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类型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医药行业.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类型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医药行业.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类型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医药行业.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类型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医药行业.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类型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医药行业.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近年来,并购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企业实现超常规发展和 提升业绩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 发展,以并购为特征的医药行业的重组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了解医药行业的 并购现状,分析医药行业并购与绩效的关系,本文以发生并购的医药行业为研究 对象,分析其并购动因,探索其并购方法和并购绩效,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相应 的政策建议。 本文在综述企业并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回顾国内外并购的研究成果,结合 医药行业并购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适合我国医药行业并购的内外部动因。文 章以沪深两市a股2002 年2006年发生相关并购和多元化并购的133家医药上 市公司为分析对象,在控制公司规模、公司成立年限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并购 类型和并购绩效之间相关性的假设,构建并购类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模型。 通过整理这些公司从并购前一年到并购后三年共五年的财务绩效指标, 对相关数 据进行定量化的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相关并购和多元化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二、在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和并购后两年,发生相关并购的企业绩效有所 提高,并购后三年绩效出现下降,但是和并购之前相比企业的整体绩效上升;进 行多元化并购的企业虽然在并购当年绩效得到提高, 但是并购的长期绩效并不理 想,和并购之前相比绩效反而下降即出现了折价效应。从总体上说,相关并购在 短期内能够提升企业的绩效,而多元化并购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说明目前我国 医药公司的并购并没有取得理想中较好的回报, 并购之后的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 强。 本文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并购 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旨在为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理论支 持和实践指导,为医药行业未来的并购决策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医药行业;相关并购;多元并购;公司绩效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erger and acquisition(m correlative;diversificati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企业并购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已经成为资本集中和组织成长的一种重要方 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先后有五次大的并购浪潮,完成了资本的迅速 扩张,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资产结构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在很大程度上促 进了一批大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在我国, 上市公司并购的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1993 年, 我国发生了第一起以控制权为转移目的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例深圳宝 安收购延中实业,自此拉开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序幕,并购活动的速度以及并 购金额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市场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使得各行业经 济架构趋于成熟和稳定,收购兼并逐渐成为公司资本运营和投资的重要手段,并 购行为在加速企业扩张、促进企业资本有效运营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9 年度,沪、深两市共有 95 家上市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资产 交易规模总计达 3,205.96 亿元,其中沪市 60 家,交易规模达 2,471.11 亿元,深 市 35 家,交易规模达 734.85 亿元。沪、深两市参与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总数及 交易资产总量均创下了历史记录。 并购重组整体呈现出涉及行业广、 交易金额大、 热点领域集中等特点, 市场涌现出多起控股股东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整合核心资产 实现整体上市,以及跨沪深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等影响力空前的并购重组案例,体 现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1。上市公司并购的热点集中在与产业整合、 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需求较密切的电力、钢铁、房地产、航空航天和医药五大行 业。 同我国任何一个行业一样, 医药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 而变得越来越高。自 1990 年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处于快速的发展之中。医 药行业的行业技术、资本密集度高,行业利润相对较高,这就使得其行业内部的 激烈竞争成为可能。公司收购成为整合社会优势资源的最佳手段,跨行业的并购 重组以及行业内部的重组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而且越来越多的非医药上市公司开 始涉足医药领域, 因而形成了 1998 年至今的医药行业并购浪潮。 从 2000 年开始, 我国医药行业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使得医药市 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也推动了医药行业战略并购的发生,医药行业并购比例 不断上升,见表 1.1。在 2009 年沪深 a 股重大资产重组六大行业中,医药行业 的交易总额为 123.42 亿元,占全部交易总额的 3.85%,置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上交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课题组. 上市公司 2009 年度并购重组资产评估专题分析报告. 2010-4-15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 67.58 亿元,评估值为 124.10 亿元,平均增值率为 83.63%。 表 1.1 医药企业并购比例 从以上数据可见,医药行业在整个并购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鉴于 此,研究我国医药行业的并购绩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择 医药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购战略类型在医药行业中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近年来,并购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企业实现超常规发展和 提升业绩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并购重组数 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学者对并购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 研究成果,其中并购重组的绩效研究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本文研究上市 公司并购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丰富我国并购绩效研究领域的理论内容具有一定 的理论意义。 中国并购评论的资料显示,1998 年以来医药类行业并购重组的情况较 多,比例也较高。风起云涌的并购浪潮提高了医药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给医药行 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来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医药上市公司在选择并购后企业的绩效是否有变化?并购是否能提高企业 的效益?不同的并购类型对企业的绩效又有何不同的影响呢?这些对医药企业 并购的选择以及后期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对医药行业发生的并购 事件进行相关分析后,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医药行业并购类型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 系,对以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选择并购类型、在并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 并购后对企业的进一步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类型的选择与企业绩效的关 系,比较并购前后企业的绩效是否得到了改善。根据回顾文献得出的结论,大部 分学者对于目标企业的研究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通过并购企业绩效能够得到 明显提高,而对于收购企业来说,并购能否提高企业绩效?并购对企业绩效影响 的持续性如何?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学者有不一致的结论,因此本文研究的公司绩 时间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 医药类并购比例(%) 6.727.749.9 10.611.29.4 9.8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 效仅针对收购方。 文章以并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 结合我国医药行业的行业特点分析了并购类 型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 excel、spss 等软件进行了 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分析了并购类型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1.4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以2002到2006年发生并购的医药企业在并购前后的财务数据为基 础来分析并购类型和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框架如图 1.1,文章一共包括六 章: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文 章结构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本章首先分别按照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 论述和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评述。其 次是理论基础,包括并购的概念、分类;企业并购绩效的理论基础以及企业并购 绩效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为我国医药行业并购分析。 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医药行业并购的发展 历程,其次分析我国医药行业并购的特点,最后基于医药行业的行业特征分析了 医药行业发生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 第四章为实证研究设计。本章首先说明样本的选择与来源,然后提出本文的 假设,介绍了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 第五章为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本章首先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建立 模型, 通过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我国医药企业不同的并购方式对企业绩效 的不同影响。 第六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章首先回顾了本文的分析过程并总结了本文的 主要结论,其次指出了本文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 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5 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以往的文献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所有行业为样本,直接研 究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企业在并购前后绩效的差别,或者分析不同的并 购类型对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 但是从单个行业角度出发分析并购类型与并购绩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 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行业因素在并购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各个行业 自身的特点对于处于该行业的企业选择并购的类型以及并购的绩效有着不可忽 略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特定的行业医药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医药行业 特有的并购动因以及并购类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图 1.1 文章框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三章 我国医药行业并购分析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2.1.1 国外并购绩效的文献回顾国外并购绩效的文献回顾 1. 基于事件研究法基于事件研究法 dodd和ruback(1977)分析和研究了19731976年期间发生的172次典型要 约收购事件,结果发现: 收购方公司的股东在收购事件前 13 个月的时间里能够 获得相当显著的正超常收益率, 在事件发生日目标公司也能获得相当大的超常收 益率。 jensen 和 ruback(1983)在总结了 13 篇文献的研究成果以后,得到的结论是 并购使得目标公司的股东平均收益为 50%,其中敌意收购的平均收益超过 30%; 两家企业的合并价值收益在并购以后增长了 8.4%,并购提高了收益。 loder 和 martin(1988)通过研究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在 1966 年1986 年间发生并购的案例发现,在并购前后目标公司获得较为明显的超额 收益, 而并购方公司的股价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 在并购后三年存在超额负收益。 healy 、palepu 和 ruback(1992)选择的样本是 1979 年 1 月到 1984 年 6 月之间发生的金额最大的 50 个并购案例。他们把宣告并购时并购方和收购方的 综合股价报酬与经营现金流量报酬联系起来,结果发现在并购宣告时,并购公司 的股东收益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反而有不明显的亏损,而目标公司股东普遍获益, 他们在按照市价的比例加权平均收购公司的超额报酬和目标公司的超额报酬后 发现集团公司在并购宣告时的加权平均超额报酬显著为正2。此外他们还发现并 购之后, 行业调整报酬率则呈现递增趋势而企业未经调整的现金流量报酬率呈递 减趋势, 接着他们研究行业调整报酬率的增加是否建立在减少研究发展支出的基 础上,事实表明集团公司在并购以后显著提高了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 schwert(1996)研究了 19751991 年间发生的 1814 个并购事件后得出, 在事 件窗内并购公司股东的没有得到显著的累计超常收益, 而被收购公司股东的累积 平均反常收益为 35%。 bruner(2002)在对19712001年国外学术界有关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的130篇 2 healy, p.; palepu, k. g. and ruback, r. s. “does corporate performance improve after merge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2(31)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6 论文作全面汇总的基础上指出, 收购公司的股东收益要远远低于目标公司的股东 收益。具体来讲,收购方的股东收益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有负的趋向,而 目标公司股票价格会上涨,一般会达到 10%-30%的股票超额收益,而且在统计 上是显著的,同时收购公司的长期业绩随着时间推移呈现递减趋势,目标公司和 收购公司综合的股东收益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camine o maghi(2008)研究了 1988-2004 年间医药上市公司的绩效,发现并 购活动给企业的研发投入、产出及生产带来统计上显著的负影响,并在事件期内 持续不断地损害并购公司股东的财富。 2. 基于财务指标法基于财务指标法 meeks(1977)以公司的利润为核心指标,研究 1964 年至 1972 年间 233 例 兼并事件, 将每个公司在收购要约之前利润的加权平均值与收购后的账面利润进 行比较,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并购公司的盈利能在并购事件发生 3 年和 5 年以后, 显著下降。 mueller(1980)研究了德国、比利时、瑞典、英国、法国、美国及荷兰等 7 个 国家的并购绩效,重点对资产利润率、权益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等 3 个指标进行 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并购行为中收购公司的规模明显比目标公司的规模大, 而且与其同类公司和目标公司相比收购公司通常都成长地更快,同时其资产负债 率也相对较高。 kaplan(1989)针对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以美国 1980-1986 年 7 年间发 生的 76 起较大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的净现金流量和经营收益在并购 后的三年内都有所增加。denis 和 kruse 以经过行业调整后的 ebitda 作为并购 后考察公司业绩的指标, 选取业绩下滑的 350 个公司, 结果发现有 69%的样本在 业绩下滑的情况下选择资产重组。 clark 和 ofek(1994)研究发现,对于由于陷入困境而选择并购的企业在兼 并后的三年内,企业的现金流量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兼并后两年以及三年 内,股权累积投资回报分别为-21.9%和-26.5%,均显著小于 0。 megginson,moregan(2000)以 19771996 年间发生的战略并购的 204 家 企业为研究对象, 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后发现长期并购绩效与企业并购前后的企业 集中度变化有着显著正相关性:在并购后三年内,集中度每减少 10%,公司的经 营绩效会降低 1%,相应的股东财富也会减少 9%, ,还会导致经营现金流减少 1.2%,最后致使企业价值缩水 4%。 klausgugler(2003)等分析了全世界过去15年收购的效果,结果显示总体而言, 收购能够显著增加企业利润; 大部分小公司的收购行为会增加利润而大部分大公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7 司收购行为却使得公司的利润和效率降低, 并购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资本配置的 效率。 patricia m . danzon(2007)考察了 1988 年到 2001 年间医药行业的并购事件, 指出和规模相同但是没有进行并购的企业相比, 通常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通过并 购使企业价值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运营利润的增速却有所放慢。 2.1.2 国内并购绩效的文献回顾国内并购绩效的文献回顾 1. 基于事件研究法基于事件研究法 高见(2000)通过比较 1997-1998 年沪、深两市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在重 组前后的市场表现,认为和收购方相比被并购方在公告前或公告后较长的一段时 间内,有相对较高的超额收益率,但是在统计上差异并不显著;在并购重组对企业 经营业绩的潜在影响方面, 从一定程度上讲短期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没有中短期 的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明显。 李善民、陈玉罡(2002)以 1999 至 2002 年 12 月之前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 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比较不同类型的收购对财富效应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在 收购行为中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变化不明显, 但是并购行为能够显著增加收购公 司的股东财富;而且不同的并购类型对财富效应的影响也不同:法人股和国家股 比重最大的收购公司的股东能获得显著的财富增加,而股权种类结构对目标公司 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张新(2003)收集整理了 1993 至 2002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事 件,对并购重组前后的平均股价、累计平均收益率、累计超额平均收益率以及并 购重组披露前后各年的财务指标依次进行分析, 发现目标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使得 企业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标公司的财务指标有所改善,股票溢价超过国际 平均水平; 但是并购对收购方的股东收益和企业财务绩效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 响。 张宗新、季雷(2003)指出中国的证券市场同样存在“并购公司股东损益之 谜”。他们以 1999 年至 2001 年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的方法进行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并购公司在实施收购之后其股东权益没有得到显著增加,反 而出现了权益受损的现象,收购公司流通股股东的财富受到了损害。 朱宝宪、陈慧遐(2004)以 2003 年的 148 个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利用股 价法对并购效应进行了分析, 发现并购事件为目标公司的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超额 收益,而且这种市场反应在短期内更为强烈。 胡怡(2006)运用超常收益法对 2002 年间医药并购样本进行分析,认为目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8 标公司在特定区间里并没有能获得累积超常收益, 而收购方在该区间里可以获得 一定的累积超常收益。 徐维兰,崔国平(2008)选取我国 2002 年发生的并购重组作为研究对象进 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四种并购类型中,无偿划拨类的上市公司绩效在并购前 后无明显变化,购买股权和母公司改造类的公司在并购后业绩得到明显改善,再 次说明政府控制决策只能有短期的影响,不能真正提高市场的有效机制。 关超,段进东(2009)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从 2003 年 至 2008 年间的 342 起并购事件,得到以下结论:生物制造业和医药流通业的超 额收益率较低,甚至显著为负;中药行业及化学制药行业有较高的超额收益率; 从长期来看,混合并购的绩效表现大大优于其余两种并购类型,因为纵向和横向 并购的超常收益率都明显低于混合并购。 2. 基于财务指标法基于财务指标法 原红旗和吴星宇(1998)研究比较了在 1997 年重组的公司在重组前后的 4 个会计指标,发现重组当年和重组前一年相比,样本公司的每股收益、投资收益 占利润的比重和净资产收益率有所上升,同时负债率有所下降,结果表明重组对 公司来说是有效的。 郭来生(1999)研究 1998 年发生重组的上市公司,通过比较重组前后公司 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每股收益和每股收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 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等指标的变化,考察了并购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结果发现资产置换类的并购显著增长企业的绩效,而控制权转让类、资产剥离等 其他三种并购的业绩变化不大。 冯福根、吴林江(2001)运用财务指标法分析检验了 1994-1998 年间我国发生 并购的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并购使得上市公司的 绩效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而且在并购后不同的时期内,不同的并购类型对绩 效的影响不相一致。 方芳、闫晓彤(2002)采用对比财务数据的分析方法,根据所披露的上市公 司的并购信息,研究了在 2000 年发生并购的公司的并购绩效,得到的结果和冯 福根相同。同时,其实证检验结果还表明,和纵向、混合并购类型相比,横向并 购的绩效要明显优于另外两种。 朱宝宪、王怡凯(2002)考察了 67 起在 1998 年发生的转让控制权的并购案 例,运用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绩效的评价标准,得到以下结 论:从总体上看,在并购之前这些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绩效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水 平,而且绩效还呈现出连年下滑的趋势;但是通过并购,在并购之后的第一年和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9 第二年,两个财务指标均显示公司的绩效连年上升,还超过了市场的平均水平, 因此并购后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确实得到了显著的改善3。 李善民, 朱滔(2005)选择了中国 a 股 84 家在 19992001 年发生兼并收购的 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以总资产收益率和经营现金流量来衡量和比 较上市公司在并购前后的业绩, 并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 他们认为, 行业相关性、 交易溢价、收购比例、相对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都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主 要因素,利用这些因素可以对并购后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进行解释。此外,上市 公司在并购当年绩效有较大提高,之后绩效开始下降甚至抵消之前提高的绩效, 总体上来说并购对并购公司的绩效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作用。 李善民(2005)学者选取 2000 年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搜集重组 前一年、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两年的财务数据,对指标体系进行精简,确定提取的 主成分的权重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发现只有收缩类公司在重组两年以后公司的 绩效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它公司的并购都没有给上市公司的绩效带来显著变 化。 邱岚,王一涛(2006)研究 2000 年-2002 年间发生的以合理的现金支付对价 的并购案例, 结果显示合理现金支付并购对价的方式没有给医药行业的整合带来 明显收益,尽管在理论上它最可能体现市场运作的特点;研究结果还发现并购后 只有少数公司的绩效发生好转,并购没有给医药行业的公司运营带来正的收益。 王旭,史锐(2007)选择中国制造业,以该行业 77 家 2000-2002 年发生并 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 7 项财务指标构建综合得分 模型,计算出各公司不同年度的综合得分,通过检验并购前后综合得分的差值来 比较企业绩效的变化。结果表明,并购对绩效的影响总体上不是很显著,而且有 明显的波动趋势;并购方式的选择对公司并购之后的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李志刚、陈守东(2008)运用因子分析法对 2003-2004 年沪深两市发生收购 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81 家公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并购在短时期内会改善公司 的绩效,但是长期结果显示,公司并购并没有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具体来说, 收购公司在发生并购的当年企业绩效有较大的提高,随后绩效变出现了下滑,下 降程度甚至大于并购当年绩效的上升幅度, 并购并没有给收购方的经营绩效带来 实质性的提高;而针对目标公司而言,并购当期公司的绩效出现下降,但是并购 以后公司绩效上升,也就是说公司并购提高了目标方经营效率。 张小倩(2009)为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综合绩效,选取 2004 年发生 并购的 45 起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并购事件给大部分企业带来 了显著的收益,并购之后的一两年内特别是在并购的第二年效果最为显著,也就 3 朱宝宪,王怡凯. 1998 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实践的效应分析j. 经济研究. 2002(11)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0 是说大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可观的增长,但从并购第二年开始,企业的综 合绩效明显发生下降,从总体上看还要低于并购前的绩效水平,这与李志刚 (2008)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企业的发展实践中,并购并没有 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结果,并购绩效从整体上来讲都呈现下降趋势。 何晓莹,牛霞(2009)研究发现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后有比较明显的协同 效应,医药上市公司绩效有所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并购给中国医药上市公 司带来的外延式“发展”。文章以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协同效应对 2002 年-2007 年间发生并购的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以财务指标的数理统计方法对 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进行衡量, 并且将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变化特征与所有 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并购双方,目标公司往往能得 到业绩上的提升,而对于并购公司的业绩,结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从并购类型 的角度看,对不同的并购类型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 国内外学者分别利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研究了企业并购对企业绩效 的影响,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国内外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绩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 义。但是之前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研究方法。使用事件研究法的前提是具有有效的证券市场,而我国的实 际情况是资本市场不完善,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因此本人认为 不适合采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 2、研究角度。以往的文献一般都是分析所有的上市公司,很少从行业的角 度来分析企业并购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购行为是各个企业、各个行业之间的交 易,因此行业是并购选择的重要依据。各个行业由于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对于并 购发生后的反应不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本文在研究并购类型和并购绩效之间的关 系时选取了单个行业进行分析。 2.2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2.2.1 概念界定概念界定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的兼并和收购(merger palepu, k. g. and ruback, r. s. “does corporate performance improve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2 after merger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2,31 45jensen,m.and r.ruback.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3,11 45kaplan, s.n.,and weisbach, m.s.the success of acquisitions: evidence from divestituresj, journal of finance,1989 47klaus, gugler. wealth destruetion on a massive seale? a study of acquiring-flrm returns in the recent merger wavej, thejournaloffinanee,2003,60 48loder, martin “risk reduction as a managerial motive for conglomerate mergers”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8,12 49meeks, disappointing marriage. a study of the gains from merge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50mueller d.c., a theory of conglomerate mergersj. quarterly journal 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