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滤波器设计.pdf_第1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滤波器设计.pdf_第2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滤波器设计.pdf_第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滤波器设计.pdf_第4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滤波器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滤波器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基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滤波器设计基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滤波器设计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李晓倩 入学时间:入学时间: 2009 年 9 月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现代移动通信与技术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许广银 职职 称:称: 教 授 朱志强 教 授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2012 年 4 月 论文答辩日期:论文答辩日期:2012 年 6 月 授予学位日期:授予学位日期:2012 年 6 月 design of digital filter based o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hilosophy from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li xiaoqian supervisor: professor xu guangyin supervisor: professor zhu zhiqi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june 2012 声声 明明 本人呈交给山东科技大学的这篇本人呈交给山东科技大学的这篇硕硕士学位论文,除了所列参考文献和世所公士学位论文,除了所列参考文献和世所公 认的文献外,全部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的研究成果。该论文资料尚没有呈交于认的文献外,全部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的研究成果。该论文资料尚没有呈交于 其它任何学术机关作鉴定。其它任何学术机关作鉴定。 硕硕士生签名:士生签名: 日日 期:期: affirmationaffirmation i declare that this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i declare that this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requirements for the award of irements for the award of mastermaster of philosophy in shandong of philosophy i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whol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wholly my own work unless ly my own work unless referenced of acknowledge. the document has not been submitted for referenced of acknowledge. the document has not been submitted for qualification at any other academic institute.qualification at any other academic institute. signature:signature: date:date: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病毒式移动通信,通过模拟/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对病毒式移动通信 的性能进行优化处理,并借助交叉熵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本文给出了数字切比雪 夫滤波器设计的方法及功能图,分析了功能图中各功能模块的作用,研究了数字切比雪 夫滤波器应用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方法。 首先,为提高微小区软切换移动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概率,给出了一种基 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模拟切比雪夫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将模拟切比雪夫滤波器 的函数表达式与交叉熵进行卷积运算,最终设计出优化的模拟切比雪夫滤波器。通过 该方法得出的交叉熵与信噪比门限仿真关系图表明,病毒式移动通信经过模拟切比雪 夫滤波器的优化处理后,微小区软切换移动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概率可提高到 13.5%。 其次,给出一种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与模拟 切比雪夫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相类似, 将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的函数表达式与交叉熵卷积 运算,最终设计出优化的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通过该方法得出的仿真关系图表明,病 毒式移动通信经过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优化处理后, 微小区软切换移动用户进行病毒式 移动通信的概率可达到 15.33%。这一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可提高移动用户进行病毒 式移动通信的可行性。 最后,将设计的模拟/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进行比较。从滤波器的性能,仿真结果 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在研究病毒式移动通信的可行性方面,数字切比雪夫滤 波器更能发挥较高的水平。 本文在分析 cdma 系统的基础上研究病毒式移动通信的相关性能,用数字切比雪夫 滤波器对病毒式移动通信进行优化处理,提高了移动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概率, 可进一步提高病毒式移动通信的可行性。 关键词关键词:病毒式移动通信 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 交叉熵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abstractabstract in this paper,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optimized by the analog chebyshev filter and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and with the cross-entropy method to analyze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ing methods and function chart of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is showed. the effect of each functional module in the function diagram is analyzed. and the method is studied that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used i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firstl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ssibility of mobile users carrying o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esign of analog chebyshev filter based o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analog chebyshev filter convolves with cross entropy, and then the optimized analog chebyshev filter is designed. from the simulation relationship figure of cross entropy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threshold shows that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optimized by analog chebyshev filter, the possibility of soft handoff mobile users carrying o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microcell can reach to 13.5%. second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esign of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based o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designing method of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is similar with the analog chebyshev filter. the optimized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is final designed by the cross-entropy convolution. the simulation diagram through this method shows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soft handoff mobile users carrying o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microcell can reach to 15.33%. this result im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mobile users realizatio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finally, the design of analog chebyshev filter and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l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djustable aspect of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is that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play a higher level.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the performance of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reached related on the cdma systems. using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to optimize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obability of mobile users realization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s been improved. keywordskeywords: : 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digital chebyshev filter;cross entropy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目录目录 1 1 绪论绪论 . 1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病毒式移动通信理论 . 2 1.3 软切换技术 . 4 1.4 数字滤波器 . 5 1.5 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组网结构 . 6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10 1.7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 . 11 2 2 模拟切比雪夫滤波器设计模拟切比雪夫滤波器设计 . 1212 2.1 引言 . 12 2.2 模拟切比雪夫滤波器设计方法 . 13 2.3 滤波器的选取 . 14 2.4 设计流程图 . 17 2.5 滤波器幅频特性 . 18 2.6 滤波器功能图 . 20 2.7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1 2.8 结论 . 22 3 3 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滤波器设计 . 2424 3.1 引言 . 24 3.2 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设计方法 . 25 3.3 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设计流程图 . 28 3.4 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幅频特性 . 30 3.5 数字滤波器功能图 . 32 3.6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3.7 结论 . 37 4 4 模拟滤波器与数字滤波器模拟滤波器与数字滤波器的的比较比较 . 3838 4.1 模拟滤波器与数字滤波器性能对比 . 38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4.2 模拟/数学滤波器应用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性能对比 . 39 5 5 结论结论. 4141 5.1 主要研究成果 . 41 5.2 主要贡献 . 42 5.3 存在的不足 . 42 6 6 展望展望 . 434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等情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等情况 . 4545 致致 谢谢 . 464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747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contents 1 introduction.1 1.1 background.1 1.2 viral communications 2 1.3 soft handover.4 1.4 digital filter.5 1.5 the structure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available 6 1.6 the main work and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10 1.7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11 2 design of analog chebyshev filter.12 2.1 introduction 12 2.2 design method of analog chebyshev filter. 13 2.3 selection of filter. 14 2.3 design flow chart. 17 2.4 the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filter.18 2.5 the function diagram of filte r20 2.6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simulation21 2.7 the chapter summary22 3 design of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24 3.1 introduction24 3.2 design method of digital chebyshev filter 25 3.3 design flow chart.28 3.4 the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filter30 3.5 the function diagram of filter32 3.6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simulation33 3.7 the chapter summary37 4 analog filters with digital filters38 4.1 analog filter and digital filter performance comparison38 4.2 analog filters with digital filters39 5 summarization.41 5.1 main research result41 5.2 main contribution 42 5.3 shortcomings42 6 prospect43 main work achievement of the author during working on master paper45 acknowledgement46 references47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1 1 1 绪论绪论 1.1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其应用范围的广泛行,现移动通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 的方方面面。随着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的逐渐增加,移动通信已经位于 3g 时代, 正在向 4g 时代迈进。cdma 技术已成为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其发展也趋于成熟 1。随 着 4g 标准的逐步推广和完善,未来移动通信将朝着高速率、协作化和全 ip 化等方向发 展 2,不同的通信协议和技术将在移动通信网络下进行融合,实现协作式通信方式,移 动用户之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方式,既坚持与传统协议与技术的兼容,又希望有新技术 出现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病毒式移动通信(viral mobile communication) 3致力 于解决特殊环境下的移动通信问题, 即当基站等通信设备无法工作或部分地区网络无法 覆盖时,保障移动终端间实现语音、数据业务的正常交互。 一般情况下,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 11mbit/s,传输距离可远至 20km 以上,它是对有线传输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和扩展 4 。病毒式通信(viral communication)致力于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技术,对于解决移动终端“最后一公里”的 通信可靠性问题具有有效性。将病毒式通信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系统环境中,构成病毒式 移动通信。软切换技术作为 cdma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也同样适用于病毒式移动通 信中 5。软切换是系统无线资源优化的重点,在充分利用无线资源的情况下改善话音质 量、控制手机干扰、降低掉话率、改善小区覆盖等 6。软切换的使用将降低总体的手机 发射功率,有利于系统容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研究病毒式移动通信,利用滤波器技术 对病毒式移动通信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处理, 进一步分析研究病毒式移动通信的相关性 能。时至今日,滤波器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移动通信中 将滤波器应用到移动通信基站接收机的输入端,可以有效抑制各种类型的干扰,从而降 低噪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容量 7。将滤波器应用于病毒式移动通信系统中,滤除不 必要的参数,更加直观反映系统的特性,便于有效分析和研究系统的性能。本文中利用 交叉熵的性能,借助拐点采样系统参数的特点,在仿真过程中加入交叉熵的概念,提取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2 最优值。 对于分析和研究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性能,虽然软切换、滤波器、交叉熵等技术在研 究和应用中已经实现了相应功能,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 必要性 8。因此将上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但有助于对现有 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还有利于解决新问题。 1.1.2 2 病毒式病毒式移动移动通信理通信理论论 病毒式通信理论是 2003 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新型通信理论。使用该理论定义 一个系统,并且把它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系统环境中,构成病毒式移动通信。病毒式移动 通信是将病毒式通信理论应用到 3g 及 4g 移动通信系统中, 在不依赖于上层设备直接支 持的情况下,致力于实现移动用户间点对点数据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9。病毒式移动通信 具有:相互独立性,可扩展性,资源共享性,快速繁殖性 10。 1.相互独立性:主要是指移动通信终端在不需要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时,相互独立 地存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当需要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时,移动终端通过其病毒式移动 特性,随时加入到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中,在实现自身病毒式移动通信的同时,为其它 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2.可扩展性:主要针对移动通信网络设备,随着系统性能的改进和升级,以及不断 地扩容,相应通信设备(包括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可进行智能的扩展升级,避免了用户 对移动终端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 3.资源共享性:主要针对移动终端,当可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的终端达到一定密度 时,就可实现终端间互传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在不影响移动终端其它用户性能的前提 下,扩大了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容量。 4.快速繁殖性:主要指移动通信终端,在达到病毒式通信网络入网要求后,即可 快速加入到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中,入网条件低,入网时间短。通过病毒式移动通信网 络智能化发展,使通信网络实现快速繁殖。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采用 802.11 协议,可 使如笔记本电脑等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快速连接到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中, 实现网络 的快速繁殖。 病毒式移动通信理论并不是要摒弃其他的理论, 而是以现有的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研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3 究。病毒式移动通信结构有两个主要的特性:可扩展性和独立性。第一种特性表明病毒 式通信系统可以不受限制地扩展,几乎没有其他约束;第二种特性指有独立的操作性, 不需要和基站等核心设备连接。 图 1.1 病毒式移动通信的特点 fig. 1.1 the characteristic of viral communication 图 1.1 所示为病毒式移动通信的特点,第一采用了 ad hoc(点到点)模式,实现 网络的自动组织和运行;第二为可扩展的(scalable) ,即可以做到几乎没有约束地扩 展业务;第三为可发展性(future proof) ,病毒式移动通信的发展是未来可预见的, 这不仅在于该技术的发展, 也为现有其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可与其他技术相融合, 即为未来技术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关注了这一技术,并从话音业务方面出发,在给定微小区中 软切换概率的情况下, 对微小区软切换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概率与交叉熵的关系 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分析微小区软切换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概率时引 入交叉熵,同时在给定微小区软切换概率前提下,交叉熵随微小区软切换用户进行病毒 式移动通信的概率可达到 14.7%,这一结果反应了软切换概率和软切换用户进行病毒式 移动通信概率间较佳的优化程度。从视频业务出发,在给定微小区中软切换概率的情况 下,对微小区病毒式移动用户进行视频业务的发生概率与交叉熵的关系进行仿真。由仿 真结果在分析微小区病毒式移动用户进行视频业务的发生概率时引入交叉熵, 同时在给 定微小区软切换概率的前提下, 微小区病毒式移动用户进行视频业务的发生概率可达到 0.402,这一结果反应了微小区中软切换概率和病毒式移动用户进行视频业务的发生概 率间较佳的优化程度 11。 ad hoc viral future proof (可发展性) scalable( 可 扩 展 的 )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4 在通信系统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使用无线 mesh 技术实现 wi-fi 手机脱网通信功 能 12。当通信基站或者手机,在与控制器或者调度交换机失联后,手机终端之间仍然可 以直接或通过其他通信设备,实现互相通信。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 者开始以不同的方式研究病毒式移动通信,并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国外的研究过程中,将病毒式移动通信结合协作式通信、ofdm 技术和 802.11a 标 准等技术,用 802.11a 标准规划 ofdm 技术,根据 ofdm 技术可对于不同载波频率实现高 斯信道,设计出在接收方与发送方直接传递无线电信号的发送方式 13。这种通信方式使 接收方、发送方和中间转播方在同一信道中实现通信,并且对比传统通信中单一的信号 发送与接收,这种通信方式具有低功率,具有更高的利用率 14。还有学者在不限定规模 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研究病毒式通信。利用分布式的优化过程,在给定的空间在通信终 端间传递无线电射频信号,利用中继和射频消除 ad hoc 网络时延 1516。 上述研究可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关注这一技术,本论文从话音业务方面出发, 在给定微小区中软切换概率的情况下, 对微小区软切换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概率 与交叉熵的关系进行了仿真。通过研究成果反应出,病毒式移动通信经过数字切比雪夫 滤波器的处理, 移动用户的软切换概率与软切换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概率之间可 达到较佳的优化程度。 1.1.3 3 软切换技术软切换技术 软切换技术已被国内外学者大力研究并成功应用于现有的 3g 通信标准中,作为 3g 通信标准的关键技术之一。 软切换技术是移动终端在通信过程中同时与两个基站保持信 息的连通,为移动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话性能。通过对国内三大运营商及国外通信技术 的调查发现,目前软切换技术仍然广泛应用在 3g 移动通信网络内,在 4g 移动通信网络 中仍然继续使用。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 当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 站覆盖区时,或者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使通信质量急速下降时,为了使通 信不中断,网络控制系统通常会启动软切换过程来保证移动终端的业务传输 17。软切换 是 cdma 系统中的重要特性之一,它采用的是“先连接再断开”的切换方式,移动终端 在中断与原小区的联系之前,先用相同的频率建立与新小区的联系,即移动终端在切换 过程中通过分集技术与原小区和新小区同时保持无线链路,再在一定条件下“丢弃”信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5 号弱的一方,从而保证了通信的连续性,降低掉话率 18。切换过程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小 区边界处的呼叫服务质量,还与内部的负载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切换过程进行的 不好,很可能造成小区的过载和移动台的“掉话”现象,使网络服务质量大大下降。 软切换技术不仅能解决移动台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切换问题, 对 于同一个基站内网络覆盖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无论是在人口密集的市区还是在人烟稀 少的郊外,基站建设的规格一样,因为受到高层建筑等的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相差很 大。普通二级城市,市区内基站覆盖半径大约在 500 米左右,而在乡村内覆盖范围大约 在半径 2 公里左右。怎样解决网络信号的覆盖问题,除了加大基站密度和网络优化外, 基站本身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软切换技术可以使基站具有“自动调节”作用,人口越 密集,总接收功率越高,基站发射功率越高,背景热噪声越高,反向链路越忙。 软切换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获得软切换增益,提高服务质量。 2.增大上行系统容量,减少上行的功率损耗。 3.提高切换成功率,减少了掉话现象。 缺点:1.在软切换过程中要占用多条无线链路,减少了下行容量。 2.软切换过程中需要占用较多的冗余网络带宽 19。 1.41.4 数字滤波器数字滤波器 模拟切比雪夫滤波器与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有各自的优缺点,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 统中,模拟/数字滤波器均在各个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故本文在重点研究数字滤波器 的同时,也研究了模拟滤波器。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可以使信号中特定频率的信号 通过,从而极大地衰减了其他频率的信号。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滤 波器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数字滤波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使其优越性逐渐被体现 20,本论文希望借助数字滤波器的特性研究病毒式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滤波器的种类很多,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每一 种类型的滤波器又有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两种形式。 理想的数据传输要求信号送入 滤波器后,滤波器通带内的信号能够不失真地被输出,即要求通带范围内,滤波器的幅 频特性为一个常数,相位特性与频率成正比线性关系,以此来保障信号的完整性。 数字滤波器的功能是将一组输入的数字信号通过一定的滤波器运算后转变为另一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6 组输出的数字信号,实现方法主要有两种:数字信号硬件处理和计算机软件处理。使用 matlab 软件设计滤波器可以随时调整滤波器参数,有利于滤波器设计的最优化 21,所 以本论文将使用 matlab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将优化的数字滤波器与病毒式移动通信相 结合,进一步分析病毒式移动通信的性能。 根据数字滤波器的逼近函数, 又可将数字滤波器分为数字 butterworth 滤波器、 数 字 chebyshev型滤波器、数字 chebyshev型滤波器、椭圆数字滤波器和贝塞尔数字 滤波器等等。 常用的数字滤波器类型为数字 butterworth 滤波器和数字 chebyshev 滤波 器。数字 butterworth 滤波器特点是通带处幅值特性平坦,而数字 chebyshev 滤波器 则比 butterworth 滤波器的截至特性要好,但通带处的幅值有振荡。对于数字滤波器而 言,可以采用不同阶数逼近相应滤波器,滤波器性能与滤波器的阶数有关,一般而言, 阶数越高,则逼近越精确,相应的代价也就越高 22。 数字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例如数字滤波器可有效解决基站的干扰 问题,数字滤波器也可用在 td-scdma 接收端,改善邻道选择因子(acs)参数。根据滤 波器种类多样性,组合的灵活性,可将滤波器应用于实际工程的任何情况。根据滤波器 的使用位置不同有着不同的作用,如可以降低干扰源基站的带外辐射和互调产物,可以 降低进入接收机的阻塞干扰信号水平 23。在互干扰严重的情况下,在不同位置多次使用 滤波器,对抑制干扰问题效果更加突出 24。 本论文借助数字滤波器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应用范围的广阔性,进行病毒式移动通 信的优化处理。最后通过对各类型滤波器性能的比较,选用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对病毒 式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优化处理。 1.5 1.5 现有现有移动移动通信通信网络网络组网组网结构结构 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分为骨干网络和本地网络两个层面, 根据网络规模和覆盖面骨 干网络可分为:国家级骨干网络、省级骨干网络和城域网,根据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移动网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个层次 25。核心层由路由器和 sdh/atm 组成, 构成网络的“首脑” ,核心部分;汇聚层由 bas 和三层交换机构成,连接上层的骨干核 心层和下层的用户接入层;下层的用户接入层直接延伸至用户,利用 atm 网络,连接至 基站、 无线路由等, 使用 matre1000、 3000 等传输设备和光纤进行网络的连接, 解决 “最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7 图 1.2 移动通信网络分层结构组图模型 fig. 1.2 the model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图 1.3 移动通信网络构架 fig. 1.3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rchitecture sdh/atm 路由器 骨干核心层 bas 三层交换机 区域汇聚 层 atm网 bwa 用户接入层 核心网 无线接入网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8 后一公里”的网络覆盖问题。根据 cdma2000 系统,绘制移动通信网络结构模型图如图 1.2 所示。 将图 1.2 中的无线接入网络放大后得到图 1.3 所示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图 1.3 重 点描述了无线网络。核心网通过 bwa(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宽带无线接入)连接到基站, 基站覆盖区域的无线终端可通过搜索信号与基站相连, 或者通过无线访问点搜索到无线 信号,从而与无线网络相连接。处于单基站覆盖区域的无线终端直接与基站相连,处于 多个基站覆盖区域或不断移动的无线终端通过软切换与基站取得连接。 图 1.4 和图 1.5 为 cdma2000 系统中的无线寻呼过程。图中 msc 为移动交换中心, 是完成对于它所服务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交换的功能实体,也与其它公用交换网 或其它 msc 之间的用户话务自动连接。可以管理无线资源具有呼叫控制功能,还可查询 移动台的位置。ssp 为业务交换点。pstn 为公用电话交换网,直接连接固定电话。vlr 为拜访位置寄存器,是 msc 作为检索信息用的位置登记器,存储进入其控制区域的所有 用户信息。shlr(smart home location register)综合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 shlr 作 为数据存储中心,软切换作为网络汇接和控制中心,统一业务平台既考虑了将来宽带业 务的发展又兼容了现有网网络窄带业务的需求。hstp(高级信令转接点)和 lstp(低 级信令转接点)负责整个网络的业务转接,hstp 负责转接大区间信令业务,lstp 负责 本服务区内及至上级 hstp 的信令业务。 图 1.4 基本呼叫(被叫为固定电话) fig. 1.4 the basic call (fixed phone is the called) 图 1.4 所示为被叫为固定电话的基本呼叫,呼叫建立过程为:无线终端(ms)经过 鉴权认证,vlr 及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正常登陆系统后,拨号呼叫固话,信号连接 所覆盖区的基站,通过 msc/ssp 的交换作用,直接转接到公用电话交换网,不经 shlr, msc/ssp shlr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9 然后经过各级交换机连接到所呼叫的固话,摘机时信令接通。 图 1.5 基本呼叫(被叫为 ms) fig. 1.5 the basic call(ms is the called) 图 1.6 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 fig. 1.6 the ad-hoc network without infrastructure 图 1.5 为被叫为无线终端(ms)时的基本呼叫,呼叫建立过程为:呼出信号由 ms 发送至覆盖基站的 msc/ssp,后将 locreq 信号发送至 shlr,shlr 查找到被叫 ms 所在基 站,将 routreq 发送至被叫所在基站的 msc/ssp,经过验证后,系统反馈 tldn(临时电 话业务)经 shlr 发送至主叫所在基站的 msc/ssp,形成通道,呼叫建立。 msc/ssp msc/ssp v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