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教育与人的生活、生命息息相关,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 体地处理。可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休闲教育缺失,学生的生活片面化、生命意义失落。 从a 镇中学某个班级的个案来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自由时间的利用,以及生活环 境等方面,都凸显了休闲教育的缺失问题。如在课堂教学方面,艺体劳课程不受师生双方的 重视,文科教育中只有知识、没有生活,理科教育中片面追求效率,休闲教育没有立足之地; 在自由时间的利用方面,自由时间均被老师“合理”安排,真正由学生支配的时间仅仅是短 暂而繁忙的课间十分钟,在基本的自由时间都没有的情况下,休闲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在学 生的生活环境方面,教室环境是“标准化”的学习场所语言环境充满着规训的意味,在这 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自由性情被压抑。休闲精神缺失。 由于休闲教育的缺失,学生离开学校后的休闲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三低:低自我评价 即学生普遍感到体闲生活缺乏生机与活力,空虚无聊:低休闲等级,学生的休闲以看电视为 主,停留在消磨时间、摆脱单调的层次;低休闲技能,学生们普遍缺乏人文、才艺方面的技 能,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休闲技能。 笔者分析了休闲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工具性教育观忽视生命、不民 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种规训的方式、课程结构的失衡使休闲教育的载体缺失、 不当的休闲教育观念使休闲教育被忽略。 同时,笔者提出了应对休闲教育缺失的基本策略;树立生命化教育观、建立和谐的师生 关系、平衡课程结构、建设具有休闲色彩的校园环境、使教学过程休闲化、引进休闲辅导 关键词:生活;休闲:休闲教育 a b s t r a c t t h ee d u c a t i o nh a sa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l i f e t h ei m p o r t a n tm i s s i o no ft h e e d u c a t i o ni st op r o m o t et h ef u l la n dm a n y s i d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a c hs t u d e n t ,s ot h e y c a r ld e a lw i t ht h e1 i f ec o m p l e t e l y b u to u rs c h o o le d u c a t i o ni sl a c ko ft h el e i s u r e e d u c a t i o n :a sar e s u l to ft h i st h es t u d e n t s 1 i r ei so n e s i d e d f r o mt h ec a s eo fac l a s si na t o w nm i d d l e s c h o o l ,w ek n o wt h a th o w e v e ri n c l a s s i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u s eo ff r e e t i m ea n d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o fc a m p u s ,t h el e i s u r e e d u c a t i o ni sd e f i c i e n t a sf o rt h ec l a s s r o o m e d u e a t i o n ,b o t ho ft h et e a c h e r sa n dt h e s t u d e n t sd o n tp a ym u c h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a r ta n dp h y s i c a ll e s s o n s :i nt h e1 i b e r a l a r t s ,t h e r ei so n l yk n o w l e d g e ,n o1 i f e :i nt h es c i e n c ee d u c a t i o n ,t h ee f f i c i e n c yi s t h eo n l yp u r s u i t a sf o rt h eu s eo ft h ef r e et i m e ,t h es t u d e n t so n l yh a v eab r e a k f o rt e nm i n u t e s :t h eo t h e rf r e e t i m ei so c c u p i e db yt e a c h e r s a sf o r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o ft h ec a m p u s ,t h ec l a s s r o o mi sas t a n d a r d i z e dp l a c eo n l yf o rs t u d y :t h e l a n g u a g e isf u l lo fp r e a c hc o l o r u n d e rt h i sc o n d i t i o n ,t h ef r e ed i s p o s i t i o no ft h es t u d e n t s i sr e p r e s s e d :t h e ya r el a c ko ft h es p i r i to fl e i s u r e a sar e s u l to ft h ed e f i c i e n c yo fl e i s u r ee d u c a t i o n ,w h e nt h es t u d e n t sl e a v es c h o o l t h es t a t eo ft h e i rl e i s u r ei sn o to p t i m i s t i c t h i si sr e v e a l e di nt h r e ew a y s :t h e f i r s ta s p e c ti st h el o ws e l f e v a l u a t i o n ,m o s ts t u d e n t sf e e lb o r i n g ;t h es e c o n di s t h el o wl e v e lo fl e i s u r e 。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 si sw a t c h i n gt v ,o n l yt ok i l lt i m e :t h e t h i r di st h el o wl e i s u r es k i l l ,n e a rh a l f s t u d e n t st h i n kt h e yd o n th a v el e i s u r e s k i l l s t h ea u t h o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r e a s o no f t h ed e f i c i e n c y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i sa s f o l l o w s :t h e i n s t r u m e n t a lo p i n i o n so ne d u c a t i o n ,t h eu n d e m o c r a t i ct e a c h e r s t u d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 t h eu n b a l a n c e d c u r r i c u l u ms t r u c t u r e ,t h e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l e i s u r ee d u c a t i o nv i e w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a u t h o rp o i n to u tt h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t h e ya r ea sf o l l o w s : t of o s t e ral i f e v a l u e dv i e wo ne d u c a t i o n t oe s t a b l i s hah a r m o n i o u st e a c h e r s t u d e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e tab a l a n c e dc u r r i c u l u ms t r u c t u r e ,e s t a b l i s hal e i s u r ee n v i r o n m e n t o ft h ec a m p u s ,m a k et h et e a c h i n gp r o c e s sl e i s u r e l y ,t oi n t r o d u c el e i s u r e a s s i s t a n c e k e yw o r d s :l i f e :l e i s u r e :l e i s u r ee d u c a t i o n i i 学会生活体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前言 教育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应当培养我们对生活持有一个完整的看法,培养完整的 人,即能够将学习、工作与休闲平衡、协调的人。但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忘却了人的生活, 生活的意义在教育中失落。长期以来,教育着眼于造就未来占有工作时间的主体,所谓教育 “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实际上也就成了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生活的目标指向升学和就业, 无形的压力始终环绕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们过着一种没有激情的生活,没有喜怒哀乐的生 活,教育中的休闲及休闲教育缺失。这不是学生应有的生活,教育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生活的 幸福和完整,因此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休闲精神使学生认识体闲的意义和价值,并把这种 精神融合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用一种自由、轻松的心态来完整地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休闲 技能,使其在休闱精神的指导下从事自己既感兴趣又擅长的活动这些对学生当前和未来的 人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应实施休闲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完整地生活 我国学者对教育与生活的研究,注重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主张教育应回 归生活世界;对教育与生命的研究,关注生命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性的发展;对于教育 与休闲的研究,认为教育和休闲在培养完整的个人上是一致的。我国学者对于休闲及休闲教 育的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状况对休闲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的比较 少。 为了了解基础教育中休闲教育的真实状况,笔者采用参与型观察法,在a 镇中学实地调 查一个月,与某个班级的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包括他们的生活环境、 课堂学习状况以及课后生活状况。同时,笔者设计了一份简单的问卷,以期更详细地了解学 生的休闲生活状况。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对时间的分配利用状况、生活赌受、休闲技能等方面。 为了倾听学生的心声,我访谈了几位学生,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感受。经过这一系列 的实地调查,我发现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休闲教育是严重缺失的 艺体劳课程虽然开设,但是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老师不重视,学生的兴趣也不浓厚, 仅仅把这些课当作一段可以轻松消磨的时间,艺体劳课程的意义和价值遗失。文科教育的目 的之一是塑造学生的精神,即崇尚自由的精神,使学生学会自由地生活,但是我们的基础教育 中淡化了对学生精神的陶冶,遗忘了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教育远离了生活。理科教育片 面追求效率,学生在以知识和效率为中心的教育中,体验不到自由的精神,而没有自由,休闲 教育是不存在的。休闲教育的作用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自由时间,在我们的教育中, 大部分的自由时间被老师“合理”安排,被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没有支配自由时间的自由 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学习需要建立起来的物质环境仅仅是学习的场 所,没有休闲和生活的气息,由规范守则的无声语言和教师的有声语言构成的语言环境是一种 规训的环境,为了维护师生共同利益的纪律是必要的,但是规训仅仅是对学生的外部控制,永 远停留在学生的精神之外,学生的个性被压抑,生命的自由被剥夺,学生失去了生命的灵性, 学会生活怵闱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变得麻木、迟钝,不会生活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表现为三低:低自我评价,即学生普遍感 到休闲生活缺乏生机与活力,空虚无聊;低休闲等级,学生的休闲以看电视为主,停留在消 磨时间、摆脱单调的层次;低休闲技能,学生们普遍缺乏人文、才艺方面的技能,将近半数 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休闲技能。由此可知,培养学生学会完整地生活是必要的,即休闻教 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培养学生的休闲技能和休用精神,使其在置身于自由之境时,不会被无 聊和乏味的消极情绪充斥内心,而是积极地参与一些活动,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提高自 己 做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完整的生活,而不是有意地 将其生活片面化。教育学生学会生活,从开展必要的休闲教育开始,培养其休闲技能和休闲 精神,让学生在休闲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独立。 基础教育中休用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工具性教育观忽视生命、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导 致对于学生的管理是一种规训的方式、课程结构的失衡使休闲教育载体缺失、不当的休闲教 育观念使休闲教育被忽略。应对休闲教育缺失的策略主要有:树立生命化教育观、建立和谐 的师生关系、平衡课程结构、建设具有休闲色彩的校园环境、使教学过程休闲化、引进休闲 辅导。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生活的完整性、生命的自由性的角度,并结合一所农村中学某班 级休闲教育的现状来论述当前基础教育中休闲教育的缺失,然后分析缺失的原因并指出应对 策略。笔者认为休闲精神即积极的休闲价值观念和休用态度,它是一种崇尚自由的个性品质, 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反抗生活的片面性,追寻生命的意义,反抗知识霸权休闲精神不仅仅 是对休闲活动的指导,它同时贯穿于教育和生活的整个过程,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笔者 提倡把休闲精神融入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品性、完满个性,使其完整地生活。 h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 谢意。 作者签名:鱼窒丝 日期:2 1 蛑互曰妇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答幺g t _ 红 作者签名:= 竺 日 期:至! 幸睾互旦室目 学会生活体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列子天瑞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日“愿有所息”,仲尼日“生无 所息”。在这句话中孔子是要告诫弟子,学习之事,不容懈怠:人生追求,更不容懈怠。他并 不是真的不想让子贡休息,他只是更希望以此话激起子贡的奋勉之心。孔子一生忧心于礼崩 乐坏的现实,周游列国,劝说诸侯实施仁政,执着于自己的理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 语先进篇载孔子问弟子志向的事,曾皙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 ”可见,孔子对这种 休闲的生活方式采取认同的态度。生无所息的人,对生活有一种深沉的惶恐,“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觉得时间稍纵即逝,所以惜时如金、分秒必争。生无所息是对他们生存状态最朴 素最生动的写照。生有所息的人,认为在辛苦工作之后必须有适当的休息,劳逸结合、张弛 有度的生命体才是最有活力的生命体,才能在另一个维度与生无所息相遇,达到一个更高的 生命高度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并不矛盾,在人的生命和生活这个整体中,它们是辩证统一、 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的共存才能实现生命和生活的完整性。 2 0 0 6 年,中国有了第一个“休闲小康指数”,它的出现昭示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 发生变化:休闲正在成为大众的普遍需求,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与此同时,首届世界休闲 博览会在我国杭州举行,博览会的主题是:“休闲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其潜台词正是“休 闲改变中国人的生活”休闲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大多数人对如何休用茫然不知。新浪 文化频道2 0 0 5 年做过一个“中国人休闲方式”的调查,在4 4 9 3 名参与调查的公众中,超过 半数的人都把“睡觉、看电视、做家务、逛街”作为周末主要的休闲活动;6 0 的被访者提 到周末时的反应是。单调乏味、无所事事”或者“好好休息、补充睡眠”;7 5 的受访公众对 周末生活的感觉是。不好不坏、平平淡淡”;6 0 的人在谈及业余生活的质量时,评价为。一 般”。本应该充满自由新鲜色彩的业余时段被罩上了“单调”的外衣,原因在哪里? 难道是工 作压力过大? 在调查中5 6 的公众认为自己可以自由支配业余时间。1 1 1 可见,我们缺乏的不 是休用时间,而是休闲技能、休闲精神。没有休闲技能,我们不会休闲;而没有休闲精神, 我们意识不到休闲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生活会单调乏味。 教育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应当培养我们对生活持有一个完整的看法,培养完整的 人,即能够将学习、工作与休闲平衡、协调的人。但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忘却了人的生活, 生活的意义在教育中失落。长期以来,教育着眼于造就未来占有工作时间的主体,所谓教育 。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实际上也就成了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生活的目标指向升学和就业, 无形的压力始终环绕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们过着一种没有激情、没有喜怒哀乐的生活,教 育中的休闲及休闲教育缺失。这不是学生应有的生活,教育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和 1 1 1 调查数据引自张卓,休闲调查;国人的周末睡呆了,中国青年报,2 0 0 5 年2 月2 1 日。 1 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簧略 完整,因此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休闲精神,使学生认识休闲的意义和价值,并把这种精神融 合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用一种自由、轻松的心态来完整地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休闲技能, 使其在休闲精神的指导下从事自己既感兴趣又擅长的活动。这些对学生当前和未来的人生都 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让学生学会生活,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休闲精神和休闲技能,即如何 实施休团教育是本文力图阐释的。 二、理论综述 ( 一) 教育与生活的相关研究 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一生的学习中发问:什么是生活的意义? 我们为何生存,为何奋 斗? 如果我们受教育仅是为了出名,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变得更能支配他人,那么我们的 生活将是肤浅而空洞的。如果我们受教育只是为了成为科学家,成为死守书本的学者,或成 为沉迷于某种知识的专家,那么我们将助长世界上的毁灭和不幸 生活有更高更广的意义。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去发现它;否则我们可能受到高深的教育, 然而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却不能融为完整的一体,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残缺和矛盾的,被许多 恐惧所折磨;教育如果没有培养我们对生活持有一个完整的看法,它便没有多大的意义i i j 教育并非只是用来训练心智,训练提升了效率,然而却无法造就一个圆满的个人。一个只知 接受训练的心智,只是过去的延续,这样的心智永远无法发现新的事物现行的教育虽然唤 醒我们的智力,然而,它使我们的内心残缺不全、矛盾、没有创造力。技术上的知识虽然重 要,它却不能解决我们内心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冲突。由于我们获得了技术上的知识,而缺乏 对生活整体过程的了解,所以技术变成了一种毁灭的手段。在这种几乎一切都靠机器操作的 生活里,我们会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却不知道如何明智地加以利用因此,我们便借着知 识、借着愚蠢的娱乐、借着理想以寻求逃避。 要建设正确的教育,我们必须把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来了解它的意义教育并非只是获取 知识,聚集事实,将之编集汇合。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 体的处理。正确的教育,一方面鼓励技术的学习,同时也应该帮助人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 正确的教育还应该提供给学生自由,爱和善良惟有在个人自由的时候才能充分发展:正确的 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他最感兴趣的事物,如果学生没有找出他真正的天职,他会觉得虚 度了一生。 郭元祥在其生活与教育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与 进步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人的生活背景、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在这一 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着生活方式。时刻需要根据 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重建生活。1 2 j 今,我们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物质生活条件大 大改善,但是人们也体验到了更多的痛苦:信仰危机、生活情调低下、生活方式不道德等等, 1 1 【印】克里希那穆提著,张南星译,一生的学习群言出版社,2 0 0 4 年,第6 页 【2 】郭元样,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第1 页。 2 学会生活体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人的生活方式面i 临着历史性、革命性的挑战因此,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 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成为我们的时代主题。教育是与人生、人的生活、人的价值生命实现 相关联的重要实践领域,新时期的教育所应做的就是向人的生活回归。回归“生活世界”的 基础教育是一种面向学生的新生活教育。它强调把“学生作为人的完满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 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为根本依据。新生活教育总的目的是:通过发 挥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体验完满的现实生活。并发展学生探寻人生价 值,以及自我建构可能生活和人格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个体 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种结构。在文化层面上。人们之间的 相互沟通不单只依赖文化资料作为沟通的媒介,在沟通的过程里,会同时传递和更新文化的 知识;在社会层面上,此沟通行为不单只调解不同意见或社会行为,并且会使社会整合人类 的归属感;在人格层面上。沟通行为达到社会教化的过程。以及促使个人自我观念的建构 可见人在生活世界之中不仅仅是认识自然现象,还包括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 术,同时,还应该通过与他人及自我的交往来达到人格的自我建构这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生 活世界对人的本体性的要求。 郭元祥以胡塞尔和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的观点为基础,把生活世界理解为:生活世界 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的、直观的、人的生命存在的综合性世界,是人正经历着的世界 它具有复杂性、原初性、直观性、基础性等基本特征。 2 1 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 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石。生活世界对于人生而言,是一个整体。教 育之中的人,是处在生活世界之中的,因而教育首先面对的是生活世界。教育不能肢解生活 世界,教育要使人在整个生活世界之中,充满理性和激情地去直面自然现象、社会事务和人 格建构,要始终关照人在生活世界之中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 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杜威针对学校教育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号召力的教育信条这个命题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 是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求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相结合;二是要求教育应体现 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建构一种美好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教育即生活”的观点 强调了教育的生活意义。 2 0 世纪初,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从教育的角度看生活,强调生活的教 育意义。“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更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3 1 “生活 即教育”蕴含着对人的生命、人的生活的尊重,蕴含着教育对人的生活重建的意义。基础教 【1 1 转引自郭元样,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舨社,2 0 0 2 年,第1 1 5 页。 嘲郭元样,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第1 1 3 页。 3 1 陶行知全集第2 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8 4 年,第6 3 3 页 3 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育应该回到其本原的目的上去,即为了生活而教育,以及发挥生活对教育的意义。 ( 二) 教育与生命的相关研究 亚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 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 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l h 真正的教育决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 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 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这样,手工课以劳作方式发展学生的灵巧 性;体育课则以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身体的健美来表现自我生命;哲理课发展思想和 精神的敏锐和透明,培养说话的清晰和简明、表达的严格与简洁,把握事物的形式、特征, 以及了解思想论证双方的焦点所在,以及如何运思而使问题得以澄清;通过接触伟大作品而 对人类本真精神内涵进行把握;而历史课的教学则是发展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虔敬爱戴之心, 启发他们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并形成对现实进行批判的清醒历史观;自然科学的开设, 则是掌握自然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论。”1 2 1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 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生成,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 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匀能力非常 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唧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 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 的一种事业。 冯建军教授在其生命与教育中指出,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对个体生 命的发展起到强化和加速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个体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表现在四个方面:引 导生命发展的方向、提供生命发展的动力、唤醒生命发展的意识、张扬生命的个性。 理查德利问斯通指出,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 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 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州教育的精神性就是教育中 对于人的关注,对于人的生命质量的关注。 荷尔德林有一句诗,“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认为这 旬诗道出了生命的一种本真的、自在状态。生命化教育的理想即为,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 栖居,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的是自在、和谐、安宁、怡然自得,这是一种教学美的 境界。黄克剑先生认为教育有三个层次,分别为:接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可见, 生命意义是教育的核心。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生命是完整的、自由的、独特的,致力于生命全面而和谐、自 1 1 】亚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 9 9 1 年第3 页 【2 】同上,第4 页。 叫同上,第4 页。 4 1 转引自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4 l 页 4 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性地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我们的教育应该回归生命本身。 ( - - - ) 教育与休闲的相关研究 休闲与教育的关系从对立逐步走向统一休闲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 杜威指出:“在教育史上出现的根深蒂固的对立,也许就是为有用劳动作准备的教育和为 闲暇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杜威认为这种价值的分离和冲突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他们反映着 社会生活内部的分裂。教育应当尽可能地去消除这种分裂,即比较直接地以闲暇作为目标的 教育,应该尽可能间接地加强效率和爱好劳动,而以效率和爱好劳动为目的的教育,应该培 养情感和智力的习惯,促进崇高的闲暇生活。“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 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闭因此杜威主张实行一种能够统一社会成员性情的教育,即教育应 促进人们完整的生活,平衡工作和体闲,在分离的二者之间搭起桥梁。 托马斯古德尔和杰佛瑞戈比指出,自人类进入2 0 世纪以来,所有衡量人类进步的主 客观标准似乎都显得不完善,因为,人们所用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对人类生存的真 正目的的思考。物质文明成为衡量人类进步的尺度,如消除疾病和战争、长寿、就业率、财 富积累等等。这些标准固然重要,但它们没有涉及到人类渴望进步的最终目的高质量地 生活,即物质丰富的同时。能拥有自由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古德尔和戈比认为在休闲中能够 培养人们崇尚自由的精神,促进高质量生活的建立。古德尔和戈比偏爱传统的休闲观念他 们认为“休闲总是与自由联系在一起的,而教育的目标则一直是使人们得到自由”。没有这 些目标的教育完全不能获得成功,没有持久的意义与目的,我们的工作和休闲( 合起来即生 活) 将土崩瓦解,而那些相应的成功也将是无根基的。 教育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休闲也着眼于人的发展约翰凯利把休闲理解 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1 4 j 他认为休闲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 从儿童的游戏、青少年的探索、年轻人建立亲密关系、中年人展示能力并表达自我,以及老 年人与社会的融合等等可以看出,休闲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成为人” 意味着摆脱“必需后”的自由;探索和谐与美的原则;承认生活理性和感性,物质与精神层 面的统一;与他人一起行动,使生活充满朝气并促进自由与自我创造。休闲的自由与开放为 个人发展提供了途径。 戈比认为体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 信仰提供一个基础。p 1 休闲是个人自由意志的表达,是对个人安宁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人们 在休闲中可以寻找到生命的真实。休闲是人的存在过程的一部分,休用行为不止是寻找快乐, 1 1 1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第2 6 8 页 嘲【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h 版社,2 0 0 1 年,第2 7 8 页。 p l 【美】古德尔,戈比著成素梅、马惠娣等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第1 7 5 页 州 美1 约翰凯利著,赵冉译,走向自由休闻社会学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第1 0 4 页。 s l 【美】杰佛瑞戈比著,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 ,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第1 4 页 s 学会生活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更重要的是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探索生命的意 义,二者是一致的 克里斯布尔等人认为,教育与休闲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教育有意无意地培养了人 们有效的休闲生活方式,同时其本身也许就是一种体闲方式1 1 l 把活动视为休闲取决于学生 对活动的态度以及从中能够找到的乐趣。在他们看来,休闲活动本身对学习具有巨大的潜力, 事实上很多休闲活动就包含学习的特质,特别是儿童时代的玩耍更具有学习的性质,并且会 影响到人的一生,休闲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 庞桂美认为休闲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休闲为创新学习提供了空间,有助于学生创 新学习时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身心愉悦状态的形成、知识经验的激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此外休闲活动的丰富性和交往性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 四) 体闲教育研究 美国休闲教育家j 曼蒂和l 奥杜姆把休阑教育视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一过 程,人们确定了休闲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她们认为社会正在进入休闲时代,因此必 须做好准备以适应将来不是以工作为中心,而是以休闲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在她们看来。休 闲教育只是一个手段,通过这个手段人们可以认识到休闲的价值在于它是认识自我的一种途 径;认识可供选择的休闲活动范围,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麻木不仁地依从原来的习惯; 了解开展休闲活动时可采用的不同方法和可自由使用的闲暇设施。 戈比认为体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生活的残余,而是越来越 成为决定人生幸福的核心因素。不良的休闲嗜好不仅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而且会损害个体 发展和成长的潜力因此人们应当为休闲活动做好准备,以避免消极的后果。休闲教育即是 为休闲活动做准备的教育活动学校既要开设对学生今后谋生有用的课程,也要开设对学生 的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情趣的培养有用的课程,并且使两者保持平衡。 我国休闲学者庞桂美在收集和研究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完整地论证了闲暇的方 方面面,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休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又 在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的场域中阐述了它的实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 我国学者对于休闲及休闲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国外理论的翻译和引进,基于我国现 实社会状况及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的较少。本文试图从生活的完整性、生命的自由性的角度来 探讨教育过程中休闲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菇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 研究方法 文献法:笔者通过检索与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在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的基础上,对“休 闲”“休闲教育”“生活与教育”“生命与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解。 【1 1 【英】克里斯布尔、杰恩胡思、麦克韦德著, 2 0 0 6 年。第2 4 9 页。 田里、董建新等译,休闲研究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6 学会生活休用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任何问题都要置身于现实情景中才能发现,教育问题也是如此。笔者试图通过实地研究 去发现一所农村中学的某个班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收集 资料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观察的方法,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 为了获得真实的资料,笔者采用参与型观察法。参与型观察即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 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i l 无论上课和下课笔者都与这 个班的学生一起,了解了这个初中班级学生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生活环境、课堂学习状 况以及课后生活状况。 同时,笔者设计了一份简单的问卷,试图更详细地了解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问卷主要 涉及学生对时问的分配利用状况、生活感受、休闲技能等方面。 为了倾听学生们的心声,我访谈了几位学生,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感受。 ( - - ) 研究过程 2 0 0 6 年8 月2 8 日到9 月3 0 日,笔者开始在家乡的一所镇级中学( 以下简称a 镇中学) 进行实地调查。这个中学在本市镇一级的中学中处于中上水平,初一到初三,每个年级6 个 班,学生8 0 0 余人学生中有一小部分寄宿生,其中毕业班学生较多,在初二年级设有一个 寄宿班,此班大部分学生寄宿。学校设置这个寄宿班,主要是想加强对这个班的管理。提高 学习成绩。我选择初二年级的一个班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考虑到初一的学生刚入学,还处于 不稳定阶段;初三年级是毕业班,学校抓得太紧,教学在不停地赶进度;而初二年级学生经 过一年中学阶段的学习,已经进入状态,目前尚没有毕业的压力,所以无论老师和学生都处 于常态中,他们的生活能够反映出基础教育中的一般状况,具有定的代表性。 新学期开学之初,初二年级重新分班。起因在于各班学习成绩差异显著,成绩差的班级 班主任不满意。我所在的初二( 五) 班曾经是这个年级最优秀的一个班,一方面因为这个班 在刚入学时成绩好的学生居多,另一方面,班主任功不可没,管理班级比较严格。重新排班 后各班学习状况趋于一致,但是各班学习顶尖的学生及主要班干部依旧留在原班级。 我以一名实习大学生的身份去a 镇中学调查,时间为一个月我与一名女同学同臬,每 天跟学生们一起学习生活。虽然一个镇级中学某个班学生的生活状况不能反映整个教育的现 状,但是可以从这冰山一角去体察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力图准确地阐述这 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1 1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第2 2 8 页 7 、 学会生活休用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第一章休闲及休闲教育概述 休闲思想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被奉为休闲学之父的亚里士多 德,在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化中就已经蕴藏着丰富的休闲思想。近代以来,西方对休闲及休闲 教育有了系统的研究,在中国对休闲及休闲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本章中,笔者对 休闲和休闲教育的概念、特性及功能进行总结和概括,使读者对休闲及休闲教育有一个基本 的了解。 第一节休闲 一、休闲的定义 休闲( 1 e i s u r e ) 一词源自拉丁文的l i c c r e ,意指“被允许”( i ob e p e r m i t t e d ) 或。自由”( 幻 b ef r e e ) 。从中文字面上看,。休”,人倚木而为休,因此“体”有休息,体憩、修养、等待, 有暂停劳作的意思,。闲”有安闲、闲适、安逸的意思,故体闲包含了“休息”和“闲暇”两 个方面的涵义,即休闲活动和闲暇的自由时间。把有关休闲的种种定义归类,就会发现它们 出现在四种基本语境之中,分别是:时间( t i m e ) 、活动( a c t i v i t y ) 、生存状态( s t a t e o f e x i s t e n c e ) 和心态( s t a t eo f m i n d ) 。 ( 一) 从时问的角度定义休闲 从时间的角度观察休闲是一个最基本的角度。人们的生活时间大体上可以分为生活必需 时间、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三大部分。休闲一般是指从一天2 4 小时的绝对限制中扣除生活必 需时间和工作时间后所剩余的自由时间。 ( 二) 从社会活动的角度定义休闲 从活动角度定义休闲是在对休闲的时间定义基础上得出的,休闲是在自由时间内的活动 或体验。法国社会学家d u m a z e d i e r 认为休闲即:“一系列在尽到职业、家庭与社会职责之后, 让自由意志得以尽情发挥的事情,它可以是休息,可以是自娱,可以是非功利地增长知识、 提高技能,也可以是对社团活动的主动参与。”1 1 1 ( 三) 从生存状态的角度定义休闲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就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 a b s e n c eo ft h en e c e s s i t y o f b e i n go c c u p i e d ) 的状态,是一种优雅的存在状态和生活方式休闲不仅仅是寻找快乐,更 主要的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 四) 从心态的角度来定义休用 很多心理学家用“心灵上的自由”或“驾驭自我的内在力量”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的休闲。 他们想要强调的休闲感的真正含义是:不论外部环境如何,一个人都会相信,他是自由的, 1 1 转引自杰佛瑞戈比著。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 ,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第5 页。 s 学会生活休用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是他在控制局面,而不是被环境所控制。心理学家纽林格认为:。休闲感有,且只有一个判据。 那便是心之自由感( p e r c e i v e d f r e e d o m ) 只要一种行为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不受压抑的, 那它就是休闲的。去休闲,意味着作为一个自由的主体,由自己的选择,投身于某一项活动 之中。” 1 1 皮普尔也认为,休闲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状态休闲感并非仅仅是外在因素的结 果,也并不是闲暇时间、假日的必然产物,它首先应当是一种心理倾向( a n a t t i t u d e o f m i n d ) , 是一种心灵状态( a c o n d i t i o no f s o u l ) ( 五) 综合的定义 美国休闲学专家杰佛瑞戈比在考察了以上种种休闲观点之后,对休阑重新定义,他认 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 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地方式,在内心之爱地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 一个基础。 2 1 笔者认为,休闲是人的完整生活的一部分,是在自由精神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技能去 参与活动、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 二、休闲的特性 ( 一) 自由性 休闲的本质就是自由。从时间的角度看,休闲是扣除生活必需时间和工作时间后所剩余 的自由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个人可以得到充分与自由的发展。从活动的角度看,在休闲活 动中,个体成为活动的主人,成为学校和社会关系的主人,进而成为他自己的主人。此时人 们接受自己的主观引导,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当时内心感受 和需要的、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方式,充分地发展自我。从生存状态的角度看,休闲是一 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是一种心无羁绊的状态。从心态的角度看,休闲即是一种心灵上的 自由。因此,自由性是休闲最本质的特性。 ( = ) 个体性 人的工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来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行为,必须服从 于客观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但是,一个人怎样休闲却是个体的自主选择。在休闲时,个体 相对地脱离了集体和社会,成了不受约束的“自由人”,并因此而最充分自觉地体验到自己是 自己的主人。 ( 三) 自决性 工作的集体性、社会性使个人的活动要以有利于协调同他人的合作,从而提高工作、劳 动的整体效益为标准,因而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和他律性。而在休闲活动中的情形则相反,人 们可以相对多的甚至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自由决断,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以及活动的 方式。在休闲时,人接受的是自己的主观引导,是自律的、自愿的、自决的。 1 j 杰佛瑞戈比著,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