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刘辰翁是我国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他的须溪集在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 时他还是优秀的文学评点家。他在晚年隐居时,评点了大量前人诗文,着力于“开 眼目于后来”,为我国文学作品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拟以二十世纪以来刘 辰翁研究情况为基础,考究须溪词演变历程,分析须溪词作写作手法,探求词作 中体现其自身的文学思想。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一、本部分详细考察了二十世纪以来对须溪词和刘辰翁诗文、评点的研究, 几乎参阅了这一时期刘辰翁研究的所有文章和书籍,将其依照时间的顺序分为开 拓期、奠基期、成熟期、延展期四个阶段,认为二十世纪至今对刘辰翁的研究经 历了一个由冷落到关注,由单一侧面到多角度立体研究的过程。 二、这一部分通过现有材料归纳了须溪词的演变历程,认为须溪词作可以大 体分为四个时期。从初入词坛到借鉴模仿,他写下了许多或婉约华丽或旷达豪健 的作品。经历了家国之难,一转为悲歌慷慨,最后归于混融天成。大致推求了其 思想和作品的演变痕迹,还发现了历来引用的蕙风词话中对须溪论述的一点 可商榷之处。 三、前人有许多从艺术风格角度整体鉴赏须溪词的文章,但是涉及写作手法 的不多。这一部分将须溪词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归于五方面,分别为格律自由灵活, 喜欢转韵;修辞上喜用顶针排比;节奏沉重缓慢,喜用重复;句式口语化,朴拙 自然;结构上喜用长调,辗转自如。这些写作手法使其词作更加灵活跌宕,情感 深沉,收放自如,浑然天成,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刘辰翁既是词坛大家,又是评论巨擘。这双重身份中有许多以一贯之之 处。这部分尝试在词作中透视其自身的文学主张,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其词 作的“歌”和“情”。 关键词:须溪;刘辰翁;研究综述;写作风格;演变历程;文学主张 a b s t r a c t l i u c h e n w e n gw a saf 抽1 0 u sp o e ta tm ee n do ft l l es o u t l l e ms o n gd y n a s t ) ,h i s x u x i s1 y r i c sa n t h o l o g yi nt l l e1 1 i s t o 巧o ft h ew o r dh a d 锄i i l l p o r t a mr o l e a tt h es a n l e t i m eh ea l s ow a sa 1 1o u t s t a l l d i n gl i t e r a 巧c r i t i c h eh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ag o o d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a r e rs c h o l a r sa n ds t u d e n t sa n dm a d et r e m e n d o u sc o 州b u 【t i o n st ot 1 1 e d i s s e m i n “o no fl i t e r 狐鹏i 1 1c k i n ,i k sp 印e r b a s e d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l i u c h e n w e n g s 协c e2 0 t 1 1c e n t u 吼k n o 、nt h el l i s t o d ,o fx u x i sl 如c se v o l u t i o n ,a n a l y s e so ft h ew o r d f o r 、柑t i n gp r a c t i c e s ,a n de x p l o r e dm t h e 、v o r do fi t so 、n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l i t e “l t u r e t h e 向1 1p 印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p a r c s : f i r s t ,t h j st l l e s i si n s p e c t e da j lo ft h ec o 删m e n d a t i o i l s 觚dr e s e a r c h e so nx u x i s l 蜘c ss i n c et h e2 0 t l lc e 哪r e f e rt 0n l i sp e r i o do fa h n o s ta j lt 1 1 er e l a t e da r t i c l e sa n d b o o k s 1 1 1a c c o r d a l l c e 谢t hi t st i m es e q u e n c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p e r i o d s 嬲f o m a t i o n , f o u n d a t i o n ,m a _ t u r e ,e x t e n s i o n it h i i l l ( i te x p 甜e n c e ds u c hap r o c e s st 1 1 a ti tr e s e a r c h e d f r o ms n u bt op a yc l o s ea :t t e n t i o na 1 1 df 如mt 1 1 es o l es i d et oam u l t i p l ep e r s p e c t i v e s t 1 1 r e e - d i m e n s i o n a ls t u d y s e c o n d ,“sp a ns l 删m e d 印t l l el l i s t o r yo fm ee v o l u t i o no fx u x i sl 河c st 1 1 r o u 曲 e x i s t i n gm a t e r i a l s ,r e c o g l l i z e dt h a tx u x i sl y r i c sc a nb er o u g m yd i v i d e di n t 0f o u r p e r i o d s f r o mj u s te n t e r e d t oi i l l i t a t e d ,h ew r i t em 觚l yp o e m sw h e t l l e rg e n t l eg o r g e o u s w h e m e r 丘e e 砌r 皿b i t e d a r e ru n d e r g o i i l gan a t i o n a ls u b j u g a t i o n ,m ss 够l et u m e dt o e l e g ) ,g e i l e r o u s ,a i l dl a s tt u 玎lt oh 锄。血o u sa n dn 删,g e n e r a lc a l c u l a t i o no fi t s t h i n “n g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t l l ew o r k 仃a c e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 、ea l s of o u i l dt l l a tt h e p r e v i o u ss t a t e m e m st h a tm a yb eo fq u e s t i o n d b l e 1 1 1 i r d ,m a l l yo ft h e i rp r e d e c e s s o r sp e r s p e c t i v et h eo v e r a l l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 x u ) 【i s l 州c s 珊i c l e ,b u tf e wi n v o l v e di n 、砌t i n gp r a c t i c e s 1 1 1 i sp a n 、 r i l lb e 甜抽u 讪l et ot 1 1 e f i v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w t i t i n g ,s u c ha s 丘e e l yn e x i b l em a t r i c u l a t i o n s ,c o n v e r s i o n r h y m e ,m er h e t o r i cl o o pm e t l l o d a 1 1 dp a r a l l e l i s m ,r h y t h m sb e c o 蚵n gh e a v ys l o wa n d r e p e t i t i v e ,n a t u r a ls e n t e n c es p o k e n ,l o n gm e l o d i e so ns t r u c t u r e ,q u i t ee a s i l y t h e s e 、砌t i n gp r a c t i c e sm a d ex u x i sl 如c sn e x i b l e ,e m o t i o n sd e e p l y ,舶e l y ,n 棚l l ya n d r e c e i v e dav e r yg o o da r t i s t i ce 矗e c t f o u n h ,l i u c h e n w e n gi sb o 也a ne x p e r to nl 徊c s 锄dag i a i l tc o m m e n t 1 1 1 i sd u a l r o l eh a dm a n ys 锄ep l a c e s t h i sp 甜t 巧t op e r s p e c t i v e1 1 i so w nl y r i c so nl l i s l i t e r a n l r ea d v o c a t e ,c o m b i n et h j s铆os 例= u s e s ,a i l d a 1 1 a j y s i sm e“s o n g s a n d “e m o t i o n ”仃o m1 1 i sl y r i c s k e yw o r d s :x u x i ;l i u c h e n w e n g ;r e v i e w ;、砸t i n gs t ) r l e ;c o u r s eo fe v o l m i o n ; l i t e r a r ya d v o c a t e e v o l u t i o n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塍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刘辰翁( 1 2 3 2 1 2 9 7 ) ,江西庐陵人,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字会孟、号须溪, 又号须溪居士、须溪农、小耐。门生或后人则称其为须溪先生。元朝灭宋后,成 为宋朝遗民,一直未曾出仕。专心于评点书籍,其中时有真知灼见。生著述颇 丰,其词为宋末遗民词人的杰出代表,在我国词坛和文学评论史上都具有不可替 代的地位。 , 然而近代以来对于刘辰翁的研究,至今还没有专门的著作出版,没有形成与 其词作水平相称的研究规模。这和刘辰翁作为词坛大家的地位是不够相称的。本 文从刘辰翁的词风演变入手,以作者生平为序,着力于分析作者在不同社会背景, 人生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词风。并根据风格推求作者其它一些作品的产生时间。 这种以作者生平推断作品时间的方法虽然久为沿用,但在须溪词研究中尚属首 次。并且的确考证出以往对须溪词判断的一些不实之处。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由演变历程而得出须溪词风的变化,而不同的写作手法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词 风,二者密不可分。本文由此考究了须溪是如何建构起自己的词作风格,究竟采 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使得他的词作如此深入人心,感人至深。因此 我们从五个方面出发,加以详细考究,认为这些方法在构建词句内在张力,开掘 词作深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本文还将须溪词和其评点,文学理论结合起来,从“歌”和“情 的角 度进行考究,具有一定科研意义和学术价值。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二十世纪至今刘辰翁研究综述 刘辰翁和刘将孙父子是宋末元初江西庐陵的著名文学家,当时人有“三苏 之比。二十世纪至今,对刘氏父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冷落到关注,由单一侧 面到多角度立体研究的过程。现简述如下: ( 一) 开拓期( 八十年代以前) 1 9 4 9 年以前对辰翁的研究只集中在词作艺术风格的探讨上。郑振铎先生最 早注意到辰翁:“辰翁所作甚多,小令、慢词,皆有隽篇,秉豪迈之资,得自然 之趣,新意亦多。他的伤时感事之作,尤凄然有黍离之痛。随后薛砺若先生也 认为“其词轻灵豪健,兼苏、辛之长,而无所造作矫揉之失,其轻灵之作,不 亚小晏、秦郎。其豪健本色之作,多淑世悱恻感慨之音,尤为擅长。”固 1 9 7 9 年以前的辰翁词作研究主要围绕辰翁词作中“国破家亡的哀痛和在民 族压迫下不甘屈服的精神” 加以展开论述,注意到他“痛斥南宋末年贾似道奸 邪的腐朽无能”,“对故国的无限依恋” ,同时,游国恩本文学史认为他“只 是一派愁苦之音,缺乏辛、刘词的豪情壮气”“词里就同时流露了绝望的心情” 而社科院本文学史则认为他“悲酸骨子里”“志多可取,不一味作衰飒之音”。 这一时代最重要的是添加了对辰翁评点的关注,社科院本文学史最早提及 “他是以文学批评家的身分而兼词人的”,并认为他的“批评文学是评点派中的 比较优秀的”。罗根泽先生则用了大段的篇幅在时文评点一节加以论述和举 证,认为辰翁“以全副精神,从事评点,则逐渐摆脱科举,专以文字论工拙 提 出四库提要对辰翁的批评“实则也不尽然”,认为辰翁“就文章言,确有所 见 。此后,最为后世研究者征引的辛稼轩词序也在此时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认为其“特别写出了英雄凄怆的情怀 。 ( 二) 奠基期( 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辰翁研究真正开始走入各家视野。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 9 3 2 年( 本文引白北京版社1 9 9 9 年版) o 薛砺若宋侧通论上海书店1 9 8 5 年版( 根据开明书店1 9 4 9 年三版复印) 3 4 2 页 。十三所高校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中国义学史江西人民 j 版社版1 9 7 9 年版4 5 5 页 吉林大学中义系中国文学史教丰才编写小纽编著中国文学史稿吉林人民出版社1 9 5 9 年版掣皤页 直夏承焘、盛瞍青选注唐宋词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5 9 年版2 0 l 页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4 年版1 4 6 页 。中圈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版6 7 9 6 8 0 页 罗根洋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版 l :1 9 “年版2 6 0 2 6 5 页 。复旦人学中文系古典义学教研纽中固义学批计史上海古籍i 版社1 9 7 9 年版中册1 5 5 页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词作的艺术性上,胡云翼先生承上启下,指出须溪词“不是伤春悲秋的滥 调,而是深切地表达了自己眷恋故国故土的哀愁。其词的特征是用中锋突进的手 法来表现自己奔放的感情,不肯稍加含蓄使它隐晦,不肯假手雕琢使其失真,这 样就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杨海明先生固最先将辰翁放在“江西词派”的背景 下,同时注意到辰翁词作偏于“浙派”“雅词的“伤感性”和“苦语”以及偏 于“辛派”的“真情实感”和“气势奔放”。1 9 8 7 年出版的刘辰翁集 有力 地推动了刘辰翁的研究,校点者段大林先生在前言中从经历、地位、流传、 文献等不同角度对刘辰翁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并着力突出辰翁“非常强烈”的“爱 憎褒贬”、“忠爱的情思、眷恋故国的感慨”以及“笔力纵横,变化莫测”的文风。 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对辰翁文论的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 教研组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着力于对辰翁世说新语评的论述,首先指出 “他的世说新语评,则开了明清两代大量的小说评点的先风。”从而将青木 正儿先生在1 9 3 8 年的猜测大大的提前。其次“特别注意小说的语言和人物”, “注意评论小说中人物语言的口语特色和感情色彩”、“就人物的语言来分析人物 的性格 、“注意到肖像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等角度,认为辰翁“点中了 一些要害”。对辰翁“涉及到对整个小说的看法”之处也加以留意。此后,陈谦 豫先生提出辰翁“对明清时期小说理论的主要队伍小说评点派的形成,起了 开创者的作用”,从而给予了更高的评价。 钱钟书先生博大精深,在人品、行事、艺术观等问题与辰翁均有相通之处, 他在谈艺录中对辰翁的解说深得其神髓。钱先生是最早全面注意辰翁各类 诗文评点的人,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略为归纳。其一:钱先生对辰翁的评点眼光 颇为赞许,并多次征引。“颇能眼光出牛背上帅3 4 ;“刘会孟论词,与其论诗一揆” 嘶2 “西方近人论以文为诗,亦有可与表圣、闲闲、须溪之说,相发明者叩5 ;“深 中雁湖之病”嵋9 后见宋刘辰翁批本世说叹为妙解”,叩0 2 “须溪识殊锐” 叩9 3 “荆公数使刘玄德事,自以须溪所称为最工也。”叩舛其二:钱先生注意到辰翁 对李长吉的评点和对竟陵、渔洋的开拓:“刘、胡、舒辈谓其妙在乎无理而正不 须解”曲6 7 “夫渔洋梦中既与沧浪神接,室中更有竞陵鬼瞰,一脉相承,以及辰翁, 复奚足怪”叫认为辰翁“著眼于常人滑过之一字一句,深文穷究,于诗归 心手相似”,川8 岂非钟谭诗归以说不出为妙之手眼乎 叫0 6 “傅青主霜红 龛全集卷二十三杜遇余论以锺伯敬舆辰翁并称为“慧”,非偶然也一2 8 其 三:钱先生从禅的角度注意到辰翁对严羽的继承:“傅诗揭序所引辰翁言语,虽 。胡云翼选释宋词选上海古籍 j 版社1 9 8 2 年版4 1 7 页 4 杨海叫唐宋词史江苏古籍“j 版社1 9 8 7 年版9 页5 3 5 页5 3 9 5 4 0 页5 4 6 5 4 8 页 白 朱 刘辰翁撰、段大林校点刘辰翁集江两人民出版社 1 9 8 7 年版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中国义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年版1 5 4 1 5 5 页2 1 4 2 1 6 页 8 f 口1 青术正儿著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重庆出版社1 9 8 2 ( 1 9 3 8 年原版) 1 7 6 负 。陈谦豫著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华东师范人学版社1 9 8 9 年版2 0 2 1 页 g 钱钟书著谈艺录中华书局1 9 8 4 年版( 具体负码见角标)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碎金片羽,直与沧浪。诗辨言神韵云云,如出一口。”州2 6 “然则目 辰翁为沧浪“正传”,似无不可,何止胡元瑞所谓“别传”哉? ”蝉2 6 “则钟谭之 隐承辰翁,殆犹辰翁之隐承沧浪欤。”州2 8 和对后世的开启。认为刘氏父子“皆西 汉“外传”、南宗“活句”之支与流裔也”一1 6 “赋诗断章”之法犹禅人之“参 活句”,亦即刘须溪父子所提撕也 叩1 0 “刘辰翁所云“欲离欲近”,是也”。畸其 四:钱先生认为“刘辰翁为西江余闰”同时也注意到辰翁对于江西派的脱离和开 拓:“亦似笑他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己拙,祗以“选体 为厉禁,浑忘西江亦有 “不言名”之教也。丹铅总录盖不知辰翁有激矫枉,遂因噎废食耳”础4 7 吨4 8 “永乐大典卷九百七诗字引刘将孙王荆公诗序,辑本养吾斋集漏 收,一起云:“洛学盛行而欧苏文如不必作,江西派接而半山诗几不复传。n 8 9 ( 三) 成熟期( 九十年代) 这一阶段对辰翁的研究由个人转为文献、考订、群体、情感、审美、美学意 义等诸多问题,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刘辰翁的年谱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 郭预衡先生在段大林先生的基础上对刘辰翁的生平进行了进一步考订,周文康 先生由此衍伸管,刘宗彬先生的刘辰翁年谱 进一步细化,吴企明先生更在须 溪词的注释中详细考订,并撰写了刘辰翁年谱简编作为附录,此后还有刘 辰翁三年漂流行迹补考和刘将孙行踪考辨 对年谱中辰翁携子远吊临 安一事加以补充。 这一时期词作风格上的探讨还在延展,但是有了很多新的内容。张宏生先生 注意到“他笔下的元宵节,总是一片凄凉,而他在描写这种凄凉时又总是对往 日的盛况有着热切的向往 和对自身命运“惜哉不逢时的悲哀;许宗元先生 认为须溪词“堪称丰伟、博大 “婉丽、柔美的一面,对元词有开启的意义”; 陶尔夫先生注意到辰翁的“暮年诗,句句皆成史”,并称其为“史迹的艺术载体” ;顾易生、蒋凡、刘明今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以下简称“顾本批评史”) 认为“愤世嫉俗又怀念故国,以儒家为主又兼通佛老,是刘辰翁的思想特色 称 引他为“庐陵第一流奇人奇书” ;刘扬忠先生将其视为“江西词派的翘楚” ; 吴企明先生的须溪词是辰翁研究上的一部阶段性著作,在序言中,吴先生对 郭预衡土编中固古代文学史长编( 宋辽会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3 年版4 6 2 页 4 周文康刘辰翁生卒年考辨贵州帅范学院学报1 9 9 5 3 。刘宗彬刘辰翁年谱吉安师专学报( 哲学衬= 会科学) 1 9 9 7 9 4 李璞刘辰翁三年漂流行迹补考中国韵文学刊1 9 9 9 2 。李璞刘将孙行踪考辨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1 4 ”张宏生感情的多元选择现代出版社1 9 9 0 年版3 0 页3 5 3 6 页1 1 4 页 许宗元著中国词史黄山书社版1 9 9 0 年2 0 3 贞 4 陶尔夫、刘敬圻著南朱访j 史黑尼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9 2 年版4 7 8 - 4 7 9 页 。顾易生、蒋凡、刘叫今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四朱金元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6 年版4 2 2 页 “刘扬忠著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 【:版社1 9 9 9 年版5 4 8 5 5 1 页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辰翁词的艺术性进行了周到详尽的阐释,堪称辰翁研究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对于辰翁的词论有了更多角度的论述,偏于感性体察和评价的如许 宗元先生称其词论为“用世的伟论”;张惠民先生认为其“揭示辛词的思想情 感内容乃是一种时代与历史赋与的博大沉实,是一个伟大人格处于非常的历史大 场景而产生的悲剧性的情感升华,是一种肩起黑暗、挽回天河的中流砥柱的担当 精神及其备受谗摈销沮而产生的巨大的张力,内充实而外辉光”回。偏于比较的 有认为辰翁与范开、刘克庄一脉相承的;有与与刘克庄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并注 意到辰翁其他诗序的 ;顾本批评史更用一章的内容专门讨论辰翁的诗文批评, 认为他“为诗文创作建立了一般的理论原则,集中在序跋志记,诗词歌赋中表述 并从“不平则鸣,宣导堙郁”、“兴寄深厚,尤贵情真”、“汲古生新,自成名家”、 “气骨适称,率意自道”四个方面详加论述吲。此后周裕锴先生从儒学和美学的 角度对辰翁的词论进行了研究,认为辰翁在当时的整体文化环境下,也将“诗视 为天地元气的体现,与自然天道同构”“和宋儒的“理气说”属于同一思维方式 的产物 周先生还深入挖掘辰翁词论中的美学内涵,认为辰翁的赵仲仁诗序 “以为诗中无文正是诗的缺憾”、“诗人有时得靠教语表达诗所不能表达的思想”、 “指出“文人之诗”最具表现力”并“提出“诗犹文也 的概念”,很有启发性。 同时周先生承接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对“宋末刘辰翁对读者的创造性“误读 有 更好的阐述,并为断章取义 的阅读方法作了有力的辩护 这一论点进行了进 一步的解释,还对钱先生以辰翁为“江西余闰”的观点加以分析。对于辰翁与儒 学的关系,许总先生在此后又有深入论述“在文学思想上的主情观念与江湖诗人 相较却不仅毫不减色,反而更见纯粹。当然,作为出自宋代理学氛围中的学者, 刘辰翁不可能完全不受到儒学诗教的感染,”“但细察其全部有关文学的论述,这 类文字的真意似在于拾高文学地位借以引人注目。 叭再者,刘辰翁所论的“隋, 己不同于包括江湖派诗人在内的重情派论情时仍不免以性与情联缀,而 是径标情、真情或人情,这显然是一种更接近于诗缘情7 本意的纯 粹之情。 这一阶段对辰翁的评点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吴承学先生最先在评点之 兴一文中继罗根泽先生和顾本批评史后进一步考订了辰翁的评点,并推崇其 “堪称批评史上第一位评点巨擘” 认为“他最早把文人的狂狷之风,岸傲之气 o 宋 刘辰翁撰、吴企明校注须溪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许宗元著中国词史黄山书社甘j 版1 9 9 0 年2 0 3 页2 1 3 页 。张惠民著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5 年版1 7 8 页 。方智范、邓乔彬著中围词学批评史中国社会科学h 版社1 9 9 4 年版1 2 3 1 2 3 页 6 张毅著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 9 9 5 年版3 1 3 3 1 4 页( 兼及陈生诗序赵仲仁诗序) q 顾易生、薅凡、刘明今著中周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上海古籍版社1 9 9 6 版4 2 3 4 4 0 页6 5 5 6 5 7 页:4 4 1 4 4 9 页 。周裕锴著宋代诗学通论巴蜀书社1 9 9 7 年版5 7 页2 6 7 页4 5 4 4 5 6 页4 9 7 页 许总菩朱叫理学与中困文学百花洲文艺j 1 1 版社1 9 9 9 年版2 3 9 3 3 0 页 9 吴承学评点之兴文学评点的形成和南宗的诗文评点文学谔论1 9 9 5 1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抒发至评点之中”;此后周兴陆先生从“审美评价性、会意开放性和运思整体性 三个方面总结辰翁的评点,并对其“鲜活灵动的批评实践”进行了点评;顾本 批评史总结出辰翁的六个批评原则“批评不易,知音难觅、“切磋功过”、“卧起 与俱,形神相入”、“尤重比兴之外的会心,和理在言外的理解,提倡批 评方法的通脱透活自然”、“进行深层次的审美挖掘与艺术再创造”、“注意语 言艺术”等均与辰翁深有会心之处。孙琴安先生先从散文、诗歌两个角度略作评 析学,之后又进行了大笔墨大篇幅的周密阐释 。在“刘辰翁:中国第一位杰出的 评点大师”这一节中,首先详细考订了目前所知的辰翁评点著作和版本以及收有 辰翁评语之书,然后从诗、文、小说三方面加以论述,详尽系统,多会心独到之 见解,最后将辰翁定位为“我国评点文学的奠基者,实为知言。孙先生的论述 不仅是对此前辰翁评点研究的总结,也为下一时期的区分评点作家评点作品,详 细考究辰翁评点版本的研究拉开了序幕。 ( 四) 延展期( oo 年至今) 这一期的辰翁研究有几个倾向值得注意:首先是将辰翁和将孙联系起来作为 一个流派来考察:如陶然先生便将其作为“江西词人群”的两个分子,沿着这 一思路,萧庆伟先生考察了须溪词的人物交游 ,谢皓烨女士 则从多角度加 以发掘,刘明今先生。更正式提出“刘辰翁、刘将孙等人在宋元之际确实是一有 影响的颇有异端倾向的诗文流派”;第二个倾向是对辰翁的思想进行动态考量, 如顾宝林先生认为“他的遗民心态也存在着变异:君国之念的逐步消解和民族情 绪的渐有淡化 霍有明先生认为“从中透露出以他为代表的遗民们在新朝痛苦、 悲慨、失落、无奈等种种复杂的心态和感受”; 第三个倾向是从接受学的角度看 他对辛弃疾的继承,有从“比兴象征 和“以文为词”角度加以探讨的,有联 系辛稼轩词序讨论“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的,还有重视词体 和词体精神上承传的1 2 ;第四个倾向是用现代视角考察辰翁的作品,最典型的为 周兴陆刘辰翁诗歌评点的理论和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1 9 9 6 2 圆孙琴安刘辰翁的文学评点及其地位f j 】天府新论 1 9 9 7 6 孙琴安著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社会科学院m 版社1 9 9 9 年版5 5 7 0 页 国陶然著金元词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版3 3 3 3 4 0 页3 4 5 3 4 6 页 萧庆伟( 须溪词) 人物交游初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1 谢皓烨论宋元之际江西遗民词人群之组成及群体关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3 1 1 谢皓烨论宋之阳j 江两遗民词人群的群体特征求索2 0 0 4 3 谢皓烨,龚志刚宋元之际江西遗民词的艺术风貌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 0 0 4 5 谢皓烨论宋元之际江两遗民访j 的内容特质南昌人学学报( 人社版) 2 0 0 4 7 o 刘明今,杜娟刘辰翁父子与宋元之际江西文坛文学遗产2 0 0 5 4 “顾宝林,周志锋( 须溪词) 移民心态的变异及溯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 0 0 6 1 。在有明,牛海蓉刘辰翁暮年词作论陕西师范人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4 1 毋朱丽霞论刘须溪对辛稼轩的接受保定帅范专科学校学报2 0 0 3 7 ”李璞论刘辰翁对稼轩范型的总结、继承j 发展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1 6 “朱瞄霞刘须溪对辛稼轩的接受j f d 济人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3 6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义先生锄的论述“在蒙元游牧民族实力入主中原,震撼着固有的文化价值结构 的岁月,诗人选择李贺式的诗学思维,来表达他们对世界崩毁或倾斜的感觉”“他 于李贺诗看到新的精神深度,看到那种正在理外的非眼前语,众人意的 用心所在。他以这种精神深度向天崩地陷的历史说噫”颇有新意,别具只眼。 这一时期在辰翁评点研究上有较大开拓,刘明今先生指出“他( 辰翁) 总结 自己的读诗方法是反复诵读全篇,探求作者深意;然对其子专选杜诗一二句按自 己的体会加以发挥,也表示肯定,认为“亦可为读杜之法”。其实刘辰翁与其子 读诗的方法还是接近的,都是细读,这也是评点派的特点。”,具有方法论的意 义。承接孙琴安先生的余绪,不仅顾及到很多前人所未注意的诗文评点本,而且 在文献整理上也有新的开拓:张静女士细致钩沉,整理出刘辰翁杜诗批点本的 三种形态 ,以及出现存资料“不足以证明刘辰翁当年确曾有意对词这一文体 进行过评点 的结论;曹辛华先生从“修辞特征、“立言得体”、“文采风格” 等修辞角度对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详加分析 ,宗瑞冰女士注意到了清光绪 二十八年王孟诗评本中的辰翁评点 ,汤江浩先生叭依据蓬左库本所存刘评” 总结了其理论得失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就笔者所见资料,对辰翁词作的研究还大多偏于整体定论,较少注意到他一 生的思想变化轨迹,同时文献整理上一直没有一部完整的刘辰翁评点集,对于辰 翁最为知音的李贺也一直没有专门文章探讨,在钱先生指出“则钟谭之隐承辰翁, 殆犹辰翁之隐承沧浪欤”后,其继承关系也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另外辰翁与江 西诗派的关系,辰翁对元词的开拓也还可以深入探讨。此外,对于辰翁与将孙的 比较也有值得探讨之处。眼界所限,疏漏百出,还望方家指正。 o 杨义著中国古典义学i ! d 志( 宋、辽、两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元代卷) 三联书店2 0 0 6 年版3 2 5 3 2 8 页 4 工运熙、黄霖主编刘明今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2 0 6 2 0 7 页 。张静刘辰翁杜诗批点本的三种形态杜甫研究学刊2 0 0 4 i 。张静刘辰翁有意评点过讧j 吗? 江西社会科学2 0 0 4 1 2 。曹辛华论刘辰翁的小说评点修辞思想山东师范人学学报2 0 0 4 2 宗瑞冰评点视野下的盂浩然诗歌艺术殷都学刊2 0 0 5 4 。汤江浩论刘辰翁评点荆公诗之理论意蕴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3 1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须溪词风的演变历程 ( 一) 初入词坛 须溪和宋末的许多读书人一样,年轻时为科举而专心于儒家经典。以科举做 官为目标。现在能够确定的须溪最早的词作为二十七岁时所作的青玉案( 寿老 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从此时起至三十七岁的一个十年中,须溪词作 中初步显露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尚未确定,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宋末词坛雕琢的风 气,理学文章的句法和江西诗派用典晦涩的影响。这一阶段可以看作须溪初入词 坛。 须溪的青玉案( 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为典型的寿词,自 身特点并不突出。他三十一岁时,参加廷试,却忤逆权臣,虽然为理宗亲置丙第, 却成为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正式开启了他的填词历程。作于此年的木 兰花慢( 和中甫李参政席上韵) 中表现出须溪词作很多特征,其中有些几乎贯 穿其一生: 自崆峒麦熟,耕犊满、桔槔闲。笑吾党清谈,长衣榀具,更进贤冠。仓皇庇 公宇下,便秋风、江上不惊寒。雪夜入三城易,槐阴护一家难。 东山。零雨几时还。领客竹林间。看满座空尊,轻裘缓带,绿鬓朱颜。风流 一笑余事,定碑金、无恙庾家完。又赋南烹初食,明朝餐玉何山。 这首木兰花慢中明确表露出须溪正直磊落、傲岸不屈的人格,和洁身自 好的人生理想。虽然还流露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历史与今朝的对比,但是这种 对比并不十分强烈。这些是今后须溪词作的重要的主题,于此初见端倪。这种人 格魅力不仅时时处处显露于须溪词作中,而且在须溪一生行事中都有着关键性的 作用。同时这首词还于平实沉稳中有一种乐观和朝气,也许是年龄和国事的双重 原因,此时须溪词作中虽有不平之气,却无悲苦之音。另外在这首词中还能看到 宋末科举文章对须溪词作的影响。须溪词作大多采用简短的小旬,却不在某一个 小句中表达完整的意思,而是将小句构成句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样就 使得词语间张力较小,而句子间张力较强。并且有意使用对句和排比,减缓句子 间的节奏。同时,同一阶段的还比如声声慢( 九日泛湖游寿乐园赏菊,时海棠 花开,即席命赋 、水调歌头( 余初入建府,触妓于马上。后于酒边,妓自言, 故赋之) 等词作,词风柔媚绮丽,与后来那个正统沉重的老人几乎截然相反。 也本文以下一j | 刘辰翁词作均据须溪集,宋刈辰翁撰,吴企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以下不 作说叫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二) 借鉴模仿 须溪在三十八岁那年开始在词作中添上自己明显的颜色。绮寮怨( 青山和 前韵忆旧时学馆,因复感慨同赋) 漫道十年前事,闷怀天又阴。何须恨、典了西湖,更笑君、宴罢琼林。闲时 数声啼鸟,凄然似、上阳宫女心。记断桥、急管危弦,歌声远,玉树金缕沉。 看万年枝上禽。徊徨落月,断肠理绝弦琴。魂梦追寻。挥泪赋白头吟。当年 未知行乐,无日夜、忘乡音。何期至今。绿杨外、芳草庭院深。 从这首词中,我们发现须溪的词作中多了虚词的色彩,比如“何须”、“更”、 “未知”等。这些虚词使他的词作更加流转自然,意境也更加开阔广博。同时词 风开始由浅入深,逐渐抛却华丽词藻的堆积,脱离理学文章的影响,用典也更加 自然。南宋末年的词坛上,越来越多的使用“寄托 手法,咏物词盛行一时,尤 其以张炎等人为代表。但同为南宋末年,刘辰翁对典故则有自己独特的运用方式。 他喜欢把浓密的感情冲淡在一个个典故中,冲淡在典故代表的一桩桩事件里,告 诉人们所经历之事,所面对之景,不假于物,一腔感情,喷薄涌出。另外这首词 中使用了赋的手法,初读起来很有柳永“以赋为词”的感觉。 须溪词作中诸家风格尽有。薛砺若先生就指出“其词轻灵豪健,兼苏、辛之 长,而无所造作矫揉之失,其轻灵之作,”“不亚小晏、秦郎。其豪健本色之作, 多叔世悱恻感慨之音,尤为擅长。历代都有人指出须溪词与稼轩风格相似,须 溪评论稼轩的辛稼轩词序就深得稼轩之神,读来酣畅淋漓,痛快跌宕。在辛 稼轩词序中,须溪提及这篇词序是为了宜春张清则刻印稼轩词而作,然而 张清则刻本我们除了刘辰翁此序外,无任何相关资料。其刻板时间,其它序言等 等均未流传。但我们通读辛稼轩词序的全文,其中虽满纸“英雄感怆”,但 并无一字提及亡国之感伤,并且须溪后来,战火频繁,书籍零落,难以有书商刻 书出售的条件,因此我们推断辛稼轩词序应写于宋末时局尚未动荡时。这篇 为后世众学者叹为稼轩知音的序言当为须溪此段时间的作品。 此时须溪还有一些婉约细腻的小词,很像北宋时期嫡传的婉约词人,深得小 晏秦郎三昧。比如浣溪沙( 感别) : 点点疏林欲雪天。竹篱斜闭自清妍。为伊憔悴得人怜。 欲与那人携素手,粉香和泪落君前。相逢恨恨总无言。 况周颐就曾在蕙风词话( 卷二) 第九十七条中举此词为例,指出:“似乎 元明以后词派,导源乎此。讵时代已入元初,风会所趋,不期然而然者耶? ”同 时又举山花子后段“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 得人怜。”为例,指出:“此等小词,乃至略似国初顾梁汾、纳兰容若辈之作。以 。薛砺若宋词通论上海书店1 9 8 5 年版( 根据开明书店1 9 4 9 年三版复印) 3 4 2 页 。本文以下所有引用刘辰翁义章,均据刘辰翁集段火林校点,江西人民出版礼1 9 8 7 年版,以下不作说 明 廿况周颐蕙风词话人民文学版社1 9 6 0 年版卷二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谓须溪词中别调可耳。均认为须溪此词作于宋亡之后,以为其深受元朝曲 子和元朝风格影响,趋于平实俏丽,但我们认为从须溪词风的发展演变来看,这 种说法还是有待商榷的。首先先看一下木兰花慢( 别云屋席间赋) : 午桥清夜饮,花露重、烛光寒。约处处行歌,朝朝买酒,典却朝衫。尊前自 堪一醉,但落红、枝上不堪安。归去柳阴行月,酒醒画角声残。 王官。难得似君闲。闲我见君难。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相逢 故人又别,送君归、斜日万重山。江上愁思满目,离离芳草平阑。 须溪的这首词作与浣溪沙( 感别) 风格相近,均有婉约词风,跟须溪 词中许多作品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本词写的是清夜送客的景色,故人相逢又 分别,词中虽然作者慨叹自己难得闲散,但笔墨轻灵,风格恬淡。尤其最后两句 “江上愁思满目一句,融情于景,这愁可能是离愁,可能是乡愁,也可能是作 者为国担忧之愁,但作者没有说,却用“离离芳草平阑 更加的将愁化为眼前之 景,自然的让我们想到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但是本词中, 我们由“王官 一词可以推断本词一定作于宋朝覆亡之前,如果把王官理解为在 朝廷中做官的话,那么本词就作于须溪三十八岁在朝为官之时。所以说须溪词作 中的婉约作品应为其早年尝试各家风格时所作。 况周颐山同时还举了刘辰翁的浣溪沙( 春日即事) 为例: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按况周颐的理解,浣溪沙( 春日即事) 中的“寻思旧事即天涯”应解释成 对南宋王朝的留恋,并由此认为这首词中的“远远游蜂不记家 和“睡起有恨和 画卷”也有着深远的寄托。这样解释当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 词作同看,我觉得这里的旧事可能仅仅是对于往事的一种眷恋。宋词中抒写这种 已经过去的人,已经逝去的事的词作比比皆是。再加上须溪为官一直不得志,一 直不能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反而备受贾似道等人不公正的排挤。所以我们如果 一定要把这首词理解为入元以后的作品,似乎缺乏必要的根据。如果我们把这首 浣溪沙( 春日即事) 与著名婉约词人秦观的代表作浣溪沙比较一下,学 习借鉴他人词作的痕迹就更加明显了: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两首词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最后一句“晚风吹落小瓶花与秦观的“宝 帘闲挂小银钩”或者可以说是脱胎而来。同时“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 鸦。”和“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也很相似。可以充分看出须溪 词中的作品,许多是须溪早年尝试多家多派的词风,学习借鉴而得的,这些尝 q 奉义以下所引况周颐所言,均据蕙风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0 年版卷二,以下不作说明 l o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试之作有幸保留至今,可以让我们从中略之端倪。再比如须溪的另一首浣溪沙 ( 感别) : 点点疏林欲雪天。竹篱斜闭自清妍。为伊憔悴得人怜。 欲与那人携素手,粉香和泪落君前。相逢恨恨总无言。 就可以明显看出与晏几道的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也有 许多相似之处。 如果要是这样解释的话,况周颐的“似乎元明以后词派,导源乎此。讵时代 己入元初,风会所趋,不期然而然者耶? ”就很难成立了。由此可见虽然须溪词 作中有许多词都标明时间在元朝建立之后,蕴含着沉痛的哀叹故国,追忆过去的 情感,但不但不能因此而把所有的词作都理解为遗民之响,而且应该分清须溪词 作写作时间,辨析出何为须溪早年模仿之作。 须溪在词中模拟前代名篇的许多艺术水平很高,并不因其为模仿之作就束手 束脚,或者一味拘于原作。比如念奴娇( 酬王城山) :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白是 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 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此词不仅有东坡“大江东去”的豪迈,“周郎赤壁的儒雅,“一尊还酹江月 的潇洒,更有澄澈空灵之韵味。相比较而言,苏词豪迈,而刘词于豪迈中更有深 挚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贷款延期补充协议书范本
- 2024居间合同样的合同
- 工程测量设计合同
- 培训机构合作合同样本
- 技术许可与知识产权保护
-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与失业保险“并轨”协议书
- 2024配方转让协议标准文本
- 工程合同签订方法
- 房屋租赁合同提前解除的策略与建议
- 园林绿化承包经营合同样本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副省级)真题及答案解析
- 期中阶段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2023年中央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B卷)
- 全国导游考试(面试)200问及面试内容(附答案)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质量分析
- 招聘简章 招聘简章(4篇)
- (完整word版)上海博物馆文物术语中英文对照
- 问题线索办理呈批表
-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 学、练、评一体化课堂模式下赛的两个问题与对策
-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