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量曼曼曼寡曼。i l :e l l ;,z i i ii - i_ - : ii i 曩 中文摘要 中韩两国在1 9 9 2 年8 月2 4 日建交以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 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中韩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两国的贸易结合度也越来越高。 中韩贸易结构是中韩两国贸易状况和贸易内涵的直接体现。具体反映了两国间的 经贸关系、贸易条件及贸易利益的分配,同时也反映了两国生产和贸易模式以及 两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等状况。因此,对中韩贸易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以国际贸易传统、现代理论为基础,以中韩贸易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 实证分析与应用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中韩贸易结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 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优化中韩贸易结构的若干策略。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论文结构以及 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概括性介绍了本课题研究中所 运用的主要国际贸易理论,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集中总结了前人在中韩 贸易结构现状和优化策略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在搜集整理大量数据的 基础上,运用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贸易结构分析 指标和模型,对中韩贸易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中韩两国在双边贸 易中各具比较优势,产业问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存,产业内贸易的份额逐步提高。 在全面分析中韩贸易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本文第四部分从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 的角度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总结和阐述,并侧重于从中方角度剖析中韩贸易结 构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从政府政策、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 术水平等方面解析中韩贸易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从政府政策、产 业结构、技术合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中韩贸易结构策略。 对中韩贸易结构的研究不仅对促进中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 意义和指导作用,也对我国自身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及优化 对外贸易结构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韩贸易结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优化策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a n ds o u t hk o r e ah a v em a d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v a r i o u sf i e l d ss i n c et h e y e s t a b l i s h e df r i e n d l ya n dc o o p e r a t i v ed i p l o m a t i cr e l a t i o n so na u g u s t2 4 ,19 9 2 w i t h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b i l a t e r a lt r a d e ,t h e r eo c c u r sah i 曲d e g r e eo ft r a d ei n t e g r a t i o n b e t w e e nt h et w oc o u n t r i e s t r a d es t r u c t u r ec a nn o to n l ye m b o d yt h ee c o n o m i ca n d t r a d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h et w oc o u n t r i e sa n d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r a d ei n t e r e s t s ,b u t a l s or e f l e c tt h e i rm o d eo fp r o d u c t i o na n dt r a d ea n dt h e i rs t a t u si n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i d i v i s i o no fl a b o r t h es t u d i e so nt h et r a d es t r u c t u r eo fc h i n aa n ds o u t hk o r e aa r eo f g r e a t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d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b a s e do nt h et h e o r i e s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 ,t h ep a p e rt a k e s 舔i t ss u b j e c tt h e s i n o - k o r e at r a d es t r u c t u r e b yc o m b i n i n g 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a n dp r a c t i c a la p p l i c a t i o n , 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i sm a d e ,t h ep r o b l e m sa n dt h e i rc a u s e sa r ef o u n d o u t ,a n dt oo p t i m i z et h et r a d es t r u c t u r eo fc h i n aa n ds o u t hk o r e a , an u m b e ro f s t r a t e g i e sa r ep u tf o r w a r d t h i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p a r t s i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i s r e s e a r c h ,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p a p e r , a n d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a r e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s e c o n d p a r ti sas u m m a r yo f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o f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 i nt h et h i r dp a r t ,a l a r g ea m o u n to fd a t ai sc o l l e c t e d w i t ht h eh e l po ft h ei n d e xo f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 i n t r a i n d u s t r y t r a d ei n d e x ,e t c a n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i sm a d eo nt h es t a t u sq u oo f s i n o s o u t hk o r e at r a d e s t r u c t u r e ,o n l y t of i n d t h a t i n t e r i n d u s t r y t r a d ea n d i n t r a i n d u s t r yt r a d ec o e x i s t ,t h es h a r eo fi n t r a i n d u s t r yt r a d eh a si n c r e a s e dg r a d u a l l y t h ef o u r t hp a r t ,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c h i n e s es i d e ,p r e s e n t st h e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o fs i n o s o u t hk o r e at r a d es t r u c t u r e p a r tf i v ep r o p o s e ss o m es t r a t e g i e st o o p t i m i z et h et r a d es t r u c t u r e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 :g o v e r n m e n tp o l i c y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c o o p e r a t i o n i ti so f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s t u d yt h et r a d es t r u c t u r eb e t w e e nc h i n aa n ds o u t h k o r e a ,w h i c hc a l ln o to n l yp r o m o t e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i n a - s o u t h k o r e at r a d e ,b u ta l s oh a v es o m e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o u ro w n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u p g r a d e , e x p o r t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e n h a n c e m e n ta n dt h ef o r e i g nt r a d es t r u c t u r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 6 k e y w o r d s :s i n o s o u t hk o r e at r a d e s t r u c t u r e ;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 i n t r a i n d u s t r yt r a d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二丝日 期:! 墨:生鼍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超导师签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皇孽皇曼孽皇寡寡薯寰皇毫。i i i i _ i 一i 一一i 一。鼍皇璺葛皇葛 1 1 研究的意义 1 引言 中国和韩国历来是友好邻邦,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韩两 国地理位置上的相邻性和文化上的共通性使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学 术等诸多领域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进 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这种合作关系将对两国的经贸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 追溯历史,1 9 9 2 年8 月2 4 日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 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经济上,两国的互利合作不断 深化,相互间已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政治上,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并在国 际多边活动中会晤,增进了彼此理解和相互信任,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在文 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的 合作与协调也在进一步加强。近年来,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及最大的 投资对象国,而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 国。与此同时,两国贸易结合度也越来越高,中韩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建交 1 5 年来,两国双边贸易额年平均增长为2 6 ,2 0 0 7 年已达1 5 9 0 亿美元,是建交 当年的3 0 倍。目前,中韩两国间的贸易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在各国经济中所占 的分量来看,对两国经济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中韩贸易发展问题进行研 究对两国经贸发展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韩贸易的高速发展,中韩贸易结构问题也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学 者的关注。中韩贸易结构作为中韩两国贸易状况和贸易内涵的直接体现,不仅可 以反映两国间的经贸关系、贸易条件及贸易利益的分配,也可以反映两国生产贸 易模式以及各自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等状况。通过剖析中韩两国贸易结构的 发展变化,可为中韩两国未来贸易合作的发展战略、贸易决策和贸易结构调整提 供依据,对促进中韩贸易可持续发展方面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中韩 贸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中国当前的贸易结构层次较 低,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因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 i i i 皇i 舅鼍 此,通过对中韩贸易结构的研究,对我国自身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出口商品 竞争力及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等方面也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 2 论文结构 本文以国际贸易传统和现代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与应用分析相结合的 方法,研究中韩贸易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 略。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论文的整体结构以及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及其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国际贸易相关理论进行 简要介绍,同时对国内外中韩贸易结构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集中分析和总结了 前人在中韩贸易结构现状和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这两个方面所作的工作。其中 涉及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将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中韩贸易结构现状分析。该部分首先总结了中韩贸易自1 9 9 2 年 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的状况。我们通过运用贸易结合度等指标和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后发现,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均获得了稳步发展,双边关系越来越紧 密,而韩国在商品贸易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高。我们进而以比较优势理论和 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对当前中韩贸易中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两国间的产业 内贸易现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通过分析发现,目前中韩两国在双边贸易中各具 自身的优势,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同时资本技 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有所增加;而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以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品为主,而且增长速度也较快。同时,在中韩贸易中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 贸易并存,产业内贸易的份额逐步提高。而且,中韩间的贸易结构特征为中国带 来了巨额持续的贸易逆差,为两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韩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该部分针对中韩贸易的主要 特征,在对中韩贸易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中韩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 易等多种角度进一步阐述目前中韩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侧重于站在中国 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立场对中韩贸易结构给中国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五部分是从政府贸易政策及投资政策、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中韩两国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詈曼曼皇量量曼鼍皇皇i 。 一一 i 曼曼鼍皇曼曼量曼量曼皇曼毫量鼍曼曼詈曼曼曼皇詈基曼曼皇曼鲁 产业结构和中韩两国技术水平差异等方面来分析中韩贸易结构现状及相关问题 产生的原因。分析发现,中韩贸易结构发展到今天是两国在不同经济水平、不同 产业结构、不同技术水平条件下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这些方面的差距也正 是中国在今后的经济贸易发展中应该注意提升的内容。 第六部分着重探讨中韩贸易结构的优化策略。我们针对前几章提出的问题及 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就如何优化中韩贸易结构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中韩双边 贸易中,我国应从政府政策、产业结构、技术合作等方面采取新的优化策略,具 体包括:两国政府应对双方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进行调整,并注意加快产业结构 调整的步伐;对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给予政策倾斜,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 度:在中韩经贸往来中应更多地进行技术产品和项目的合作等。论文的结构框架 图如下: 1 3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应用分析相结合。本文以国 际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个量与总量分析、静态与动态分析以及相关的经济模 型等实证分析工具对中韩贸易结构数据及其现实情况进行计算和比较,总结归纳 出中韩贸易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 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在具体分析中,我们注意把相关的经 济学理论和对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应用到优化策略的分析上。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本文以优化中韩两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研究为出发点,以国际贸易理论为依 据,结合相关理论与中韩贸易发展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借助最新的数据、图表、 指数和模型对中韩贸易结构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通过“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贸易结构优化对策”这一条线索来进一步探讨中韩贸易发展的相关问题,力求提 出可行性策略和措施。本文力争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对中韩贸易结构问题加以综合研究。前人在分析和研究中韩贸易结构 中,较多侧重于对中韩贸易结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而缺少对其成因及相应的优 化策略进行专项研究。本文力图从多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中韩贸易结构的相 关问题,其中不仅涉及中韩贸易结构的现状及问题,也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 的优化策略。因此,本文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和综合运用的结果。同时, 我们在研究中更多地从我国经济发展和获取长远贸易利益的角度来探讨中韩贸 易结构问题,这种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完善西方的贸易结构理论。 第二,实证研究中对数据的更新。对于中韩贸易结构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 使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他们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本文在 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将中韩贸易结构发展的最新数据和资料补充到实证研究 中来,在验证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中韩贸易结构发展的最新动态作进一步的 分析和总结。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理论模型及相关数据的应用分析不够深入。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n ii i mm 曼皇量曼皇曼鼍曼量曼曼曼量鲁鼍量曼曼邑曼舅 2 1 贸易结构的概念 2 文献综述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 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和对外贸 易区域结构等。一国或一个区域的对外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或该区域的比 较优势、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特点。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韩双边贸易结构,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双边贸易商品结 构和贸易方式结构。 双边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两国相互之间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 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两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通过剖析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可以获取两国的资源禀赋状况、 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状况,优化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能够推动双边 贸易的发展,为贸易各方带来更大的贸易利益。 双边贸易模式结构的是指两国以某种分工为基础所进行的对外贸易活动。总 的来说,对外贸易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对外垂直分工为基础的贸易模式, 即基于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 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 差别所进行的产业 间贸易;另一种是以对外水平分工为基础的贸易模式,即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 济所形成的产业内贸易。 本文在分析中韩两国双边商品贸易结构的同时,从贸易结构方式角度对中韩 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分析了中韩贸易结构的现状并找出其中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2 2 贸易结构相关理论综述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理论研究贯穿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研究的 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应当向哪 回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 ,中国经济出版社, 2 0 0 3 年9 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些国家出口何种产品,又应该从何处进口哪种产品,以增进本国的福利,促进本 国经济的发展。从比较优势理论到产业内贸易理论,直至竞争优势理论都为贸易 结构的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各国间的贸易活动寻求适当的贸易结构提供 理论解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断推进,对贸易结 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也趋于深入和细致。 2 2 1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 静态比较优势的基本观点在于说明在某种既定的比较优势格局基础上所形 成的贸易结构,如何影响产出效率及福利水平,而不在于说明比较优势及由此所 决定的贸易结构是如何演进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 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 1 )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 a d a ms m i t h ,1 7 2 3 1 7 9 0 ) 于1 7 7 6 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最早阐述了贸易互 利性原理。斯密认为,自由贸易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财富增加。在国际范围内, 一国应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以换取进口本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 商品。绝对优势就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于国际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该理论中,各国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 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 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 的产品。 ( 2 )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 d a v i dr i c a r d o ) 在1 8 1 7 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一书,在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t h e o r yo fa b o s o l u t ea d v a n t a g e ) 。比较优 势理论认为,即使某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各种商品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国际分工 和贸易在两国间仍然可以发生,只要两国都对外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商 品,进口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商品,两国都可以在彼此之间的分工和贸易中获得 利益。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同时,也说明 国际贸易结构形成是由各自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一国有什么样的 比较优势,就会选择什么样的生产,从而确定什么样的贸易结构。该理论为国际 贸易和国际贸易结构的相关理论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山东大学五页士学1 立论文 ( 3 ) 要素禀赋理论 该理论从要素禀赋的差异出发,证明了在技术上差距不大的国家之间仍可以 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1 9 1 9 年,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歇尔( e 1 if i l i p h e c k s c h e r ) 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 禀赋论的基本论点。赫克歇尔的学生波尔蒂俄林( b e r t i1g o t t h a r do h ii n ) 继 承其师的论点,于1 9 3 3 年出版了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创立了要素禀 赋理论( f a c t o re n d o w m e n tt h e o r y ) 。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一个国家应出口的 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 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在 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理论 对贸易结构问题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要素禀赋比率是最 终决定某一国家在特定时期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根本因素,决定着该国贸易结构 形式及其特征;第二,明确指出在考虑各国之间的技术差异或要素禀赋比率差异 的情况下,一国的国际贸易结构形式应建立在由该国的技术水平或要素禀赋比率 决定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这一比较优势是判别一国国际贸易结构形式是否合理 的唯一标准。 2 2 2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引申和发展。按照动态比较优势 理论,比较优势可以通过专业化学习、投资创新及经验积累等后天因素人为地创 造出来,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两个中心概念都内在地具有动态性质。美国经济 学家波斯纳( m p o s n e r ) 提出的技术差距理论,维农( r a y m o n dv e m o n ) 提出的产品 生命周期理论,赤松要、小岛清等提出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别从技术变化、产 业结构优化等角度解释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及贸易结构变动的原因,分析比较优 势及由此所决定的贸易结构的演进过程。 ( 1 ) 技术差距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奈( m a p o s n e r ) 于1 9 6 1 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 一文中提出了技术差距模型(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g a pt h e o r y ) 。该理论主张,各国 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 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产品,这种 1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这种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该种先 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后才逐步消失。而创新国由新技术优势所获 取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促使其不断改进技术、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 的技术差异。技术差距理论证明,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 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 技术差距理论将技术作为一种要素引入了国际贸易领域,强调了技术差距对 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影响。如果一国想要改变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落后地位, 就应重视技术革新。所以,技术差距不仅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两国 贸易结构和所处国际分工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 ( 2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9 6 5 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费农( r a y m e n dv e r n o n ) 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 p r o d u c tl i f ec y c l et h e o r y ) 。该理论认为,国际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一 般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产品发明阶段、产品成长和成熟初期阶段、成熟期和 产品标准化阶段。高度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资本与技术优势,首先致力于新产品 开发,新开发的产品在发明阶段主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当产品在本国市场进 入成长及成熟期后,国内产品供过于求,迫于市场的压力,发明国将新产品推销 到其它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发达国家对新产品的生产技术较发展中 国家占有优势,会首先仿制或研制该产品进而实现大批量牛产,一些工业发达国 由进口国转向了出口国。最后,该产品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转为由发展中国家 进行生产并对外出口,而发达国家则转向发展更新的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技术差距理论对贸易结构问题的贡献在于,该理论从产品的技术创新的角度 对工业先进国和落后国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比较优势变化进而引起贸易结构 变化做了论述。技术创新是工业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随着技术 的传递,工业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不断转化,产业结构也会不断调整。 工业先进国的产业转移不仅促进了工业落后国的工业化,同时也导致了彼此之间 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 不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3 )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日本学者赤松要对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结构变化提出了“雁行模式”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f l y i n g g e e s ep a r a d i g m ) 。该模式认为,一国产业成长经历了进口产品、进口 替代、出口导向等几个阶段,而产业结构升级依次分为劳动和资源密集、技术密 集和资本密集三个阶梯。随着外资的进入及一国工业化的发展,某一产业会逐渐 衰落,并将转移到低一个梯级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产业替代,推动产业升级,产 业升级将会导致贸易结构随之发生改变。 日本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小岛清( k o j i m a ) 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该理论认 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己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可称为边 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理论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认为,国际直接投资 条件下东道国产业升级的限度是由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家生产和国际分工所决 定的,其产业升级的高度必须服从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因此这些理论均反映 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产业升级的局限性。 此外,保罗萨缪尔森( p s a m u e l s o n ) 、雷布津斯基( r y b e z y n s k i ) 等人的要 素变动理论,蒙代尔( r m u n d e l l ) 的要素国际流动理论等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一 国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这些理论仍以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比 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不过将比较优势动态化了。 2 2 3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i n t r a - i n d u s t r yt r a d et h e o r y ) 是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 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 h e r b e r t g g r u b e l ) 、劳埃德( p j l o y l d ) 、格雷( g r a y ) 、戴维斯( d a v i e s ) 、克鲁格曼( p a u l k r u g m a n ) 和兰卡斯特( l a n c a s t e r ) 等人。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 上来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是指一 国出口和进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完全不同的产品;而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 个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 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和比较优势差异是产业间贸易发生的基础。产业内贸易 却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解释,因此国际产品异质性、需求偏好相似性和规 模经济优势成为解释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重要支柱。 所谓国际产品差异性,是指产品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 全替代。根据“国际产品差异性 的特征,可以把具有差异的产品分为水平差异 。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 1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所谓水平差异产品就是在产品质量相同或 近似情况下一些基本属性( 如款式、大小、颜色等) 不同的产品;垂直差异产品 指质量、价格不同的差异性产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由商品的水平差异和垂 直差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分别成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而技术差 异就是指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产品的垂直差异性和技术差异性成功成为解 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 需求偏好相似性,是指贸易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 需求结构与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间的贸易量便越大;相反,国家和地区间经济 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不同,使两国不具备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就会存在国际 贸易的障碍。从需求偏好相似的角度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在 具有相同或相近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间更易于开展。 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规模经 济或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成本降低,报酬递增。由于规模 经济使扩大生产规模的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下降,生产相同产品而规模不 变的其他国内外厂商将因此被淘汰,导致不完全竞争,如垄断性竞争、寡占或独 占的产生。因此,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部门内,各国将各自专于该产业部 门的某些差异产品的发展,再相互交换,即开展产业内贸易,以满足彼此的多样 化需求。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越发达, 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越近似 的国家,他们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资本、技术越密 集的制造业,其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产业内贸易理论为更加细致 地分析贸易结构在产业间和国家问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分析依据和模型。 此外,2 0 世纪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兰 德( j a m e sb r a n d e r ) 和斯潘塞( b a r b a r as p e n c e r )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克鲁格曼 等人在分析和论述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s t r a t e g i c t r a d ep o li c yt h e o r y ) 。战略性贸易理论是指一国政府在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具 有战略意义的产业从而获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争能力,并借机夺取他人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利润,以增进本国国民福利。战略性 贸易政策理论为一个国家优化其贸易结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如 果一国在优化其贸易结构时,应选定些重要的行业与部门,对其实施有效的政 府干预,建立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出发,政府必须以关税保护、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等多种 方式,对这些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 2 2 4 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 m i c h a e le p o r t e r ) 在2 0 世纪8 0 年 代先后出版了 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本书,提出了竞 争优势理论( t h e o r yo f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 ,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论 述了竞争力问题,向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波特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指出具 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应从全球范围和长远角度考虑如何将比较 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没有任何一 个国家能在所有产业或绝大多数产业上都有竞争力,各国至多能在一些特定的产 业竞争中获胜,这些产业的国内环境往往最有动力和最富挑战性。一国在某一产 业取得全球性成功的关键在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基本因素分别 是: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与支撑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两个 辅助因素为面临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波特认为,六个因素构成一个系统,以整 合的方式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产生影响。 波特指出,先天因素资源禀赋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在国际分工中 的地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一国竞争优势的强弱逐步 成为决定它在国际分工地位的决定因素,所以后天优势高级要素的决定作用 却越来越明显。基本要素指的是不需要花费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高级要 素是需要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够创造出来的要素。他认为高级要素最为重 要,它们是取得高级国际分工层次的关键,一国基本要素的不足可以通过高级要 素获得补偿,但是在高级要素上处于劣势则无法用其他方式有效弥补。竞争优势 注重企业的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关注要素的质量和产品的需求情况,强调主 动创造比较优势的重要行。因此,在优化贸易结构中,高级要素的决定作用越来 美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 0 0 2 年版 1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越明显。 综上所述,对贸易结构优化的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问题,国际贸易相关理 论对于贸易结构的分析贯穿始终,不仅对贸易结构问题做出了深入详尽的研究, 而且还完整地勾划出贸易结构优化的相应途径,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3 1 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关注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优化问题的经济学家是李斯特。他早在1 8 4 1 年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就较系统地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 转换理论。他认为一国政府不应只顾及眼前利益,在国际分工合作中,政府应从 本国的长远利益出发,尽量利用本国资源,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只有本国产业发 展了,竞争力提高了,产业结构改善了,贸易结构的升级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西方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优化问题的普遍关注始于2 0 世纪5 0 年代提出的“普雷维什辛格命题( p r e b i s h s i n g e rh y p o t h e s i s ) ”, 该命题 是指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进行易货贸易对自已的经济发展具有破坏性作用。 当时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发展中国家要改善贸易条件,就必须提升其出口商 品结构,实现由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换。但后来的 经济学家如萨仁( s a r k a r ) 、纳克迈特契斯( m a t t h i a s l u c k e ) 证明,发展中国家 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也同样趋于恶化。于是,有经济学家如金德尔伯格 ( k i n d e l b e g e r ) 、刘易斯( l e w i s ) 提出,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是由国家的性质而非 由商品的性质决定的。芬德勒( f i n d l a y ) 更进一步提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 将取决于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增长的牵引力,要彻底摆脱这种被动依附的局面,就 必须降低其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对本国工业实施保护。 这种所谓的“牵引增长论”受到了强烈批评。巴拉萨( b a l a s s a ) 基于新古典 贸易理论的外贸优势转移假说,提出了阶梯比较优势论,他认为各国进出口商品 结构和比较优势会随着他们自身生产要素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他把世界经济中不 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不同的几类;属于第一阶梯的是发达国家;属于第 二阶梯的有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 地区;属于第三阶梯的称为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诸如东盟各国、中国和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印度等国;最后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阶梯发展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 工业化国家将分别发展起各自的新兴产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处于较 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可以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逐步 进入更高的经济发展阶段。阶梯比较优势理论基本符合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 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它强调了贸易结构变化与某种生产要素积累之间的动态联 系。拉尔( l a l l ) 和阿姆斯登( a m s d e n ) 提出发展南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以解决市 场挤塞和贸易条件恶化等问题。而拉尔、恩斯特( e n s t ) 、欧康诺( o c o n n o r ) 、霍 夫曼( h o f f i m a n ) 等对此也提出了批评。总体看来,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发展中国家 贸易结构的优化并没有一个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理论。 2 3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 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当人们普遍偏向于“出口导向型”战略时,有 些学者对这一战略进行了重新思考,如尹翔硕( 1 9 9 5 ) 、熊贤良( 1 9 9 7 ) 、张幼文 ( 1 9 9 7 ) 、朱文晖( 1 9 9 8 ) 、衰刚明( 2 0 0 0 ) 。二是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定位的基本依据。 有人主张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定位不能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如王林生( 1 9 8 0 ) 、高 鸿业( 1 9 8 2 ) 、洪银兴( 1 9 9 7 ) 、张碧琼( 1 9 9 9 ) 等。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的主要主张 是用波特的竞争优势论来取代比较优势论。也有人主张比较优势仍是中国对外贸 易结构定位的基础,如刘力( 1 9 9 9 ) 、宫亭( 2 0 0 0 ) 。林毅夫等人则强调比较优势的 动态变化与转换。三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高度化问题,人们较普遍地认为,中 国应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转换,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仍须立足于现实比较 优势,不可盲目追求出1 :3 商品结构的高度化,如范爱军和杨柳( 1 9 9 8 ) 、刘力 ( 1 9 9 9 ) 、金哲松( 2 0 0 0 ) 。本文主要研究中韩贸易结构的优化,现将主要对中韩贸 易结构的国内研究现状作详细分析。 ( 1 )中韩贸易结构现状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起中韩贸易结构问题,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该问 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中韩贸易结构现状的研究。 有的学者在对中韩贸易问题研究时,把中韩贸易结构问题作为研究的一个方 面,较早地把中韩贸易结构问题带入大家的视线。例如,范爱军、金宁在中韩 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 0 0 0 ) 一文中把中韩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异作为 1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韩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中韩进出口商品结构作出研究。 随着对中韩贸易结构研究的深入,大量国内外学者把中韩贸易结构作为一个 专项研究课题,对其发展现状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高敬峰的中韩产业贸易 结构分析( 2 0 0 4 ) 得出中韩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内 贸易,但由于国际分工专业化程度增强,中韩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活动仍然以比较 优势为基础。韩国学者也在中韩贸易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例如,李准晔、 金洪起的中韩贸易结构分析( 2 0 0 2 ) 一文中指出,从表面来看中韩贸易结构 产业内贸易的比率较高,而实际上却保持着由资源禀赋条件所决定的产业间贸易 的特征。 另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则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韩贸易结构进行更加深 入的研究。阴之春在中韩贸易结构分析( 2 0 0 6 ) 一文中从中韩两国的贸易商 品构成入手,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