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东古田方言的形态学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东古田方言的形态学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东古田方言的形态学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东古田方言的形态学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东古田方言的形态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二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李滨,学号:g j 0 3 2 1 6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所呈交的毕业论 文闽东古田方言形态学的研究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 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敝储签名主龟艚黼獬翰主至 签名日期坦:! 里:2 中文摘要 本篇论文着重详尽描写闽东古田方言“词的形态变化”规律,包括 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重叠形式、变调规律及其语法意义,动 词、拟声词等的分音衍音形式及其语法意义,否定音变的形武和规律。 从变调规律来看,几大类词的重叠变调就呈现出多种变化规律: 动词“a a ”、“a b a b ”、“a a b b ”、“a b a c ”式重叠,形容词“a k ”、 “a a b ”、“a b b ”、“a a b b ”式重叠,量词的重叠符合古田方言固有 的二字组变调规律;而单音节名词的重叠、动词“a a 转”、“a 来a 去”、“a 转a 转”、“a 蜀a ”、“a 务a 务”式重叠有自身的变调规 律,形容词“a a a ”重叠基本不变调,“a a b b l 遵从否定音变规 律。分音和衍音在按照二字组规律变化时也体现出特有的音变规律。 否定音变的变调也另有规律可循。 古田方言词的形态变化比较多样,音变规律也比较复杂,这些为 古田方言多种语法意义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 关键词:闽语,古田方言,构形,否定音变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e l a b o r a t e l yi l l u s t r a t e st h er u l e so f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c h a n g e o faw o r d i ng u t i a nd i a l e c ti nm i n d o n g ,i n c l u d i n gt h eg e r m i n a t i o n f o r m s | t o n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a n d t h e i rg r a m m a t i c a lm e a n i n g so f n o u n s ,v e r b s , a d j e c t i v e sa n dm e a s u r ew o r d s , t h ed i e r e s i sa n de x p a n d i n gf o r mo f t h e v e r b sf o r m sa n d g r a m m a rm e a n i n g so fv e r b sa n do n o m a t o p o e i cw o r d s , a sw e l la st h ef o r m sa n dr u l e so f n e g a t i v ei n f l e c t i o no f t o n e s i nl i g h t ,o f t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 ,t h er u l e so f t h e r e p e t i t i v em o d i f i e dt o n e s a r es h o w na sf o l l o w s :v e r b so f “a a , a b a b ,a a b b ,a b a c ”,a d j e c t i v e s o f a a ,a a b ,a b b , a a b b ”,a n dt h em e a s u r ew o r d sg e r m i n a t i o na l l h a v et h e i rc o n n a t u r a lt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r u l e s ;w h i l et h e 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 m o n o s y l l a b i c n o u n sa n d v e r b so f “a a 转”、“a 来a 去”、 “a 转a 转”、a 蜀a ”、t a 务a 务”a l s oh a v et h e i r o 啪 t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 ,a n dn ot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h a p p e n st oa d j e c t i v e so f aaa - e v e nt h o u g ht h e i rf o r m so f a a 。b b 。o b s e r v et h en e g a t i v et o n a l m o d i f i c a t i o nr u l e s t h ed i e r e s i sa n de x p a n d i n gf o r mo f t h ev e r b s a l s o s h o w st h e i rs p e c i a lt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r u l e sw h e nf o l l o w i n gt h e “t w o 。c h a r a c t e r c o m b i n a t i o n sm o d i f i c a t i o nr u l e s , t h e r ea r ea l s os e p a r a t e r u l e st ob eo b s e r v e df o rn e g a t i v et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 t h em o r p h o l o g yo f g u t i a nd i a l e c ti sd i v e r s i f o r ma n dt h e i rt o n a l m o d i f i c a t i o nr u l e sa r ea l s ov e r yc o m p l i c a t e d i tp r o v i d e sa b u n d a n t i i e x p r e s s i v em e a n sf o rt h em u l t i p l eg r a m m a t i c a lm e a n i n g so f g u t i a n d i a l e c t k e yw o r d s :m i nl a n g u a g e ,g u t i a nd i a l e c t ,s t r u c t u r e , n e g a t i v et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 i l l 中文文摘 形态学即词法学,包括构词法( d e r i v a t i o n a lm o r p h o l o g y ) 和构形法 ( i n f l e c t i o n a lm o r p h o l o g y ) 两个部分。构词法是通过词形变化构造新词,构形法是 同一个词通过形态变化实现不同语法意义的交替,而不产生新词。本文着重详尽 描写古田方言“词的形态变化”规律,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重叠形式、 变调规律及其语法意义,动词、拟声词等的分音衍音形式、规律及其语法意义。 古田方言中的“否定音变”现象已经呈现为有规律的曲折性的形态变化,是这一领 域中新鲜的语法事实,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之一。 马庆株( 2 0 0 4 ,1 8 3 ) 认为,重叠是问一语言单位的连接出现,但又不形成 基本句法结构。重叠包括声韵调完全相同的重叠、变调重叠和变韵重叠。从语法 角度来看,重叠有的属于构形重叠,有的属于构词重叠,构词重叠属于构词法的 范畴。第二章内容主要探讨古田方言构形上的变调重叠,详细描写名词、动词、 形容词”量词的构形重叠形式、变调规律及其语法意义。 名词的重叠变调并不都遵从古田话本身的二字组变调规律,除了阳平调和阳 入调的重叠式依照二字组的规律变调外,其余调类重叠式的第二音节与单字音相 同,第一音节的声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此外,重叠后的音节声母一般也不按照 规律类化。一些表示具体器物的“属差+ 类名”格式的偏正式名词在无须具体指 明属差的语境中,可以重叠表示类名的词根,起到压缩羡余信息的作用,而表示 人体各器官的单音节名词重叠后则具有引申意义。 古田话动词的重叠形式显得比较丰富,重叠形式表现为单音节的为a a 、 a a a 、a a 转、a 来a 去、a 转a 转、a 蜀a 、a 务a 务、等,双音节的为a b a b 、 a a b b 、a b a c 和a b a b a b 式重叠。从重叠的变调规律来看,“从”、“a b a b ”、 “a a b b ”、“a b a c ”式重叠变调符合古田方言固有的二字组变调规律;“a a 转”, “a 来a 去”重叠式各有其内在的变调规律;“a 转a 转”、“a 蜀a ”、“a 务a 务”式重叠前后动词的调值保持不变。从语法功能角度看,“a a ”、“a 蜀a ”、 。a a b b ”都可以后附短时体标志“嘱”:“从转”、“a 来a 去”、“a 转a 转”、 “a 务a 务、a b a c ”这些重叠后重在描写动作状态的重叠式不能后附“嘱”; “a b a b ”式的重叠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也不后附“嘱”。“魄”和“a b a b a b ” 三重叠式除了中间音节弱读外,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变调,语用上主要用于祈使 旬中表达强调、命令、不耐烦等语气,因此也不后附短时体标志“嘱”。从语义 角度考察,还有以下几类动词不能重叠:某些描写自然界事物变化的非自主动词 不能重叠,如“涨”;词义本身表示结果意义的动词不能重叠,如“漏、塌”等; 动词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尝试、试试”意味的,不能重叠,如“泻、病、落( 丢 失) ”;表示存在领有的动词不能重叠,如“在、有、像”等。 古田方言形容词单音节的重叠有a a 、a a a 式,双音节的有“a a b ”、“a b b ”、 “a a b b ”、“a 里a b ”、“a a - b b l 式。在古田方言中,形容词重叠是普遍现 象,重叠形式不同,则二字组的音变组合规律不同,“a a ”、“a a b ”、“a b b ”、 “a a b b ”式重叠遵循固有的二字组变调规律,“a a a ”基本不变调,“a a 飞b ” 遵循否定音变规律变调。由于形容词存在着“a a - b b - ”这种肯定否定并列的重 叠形式,所以在音变中,有些声母不能依照类化规律变化,如“a a ”和“a b b ” 式中的最后一个音节声母常常不按照规律类化,一旦按规律类化了,则变成“a a 1 或者“b b 一”式,迸而就可以组合为。a a - b b ”式重叠,只有那些词义本 i v 身不允许它有“a a - b b - ”式重叠的才能够按照规律类化。在句法上,形容词重 叠形式不同,则句法功能也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重叠形式内部,不同的形容词 的功能也受具体词汇意义的影响而体现出功能的差异,但共同的是,重叠后都必 须要附着助词“其”才能充当句法成分。 量词的重叠变调严格遵循古田方言固有的二字组变调规律。重叠盾与原式量 词有较大的功能差异,但还保留着能受数词修饰这一区别性特征,语法性质没有 根本改变,所以仍是量词性的。 第三章描写古田方言的分音诃和衍音词。古田话中的分音词就是把一个单音 节词分解为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又各自扩充为一个独立的音节,第 一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双声,第二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叠韵,且声母固定为l ,上字 和下字组合成一个复合词。分音词的前后两个音节的声母韵母的结构规律一样, 且附加声母都有定为“1 ”。分音词包括动词、拟声词、量词的分音。分音词的变 调规律是单字音是阳平和阴去的分音前后声调不变,阴平和阳入的单音词分音后 第一音节声调为3 3 ,上声、阳去、阴入的单音词分音后第一音节为2 l 。 “衍音”即在原字音的基础上孳生推广出新的音节。衍音词在古田方言中主 要体现为动词的衍音、拟声词的衍音和形容词的衍音,其形式有c d 、c c l d 、 c d c c l d 几种。c d 衍音的规则是,衍生的第一音节的声母与原单字音相同( 包 括零声母) ,以【i 】为韵母( 实际读音中感觉偏向入声 - t i c ) ,单字音是阳声韵的也 可以是i - i r j 】,声调按照二字组规律演变。c c l d 的衍音规则是第一音节以原单字 音的声母配上韵母【i 】,第二音节总是【l u l ,第三音节为动词的原形。由于【- i 】、【l u 】 都是声调不同定的音节,所以三个音节声调的音变虽也遵循三音节的音变原则, 但比较复杂:第二个音节【l u 】的声调总是跟第三个音节声调一致,二、三两个音 节按照二字组规律音变,第一个音节f - i 】又总与音变后的第二个音节 1 u i 的声调相 同,一、二两音节再进行二字组音变。五音节的c d c c i d 衍音式的变形规律就 是c d 衍音式的变形变调规则加上c c l d 衍音式的变形变调规财。 分音和衍音是闽东方言词汇语音变化的特色之一,相比福州话1 4 种分音形 式而言,古田方言中的分音形式更丰富;衍音形式虽不如福州话多样,但衍音音 变规律也比福州话复杂,其复杂性主要是由于衍生的新音节声调不固定,在按照 二字组规律变化时也体现出特有的规律。在语法功能方面,衍音式在句中主要充 当谓语中心语,而分音式除了充当谓语外,还可以充当定语、状语等其他句法成 分;语用上,衍音式着重表现的是动作的反复性和程度的加深。 第四章探讨古田方言的否定音变现象。古田话中的“否定音变”指的是动词 的否定意义不要借助专用的否定副词来表达,而直接通过该词本身声母和声调的 改变或者只改变声调就可表达否定意义,这种通过语音变化直接表达否定意义的 现象我们称之为“否定音变”否定音变现象主要体现在单音节的自主动词上。 双音节动词的否定与普通话一样,一般在动词前加否定副词。除了动词的否定音 变外,还有个别的名词和一些形容词也有否定音变现象。 否定音变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声母和声调的改变表达否定意义,二 是只改变声调就可表达否定意义。否定音变后,声调有合并现象,由原来的7 个调类合并为4 个调类,且都为高平高降调,其中阴平调否定前后声调不变,入 声否定后一律变为高入调,上声、阴去否定后产生新的调值5 3 ,阳平、阳去否 定后为新的调值5 4 4 。声母的变化规律与连读的声母类化规律相关。 否定音变在形容词领域可直接影响到形容词“a a ”、“a b b ”式重叠的声母 类化规律。在形容词“从”、“a b b ”重叠式中,只有那些与否定音交规律不矛 v 盾的声母才允许类化,否则,强行类化的结果就改变了“从”式重叠而变成肯 定否定并列的“a a b b 一”式重叠。 总之,古田方言词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音交规律也比较复杂,为语法意义 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深入研究方言词语的形态变化,将丰富我们对汉 语语法手段多样性的认识,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闽东古田方言形态学的研究 引言 一、古田县的概况 古田县地处福建省闽中大山带北段,鹫峰山脉南端。东依宁德、罗源,西连南平、 建瓯,北邻屏南,南界闽清、闽侯,在北纬2 6 。1 67 2 6 。5 3 ,东经1 1 8 。3 2 一“9 。2 4 之间。全县总面积2 3 8 5 2 平方公里,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 8 5 6 , 河谷、盆谷、平地仅占总面积的9 4 7 ,地势西部、中部和北东部高,西南部低,溪 流密布,山岭与溪谷相间,地表被切割强烈,平均海拔5 3 6 米,最高点石塔山海拔达1 6 2 9 米。境内水陆交通便利,西有外福铁路、闽江航道径抵省会通达省外,省道公路过境, 县、乡、村公路辐射。 古田县历史悠久,早在殷周时代,境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唐开元二十九年( 7 4 1 年) 建县,属福州都督府。宋置4 乡1 3 里,元析4 8 都,明分城内5 保,分乡4 6 都。 清沿明建制,雍正十三年( 1 7 4 4 年) 划县北1 3 都之地另设屏南县。民国二十年( 1 9 3 1 年) 行保甲制,初设区,后改乡、镇,属第二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始属南平专区,划8 区,辖5 镇1 3 乡。1 9 6 3 年改属闽侯专区,1 9 7 0 年划归宁德地区。县治除一度( 9 8 0 一 9 8 8 年) 迁至水口外,历代均在翠屏山南玉屏镇。1 9 5 8 年国家建古田溪水库,治所淹没, 迂至距旧城西南9 公里的罗华乡庄洋里另建新城镇。新城东至地区所在地宁德市1 3 3 公 里,东南距省会福州市1 4 6 公里。1 9 9 4 年全县设8 镇、7 乡、1 0 个居委会、2 6 7 个村委 会。现全县总人口4 3 万多,以汉族居多,尚有畲、壮、苗、回、彝、满、朝鲜、蒙古、 高山、布依等少数民族。 古田方言属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系统,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在境内长期 流传。古田县方言除南部的水口镇人说福州话和闽清话,西部凤都乡的后溪和珠洋两自 然村人说客家话也说古田话外,全县通行以城关新城镇口音为代表的古田话。大东地区 的大甲、杉洋、鹤塘3 乡的声调系统和词汇系统与以城关口音为代表的古田话有明显的 区别,所以,本论文所涉及到的古田话的声调系统不包括以上3 乡和水口镇。 古田话属闽方言中的闽东次方言。据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的“福建汉语方言分 区表”,闽东方言区下分福州话、福安话、福鼎话三片,福州话又再分出福州音和古田 音两类,具体分布如下: 福州话福州音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永泰、闽清、连江、罗源 古田音古田、屏南 福安话福安音福安、宁德、周宁、寿宁 霞浦音一霞浦 福鼎话福鼎音福鼎 古田话和福州话同系统,但具有自己的特色。语音方面,声母与福州话同属十五音 系统,而福州话中“n ”和“i ”声母今已难分,自由变读,古田话“n ”“f ”声母有别, 保留戚林八音中柳日两母、边音和鼻音的不同。福州话韵母有韵随调变的变韵现象, 古田话韵母则没有;古田话韵母保留了戚林八音秋与烧、辉与杯韵类的区别,福州 话已秋、烧韵不分,辉、杯韵无别;入声韵尾,古田话也与戚林八音一样有两套, 即- 2 和_ k ,福州话除了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口音中都只有一套收? 尾的入声韵。声调 方面,古田话和福州话调类相同,都是七类,调值差异却比较大。连读变调规律,古田 话与福州话差别也大,例如二字组变调,古田话可以前后字都变调,福州话则只有前字 变调后字不变调。此外,古田话的否定音变现象也是福州话所没有的。 二、阑语研究概况 闽方言也称闽语,主要分布在福建省( 西南部除外) 、台湾省、海南省以及广东省 东部沿海地带和雷州半岛,广西浔江两岸也有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区也有一些 零散的闽半岛,广西浔江两岸也有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区也有一些零散的闽方 言居民点。闽方言内部差异比较大,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闽方言分成闽南、闽北、闽 东、闽中、莆仙、琼文、邵将等七个区。 有关闽语的研究,最早的是民间韵书的制作。最早编出的闽语韵书是福州话的戚 林八音,该书是明末编成的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 三山菜士泮汇辑) 和清初太史 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 闽中藤山陈他汇辑) 的合定本。此书声类、韵目缀成歌谣,调 分8 类,声分15 类及其编排体例,对后来闽语韵书都有深远的影响。“八音”“十五音” 之称便是由此而来的。 在戚林八音的启迪下,乾嘉年间又有据闽北、闽南方言编成的韵书3 种。闽北 方言的韵书是林端材编写的建州八音( 全称建州八音字义便览) ,该书记录的是 建州府所在地建瓯的方言,共有声类15 ,韵类36 ,调类7 ,编排体例全部依据戚 林八音。最早的闽南方言韵书是黄谦所编的汇音妙语,该书所反映的泉州音有声母 15 ,韵类50 ( 阳声韵与入声韵相承合韵) ,声调8 类,但上去、下去常互混,实只 7 调。不久,嘉庆23 年又有谢秀岚为漳州音编的雅俗通十五音,也是15 声、5 0 韵、7 调。清末以来,由于闽南话地区口音分歧,也由于文化的发达,民间士子又陆 续编出了厦门话韵书渡江书十五音、八音定诀,潮州话韵书潮声十五音、击 木知音( 又名汇集雅俗十五音全本) 、潮语十五音等等大同小异的韵书不下十种。 到了19 世纪40 年代,沿海口岸对外开放,西方教会纷纷前来传教,为了使教士 学会本地方言,教会延请了一批训练有素的学者用罗马字母为当地方言制定了拼音方 案,编纂了当地的汉英对照词典,出版了不少方言罗马字读物。闽方言的教会罗马字词 典中现在见到的最早编成出版的是1 8 4 7 年在曼谷出版的j o s i a hg o d d a r d 编的汉英潮州 方言词典。到实地来编的教会罗马字词典最早数r s m a c l a y 所编1 8 7 0 年出版的福 州话词典。其后又有c a s t a i r sd o u g l a s 编的厦门方言口语汉英词典于1 8 9 9 年在伦 敦出版。w m c w h i t e 所编的汉英建宁方言词典1 9 0 1 年在福州出版。j o h ns t e e l e 编的潮正两音字集1 9 0 9 年出版于上海。甘为霖编的厦门音新字典1 9 1 3 年在台 南出版。直到2 0 世纪4 0 年代,还有天主教会所编的班华字典( 福安方言) 在上海 出版。 从2 0 世纪3 0 年代以来,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研究闽语获得了大量的成果。语音方 面,最早的有影响的著作是1 9 3 0 年陶燠民记录母语福州音的闽音研究和1 9 3 1 年罗 常培在厦门大学执教时调查编写的厦门音系以及周辨明研究自己的母语所写的厦 门话的语音结构及声调特征( 1 9 3 1 ) 。5 0 年代以后,关于词汇语法的研究首先引起台湾 学者的注意,李献璋的福姥话词汇( 1 9 5 6 ,台北) 、福建语法序说( 1 9 5 0 ,东京) , 王育德台湾语常用词汇( 1 9 5 7 ,东京) ,连横台湾语典( 1 9 5 7 ,台北) ,许成章的 台湾闽南语辞典( 1 9 7 0 ) 都是比较重要的著作。 7 0 年代以来,闽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较大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的表现: l 、关于语音的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这方面的成就国外学者中有 罗杰瑞关于闽语声母声调发展及共同闽语的构拟的系列文章( 1 9 7 0 1 9 8 1 ) 、平山久雄 关于阖语声调的研究( 1 9 7 4 ,1 9 7 5 ) 。中国学者有张盛裕关于潮阳方言的系列论文( 1 9 7 9 一1 9 8 2 ) ,丁邦新关于闽语白读音、匣母、入声别义等的研究( 1 9 8 3 ,1 9 8 5 ) ,黄典诚闽 2 南方言中的上古音残余( 1 9 8 2 ) ,郑再发的闽南话古声调韵音韵特征 1 9 8 3 ) ,李如 龙关于闽语“四等韵”读洪音的分析( 1 9 8 4 ) 等等。 1 , 2 、点上的研究也比以前更加深入全面,不但有大型词典,语音、词汇、语法全面的单 刊,而且有语法的专书、词汇考证以及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所作的研究报告。内容丰富的 单刊有文昌( 桥本万太郎,1 9 7 6 ) 、福清( 冯爱珍,1 9 9 3 ) 、漳州( 马重奇,1 9 9 4 ) 、福 州( 陈泽平,1 9 9 8 、2 0 0 3 ) 等。关于专题研究的著作较重要的有:杨秀芳钓 台湾闽南 话语法稿( 1 9 9 1 ,台北) ,李新魁、林伦伦潮汕方言考释( 1 9 9 2 ) ,李如龙、住初生、 严修鸿的福建双方言研究( 1 9 9 5 ) ,张光字的闽客方言史稿( 1 9 9 6 ) ,施其生方 言论稿( 1 9 9 6 ) ,李如龙福建方言( 1 9 9 7 ) 等。 3 、就研究的方言点来说,闽语各区的点上、面上的研究都有了。各区之中不仅有大城 市的“代表点”方言的研究,也有小地方的方言和方言岛的调查报告。 4 、对闽语的特征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达到不少共识。如闽北方言来母字读s 一的重要 特点、闽北方言的“第九调”、福州话的连读音变、潮州海南闽语的“训读”现象的研 究等,这些富有特色的专题的深入探讨,不但有利于闽语乃至汉语方言的深入研究,对 于汉语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l 在闽东方言的语法研究方面,陈泽平先生的福州方言研究、闽语新探索等著 作对闽东方言的代表话福州话的语法做了许多探索和总结。词类方面研究了名词、动词、 形容词的特殊构造,数量词、方位处所词和时间词的特点,4 代词系统、介词系统等。旬 式方面探讨了肯定句、否定句与反复疑问句,动词的体,受事前置的动词谓语句以及双 宾旬等。厦门大学的林寒生先生的闽东方言词汇语法研究也对闽东方言的语法特点 进行了探讨。该书主要通过对福州、长乐、福清、永泰、吉田、福安、宁德、寿宁、周 宁、福鼎等地的语法现象进行对比来探讨闽东方言的词法特点和句法特点。词法方面探 讨了代词、否定词、表示程度的副词、介词、结构助词的方言表现形式和某些单音节词 可通过重叠形式改变词性、词义或感情色彩的特点,介绍了指称动物性别的语素和方言 词缀。句法方面介绍了动词的体、双宾语句、处置句、被动句、反复问句、比较句以及 受事宾语在旬中的位置、修饰补语的程度副词在旬中的位置、动词的后置成分由于所 介绍探讨的内容多以列表格的方式对以上各县市的语法用例进行对比,虽概括性强,但 针对某一具体县市的语法事实的语用描写而言,就显得粗疏了些。此外,还有冯爱珍写 的福清方言研究,在语法上探讨了福清话的包含“有”和“无”的句子、包含“会” 和。教”字的句子和表示比较的句子等。, 关于闽东方言吉田话的研究,见诸文字的有游文良、陆斯厚古田话的连读变调 ( 1 9 8 2 ) ,谢新哄古田方言主要的构形法( t 9 9 2 ) ,杨碧珠古田方言否定词合音现 象初探( 1 9 9 9 ) 以及由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古田县志( 1 9 9 7 ) r ,、 , 。 三、本篇论文研究的内容 。: 形态学即词法学,包括构词法( d e r i v a t i o r m lm o r p h o l o g y ) 和构形法( i n f l e c t i o n a l m o r p h o l o g y ) 两个部分。构词法是通过词形变化构造新词,构形法是同一个词通过形态 变化实现不同语法意义的交替,而不产生新词。现代汉语普通话词的形态变化比较贫乏, 通常汉语语法的教科书在词法部分只讲构词法,而把词形变化问题放在各类实词的用法 中零星讲述。但闽东古田方言有较丰富的词形变化,需要进行系统的描写和分析。本文 着重详尽描写古田方言“词的形态变化”规律,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重叠形 式、变调规律及其语法意义,动词、拟声词等的分音衍音形式、规律及其语法意义古 田方言中的“否定音变”现象已经呈现为有规律的曲折性的形态变化,是这一领域中新鲜 的语法事实,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深入研究方言词语的形态变化,将丰富我们对汉 语语法手段多样性的认识。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古田话的声韵调系统和连读变调规律,包括古田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连读 变调规律、声母类化规律。 第二章,交调重叠以及语法意义。描写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重叠的变调规律,分 析其语法意义。 一 ,、 。, 第三章,分音词和衍音词,描写分音词、衍音词的结构特征、音变规律,分析其语法意 义。 第四章,否定音变现象,探讨自主动词否定音变的形式,规律、成因及对旬式结构的影 响。 第一章古田话的声韵调系统和连读变调规律 一、古田话的声母 l 、声母( 包括零声母在内,共1 5 个) p 边布兵p 波帕品 i n 蒙妈民 t 低茶亭f 他体趁n 日尼宁l 柳拉临 k 求加金。p 气溪轻n 语牙迎x 喜虾形 t s 曾查真忸出叉亲s 时纱新 一莺音文容 “说明:1 口语连读时声母音变,产生“p ”“5 ”两个声母 = 、古田话的韵母( 共5 5 个) 、 a 嘉马打 e 西齐细 i 米悲诗;u 孤祖虎 a i 开彩太 。 o i 催最袋 饥鸟抖扣 i a 遮赊也 i v u 烧晓表u a 花拖耍 l l i 辉贵位 u o i 杯妹外 如山兰叹 i a 日声厅拼 y o l 3 香章唱 a l 【答甲杂 i a k 獭籴揭 y v k 箸略芍 胡拍窄麦 i o ? 食 匈宾敏慎 i c 习天占俭 c 匈灯盟县 i l 【必滴集 i c k 哲妾列 e i k 八得择 耐嚼 u a ? 划 初梳驴 y 须书女 a u 郊包豆 i e 鸡批纸 u o 过摸主 弦桥去铲 呻春蜂顺 t l a n 欢搬宽 o u t 缸郎壮 伙独出物 u a k 拨括活 o u k 驳幕浊 0 2 桌粕学 u o ? 剥烛局 0 歌玻毛 e i 哎 i u 秋守就 u a i 歪剖怪 呵腿衰短 弼银芹众 u o 日元本串 啪东双瓮 y k 竹足育 u o k 拙雪月 a y k 北墨六 i 嘏壁僻额 埘借尺药 阴a 马打 。歌毛初梳e 西齐 i 悲诗 u 孤祖虎 y 书女 e i 哎 y a 桥去 宙 a i 彩太o i 催袋 卵腿衰 i a 遥赊u a 花耍 e u 抖扣1 1 0 过摸 韵a l l 包豆i e 鸡批u a i 歪怀 i u 秋守u i 贵位 i e u 烧表u o i 杯妹 阳 购山叹 d u o 缸壮卿东双 e 匈灯县i a r j 声厅u 硼欢端y 日银芹 声 两宾敏u 0 0 元本y 叼香章 韵 i 弼天俭叼春蜂 入a k 甲杂 o u k 驳浊e y k 北墨e i k 八得呔滴集u k 出物y k 竹育 i a k 獭籴u a k 拨括 y e k 箬略 宙 i e k 哲列u o k 雪月 韵稿2 拍麦 i 以壁僻u a ? 划活 y e 借药 胡桌粕c e ? 嗝 u o ? 烛局 i 订食额 说明: , 复韵母o i ,弘中的o 元音舌位较前,巧元音舌位较后。i a u 韵母中8 实际发音是舌位 较开的 b 。鼻韵母y a 日中的元音a 舌位较后。 古田话的韵母系统保留了切韵音系的韵母阴、阳、入主分的格局。阴声韵以元音收 尾,阳声韵以舌根鼻音收尾,入声韵则与戚林八音一样有两套,即收喉塞音一? 尾的 一套和收舌根音一k 尾的套。 三、古田话的声调( 单字调共7 个) 调类调值。 , 例字 阴平 5 5巴舒收巾兵丰 阳平 3 3爬徐仇穷贫谈 上声 4 2把史守拱丙小 阴去 2 l霸赐秀众鬓旦 阳去 7 、2 4罢士袖近病郑 阴入 2百叔七菊必答 阳入 5 白熟实局入达 说明: 、, 一 口语连读中产生四个新调:5 4 4 、3 5 、4 5 、5 3 。4 5 的调值在听觉上似乎超出了5 度 的调值,可以达到6 度。 。 四、二字组连读变调一 变调规律 阴平+ 阴平一阴去+ 不变 阴平+ 阳平一阴去+ 不变 阴平+ 上声一阴去+ 不变 春天t s u q 5 5 竹叼5 5 一t s 、1 日2 1 n i c q 5 5 花生x u a 5 5 s e i 习5 5 一x l l a 2 1 l e i q 5 5 花瓶x u a 5 5 p i d 3 3 一x l l a 2 1 历日3 3 收成s i u 5 5 s i 购”一s i u 2 l i a 0 3 3 风水x u 矿t s y 4 2 - - - - x u r f l l n z y 4 2 阴平+ 阴去一阳去+ 不变 阴平+ 阳去一阳去+ 5 4 4 阴平+ 阴入一阳去+ 不变 明平+ 阳入一阴去+ 不变 阳平+ 阴平一不变 阳平+ 阳平一不变 阳平+ 上声一阴去+ 不变 阳平+ 阴去一阴去+ 不变 阳平+ 阳去一阴去+ 不变 阳平+ 阴入一阴去+ 不变 阳平+ 阳入一不变 清楚t s i 哿5 5 t s 0 2 一t 蜘2 1 n z u 4 2 青菜t s a 习5 5 t s a i 2 1 一t s a r f l 4 n z a i 2 1 车票t s i a 5 5 p i e l l 2 1 - - t s i a 2 4 p i c u 2 1 医院i 5 5 i e 矿一j 2 4 i 叼5 4 4 司令s y 5 5 l i l 3 2 4 - s y4 1 i 1 3 5 “ 中国t y 0 5 5 k u o 俨t y d 2 4 日u 0 7 2 , 工作k e y v 5 5 t s o u p k 眄日2 n z o l l k - 2 膏药k 0 5 5 y o k s - * k 0 2 1 y o l d 生活s e 均5 5 u a k 5 一s e 均2 1 日u a k 5 农村n u q 3 3 t s o u 习耶4 m 码3 3 n z o u n 舒 红军哪3 3 蛔5 5 一嗍3 3 日妒 银行d 弼3 3 x o u l 0 3 3 一日y 日3 3 日。叼3 3 南门n 叼3 3 m u o t j 3 3 n a 日3 3 m u o 日3 3 朋友印y 日3 3 i u 4 2 一p 咖2 1 日i u 4 2 阳伞y 叼3 3 s a r j 4 2 一y 0 1 3 2 1 n m 3 4 2 皇帝x u o 习3 3 t e 2 1 一x u o 日2 1 n 8 2 1 男界n 蜘3 3 k a i 2 1 一日2 1 d a i 2 1 名字l i a 日3 3 t s i 2 4 一m i 卸2 1 n z i u 黄豆u o 矿t a l l 2 4 一u o d 2 1 n a u 2 4 油漆i u 3 3 博i p i u 2 1 3 必 团结t u a 习3 3 k i e k 2 - , - f u a b 2 1 日i 口 牛肉日u 3 3 n y p 一日u 3 3 n y l ( 5 同学咖3 3 x o u k 5 一蛐3 3 日o u k s 上声+ 阴平一阴去+ 3 5火车x l l o i 4 2 t s i a s # 一x u o i 2 1 3 i a 上声+ 阳平一阴去+ 3 5 上声+ 上声一阴去+ 5 3 上声+ 阴去一3 5 + 5 3 上声+ 阳去一阳去+ 5 4 4 上声+ 阴入一阳去+ 不变 上声+ 阳入一阴去+ 不变 广东h 1 0 日4 2 叻矿- - * k u o q 2 1 n 哪3 5 海棠x a i 4 2 t 0 叼3 3 一) 【a i 2 1 l o u 日3 5 酒瓶t s i t l 4 2 p i l 3 3 3 一t s i u 2 1 _ 1 3 i x 3 3 5 火腿x u o i 4 2 协y 4 2 一x u o i 2 1 l 矿3 手表t s i u 4 2 p i e u 4 2 - - t s i u 2 1 p i “3 广告h o 日4 2 | ( 0 2 1 一k u 叼3 5 日0 5 3 解放k a i 4 2 x u o b 2 1 一k a i 3 5 u o 矿 口号k e 1 1 4 2 x 0 2 4 k l e u 2 4 0 “4 本地p u 0 日4 2 t i 2 4 - - p u 0 1 3 2 4 n i 5 4 4 粉笔x u 0 4 2 p i k 2 一x u l 3 2 4 m i 2 可惜k , 0 4 2 s i k 2 一k 1 0 2 4l i k 2 补药p u 0 4 2 y o k s - - * - p u 0 2 1 y o k 5 宝石p 0 4 2 s y d p p 0 2 1l y o k 5 阴去+ 阴平一阳平+ 不变汽车k i 2 1 t s i a 鼯一始3 3 i a s s 绣花s i u 2 1 x u a 5 5 一s i u 3 3 u a 5 5 阴去+ 阳平一阳平+ 4 5带鱼t a i 2 1 矿3 一t a j 3 3 秽4 5 阴去+ 上声一阳平+ 5 3 阴去+ 阴去一阴平+ 5 3 阴去+ 阳去一阴平+ 5 4 4 阴去+ 阴入一阴平- t - 5 3 阴去+ 阳入一阳平+ 不变 阳去+ 阴平一阴平+ 不变 阳去+ 阳平一阴平+ 不变 阳去+ 上声一阴平+ 不变 阳去+ 阴去一上声+ 不变 阳去+ 阳去一阴平+ 阳平 阳去+ 阴入一上声+ 不变 阳去+ 阳入一阴平+ 不变 太平t a i 2 1p i 0 3 3 一蚀i ”b i 酽5 报纸p 0 2 1 t s i e 2 一”i e 5 3 政府t s i r j 2 1 x u 4 2 一t s i 0 3 3 n u 5 3 唱戏t s ,o 矿t x i e 2 i t s 劬n 5 5 x i e 5 3 世界s i c 2 1 k a i 2 1 一s i e 5 5 k a i 5 3 贵重k u i 2 1 t o y 0 2 4 一k u i 5 5 t o y i j 5 4 4 孝顺x a u 2 1 s u r 2 4 一x “5 l u 玎5 “ 教室k a u 2 1 s i k 2 一k a u 5 5 l 舻3 爱国a i 2 1 k u o ? 2 一a i 5 5 k u o ? 5 3 化学x u a 2 1 x o u k 5 一x u a 3 3 0 u k 5 炸药t s a 2 1 y o ? 5 - t s a 3 3 y o ? 5 大厅t u a i 2 4 饩明5 5 一t i l a i 5 5 l i a 0 5 5 电光t i e 0 2 4 k u 0 0 5 5 一t i 叼5 5 0 u 0 0 5 5 大门t u a i 2 4 m u 霄3 一t u a i 5 5 m u 0 0 3 3 地图h 2 4 m 3 3 一廿5 5 j u 3 3 代表t a i 2 4 p i e u 4 2 一t a i 5 5 1 3 i e u 4 2 市长t s i 2 4 t y r 0 4 2 一确5 5 l y 叼4 2 饭店p u 0 0 2 4 t e i l 3 2 1 一p u 叼4 2 n e i l 3 2 1 大厝t u a i 2 4 t s u 0 2 1 一t 1 1 a i 4 2 5 u 0 2 1 电话t i e t j 2 4 l l a 2 4 一t i e 玎5 5 r j u a 3 3 社会$ i a 2 4 x u o i 2 4 一s i a 5 5 u o i 3 3 电压t i e 0 2 4 们2 一t i c 0 4 2 日舻 卵壳l o 咖2 锄l 【2 一l o u d 4 2 d 眄l ( 2 大学t a i 2 4 x o u k 5 一t a i 5 5 0 u k 5 上热s y e 0 2 4 i e k 5 - - s y o t j 5 5 r j i e k 5 阴入( 甲) + 阴平一阳平+ 4 5国家k u o ? 2 k a 5 5 一k u o ? 丑k a 4 5 阴入( 甲) + 阳平一阳平+ 4 5 阴入( 甲) + 上声一阳平+ 5 3 阴入( 甲) + 阴去一阳入+ 5 3 阴入( 甲) + 阳去一阳入+ 5 4 4 阴入( 甲) + 阴入一阳入+ 5 3 阴入( 甲) + 阳入一阳入+ 不变 7 铁钉t i e k 2 t i 矿s 一饩呔氇i 0 4 5 铁门f i e k 2 m u o l 3 3 3 一竹e 婷l m u o n 4 5 鲫鱼t s i p 日y ”一t s i k y 4 5 谷雨k u k 2 y 4 2 一b 】k 2 v 3 国语k u o ? 2 l j y 4 2 一k u 0 2 y 5 3 发票x t m k 2 p i e u 2 1 一x u a k s p i e u 5 3 节气t s e i k 2 k i 2 1 一t s e i k 5 妁5 3 博士p o u k 2 s y 2 4 一p o u k 5 s y 5 “ 失败s i k e p a i 2 4 - - s i k 5 p a i 5 4 4 节约t s i e k 2 y o k 2 一t s i e k s y o k 5 3 出国t s t u l 【2 k u o 产- - t s u k s k u o ? 职业i t s 掣1 1 i e k 一t s 戤o i e k 5 发育x i l a p v k 5 一x u 心y k s 阴入( 乙) + 阴平一阳平+ 4 5 阴入( 乙) + 阳平一阳平+ 4 5 阴入( 乙) + 上声一阳平+ 5 3 阴入( 乙) + 阴去一阴平+ 5 3 阴入( 乙) + 阳去一阴平+ 5 4 4 阴入( 乙) + 阴入一阴平+ 5 3 阴入( 乙) + 阳入一阴平+ 不变 阳入+ 阴平一阳平+ 不变 阳入+ 阳平一阳平+ 不变 阳入+ 上声一阴去+ 不变 阳入+ 阴去一阴去+ 不变 阳入+ 阳去一阴去+ 不变 阳入+ 阴入一阴去+ 不变 阳入+ 阳入一阳平+ 不变 五、二字组连读变调规律表 客厅k l a ? 2 t i a l 3 5 5 一k 【a 3 3 l i a r j 4 5 拍针p a f t s e i r j 5 5 一p a 3 3 3 e i d 4 5 借钱t s y 0 7 2 t s i 鹎3 3 一奶3 3 i 叼帖 桌前t o ? 2 s e i 日3 3 一t o ”l e i 日4 5 壁里p i e ? 2 t i e 4 2 一p i e 3 3 l i e 5 3 索尾s o ? 2 m u o i 4 2 一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