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一 室塞塑墨 一 摘要 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建设,对于提升重庆城市公共环境的人文与艺术品 格、优化市民大众的艺术品质、拓展整体社会的审美文化教育、增进市民的公共 意识和社会归属感、强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展现重庆城市地域文化风貌等方面 都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和社会意义。重庆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的历史一l 有着无法替代的、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它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重庆 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西部城市的“窗口”:重庆还有 着少见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独特的民风民俗。因此重庆有必要,而且也应该创造具 有重庆地方特色的当代公共艺术。 本文研究范围主要包括重庆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渝中区、大渡口区、 九龙坡区等主城区。 本文立足于重庆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形态的研究与分析,主要采用了以下研 究方法:在纵向的时间方向上,分析了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历史自然环境、人工 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关因素,了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在横向 的空间领域中,通过对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研究,为给重庆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提 供可以借鉴的内容。 经过作者的实地考察、分析当代重庆区公共艺术的具体形态,结合当代大众 的审美特点,以期为形成有重庆! ! 孚色的当代城区公共艺术提出建议。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力图使重庆城区公共艺术在创作与实施中,在自身的文 化内涵、美学风格、功能特性、表现手法及与其所在的环境空间性质的相应处理、 公共艺术建设等方面应采取的策略,以此来协调与所在城市及社区居民的文化心 理、行为方式及生活要求之问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区,重庆 茎三塑墨 a b s t r a c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o ft h ep u b l i ca r ti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o n g q i n g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i n i m p r o v i n gt h eh u m a n i t i e sp u b l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 c r e a s i n gt h eh u m a n i t i e ss e n s eo ft h e p e o p l e ,i m p r o v i n g t h eh u m a n i t i e sc u l t u r a le d u c a t i o no ft h ew h o l es o c i e t y ,r a i s i n gt h e p u b l i ca n ds o c i a la t t r i b u t i v es e n s eo fa l l t h ep e o p l e ,i n t e n s i f y i n gs o c i a lw e l f a r ea n d r e v e a l i n gt h el o c a lc u l t u r eo fc h o n g q i n gc i t y c h o n g i n gi s af a m o u sh i s t o r i cc u l t u r e c i t y s h eh a ss p e c i a lh i s t o r i cb a c k g r o u n do f c u l t u r e s h ei st h en e w e s t m u n i c i p a l i t yi n c h i n at o o ,a n d ,s h e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c i t yi nt h e s p o r t o fe x p l o i t i n gt h ew e s t f u r t h e r m o r e ,c h o n g q i n gh a ss p e c i a lc l i m a t ea n dc u s t o m ,s o ,i t sn e c e s s a r yt ot r e a tt h e l o c a lu p t o - d a t ep u b l i ca r t t h er e s e a r c hr a n g eo ft h i s p a p e r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ss h a p i n g b ad i s t r i c t ,j i a n g b e i d i s t r i c t ,n a n a nd i s t r i c t ,y u z h o n gd i s t r i c t ,d a d u k o ud i s t r i c ta n dj i u l o n g p od i s t r i c ti n c h o n g q i n g t oa n a l y s ea n de x p l o r eu p t o d a t e p u b l i ca r to fc i t ya r e ai nc h o n g q i n g ,t h e s e a n a l y t i cm e t h o d s w a su s e di nt h i sp a p e r :o nt h es i d eo f l o n gl e n g t h w a y st i m ed i r e c t i o n , a n a l y s et h e h i s t o r i cn a t u r ea n da r t i f i c i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o fp u b l i ca r ti n c i t y a r e ai n c h o n g q i n g ,a n dk n o w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o f p u b l i ca r t o nt h eo t h e rs i d eo f t r a n s v e r s a ls p a c ea r e a , a f f o r ds t hn e wt ot h ep u n i ca r to f c h o n g q i n gb yc o m p a r i n gt o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e x p e r i e n c e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u b l i ca r t t h ew r i t e rw a n t st o g i v e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f o rd e v e l o p i n gt h eu p t o - - d a t el o c a l p u b l i ca r ta n dc o n n e c t i n g w i t ht h ep u b l i c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t h ee m p h a s i so f t h i sr e s e a r c hi so n a s s o c i a t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m o n g t h er e s i d e n t s c u l t u r em e n t a ls t a t e ,a c t i o nm a r l l e ta n dl i v i n gr e q u i r e m e n t sa tt h ea s p e c to fc u l t u r e a e s t h e t i cf a s h i o n ,f u n c t i o n a lq u a l i t y ,e x p r e s s i o n a lm e t h o da n dt h em a n a g e r i a la u t h o r i t y o f p u b l i ca r ti nt h es d a c ee n v i r o n m e n t sc h a r a c t e r k e y w o r d s :p u b l i ca r t ,c i t ya r e a ,c h o n g q i n g i l l 1 绪论 1 绪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曰益发达,城市公共艺术越来越 为人们所接受。从国# t - n 国内,从沿海到内地,一时间在中国的大地上,从南到 北,从东到西掀起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热潮。 国外有学者认为存在于公共场所的各种城市公共艺术形式无疑对提升城市公 共形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对重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 的现实意义。重庆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此外,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城市, 西部城市的窗口正向全世界展示其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而城区公共艺术最能代 表一座城市的特色。所以,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研究对发展中的重庆来说是非常 及时和必要的。 从闻名中外的重庆歌乐山红岩魂广场的烈士陵园雕塑,到寸土寸金的解放碑 商业步行街,再到沙坪坝三峡景观文化广场,可以说是重庆城市公共艺术建 设热潮方兴未艾。本文选定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是想通过 对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分析研究,根据重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少见的气 候条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等方面来对当代重庆城 区公共艺术的特色塑造做了一些探讨,总结一些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和方法来对 今后的重庆城区公共艺术设计提出建议。 文章首先介绍城市公共艺术的有关理论思想,使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建设有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后再从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各构成要素来剖析重庆城市公 共艺术的特点,文章对重庆城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为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特色 刨造提供了有指导性的建议,坚定了追求美好理想图景的信心。 2 重庆城区公共五木计_ 艽册埋啦量 2 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2 。1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古已有之,在个性纷呈的辉煌时期,公共艺术硕果累累。不同时代的 公共艺术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从历史看,中国一直都是文化大国,中华文化艺术 遗产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荣的骄傲,将艺术引入生活的传统是中国古代公共艺术得 以繁荣的土壤。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其最初的目的是为 公众活动而创作,创作内容反映了时代风景, 创作形式也为时代公众广为接受。如商周青 钶礼器为祭祀,汉唐陵墓壁域为装饰皇陵, 明代永乐宫壁画为宗教崇拜而创作,四大石 窟的壁画与雕塑为国家进行宗教统治服务。 中国美术史上的许多绘画作品都是有实际用 途的壁画作品,而这许多公共艺术作品以其 优美的艺术形式和适应时代的主题、内容就 形成了一部光辉璀灿的中国艺术史( 见图2 1 、 2 2 ) 。二十世纪初的南京中山陵的装饰雕刻、 图2 1唐代壁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等更 n g2 1t h ef r e s c oo f t h et a n g 是中国近现代公共艺术的里程碑,内容与形d 资y 料n a 来s t 源y :作者下载 式均为时代性与独创性兼具的力作。 公共艺术的概念,从历史演变情况来看,始终处在一种动态的、持续变化的状 态之中。公共艺术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样式,其概念随着社会实践的需求、认知、 及理论批评的延伸而发展,变化。同时,由于公共艺术的社会实验性,跨边缘性 和整合性越来越明显,这使得公共艺术的概念在理论界还未达成统一、确切的定 义。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公共艺术的形态特性和历史情景中,对其具有普遍意 义的理念及特性作出当代的认知和解释。从公共艺术的社会传播和影响的社会广 泛性来看,历史上曾面向广大民众的艺术形态( 如历史上深刻影响社会大众的宗 教艺术、政治性艺术) 也应归入到广义的公共艺术领域。当代公共艺术的继承、 创新和发展可以从中获取宝贵而丰富的艺术营养和经验。 公共艺术,就其范畴,形态、类型来看是一种广泛的艺术存在。公共艺术 的载体形式可以包括开放性的、可供公众以不同方式感知或参与其闯的壁画、雕 塑、装置、水体、建筑构造物、城市公共设施、建筑体表的装饰及标识物、灯饰、 路径、园艺和地景艺术等以不同媒质构成的艺术形态;同时,也包括社会主体 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民大众兴办和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 如戏剧、音乐、歌舞,和民间集会上及 节庆期间各类公开的表演艺术) 以及其它公 开的艺术性活动。长久以来,这些艺术形式 和艺术活动己在公共艺术的实践中被社会 公众接纳和延续。 在英文中,p u b l i e ”主要是指包括“公众 的”、“公共的”、“公开的”、“公共事务的” 以及“社会服务的”。“公众的”是指对社会的 主体人的总体或大众的指代;“公共的”是 指社会权力及利益分配上的公有、共享的归 属关系;“公开的”则是指某种事务、信息和 观点的公诸于众,向大众开放。因此,公共 艺术的烘不仅指艺术品所置的物理空间 墨;掣慧器s t y 洲l p t 。 所具有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服务公众的社会 资料来源:作者下载 公共性。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公共是指一种社会领域,即所谓公共领域。一切公共领 域是相对私人领域而存在的。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在1 8 世纪中叶前后形成的,它是 伴随着西方近现代社会及国家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而形成的认识。公共领域,从 社会文化,政治生活以及传播的角度上看,当代社会的公共艺术在一些方面和程 度上,也呈现着当今大众传媒时代的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公共领域的某种 媒介特性。它以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去表述和传达社会公共领域的种种信息、意 向、文化理念和审美观念,把文化理念和艺术美感,伴随着服务社会,造福公众 的理想与城市、社区公共环境与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而诉诸于社会公众。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公共艺术创作在形式、材质和观念等方面 的拓展带来了极大的可能,逐步打破了观赏与应用之间的界线,实现了单体结构 与整体环境之间独特的都市景观效应。人们已开始认真思考城市公共艺术及公共 建筑环境设计中如何适应人性化、诗意化的生存需求,尤其是在揭示和顺应现代 城市中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时所应持有的态度和公共策略。这是中国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建设当代公共艺术时所面对一个重要课题。 2 2 公共艺术研究的意义、作用与方法 社会( 尤其在公共文化领域) 对艺术的需求和期盼正随着社会爱展的综合指 标( 包括文化娱乐、生活环境、公民教育、公益福利等) 的提升而增长,原有的 以专业博物馆、美术馆为主的艺术传播与服务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当代市民大众 4 2 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涉足并享有艺术的需求。因此,如何使得艺术无所不在地走入社会公共生活空间、 走入市民大众的平常生活与交往的过程之中,并以怎样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尺度去 评价公共艺术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课题。同时,公共艺术还具 有文化的协调功能,在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公共艺术能缓解和沟通科技文 化和人文文化的日益分化和对立,并按照美的尺度重新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 心的价值取向,以完整的审美状态去实现城市文化与精神生活的优化和整合,促 进城市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公共艺术作为人类公共文化活动的一个领域,使人在一种更为广阔的时空范 围内获得对生存空间的关照、体验和创造。它以一种感性文化动力,为社会公共 文化建设活动注入精神的力量,在促进社会文化结构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同时, 引导人f f l g r ! 造令人赞叹的城市艺术美景;同时也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 人类的文明程度和审美能力,这也正是城市文明与文化产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前 提。 公共艺术观念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平衡、互动的关系。其中 人既是社会的人,也是自然的人,通过人的两重性内涵,调节自然、社会与人的 关系,以精神补偿的功能形式健全了人类文化心理结构,超越了人的片面性要求 和人类自我中心论的局限,从而消除了社会与人的对立和冲突;在观念上把社会 与人有机地融为一体,将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寄托,在欣赏和体验艺术的过程之 中,不断地拓展人类生命体验的空间、领域和形式,并将对自然的把握和领悟渗 透于城市公共生活艺术建构过程之中。 同时,人类的公共艺术活动作为生存实践范畴的一种形式,进一步完善了人 的心理结构、情感方式等一系列精神状态,使人类的生活过程更加文明;并通过向 社会意识领域的渗透和发展,构成人类生存的理想文化环境,改善人与人之间关 系的商品化倾向,促进了人与社会完整统一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 公共艺术是人们在整体上把握公共环境的一种方式,也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建 立和谐关系的一种方式。因此,公共艺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建立和谐关系上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化不能仅靠科学技术来实现,更要 靠社会公共文化知识来实现。 由于社会的需求,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正越来越成为一门新兴而富于生命力的 学科。在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注重城市公共艺术环境建设, 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成功营造在其中起了重要作 用,城市公共艺术所达到的高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它是个城市递与世人的一张艺术名片。在国际上,户外大型公共艺术通常为景 观艺术,如大地艺术、纪念性大型构筑等,许多优秀的景观公共艺术作品成为该 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地区或国家的标志之一。户内公共艺术常常称为装饰艺术,如星级酒店、特定空 间的艺术陈设系统等。国际公共艺术规划理论研究已发展成为以艺术设计综合生 态学、环境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工程学等交叉学科的内涵丰富的应用 理论研究系统。 从中国社会情况来看,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尚属初级阶段。由于中国社会物质 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公共艺术实践开始较前活跃,各地文 化广场的相继建立就是明显的例子。上海文化广场,北京文化广场,广州文化广 场,重庆沙坪坝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文化广场三峡景观文化广场,文化广场 的建设是涉及面很广的,其中有功能与文化的综合,文化消费、文化教育熏陶、 文化氛围的营造等等。而在已建成的实例中部分公共艺术实践处于零敲碎打的无 序的个体状态,公共艺术系统理论研究则是很欠缺。 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对中国各大城市来说,这次又一起站到了一条新 的起跑线上,在新的机遇来临之际,在通往世界的这场新的竞赛里,谁要拔得头 筹,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先机。与前不同,这更是一场综合素质、文化实力 的竞赛,城市文化环境是其中一颗极为重要的砝码。如何营造体现中华民族五千 年辉煌文明传统,如何营造城市国际新形象,体现城市地域个性,体现新科技时 代的城市历史新定位,当代重庆城市公共艺术策划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了。 当代重庆公共艺术的建设,对于提升重庆城市公共环境的人文与艺术品格, 优化市民大众的艺术品质,拓展整体社会的审美文化教育,增进市民的公共意识 和社会归属感,强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展现城市文化风貌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 的现实作用和社会意义。 本文立足于重庆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形态的研究与分析,主要采用了以下研 究方法: 在纵向的时间方向上,分析了重庆公共艺术的历史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 人文环境的相关因素,了解重庆公共艺术形成和发展的环境。 在横向的空间领域中,通过对重庆当代城区公共艺术的研究,为给重庆当 代城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内容。 通过作者的实地考察、分析重庆当代公共艺术的具体形态,结合当代大众 的审美特点,为形成有重庆特色的当代公共艺术提出建议。 2 - 3 城市与公共艺术 当代公共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是和城市中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形态的变化密 不可分的。在公共艺术的具体形态中,许多就是与城市公共建筑及其环境相结合 出现的。有些公共项目本身就是构筑体,或是建筑内外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份。 6 2 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若我们用历史眼光加以回顾,不难看出没有城市大规模发展就没有公共艺术的产 生。 人类为模仿、改变、补充、增强和调和大自然所作的努力,运用各种知觉特 性产生的作品或借自然界力量和元素的安排来表现美的感受及蕴含的意义,城市 便成为了人类历史造就的艺术品。城市的形成可类比为艺术的创作过程,但又超 乎于一般艺术创作之上,它是大众生活的场所,关系到大众生存的权利与生活的 品质,因此公共艺术便成为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城市公共艺术是形成城市风格的精华所在,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必须根植于城 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质,才能引发人类心灵的共鸣,获得普遍的认同。 2 4 城市与城区 城区是城市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地区,可以这样说,当代大城市的高级服 务职能设旌都相对集中在城区内。城区作为服务于城市和区域的功能聚集区,在 城市结构中处于一个特定的重要地域概念,往往包括了城市的主要商务中心、服 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信息中心等,集中体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 平和发展形态,承担经济文化运作和管理功能。城区成为城市地域结构中最重要 的组成部份。比如重庆的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区西部,是构成大重庆的众多城 市组团之一。辖区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众多,是重庆市有名的文化区。 由于城区特殊的重要性,通过对城区公共艺术的研究,从而为塑造重庆当代 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形态,在社会职能、文化内涵、美学意象和精神特质等方面提 供相应的价值参照体系。 2 5 城市公共艺术的国际语境 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股风潮源起于二战 以后的美国,因而使美国有不少城市随着这些作品而闻名于世,这些作品也成为 这些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比如芝加哥和费城,正是那些著名的城市雕塑有着直观 而又深刻的印象和记忆,提升了这些城市在国际文化语境中的地位。这股风潮到 2 0 世纪7 0 年代以后波及到欧洲。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进行了一系列当代艺术的城 市运动,使这两座古都从内在精神上影响了当代的文化面貌。他们花在公共艺术 上的钱是为了美化城市吗? 是的,但又不仅如此。就拿伦敦来说,当代公共艺术 的实施就给这座古都带来5 0 亿英镑以上的直接旅游收入,还不包括间接消费和广 告效应以及对城市美誉度的塑造所带来的信任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城市间的经济、信息及文化旅游交往的日益频 繁,公共艺术在国际上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 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共艺术的发展水平、模式各不相同,但公共艺术的主流性环境确实存在着。这种 环境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公共艺术与外部社会认同与需求关系的不断 调整,另一方面是公共艺术自身观念的延展和定位。 现代公共艺术被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社区环境改造的宏观整体规划之 中。规划设计者和社会大众己认识到,公共艺术存在的理想状态不是仅仅作为纯 粹的精神与艺术的表现,也不是为了单纯的视觉观赏需要而存在,而是公共艺术 能使公共环境更加具有场所感、亲和感、历史感的积极因素,并在这些方面使之 具有传达视觉信息的效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 大众的参与是评判公共艺术建设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今国际上,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当代公共艺术的实施,不仅仅是政府和专业艺术家单独决策和 实施的事情,而是把公共艺术作为调动广大市民参与自身生活环境建设和社会公 共生活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对人居环境的介入不但为广大市民营造视觉优美的 场所,而且更重要的为了得到公众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形态与内涵的认同与喜爱。 由于城市人居环境( 包括居住、交通、聚会、游乐及生态环境) 建设与改造 的需要,另外由于各城市( 地区) 争取经济竞争及市场经营环境有利地位的需要, 使得当代公共艺术被纳入到与城市环境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整体营造中去。 其主流不再是单向的城市雕塑艺术品的独立存在,而是与城市的公共建筑、街道、 车站、广场、剧场、学校、旅游景点、水系、绿化带等一系列景观要素,及历史 文化关系相对应的综合性艺术陈设。倾向于对城市空间更多的人文的、生态价值 的关注与呵护,使城市更具有人性和符合人们对环境的审美需求和生存需求。 2 6 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研究对象和范围 对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从城市的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的广义角度来探索城市公共艺术广泛的内容和丰富的外延;其次从形 式美的角度来欣赏、分析城区公共艺术形态、城区自然环境、以及城区公共艺术 美学的客观标准与规律等,并以系统的观点指导研究,界定从广义到狭义,从具 体到抽象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文侧重于后者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从形式审美的角度来审视重庆城区 公共艺术的形态的构成是由小到大,环环相扣形成的,从一个环境场地、一件城 市雕塑、到一组建筑群、一个城市片区,再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区域环境,城 市的物质构成是多层次的:同样,精神要素的构成也是如此,从个体的审美心理 到大众普遍的审美意识,同样具有多层面、多角度的复杂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还在城市现实生活的不同层次上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更为复杂 的城市公共艺术状况。因此,城区公共艺术研究对象的确定也必须适应上述这种 8 2 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情况,构成一个由点、线、面组成的研究对象体系。 本文研究范围主要包括重庆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渝中区、大渡口区、 九龙坡区等主城区。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力图使公共艺术在创作与实施中,在自身的文化内涵、 美学风格、功能特性、表现手法及与其所在的环境空间性质的相应处理、公共艺 术建设的管理机制等方面应采取的策略,以此来协调与其所在城市及社区居民的 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及生活要求之间的关系。 9 3 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环境要素 3 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环境要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时空距离,地区、国际间的交往( 人流、物流、 资金流、信息流) 正变得日益频繁,在地球变“小”的同时,世界文化的趋同现象在 不断扩大,城市似乎变得越来越相像,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变得 越发重要。 特色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特色就没有多彩的世界。一个美的城市以其独特的 形象特征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会吸引人们前往并让人难以忘怀。反之,一个没 有特色的城市( 或城市形象特征平平) 会让人觉得乏味,缺乏吸引力。从这个角 度讲,城市个性和特色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狭义美学的范畴,而成为城市吸引人流、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因素。这正如2 0 0 0 年5 月在北京召开的城市形象建 设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的:“对世纪的城市,不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更 是文化的竞争、环境的竞争。因此,2 1 世纪的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将会更加突 出。” 城市个性和特色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 在解决基本的城市功能问题 之后) 的必然追求,这来自城市整体和市民个体两方面的需要:从城市整体角度, 个性和特色已经成为城市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手段,是城市 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从市民个体角度,它既和市民的自豪感相 连,也是人类自身定位的需要。 城市特色和个性是由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和人工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 因此,要研究城市公共艺术特色,塑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城市空间,就要了解这三 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巧妙利用各种要素通过艺术设计,使城市产生不同凡响的 超脱之处。 3 1 自然环境要素 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特定的组合形式,形成了 城市特有的形态模式。其地形的多样性、气候的多变性、生物的丰富性等形态特 征,构筑了独特的城市自然生态体系。自然生态体系对于城市公共环境之美具有 控制性的影响作用,因而对城市公共艺术之美的探研,应以自然生态体系的形态 特征为不可或缺的基础。 3 1 1 广义公共艺术之下的自然环境特征 重庆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大自然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和实现卓越表现的基础,大地、水、石、革、木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乃至流动的空气,无不作为公共艺术创作和展示的载体。 重庆山城地形的形成,大约发生在二亿七千万年前的中生代。四川盆地原是一 个内海。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在今云南石鼓地区向南流经剑川等地流入洱海, 注入红河,最后入于南海。后来长江的源头不断向西侵蚀延伸,四川内海的水不 断外溢,河流向下侵蚀,再由于地球内应力的作用,地壳、河水下切加剧,最终 形成了贯穿东西的三峡。 大约在第三纪时,由于地壳横压力的作用,川东地带的各背斜不断曲褶穹起, 嘉陵江水系不断下切,形成了川东皱褶带地形。1 9 5 1 年在开筑大田湾广场时,在 岩层中发现鱼、龟等多种化石,其所在岩层为白垩纪砂岩,就是重庆山地地层演 变,沧海变桑田的历史见证。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的东部,面积8 - 2 万平方公 里,人口3 2 0 0 万,辖4 3 个区市县,邻川、陕、鄂、湘、黔五省。地形复杂,以 中低山峡谷,平行岭谷和丘陵为主。气候宜人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域内水 系发达,长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境,两岸自西向东,有綦河、嘉陵江、御临河、乌 江、龙河、井河、革堂河、大溪、大宁河等大小支流。远古以来,人类便繁衍生 息在这个地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重庆城区的山 每一座城市的形成、存在和发展,都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城市的自 然环境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基本素材,江河湖泊、山谷丘陵不但决定了城市的地表 特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和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且作为人们进行艺术 创作的参照对象的载体,使人们获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感受。 特别是像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其相对复杂的地理环境要素,构成城市景观 的异质性和审美的形态的多样性。虽然在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建设的难度,给 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但是这种复杂的山地自然环境也为城市公共环境带来 了鲜明的特色之美。另一方面,山地自然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进行艺术创造活 动的对象,但这种实践与改造必须在充分尊重自然界固有的地理条件的前提下展 开。特别是在人们把审美价值作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自觉追求之后,就更需要 保留各种自然景观,对其美的潜在因素予以发掘,进行积极的艺术创造,使自然 环境与城市的人工环境融为一体,焕发出更动人的艺术之美。 作为城市的自然载体,城市与山体的布局关系也就成为城市艺术创造的基础。 建筑、道路随山就势,如重庆,山是整个城市的根本,尽管地形的高低起伏给市 内交通造成一定的困难,却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地表形态的层次:道路盘山雨上, 使山地地表呈现曲线的形态;建筑物利用不同的高程,高低错落而建,形态上表 现得富有变化,同时以山为基础和背景的城市景观,使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和谐 3 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环境要素 相处,城市空间与山地自然交融一体。 重庆主城区座落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丘陵地带,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 市中心区建在以枇杷山、鹅岭为主体的“半岛”上,分布于山丘纵横、相对高差约 2 0 0 m 的两江台地;其外围拓展区( 都市圈) 同样沟壑交错、山岭纵横,九条带状 低山山脉南北向平行延伸,呈现出长条形山脉与丘陵相间的“平行岭谷”景观,正所 谓“山中有城,城中有山”。 重庆沙坪坝区沿歌乐山而建,山成为城市的依靠。给人以壮美之感。它们在 城市景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给市民提供了开门见山的景象、而且登攀山顶 成为鸟瞰城区的最佳去处。同时,它还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借景与对景,因而为城 市平添了恢弘的气势和艺术美的多样性。成为市民们游览观赏的对象。常以其个 体形象为城市景观增加色彩,再加上筑亭修路、栽树植草、立碑刻石的艺术装点, 使自然秀丽的歌乐山增添了强烈的人文色彩。 重庆城区的水 水是城市中最富灵气的构成要素,它给城市带来了生动而又充满着光影变化 的空间形态特色。水面的镜像映射,使空间的虚实浑为一体,形成丰富的空问层 次和空间意象。 然而,重庆不同于厦门、香港、纽约等滨海城市,由于地处长江中上游,水 位的变化异常强烈,枯水期,江面狭窄,水流缓慢,汛期江面开阔,水流淌急。 最枯水位( 黄海标高) 1 6 1 5 m ,最高水位( 百年一遇) 1 9 3 3 m ,长江三峡成库3 0 年后最高水位达1 9 5 5 7 m ,1 0 0 年后最高水位达2 0 2 m 。 在重庆堤防设计中,将防洪堤建设与滨江绿化相结合,在考虑防洪的基本功 能外,也营造了滨水观景游憩场所。 岸线设计充分考虑人的近水、亲水习 性和对自然的亲近,结合道路、坡岸 绿化使人能接近水面,创造生动活泼 的水上活动景观f 见图3 1 1 。 其中防洪堤的设计根据不同地形 标高采取不同措旋。当防洪堤道路与 水面高差很大时,岸线设计不是简单 的工程处理,或利用陡壁种植绿化, 或用自然突兀的岸面组织自然式岸 壁,保护原有的特殊自然景观,或考 虑壁画、雕塑等岸壁造型,岸线结合 地形设计成曲线形而成为富有动感、 】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连续的绿色走廊。而百年一遇洪水位与常年洪水位之间的落差区则作为自然绿化 带或季节性游憩、活动场所。 挡土墙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化高为低,高差大的台地和挡土墙不宜整体大面积设 置,宜化整为零分成多阶。护坡设计应避免长而平直无变化,宜采用不同坡度的 起伏组合。挡土墙和护坡宜采用垂直绿化,与花坛等环境小品统设计,成为场 地景观的一部分。如山城重庆公共空间中常见的绿色堡坎,在高差较大的地段常 分成几层退台,这既符合山坡地的地形地伏特点,又降低了对空间的压迫感,扩 大了人的视域范围,这种堡坎多由当地常见的青石和鹅卵石等天然材料构筑,上 面多种植攀附性好的夹竹桃和黄桷树,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而重庆城市滨水区的场地则应从保护水体及岸线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滨水 环境的景观特色出发,并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保持与整个城市滨水岸线景 观的协调;突出滨水场地的公众性、开放性。除有特殊规定的区域外,不在滨水 地区划地为界,阻碍公众的休憩及亲水活动;场地的环境设计应与所在地区城市 环境景观要求相协调,保持整个岸线景观连续性,并加强对水体自然灾害的防范, 强化亲水活动的安全措旋,同时处理好山与水的关系,结合山、水的景观特点, 保护自然基岩岸线,在滨水场地的建筑布置和植物配置中保持面向水体视野的通 透和公众活动场所需要的开放。 由于重庆城市中的河流呈现出枯水期与丰水期水位落差大的特点,因而滨水 场地的环境设计应根据不同季节或时间水位变化的特点,在不影响排洪、泻洪的 前提下,采用阶梯水景、栽植地被植物、设置近水平台等措施,强化滨水岸线景 观。 重庆城区的气候 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夏热冬暖,湿润多阴。气温高, 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日照少,湿度大,风力小,四季分配不均。 重庆市常年雨量充沛,主要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 5 1 0 月) ,有雨热同季的 特点。秋季多绵雨,空气温度大,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 0 0 0 1 l o o n u n 之间。 重庆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2 5 9 5 小时,为可照时 数的2 8 4 ,日照与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在7 、8 月副热带高压加强北移时,重 庆地区晴天多,日照时数月达2 3 0 小时,其他月份很少过1 5 0 小时,冬季日照更 少,每月曰照时数大都在6 0 小时以下。 重庆四面环山,风力受阻,年平均风速1 1 米秒,静风率年平均为3 8 6 ,夏 季雷雨天气时,常伴有阵性大风。 雾目多,是重庆气候的一大特点,因此重庆素有“雾都”之称,每年平均雾目为 6 8 3 天a 雾的出现以冬季为最多,1 2 月和1 月平均每月有1 0 天左右。雾的分布以 3 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环境要素 地势低洼,地形开阔,临江两岸人烟密集区为最多,如重庆半岛,年平均雾日为 6 9 天。 重庆人喜食辛辣,这与重庆气候闷热,潮湿有关。辛辣可以除湿,故饮食中 喜食麻、辣,火锅盛行。 城市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正确分析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可以更好的理 解一个地区公共艺术特色的由来,并为城市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作指导。建筑小品、 城市雕塑、室外壁画等环境小品,作为城市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品,在城市审美创 造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城市艺术作品不仅能够使城市环境更有 趣昧,对人富有吸引力,而且同其他艺术作品样,对人类社会还可以产生审美 教育的功能,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曾这样说过:“城市环境比正规学校更能经常起作 用”。城市环境中的艺术作品,以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形象与周围景物所产生差异 性、新奇性,特有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使人在并非 专门的艺术欣赏活动中,在行路、购物、散步、游览的过程中,享受到艺术美, 得到美的熏陶。使城市公共环境在满足人类物质享受的同时,起到提升人的精神 境界的作用,从而成为城市公共艺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因此,我们一方面应深入认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使其成为重庆城市公共 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应在具体的环境构成因素中,正确把握不同的环 境对特定的艺术作品的要求,阱其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为人的生活空间增加 灵气,使重庆城市公共艺术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丰富,从而拓展城市公共艺 术审美的时间和空间,给人以广阔的精神天地,促进人们的想象与幻想,这对于 满足处在现代化的高科技社会人们高情感需求更显重要。 3 2 人工环境要素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产物,城市是人的产 物,城市是人类对大自然改造的实践成果, 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要素颇多的物 质形态的人工环境。重庆城区的公共环境往 往以生动的视觉形象诠释出独特的自然地理 条件、历史文化背景、本土的艺术风貌,从 而形成了重庆城区风格独特的公共艺术。而 且,重庆城区的公共空间形态随山就势、高 曩鲁嘉重庆朝天门的构筑物与山水自 低错落的体量组合也会形成整体的形式美 f i 9 3 2t h eb u i i d i n ga n dt h en a t u r e 感,加强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地的有机整 1 8 n d ”8 p 。 o f 曲8 0 t i a i l l l 。n1 “ 体性,明确主次,突出重点,使重庆城区的 c 资h 料o n 来g q 源i n :g 作者拍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动人形象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从而形成城市的整体艺术美( 见图3 2 ) 。 3 2 1 城区公共艺术的人工环境特征 重庆城区的形成 远在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重庆沿长江两岸,已有较稠密的原始人部落 分布。后来因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军事防御等原因,将居住地域修筑围墙,设 立门户,城的雏形出现。从古代的“巴”建国起,重庆的发展历史已有3 0 0 0 多年。“秦 惠王灭巴置巴郡后,张仪率众筑江州城”,城不大,包括现在的大梁子、小梁子、 新华路及小什字一带,至西汉时,重庆城区的范围,在今天的解放路,南城到南 纪门,北城至小什字,城区靠近长江沿岸。自宋王朝时,“某年某月彭大雅驻此, 为两蜀根本 。因它是为了抵御蒙古人进攻仓卒而建,城的规模不变。据考证, 当时的城区已北抵嘉陵江( 洪崖、千斯二门) ,城东沿与长江之间还有一个三角地 带。这时的重庆城略小于明以后的重庆城。 明清时,“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 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至此以前,重庆城区的范围,仅限于半岛旧城壁 以内,面积约4 平方公里,千百年来城区无大变化,1 9 世纪末9 0 年代前后,外 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宜昌至重庆之间汽船航线的开辟,随着重庆商务蒸蒸日上, 人口逐渐增加,旧城区容量有限,市区逐步向四郊扩展。在重庆设市以前,是以 自发性的形态发展。在2 0 世纪3 0 年代缓慢扩大的市区仅仅只限于在旧城区的附 近地带,即两江之间的半岛部份。新市区的开辟,使全市范围纵长达4 公里多, 横约1 5 公里,面积达8 平方公里多,较原旧城区扩大了一倍多。1 9 2 9 年重庆正 式设市以后,才正式划定了市区界限,新市区合计水陆面积为9 3 5 方公里。市区 的第二次扩展已跨出半岛范围,而向长江南岸和嘉陵江北岸扩展了一步。由于两 江相汇东流,形成了旧城区、江北及南岸的鼎立形势。重庆现在的城市规模,初 步形成。 重庆城区的地形特点 重庆人早就用山丘地形命名了很多地名,如岩、坡、坎、梯、坪、坝、岗、 垭、粱子等。 从城市总体景观方面看,重庆城区空间层次丰富,地形起伏多变,具有一般 临江城市所难以比拟的特色景观,尤其是临两江呈现的立体景观层次和俯瞰、仰 视等多角度视点、视廊、视域,无论是景观还是观景这些都是独具优势的视觉环 境,并且成为建构城市景观文化宝贵的财富和立于世界城市之林的基础。除了建 筑形象之外,城市中的其它设施也同样是具鲜明本土性的人工环境因素。 重庆城区的道路特点 重庆城区曲折起伏的坡道和垂直于等高线方向的阶梯表现出强烈的城市景观 1 6 3 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的环境要素 特征。而桥涵、隧道、交通设施、游乐设施、市政设施与环境小品和场地景观设 施不仅具有复合的功能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街道设施的景观因素在城市的公共艺术创造活动中具有不能忽视的重要地 位。通过对街道设施的整体考虑与设计,从而塑造城市路径或开放空间的特色, 使空间充满活力,起到强化空间的作用,增强空间的运动感与滞留性。这样的设 计可以触发不同的动态与静态的活动,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使城市的公 共艺术更具特色。 重庆还是座“江城”。长江和嘉陵江以及花溪河、桃花溪、龙溪河、磁器口河等 支流在市区蜿蜒穿过,将城市分割成几部分。“城中有江,沿江是城”,城区沿江纵 深发展,并通过桥梁、索道紧密相连。两江既分割城市,又将城市联结成一个有 机整体。 重庆的街道是最能体现这座山城公共空间特色的因素之一。重庆的街道 格局在清代已基本定型:可以看出街道和城门之间没有单纯的平面几何关系,也 不讲求严整的轴线对立;另外,街道也无明显的等级之分,而是因山势地貌随机 布局,自然起伏。由于半岛高差较大,南北向街道大都依山而筑,彼此靠梯道相 连,东西向的主干街道沿江或沿山脊而布,相对较为平缓,成为城市的主要干道, 但宽仅十余尺,其他的街巷更为狭窄。重庆古城整体的外轮廊城市和城门的 布局可按风水观念和五行来解释。内部街道却是顺因地理自然力作用的结果,而 非一般平原城市人工痕迹显著的严整方格网型道路格局。小街小巷里梯道由山脚 一直延伸到山顶,连接着一个个的台地。台地上就是住屋,一串又一串地,或直 或曲,或陡或平,形成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态势。不仅可以通过这 鳞次栉比的街巷空间,还可以通过吊脚楼的通透空间和山地小坝子,内外空间的 渗透完成了空间的上下层次和内外层次的组合。 重庆城区的建筑特点 灵活多变的公共空间形式吊脚楼在建筑设计上由于重庆地区自然地形破 碎,用地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十电磁感应第2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涡流练习含答案
-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二信息技术 三维动画制作教案
- 2024年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告别抒怀 第4课《告别昨天的我》教案2 新疆教育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课时3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届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教案2 北师大版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二 比和比例 测量旗杆高度教案 冀教版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教案 苏教版
- 文书模板-中医师承关系合同书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 生活水泵房管理制度
- 有子女民政局常用协议离婚书格式2024年
- 中国介入医学白皮书(2021 版)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详细解读课件
-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A-说课稿1
- 代运营合作服务协议
- 婚内财产协议书(2024版)
-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 2024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企业中试阶段及试生产期间的产品能否对外销售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国开作业《公共关系学》实训项目1:公关三要素分析(六选一)参考55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