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吉旅游一体化研究.pdf_第1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吉旅游一体化研究.pdf_第2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吉旅游一体化研究.pdf_第3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吉旅游一体化研究.pdf_第4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吉旅游一体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引言 ( 一) 论文立论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下,旅游业这个“永不 衰落的朝阳产业”,在巨大的社会需求推动下已异军突起,拥有无限的机遇和广阔的发 展前景。 旅游业是创汇创收的外向型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产业。伴随着中国加入w t o ,旅游 业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斟“。吉林省的旅游业就目前来看仍是弱项, 在全国范围内名次也很靠后,如何提高吉林省旅游的发展水平,使旅游业成为吉林省经 济的一个亮点。笔者认为,乘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一体化 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论文立足于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借助一体化中经济一体化和旅游一体化的系统立 论,形成长吉旅游一体化系统的开发思路。同时涉及到了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学术成果。论文将一体化定位在旅游发 展水平较低的吉林省,以长春、吉林两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以期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 旅游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论文以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导致旅游一体化为立论点。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 形成或改善政策、金融、投资和贸易的一体化环境【2 】,由此为旅游一体化提供了相关支 持,从而带动和促进旅游一体化进程,使旅游一体化成为长吉旅游未来发展的主要线索。 反过来,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方保护性和封闭性”,而旅游业则不同,他 们不但不会排斥外来的游客,相反只想尽力招徕更多的外地游客,并为此修改相关的管 制政策,这些政策修改所带来的政策利益将外溢到其它行业,因此旅游业具有高度的“开 放性”,并与经济一体化的“封闭性”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业将以其开放性、联 动性、国际性等行业属性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文章首先综述了经济一体化、旅游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并以f i 益活跃的旅游合作现 象和实践为佐证,着重阐释了旅游一体化的特征、旅游一体化的内容和进程,从而完成 理论的平台搭建。在此基础上,运用旅游一体化理论对长吉旅游一体化进行了研究。从 长春、吉林的发展概况、旅游一体化现状和旅游一体化问题分析,对该区域的旅游一体 化战略进行了探索,构建出“政策、市场、企业和产品”四位一体的旅游一体化战略。 ( 二) 旅游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吉林省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前景很好。而且, 旅游业近些年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柬愈明显,成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稳 l ( 三) 长吉旅游一体化的提出 1 旅游一体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旅游作为新兴的经济分支 领域,经济的一体化必然会导致旅游的一体化。而且,旅游业的外向性、联动性使旅游 经济更具有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在理论上,其他经济分支领域成熟的一体化实践和理 论将为旅游一体化实践和理论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4 】。对旅游业本身来说,在现代市场 经济条件下,区域旅游的发展取决于这个地区开展区域联合的能力,即取决于这个地区 能否跳出本地区的狭小圈子来发展旅游业,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和“市场共享” 【5 1 。因此,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旅游需求规律的要求,是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要求。在全 球旅游发展和实践中,旅游一体化的现象和形态以及理论研究已初显端倪,诸如“大旅 游”、“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经济带”的旅游实践和相关理论研舟i “。这些实践和理 论研究使得旅游一体化有着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属性,并使得旅游一体化区别于其他经济 分支领域的一体化问题,从而使旅游一体化问题的提出成为必然。 2 长吉旅游一体化的客观性与现实性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关联性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组合效应。 在一个广大区域内,各具特色的不同地区,对旅游者来说并不是排他性的选择,而更主 要的是组合选择【7 1 。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进行协作和联合。实现旅游一体化 发展已成为国内旅游业面对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措施。 长吉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在各自分割的市场状态下,容易导致区域 内旅游产品与项目开发的逆向选择和旅游产业结构的同构,即相似旅游产品与项目的重 复建设,而相异性旅游产品与项目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并由此导致长吉两地旅游产业同 构现象的出现,这将激化长吉旅游之间的竞争矛盾。这样不利于两市旅游的分工和合作 以及各自的比较优势旅游资源的发挥。 3 旅游一体化理论研究的迫切性与滞后性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一体化实践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公路、铁路、通讯 网络等基础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旅游一体化的通达性条件,有利于旅游生产各要素的流通 【8 】。纵观国内国外,旅游整合资源进行一体化发展的成功范例不胜枚举:东亚和东南亚 国家之间,加勒比乃至美洲地区国家之间都已经把旅游合作视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 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同样这三 个区域也是中国旅游业的三大板块,他们所实践的旅游方向,正是“大旅游圈”和“区 域旅游一体化”,三者旅游创汇占了国内半壁江山以上:澳门与广东省的粤、澳旅游合 作,在旅游推广、讯息交流及加强地区联线旅游等多个领域不断寻求更大合作空间,加 快了国内旅游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 综上所述,旅游一体化的实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逐渐被大家认同。但相 对来讲,旅游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却才刚刚起步,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严重滞后于实践, 并未起到指导与引航的作用。 二、旅游一体化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 一) 理论基础 “体化”英文为“i m e g r a t i o n 鞍拍? 薹蓬 ! i 。钭若希i 酬;主划妻二强弦差膨? | ;惶夔谰谚。两售搠涎那雌旧基 删;m m 明酗艇青林i 妻至i 垂薯靠鬟i 目霪麓l 塑;章角露鉴嚏j 崮自揲g 蹩l 垂錾善菇 l ;。 燃掣基霾烈缫岂森数;指 标与其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极 不相符,从表1 中可以看出,其主要旅游指标在全国的位次与邻省相比差距很大 。 表1 东北三省旅游收入及排名次序统计表 旅游收入、人数、位次全国吉林辽宁黑龙江 旅游资源总收入( 亿元)45 2 2 6 56 825 4 713 6 9 位次 261120 人均旅游收入( 元人) 35 720 860 137 l 入境旅游人数( 万人次)83 4 4 422 361 2 55 2 位 次 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扩展主景区波及面,牵引大片旅游资源的开发刚。同时旅游资源 因网络化而获重组,彼此互补以吸引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者。 ( 三) 旅游一体化的内容 实施旅游一体化的主体是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民间组织;旅游一 体化的客体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旅游一体化的媒体是由主、客体进行旅游交易所形 成的旅游市场。因此,旅游一体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层面的旅游政策一体化,市场层 面的旅游市场一体化,企业层面的旅游企业一体化,产品层面的旅游产品体化。其中 一体化的旅游政策是旅游一体化的政策保证,一体化的旅游市场是旅游一体化实现和市 场机制形成的重要场所,一体化的旅游企业是旅游一体化的经营主体,而体化的旅游 产品则是旅游一体化的资源载体【25 1 。旅游的这四个层面的一体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 同构成了旅游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1 旅游政策一体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一般大致由以下四大块内容组成,即区域经济发 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控制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平衡政策。其 中,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政策的基础部分,主要任务是对各地区按照其当前经 济状况和未来可能趋势进行分类,分别制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加 以实现【2 6 l ;区域经济发展支持政策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分区,分别实施不 同的刺激和扶持政策,主要有投资补帖、就业补帖、税收优惠、直接拨款等方式;区域 经济发展控制政策是针对大城市的过度发展而制定和实施限制或引导投资的政策:区域 经济发展平衡政策则主要是为解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给一体化进程带 来困难而制定的援助政策。 据此可以认为,旅游政策一体化是指旅游政策的制定以旅游现状为出发点,充分考 虑旅游产业发展的专业化、高度化和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旅游政策的实施避免旅游项 目重复建设和行政壁垒,实现旅游产业布局与旅游产业结构的同步发展,形成旅游产业 发展和地区发展相协调的机制。旅游政策具有旅游规划功能、旅游发展支持功能、旅游 发展调控功能和旅游发展平衡功能( 2 ”。旅游政策一体化的结果是旅游政策的统一或趋 同。 2 旅游市场一体化 旅游市场包括两个主要层面:是这一旅游市场区别于其它市场的关键层面即旅游 客源市场;另一个重要的层面是旅游生产要素市场。因此,旅游市场一体化是指各地区 依据比较利益和地区旅游功能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在市场机制和旅游资源吸引功能的作 用下,旅游生产要素和旅游者向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消费效应的区位流动,从而形成 统一的旅游生产要素市场以及形成共同的旅游市场形象和共享的客源市场。更需要加强 产品与市场的融合与互动,对商务旅游、度假旅游、家庭旅游、观光旅游、会展旅游、 老年旅游、购物旅游等产品进行市场细分,确定各自的特色和开发的侧重点。 6 3 旅游企业一体化 企业一体化最早的解释是指企业将通过外部市场所进行的交易内部化的过程。显然 这并不仅是指存在于市场上的企业相互联合的过程,而且也指基本生产要素被组织起来 进而形成一个企业的过程。旅游企业一体化是泛指在旅游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形成过程和 旅游中间产品价值增值过程中,旅游企业对相关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活动的协调和控 制的集中化趋势,以及相关企业闾通过契约所建立的交易关系的密切化倾向,其核心是 旅游经营活动的一体化和旅游经营战略的一体化。旅游企业体化意味着资源配置过程 中自觉的协调的成分的增多,而通过市场自发调节的范围在缩小,涵盖了从完全的外部 市场交易到完全的内部化之间的一个连续的状态,因此旅游企业一体化是企业对旅游市 场的替代过程的一种延伸。 依照传统的方法可以将同一个旅游企业所控制的附属机构按其在价值形成或价值 增值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分成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2 椰。从所有权结构 的特点去划分旅游企业一体化可以根据它联系的紧密程度和整个价值增值链的集中协 调的程度,分成严格一体化和准一体化。所谓严格一体化,是指所有的价值增值活动无 论在地域上多么分散,它们都受控于同一个总部;相对而言,准一体化则指一个旅游企 业与其他企业共同享有对某分支企业的控制权,而形成的企业间的利益共同体。在旅游 企业中旅行社与饭店企业、景区企业、旅游商品企业等在价值增值链中具有天然的上下 游关系,并形成利益共同体,甚至可以说它们是天然的准一体化企业组织。 4 旅游产品一体化 旅游产品从观念形态来看它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为旅游者带来的一 种体验,它已属于体验经济的范畴;从物质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旅游景区景点、旅游购物、 旅游娱乐、旅游交通、旅游餐饮以及由此而组成的旅游线路产品,他们共同构成了旅游 体验的物质载体。旅游产品的一体化主要是指旅游产品的区域功能具有较高的差异性, 并形成功能互补和吸引功能多向性的格局,能引导旅游者在最大限度的流动;在产品形 态上使有形的旅游产品和无形的旅游产品有机结合,使旅游产品成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体 验的复合体;在产品档次结构上能满足不同经济阶层的需求,形成与客源市场经济阶层 结构相联系对应的高、中、低档搭配协调的旅游产品档次结构。在区域旅游中具体表现 为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旅游生产力布局合理、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跨国旅游产品发达 ( 包括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产品发达) 、旅游产品联系程度紧密化、旅游产品的城 乡一体化程度高、旅游服务标准化等。 ( 四) 旅游一体化效应 由于旅游一体化消除了以前不可逾越的行政障碍,地区间通过一定的行政权利让 渡,提供一套新的超行政区划的制度服务,实现了旅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形成了统 一的旅游市场,因此必定它将获得原有制度以外的收益和效应。比较这些效应,扬长避 短是旅游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一体化决策的重要依据。 7 1 - 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效应 旅游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旅游者来说,他们对旅游产品的选择不是排它性的 选择,而更主要是组合性的选择。旅游一体化可以使相关的旅游景区整体运作,这不但 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可避免单个景区存在的资源单调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的 致命缺陷;并且将各个景区的优势资源联合开发,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利用资源 种类与数量的优势,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扩大旅游活动 的时间容量,满足旅游者对旅游的组合性需求,获取更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它具有“资 源优势叠加和旅游活动再创”双重效应: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旅游交通、饭店等设施建 设、景观开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管理机构设置、工作岗位设置等方面进 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 旅游供给的优化重组。 2 旅游流的区内创造效应和区外转移效应 因为旅游一体化对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效应,使得旅游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政 策成本、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还丰富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树 立旅游品牌。旅游成本的降低和旅游品牌的树立将引发旅游流的两大效应:旅游流的区 内创造效应和区外转移效应。 由于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按照国外的经验,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 d p 达 到1 0 0 0 美元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国内旅游行为,达到3 0 0 0 美元时就会产生国际旅游行为, 达到5 0 0 0 美元时就会产生州际旅游行为。这意味着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产生在客观上 存在着一定的临界消费点。而区域外的客源市场的经济结构从贫困人口到中产入口到富 有人口呈菱形分布,如果使得区域临界点降低一定量就意味着旅游市场容量更大量的拓 展。旅游一体化直接结果是可以大大降低区域内的旅游成本,变相地降低该区域的旅游 临界消费点,从而大大地开拓区内低端客源市场,使原来不具备旅游消费能力的人们获 得了旅游的能力和机会,从而产生区域内旅游流仓u 造效应。 区域内外高端游客的招揽主要靠的不是低价的旅游产品,而是靠旅游产品的质量和 旅游品牌的吸引力,旅游一体化所树立旅游品牌使得该区域作为一个具有统一区域旅游 形象的旅游目的地面更多地被旅游者选择,其直接结果是吸引区外高端客源市场,改变 部分旅游流流向,使得旅游流更多地转移到该区域,从而产生区外旅游流转移效应。 ( 五) 旅游一体化的进程 旅游一体化既受制于一定主客观环境,同时它也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因为旅游一 体化的过程是渐进的甚至是迂回曲折的。旅游是一个天然外向型产业,它区别于其它经 济领域一体化的根本特征是旅游带来的主要是“人流”,它需要的是人流的“流进”,实 现产品“就地出口”:而其它经济领域一体化带来的主要是“物流”,它们需要的是“流 出”,实现产品“外贸出口”。因此,旅游一体化不可能象经济体化形成一致对外的类 似“关税同盟”旅游合作共同体,相反地,旅游一体化的根本动机在于降低区域内外游 客的进入门槛,不会形成区域内外两个市场的歧视政策,它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旅游一体 化形式。排除这一可能之后,根据旅游发育的程度、旅游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区内旅游 流流量及流向五个层面我们把旅游一体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1 旅游一体化萌芽阶段( 旅游企业自发状态) 在萌芽阶段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其对旅游业的管理主要是 采用无意识的管制政策,政策的形成要么借鉴其他行业,要么临时形成,并且各地区间 旅游政策差异性很大。旅游活动及合作主要由旅游企业和民间组织自发进行,旅游市场 容量很小,旅游市场结构处于不协调状态。 2 旅游一体化发展阶段( 政府主导阶段) 在发展阶段政府意识到旅游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主动介入旅游业的管 理,并有意识地制定相关旅游政策。随着旅游交流的增多,各地之间的旅游政策差异性 缩小。旅游企业在政策的鼓励下日益活跃,旅游行会等行业组织开始出现。旅游企业在 一定程度上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旅游活动和合作中政府作为一个新的主体参与进来, 并且合作的范围逐步区域化,旅游市场结构趋于合理化。 3 旅游一体化成熟阶段( 市场主导阶段) 在成熟阶段各级政府利用基本趋同或一致的旅游政策对旅游业进行宏观调控。旅游 企业成为旅游市场真正的主体进行旅游经营开发。旅游合作的范围扩大,合作的主体也 多元化,旅游市场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总体看来,区域内的旅游和某一城市内的旅游 已基本上没有差别。 由此看来,旅游一体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旅游市场向由市场主导下的 旅游市场转变的过程:旅游生产要素由限制性流动向自由流动转变的过程;旅游流流量 由小变强的过程。 9 三、长吉旅游一体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一) 长春市概况及旅游现状 1 长春市自然及经济情况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第二松花江中游段,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 3 。0 57 4 5 。1 5 ,东经1 2 4 。1 8 一1 2 7 。0 2 之间,市域面积2 0 5 7 1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 6 0 3 平方 公里。总人口7 0 0 万,市区人口2 7 4 万,主要以汉族为主,另有满族、回族、朝鲜族、 蒙古族、锡伯族、壮族等3 7 个少数民族。长春市现辖六区四县( 市) ,即朝阳、南关、 绿园、二道、宽城、双阳六区和九台、德惠、榆树和农安四市。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也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消费、科技和文 化中心。它位于东北亚的中央部位,东北经济区的腹地。东北亚地区成为未来世界经济 的一个重心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尤其是新的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位于 陆桥东端的最大城市长春必将成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成为重要的国际交 通枢纽。该市人口密集,交通网络化、立体化,对外联系广泛密切。区内分布着众多的 政府机构和城市公园,基础设施完备,吉林省最高级的宾馆饭店和大型的购物中心全都 集中在长春市,是全省都市气息最浓郁的地区。 长春是一座开放度较高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净月潭旅 游经济开发区和汽车经济贸易开发区已成为长春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窗口”和”龙头”。一些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大商社,如美国的福特公司、百事可乐公 司、克赖斯勒公司,德国的大众公司等己在长春独资或合资兴办了实业。 2 长春市旅游资源现状 省会长春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内有伪满洲国旧址、象征森林城市的人民大街 和新民大街、苏军烈士纪念塔、汽车城和长春电影制片厂;有象征文化城市的吉林大 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国家大专院校4 2 所;有以名门 饭店、香格里拉饭店为代表的五星级酒店服务场所多处。 素有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原第一汽车制造厂) 座落 在长春市西南部。该厂1 9 5 3 年动工兴建,1 9 5 6 年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结束了 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 9 5 8 年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研制成功,从此成为民族 轿车的象征。 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净月潭的东南侧,辖净月,玉潭两镇和长春电影城。面积2 0 0 多平方公里,内有1 1 9 个山头。其中耕地面积1 0 0 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 0 0 平方公里, 潭水面积4 3 平方公里,方圆百里绿荫如盖,潭水清澈透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和旅游资源。1 9 8 8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浩瀚的人工林海,被誉为“亚洲之 最”。 1 n 图1 长春市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伪皇宫陈列馆位于长春市东北部,占地1 3 万多平米,这里曾是清朝末代皇帝爱 新觉罗溥仪第三次登基做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殿。从1 9 3 2 年到1 9 4 5 年,溥仪 在这里生活了十四年。皇宫分内廷和外廷。内廷是溥仪及其后妃居住的地方,外廷是 溥仪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内廷有东西两院,西院有”缉熙楼”,东院有”同德殿”等, 此外西院有西花园,东院有御花园、游泳池、书画楼及御用防空洞。西院的缉熙楼和 勤民楼现己恢复原貌,目前己接待游客3 0 多万人次,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 一。 人民大街,原名斯大林大街,日伪时期的大同大街,北起站前广场,南至卫星路, 全长1 0 公里,平均宽5 0 多米,建于1 9 0 7 年,是当时的中央大道。1 9 3 2 年改称大同 大街。位于中段的人民广场,地处市中心,建于1 9 3 3 年,直径2 2 0 米,面积为3 8 万平米的广场中心矗立着苏联空军烈士纪念塔,塔高3 1 米。广场内四季常青,有苍 松翠柏、垂柳、白桦、丁香等树木3 0 0 0 多株。 类亚类主题资源名称数目 类5其他生物景 十里绿色长廊、张二麻蛉 2 个观 吉长道尹公署、吉林省政府( 日本关东局旧由d 、日本关东 军1 0 0 部队旧址、沙俄将校营旧址、沙俄兵营旧址( 南大营) 、 树勋小学( 原长春第二师范学校中共地下党活动旧址) 、伪满 协和会中央本部旧址( 中澳大都会) 、长春市第8 1 中学( 伪满 新京第二国民高等学校) 、长春地质学校( 伪满新京国家女子 高等学意0 、吉林省交通厅办公大楼( 原国都饭店) 、省军区 八招待所( 伪满国务院总理官邸) 、吉林省委( 日本关东军 司令音p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部( 伪满洲国国务院) 、中国人 社 民银行吉林省分行( 伪满中央银行旧址) 、地质宫、吉林大学 人古 厶 第一临床学院( 伪满洲国军事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一医i 文迹经 院( 伪满洲国综合法衙) 、吉林大学预防医学院( 伪满交通部) 旅与济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伪满洲国民生部) 、吉林大学校部 8 2 游建文( 伪满洲国司法部) 、长春机车厂职工医院( 宽城子沙俄车 资筑 化站俱乐部) 、松苑宾馆( 关东军司令长官官氐勐、吉林大学 源类 遗三院( 伪满经济韵、春谊宾馆( 大和旅馆旧蛆d 、吉林省政府 址 机关第一幼儿园( 新京神社旧址) 、长春市电信局( 伪满电信 电话株式会社) 、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伪满大陆科学 院) 、长春市公安局( 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 、长春市人民政 府( 康德会馆旧蛆d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伪满洲国兴农 部旧匀d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伪满洲国文教部旧自d 、 西长小学( 养正书院旧址) 、省政协( 日本驻伪满洲国大使 馆) 、市税南关分局( 郑孝胥官邸旧址) 、重庆路义和胡同( 张 景惠官邸旧:岫、七航校( 日本关东军空军司令部) 、省社会 科学院( 伪满洲国外交部) 张麻子沟战迹地、其塔木战役遗址、伏龙泉战迹地、 军事遗址靠山屯战迹地、张家围子抗俄斗争遗址、松花江甲线 6 桥桥头堡 古城和古城东营城子古城、姚家城子古城、淞江古城遗址、新阳 7 遗址顺山古城、万金塔古城、宾州古城遗址、大坡古城 宫廷建筑群伪皇宫 l 类亚类主题资源名称 数目 双阳山河街道三家子朝鲜族专业民俗村( 三专村) 、双 特色城镇与 阳鹿乡、双营乡大营宗教民俗村、万顺乡丰收村、高 家店太平岭村、全国高科技示范园区之一一一一大坡 9 村落 镇、延和朝鲜族乡、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 技术开发区 港口康熙古渡口、十八盘渡口、老牛道渡口 3 广场人民广场、卫星广场、文化广场、世纪广场 4 战斗英雄杨林之家、二道沟中共长春 纪念地 2 地下党活动旧址 魁星楼、满族村祠堂、种榆书院、盟湿站、长春机场、 其他建筑或长春高速公路客运站、中国第一辆轿车、邓小平乘座 1 0 其它古迹的红旗牌检阅车、农安汽车实验场、一汽宾馆、长春 会展中心 农安图书馆、吉林省戏曲学校、长春大学、吉林省图 书馆、长春市图书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省戏 科学教育文剧团、长春第四中学、地质宫博物馆、吉林大学南校 1 7 化设施区、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文化活动 消 中心、净月地面卫星观测站、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 闲 学、东北师大附中 求 休疗养和社 德惠市蒙古族度假村、德惠市水晶山庄、松花江度假 知 会福利设施 村、双阳湖度假区、退思园、卡伦湖风景区、铁路疗 8 健 养院、森林浴场 身 动物园长春动物园、长春鸵鸟园 2 类 植物园长春森林植物园 1 7 6德惠市公园、南山公园、溪桥游园、榆树市公园、长 个 公园春市南湖公园、牡丹公园、杏花村公园、胜利公园、 1 1 朝阳公园、君子兰公园、劳动公园 德惠市体育馆、市体育场、长春市体育馆、五环体育 运动场馆 4 馆 类亚类主题资源名称数目 德惠市吉思娱乐园、工商基地、碧海林园、秀峰山庄、 春城剧场、长春艺术剧场、大众剧场、长春海底世界、 游乐场所 1 3 长春电影城、圣诞乐园、世界风景园、长影世纪城、 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宫 节日庆典活 农民文化节、黄龙文化盛会、农安春节庆典活动、长 春冰雪节、长春电影节、长春雕塑节、汽博会、农博 9 动 会、图书展销会 农安地方戏剧团、农安黄龙戏剧团、榆树市戏曲剧团、 文艺团体长春话剧院、长春市杂技团、吉林省吉剧团、吉林省 9 京剧团、吉林省曲艺团、吉林省歌舞团、和平大剧院 其他消闲求鹿鸣山庄、农安太平鼓、滑草场、丽人月湾、滑雪场、 7 知健身活动净月鹿鸣山庄、沙滩浴场 德惠市人民路商业街、鹿乡鹿产品一条街、欧亚商都、 购 市场与购物 长春国商友谊商店、长春市水族行、长春百货大楼、 物 中心 长春汽车经济贸易开发区、长春国际贸易中心有限公 1 3 类 司、吉林古玩城、卓展时代广场、重庆路、桂林路、 同志街美食一条街 1 8庙会 农安庙会 1 个 德惠市大曲酒厂、扫帚糜子、双阳鹿茸、豆制品、醇 地方产品 5 香飘逸 ( 二) 吉林市概况及旅游现状 1 吉林市自然及经济情况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 2 5 。4 07 1 2 7 。5 67 、北纬4 2 。3 1 4 4 。4 07 之间,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邻长春市、辽源市,南连白山市和 通化市,北靠黑龙江省。全市总面积2 7 1 2 0 平方公里,总人口4 3 1 6 7 万人,城区人口 1 5 9 8 万人,有汉、满、蒙、朝、回等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