。 11 资料 来源:同上 第一章组织学相关理论 图1 - 4 矩阵型组织结构图” 该模式下 的商业银行风险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园互换合同
- 财务合同管理岗位风险
- 贝雷片租赁合同范本
- 保险合同十句话
-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专题训练12.理解质量和密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深圳市中荟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船用钢质斜梯》
- 贵州省贵阳市观观山湖区美的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石英玻璃管(棒)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一例肺癌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个案护理
- 2022版新课标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解读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 解读
- 中式面点技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期中模拟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
- 唐宋名家词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4月贵州省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 临“震”不慌+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2023年绍兴市嵊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