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pdf_第1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pdf_第2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pdf_第3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pdf_第4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已9 7 -p 、 一2 十 , ,j ,4 t , 一 w , 、 、 一 、 一。 ,f;、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经校保密办审核批准,本学位论文属保密论文,在年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拉数日期: 导师签名: 少 压珞乃 日期: 蛆j 零f 生羞 本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中西方自我观差异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中,本文从自我意识的发展轨迹即物质一心理一意识一自我意识一阿 赖耶识( 无我境界) 来诠释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认为从自我意识发展的动态过程来 看,中西方自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心理学将自我视为精神发展的核心,是“惟 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认为执着于自我将阻碍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的最高境 界是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是“无我”的。对于这种差异的本质原因即自我研究方 法的差异,则表现为寻找自我实体的西方实证方法与可以深入自我背后本源的东方式 内证。 第二部分是两个实证研究,以进一步发现中西方虬睢我 与“无我差异的实质。 研究一通过“二十项测验”探索虬睢我与“无我 的表层差异即通过测验 探讨受不同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中西方被试在自我描述时的差异。通过对数据的多元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自我定向上,欧美被试得分高于中国被试,而在社会定向上, 中国被试得分高于欧美被试。这提示,欧美被试有更强的自我定向,而中国被试有更 强的社会定向。初步验证了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 但们睢我”与“无我”的差异绝不仅仅是研究一所呈现的:中西方人在自我定向 与社会定向存在显著差异。这只是中西方人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外在表现的差 异,其有更深层次的涵义。遗憾的是,“无我”境界虽是可以企及的,却并不是所有 人都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更是用西方的科学量化方法所不能测量出来的。 因此,研究二根据“人是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下的人尤其是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文化 的缩影”,选取庄子与苏格拉底作为中西方代表人物,采用学术语篇研究法,以有关 中文摘要“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 庄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变量的操作化指标进行统计 分析,以探讨中西方“惟我 与“无我”思想的深层次差异。u 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 了理论研究的结论。 由此,对于中西方“惟我 与“无我”思想的本质差异,本文做出如下结论: ( 1 ) 就自我本质而言,西方心理学“惟我观认为自我是实存的,可以意识到 的;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无我”观则认为自我并非是可以意识到的,只有去除自 我的局限,本质方能呈现。 ( 2 ) 就理想自我的特征而言,西方心理学们睢我”观认为自我的完善和统合是 人格发展的最终状态,是无法超越的;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无我”观则认为自我 并非是人格的最高状态,是可以超越的。 ( 3 ) 就实现理想自我的途径而言,主客二分式的实证研究( 以认知为主的智慧 提升) 是西方心理学“惟我 观找到自我的方法和手段;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无 我 观则认为东方式的内证( 一种修心技术) 是找到自我本质的途径。 关键词:惟我;无我;自我观;实证;内证 作者:杨宪敏 指导教师:彭彦琴 “s e l f - o n l y a n d “n o - s e l f ,。一ar e s e a r c h o fs e l f b e t w e e n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 a b s t r a c t s e l f - o n l y a n d n o - s e l f a c o m p a r i s o nr e s e a r c h o fs e l fb e t w e e nc h i n e s e a n d 肋s t e r nc u l t u r e s a b s t r a c t t h es e l f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i s s u ei n c r o s s - c u l t u r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a l l t h es t u d i e sa r eb a s e do n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a n dc o l l e c t i v i s m ,b e t w e e ni n d e p e n d e n t - s e l fa n d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t - s e l f b u t b e c a u s eo ft h er e s t r i c t i o n so nc u l t u r a lt h i n k i n g ,i ti si n e v i t a b l yh a v ed i f f i c u l tt of i n dt h e n a t u r eo f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 ot h ea r t i c l ei n n o v a t i v e l yp r o p o s e sav i e wo ns e l f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i s s e l f - o n l ya n dn o - s e l ft h r o u g ha n a l y z i n g t r a d i t i o n a l s e l fo f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 t h i sa r t i c l ei n c l u d e st w op a r t sw h i c hi s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a n d 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 i n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 ,t h i sa r t i c l ei n t e r p r e t st h es e l fd i f f e r e n c e si nc h i n e s ea n d 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f r o m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t r a c ko fs e l f - a w a r e n e s s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d y n a m i c p r o c e s s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e l f - a w a r e n e s s ,t h es e l fw a so nt h ed i f f e r e n ts t a g eb e t w e e n 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 :i nw e s t e r n p s y c h o l o g y , s e l fi sa c t u a l l y s e l f - o n l y w h i c hi s t h o u g h tt h ec o r eo fs p i r i t u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w h i l ei nc h i n e s eh u m a n i s t i cp s y c h o l o g y ,s e l fi s e q u a lt o “n o - s e l f ,b e c a u s eo v e re m p h a s i z i n gs e l fw i l lb l o c ki n d i v i d u a l - d e v e l o p i n ga n d s e l f - t r a n s c e n d e n c ei st h eh i g h e s tr e a l mo f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 a b o u tt h es e l f - s t u d ym e t h o d sb e t w e e n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w e r ed e s c r i b e da st h e w e s t e r ne m p i r i c a lw h i c hi st os e e kt h es e l f - e n t i t ya n dt h eo r i e n t a li n t e r n a l - e v i d e n c ew h i c h c a l le m b e dt h er o o to ft h es e l l 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i n c l u d e st w op a r t s t h ef i r s ts t u d yq u e s tt h es u r f a c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s e l f - o n l ya n dn o - s e l ft h r o u g h “t s t ”t h a ti st os a yw ew i l l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w h e n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 s d e s c r i b et h e m s e l v e s t h e nt h er e s u l to fm a n o v as h o w st h a tt h es c o r eo fw e s t e r n si s m “s e l f - o n l y a n d “n o s e l f ar c s e a r c h o fs e l fb e t w e e n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 h i g h e rt h a nt h es c o r eo fc h i n e s eo ns e l f - f o c u s e d ,a n dt h es c o r eo fc h i n e s ei sh i g h e rt h a n t h es c o r eo fw e s t e r n so ns o c i a l - f o c u s e d i ts h o w st h a tw e s t e r n sa r es e l f - f o c u s e da n d c h i n e s ea r es o c i a l - f o c u s e d t h i sr e s u l tp r e l i m i n a r yc o n f i r m e d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n a t u r eo ft h es e l f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si sn o tj u s tt h e s e l f - f o c u s e da n ds o c i a l - f o c u s e dw h i c hi s j u s tt h ee x t e r n a lb e h a v i o r sb u th a v ed e e p e r m e a n i n g s u n f o r t u n a t e l y , t h es t a t eo f “i l o _ s e l f ,i sn o tc a nb ee x p e r i e n c e db ye v e r y o n ea n d i sn o tc a nb em e a s u r e do u tb yw e s t e r ns c i e n t i f i cm e t h o d s s ob a s e do nt h eh y p o t h e s i st h a t h u m a ni st h ep r o d u c t so fc u l t u r ee s p e c i a l l yt h e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w h i c hc a nr e p r e s e n t e dt h e c u l t u r e ”,t h es e c o n ds t u d ys e l e c tc h u a n gt z ua n ds o c r a t e sa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 e l e c tt h e p a p e r sw h i c ha r ea b o u tt h e i rt h o u g h t s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d e e p e r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 n o - s e l f a n d s e l f - o n l y t h r o u g h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t h e nt h er e s u l tf u r t h e rv e r i f i e dt h e h y p o t h e s i s i nr e g a r dt ot h en a t u r eo f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n o - s e l f a n d s e l f - o n l y ,t h i s a r t i c l em a k e sc o n c l u s i o n sa sf o l l o w s : ( 1 ) a st h en a t u r eo fs e l l “s e l f - o n l y ”b e l i e v e st h a ts e l fi se x i s t e n t i a la n dc a nb er e a l i z e d ; a l t h o u g h “n o - s e l f s u p p o r t st h a t s e l fc a n n o tb er e a l i z e da n dt h en a t u r e p r e s e n t so n l y t h r o u g hr e m o v i n gt h el i m i to fs e l f ( 2 ) a st h ef e a t u r eo fi d e a l - s e l f , “s e l f - o n l y b e l i e v e st h a ts e l f - i m p r o v e m e n ti st h ef i n a l s t a t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i sc a n n o tb et r a n s c e n d e d o nt h e c o n t r a r y , “n o - s e l f s u p p o r t ss e l fi sc a nb et r a n s c e n d e d ( 3 ) a st h ew a yt oa c h i e v ei d e a l - s e l f , “s e l f - o n l y ”r e c o m m e n dt h ec o g n i t i v ea p p r o a c h a n d n o - s e l f s u p p o r t so r i e n t a li n t e r n a l - e v i d e n c ew h i c hc a ne m b e dt h er o o to ft h es e l f k e yw o r d s :s e l f - o n l y ;n o - - s e l f ;e m p i r i c a l ;i n t e r n a l - e v i d e n c e i v w r i t t e n b y :y a n gx i a n m i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p e n gy a n q i n 目录 1 文献综述一 1 1 有关个体主义(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 与集体主义( c o l l e c t i v i s m ) 的研究 1 2 有关独立自我( i n d e p e n d e n ts e l f ) 与依存自我(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ts e l o 的研究 2 问题提出 2 1 研究意义9 2 2 研究创新1 0 3 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差异的理论研究1 1 3 1 “惟我”与“无我”:自我发展阶段的差异1 1 3 1 1 “惟我”的西方心理学1 1 3 1 2 “无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2 3 3 2 实证与内证:自我研究方法的差异3 2 3 2 1 实证的研究方法3 3 3 2 2 内证的研究方法一3 4 3 3 小结3 7 4 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差异的实证研究4 0 4 1 研究一中西方自我观表层差异一以苏州大学生与苏州市留学生为例4 0 4 1 1 研究方法4 0 4 1 2 研究被试4 2 4 1 3 结果4 2 4 1 4 讨论4 5 4 2 研究二中西方自我观深层差异以庄子与苏格拉底为例4 7 4 2 1 研究方法4 9 4 2 2 研究假设4 9 4 2 3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研究变量的操作化定义5 0 4 2 4 结果51 4 2 5 讨论与分析5 5 5 结语5 9 6 参考文献。6 0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 5 附 录6 6 j 舌记7 1 由此揭开了人类对自我漫长的探索历程。作为哲学研究范畴的自我,伴随着科学心理 学的诞生与发展,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发展至今,自我已成为人格心理 学的核心概念,正如格根所说:“自我在人格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中都是十分重要 的概念 ( 王小章,1 9 9 6 ) 。正因为如此,从1 0 0 多年前的詹姆斯时代起,所有的心 理学家都没有放松过对自我的关注( 珀文,2 0 0 1 ) 。 近年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加深,一些心理学研究者逐渐认识到社会文 化因素是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变量,在其研究中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对人的心 理与行为的深刻影响,因此自我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邹晓燕,杨丽珠, 2 0 0 3 ) ,并逐渐成为当今自我研究的重点。m a r k u s & k i t a y a m a 认为“不同的文化会 培养出不同的自我 ,由此m a r k u s 等人对于文化与自我的研究日益成为自我研究的一 个主流方向( 潘志然,崔红,2 0 0 4 ) 。在m a r k u s 等人的理论中,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文化的区分,独立型自我依赖型的自我结构区分是两套重要的核心概念。他认为, 不同的文化即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将对应不同的自我结构:独立型自我和依赖 型自我( m a r k u s ,k i t a y a m a ,1 9 9 1 ) 。至今,这种把中西方文化分别界定为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的观点已被多数跨文化心理学家所接受( h o f s t e d e ,1 9 8 0 ) ( k i r k p a t r i c k , 1 9 8 5 ) ( t r i a n d i s ,1 9 9 5 ) ( 王登峰,崔红,2 0 0 6 ) 。另一种区分是独立自我与依赖自 我,东亚心理学家认为西方人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独立的自我,而东方人则把自我看 作是依赖于他人而存在的( o e r t e r ,a g o s t i a n i ,1 9 9 6 ) 。 正如彭凯平教授( 2 0 0 9 ) 所说“自我是一个受文化因素影响较大的认知结构,近 来大部分有关自我概念( s e l f - c o n c e p t ) 的跨文化研究都来自于注重个体主义集体主 义的价值传统( v a l u et r a d i t i o n ) 和强调自我建构( s e l f - c o n s t r u a l ) 文化差异的自我传 统( s e l f t r a d i t i o n ) ”。鉴于此,本文就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独立自我依赖自我这两 个维度对以往有关自我差异的研究进行梳理。 l 文献综述 惟我与无我一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 1 1 有关个体主义(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 与集体主义( c o l l e c t i v i s m ) 的研究 众所周知,不同的文化对个体有不同的影响,但文化毕竟是一个非常笼统、泛化 的概念,如何考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成为学者思考的问题。国外的研究实践表明,在 现有的条件下,个体主义(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 和集体主义( c o l l e c t i v i s m ) 这对文化模式是一 个较为妥当的切入点( g o u v e i a ,2 0 0 3 ) ( 叶浩生,2 0 0 4 ) 。1 9 8 0 年被誉为“i c 之 父 的h o f s t e d e 在其研究中提出了用来区分文化类型的一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 义”即( i c ) ,跨文化研究自此不断掀起新的高潮( 刘肖岑,张文新,2 0 0 5 ) 。在过去 2 0 多年的时间里,他通过研究国际范围内的有关工作关系价值观,得出了大量有关心 理学的跨文化结论。g r e e n f i e l d 把这种文化区分称为文化差异的“深层结构”。心理 学家采用了这种文化框架来区分不同的文化和确定文化对个体心理运作的影响 ( w a n gq i a n ,s uy a n j i e ,2 0 0 6 ) 。 本质上讲,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框架区别于两种相反的方向:个体主义方向的社 会视个人目标高于个体所属( 所在) 的集体目标,而集体主义方向的社会视自己所属 的集体的目标优于个人目标。也就是说,个体主义文化倾向于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个体 身上,强调个体的独特性、独立性、自主性,强调个体与他人和群体的不同;而集体 主义文化把注意的焦点放在群体或社会水平上,强调和睦的关系、人际之间的相互依 赖、个人为集体利益所做的牺牲、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职责、个体在群体和社会中所 扮演的角色等等。西欧和北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而亚洲的日 本、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则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如前所述,这种把中国 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别界定为集体主义与个体文化的观点已被多数跨文化心理学家所 接受。 那么,基于这种文化模式的差异及其对不同文化模式下的“自我”概念的不同, t r a i n d i s ( 1 9 8 9 ) 认为存在两种自我,即个人自我与公共自我( 或集体自我) 。他认为 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人自我( p r i v a t es e l f ) ,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公共( p u b l i cs e l f ) 和 集体自我( c o l l e c t i v i s ts e l f ) ( t r i a n d i s ,1 9 8 9 ) 。 个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自我视个人是社会的中心,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落脚点都是 在个人自我的水平上。这样,个人的“自我”被看作是自主的、独立的,不同于他人 的“自我”,也独立于群体和社会。个人在做决定时,其参照系是自我的种种特性和 2 惟我与无我一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 能力,考虑的是个体内在的价值和特性,社会的要求和群体的期望是第二位的。个体 自我要求成为独立的自我,并确立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公共和集体自我却认为个人“自我”并非是独立的,自我和他 人之间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晰,自我同他人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一个群体( 如家庭) , 个人决断的做出首要参照的是集体的要求和社会的规范,自我的内在特性、价值,个 体的潜能是次要的和第二位的。在某种意义上,集体主义文化下的“自我”是群体和 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并非一个独立的、有着固定疆界的精神实体。 自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提出之后,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 观点,一种是不分维度的两极概念,认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对立的两极,不能再 进一步分割成多维度的整体特征( o l c a y ,1 9 9 8 ) 。即如果一个国家是以集体主义文 化为主,则这个国家的个人主义倾向就会很低。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即使在同一文 化背景下,个体所表现的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倾向也是不同的。t r i a n d i s ( 1 9 9 5 ) 认为, 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在强调竞争和地位,而瑞典人表现在更看重平等。近年来 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人们试图确定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结构。t r i a n d i s 提出, 有6 0 种特征可以把不同类型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区分开来,其中最有效的分类方法 就是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分成水平( h o r i z o n t a l ) 和垂直( v e r t i c a l ) 两个维度 ( s i n g e l i s ,1 9 9 5 ) 。这是被后来的研究广泛验证和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 s i n g e l i s ,t r i a n d i s ,b h a w u k & g e l f a n d ( 1 9 9 5 ) 和t r i a n d i s ( 1 9 9 5 ) 的v 书的分类方 法是根据团队中个体是如何看待自己来区分的,比如“把自己看成与团队其他人一样 还是不一样? ”“与其他人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 ”来划分。如果一个人在垂直维 度分数较高,他( 她) 就会比较强调等级观念、接受社会的地位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 的不平等状态;反之,如果一个人的水平维度分数较高,则他( 她) 更强调平等,相 信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这样,在个人水平上这两个维度的结合就会有四 种类型:垂直的个人主义( v e r t i c a l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v d 、水平的个人主义( h o r i z o n t a l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h d 、垂直的集体主义( v e r t i c a lc o l l e c t i v i s mv c ) 、水平的集体主义 ( h o r i z o n t a lc o l l e c t i v i s mh c ) ( 王永丽,时勘,黄旭,2 0 0 3 ) 。s i n g e l i s ( 1 9 9 5 ) 编制了 测量这四个维度的态度问卷,对量表的构想效度进行了验证,发现四个因素的内部一 致性系数在0 6 7 - 0 7 4 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也有较好的拟合指数( g f i = 0 7 9 , l 文献综述 惟我与无我一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 a g f i = 0 7 5 ,r m s e a = 0 0 8 9 ) 。该量表问世之后,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采用各种方法 对它进行验证。包括o i s h i 采用美国被试验证以及t r i a n d i s 和g e l f a n d ( 1 9 9 8 ) 用多质多法 ( m u l t i m e t h o d m u l t i t r a i t ) 不仅在美国,而且在集体主义倾向较强的韩国被试中进行测 试,其结果也验证了该量表有较高的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 国内学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永丽、时勘与格罗廷根大学的黄旭( 2 0 0 3 ) 也 针对该量表对中国大陆被试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主义、集体 主义这一文化差异的维度在中国大陆被试中同样可以区分为四个因素,但在中国的文 化背景下有些题目是不合适的。 1 2 有关独立自我( i n d e p e n d e n ts e l f ) 与依存自我(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ts e l f ) 的研究 在m a r k u s 等人的理论中,另一套核心概念是独立性自我与依赖性自我( 东亚心理 学家更倾向于称依存自我) ,这是根据自我建构( s e l f - c o n s t r u a l ) 的不同而划分的两 种类型自我。如前所述,东亚心理学家认为,西方人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独立的自我, 而东方人则把自己看作依赖于他人而存在。 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区别。在这种文化 中,个体总是要使自己独立于他人并发现和表达自己的独特品质。要实现这种文化目 标,就必须将自我理解为其行为参照,即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情感来行动,而不参 照他人的。用g e e r t z 的话来说( 1 9 7 5 ) ,个人是“有范围的、独特的,或多或少是认 知和动机的整体,是意识、情绪和判断的驱动中心组织,能使其成为独特整体的行为, 这些行为既区别于其他整体也和其自身的社会和自然背景不同。西方当代存在主义 者也认为,一个人只有从所有的社会角色中撤出,并且以“自我 作为一个基地,对 这些外铄的角色做出内省式的再考虑时,他的“存在 才开始浮现。如果缺乏这个过 程,那么,他就成了一个没有自己面目的“无名人 ( 汪凤炎,郑红,2 0 0 7 ) 。也就 是说,在西方社会作为个体的“人只有从其所属的各种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中跳出 来,才算把握到真j 下的“自我”,才把握到自己作为一个真正的个体的人( 孙隆基, 1 9 8 8 ) 。而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以人类相互之间的基本联络为特征的。这种 文化中的个体把自己看成是包含在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并且认识到其行为是由行动 者知觉到这个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所决定的。个人的地位来自于他作 4 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 i 文献综述 为一个社会单位的参加者的感觉。因此只有自我被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时才是最有 意义、最完全的。因此称为依赖性自我,也就是说社会中的个体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 并非相互独立的。 总之,西方人的自我之中,除了莱维斯( l e w i s ,1 9 9 2 ) 所称的“我自己 ( i - s e l f ) 之 外,是不包括任何其他人的,即便是自己的家人也不包括在内;换言之,在西方人眼 中,“我自己”是一个自主的人,是一个决策者,一个思想和行为的源泉,一个情绪 经验的聚集点;相应地,西方人一般严格区分“自我”与“他们 ( 其中包括自己的 家人) 。而在中国,对我的界定要比西方人的“自我 含义宽泛很多,中国人的“我 不但包含个体我,还包含形形色色的社会我( 同上) 。就如杨中芳教授( 1 9 9 1 ) 所说 “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很可能在宽度、深度及组织结构上与西方人有很大的差异 。 国外学者对有关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的实证研究都是建立在k u l m m c p a r t l a n d ( 1 9 5 4 ) 的t w e n t ys t a t e m e n t st e s t ( t s t ) ( k u h n ,1 9 5 4 ) ,即用2 0 个句子作开放 性的自我描述( o p e n - e n d e ds e l f - d e s c f i p t i o i l s ) ,以探究不同国家被试的独立与依赖自我 的不同表现。 5 l 文献综述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 r - r l l m a 霸。鳜嘲瞒姊绷捌懈攒s 瓣 ( a :i n d e p e n d e n tc o n s t r u a l b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tc o n s t r u a l ) 图1c o n c e p t u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o ft h es e l l 图1 是m a r k u s k i t a y a m a ( 1 9 9 1 ) 通过对不同自我建构的研究而得出的独立自我与 依赖自我的不同的自我图式( s e l f - s c h e m a t a ) 。上图表明,独立自我与他人几乎没有联 系( 包括与自己的家人,父母等) ,而在依赖性的自我图式中,自我与周围人包括自 己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之间有非常密切且复杂的关系。s t e v e n ( 1 9 8 9 ) 运用t s t 量表 对日本与美国大学生被试施测,发现在日本与美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之间存在同样的 差异。 6 惟我与无我一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 2 问题提出 2 问题提出 通过上文对自我差异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所有有关自我观差异的理论研究与实 证研究,均是以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作为自变量进行的。但问 题是,“西方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采用一种异文化的客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就正 确并且他们以自己文化为出发点而进行的研究本身就已经无价值中立可言( 张 海钟,姜永志,2 0 0 9 ) 。正所谓“由于自身的文化思维限制,西方研究者大都不能深 入地理解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内涵,仅从与个人主义相对的角度看待所谓的集体主 义。然而中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中国人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多重影响, 群己合一、天人合一、忘我无我的自我观在中国人的成长背景中潜移默化。因此说中 国的集体主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中国人的自我能否用独立一依赖型的自我结构进行 划分,是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 潘志然,崔红,2 0 0 4 ) 。鉴于此,本文 从本土心理学出发,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自我的剖析提出:中西方自我观差异为 “惟我”与“无我的差异。 所谓“惟我与“无我”是相对来说的,就如同个体主义相对于集体主义、独立 自我相对于依赖自我一样。然而,不同的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从社会角度看自 我,从社会模式对自我概念的影响来说的,如个体主义社会下的个体把注意力放在个 体身上,把自我视为存在的意义,相对的集体主义社会下的个体视社会为中心,把注 意力放在社会或集体水平上;而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是从个体与社会、他人关系这个 角度来看待自我而区分出的两种自我,如独立性的自我认为自我与他人、社会没有关 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依赖自我被看作是和他人相互关联的自我概念,是相互 依存的概念。由此可以说,以上两对范畴均是从自我与外界社会群体( 包括他人) 之 间的关系,亦即内部与外部的关系这样一种角度来论述自我的。本文在不与上述观点 相违背的前提下,从另一个角度即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轨迹来看待自我,也就 有“惟我”与“无我的区分。 众所周知,个体自我意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婴儿最初生下来是没有意识的, 相应也就没有自我意识,但却有了一定的生理感觉,因此这时他的意识是物质的,是 一种依赖于外界物质的意识。黑格尔认为:“人能超出他的自然存在,即由于作为一 7 2 问题提出 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研究 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区别于外部的自然界 ( 黑格尔小逻辑) 。根据著名儿童心理 学家谢切诺夫和皮亚杰的意见,幼儿在能用自己的名字或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 把自己同他人区分开来之前,是处于以我为中心、物溶于我的朦胧混纯的心态( 涂德 钧,1 9 8 8 ) 。然而,个体发展出自我意识并不是就此而止的,是要向更高层次提升的, 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所倡导的最终要“超越自我意识 而进入“涅桀 境界。 由此,个体的自我发展或自我提升是一个由物质一心理一意识一自我意识一阿赖耶识 ( 即无我或者涅桀境界) 的动态过程。“涅粲 ,是一种“物我合一的“高峰体验”, 是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就如同儒家内圣外王、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人 格”,道家通过“心斋 “坐忘”来成就“忘我 的超然境界。当然,这里所讲的“涅 巢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的,所谓“真法难闻”,但却不能因为自己体验不到就 要否定它。正如何锡蓉所说“这种境界并不是日常生活经验中的人可以随意便体会到 的,但却仍然是经验性的”( 何锡蓉,2 0 0 4 ) 。况且,很多学者对这种“高峰体验 进行过验证性研究,例如国内童辉杰教授( 1 9 9 7 ) 曾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高峰体验” 的存在性,西方人也试图用实验探讨“禅定”即无我的意识状态等。 人的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缩影,心理意识的个体发生学也应当是人类系统 发生学的再现( 涂德钧,1 9 8 8 ) 。正如邴正教授( 1 9 9 2 ) 所说:“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 演变过程是人类精神日趋成熟的思想轨迹,人类发展史和个体成长史的结构模式是极 其近似的。所以说个体自我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整个人类自我发展中也是适应的。由此, 从这个动态的角度来讲,西方心理学在研究自我时,总是站在自我这个层次以自我研 究自我,必会“觅心不可得,从而无法企及自我真谛。由于其是站在自我层次上研 究自我,因此可将其视为处于“惟我 阶段。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以“无我 的 “高峰体验”作为终极的发展目标,不会刻意探讨自我是什么,而是以“无我”( 涅 榘) 为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认为只有超越自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研究 自我才能最终证得自我的真谛,因而说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处于“无我 阶段的。 综上,中西方自我观不止是一种个体主灿集体主义、独立自我依赖自我的差异, 这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一种“惟我 ( 关注自我意识) 与“无我( 超越自我意识) 的差异。正如葛鲁嘉教授( 2 0 0 8 ) 所说“相比较而言,西方现代心理学探讨的自我是 相对封闭的自我,可以将其看做是有我的自我学说。中国本土心理学探讨的则是相对 开放的自我,可以将其看做是无我的自我学说”。 也就是说,本文提出的“惟我 与“无我 这对范畴与原有研究中中西方自我观 差异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独立自我依存自我两对范畴至少有以下两点不同更或者 说超越之处: ( 1 ) 如前所述,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独立自我依存自我这两对范畴是从内外关 系( 即自我与外界关系) 来区分的,如果把它称之为是一种横断的比较关系的话,“惟 我”与“无我这对范畴则是从纵向的发展过程来区分的。也就是说,前者是从自我 与外界社会群体( 包括他人) 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论述自我的,那么“惟我”与“无我 就是自我发展或自我修养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即“惟我”处于关注“自我意识”的发 展阶段,而“无我”则是超越“自我意识”的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阶段。 ( 2 ) 如果把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独立自我依存自我这两对范畴看作是静态的描 述自我差异的话,那么“惟我”与“无我”则是自我修养的动态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差 异。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要真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