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字坝士论又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2 0 0 5 3 3 l 主堂所呈交的论文( 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 是我个人在 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2 盘: 指导教师签名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旨在对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进行重探。 本文首先以漳州角美话持续体的描写作为起点,结合闽南方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归纳出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特点,以之作为论证的基础。其次,基于闽南方言与 其他方言的共时比较和古今的历时比较的结果,对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于“著 的说法提出质疑。再次,在对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组合规律、闽南方言持续体标 记的共时差异,闽南方言与东南部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的共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于“方位介词短语虚化 的观点。 最后,通过汉语与壮侗语持续体标记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闽南方言及东南部汉 语方言持续体标记不走“著字虚化”演化路径,而走“方位介词短语虚化”的演 化路径,是“百越语 的底层残存的表现。 关键词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虚化底层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st h ed e r i v a t i o no ft h em a r k e ro ft h ed u r a t i v ea s p e c ti nt h es o u t h m i nd i a l e c t s t h ew r i t e rg i v e sa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o ft h ep a r t i c u l a r i t i e so ft h ed u r a t i v ea s p e c to ft h e s o u t hm i nd i a l e c ts p o k e ni nj i a o m e i ,z h a n g z h o u t h r o u g hc r o s s d i a l e c t ss t u d ya sw e l la s c o m p a r ew i t ht h eh i s t o r i c a l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 s ,t h e w r i t e rc h a l l e n g e st h ea r g u m e n t c o m m o n l ya c c e p t e db yt h es c h o l a r si nt h i sf i e l da n dc o n c l u d e st h a tt h em a r k e ro ft h e d u r a t i v ea s p e c ti ns o u t hm i nd i a l e c t sc o m e sf r o m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o ft h el o c a t i v e p r e p o s i o n a lp h r a s e t og of u r t h e r , t h i sa r t i c l ec o n c l u d e s t h a tt h i sm a r k e ri st h er e m a i n d e r o fs u b s t r a t u mf r o ma n c i e n tb a i - y u el a n g u a g e s k e y w o r d s :s o u t hm i nd i a l e c t s ,t h em a r k e ro f t h ed u r a t i v ea s p e c t ,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经过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而今,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众多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 由“附着 义动词“著”发展而来几乎是一种共识。同样地,闽南方言持续标记来 源于“著”的说法一经论证就甚为流行。本文则力图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法、类型 归纳法、层级推衍的比较法( 闽南方言内部比较专闽南方言与东南部汉语方言比较 专东南部汉语方言与全国其他方言比较专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比较) 对闽南方言持 续体标记的来源进行重新探索。 本文正文部分总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来源、语料来源、研 究方法等。真正的进入课题研究的是从第二章开始。 本文所探讨的是一个似乎已有“定论 的语法问题,若无新材料的发现,是很 难有所突破的。对相关方言事实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描写,是我们研究的起点。 于是,我们首先对角美话持续体进行细致描写,目的是深入挖掘方言语法特色,获 取新的语料以作为全文论证的基础。通过对角美话持续体的调查描写,我们总结出 角美话持续体标记“伫咧 的六条有别于普通话持续体标记“着”的特点:1 、“伫 咧”所表示状态持续的“状态”含义要比“着 广。2 、动词后的“伫咧 只能作持 续体标记不能兼作进行体标记。3 、“伫咧”后面不能带宾语。4 、“伫咧”不能与方 位介词短语同现。5 、“伫咧可附在动结式短语之后。6 、“伫咧”不能用于祈使句 和表示某人意愿的句子。通过闽南方言内部的共时比较,发现角美话持续体标记的 特点也基本上是闽南方言的共性。 同样因为本文所探讨的问题似乎已有“定论,本文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力求从正反两方面对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于是有了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 第三章主要是结合闽南方言与其他方言的共时比较,和闽南方言与文献材料的 历时比较,对前人关于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于“著 论断进行检验。验证结果 表明“著”字说虽适用于解释普通话及其众多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但对闽 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的解释却往往显得顾此失彼,难以周全。 第四章从持续体标记在角美话系统内部的组合规律、句式转化特点及语音和语 义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入手,推测角美话持续体标记来源于“方位介词+ 处所指示代 词 的虚化。而后,我们从人类的认知规律和东南部汉语方言( 主要是吴闽语) 的 i i i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共性以及“方位介词短语虚化模式对“著 字说的解释难点的攻克等方面,对我 们所做的推论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演化过程进行构 拟,认为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是经历了“介词结构双音节持续体标记专单音节持 续体标记专新单音节持续体标记”的演化过程。这一演化过程可以从现代闽南方言 不同地域间的共时差异,及特定方言内部的历时差异中得到验证。伴随着语义的演 变,语音出现了弱化现象,包括合音、主要元音高化、声母浊化、促化。以厦漳台 为例其间的语音演变是“t i 3 3 h i a 5 5 专t i 3 3 i a s 5 专t i 3 3 a 专t i 3 3 e 6 5 专t i 3 3 e o 专t e o 专 e 0 。同 是,我们对与持续体标记关系甚为密切进行体标记的演化进行测拟。结果表明,这 两种体标记的演化过程十分相似,二者可以相互为证。 综合第三章和第四章的论述,我们最终得到了这样的认识:闽南方言持续体标 记和进行体标记都是“方位介词+ 处所指示代词( 伫遐) 虚化的产物。其中补语位 置上的方位介词短语发展为持续体标记,状语位置上的方位介词短语则发展为进行 体标记。语义的虚化伴随着语音的弱化( 包括合音、元音高化、元音央化、轻声、 促化等) 。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闽南方言区不同方言点的持续体标记和进行体标 记的虚化程度不同,各地闽南方言的持续体标记和进行体标记的具体语音形式也彳: 一致。 至此,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于“方位介词短语虚化论断,应该说已经得 到了其内部系统的自我验证,东南部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普遍来源于“方位介词短 语虚化”的共性,则为这一论断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语言背景,大大增强了这一 论断的可靠性。可为什么东南部汉语方言会集体表现出不同于共同语的独特面貌 昵? 若能为此找到合理的解释,那么,我们就不仅回答了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 源是什么,而且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会有这样的来源。这将是 对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乃至东南部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问题的认识的一个重 要提升。 第五章的设立主要就是为进一步探讨闽南方言及东南部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对 内一致性和对外排他性的独特面貌的成因。同时也是本文的结论所在。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论述,我们认为方位介词短语虚化和中古附着义 动词“著”虚化,是形成现代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的两条不同类型的路径。通过大 量语言事实的排比分析,我们从中归纳出两类来源不同的持续体标记的分布地域及 其间的三条类型差异( 来源于“方位介词短语虚化 的持续体标记 一标记后面加宾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语 、 + 与动结式短语结合 、 + 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的语序受状语和补语语序影 响 。来源于“著 字虚化的持续体标记则恰好反之。) 当我们将两类持续体标记的 类型特征与壮侗语进行对照,结果发现为东南部汉语方言所普遍采用的“方位介词 短语虚化”型的持续体标记所特有的i 区别于共同语及其他汉语方言的独特用法, 基本上都可以在壮侗语中找到很好的对应。面对这样的语言事实,结合东南部汉语 方言的形成背景及壮侗语的前身,我们得出了这样的认识:在早期的语言竞争过程 中,对“底层 语言的用法的保存,造就了包括闽南方言在内的、中国东南部汉语 方言持续体标记的独特面貌。同样是在语言竞争过程中,优势汉语的不断影响和渗 透,使东南部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的独特性不同程度地受到消磨,在某些方面表现 出了与共同语“趋同 的迹像。尽管如此,东南部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的对内一致 性和对外排他性的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其形成过程不同于主流汉语,应该是个不 争的事实。 最后,我们的结论可概括为: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并非来源于附着义动词“著” 的虚化,而是来源于“方位介词短语( “在 义方位介词+ 处所指示代词) 虚化。 闽南方言( 及中国东南部许多汉语方言) 持续体标记之所以走上不同于主流汉语的 演化路径,说到底,是早期语言竞争过程中,百越语“底层 在东南部汉语方言中 的一种残存的表现。 v 第1 章绪论 第1 章绪论 1 1 课题来源, 长期以来,普通话和现代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王力( 1 9 5 8 ) 汉语史稿、太田辰夫( 1 9 5 8 ) 中国话历史文法、赵金铭( 1 9 7 9 ) 敦煌变文中 所见的“了 和“着 、曹广顺( 1 9 8 6 ) 中的“底( 地) 却( 了) ”“著”、 曹广顺( 2 0 0 0 ) 试论汉语动态助词的形成过程、蒋绍愚( 1 9 9 4 ) 词尾“了”“着 和“地”“底”“的 、孙朝奋( 1 9 9 7 ) 再论助词“着 的来源、张赦( 2 0 0 0 ) 魏 晋南北朝时期“著”字的用法、吴福祥( 2 0 0 3 ) 也谈持续体标记“着”的来源、 蒋绍愚( 2 0 0 6 ) 动态助词“着”的形成过程等,曾就现代汉语持续体标记“着( 著) 的来源展开历时半个世纪的激烈讨论。罗自群( 2 0 0 6 ) 现代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的 比较研究一书,充分借鉴汉语史研究成果,通过对大量汉语方言事实的比较研究, 从整体上论证现代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多源于附着义的“著( 着) 。其他对某一特 定方言点持续体标记来源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也屡见不鲜。 经过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而今,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众多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 由“附着 义动词“著 发展而来几乎是一种共识。杨秀芳( 1 9 9 2 ) 从历史语法的 观点论闽南语“著及持续貌一文,以台湾闽南话材料为基础,综合漳州、厦门、 泉州等地语言现象的共时表现,结合汉语文献材料的历时考证,对闽南方言持续体 标记的来源进行详尽的考察,其结论是: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于附着义“著 。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吴闽方言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吴闽方言形成的特 殊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发展过程,使吴闽语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不同于共同语及其他 方言的特性。刘丹青( 1 9 9 6 ) 、施其生( 1 9 8 5 ) 等人的研究,则具体向我们展示了吴 闽语持续体标记的内部一致性,及其与共同语及其他方言的差异性。这让我们不由 得对闽南方言持续体标记来源于“著 的观点产生怀疑,同时也促使我们对闽南方 言持续体标记的来源进行重新的探索。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描写法 描写法是语言研究,特别是方言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其任务是全面、客 观地反映语言的真实面貌。本文所探讨的是个似乎已有“定论 的语法问题,若 无新材料的发现,是很难有所突破的。为了获取新的语料,唯一途径就是对方言事 实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描写。这是深入细致分析特定语法现象的前提,也是进行 不同方言点间的广泛比较的基础。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首先由点入手,以漳州角美话作为讨论和研究的出发点。选择角美话作为 重点描写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 1 )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语法现象。语法现象存在于大量日常口语中,要听匿、 记录、分析这些口语,必须对当地方言十分熟悉。角美话是笔者的母语,笔者可以 对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描写、判断和分析。 ( 2 ) 本人的家乡角美镇,地处漳州龙海市北部偏东,东与厦门市郊交界,西隔 北溪与步文乡接壤,南隔北港与紫泥乡相望,北与长泰县交界,西北角与郭坑镇毗 连。对外交通便捷:东西走向的鹰厦铁路、3 2 4 国道、通往福州、潮州、广州、龙 岩等地的高速公路横贯全镇,南北则有省道通往长泰、漳浦、云霄、东山、诏安、 和平、南靖等县市。镇中心距厦门国际机场3 3 公里,距海沧大桥1 9 公里,是个名 副其实的交通要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促使角美与周边地区有着较频繁 的经济贸易和人员往来,为不同腔调的语言的接触、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角美镇 的语言也因此形成了一些“混杂”特点。语音方面,同属一音韵地位的一批字,在 角美话里有时会用不同的读音,或与漳腔同,或与厦门腔同,或漳厦腔两读均可, 有时甚至还与同安腔同而又近于泉腔。语法方面,也常出现同一语法意义可由不同 形式表示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更有条件、也更有必要在考虑历史演化 的同时,兼及语言接触的影响。当我们对这样一个“混杂”的地点方言的语言现象 进行描写时,或许就能同时窥视到周边地区语言差异之一斑。这对确定方言对比项 目有很大的指引作用。 其次,本文还重点收集了一些闽南次方言区的语料( 包括厦门、漳州、泉州、 台湾、汕头、雷州、苍南等地) ,和我国东南部各主要方言的文献材料( 包括福州、 苏州、绍兴、杭州、温州、休宁、祁门、梅县、泰和、长沙、香港、广州等地) 。 1 2 2 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语言学,尤其是方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实践表明,在单点语 料的基础上讨论探源问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得出的结论的解释力往往不强。为 此,本文在单点描写的基础上,重点采用了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层层 推衍的比较法。首先对闽南方言进行共时比较;然后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比较 范围扩展到东南部汉语方言乃至全国汉语方言;最后,我们将比较的对象扩展到少 数民族语言。此外本文还采用历时的比较法对前人“著 字说进行评析,并对闽南 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演化过程做了拟测。 第1 章绪论 1 2 3 类型归纳法。 本文在对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之后,尝试归纳了其类型差 异,并以此为基础,对东南部汉语方言、以普通话为代表的主流汉语和壮侗语三者 的持续体标记进行比较,判断其间的亲疏关系。 1 3 语料来源 本论文所用的材料。一是来自本人的田野调查,主要包括漳州角美、漳州芗城、 台湾等三点的详细调查,和对厦门的简单核查式的调查。二是已经面世的文献,散 见于各地的县志和专业刊物,具体篇目请见“附录”部分。 发音合作人: 1 、黄耀治,女,8 0 岁,漳州角美人,小学文化。 2 、林亚华j 一女,5 6 岁,漳州角美人,初中文化。 3 、林秀英,女,5 3 岁,漳州角美人,文盲。 4 、林亚强,男,5 3 岁,漳州角美人,高中文化。 5 、林颂勤,女,2 8 岁,漳州角美人,大学文化。 6 、许宝华,女,6 0 岁,漳州芗城人,幼儿园退休教师。 7 、董忠司,男,6 0 岁,台湾新竹人,大学教授。 8 、林贝姗,女,3 0 岁,台湾台北人,博士研究生。 9 、杜嘉伦,女,2 7 岁,台湾台南人,博士研究生。 1 0 、曾莘,女,2 5 岁,厦门市区人,大学文化。 以上是本论文中的主要发音合作人。除此之外还有多人提供过发音,因为时间 较短,没有列出。在被调查人数量及其条件方面,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各地点方言 的具体选择标准有出入。漳州角美话是本文描写的重点对象,故被调查人数量最多; 且尽可能照顾多种因素。如性别方面,有男有女:年龄方面大概包含了老中青三代: 各种文化程度的被调查人均有。对厦门的调查,主要是为了核查已面世文献材料的 记录客观性,故只选择一个被调查人,同时也适当放宽对被调查人年龄和文化程度 等方面的限制条件,不过前提是该被调查人在上大学之前没有离开本地,长期使用 本地方言,所说的方言还是较为地道的。其他各点被调查人的选择大致都有类似的 考虑。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从角美话看闽南方言的持续体 2 1 前言 j 2 1 1 以角美话为描写对象的原由 本章选择角美话作为描写闽南方言持续体的对象,原因包括:1 、角美话为笔者 母语,笔者具备对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准确地描写、判断和分析的主观条件。2 、角美 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促使其语言形成了一些“混杂 特点。角美话的这 一特点,有利于我们窥探角美周边地区语言差异之一斑。( 详见绪论) 3 、与厦、漳、 泉、台湾等地的闽南方言用法相比,角美话的持续体是较有特点的:首先,角美话 有多个持续体标记,不同持续体标记在句类的分布上呈现出“互补分布 的局面。 其次,厦、漳、泉、台湾各地多只用一种单音节形式的标记,角美话的持续体标记 则多为双音节形式。 2 1 2 本文持续体的界定 持续体有广狭之分。一般说来,广义的持续体包括:( 1 ) 动作行为本身的持续, 即通常所谓“进行体”,例如普通话“他在睡觉 、“他们在屋里开着会 中由“在”、 “着 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2 ) 动作行为等实现或完成后造成的状态继续存在或持 续,例如普通话“菜搁着 、“她坐着 中“着 表示的语法意义;( 3 ) 整个谓语部 分所陈述的情况的持续,例如“她在门口哭着呢 3 。狭义持续体主要指的是上述 的( 2 ) 。本文所涉持续体,主要是指狭义概念的持续体。 2 1 3 角美话持续体标记的分类 角美话动词持续体标记包括 t i 3 3 e o 、 t u 3 3 e o 、 t i o ? o 、 h e r e o 等多种语音形 式。按照使用句类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组: h 3 3 e o 可独立为一组,主要用于祈使 句和用以表达个人喜好或主观意愿的句子中: t i e o 、 t u 3 3 e o 、 t i o ? o 三者同为 二组,主要用于除祈使句以外的其他句类,即不用于祈使句,同时也不用于表达个 人喜欢或主观意愿的句子。可以说, h e 3 3 e o 与 t i 3 3 e o 、 t u 3 3 e 0 、 t i o ? o 这两组持 续体标记基本上呈互补分布的状况。 2 1 4 角美话持续体标记的形式说明 t i e o 、 t u 3 3 e o 实际上是同一形式的两种不同变体,本文记作“伫咧”,其中 【1 】本文持续体标记的广义狭义的界定,及各种情况的说明均采自施其生( 1 9 8 5 ) 闽、吴方言持续貌形式的共 同特点。 第2 章从角美话看闽南方言的持续体 “伫”是可单用的处所动词兼介词,与“在同义。如“我伫厦门( 我在厦门) 竹、“伊 坐伫椅仔顶( 他坐在椅子上) ”。“咧 只是一个音近借字,其来源不清,有人认为此处 的“咧”是不能单用的方位后缀。 h 3 3 e o 写作“下咧 。有时“下”会出现鼻化而读若 h 分3 e o 。由于“下的主 要元音 与 e 本来就十分接近,当角美话 带上鼻化之后, 的舌位常会变高, 且“下咧”语义虚化也会造成弱读现象,所以“下咧”实际音读更多的是 h 百3 3 分 。 前后元音趋同后,常让人误以为是一个音节,但仔细辨别,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后 一个音节的存在。“下 是可单用的“放置 义的动词,如“册下桌顶着会使”( 书 放桌上就可以了) 。“下 常跟在带有“附着这一语义特征的动词之后,功能极似 方位介诃“在 。不过位于主要动词之后的“下 的动词义要比在动词之后的“伫一 明显。如“衫仔着挂下衫仔橱( 衣服要挂在衣橱里) 。“咧”来源当与“伫咧 的“咧” 一致。 t i o ? o 】从语音形式和语法意义看,完全对应于普通话的持续体标记“着 。在笔 者所见材料中, r i o ? o 几乎不见于除漳州话以外的其他闽南方言中。 2 2 角美话持续体标记“伫咧刀的用法 按“伫咧”的句位特点,我们将分以下几类加以考察。文中s 表示主语,包括 施事主语和受事主语:v 无特别说明时,既包括单个动词也包括动词短语,有时还 包含部分形容词;0 为宾语;l 为处所词。 2 2 1。s + ”持续体标记 2 2 1 1“伫咧”直接附于动词之后,用来表示某一动作完成后形成的状态,或某 种性状等在一定时间内的持续。能后附“伫咧表示持续意义的动词一般都是状态 动词。如: ( i ) 门关伫咧。( 门关着) ( 2 ) 糖仔定含伫咧( 糖果老含着) ( 3 ) 许本册收好势伫咧( 那本书好好地收着呢) ( 4 ) 伊衙伫咧( 他站着) ( 5 ) 阮倒伫咧。( 我们躺着。) ( 6 ) 即件事志伊记牢牢伫咧。( 这件事情他牢牢地记着呢。) 【1 1 据陈泽平( 1 9 9 8 ) :状态动词是与动态动词相对而言的。动态动词都是可以持续进行的动作行为。状态动词 也表示行为但这些动作行为一般是短暂性的、一次性的,不必或不可能持续进行或反复进行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7 ) 面犹真红伫咧( 脸还很红呢。) ( 8 ) 即两间厝空伫咧( 这两间房子空着) ( 9 ) 伊开镭买转来收伫咧。( 他花钱买回来收着) , 2 2 1 2 此类,s 可以是受事如( 1 ) ( 2 ) ( 3 ) ( 8 ) ,也可以是施事,如( 4 ) ( 6 ) 。 v 可以是单个的动词,如( 1 ) 的“关,( 4 ) 的“衙”;可以是单个的形容词,如( 8 ) 的“空”;也可以是动词短语,如( 3 ) ( 6 ) 中的述补短语“收好势 、“记牢牢”,( 7 ) 的偏正短语“真红 等,( 9 ) 的连谓短语“开镭买转来收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 一点是,普通话持续体标记“着 是不与表示动作结果的词语同现的,角美话则无 这样的限制。如普通话不能说“菜切好着 ,角美话却可以说“菜切好伫咧。 2 2 1 3 普通话常可在“s + v 着这二格式的基础上,加上处所介词短语“在”, 构成“s + 在+ l + v 着”,既说明s 的所在地,又说明s 处于某种状态中。如: 他站着。专他在门口站着 书收着。专书在书包里收着 在类似的转换中,角美话表现出了异于普通话的特点:当句中无表方位的介词 短语时,要表示状态持续,必须有持续体标记“伫咧”。然而当句子中出现表方位的 介词短语,持续体标记则隐没不现。状态持续意义的表现,更多依仗逻辑关系和语 境来完成。类似上述普通话的转化,角美话是如此对应的: 伊衙伫咧专伊伫门口犄伊衙伫门乱 册收伫咧。专册收伫册包里“】 通过句式间的转换,我们不难看出,角美话的持续体标记“伫咧 是不能与方 位介词短语同现这点与普通话不同。 2 2 1 4 “v + 伫咧”还可表明某种持续着的情况本来就存在,常与“本底、“在本”、 “本成”( 本来,本来就) 等呼应。如: ( 1 ) 伊本成着真爱吼伫咧,汝唔通共伊创治好唔好( 他本来就很喜欢哭呢,你不要捉弄他 好不好) ( 2 ) 我本底着饱饱伫咧,犹食一碗,较欲胀死矣。( 我本来就饱着呢,又吃了一碗,撑死 了) ( 3 ) 这个手表在本着有寡问题伫咧,现今予汝弄一下口较惨( 这手表本来就有点问题, 【l 】角美话中,当主语是为受事时,“伫+ l ”这一方位介词短语多处于动词之后,不能说。册伫册包里收”。当主 语是施事时,“伫+ l ”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但意义有些差别如。伊衙伫门口”,侧重在表明他站着的状 态。“伊伫门口衙”偏重表明他站的地方。 第2 章从角美话看闽南方言的持续体 现在被你弄一下就更糟糕了) 不加“伫咧 ,这些例旬依然成立,只是强调某种情况从始至终都存在的意味较 弱而已。此用法的“伫咧 是用于表达整个谓语部分所陈述的情况的持续,它是接 在整个句子之后。 2 2 2搿l + v + o + 持续体标记 2 2 2 1 此格式即对应普通话“l + v + 持续体标记+ o ”格式,如“黑板上写着字 。 ( 1 ) 厝里开电火伫咧( 屋予里开着电灯) ( 2 ) 乌板顶写字伫咧。( 黑板上写着字) ( 3 ) 伊手里提一个碗( 伫咧) ( 他手里拿着一个碗) ( 4 ) 楼顶蹄人客伫咧( 楼上住着客人) ( 5 ) 眠床顶倒一个小汉囝仔( 伫咧) ( 床上躺着一个小孩子) ( 6 ) 车里坐两个外国人( 伫咧) ( 车里坐着两个外国人。) 此类句子为“存在句”,是典型的持续体句子,表示某一状态的持续。这一状态 可以是动词本身就表示状态,如“坐伫咧 、“倒伫咧 ,也可以是动作结束后遗留下 来的状态的持续,如“写伫咧 、“开伫咧 。其中主语由处所词充当,存现宾语“0 ” 可以是受事,如例( 1 ) ( 3 ) 中的“电灯”、“碗 ,可以是成事,如例( 2 ) 的“字”, 也可以是施事,如后三例的“人客 、“囝仔”、“外国人”。“v 几乎都是单个动词。 2 2 2 2 相关句式变换 若句子中的动词 + 状态 + 附着 ,“伫咧”通常可以省略,如例( 3 ) ( 5 ) ( 6 ) 。 且以不加“伫咧”为更口语化的说法。若如例( 1 ) 中动词为 + 状态 一附着 ,“伫 咧 不宣省略。但是类似例( 1 ) 这样的句子,平日更习惯将受事宾语提前,而改说 “厝里电火开伫咧。 闽南方言普遍存在用“有+ v p 旬式,来表示对某一情况或事实存在的肯定,这 与存在句的语义有内在的一致性。“l + v + o + 标记”格式常可改说成“l 十有+ v + o ”格式。 如: ( 1 ,) 厝里有开电灯( 2 ,) 乌板项有写字( 3 ,) 伊手里有提一个杯仔 ( 4 ,) 楼项有蹄人客。( 5 ,) 眠床顶有倒一个小汉囝仔( 6 ,) 车里有坐两个外国人 2 2 2 3 角美话“l + v + 0 + 持续体标记格式,对应普通话“l + v + 持续体标记+ o , 显示了角美话持续体标记与普通话“着 在位置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普通话的“着 是紧附在动词之后的,如动词后有宾语,则需加在整个“v 着”之后。构成“v 着o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结构,如“摆着花。角美话的“伫咧 则是加在整个动宾短语之后,构成“v + 0 + 伫咧的格式,如“排花伫咧”。若要强调宾语时,宾语可以提前,而构成“o + v + 持续体标记,如“花排伫咧 。更概括地讲,角美话持续体标记后面不能加宾语, 而普通话持续体标记后可加宾语。 2 2 3“( s ) + v 1 + 持续体标记+ ( 0 ) + v 2 刀 2 2 3 1 此格式对应普通话“站着吃夹着肉吃 等说法。将普通话此格式分析 为连谓结构几乎已是共识。它要求v 1 能从方状上对v 2 作出限制。助词“着 是 为了表示v 1 、v 2 之间在语义上的这种关系,而紧附在v 1 之后的。如: 方式:啃着吃围着吃用筷子夹着吃掺着白面吃捧着看拍着他说 手段:买着吃骗着吃 姿势:坐着吃躺着吃低着头坐着探着头看 姿态:打着伞走了背着书包走了 心情:急着走生着气走了 表情:笑着看哭着坐下了红着脸说 类似此种格式的句子,角美话有如: ( 1 ) 学生坐伫咧听课( 学生坐着听课) ( 2 ) 老师荷伫咧讲话。( 老师站着说话) ( 3 ) 伊倒伫咧看电视( 他躺着看电视) ( 4 ) 大家围伫咧看闹热( 大家围着看热闱) ( 5 ) 伊提许个玉伫咧看。( 他拿着那块玉看) 。( 6 ) 伊戴帽仔伫咧做工( 他戴着帽子干活) ( 7 ) 阿母狂伫咧煮饭( 妈妈急着做饭。) 除( 7 ) 中v l 为心理动词,表示主语在施行v 2 时的心情外,其他各例,v i 均 为状态动词,表示v 2 的进行方式或姿势。例( 7 ) 删去“v 2 ”句子不成立。其他各 例删去“v 2 句子依然成立。当v 1 后加宾语时,v 1 、v 2 之间的“伫咧”有语义交 叉的倾向,如例( 5 ) ( 6 ) 相对于v l ,“伫咧 位于动词之后,表示v 1 动作造成的 状态的持续;相对v 2 ,“伫咧 位于动词之前,可表示v 2 动作正在进行。 7 3 3 2 例( 1 ) ( 6 ) ,若删去v 2 ,“伫咧表状态持续的意味很明显。换句话 1 1 】。方状”这一概念刘一之( 2 0 0 1 ) 提出,用以区别“情状”。状态”等术语。一般认为“v l 着v 2 ”中v l 是 从方式或手段上对v 2 作出限制。丽根据刘氏研究,v l 不仅可以表示v 2 进行时的方式、手段,还可是表情、 心情、姿势、姿态等,“方状”则用以代表v 2 进行时的方式、手段、表情、心情、姿势等的作用。 第2 章从角美话看闽南方言的持续体 说,角美话中的“学生坐伫咧”,与普通话的“学生坐着 ,二者所表达的意思是大 致对等的。但有意思的是,当角美话的“v l + 伫咧 ,与v 2 结合后,“伫咧 表持续的 意味却明显减弱,反倒表现出很明显的处所义。也就是说: ( 1 ) a 学生坐伫咧听课 ( 2 ) a 老师符伫咧讲话 b 学生坐着听课 b 老师站着说话 ( 1 ) ( 2 ) 中的a 句,虽然都是从b 句普通话直译为角美话后所得的句子。对译 后,表面的结构并无明显的变化。但是内在语义却有些不同。如,“坐着听课译成 角美话,能且只能说成“坐伫咧听课 。可对于角美人来讲“坐伫咧听课 ,实际上 是“坐在那里听课 的意思。 “v + 伫咧 与“v i + 伫咧+ v 2 ”格式中,“伫咧”的语义差异,在语音上也有所表 现。当v 2 不出现时,v 1 后的“伫咧”处于句末,常读为 t i 3 3 e o 。如果后加有v 2 , 即“伫咧”位于v 1 与v 2 之间,则自然转读成 t i 3 3 a s s 。且被调查人都一致认定 t i 3 3 a 5 5 实际上就 t i 3 3 h i a 5 5 ( 角美话“伫遐”,即“在那里 之意) 快读的结果。 , 角美话“伫咧”是否真有处所义? 若有,它的处所义从何而来? 处所义与持续 义有何关系? 这些问题关系到我们对角美话持续体标记的构成、演化轨迹等的认识。 为此,我们另立一部分专门对其进行探讨,详见本文第四章。 2 2 4“g l + 持续体标记+ v l + 持续体标记+ v 2 刀 普通话“着 常出现于此格式。其中“v l 一般是动态动词,v 2 后面通常紧接 着表示完成意义的成分。“v l + 持续体标记表示动作的进行,两个“v l + 持续体标记 重叠更明显地表示了v 1 动作的持续进行。“v l + 持续体标记+ v l + 持续体标记+ v 2 1 整个格式可以表示,在v 1 持续进行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表示 在v 1 进行中,外界发生了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又对v 1 产生了某种影响。或还可表 示在v 1 进行中,施事本身发生了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又对v 1 产生了某种影响,如: 他们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数着数着就数乱了 我洗着洗着,没水了 跑着跑着,鞋带儿掉了 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l 】此格式语义的归纳参见刘一之( 2 0 0 1 ) ,北京话中的“着( 吐e ) ”字新探第四章第四节的分析。下列例 举也多采自此书此章节。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游着游着,腿抽筋儿了 一 其他方言的持续体标记也常用于此格式。但角美话的“伫咧”却几乎不用于此。 对应“v l + 持续体标记+ v i + 持续体标记+ v 2 格式,角美话多直接重叠v 1 ,持续体 标记不再出现。如: 偶讲讲煞相骂起来( 他们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走走,鞋带仔煞落去( 跑着跑着,鞋带儿掉了) 看看,煞咽去矣。( 看着看着睡着了) 此格式中,重叠的v l 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表现在,其间可以有较长时间的停顿; 二者相连并不发生连读变调,而各读本调。比较: a 看看( k h u a z l k h u f i 2 1 ) ,煞明去矣 b 看看( k h u p l 也k h u a 2 卜匏 ) 着出去矣( 看看就出去了) 根据角美话的变调规律,a 句中两个“看”都读本调,说明其相对独立,且“看 看”与其后成分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b 句中的“看看”均读变调,说明“看看” 更多是做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从语义上说是,表示短暂或带有随意性的查看,“看看 与其后的成分联系紧密。从句型的角度看,a 旬应为复句,b 旬则属单句。 如要强调v 2 发生时,v l 正在进行,可在v l 前加进行体标记“咧 ,然后重叠 “咧v 1 。如: 咧用咧用煞用了矣( 用着用着就用完了) 咧讲咧讲煞咽去矣。( 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相对直接重复v 1 ,此用法较少使用,且感觉不甚自然,有点硬译普通话说法之 嫌。可能是受普通话影响而出现的用法。 角美话的持续体标记“伫咧 不用于此格式,进行体标记“咧却可以,这似 乎可以证明v 1 所在分句,是用以表示动作的持续进行,而非状态的持续。 2 2 5 “v + 准宾语+ 持续体标记一 2 2 5 1当“伫咧 放在含有准宾语的述宾短语之后,往往不再表示持续意义,而 是表达说话者对某一状况的主观评判。为使说话者的感受明了化,说话者往往要自 设语境。表现在句型的选择上是,此结构较少出现于单句中。如: ( 1 ) a ) 伊比汝加看三遍,免讲考比汝较好 b ) 伊比汝加看三遍伫咧,免讲考比汝较好 a ) b ) 两句的基本意思是“他比你多看了三遍,难怪考得比你好 。所不同的是: 第2 章从角美话看闽南方言的持续体 a ) 旬述宾短语后不加“伫咧 ,只是对他考得好的原因的一般性陈述,基本不带有主 观色彩。b ) 旬述宾短语后加“伫咧,除了透露他考得好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表达 说话者对“他多看三遍”的做法的赞赏,同时表明“看三遍 在说话者看来是很多 的,正是这个差距导致了“他比你考得好”的后果。也即本句的重点不在于陈述“他 考得好的原因,而在于表明,“多看三遍”与“少看三遍 ,在说话者看来差距是 很大很明显的,是导致二人考试成绩存有高下的关键所在。 ( 2 ) a ) 这项物件我拢总做三日。 b ) 这项物件我拢总做三日伫咧,汝才出十箍银,欲倒落会趁的啦。( 大意: 这件东西我总共做了三天,你才出价十块钱,我哪有赚头呢? ) a ) 客观描述我做这件东西所花的时间,并未对“三天 是长是短做出评判。b ) 在“三日 之后加“伫咧 ,则表明在说话者看来,做这件东西花三天时间是很长的, 对其价格本有较高的期待。当别人出价十块钱时,其反应是对此价格存有不满。据 此,我们就更能确定说话者对所花时间长短问题所持的评判态度。与其说,说话者 是对价格的不满,不如说是说话者认为其付出的劳动时间与价格之间存在着较大的 差距,这种差距的评判最终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 ( 3 ) a ) 小明比小荚矮一公分 b ) 汝讲伯二个平平悬,实际上,小明比小英矮一公分伫咧( 你说他们俩一样高,实 际上,小明比小英矮了一公分呢) a ) 句客观上描述了小明和小英的身高差距。b ) 在“矮一公分 之后加“伫咧”, 表明说话者很在意这一公分的差距。在说话者看来,哪怕是一公分,也是差距,而 且是不小的差距。正因为差距的客观存在,加上说话者主观上强化了这一差距,间 接地反映了说话者对“你说他们俩一样高”说法的质疑和反驳。 为了使强调意味更明显,还可以在该述宾结构前加上“整整”等副词。如: ( 4 ) 汝整整比伊减考五分伫咧,犹敢讲欲去看电视。( 你成绩整整比他少了五分,还敢说 要去看电视。) 2 2 5 2“v + 准宾语+ 持续体标记 使用特点 通过上述例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 1 ) 角美话当“伫咧 放在含有准宾语的述宾短语之后,会使句子在语义上出 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说话者对动量宾语、时量宾语、数量宾语所表述的次数、 时间、数量进行主观的评价,其结果通常是认为,客观存在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容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忽视的,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显性的差距不大,但其影响力也是不小的。正是存在 这样的语义特征,角美话的“动形+ 准宾语+ 伫咧”格式中的准宾语所含的数词通常 不是单数,若使用不定量词或形容词充当宾语,则不用表示“4 , 少 意义的词,如 “一点仔”、“一寡仔”、“淡薄仔 ( 一点点) 。如: 即领衫仔长勿会少即领衫仔长勿会少伫咧 即领衫仔长淡薄仔即领衫仔长淡薄仔伫咧 ( 2 ) 由于不同人立场不同,所持参照物不同,对同一情况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评 判。在说话者看来是差距很大的情况,在听话者或其他人看来可能不是很大,甚至 是可以忽略。同时,说话者之所以强化差距,往往是针对听话者的某种说法或做法 而发的,是对对方说法或做法的反驳,至少是不赞许。因此,说话者一旦使用“动 形+ 准宾语+ 伫咧这样的话语,于听话者,多少会产生不悦之感,认为对方有意夸 大差距的严重性,是在有意无意地表达对自己的不满,从而造成对话双方的对立。 也就是说,此类格式,常潜隐着微弱的挑衅意味,平时交际过程中可能会回避使用。 对这样句子选用与否,什么情况用,可能会受个人文化背景、文化程度、个人习惯、 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2 3 角美话持续体标记“伫咧刀特点小结 结合上述的分析,现将角美话持续体标记“伫咧”,与普通话“着 的用法有较 大区别的地方,作一番粗略的整理,姑且称之为持续体标记“伫咧”的特点。 2 3 1 “伫咧刀和“着刀均可表示状态持续,但所谓“状态 的含义有所不同。 结合角美话的语言事实,参照施其生( 1 9 8 5 ) 对汕头方言持续情貌的分析,我 们认为角美话“伫咧 所表示状态持续的“状态含义要比普通话广,至少包括:1 ) 表示具有 + 状态 语义特征的动词的状态的持续。如“鱼犹活伫咧”、“侬拢坐伫咧”。 此用法与“着 大致相当。2 ) “着 用于具有 + 持续 卜状态 语义特征的动词之后, 通常都表示行为的进行。在角美话中,这类动词后也可以加上“伫咧”,但表示的是 有某种状态性的结果形成并且保持着。此时“伫咧 是不能以“着”对译的。如“肉 切伫咧 ,是说肉切好了并且保持切好的状态。“伫咧”还可跟在动结式之后,如“衫 仔洗好伫咧一。3 ) “伫咧 可以用在 一持续 一重复 动词之后,如“来“去 之后, 表示某种状态性的结果遗留下来并且持续着。如“伊来伫咧”,说明他来之后一直呆 着没有离去,普通话“着 则无这样的用法。 2 3 2 动词后的搿伫咧一只能用做持续体标记而不能作为进行体标记。 第2 章从角美话看闽南方言的持续体 普通话后附于动词之后的“着 既可表示动作行为所形成的状态的持续,如“门 开着”;也可表示动作行为本身的持续,即通常所说的进行体,如“他唱着歌”。角 美话用于动词之后的“伫咧 只能用于表达状态的持续,不能用做的进行体标记。 角美话进行体标记位于动词之前。简言之,角美话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相对动 词在语序上有前后的对立。 2 3 3 持续体标记“伫咧 后面不能出现受事宾语。 “v + 持续体标记 格式中可以插入受事宾语的位置大致有三,如下图所示: 鱼 v 鱼 持续体标记 坌 根据受事宾语所处位置不同,包含受事宾语的、表持续意义的句子可分为以下 三类。我们以“我戴着帽子 为例,来看看角美话持续体标记与受事宾语之间的位 置关系,并与普通话做对照。 角美话普通话 宾语在标记前e 型( o + v + 标彳己)帽仔我戴伫咧。帽子我戴着。 o 型( v + o + 标事己)我戴帽仔伫咧。 我戴帽子着。 宾语在标记后9 型( v + 标- i 5 + 0 )宰我戴伫咧帽仔。我戴着帽子。 考虑到e 型主要是为起强调受事宾语的作用,才将宾语提前,可能不是用以观 察受事宾语与持续体标记间的位置关系的最佳对象,故暂且先观察角美话和普通话 对e 型的选择。角美话采用 而不采用 ,说明角美话持续体标记“伫咧 后不i 能有受事宾语。受事宾语紧跟在动词之后。普通话受事宾语则必须跟在持续体标记 之后,而不能紧跟在动词之后。现将e 型情况考虑在内,两种语言持续体标记与受 事宾语的位置关系,及由于二者位置关系不同导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