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状位单音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功能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状位单音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功能研究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申请人:杨飞艳 导师:吴颖副教授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内容摘要 单音形容词是最典型的形容词,具有形容词最本质、最典型的特性,是形容 词中典型核心的部分。本文选取俞士汶( 1 9 9 8 )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 中1 6 5 个单音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入手,从不同方面对状位单音形 容词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分析,试图对状位单音形容词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作较为 深入的描写和解释。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对形容词作状语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指出以 前学者对形容词作状语的研究多集中在量化的统计分析,以及双音节为主的形容 词上,较少涉及语义的描写,对状位单音形容词的研究还不够。提出了本文的选 题意义,指出本文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本文出现的语料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在词典的基础上,考察出共7 0 个可以出 现在状位的单音节形容词作为本文的研究范围,根据修饰动词情况的不同,从 “a + v 单、a + v 双、a + v p 、a + 着+ v p 、a + v 进入祈使句、从+ v 六个方面对“a + v ”结 构进行了详细的句法描写。 第三章“a + v 结构的语义功能研究: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对状位单音形 容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较了与定位、谓位时的不同。指出了状位 上单音形容词具有“主观意愿性、转义性、语义连续性特征弱化、量性特征弱化 等特征。分析了“a + v ”结构中a 与v 的相互制约,从语义上指出可以进入这一 结构的a 与v 。着重分析了a 与v 之间的语义关系,状位上a 主要表示动作行为 的时间、数量、方式、情状及程度等。并分析了状位从式的语义功能,指出状 位上a a 义项减少,具有“状态性、程度性加深”等语义功能。 第四章状位单音形容词“大、小”“快、慢的句法语义功能研究:这一章 选取了两对较为典型的状位单音形容词“大、小”和“快、慢 ,进行了详细的 个案分析,试图通过这两对单音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为继续研究单音形容 词作状语提供一些借鉴。并运用词汇语义理论、标记理论解释了状位单音形容词 的不对称现象。 第五章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说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本文 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状位a 语义制约语义关系语义融合 s u b j e c t :髓er e s e a r c ho fs y n t a xa n ds e m a n t i c sf u n c t i o no n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i n a d v e r b i a lp o s i t i o n m a j o r :l i n g u i s t i c sa n da p p l i e dl i n g u i s t i c s c a n d i d a t e :f e i y a ny a n g t h e s i ss u p e r v i s o r :w uy i n g t y p eo ft h e s i s :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 a b s t r a c t 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i st h em o s tt y p i c a la d j e c t i v e ,h a st h ee s s e n c e 、t y p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i sp a p e rs e l e c t sy us h i w e n ( 1 9 9 8 ) “m o d e mc h i n e s eg r a m m a r i n f o r m a t i o nd e t a i l e d e x p l a n a t i o n 1 6 5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 s a sa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f r o ml a n g u a g ef a c to b t a i n i n g , h a sc a r r i e do nt h ed e t a i l e di n s p e c t i o na n dt h e a n a l y s i sf r o mt h ed i f f e r e n ta s p e c tt ot h e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 si na d v e r b i a lp o s i t i o n , a t t e m p t st o r e f l e c tt h es y n t a xa n dt h es e m a n t i ce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m o n o s y l l a b i c a d j e c t i v ei na d v e r b i a lp o s i t i o n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t h ef u l lt e x t 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 c h a p t e r s : c h a p t e r1i n t r o d u c t i o n :f i r s tr e v i e wa n da n a l y s i st h er e s e a r c ho na d j e c t i v e i n a d v e r b i a lp o s i t i o n p o i n t i n go u tt h a tp r e v i o u ss c h o l a r so nt h es t u d yo fa d j e c t i v e s a d v e r b i a lm o r ec o n c e n t r a t e di n 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a sw e l la s d u a l - s y l l a b l ea d j e c t i v e s 1 i t t l ei n v o l v e ds e m a n t i cd e s c r i p t i o n ,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 s 通t h es t u d yi sn o te n o u g h ,l 飞虹p a p e rp r o p o s e dt o p i c s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u s eo ft h i s t h e o r ya n d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t h ec o r p u so ft h i sp a p e r c h a p t e r2s y n t a xa n a l y s i s 斌心n s t r u c t u r e :b a s e do nt h ed i c t i o n a r y , i n s p e c t s 7 0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w h i c hc a na p p e a ri na d v e r b i a lp o s i t i o na st h es c o p eo ft h e s t u d y ,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i f f e r e n tm o d i f l e dv e r b ,f r o m “a + v 单、a + v 单,廒、a + v p 、a + 着+ v p 、a + ve n t e r i n gp r a y ss e n t e n c e 、a a + v ”s i xa s p e c t st od e s c r i p t i o nt h ed e t a i l e d s y n t a xo ft h i ss t r u c t u r e c h a p t e r3s e m a n t i cf u n c t i o nr e s e a r c ho n “a + v ”s t r u c t a r e :i nt h em a s s i v e e x a m p l ef o u n d a t i o n ,h a sc o n d u c t e d a l l d e p t h s e m a n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s t u d yo n 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i na d v e r b i a lp o s i t i o n ,c o m p a r e dw i t ha d j e c t i v ea sa t t r i b u t i v e a n dp r e d i c a t e ,p o i n t e do u t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 sh a ss u b j e c t i v ev o l u n t e e r i n g ,t h e f i g u r a t i v em e a n i n g , t h es e m a n t i cc o n t i n u o u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t t e n u a t e s ,t h eq u a n t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t t e n u a t e s 灿a l y s i so ft h e “a + v ”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a a n dv r e s t r a i n t , a n df r o mt h a tc a nb ee n t e r e do nt h es e m a n t i c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aa n d v a f o c u so nt h e a n a l y s i sa n ds e m a n t i c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aa n dva n a l y s i so ft h ea as e m a n t i c f u n c t i o n 。p o i n t e do u tt l l a t t h ea ai t e mr e d u c t i o n ,a “s t a t eo fn a t u r e , e x t e n ta n d d e e p e n ”s e m a n t i cf u n c t i o n c h a p t e r4o n es y l l a b l ea d j e c t i v e “l a r g ea n ds m a l l ”a n d “f a s ta n ds l o w ” s y n t a c t i ca n ds e m a n t i cs t u d y :t h i sc h a p t e rh a ss e l e c t e dt w op a i r so ft h em o r et y p i c a l o l l es y l l a b l ew i t i lt h ea d j e c t i v e “l a r g ea n ds m a l l ”a n d “f a s ta n ds l o w ”,f r o mt h e s y n t a c t i c ,s e m a n t i c ,t h ed e t a i l e dc a s ea n a l y s i st ot h e s et w o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 sf o r t h ea d v e r b i a l 。i no r d e rt op r o v i d es o m er e f e r e n c ef o rc o n t i n u et os t u d ym o n o s y l l a b i c a d i e c t i y e sa d v e r b i a ls e m a n t i c 。u s es e m a n t i ct h e o r y 、m a r kt h e o r yt oe x p l a i nt h e a s y m m e t r yo f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 sp h e n o m e n o n , c h a p t e r5c o n c l u s i o n :s u m m a r i z e dt h em a i np o i n t so ft h i sp a p e r w h i c hn e e d s f u r t h e rs t u d y , a n dt h i sp a p e rd e f i c i e n c i e s k e y w o r d s :a d v e r b i a lm o d i f i e r 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d j e c t i v e m u t u a lr e s t r i c t i o n s e m a n t i cr e l a t i o n s e m a n t i ci n t e g r a t i o 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杨飞杉日期嫡月f o 日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敝作者繇枷飞物 吼旆g 月1 0 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意义 第一章绪论 单音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其形式单一,内容繁富,使用频率高。现代汉语 存在双音化倾向,单音节词是一个独立的词,还是一个构词语素,有时还很难断 定,对单音节词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对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而数量相对 固定的单音节词的研究,在汉语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单音形容词1 是最典型的形容词,具有形容词最本质、最典型的语义属性。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随着整个形容词研究的深入,单音形容词的研究也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在单音形容词句法、单音反义形容词的对比、单音形容词的分类、单 音形容词的连用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状语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 重要课题,对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在一些文章中也有所涉及,但多数学者的研究 多重视量化的统计分析,以及一般句法描写,较少涉及语义的研究。考察的对象 也多是以双音节形容词为主,然而无论在句法还是在语义上,单音节形容词和双 音节形容词都有不同的表现。对状位单音形容词和形动结构的语义复杂性的分析 还不够。 如:狂跑、深谈、真喜欢、勤换衣服、广聘能人 哪些a 可以作状语? 状位上的a 有何语义特征? a 与v 的语义关系是什么? 制约a 与v 之间组合能力的因素是什么? 本文在全面考察a 作状语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和描写a 作状语的句法和语义功能。研究状位单音形容词的语义功能, “a + v 状中结构中a 与v 的相互制约、a 与v 的语义关系。试图从构式语法、标记 理论等方面探究形动组合的组配机制。并选取了两对较为典型的状位单音形容词 “大”“小 和虬陕”“慢”进行详细的个案分析,探究它们的句法语义功能,探 索研究的方法,为继续研究单音形容词作状语提供一些借鉴。 1 2 研究概况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语法大家朱德熙( 1 9 5 6 ) 、吕叔湘( 1 9 6 5 , 1 9 6 6 ) 就对形容词句法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对形容词作状语这一问题也有所 涉及,指出了大多数“a + v 单”组合都不自由,但没有深入探讨其原因。 目前随着形容词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方面,下面就主 1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作了一个限定,本文“a ”表示单音形容词。 1 第一章绪论上海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要从四个方面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 1 2 1关于形容词作状语的计量考察 定量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从而对语言现 象进行解释,找出其内在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计量考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 一种词类的主要功能。 胡明扬( 1 9 9 5 ) 统计,形容词用作状语的出现率,在口语语料中是3 4 ,在 书面语材料中是1 1 3 。另外,还统计了1 1 1 5 个性质形容词,能用做状语的有 1 6 8 个,占1 5 1 ,并认为这部分形容词可以处理为兼类。 贺阳( 1 9 9 6 ) 一文对现代汉语中性质形容词直接作状语( 即不带“地”作状语) 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他的研究侧重于形容词直接作状语的情况,不包括加 “地后作状语的情况。指出在“1 5 个性质形容词中,只有1 6 6 个可以直接作 状语,仅占总数的1 4 9 。 李泉( 2 0 0 3 ) 认为,可以作状语的a 有5 0 个,占a 总数的3 2 。指出a 作状 语时均不能加“地 ,少数可以加“着”作状语,如“衣服湿着穿上了,“直着 说吧 。因为a 粘性很强,所以作状语的比例高于a 双。 王启龙( 2 0 0 3 ) 指出能作状语的单音形容词8 1 个( 总数3 1 6 个) ,占2 5 6 。 其中词性不变的有4 9 个( a 类) ,其余的均变为副词( 或者说兼副词) ,共3 2 个 ( b 类) 。 此外,莫彭龄、单青( 1 9 8 5 ) 指出书面语中形容词做状语的占1 9 1 。 1 2 2 关于“a + v 单”的切分问题 “a + v 单 结构有凝固的倾向,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德熙( 1 9 5 6 ) 注意 到这一问题,提出了所谓的“嫌疑格式”。他将单音形容词修饰动词分为a 、b 两 类格式,指出能出现在a 类格式的形容词比较多,但不容易判断是造句格式还是 凝固格式,而且a 类格式中的形容词“不仅不能修饰双音动词,就是在修饰单音 动词的时候也是不自由的 。b 类格式( 多想想、少出去几次、全看见了、快起来、 早知道、难解决) 是造句格式,其中的形容词活动能力很强,既能修饰单音动词, 又能修饰双音动词,而且都可以大量替换,但能够造成b 类格式的形容词比较少。 因此甲类成分一般不宜于做动词修饰语,乙类成分特别是形容词重叠式 则经常担任这种职务。并对“a + v 单”是词还是短语的问题指出了两种解决办法: 1 - 形容词所修饰的动词是否可以大量替换。 2 是否受音节数的限制。因为只有凝固格式的组成成分才可能受到音节数的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限制。但是仍有很多不足,有些很难断定。 吕叔湘( 1 9 6 6 ) 一文中指出单音形容词修饰动词,只有少数比较自由,多数都 有局限性。单音形容词修饰单音动词的较多,双音形容词修饰双音动词的较多, 其中单音形容词做状语几乎是强迫性地采用“形+ 动”的形式。 他将形容词修饰动词分为三类情况:( 1 ) 比较自由;( 2 ) 大多数形动组合都 是熟语性的;( 3 ) 不能修饰动词,并分别举例说明。指出其中一部分形容词的意义 跟修饰名词的时候不同。 上面三类单音形容词都有一部分( 但都只有一部分) 可以扩展成多音节带d e 的形式,从而取得修饰动词的更大的自由。 吕叔湘( 1 9 6 5 ) 指出形动组合存在的几种情况: 两个成分里有一个不能单用应该说是词而不是词组,如:“新建、深思、微 虐皇” 大o 两个成分都能单用的也不一定就是词组,如:“闲坐、宽待、直立”。 形动组合也有两两相连的例子:如:“大惊小怪、明察暗访 。 “难”和“好”是形容词,但是否修饰后面的动词是个问题,如:“火车好 开,彰武难过 。 并从“形容词和动词的音节数目、带d e 与否、有附属成分与否”这三个方面 对单音形容词和双音形容词修饰动词时的差别作了简要的说明。 贺阳( 1 9 9 6 ) 对“形+ 动”是词还是短语的问题,作了一些硬性规定:( 1 ) 如被 现代汉语词典( 1 9 7 8 ) 列为词条的,暂一律看作复合词,其中的形容词成分 不视为作状语。如:“暗杀、小看、红烧”等。 ( 2 ) 修饰动词仅限于极个别用例的形容词,也认为不能作状语。如:“贱”。 ( 3 ) 习语性短语中的用例不算作状语的用例。如:“精打细算、满打满算” 在红 专乎0 王启龙( 2 0 0 3 ) 词典里作为词条收入的不作考虑,其他的“a + v 单”结构根据一 般原则,凡动词可替换成其他动词的,算状语修饰动词,否则就算一个凝固的新 词。 1 2 3“a + v ”结构中a 的词性问题 形容词主要的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而作状语是副词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对 形容词能不能作状语、作状语时怎么处理,在这一问题上有过很多争论。主要有 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形容词不具备作状语的功能,形容词作状语时形容词应处理为 形副兼类。因为可以作状语的形容词只是形容词中很少的一部分,比例不高( 郭 第一章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锐,2 0 0 2 ) 。 另一种观点认为少数形容词有作状语的功能,但是如果这些词作了动词的修 饰语后意义完全改变,这时应将它们排除在外,归为副词,算两个词。用作状语 的是副词,用作定语或谓语的是形容词。在两种位置上意义改变不大时( 即用作 状语时意义不变或只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时认为它们是同一个词,还是形容 词。所谓的形容词作状语即指此类而言,并分别举“白”和“臭 为例说明( 朱 德熙,1 9 5 6 ;贺阳,1 9 9 6 ) 。 王启龙( 2 0 0 3 ) 主要从句法上对单音形容词作状语时的词性问题作了一些说 明,指出若能重叠,或能前加“很”( 加“很”后必须加“地”) ,或能转换成补语 的,仍算形容词;否则语义有所改变,算副词。 我们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功能和意义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形容词在修饰动 词作状语时,意义完全改变的将其归为副词,意义改变不大的将它看作是形容词。 1 2 4“a + v ”结构中a 与v 的语义关系 从句法平面来看,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成分,形容词作状语是指 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相当多的形容词都可以作状语,形式上都 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从所能修饰的成分上看,能作状语的单音形容词内部也有差异,它们有些只 能修饰单音动词,有些可以修饰复合动词,有些还可以修饰状中短语。在语义平面 上,其语义指向比较复杂,它可以指向句中的主语、谓语动词、宾语、介词宾语 等。 朱德熙( 1 9 5 6 ) 认为由形容词构成的动词修饰语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或状态; 就性质来说,这种修饰语是描写性的,不是限制性的。 吕叔湘( 1 9 6 6 ) 指出“形+ 动”组合中“形”的意义发生改变,和修饰名词时 有所差别。二者都说得较为笼统,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郭文国( 2 0 0 2 ) 从语义特点方面简单分析了为什么同为性质形容词,有的可以 作状语,有的不可以,以及单音形容词处于状位时与处于定、谓位时语义特点的 不同。 董金环( 1 9 9 1 ) 、张世才( 1 9 9 9 ) 对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类别进行了说明。 指出了不同的语义指向,形容词状语表示语义的不同。 对“a + v ”结构,过去的研究尚较为粗略,或是侧重在语义指向的研究上,对 a 与v 的语义关系研究得还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以上这些考察及其对形容词做状语问题的认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 考和借鉴。不过研究多是侧重对双音节的研究,单音节还显得较薄弱,考察也多 4 上海师范入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是重视量上的统计研究,较少涉及语义上的解释和归纳,或只是比较粗略地谈了 这些问题。本文尝试对a 做状语的句法语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解释“a + v 结 构中a 与v 的相互制约,探究形动组合的组配机制。以期对状位单音形容词的句 法语义功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1 3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结构主义的描写方法对“a + v ”结构进行细致的描写,在这基础 上,挖掘a 的语义特征,分析“a + v 结构中a 与v 的语义关系,“a + v 结构 中a 与v 的相互制约。同时我们还将借鉴功能语法理论、认知语法理论、构式语 法理论等对状位单音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功能进行研究,探究“a + v 结构的组配机 制。以求较为全面地体现状位单音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在方法论上,力求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1 ) 意义与形式相结合。 ( 2 )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3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4 )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1 4 语料说明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国家语委语料库和北京大学汉语言研究中心的现代 汉语语料库,此外,还有一部分语料来自百度网站( 婴:鱼垒i 垡堕:璺q 婴) 和谷歌网 站( 塑:g q q g ! 旦:曼q 吐。我们对这些来自网站的语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有效避免 了文中出现个别的不规范用法。 为了行文更加简洁,文中例句一般不注明出处。 5 第二章“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 2 1 研究对象 2 1 1状位单音形容词范围的确定 单音形容词是最典型的形容词,具有形容词最本质、最典型的特性,是形容 词中典型核心的部分。 本文选取俞士汶( 1 9 9 8 )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中1 6 5 个单音形容 词2 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考察状位单音形容词的句法和语义特征。 它们是: 矮、暗、白、薄、饱、笨、惨、差、谗、长、沉、迟、丑、臭、纯、蠢、粗、 大、淡、低、陡、短、对、钝、多、饿、乏、颊、肥、富、干、高、古、怪、鼓、 光、广、好、黑、狠、红、厚、滑、坏、欢、慌、黄、浑、活、急、挤、假、尖、 贱、僵、娇、紧、近、精、净、静、久、旧、渴、空、苦、快、宽、狂、困、阔、 辣、蓝、懒、烂、滥、牢、老、累、冷、凉、亮、烈、绿、乱、满、慢、忙、美、 闷、猛、妙、难、嫩、浓、偏、平、破、浅、强、巧、亲、勤、青、轻、清、穷、 全、热、软、弱、散、傻、少、深、湿、瘦、熟、帅、顺、死、松、酥、俗、碎、 痛、透、歪、弯、晚、稳、稀、细、鲜、闲、成、香、响、小、邪、斜、新、凶、 虚、严、艳、痒、野、硬、冤、圆、远、杂、早、窄、胀、真、整、正、直、重、 壮、准、紫、足 经过统计,该词典认为以下5 8 个单音形容词可以作状语,约占总数的3 5 。 它们是: 我们觉得以上观点还可以商榷, 以作状语3 。它们是: 粗、长、大、多、真、满、直、 例如: 活、急、假、贱、紧、近、静、久、苦、 猛、难、平、浅、强、巧、亲、勤、轻、 细、闲、小、斜、新、虚、严、野、硬、 除上面列举的以外,还有一些单音形容词可 干、欢、空、冷、热 2 俞士汶( 1 9 9 8 )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具体考察,见附表1 。 6 狠闷稳好忙晚广慢歪 高乱深 低牢少重 、 、 、 、 迟滥傻整 、 、 、 , 饱懒散早 、 、 、 、 暗狂穷杂快清远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 粗织、粗养、粗耕、粗种、粗滤、粗看、粗算 于炒、于拌、于吃、于煎、于晒、于制 , 多吃一点、多收一点、多看书、多做自我批评、多办事、多打几个裥 根据我们对大型语料的考察统计,可以作状语的单音形容词共7 0 个,约占 总数的4 2 4 。 2 1 2 重叠后可以作状语的单音形容词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多数能重叠,重叠方式为a a 。 石毓智( 2 0 0 3 ) 给出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能加程度词序 列“有点儿、很、最”修饰的,才有可能重叠,比如“大、硬、快 等都是如此, 与此同时,一个严格的“负”规律是,凡是不能被程度词修饰的,一定不能重叠, 比如“中、紫、粉、单、副等都是如此。4 但是在符合这个条件的形容词中,还受感情色彩的制约,消极形容词一般不 能重叠,比如“坏、丑、野、穷、乱等没有相应的重叠式。 俞士汶( 1 9 9 8 ) 认为1 6 5 个单音形容词中可以重叠的为8 5 个。 它们是: 干 宽 青 细 高 蓝 轻 香 有一部分单音形容词,作为基式时不能作状语,但重叠后可以。这也在本文 的研究范围之内。它们是: 薄薄、白白、沉沉、淡淡、肥肥、鼓鼓、红红、黑黑、黄黄、烂烂、亮亮、 美美、浓浓、嫩嫩、湿湿、弯弯,稀稀、圆圆、松松、软软、足足 如:薄薄地切了一片西瓜、白白地煮了一锅粥、沉沉睡去、短短接触、肥肥 鼓起、鼓鼓地装了一口袋、黑黑地染了发、红红地涂了唇、阳光黄黄地照在树梢 上、淡淡抹了胭脂、凳子给亮亮地涂了一层漆、美美休息了一会、浓浓地炖了一 砂锅汤、嫩嫩地炖了蛋、辣辣地做了一锅汤、软软地躺了下去、短发湿湿地粘在 脸颊上、头发松松地卷上、绸带弯夸地拂过村庄和田野、屋顶上稀稀长着几根黄 草、圆圆地画了一个圈、足足等了两个小时 加上单音形容词基式可以作状语,重叠后同样可以作状语的,本文研究的可 重叠后作状语的单音形容词共有5 7 个,约占能重叠单音形容词总数( 8 5 个) 的 4 石毓智( 2 0 0 3 ) 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及其对句法行为的影响,世界汉语教学第2 期。 7 肥快浅稀多苦破稳 短空平弯荆铄九漱毛重黜讯瓢苏直 、 、 、 、 九鼽氧陬整粗匙慨椒胀臭活满死窄 , 、 、 、 迟黄乱熟早 、 , 沉厚绿瘦远 , , r , , 长红亮湿圆 r , , , , 薄狠凉深硬 白黑冷少痒 暗好老软严矮光牢热新鼓烂清小 第二章“h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7 。它们是: 暗暗、长长、迟迟、粗粗、大大、低低、多多、高高、好好、狠狠、活活、 紧紧、静静、久久、苦苦、快快、牢牢、乱乱、慢慢、平平、轻轻、清清、少少、 深深、歪歪、稳稳、细细、小小、新新、严严、硬硬、远远、早早、整整、直直 2 2 研究对象的说明 2 2 1 形容词的兼类问题 形容词是一个内部成员丰富,语法功能复杂的词类范畴,语法学界在不少问 题上还存在分歧,兼类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形容词涉及形名兼类、形动兼 类、形副兼类等,在作不同句法成分时,其词性是什么,前人已对此有过一些研 究。 现在形容词可以作状语已基本取得公认,但仍有一些人坚持认为形容词不具 备作状语的功能,少数形容词有作状语的功能,应处理为形副兼类( 郭锐,2 0 0 2 ) 。 5 有些词作了动词的修饰语后意义完全改变,应将它们排除在外,归为副词。意义 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时是形容词,所谓的形容词作状语就是指此类而言( 朱德熙, 1 9 5 6 ;贺阳,1 9 9 6 ) 。6 我们认为形容词可以不加标记地在动词前作状语,如:“真喜欢、难解决、 早走了十分钟”等。经常用作状语的形容词是一小部分表示数量、时间、方式、 范围的形容词,我们认为意义上表示数量、时间、方式、范围的形容词都可以表 示事物的属性,都是典型的单音节形容词,处理为兼类不妥。从句法上分析,状 语也不是只有副词才能充当,只有当有些形容词在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意义完全 改变,换句话说,在这种意义上,它们只作状语、不作谓语时,我们才将其排除 在外,归为副词。比如:“直哭、怪累的、白跑”。 2 2 2 对“a + v 簟结构的一些说明 由一个形容词性成分修饰一个动词性成分构成的组合是复合词还是短语,有 时界限不清楚,尤其是对“a + v 单”这样的结构,他们是一个凝固的词还是一个 短语? 很多学者都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如果认为整个组合是复合词,其中的单音 形容词就仅仅是构词语素,而不是句法成分,就谈不上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如果 整个组合是短语,其中的形容词自然是状语。 6 郭锐( 2 0 0 2 )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6 朱德熙( 1 9 5 6 )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 期。 贺阳( 1 9 9 6 ) 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语文研究,第1 期。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 词和短语的划分是个经典难题,也是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划分词和 短语的方法有“插入法 “替换法”等。本文不打算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主要研究状位上a 的语义特征,“a + v ”结构中a 与v 的相互制约、a 与v 的语义 关系,探究它们之间的组配机制。 2 3 “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 我们在全面考察a 作状语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修饰动词的不同,选取了一些 典型的a 对“a + v 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句法描写。 2 3 1 a + v - 受音节的限制,大部分a 在作状语时只能修饰单音节动词。例如: ( 1 ) 久治不愈、滋补药须久煎、久酿的陈酒、久享盛誉、久食不腻、久传 于世、久离家乡、久演不衰、久视不易疲劳、不能久贮的食品 ( 2 ) 广获赞誉、广购书籍和仪器、广建寺庙、广做善事、广开就学门路、 广育良才、广作宣传、广选名梅、广求圣贤、广集群众 ( 3 ) 轻按大风琴的低音键、先把睫毛刷在纸巾上轻擦几下、可用两手轻托 头部、他们在微风中正轻摆腰肢 ( 4 ) 斜坐床头、斜披弹袋、用胳肢窝斜夹着竹篙、阳光斜入洞内、斜倚在 石柱上 2 3 2 a + v 单双 有少数a 单修饰动词时比较自由,既可以是单音节动词,也可以是双音节动 词或动词短语。如:勤、急、真等。 ( 5 ) 你还是勤跑着点儿、回去勤换点、好奇的勤动、勤放警报、衣服要勤 洗、勤换被褥、勤锄地来勤锄草、坚持勤进快销 ( 6 ) 勤检查、勤操练、勤照料,勤分析、勤思考、勤洗澡、勤忏悔 ( 7 ) 它真咬了、真懂 ( 8 ) 真恋爱、真恢复交通、真开始、真做梦、真感到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真等到了 ( 9 ) 急拉林岚到一旁、急发一大批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苗志高痛得急叫、 听到电话铃一阵急响、车长急令司机停车、急催发枪 ( 10 ) 急挥手、急叫道、急转头观后、急岔开、急改用直接喉镜下将异物取 出、急阻拦、急缩回 9 第二章“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3 3a + v p a 单在作状语时,有些“a + v ”不能独立使用,v 不能是光杆动词,动词后一 定要有共现的成分,这些共现成分主要有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宾语等。如: ( 1 1 ) 急迎上去、急围上去、急冲出来、车子突然急刹住 ( 1 2 ) 饱喝了一顿之后、饱吸了几口这种气体、饱听了一夜炮声 ( 13 ) 紧问了一声、紧拉着树枝、紧围着浩瀚的纳米布大沙漠 数量成分作为有界标记,往往可以调控一个结构、句子在句法上的合格度。 一个结构、句子在句法上能否成立,往往与数量成分的隐现有直接关系 2 3 4a + 着+ v p 有些形容词可以带动态助词“了”“着”“过”等,但能带“着”的形容词比 较少,一般只出现在“( n ) + a 单双+ 着( + 谓词性成分) ”中。a 作状语均不能加 “地”,少数单音形容词不能直接修饰动词,加“着 后可以作状语。 这个句式里的a 有限制,a 常为描述物体姿态或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数目较 少。我们考察了能加动态助词“着”后作状语的单音形容词共“7 ”个。 ( 1 4 ) 平着放、斜着放、散着放、正着放、歪着放 ( 15 ) 急着找我想知道、忙着吃饭改论文搬家 “a 着 对后面的动词也有限制,要求动词是具体的行为动词,而且表心理 状态的形容词后的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如“掌急着搬”、“木忙着倒”。 “a + 着+ v 单”结构中a 多是表示后面动作的方式。 持续体助词“着 既有动态性的一面,指明句子所表达的事件正处于持续不 断的过程之中,也有静态的一面,指明持续过程中的静态事件( 戴耀晶,1 9 9 1 ) 。 7 这就决定了形容词既可以带“着”,又很受限制。因为“着 表动态的持续过程 的一面与形容词表静态的恒定属性不相容,只有“着”表持续的静态事件的一面 与形容词的语义相容时才可以,这便是能带“着”的形容词数量少的原因。但是, 反过来也说明,凡能与“着 组合的形容词其动态性更强( 李泉,2 0 0 1 ) 。8 2 3 5 “a + v ”构成的祈使句 少数具有 + 自主 和 + 可控 语义特征的形容词在特定语境中可以构成“形+ 点儿+ 祈使( 命令) 语调”的祈使句。 我们考察了可以作状语的单音形容词,可以进入这一句式的共3 7 个,它们 7 戴耀晶( 1 9 9 1 ) 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 期。 8 李泉( 2 0 0 1 )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 期。 l o 上海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二章“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 紧、近、牢、静、快、慢、猛、平、深、 多、少、严、早、晚、久、迟、牢、乱、 例: ( 1 6 ) 慢一点儿写,别弄错了! ( 17 ) 我希望你快一点来! 它们在进入祈使旬这一句法格式和单独作状语时,意义不一样。 ( 1 8 ) 快走! ( 1 9 ) 快走对身体有利。 ( 1 8 ) “快 在进入祈使句这一句法格式后不表示动作的性状,而是带上了 祈使句特有的句式义。( 1 9 ) “陕”表示走的方式。 2 3 6a a - t - v a a 式形容词作状语时,动词有三种情况: 从+ ( 地) + v v 后不带其它成分,可以独立使用。 ( 2 0 ) 短短接触、冷冷答道 a a + ( 地) + v + ( 了) + 其它成分 a a 作状语时,v 后一定要有数量词语、趋向补语或宾语等。 ( 2 1 ) 美美休息了一会、薄薄地切了一片西瓜、饱饱地吃了一顿、鼓鼓装了 一口袋、足足等了两个小时、稀稀长了几根黄草。 从+ 一+ v 从作状语时,后面一般不能是单音节动词,但在动词之前加上虚化的副词性 “一 后可以。 ( 2 2 ) 冷冷一瞥、淡淡一笑、轻轻一握、重重一击、深深一吻 “一 本来表示计量的初始单位,其基本语法意义是“少量”,数量的少可 以隐喻为时间的“短暂或“快”“连续”。“一从单纯表示数量、发展为表示 “少量 “短暂”的语法意义,在汉语句法组合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a a 式形容词是有界形容词,“一+ v ”表示的“短暂 或“少量 也是有界的, 是有界与有界的搭配。但是,这种界限是固定不变的,是不能加以量化处理的。 从认知角度看,“一 与动词结合后表示的“短暂 是如此之短,甚至不能用除 活远狠硬广细 低粗 高稳 干重长轻 暗勤斜 是 浅歪 第二章“a + v ”结构的句法分析上海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了“一 之外的其他临时性动量来描写( 陈忠,2 0 0 6 ) 。9 a a 式形容词作状语修饰动词,不能直接用“不”否定,一般要在状语和中心 语之间加“地”表结构关系,主要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 。 ( 2 3 ) 软软地躺了下去 ( 2 4 ) 头发松松地卷上 ( 2 5 ) 绸带弯弯地拂过村庄和田野 有时也可没有“地”,但有无“地”时语义常常不一样。 ( 2 6 ) 圆圆画一个圈 ( 2 7 ) 圆圆地画一个圈 ( 2 6 ) 侧重于对动作“画 的限制,( 2 7 ) 侧重于描述“圈是圆的”这一状态。 以上是从句法上对状位a 进行的考察描写,描写了a 作状语时不同的表现形 式,a 既可以修饰单音动词,也可以修饰双音动词,还可以修饰动词短语,有些 a 可以进入特殊句式祈使句中作状语。第三章我们将从语义上对状位a 进行深入 的分析。 9 陈忠( 2 0 0 6 ) 认知语言学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a + v ”结构的语义功能研究 第三章“a + v 结构的语义功能研究 3 1 状位单音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张国宪( 2 0 0 0 ) 指出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量性特征:弥散量与固 化量、隐性量与显性量、静态量与动态量;连续性特征;恒定性特征,典型 的事物具有恒久性,典型的动作具有临时性,而性状介于二者之间,具有恒定性。 性状的恒定性是其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性状的表述具有粘附性,它的显现总是 要依附于事物,没有事物也就无所谓性状。1 0 形容词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定语与谓语。在状位上,形容词表现出一些与定位、 谓位不同的特点。 3 1 1 主观意愿性 状位的性状带有较大的意愿性, ( 1 ) 我今天早来了一个小时。 这个“早 是一种意志性行为, 在状语位置上表示“主观评价”。如: 句法上的证明是这类句子都可以出现“想、 会、要 等认识情态词。如: ( 2 ) “我想会要早去一个小时。” 状语是说话人表现主观性的句法手段之一,带有一种主观评价。已有的研究 表明,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和说话人的认知是主观性表现的三个主要方 面( 沈家煊,2 0 0 1 ) 。儿 ( 3 ) 她的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粉。 ( 4 ) 她在脸上厚厚地涂了一层粉。 ( 3 ) “厚厚的粉”是一种客观的描述。( 4 ) 表现了说话人的“认识,觉得 “粉 涂得厚。 3 1 2 词义的转义性 形容词最主要的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在定语、谓语位置上形容词一般都是 本义,在状语位置上常常发生转义或者引申。 ( 5 ) a 高山、高空b 高看、高举 a 中“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矿消防知识培训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4.2 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隔物灸产品培训
-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培训成果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天地人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 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 药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分析技术考试-环保检测练习卷附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实验高中-双休背后: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高三家长会【课件】
-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 名企2025汇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才招聘1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媒体内容创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蛋鸡155标准化立体养殖模式
- 血氨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T-SSFSIDC 021-2024 认股权综合服务工作准则
- 2024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江西省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