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i 摘要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世界经济贸易飞速发展, 资本在全球各国之间快速流动。 在这个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时代,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 而独自谋求发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这门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在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经济贸 易参与者也对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可以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剧, 资本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随之而来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要引起会计界 乃至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客观事实。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 体系,为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大限度的趋同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二者之 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以同时在 a 股、h 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各公司根据不同会计准 则所编制的年报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且分析这些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进而提出改进 建议。 文章首先介绍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 进而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解释了同时根据内地 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年报的公司的净利润 之差异额的统计分布情况。其次,利用 wilcoxon 检验,分别对按照不同会计准则编 制的净利润额进行秩和检验,以验证样本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检验样本 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布。第三,对各公司净利润的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最后,得出研究 结论并针对不同准则间存在的差异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双重上市 会计准则差异 净利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ii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orld economy has leapt forward, and the capital has moving fast between countries. in this time of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no country can develop alone with standing aloof from world trade market and capital market. “the more the economy develops, the more important the accounting is.”accounting, a general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nguage,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participants in trade and economy make strict demands on it. we may see it makes the capital globalization more obvious with growing economy integration. and the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has become the objective facts that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of the accounting and all the countries. ministry of finance promulgated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 on feb.15, 2006, which provide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on the greatest coh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u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mpanies simultaneously listed in a-share and h-share markets as the study samples, analyses the causes of differences among the annual reports prepar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differences on the net profit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improvement. above all,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en further explains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t profit values of the company among the three situations, i.e., value according to the inland company accounting standards, value according to the hongkong financial report standards and value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 standards. secondly, the article uses wilcoxon verification to carry out rank tests to the net profits obtain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separately to verify whether there is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mples, i.e., verify whether there is the same distribution among the inspection samples. thirdly,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factor analysis to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various net profits of the company. finally, the article draws out the conclusion and puts forward policy-based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standards. keywords: simultaneously listed company accounting standards net profits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 差异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 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1 页 共 44 页 1.引言 引言 近年来业界对会计准则研究的出发点和角度各有不同,本章即为全文的开篇章 节,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并且在回顾了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后,提出文章的内 容结构,以便于对全文有整体的把握。 1.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2006 年 2 月 15 日,国家财政部在广泛地征求了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一个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新准则 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总原 则、结构与范围上以国际惯例为借鉴,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 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 同时也以中国大陆现阶段的经济法律环境以及现实国情为重点 考虑因素,在一些经济事项或交易的处理方法上,选择了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会计处 理方法。因此,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 不免会存在一些差异。 根据相关规定,在我国,上市公司应当依据上市规则发行 a 股普通股,同时, 还可以在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发行外资股,例如 b 股、h 股以及 n 股等。1993 年 7 月 15 日,青岛啤酒(股票代码:600600)作为内地第一家发行 h 股股票的公司, 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此后,政府极大的鼓励内地公司从外资市场筹资,经过十多年的 发展,截至 2008 年年底,在内地注册的公司中,共有 137 家企业在香港发行 h 股。 在这 137 家发行 h 股的内地公司中,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深圳证券交易所) 发行 a 股并且上市的公司共有 57 家。上市公司应当在会计期末进行财务状况以及企 业状况的披露,作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参考依据。因此,为了满足内地与香港投资者 的投资需求,相关部门制定了周详的上市规则,以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披露。规则规 定,同时在 a 股市场和 h 股市场上市的公司,必须按照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 报表,并由内地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以满足内地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同时,为了满 足香港投资者的需求,还应当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香港联 交所上市规则中规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可以选择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进行财务披露)编制一套由香港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由此,同一家在两 个环境、规则、发展情况等条件均不尽相同的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以唯一的经营活 动为基础,分别按照内地与香港的上市规则,依据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 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两套财务报表, 其所披露的财务信息通常是存在差异 的,由此也使得按照不同会计准则所得出的净利润也不尽相同。对此,中国证监会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2 页 共 44 页 出要求, 那些按照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两套报表的上市公司,必须以净利润为调节对象,同时编制两份会计报表的差异调节 表,作为遵循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报表附注予以披露,表中必须详细列示引起净 利润差异的具体内容和金额, 以显示因按照不同会计准则而产生净利润差异的影响因 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等 效,基本不存在差异,因此,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中明确指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 公司,可以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也可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 财务状况的披露。 同时在内地与香港发行股票的公司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中产生的 净利润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 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公司按照不同准则所编制的两份年报之间的差异, 可以看出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程度以及产生报表差异的原因和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同时,还可以得出内 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前景, 促进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另一方面, 对 a+h 股公司的年报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全面的分析我国 a+h 股公司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业绩。同一家公司的年报是基于同一种经营状况编制的,由于所依据会计准则的 不同,使得公司所披露的年报结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使境内 外投资者明确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这对于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增强财务信息的可 比性都大有益处。 因此,以 a+h 股公司年报中所披露的两份财务报告中的净利润差异为基础,比 较并研究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对于 分析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运行和实施状况,进一步完善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以实 现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大限度的趋同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在会计研究中, 关于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一直都是 学者研究的重点。从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四个角度和方 法。第一,对不同准则的内容,进行直接逐项的比较,这样可以从微观角度直接得出 两种准则的差异所在; 第二, 对于同一企业, 将其在不同准则下所得出的会计信息 (如 净利润、净资产等)的差异为研究对象,对该差异的程度、变化趋势以及导致该差异 的原因进行详细论证,这种方法将不同准则的具体差异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对于差异 的论证,更有说服力;第三,以不同会计准则下所形成的会计盈余为研究对象,分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3 页 共 44 页 不同准则所提供的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评价不同会计盈余与投资者决策的相关性; 第四,在需要进行不同会计准则双重报告的公司中,会计人员基于该公司具体实务操 作对不同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的分析。本文的研究为第二种方法。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既有宏观 方面的,又有微观方面的。以往的研究认为,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差异的宏观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法律法规、政府制度等 方面。胡蓉、朱俊利、程娟(2004)1认为由于我国内地与香港的法律体系不同、税 法的影响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从而引起内地企业会计准则 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王晔,刘彬(2008)2认为影响会计准则差异的宏观因 素主要有经济方面、法律方面、文化教育方面、政治方面、税收体制方面等。李梅芳、 刘萍、王莹(2006)3认为,由于法律、政治经济体制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准则之 间的差异。 对于微观方面,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胡蓉、朱俊利、程娟(2004)邵翠 丽(2006)认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运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法、关联方交易的会 计处理等方面可以看出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在微观方面的不同。 李 梅芳、刘萍、王莹(2006)认为,微观方面产生的差异主要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同、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应用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企业的业绩评价标准不同 等方面。王晔,刘彬(2008)认为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微观方 面的差异主要是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关联方关系的确认以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政府补助的定义和范围以及会计处理方法 等。 鉴于上述宏观、微观方面的差异,学者们选取样本,利用不同的模型,比较了内 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 最后得出结 论:王立彦(2003)4以同时在 a 股和 h 股市场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这 些公司 1994 至 2002 九年间,特别是 1997 年以后一直按照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 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双重披露的 17 家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分 析,研究了上述公司报表中净利润双重报告差异的分布。通过实证检验发现,1998 年以前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并且 1998 年 1 月 1 日 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消除或者显著减小双重报告中净利润的差异。 1胡蓉,朱俊利,程娟. 大陆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差异及原因j. 北京统计, 2004, (4): 55-56. 2王晔,刘彬.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分析-环境因素分析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8, (12): 24-26. 3李梅芳,刘萍,王莹.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原因分析j. 财会通讯,2006,(10):80-82. 4王立彦,刘军霞. 上市公司境内外会计信息披露规则的执行偏差-来自 a、h 股公司双重财务报告差异的证据j. 经济研究,2003,(11):71-7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4 页 共 44 页 孙江霓 段艳楠(2008 年)5分析了 a+h 股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由于分别按 照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产 生净利润的差异,根据公司年报中的差异调节表,分析发现截至 2007 年年底,同时 发行 a 股和 h 股的 53 家公司,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合并净利润总额比按内 地企业会计准则编报的合并净利润总额多 290.43 亿元,平均差异率为 4.69%。同时, 作者还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因素。作者认为,保险合同类、安全生产费用类、固定 资产类、职工薪酬类等因素对双重报告中净利润的差异影响较大。其中,保险合同类 与安全生产费用类的差异数额比较大,但是仅有少数公司存在这种差异;固定资产类 与职工薪酬类因素不仅差异数值较大,而且存在这种差异影响的公司也比较多。基于 以上分析,作者认为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而成 为一套较为完善的会计体系。 由于中国证监会的上市规则中规定,发行 a+b 股的公司应当分别披露按照内地 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编制的财务报表, 因此, 李树华(1997 年)6将截至 1996 年同时发行 a 股和 b 股的 77 家上市公司选为研究样本, 对同一公司的两份报表进行 分析,得出内地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作者研究得出,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39 家样本公司中,两份报表净利润差异的绝对值小于 10% 的占 28.20%,大于 10%的占 71.29%;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36 家样本公司中, 两份报表净利润差异的绝对值小于 10%的占 44.44%,大于 10%的占 55.56%。按照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普遍低于按内地企业会计准则所报告的净利润。 郑侨青(2000 年)7也以发行 a+b 股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公司 1994 至 1998 五年的报表数据的分析,得出 1994 至 1998 这五年期间,同时发行 a、 b 股的上市公司应用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得出的净利润均高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计算的净利润,并且从平均数来看,前者比后者高出 20%30%。同时,文章通过实 证研究发现,沪市 b 股上市公司按内地企业会计准则报告的净利润经国际财务报告 准则调整后,大约有 15%的公司由盈利转为亏损。文章研究发现,内地企业会计准则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第一,会计准则 中对于个别会计实务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第二, 利润操控而产生的差异; 第三, 政府规定而产生的差异。基于上述差异,作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制定和完善内地 企业会计准则的方式减少企业进行会计选择的余地。此外,证券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 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蒋义宏(2002 年)8通过对同时发行 a 股、b 股的上市公司 1997 至 1999 三年的年 5孙江霓,段艳楠. 从 a+h 股上市公司 2007 年年报看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j.中国总会计师,2008,(07): 31-34. 6李树华.上市公司境内外审计报告税后净利差异之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7,(12) :18-23. 7郑侨青.国内外会计准则,制度下利润报告的差异研究-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 究,2000 ,(9):59-65. 8蒋义宏.净利润境内外审计差异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 b 股上市公司年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2,(7):121-13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5 页 共 44 页 报中净利润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普遍低 于按内地企业会计准则报告的净利润。 这些公司占全体样本总数的比例以及差异均值 分别为:1997 年 76.63%、1463.26 万元;1998 年 58.98%、603.17 万元;1999 年 70%、 2088.48 万元。在 1998 年 1 月 1 日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后,1999 年双重 报告下的净利润之差异有所扩大。作者认为,政府颁布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不是 解决企业在两个市场中的信息披露差异的根本方法,并且,境外注册会计师较境内注 册会计师有更强的独立性。 徐经长(2004 年)9以同时在 a 股、b 股上市的公司 2000 至 2002 年的共 220 个样 本为研究对象, 对样本公司按照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编制的净利 润和净资产差异数据进行分析。 三年间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增净利润的公司数占 各年样本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000 年 32.91%、2001 年 42.35%、2002 年 49.40%。这 说明自 2001 年以企业会计制度为核心的新一轮会计规范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 司所披露的净利润正逐步趋于稳健。 由于公司年报是基于不同阶段的会计准则编制的,因此,不同时期的研究得出的 净利润差异值以及导致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也有较大不同。 从不同时期的研究结论可 以看出,按照不同准则编制的报表差异数值逐渐变小,同时,影响差异产生的因素也 越来越少。因此,可以得出,内地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 趋同。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分析研究不同会计准则的差异,同样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各国学者分 析同一经济主体在按照不同准则要求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差异, 进而得出不同会计准则 相关性。 根据相关规定,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同时依据美国一般 公认会计准则及公司所属国的会计准则,并调整二者之间的差异。amir(1993)10便是 立足于美国的资本市场, 着重考察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外国公司按照其所属国的财 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 与按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所披露的 信息之间的相关程度。amir 通过事件研究、年度平均回报率分析研究、市价与账面 价值比分析研究等三个实证分析模型对不同准则所披露的信息差异进行研究。其中, 年度平均回报率分析重点研究了股票年度平均收益率和会计收益率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市价与账面价值比时,作者旨在研究是否能够利用盈余调整、股东权益调整来 解释上市公司每股市价与每股账面净资产之间产生的差额。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 9 徐经长,姚淑瑜,毛新述.会计国际协调:一个新的分析视角j.会计研究,2004,(4):58-62. 10amir, t. s. harris and e. k. venuti. a comparison of the value-relevance of u.s. versus non-u.s. gaap accounting measures using form 20-f reconciliatio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upplement,1993:75-7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6 页 共 44 页 在美国市场上市的外国公司在按照其所属国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美国 一般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之间的确存在价值相关性, 同时也证明美国一般 公认会计准则相比其他国家会计准则,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 harris(1995)11就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u.s.gaap)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作者从对样本公司根据不同会计准则所编制的净资产差异入 手,进而具体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准则因素,并比较了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与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投资者的影响。harris 认为在美国市场上市的非美国企业如果按照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对美国投资者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j.l.haverty(2006)12将在纽约上市的 11 家中国公司作为样本公司进行研究,运用 gray 指数研究了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以及趋同 性。研究表明:虽然 11 家公司中只有 1 家公司体现了趋同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同准则之间的差异正在趋于收敛。 1.3 文章结构及特点文章结构及特点 1.3.1 文章结构 1.3.1 文章结构 本文从国内外对双重上市公司的研究入手,分析总结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拓 宽自己的思路,进而深入研究了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得出影响我国内地企业 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差异的宏观、微观因素。建 立在理论研究之上的,是对不同准则差异引起的净利润差异的实证研究。通过理论与 实证的研究, 得出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内地会计准则的改革方向。具体的,本文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会计准则的发展。主要介绍了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香港财务报告准 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第三章:引起会计准则差异的因素研究。对引起不同会计准则差异的宏观、微观 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第四章:不同准则下净利润之差异的实证分析。用 spss 统计软件对因不同准则 而产生的净利润之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分别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wilcoxon 显著 性检验以及因素分析等方法。 第五章:结论。通过前文理论、实证的研究,得出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 11harris, t. 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versus us-gaap reporting: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case studiesm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5:158-163. 12j.l. haverty . are ifrs and u.s.gaap converging? some evidence from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taxation,2006:63-6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7 页 共 44 页 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所在。 1.3.2 创新点 1.3.2 创新点 本文在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施等效的背景下, 分析我国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 进而得出引 起这些差异的因素,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这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尽快与国际实现最大限 度的趋同有参考性作用。 文章以 2007、2008 年 a+h 股公司年报披露中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所选数据具有 说服力,同时,避免了新旧会计准则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8 页 共 44 页 2.会计准则的发展 会计准则的发展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历史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事物兴亡更替的过 程,以便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推动事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为此,本章着重 介绍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历程, 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向国际靠拢的必要性, 为二者差异的研究做出理 论铺垫。 2.1 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相吻合 的,既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协调和实现最大限 度趋同的过程。以改革开放的 1979 年作为起点,可以将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发展 阶段作如下划分: 2.1.1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筹建阶段(1979-1992 年) 2.1.1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筹建阶段(1979-1992 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我国实施了对外开放政策。 在此之前, 我国经济为国有经济, 遵循国有企业会计制度。然而,对外开放的实施促使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的兴起,使 得当时的国有企业会计制度很难适应和满足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求。鉴于此, 财政部立即做出反应,开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全面展开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工作,草拟了关于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 定。1985 年 3 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 是我国第一次参照国际惯例对本国会计制度进行修改制定。 它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一般 要求、会计核算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内容,都在相当程度上 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它的制定与实施,开始了我国会计 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步伐,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先导。 1988 年 10 月 31 日, 财政部正式设立了 “会计准则组” (现为 “会计准则委员会” ) , 专门研究会计准则的制订工作,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 征求意见稿。 2.1.2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借鉴与落实阶段(1992-1997 年) 2.1.2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借鉴与落实阶段(1992-1997 年) 1992 年,全国各城市开展了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随之出现了一大批股份制企 业,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这对我国会 计界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掀起了会计改革浪潮。同年,财政部废除了中外合资企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9 页 共 44 页 会计制度,以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中外合作企业的会计处理。外商投 资企业会计制度较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更加广阔,并且较多的借 鉴了国际会计处理方法。同年 5 月,财政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 业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制度模 式,是我国第一部既适用于国内企业而又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制度,它的实施是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全面改革的前奏。 11 月财政部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13 项分行业的企 业会计制度和 10 项分行业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简称“两则”、“两制”)。建国以 来,我国的会计制度始终是按照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形式分别规范处理的。此次颁 布的会计制度,不再区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经营方式,只要是同行业的企业,都使 用同一的会计制度。而会计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不分行业、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 经营方式,实现了我国会计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 的颁布,是对原有会计制度做出的重大改革,彻底终止了计划经济中的会计模式,使 会计准则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并且初步借鉴国际惯例,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1.3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协调阶段(1997-2005 年) 2.1.3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协调阶段(1997-2005 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推动我国一大批企业的成长,然而,其中不乏一些 企业利用非法手段进行财务舞弊。为此,国家财政部在 1997 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 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该准则于 1998 年开始实施。到 2001 年底,我 国已经顺利完成了十六项具体准则的制定, 这标志着内地企业会计准则正在与国际惯 例相适应。1998 年 1 月,国家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取 代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这一制度首次将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体现出来, 更加强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使得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向国际财 务报告准则靠拢。 1998 年 10 月,财政部批准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使得委员会 专家与社会公众一起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为加入世贸组织做好充足准备,1999 年财 政部对会计法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会计法加大了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 任,明确了会计工作中的法律界限,为外国企业和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会计方面 最基本的规范。该法律的制定显示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当时经济环境的一致性。 2000 年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该条例的重大改革是对 六大会计要素重新做了定义, 使得这六大要素定义的内涵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进 一步协调一致。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 年 12 月,财政部发布了企 业会计制度,规定该制度从 2001 年 1 月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并鼓励国有企 业和其他企业执行,1998 年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同时,为 了满足金融企业的特殊要求,2001 年财政部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10 页 共 44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金融机构。 为了简化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和适应社 会团体的需要,2004 年财政部又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 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制度体系。 2.1.4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与国际趋同(2005 年至今) 2.1.4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与国际趋同(2005 年至今) 2001 年 11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中国必须按照国际 通行的贸易规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然而,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也必须与社会经济 环境相一致。鉴于此,国家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准则等一整套经济政策进行 修改,使得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国际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逐渐趋同。只有 这样,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才会更加公开、透明。 2005 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和二十二项新的具 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同时开始对现行十六项具体准则进行修订。 2005 年 11 月 8 日, 财政部副部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王军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主席戴 维泰迪(david tweedie)发布了联合声明,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 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重要地位的确立和我国经济与世界 的融合。 2006 年 2 月 15 日, 财政部发布了三十九项新会计准则和四十八项独立审计准则, 同时规定新准则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中首先执行,并逐步向非上市公司 全面推行。2007 年 12 月 6 日,我国内地与香港签署的联合声明中规定,内地企业会 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经基本实现等效。此后,只有涉及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和 关联方披露的会计准则需要进行差异调整,其他准则内容均不需调节。2008 年 4 月 22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正式报告,允许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使用中国会计准 则,并且不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差异调整。这无疑对中欧会计等效发挥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将继续使用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 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不再执行,而是由内地企业会计准则所取代。从会计 制度到会计准则的变化也可以看出, 我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 的差异正在进一步缩小。 2.2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 2.2.1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建立阶段(1937-1994 年) 2.2.1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建立阶段(1937-1994 年) 在 1997 年 7 月 1 日正式回归祖国之前,香港一直被英国强行租借,其政治、经 济、法律、文化等方面都深受英国的影响。因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也必然会以英国 会计准则为参照而制定,这无疑限制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自我发展。1937 年 1 月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11 页 共 44 页 日,香港会计师公会成立。这是香港唯一一个法定的专业性质的会计师注册组织,专 门负责香港会计行业的监督与管理。1976 年,香港首次颁布香港会计准则(简称 hkssap),它是由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用于指导会计实践的规范性要求。 由于英国的 会计准则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专业的准则,因此,当时香港的会计准则也参照英国的制 定,并且也是非强制性的准则。到 1984 年,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仅有十个准则项目; 从1984年开始到1991年12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先后共发布了十五项会计准则。 毕竟, 该准则是用于香港本土,为此,香港会计师公会对已经发布的这些准则做出一定的修 改,以更加符合香港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本地的会计实务。针对一些尚未需要标准 化或者仍有待研究的会计问题,会计师公会便提出会计指导,对这些会计问题提出可 选择的处理方法,作为会计人员处理会计实务的参考。 2.2.2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独立发展阶段(1995 年至今) 2.2.2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独立发展阶段(1995 年至今) 1993 年 11 月 1 日,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 生效,欧盟正式成立。作为成员国之一的英国必须为适应欧盟发展的需要对本国一些 法律政策作出一定程度的修改。与之相应的,英国的会计准则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对于香港而言,如果仍然以英国会计准则作为自己制定准则的参考和依据,则无法满 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香港会计师公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制定和颁布了三项新准则,同时将原有的三项准则在以国际 财务报告准则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订。1995 年,香港会计师公会在参照国际 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的声明后, 发出新会计准则制定的框架说明, 由该说明可以看出, 公会正在努力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 开发一套全面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依据 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1997 年 7 月 1 日,我国正式收回对香港的行使主权,使得英国会计准则对香港财 务报告准则的影响越来越小,而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香港发挥的更加重要的作用。 2001 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取代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2003 年国际财 务报告准则理事会将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命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为实现与国际上的 最大趋同,香港会计师公会也决定将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命名为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2004 年,公会发表声明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将于 2005 年 1 月 1 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 则完全接轨。为此,公会对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了全面修改,将名称正式更改为香港财 务报告准则,并且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编号进行排列,发布了大量的会计准则且 其会计处理方法基本与国际相同。 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小企 业会计准则并行使用。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以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 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为制定基础。 该框架中, 明确规定了公司必须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概念的含义与目 的, 同时还在附录中说明了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颁布的财务报表框架之间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 a 股、h 股双重上市公司的会计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第 12 页 共 44 页 否存在差异,并列出差异所在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该项说明中可以看出,二者之 间仅存在微小的少量差异。 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的会计报表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中要求的上市公司报 表不同的是,前者的报表使用者是企业主和债权人,而非众多的公众股东。因此,中 小企业报表不需要满足公众股东的信息需求, 只需按照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披露财务信 息。这种做法可以在保证财务信息充分披露的同时,避免因准则要求繁琐而形成的不 必要的编制费用。出于这种考虑,2005 年 8 月 22 日,香港会计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