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管网探测技术方案.doc_第1页
慈溪管网探测技术方案.doc_第2页
慈溪管网探测技术方案.doc_第3页
慈溪管网探测技术方案.doc_第4页
慈溪管网探测技术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慈溪市城区集污管网电子测绘、探测及一般性修复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目 录第一章 概述3第二章 电子测绘4第三章 项目质量管理9第五章 施工方案12第六章 技术保证措施13第七章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17 第一章 概述一、 项目概况 慈溪市城区集污管网电子测绘、探测及一般性修复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东到梅林路,西至西三环,南到南三环(不含南三环),北至中横线(不含中横线)内所有道路区域地下污水管线(含所有过河管线、沿河管线及穿越桥梁的管线),电子测绘125.07公里。二、 测量要求a. 测量工作由市政施工单位疏通修复后开始作业;b. 平面由甲方提供宁波独立坐标系控制点;c. 高程根据甲方提供高程系统和高程点起算。三、 作业依据a.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899),;b.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500,:1000,1:2000地形图图式(79291995);c. 浙江省测绘局发布的浙江省测量规范(试行);d.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的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7397);e.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128982009);f. 本项目技术设计书。四、 提交成果a.技术设计书;b.数字光盘数据二套;c.工程自检报告;d.技术总结。第二章 电子测绘一、 图根控制测量本测区拟采用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1.1 图根点标志图根点尽量采用固定标志,水泥、沥青路面应用水泥钉或铆钉作为中心标志;土质地面打入长30长木桩,中心标志采用小铁钉(土质地面图根控制点可不埋石)。1.2 图根点编号图根控制点编号采用“英文字母” +“阿拉伯数字”表示,阿拉伯数字为流水编号,根据各工作区域的规定对应的英文字母,编号如T1、T2、T3。编号允许跳号,但不允许重复。1.3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在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下加密图根导线,图根导线可布设成附合导线和导线网,图根导线不超过两次附合,图根控制采用 2级全站仪观测,采用手工记录,用清华山维智能图文网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图根级别比例尺附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测距控制点密度(个)2点位中误差()2中误差()方法与测回数一1:50015001201/600012415单程观测1645二1:50010001001/400014015单程观测1注:n为站数,图根点数含高级控制点。(1)附合导线长度短于上表规定1/3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2)在平坦、开阔地区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度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 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3)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应提高测角精度。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技术要求见下表:测回数J2垂直角指标差之差J2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路线闭合差()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1150.02S405注:(1) S为边长,以(百米)计,不足1按1计算,L为路线总长,以(千米)计,不足1按1计算;(2)仪器高和觇标高(棱镜中心高)应准确量至。(3)图根点高程,采用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并于平面同步对向观测,起闭于高等级控制点上。1.4 图根支导线测量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支导线。支导线除与图根导线测量方法相比,另要求如下:(1) 总边数不应多于4条边,总长度不应超过500m,最大边长不超过200m;(2) 边长单程观测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一测回;(3) 水平角观测首站时,应联测两个以上的已知方向;1.5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 进行观测,其标称精度为:平面101,高程201。观测前需得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一般检验。 图根控制测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应采用最好控制整个测区且分布均匀的五个或五个以上的相邻距离大于600m的高级点求取七参数。 (2) 作业前必须对手薄中的观测参数进行设置,作业过程中严禁修改,手薄参数设置数据如下表:参 数数 值可观测卫星数5卫星高度角156平面收敛精度1.5高程收敛精度2.0(3) 测量时必须使用三脚架,严禁使用对中杆及简易三脚架;(4) 仪器高量取到主机护圈中间位置,由不同位置量取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天线高输入手薄中;(5) 为保证图根点的精度,流动站离基准站的距离宜小于2.5;(6) 移动站采集前应至少检测一个高级控制点;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采集点坐标。观测中至少应连测4个四等或一级控制点,平面和高程互差分别不得大于3和4;(7) 进行测量时,对每个图根控制点均应独立测定2次,每次测定时应重新对中整平三角架,每次初始化成功15秒后观测一次数据,对于信号薄弱的地方应适当延长观测时间,增加观测次数;(8) 采用单基站模式进行作业;(9) 2次测定图根点坐标平面点位互差不应大于4cm,高程互差不应大于4,符合限差要求后取中数作为图根点坐标测量成果,若超限,应重新测取该点坐标。(10) 图根点使用前,应用全站仪检测任意通视两点的平距和高差。若检测距离与坐标反算距离相差3或检测高差相差4以上,应综合分析,舍弃不合格点,并予重新施测。如再次测量仍不符合上述要求,则应重新选点施测。 二、 数字化细部测量碎部点测量采用全站仪采集地物、地形、地貌特征点的二维或三维坐标,少数隐蔽建筑物无法实测拐点时,可采用交会法或勘丈法补充。野外测量一般三人组成一个小组,由观测员、草图绘制员和司尺员组成。2.1 外业细部测量2.1.1 外业观测要求(1) 作业前必须对所用仪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校正;作业过程中定期对对点器、三脚架、气泡进行校正。(2)细部点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测量,坐标采用不低于6秒级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法测量,高程采用三角高程;(3)观测困难时也可采用量距法与交会法;(4)棱境全部使用小棱镜;(5)设站时,仪器必须严格对中整平,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至毫米;(6)观测前应以长边定向,并以另一已知点作检查,当平面4、高程较差5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7)本站采集完成后,要再对已知点进行检查,确保所采集数据的正确,如出现超限时,整站均要重测;(8)临时测站点的增补可与碎部点施测方法相同,但必须照准测杆底部,一般不得超过三站。相邻测站间,应有1-3个重合点作检查。2.1.2 野外数据采集点要求(1)地形图上的高程测注点应分布均匀,高程测注点基本间距15m,但须在地貌特征处测注高程注记点。司尺员应实时向全站仪观测人员报告地形变化和测杆高度,以便观测员及时正确地采集高程;(2)为避免野外操作的人为错误,全站仪内两套数据(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均要保存,观测之前在全站仪内进行设置,测量数据为外业观测的角度距离数据,便于坐标数据错误时进行检查和校正;(3)当日野外采集数据需当日下载,并按日期取文件名保存,谨防数据混乱丢失。三、 内业编图整理 每天内业编图人员将当天所测数据从全站仪传输到微机后,参照野外实地所绘的草图编辑成图。按照图式及野外调查的结果加符号、各类名称。做到当天测绘资料当天处理完毕,一个自然片结束后,编图人员应及时检查图形,如有错误或遗漏的,应及时进行修改、补测。第三章 项目质量管理在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下,根据我院项目质量管理规定,本项目对测量成果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的项目管理制度。一、 质量管理体系流程项目部作业组长自检、互检、专职检查项目部检查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院质检部门验收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资料整理提交成果流程图二、 质量管理内容三级检查为:一级检查为作业组全面自查、互查,二级检查由作业组专职技术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100%全面检查,三级检查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30%以上抽查。一级验收为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成果检查合格后,交给院总工办组织验收,分为外业与内业两步分别验收。检查项目:(1)平面和高程控制检查:手簿是否填写齐全,观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平差计算是否正确;检查各项精度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图根控制检查:观测手簿的记录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正确;观测中各项误差是否符合限差要求;图根控制测量方法、扩展次数、各项边长、总长是否符合规定;平差计算的各项精度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图根点的密度。三、 质量管理目标通过以上层层把关,确保最终提交产品的质量达到优良级,保证一次通过甲方组织的检查验收。第五章 施工方案一、 本项目组织结构图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控制测量负责人质量检查负责人后勤和安全保障负责人外业作业组长内业技术员外业组员项目副经理内业组负责人地形测量区域负责人后勤人员安全员二、 项目组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表序号姓名姓别职称本项目岗位专业年限备注1 测绘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2测绘工程师技术负责人3测绘助理工程师测绘组长4测绘助理工程师测绘组长5测绘助理工程师测绘技术员6测绘助理工程师测绘技术员7测绘助理工程师测绘技术员第六章 技术保证措施一、 测绘产品过程控制为保证项目有计划、有组织,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产品质量,应严格按照以下地形测绘产品过程控制流程图作业:二、 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我院对测绘产品质量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应对测绘产品负责。建立了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经济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及相互关系,按院规定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测绘产品质量。本项目的质量目标是:(1)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100%;(2)甲方最终检查验收优良率达80%以上;(3)甲方对本次测绘产品的满意度100%。2.1 生产组织准备的质量管理(1)在测绘任务的实施中,严格坚持先设计后生产,不允许边设计边生产,杜绝没有设计进行生产;(2)所有技术设计书全部经甲方或按测绘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经过审核批准,方可付诸执行;(3)所有测绘任务实施前,均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技术设计书及有关的技术标准。2.2 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1)生产作业中的工序产品必须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经作业人员自查、互检,如实填写质量记录,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转入下工序。(2)下工序有权退回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上工序产品,上工序应及时进行修正、处理。退回及修正的过程,项目经理都必须如实填写质量记录。(3)在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设置必要的检验点,项目经理应实施工序产品质量的现场检查。(4)项目经理对检查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跟踪处理,作出质量记录,采取纠正措施。不合格品经返工修正后,应重新进行质量检查;不能进行返工修正的,应予报废并全部重测。(5) 项目经理对产品进行最终检查,如实记录产品不符合要求的所有不符项,并编写产品检查验收报告和初评产品质量等级。三、 进度控制措施1、制定技术流程根据制定本标段的技术流程,并及时组织各测绘小组学习,达到操作时技术标准一致。2、充分利用资料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资料,可以大大缩短作业时间。四、 与项目业主及有关单位的配合协调措施1、积极配合业主对本次测绘工程的组织实施,满足业主方提出的服务需要,随时配合业主单位对成果、成图资料的检查验收。2、由项目组经理或委托专人保持与业主经常性的工作联系。负责收集用户有关项目的信息并与其作必要的咨询和汇报。3、定期向业主单位及有关单位,通报工程进展,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工程进展,对前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会议纪要。第七章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测绘外业施工生产,是全开放式作业生产,其作业环境的自然性、社会性与公开性,施工区域的多样性,决定了测绘生产的安全性是随机和不稳定的;因此,采取稳妥而可靠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是保证本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一、 安全培训工作前进行安全作业培训,作业中全体成员进行一次测绘安全生产会议,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使所有职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预防技能,保障本项目安全开展生产。同时本项目设立安全员,由项目经理兼任,监督指导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二、 交通安全措施(1)作业员在施工中要注意自身安全,特别是在公路、街道、居民区等交通繁忙地带要穿戴院统一发放的道路施工反光工作服,仪器旁边有醒目的警示标志;(2)作业员时刻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三、 作业安全措施(1)观测人员要爱护仪器设备,轻拿轻放,防止仪器损坏;仪器要经常擦拭;太阳曝烈时要打伞遮阳,并注意全站仪的镜头不可较长时间正对着阳光,防止镜头烧焦变形;(2)司尺员遇到确需攀爬围墙时,在确认围墙坚固时小心谨慎,不要摔伤;(3)气温太高时,合理调配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段作业,防止中暑。(4)在雨季测绘要做好防雨的措施,不仅要保证仪器不被淋坏,同时也要保证作业员的人身安全及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