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硕士学位论文-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硕士学位论文-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硕士学位论文-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doc_第4页
硕士学位论文-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 摘 要 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外贸企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挑战。目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成本管理落后,经营绩效不佳,重要原因之一就 是没有具备完善的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从而导致公司的成本管理不能与特定的战略 相配合,从长远看最终将使企业完全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深入研究战略成本 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提高国有外贸进出口企业的竞 争力,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紧迫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全文共分四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对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第二章:分析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现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国 有外贸企业对战略成本管理的需求。进而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阐述了在国 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首先阐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程序。接着将战略成本管理的 分析工具应用于我国国有外贸企业。从价值链分析可以看出,国有外贸企业如何协 调、优化自身价值链,并巩固自己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是它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国有外贸企业采用的成长战略(一体化战略)和竞争战略(成 本领先、相关多样化和专业化战略) 。在既定的战略下,通过成本动因分析,将作业 成本管理应用于出口成本控制中,并进行国有外贸企业的价值链再造,以确保在实 现战略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 第四章:根据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对国有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贡献程度, 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战略业绩评价。在文章的最后,对上述战 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结论:1、国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不仅是可行的,更有其必要性。 2、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研发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和 进出口成本控制是其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 3、国有外贸企业成功应用战略成本管 理,提高竞争力,必将促进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国有外贸企业, 可持续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2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in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ABSTRACT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are facing not only opportunities but also the increasingly tough challenge than ever before.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 many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suffering from ideal operation resul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is that the companies are lack of perfect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As a result, cost management cannot match the given competition strategy, which makes the company lose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finally. We set forth the deep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in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compet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It is urgent and important. This paper composes four chapters and the following is the main idea: Chapter one: Giving out the summarization on domestic and overseas study of SCM. Chapter two: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specialty of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and the limitation of its existing cost management, the requirement of SCM is presented. Then, elucidating the necessity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SCM applied in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based 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s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Chapter three: Main content and analysis method of SCM are set forth for rear application study. The author tries to use the tools of SCM analysis in the business of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Chapter four: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SCM application in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the 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t last the author gives out the summarization and prospect. Conclusions: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3 1、It is necessary and accessible of SCM applied in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2、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should focus on strategy change, HR management, product R&D ability,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nd import &export cost control to reach the target of SCM. 3、SCM should be applied in the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This is the key to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i Yumei (Accounting) Supervised by: Ye Ziyuan (Vice Professor) KEYWORDS: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state-owne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4 目目 录录 引引 言言.6 6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6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6 三、本文框架.7 第一章第一章 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8 8 第一节 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8 第二节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10 第二章第二章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212 第一节 国有外贸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12 一、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特点 .12 二、现行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2 第二节 国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4 第三节 国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15 第三章第三章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的应用应用.1717 第一节 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17 第二节 价值链分析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 .17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开端价值链分析 .17 二、国有外贸企业价值链分析 .20 第三节 战略定位分析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 .26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战略定位分析 .26 二、国有外贸企业的一体化战略 .26 三、国有外贸企业的竞争战略 .28 第四节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 .35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35 二、作业成本管理与出口成本控制 .39 三、国有外贸企业的价值链再造 .46 第四章第四章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评价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评价、总结及研究方向总结及研究方向.5050 第一节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评价 .50 一、辨认战略目标 .50 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51 第二节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总结 .54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培育良好的环境 .55 二、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应当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56 第三节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方向 .57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5 结结 论论.5959 致致 谢谢.606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6161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6 引引 言言 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和目的 作为企业竞争手段之一的成本历来都被认为是竞争的焦点,不断争取低成本生 产更是很多企业努力的方向,此起彼伏的价格战也常常成为企业打击对手的不二法 门,然而更多的研究却发现通过简单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而获胜的企业并没有在 市场上长期存在下去。因此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和多变,迫使人们开始去探求使企 业能够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新途径。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导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并 与之融合,从而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活动极限界限,为成本管理开辟了一个更加 广阔的天地。 中国加入 WTO 后,国内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完 善,国有外贸企业由于体制僵化、主业不突出、缺少品牌、成本管理落后等问题而 缺乏竞争力,发展受到极大限制,这是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目前陷于困境的根本原因。 我国提出了要在 2020 年以前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目标,成为贸易强国的一项重 要标志就是外贸企业要具有较高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较强 的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较强的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如何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帮助国有外贸企 业进行战略转型,制定其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配合的成本管理制度, 提高国有外贸进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紧迫的,也是 十分重要的。 二、二、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外贸企业现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有外贸企 业改变现行成本管理模式的需求,进而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阐述了在国有 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将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分析工 具应用于国有外贸企业,从而将企业战略目标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为国有外贸企业 成本管理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同时,建立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上述应用 效果进行评价。并强调应在业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绩效管理,强调绩效管理与战略 实施的有效链接,通过绩效管理推动业务流程改善。文章在最后对战略成本管理在 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虽然目前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战略成本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7 管理的应用尚未得到普及,因而不够广泛,但随着理论的逐步完善和人们对战略成 本管理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其应用前景将会十分广阔。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 用了文献阅读、网络搜索、实例证明、案例研究的方法。 三、本文三、本文框架框架 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思路。第一章对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的研 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分析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现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国有外贸企业对战略成本管理的需求。进而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 面阐述了在国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首先阐述了 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程序。接着将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工具应用于我国国有 外贸企业。第四章根据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对国有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贡献程 度,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战略业绩评价。接着对上述战略成本 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在文章的最后,综述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还对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 同学们的帮助表示了谢意,最后附上了参考文献。 引 言 理论基础问题提出对策与评价 第一章国内外战略 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第二章 国有外贸 企业应用战略成本 管理的必要性可行 性分析 第三章战略成本管 理分析工具在国有 外贸企业的应用 第四章 战略业绩 评价及总结 结束语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8 第一章第一章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综述 第一节第一节 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综述 一、历史背景一、历史背景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竞争赋予了成本管理全新的含义,成 本管理的目标不再由利润最大化这一短期性的直接动因决定,而定位在更具广度和 深度的战略层面上。从广度上看,已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供应链成本管 理;从深度上看,已从传统的成本管理,发展到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提 出,是传统成本管理突破性的发展。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从宏观方面来说,它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微观方面来说,它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企业传统 成本管理系统为了弥补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理论的每一个领域都 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理论与实践均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理论框架与模式,边缘化的现 象日趋明显。随着各种创新会计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战略成本管理作为战略管理 和管理会计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强调以 企业内部价值耗费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不能为 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并且在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背景下,传统 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生产经 营活动的价值耗费,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视而不见;传统成本管理只重视有形的成 本动因,忽略了无形的成本动因;传统成本管理未能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进行分 析和研究,不能明确自己所处的相对竞争地位,所提供的信息不便于进行竞争战略 调整;传统成本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由此可见,传统的成本管理模 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管理环境和对成本信息的需求,只有及时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 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 二、兴起和发展二、兴起和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9 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最早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初这个思想是在英美等国 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发展起来的,自 90 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 日趋深入,并已经被日本和欧美的管理实践证明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Kenneth Simmonds)提出了战略成本 管理的思想,他当时主要是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对战略管理会计进 行探讨,所以仅仅对战略成本管理作了一些理论层面的探讨,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 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 策所需的信息” 。 后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 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 析的一般方法。 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Jack Shank)和戈文德瑞亚(V.Govindarajan) 等人接受了肯尼斯西蒙兹提出的观点,并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 1993 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他们通过对成本信息在战略管理四个阶段 (战略的简单表述、战略的交流、战略的推行、战略的控制)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 究,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 用” 。该书构建并详细阐述了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使战略成本管 理的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化。其主要内容包括:战略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战 略成本动因分析。这种战略管理模式得到了西方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可, 并得到了广泛采用。 1995 年,以托尼格兰迪(Tongrundy)为首的欧洲著名的克兰菲尔德 (Cranfield)工商管理学院提出了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其特点是把战略成本管理的 工具运用于问题的诊断以及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选择方案,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对方 案进行评估和规划,然后予以执行,通过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以及不断学习,开始 新的循环过程。他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工具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竞争战略的制定; 竞争对手分析和目标瞄准;行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价组织面临的挑战,确定 自身的目标。其实质是把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工具以提高企业的 竞争力。 1998 年,一向推崇实施作业成本法的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 C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从而构 成一种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罗宾库珀(Robin Cooperand)和雷金斯拉莫德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0 (Regine Slagmulder)提出战略成本管理旨在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 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 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这种战略成 本管理模式是一种“源流”管理,即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分析, 来减少或者消除非增值作业,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 行战略性管理的战术。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特点如下:从成本管理的思路来看, 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开发设计阶段,具有超前意识;从目标成本的确定来看, 通过市场上消费者认可的售价,减去期望利润,倒推计算出目标成本,作为设计的 依据,也就是说,在设计产品的同时,也设计产品的成本;从成本管理的方法技术 看,不把成本看成是单纯的账簿产物,而是从工程学、技术领域去掌握处理成本信 息,以工程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成本进行监控和管理。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是从 80 年代开始的,90 年代得 到了快速发展,其研究的出发点是成本管理系统如何为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服务, 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成本管理视野和方法的拓宽来提供战略决策有用的成 本信息。其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企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配合的 成本管理制度,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综述 与国外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才刚刚处于起 步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兴起较晚,没有为战略成本管理的 研究提供现实的环境和平台。迄今为止,只有个别机构和学者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 了探索性的研究,公开发表的专著和文章如凤毛麟角。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研究所 战略成本管理课题组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 1999 年在四川会 计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夏宽云于 2000 年出版了专著战略成本管理 ,对战略 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陈轲于 2001 年出版了专著企业战略成本 管理研究 ,主要是从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层面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展 开了系统研究。此外,在各类期刊中还公开发表了一些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的论文, 这些成果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还仅仅停留在粗浅的探讨阶 段。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多局限于纯粹理论层面的分析而没有将理论分析与实 证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1 甚少。 另外,中国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严重滞后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例如, 美菱集团通过实施“科技驱动型成本战略管理” ,使得员工的成本意识进一步增强, 并且各项成本明显降低,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邯钢面对内外忧患的局面,为了摆 脱困境,进行了战略定位分析,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现成本否决,走集约化 经营道路”的管理体制,结果企业成本逐年下降,并且保持了持久的低成本优势。 EPW 厂(一家国有中型电器制造厂)为了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强大的竞争力, 跳出了传统的以生产制造过程为重点的成本管理范围,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原理指导 成本管理工作。对 LA 产品开展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 LA 产品的设计成本、供应商成本、顾客的使用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这些企业 在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组织人员进行探讨,当然可能有专家学 者的参与,但是由于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在逻辑、战略定位以及与供应链、战略联 盟、外包等之间的关系问题缺乏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践缺 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战略成本管理的推动力。 因此,就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 实证研究,以推动和促进中国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 根据对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的了解和对国内战略成本管理现状的分析,21 世 纪中国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 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总之,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增强了成本管理工作 的社会影响力,并且有助于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完善;其实践意义在于 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获取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2 第二章第二章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分析性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国有外贸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国有外贸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特点一、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特点 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如下特点:从事跨国商品交易;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使用人民币和外币两种货币结算方式;大部分国际贸易通过远洋运输进出各国 关境,外贸企业通常需要办理国际货运保险;进出口商品要经过商检机构的检验检 疫等,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国有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国有外贸企业是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发展对外贸易而组织的专业外贸公司,其经营方式的发展 演变与国家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 从计划经济时高度集中的国家统制型体制到自主 经营,从垄断经营到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国家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国有外贸企 业也不断做出调整,从只是执行分派的任务到自主经营,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又从 多元化回归主业。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逐步改变过去重创汇、轻效益, 重数量增长,忽视质量、信誉提高的做法,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自主经营,增强企业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壮大发 展。但这些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人员的行为及思想方式。直到目前,国有外贸企 业的市场经济观念、用户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时间 观念、发展观念以及战略观念不强,缺乏品牌、商誉意识。主业不突出,无知名品 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差已经成为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障碍。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3 二、现行成本管理模式二、现行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要研究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首先要了解其现行成本管理模式, 并对之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出它在现时环境下的局限性。还要认真分析国有外 贸企业现阶段所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对现行成本管理的研究,有的放矢地对现行成 本管理进行改进,使之更好地适应国有外贸企业所处的经济、技术环境,更好地为 提升其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 现阶段,国有外贸企业基本上还是使用以“收入或利润成本管理为主”的成本 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成本管理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使得这种 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 1的要求。 (一) 、成本含义 传统成本一般指的是制造成本,而现代广义的成本概念指的是一系列与产品有 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国有外贸企业现行成本管理模式下的成本主要指进出口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而像国内运输费用、进出口结汇、融资费用都作为期间费用,自营出口销售的国外 运费、保险费和明佣都要按实际支付日的外汇牌价直接冲减自营出口的销售收入。 这样不利于国有外贸企业形成大成本概念,无法对进出口成本实施全面控制。 (二) 、成本管理目标 国有外贸企业现行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在成本管 理中将重点放在控制商品进价,并尽量缩减各项费用支出,比如很多国有外贸企业 没有风险控制意识,为减少费用开支,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出口商品保险业务,这样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企业将得不偿失。 国有外贸企业的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效益直接联系起来,用成本效益观念 看待成本支出以及控制成本的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 和合理性。 (三) 、成本管理手段和范围 国有外贸企业现阶段成本管理的控制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采购和加工阶段,对 外部环境视而不见,没有对其自身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所处整个外贸行 业价值链等进行分析,这就无法获取自身所处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信息以及竞争对手 的成本信息,无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修正自身的成本管理模式。 1 本文所指的新经济时代是指新技术、新工艺更新较快,企业群落之间战略联盟关系日益密切,企业成本管理 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这样一种环境。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4 国有外贸企业实行的是实时实地的约束性管理,注重事后的执行而非战略规划, 缺乏前瞻性和规划性。 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深度研究和 分析,审视进入行业的有利时机,为新业务的进入制定一个正确的竞争与发展战略 以及成本管理模式。对机遇的把握、外部环境的分析、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等, 都需要正确、充分、及时、真实的成本信息,而这种现行的片面性和局部化的成本 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全方位、内外地分析国有外贸企 业所处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动态实时的控制,而国有外贸企业采取的是一种 基于经验主义原则的静态管理,未能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以及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来及 时设置成本管理模式。 第二节第二节 国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国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必要性 一、外部竞争环境迫切要求国有外贸企业加强战略管理一、外部竞争环境迫切要求国有外贸企业加强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从本质上产生于激烈的竞争,而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目前所面临的正是 更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以及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外 贸经营权不断放开,国有外贸企业原有的绝对垄断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集体 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多元化外贸经营主体 的激烈竞争,国有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缩。而且中国加入 WTO 后,国有外贸 企业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威胁,这主要体现在:进出口关税水平进一步下降, 非关税措施受到限制,国家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只能在多边贸易体制允许的范围内进 行;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使外贸垄断利润平均化;银行融资能 力下降以及经营机制落后,这些都将使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置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激 烈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之中。面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国有外贸企业 迫切需要制定明确的公司发展战略。 二、目前国有外贸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也强化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二、目前国有外贸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也强化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国有外贸企业存在着许多问题:行政干预过多,未能形成自主经营;观 念落后,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机制落后;历史包袱过重,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 债率居高不下;业务范围狭窄,缺乏实业支撑,主业不突出,无自有品牌,贸易规 模呈不断缩小之势。如果仍然缺乏战略眼光 ,没有战略规划与实施,依旧靠碰运气, 凭直觉或用老经验实行粗放式管理,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之路将不容乐观。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有外贸企业要综合运用成本、品牌、服务和质量等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5 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竞争,而成本在企业中又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迎合 战略管理的要求,国有外贸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必然要进行重新定位,成本管理要具 有外向性、长期性、全局性、前瞻性、规划性、与特定战略的匹配性。战略成本管 理是将战略思想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崭新研究领域,它是伴随着战略管理的出现和 各种创新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正好迎合了国有外贸企业对成本管理 的要求。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概括起来包括下面的三个要点:其一,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 目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其二,战略 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多角度和突破单个企业本身的成本管理;其三,战略成本管理 重在成本避免,立足预防,从宏观上控制成本的源头。战略成本管理具有下列属性: 环境或市场导向、对竞争对手的关注、长期的面向未来的导向。它是传统成本管理 对竞争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第三节 国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国有外贸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一、外贸行业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为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一、外贸行业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为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搭建起更为宽广公正的平台。搭建起更为宽广公正的平台。 1979 年前中国外贸体制实行的是对外贸易统制,即把一切对外贸易活动置于国 家的统一计划和具体管理之下,由国家控制和调节,主要包括外贸经营、管理、计 划、财务、外汇分配等方面。1978 年开始,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 想,同时决定对我国外贸体制的各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过渡时 期” (1979-1987) , “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 (1988-1990) , “外贸企业经营机制 转变时期” (1991-1993) , “以汇率并轨为核心的外贸体制改革新时期” (1994-2001) , “加入 WTO 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时期” (2001- ) ,随着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国有 外贸企业也进行了许多改革,包括下放外贸经营权,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实行承包 经营制,过渡到自负盈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信息来源,建立销售渠道,这 些使得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已基本具备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主体资格和外部条件,关 键是能否建立起有效的企业经营机制,营造出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 二、专业外贸人才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提供了保障。二、专业外贸人才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外贸企业在发展中炼就了一批业务娴熟、精通外语、渠道广泛的外向型外贸营 销队伍,他们通过出口为国家换取了经济建设急需的外汇,井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加 工生产线,加速了技术改造,促进了经济增长。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6 理论的适用性首先取决于环境的适宜性,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背景与我国国有 外贸企业所处环境的契合决定了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运用的可行性。 虽然,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并不完全具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条件,但是,对于 我国正处于改制中的国有外贸企业来说,部分具有运用战略成本法条件的企业或者 企业的某一部门可以先行实践,不一定要等全面符合条件后再实施。即使是局部使 用,对于促进国有外贸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起着推动作用。 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效益的增加,从长期看又会促进技术装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从而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前面已经指出,战略管理对成本管理提出要求后诞生了战略成本管理,我国国 有外贸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7 第三章第三章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企业如何战略性地运用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 信息进行竞争战略的选择,以及在既定竞争战略下企业如何开展成本管理,以确保 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强化以及成本的持续降低。 第一节第一节 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程序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成本管理模式,在学术界一直比较流行,并且也是一种 被普遍接受的成本管理模式。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战略成本管理阐述 了自己的观点。其中,Shank 模式被认为是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中最为完善的一种 (夏宽云 2000) 。本文在研究中也采用这种模式。 根据 Shank 模式,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 、战略定位分析(Strategy Position Analysis)和成本动因分析 (Cost Drive Analysis),为企业开展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这三个 部分各有侧重点,但互相之间又联系密切,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实际运 用中,三者的关系为:首先,通过行业价值链分析,分析行业的整体态势,并了解 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探索进行上、下游成本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 过内部价值链分析,寻求降低价值链成本和优化价值链的方法;分析竞争对手的价 值链,了解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其次,根据价值链分析确定相应的 竞争战略,并制定与此对应的成本管理系统。最后,运用成本动因(包括结构性成 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分析,进行价值链的重组和优化,以确 保特定竞争战略的实现。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8 第二节第二节 价值链分析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价值链分析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开端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开端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联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创造价值的活动集合。也就 是说,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汇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价值 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起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是从 战略角度分析如何控制成本。按照分析角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行业价值链分析、竞 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一) 、行业价值链分析 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确定公司战略服务,也即通过 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公司拟从事或者进入的业务领域;二是通过考察公司与 上、下游价值链的垂直联结关系,寻求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联 结主要是因为供应商的产品设计特性、服务、质量保证程序、产品运送程序及定单 处理等均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改善与供应商的联结关系,提供了降低成本的良 好机会,通常也会使供需双方获益。具体包括:确定企业的总体战略,即通过考 察行业价值链上利润分享情况,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估计并结合自身的情况, 确定行业进入或者退出。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是指在某一范围内对企业的生产 活动进行扩展,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种。在实际中,出于战略的考虑, 许多企业会进行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的可能性。战略成本管理克服了成本控制 关注于企业内部以实现“价值增值”的弊端,将企业置于行业的背景之下,通过价 值链分析,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这就必然使得企业开始关注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垂 直联结关系。这种供应链的管理模式还有利于消除行业中的不增值作业和优化行业 价值链。 (二)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通过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明确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的成本态势,然后从消除 劣势,保持优势入手,制定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的战略。 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第一步是识别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以及他们是怎样进行价值 活动的。如果竞争对手具有和企业不同的价值链,那么这两条价值链的内在效率就 会决定相对成本地位。在确定了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以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分析竞争对手各价值活动对应的成本。在实践中,由于无法直接获得竞争对手的成 本资料,因此要分析、评价它的价值链的有效性存在一定的困难。替代的解决方案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应用研究 19 有:通过竞争对手生产场所的地理位置和销售渠道计算其在特定市场的销售成本; 又比如,通过与竞争对手共有的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人士讨论,获取竞争对手某 些价值活动的成本信息,或者通过竞争对手在公开市场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格来估 计其相应的成本等。 竞争对手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模拟竞争对手的成本,发掘其相对于企业的成本优 势来源,从而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或者专业化战略。通过模拟 竞争对手的产品种类、劳动生产率、机器使用效率、生产规模和生产地点,可以大 致获得其价值活动的成本信息。 (三) 、内部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的概念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它存在于企业的内部。公司 通过从事一系列经营活动创造价值,波特把这些活动称为价值链(参见图 3-1 )。 经营活动分为主要活动(Primary Activities)和支持活动(Support Activities), 主要活动是指直接与创造和交付产品有关的活动包括内向物流、生 产经营、外向物流、营销销售和服务等;支持活动虽然和生产没有直接联系,但可 以提高效率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基础设施等。 企业基础作业 人力资源管理 利 技术开发 投入物采购 内务 生产 外务 市场 售后 润 后勤 后勤 营销 服务 图 3-1 企业内部价值链作业 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各价值作业的分析,寻求加强各价值活 动的途径,优化内部价值链,降低整个价值链上的成本。内部价值链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