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pdf_第1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pdf_第2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pdf_第3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pdf_第4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相关的资源为开发素材,把农业和旅游业紧密结 合起来的新型产业。它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休闲农业 顺应了休闲需求向个性化、参与化、生态化转变的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首先分析了休闲农业的功能和开发原则,阐述了休闲农业开发的理论基础: 农业区位论、环城游憩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并分析这 些理论对休闲农业的指导作用。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状况: 一是从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文化资源、旅游业基础和农业基础六个方 面,分析了福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认为福州市发展休闲农业条件良好;二是 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类型、经营方式和消费群体等现状;三是分析了福州 市休闲农业的总体分布特征、区域分布特征和距离衰减特征;四是分析了福州市休 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开发条件、发展现状和发 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分布特征,对策,福州市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休闲农业是农村资源综合开发、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体现和延伸,是 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休闲农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农业休闲逐渐融 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农业休闲大潮 中,休闲农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可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经济 收入;可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风貌;可以促进城乡交流, 缩小城乡差异。 休闲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 9 世纪3 0 年代的欧洲就开始发展休闲农业,我 国大陆的休闲农业是在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北京、上海、广州等 大城市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 福州市休闲农业起步晚,但发展快,休闲农业“遍地开花”,并初步形成一批有 一定知名度的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和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本文从福州市休闲农业 发展的条件、现状、分布特征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几方面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的 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福州市休闲农业的一系列对策。 全文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 手段和技术路线,并分析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原因,阐述了休闲农业的国内外研究进 展。 第二部分是休闲农业基本理论介绍,主要介绍了休闲农业的功能:经济功能、 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教育功能、保健功能和文化功能,提出了休闲农业发展须遵 循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和参与性原则,并阐述了休 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农业区位论、环城游憩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体验经 济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v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部分是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区位 条件、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文化资源、旅游业基础和农业基础。 第四部分是福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分布特征,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 ( 一) 福州市休闲农业的现状。首先阐述了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概况,绘制 出福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分布表和分布图,接着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类型, 包括农业观光体验型、森林旅游型、生态休闲度假型、渔场垂钓型和乡村民俗文化 型,然后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由农户、企业与政府进行经营, 最后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的消费群体,以本地城区的中青年为主。 ( 二) 福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分布特征。首先阐述了福州市休闲农业总体分 布特征,具有明显的“近市、近景、近路”特点。接着分析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区域分 布特征,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又主要集中在闽侯、晋安、长乐、永泰、连江 等地。最后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数量随着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的变化情 况,得出:休闲农业旅游地在福州市周围的分布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7 7 3 的 休闲农业旅游地集中在距城市5 0 k i n 范围内,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分布主要有两个密 集带,最密集地带出现在距市区2 5 3 0 k m 的地区,次密集带出现在距市区1 0 2 0 k i n 的地区。在两个密集带之间距市区2 0 2 5 k i n 左右的地区出现的一个休闲农业旅游地 的低谷。 第五部分是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 ( 一) 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休闲农业认识不足;管 理体制不顺;建设规划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经营管理不规范。 ( 二) 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根据前面对福州市休闲农业开发条件和发展 现状的分析、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福州市休闲农业进一步开发的对策:提高对休 闲农业的认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与服务;加大投入 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吸收台湾先进经验;维护生态环境;发展有特色的休闲农业。 v i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i so n ek i n do fn e wi n d u s t r y , w h i c ht a k e st h er e s o u r c e sr e l a t e d 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t h ec o u n t r y s i d ea sd e v e l o p i n gs o u r c ea n du n i f i e sc l o s e l y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e w i t ht h et o u r i s m i ti san e w w a y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n da l s oan e wd o m a i no f t h e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t h e s i sh a sf i r s t a n a l y z e dt h e 劬c t i o n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 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e l a b o r a t e d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r a t i o n a l e ,a n da n a l y z e s t h ei n s t r u c t i o nf u n c t i o no ft h e s et h e o r i e st o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t h e nt h et h e s i sh a s a n a l y z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o ft h ef u z h o u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f o u ra s p e c t s f i r s t l y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o ff u z h o u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h a sb e e na n a l y z e di ns i x a s p e c t so ft h ep o s i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 t h e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 t h ec u r r e n te c o n o m i cc o n d i t i o n , t h ec u l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t h et o u r i s mf o u n d a t i o na n d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f o u n d a t i o n , a n dt h a tt h e f u z h o ud e v e l o p m e n t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c o n d i t i o ni sg o o dh a sb e e nc o n c l u d e d s e c o n d l y , 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 so ff u z h o u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s u c ha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t y p e ,t h e m o d e so fb u s i n e s so p e r a t i o na n dt h ee x p e n s ec o m m u n i t yh a sb e e na n a l y z e d t h i r d l y , t h e t h e s i sh a sa n a l y z e dh a st h eg e n e r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r e g i o n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h ed i s t a n c ea t t e n u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f u z h o u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t r a v e l i n gp l a c e s f o u r t h l y , t h et h e s i sh a sa n a l y z e dt h eq u e s t i o n sw h i c hh a v ee x i s t e di nt h e f u z h o u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f i n a l l y ,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n d i t i o n o ff u z h o u , t h ee x i s t i n gq u e s t i o na n d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 , t h et h e s i sh a sp r o p o s e ds o m e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t of u r t h e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i nf u z h o u k e y w o r d s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 f u z h o uc i t y l l i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 姓名) 瑟握渔学号2 q q 鱼q 墨墨2 专业厶塞地理堂所呈交的 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论文中已特别标 明引用和致谢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己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结果均由本人 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福建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学位论文( 含纸质版和电子版) ,并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福建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并按国家 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或机构( 如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 所等) 送交学位论文( 含纸质版和电子版) 。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亦遵守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彩掘治雠:欺茅 蝴一9 年f 咖槲期:吁钿呵 绪论 绪论 1 研究背景 休闲农业是在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和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条件下,为满足现代人 的休闲需求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 种新型产业,是现代农业中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新思路,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方式以及消费 方式的创新。 休闲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 9 世纪3 0 年代的欧洲就开始发展休闲农业,2 0 世 纪中期以后,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也开始发展休闲农业。我国 大陆的休闲农业是在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 南京、成都、武汉等大城市都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 0 0 7 年全国休闲农业旅游地接待游客达3 亿多人次,年收入为四百亿美元。 在2 0 0 5 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 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2 0 0 6 年3 月,休闲农业被列入国家“十 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 0 0 6 年7 月,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议推出了“关于 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农村旅游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 效途径之一【。2 0 0 7 年3 月,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 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提出了开发休闲农业的一系列措施,掀开了部委联手共同推 进休闲农业发展新的一页,引发全国休闲农业开发的热潮。 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与拓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 休闲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 2 休闲农业发展的原因 我国的休闲农业是在世界休闲农业成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 展、休闲时间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而逐步发 展起来的。 2 1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快速发展的经济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据统计,9 0 年代至 今,中国经济基本上以8 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这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培育了广阔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的市场空间。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 d p 达到1 0 0 0 美元时,观光性旅游急剧膨胀, 人均g d p 达到2 0 0 0 美元时,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选择。人均收 入达到3 0 0 0 美元时,度假需求就产生【2 1 。2 0 0 7 年中国人均g d p 超过了2 4 6 1 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 3 7 8 6 元,恩格尔系数也降到3 6 3 t 3 1 。这标志着中 国居民的消费己从温饱型消费转变为生活质量型消费,消费的对象与热点已从解决 温饱问题的生存资料为主,演进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康型生活资料为主。2 0 0 7 年福 建省全省人均g d p 已达2 5 7 6 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5 5 0 5 元;城镇居 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 1 0 5 5 元,恩格尔系数降至3 8 9 。这些城市人在满足吃、穿、 住基本需求以后,其消费倾向将逐步转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多样化、高级化和 个性化,而且这一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大,成为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游客。 2 2 休闲时间的增加 休闲农业是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日益增多而逐渐发展的。我国从1 9 9 5 年开始实 行5 天工作制,1 9 9 9 年起,又确定了每年三段七天长假( 春节、“五一”、“十一”) , 元旦放假一天,公众普遍享有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总共1 1 4 天。2 0 0 8 年起施行 新法定节假日,取消了“五一”七天长假,“五一”劳动节只放假1 天;清明节、端午 节和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各放假一天。休闲时间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 末休息日达到1 1 5 天,再加上职工带薪年休假,一个普通中国人的闲暇时间有望达 到1 2 0 天,一年中平均休假时间约三分之一。学生和教师则全年约1 4 0 天,公务员 及外企管理人员,全年约1 2 4 天【4 1 。休闲时间的增加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时间 保证。 2 3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客源。城 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 然趋势。然而,城市化在改善交通和通信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 成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导致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极端模式化:生活在钢筋混 凝土建筑的狭小空间里,天天面对大同小异的人造景观,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 相依:蓝天、绿地正在被高大的建筑、成堆的垃圾、肮脏的污水所吞噬。因此,长 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由于受到城市环境、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希望到郊外农村观 光休闲,去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回归大自然、享受乡村情趣,陶 绪论 冶情操。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跟城市人扩大休闲旅游的强烈愿望相结合, 形成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客观背景。 2 4 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 休闲农业大多数是短时、短途旅游,以自驾车为主。随着“村村通公路”工程的 实施,我国农村的交通条件逐渐改善。2 0 0 5 年,我国的公路通乡率达到9 9 8 ,公 路通行政村率达到9 6 。城市郊区的交通发展更快,有的地区已经与城市的主要交 通网络连接在一起【5 】。至2 0 0 7 年底,福州市不仅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而且实 现了全市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 0 0 。据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车管所统计,2 0 0 7 年福州市私家车保有量平均每天增加近8 3 辆,至2 0 0 7 年底福州市私家车保有量 1 0 8 9 9 9 辆。便捷的农村交通条件,再加上城市私人汽车的迅速增加,为城市人外出 郊区进行农业休闲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总之,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已日渐成熟,尤其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 大中城市和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时机已经到来。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在国内外文献中有多种称谓,目前国际上并未对其概念作严格的界定。 欧美国家习惯用乡村旅游( r u r a lt o u r i s m ) 的概念,而亚洲的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则用观光农业( a g r i t o u r i s m ) 这一概念。因此,在搜集、整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过程 中,对观光农业、观赏农业、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业0 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不 同提法但意义基本相同的概念,本文都理解为休闲农业。 就国内外的研究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3 1 休闲农业概念研究 休闲农业的概念是研究的基础,因此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休闲农业概念的研究。 而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各专家学者的论述也有所差异。从目前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研 究来看,对休闲农业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较具有代表性。i n s k e e p 在旅游规划 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将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乡村旅游等提法 不加区分,认为属于同一概念【6 1 。欧洲联盟( e 忉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o e c d ) 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认为“乡村性”是休闲农业整体 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7 】。b e r n a r dl a n e 阐述了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农庄旅游的 关系,认为农业旅游、农庄旅游是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而且认为休闲农 业的概念远不仅是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有些城市和景区旅游并不仅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限于城市地区,有的扩展到乡村;而有些乡村的旅游并不是休闲农业,如主体公园 和休闲宾馆【8 】。d e b o r a h 等认为: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 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体验农业劳动 9 1 。g i l b e r t 和t u n g 认为,休闲 农业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 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s o n n i n o 从供给角度进行定义:休闲农业是指农业经 营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的一种接待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和农业活动相联系【1 0 1 。辞 海( 9 9 版p 1 8 7 9 ) 对休闲农业的定义为:以消遣性农事活动为内容的旅游项目,通 常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生活服务,从事农耕、收获、 采集、垂钓、狩猎、饲养等活动,以调剂烦嚣的都市生活享受回归自然,寄寓i i 园 乐趣。台湾行政院农委会制定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中明确地将休闲农业定 义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 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农业经 营。郭焕成等人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 型交叉型产业,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 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 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 活动h 1 。赵春雷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 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 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n 。 这些概念的含义有一定差别,有的概念侧重“农”,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兼具发 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和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农业开发形式,郭焕 成、赵春雷、d e b o r a h 等持此观点;有的概念侧重“旅”,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满足 旅游者对农业景观和农业产品需求的旅游活动形式,g i l b e r t 、t u n g 和b e r n a r d l a n e 等持此观点。综合起来,以上休闲农业概念的表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休闲 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产业,农业是其发展的产 业基础,观光旅游功能是传统农业功能的延伸;第二,休闲农业开发要以山林田园 自然景观为资源条件,融入乡村文化和农业文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利用农村环境和农业资源, 结合农业产品的产销活动、农家生活、农村文化和农业文化等,为人们提供具有农 绪论 村特色的吃、住、行、玩、购等服务,以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发挥农业 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为目的的经营方式。 3 2 休闲农业属性特征研究 学者们对休闲农业的性质、特点、对象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休闲农业的 本质属性,郭焕成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 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 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达到提高农业 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张占耕认为休闲农业的本质是人类用宽松的心态,通 过农业领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休闲方式,具有与自然的交融性和文化综合性的 鲜明特点,并指出休闲农业的对象是农业,广义对象还包括农民与农村。程叙等认 为休闲农业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n 扣。 休闲农业概念的不统一也造成了对休闲农业特点的总结方面出现分歧。以“农” 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概念比较强调休闲农业的农业特性,俞文正认为休闲农业具有 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的功能特性,叶滢等指出休闲 农业具有生产和观光的双重属性和“特、优、高、大”的特征,程道品、梅虎总结出 了以下七个特征:生产性、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季节性r 1 3 3 ; 而以“旅”为主的休闲农业概念则比较强调休闲农业的旅游产品特性,如郭一新认为 休闲农业将是中国旅游业在新世纪发展的特色之一,具有自然生活性、科学生产性、 社会文化性、发展可持续性4 个特征n 钔。多数学者把休闲农业视为具有双重属性的 产业,既有“农”的属性,也有“旅”的属性。崔卫东等认为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 业的产业兼容性、高新技术和传统农业的融合性、物质和文化价值互补性、田园风 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性、生产和旅游活动的统一性、生产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6 个 特点。袁定明指出休闲农业具有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质,且具有为市民提供自然生态 的休闲环境、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突出游玩休闲及重视游客参 与5 个方面的特征。袁天风指出休闲农业的最大特征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其余 六个特征分别为产业资源化、文化性、生态性、参与性、市场指向性、季节性n 5 。 韩卫认为内容的广博性( 包括资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地域的差异性等) ,活 动的季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性,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 体是休闲农业的主要特征n 们。 3 3 休闲农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很多学者对休闲农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大多 数学者认为,休闲农业发展可以带来经济、社会、环境三赢效果。s h a r p l y 认为:在 传统农业已经衰退的乡下地区,休闲农业已成为增加劳动机会和促进收入的有效来 源h7 。w - a l m s l e y 指出:在大都市和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休闲、娱乐和旅游产业 的发展提供了机遇c 1 8 。n o e l 认为可以把休闲农业看作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消除分散性、改善农村居民的服务、通过休闲农业发 展致富n 钔。h o h n h l z 在对马来西亚和德国休闲农业研究中指出:乡村的环境、传统 文化、社会一经济结构等,迄今为止仍保持其原貌,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问 题的关键是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如何保护乡村原始的环境、传统文化、社会 一经济结构眩0 。k r e h a 在对德国阿尔卑斯山h i n d e l a n g 地区的农业和旅游业共生系 统的研究中,重点研究了旅游业和农业的现状、旅游业和农业的共存问题、旅游业 和农业共存条件状况的问题。并试图创造h i n d e l a n go k o 模型,该模型主要目标是 以能充分利用扩展型农业用地的必要性为主要特色,使该地区的风景区可以通过深 化农业发展,从而得以最充分的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能满足来阿尔卑斯山旅游的游 客中喜欢天然的、人文的景区的需求c 2 1 。崔海珍、郝永冰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带动 了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找到了市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村经济 收入,并且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调节心态、增长科学知识,开拓视野c 2 2 1 。朱 东国、阎有兵( 2 0 0 5 ) 在研究我国休闲农业时,认为休闲农业的开发对推进我国小康 社会的建设有积极的作用。李立华等( 2 0 0 2 ) 、何景明等( 2 0 0 3 ) 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 民族自治地方为例,分析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具有积极意义。吴 永夏( 2 0 0 3 ) 认为发展休闲农业是永川县实现新经济增长点的有效尝试,是实现永川 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但f l e i s c h e r 等以以色列典型的休闲农业形式提供住 宿和早餐的农庄旅游( b e da n db r e a k f a s to p e r a t i o n ) 为例,认为休闲农业规模很小,季 节短,带来的收益较低,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e 2 3 。 也有学者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给经济、社会、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h u s s e y 在对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一个渔村旅游业发展时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既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利的后果;一方面,它使不少人致富,不仅为当地居民而且也 为外来移民提供了非传统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服务设施,使政府增加了税收和财政 收入,使游客领略了在其它地方无法享受到的海滨风光:另一方面,它又导致了这 个传统渔村人口膨胀,环境受到污染,改变了原始村落的特点,也使犯罪率猛增阱1 。 绪论 福赛斯( t j f o r s y t h ) 对泰国北部的一个小山村的研究表明:休闲农业不能使最贫穷 的小农户致富,但它可使那些有能力通过雇佣劳动力发展休闲农业的农户增加收入, 休闲农业可能使农村社会进一步贫富分化 2 5 3 e 李砚祖和罗永常则认为休闲农业的开 发会对当地文化造成破坏。 3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休闲农业的兴起是城市工业化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与城市关系 的新类型,也是经济发展到较高的阶段后农业为城市服务的新功能定位。休闲农业 发展的动因主要归结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从需求角度来看是市民逃避城市污染 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渴望回归乡野的心理需求。在对休闲农业旅游需求研究时, g r i f f e 把旅游者的需求由两个轴( 一个轴为物质主义者一理想主义者,另一个轴为 现代的传统的) 划分为4 个象限,认为休闲农业游客的兴趣集中在右边两个象限, 以主题度假为主要目标。g r i f f e 还认为,固定工作时间制以及双休日的实施,收入 的增加,基础设施的改善,各种旅游形式和种类的日益丰富,人均寿命延长等也是 休闲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原斟2 6 1 。从供给角度来看,休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改 善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b e n d l 对奥地利休闲农村研究时 发现,广大农民支持和欢迎休闲农业,同时也乐意并保证照管和管理休闲景观,积 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提供多种旅游的有利条件,协助外来旅游者到农村来旅游, 当地农民还提出发展“主题旅游”的方案,以充实休闲农业的活动内容鲫。鲁怀坤指 出城市居民的内在需求是休闲农业兴起的根本原因: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是休闲农 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农业的休闲、观光、健身、娱乐、度假等非物质性功能是休闲 农业产生的内在机理【2 8 1 。白廷斌、骆静珊认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城郊休闲农业产 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休闲农业的发展除具备了发展动力以外,“三高农业”和农业 产业化的迅猛发展为休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 5 休闲农业发展管理和策略研究 各国政府十分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 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进行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在对休闲 农业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倡导乡村“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m a c d o n a l d ( 2 0 0 3 ) 以加拿大东部的一个小岛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乡村文化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有利 资源,并指出以社区为基础的合作组织是有效的管理方式。j e n n y 认为“在不发达地 区,社区参与和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为小规模的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宋章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海等认为社区参与是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与途径。【2 9 】单雪飞在考察乡村居民对休闲 农业发展的态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社区参与模型p 0 1 。b a c h l c i t n e r 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地区的休闲农业时,对其严密组织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口。 s h a r p l y 在研究塞浦路斯休闲农业时也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财政支持、基本交通和 服务设施、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有效的管理机构,致使该地区的休闲农业面临着诸多 的挑战e 1 7 。研究同时也承认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休闲农业的管理模式也有较大 的差异。 休闲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乡村的自然 和文化传统。j o s e 等( 2 0 0 2 ) 的研究表明: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可得的资源是所有 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p e t r z e l k a ( 2 0 0 5 ) 也指出:虽然对发展休闲农业有不同看法,但 一致认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保护当地的文化和价值、反对出让农田。r c i c h e l 等 ( 2 0 0 0 ) 运用g r o k n r o o s s 的服务质量感知模型对以色列休闲农业服务质量进行研究, 并认为管理、营销和适当的培训对于提升服务质量非常重要,p i l a f ( 2 0 0 5 ) 通过运用 m u l t i n o m i a ll o g i t 模型对m u r c i a 地区游客选择民宿的研究,指出民宿的多样性( 注重 大小和类型) 将会吸引不同层面的游客。 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学者们普遍强调,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策略,发展 策略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不同地区和背景应采 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3 6 休闲农业规划研究 休闲农业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的理论体系,规划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景观生 态学的理论基础上而逐步发展形成。王仰麟、陈传康【3 2 】认为以各类特色农业景观为 资源基础的休闲农业在规划设计中因涉及问题的宏观空间性及综合性等,具有充分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论可靠性。郭焕成、刘军萍【3 3 】等认为休闲农业的规 划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景观学是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冯维波【圳从生态经济学 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经济学问题,认为优越的区 位条件是休闲农业获得旅游收入的基本前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休闲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核心,生态经济管理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休闲农业规划原则方 面,学者们一致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学的休闲农 业空间规划布局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这方面研究不是很多,基于g i s 的缓冲区分析,n i g e lw a l f o r d ( 2 0 0 i ) 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自然风景独特区、海岸传统 绪论 文化区、国家公园等三类风景区与休闲农场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后认为:距离风景区 5 公里以内的家庭农场比那些远离景区的农场更有可能从事旅游接待业务,在许多 情况下也优于位于风景区内的旅游接待型农场。 3 7 休闲农业开发条件评价研究 对区域休闲农业的开发研究大多都要涉及到休闲农业开发条件的评价,以得到 休闲农业规划开发的依据。马瑛、甘枝茂将西安休闲农业开发资源从区位、交通、 国内外客源市场、居民闲暇时间、农业基础条件、政策等多个方面定性分析【3 5 】。黄 郁成等通过古村落与现代化新农村两种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得出休闲农业开发的 资源凭借主要是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 务要素的综合构成的结论 3 6 】。谢莉把湖南开发休闲农业旅游的资源分为:资源特色 型、城郊型、文化特色型三种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评价【3 刀。徐峰提出了休闲农业资 源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将其资源评价分为农业资源评价、观光资源评价、生态评 价、效益评估四个方面,并指出应以不同的权重结合主观判断、因子分析、模糊综 合评判法来进行【3 引。胡巍和楼凌雁分别用了一般评价、定量评价、特殊评价对浙江 水口乡发展休闲农业的区位气候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旅游条件、文化底蕴、 地理位置等进行了评价【3 9 1 。唐代剑和池静认为选择一个适宜开展旅游并有广阔发展 前景的乡村进行开发十分重要,选址时首先要考虑区位、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状 况等因素m 】。国内对休闲农业开发条件评价中,作定量分析的较少,作定性分析的 较多,在研究中也很少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从休闲农业研究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不但范围广,且具有 一定的深度。很多研究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且在分 析的过程中注重对数据的收集。在客观审视休闲农业发展各个方面的状况后,专家 学者也从不同方面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策略和对策。不过,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对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总体上还比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研究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广大 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辉,对解决“三农”问题,培 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休闲农业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休 闲农业的发展更规范化、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对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 产品、增加旅游供给、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能解决一些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如:促 进休闲农业目的地旅游者、商品、服务等合理流动的最佳空间结构的构建;休闲农 业最合适、最佳、最节省投资的空间顺序的确定;休闲农业目的地的环境破坏和环 境污染的减少:如何使休闲农业目的地最大程度地与更广大区域的旅游目的地一体 化:如何操作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以能提高区域感知力及区域影响力;如何促 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建筑遗址的保护并使其更具吸引力等一些关键性问题 的答案。为了促进休闲农业空间结构优化及其空间规划布局合理,必须对休闲农业 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4 i 】。 本研究通过对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空间分布特征及问题的分析,并提 出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拟为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开发、规划发展、合理 布局提供思路。 5 本文的研究方法 5 1 文献分析法 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论著、硕博士论文等,进行认真研读, 奠定理论基础,从中汲取有益的理论、方法,寻找合适的研究切入点,建立该选题 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5 2 野外考察与社会调查法 到选题涉及的研究区域典型休闲农业地进行实地野外考察,走访当地居民、游 客,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系,从而掌握足够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此外还积极向管理 部门收集统计资料,为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积累丰富的基础资料,通过这种方法处 理一部分休闲农业的数据。 5 3 定量研究法 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主要采用的计量方法是旅游地城市 中心距离法,并充分运用有关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福州市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分 析。 6 研究手段 本研究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把g i s 技术运用到旅游空间结构上,以地理 信息系统专业软件m a p i n f o 、a r c v i e w 为技术支撑,并用e x c e l 统计软件进行计 算分析,使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可靠性得到保证,使研究更为科学。 第1 章休闲农业基本理论 第1 章休闲农业基本理论 l 休闲农业功能 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分流农村 剩余劳动力,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休闲农业具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功能: 1 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使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 集生产、生态、观光、休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休闲农业为游客提供大量优质的 农产品,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休闲食品消费需要,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附加 值,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休闲农业带动了餐饮、 住宿、交通、购物、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新的就业机 厶 4 2 石0 : 1 2 社会功能 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扩大农业的社会影响,促进公众对农业和农村的认识和关 注。休闲农业提供了一个幽静优雅、温馨祥和的户外开放空间,给都市居民与农村 居民带来更多的接触机会及社交活动,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与外界的文化和信息交 流,城市居民在农业休闲的同时,给农民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农民不用 外出就可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改变了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了 素质,也减轻了城乡之间的隔阂m 1 。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1 3 生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贯穿了生态思想,它不仅满足了旅游者休闲旅游的需求,还能 净化环境,吸收灰尘和反射噪声,调节区域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促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发挥生态屏 障功能h 引。同时休闲农业可以提高旅游者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 环保意识,主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福建师范大学张振海硕士学位论文 1 4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旅游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农业生态科教园地,尤其对广大的城市 青少年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休闲农业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 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通过参 观和参与,城里人可以认识农业、了解农村动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认识 农村文化及农村生态环境等。休闲农业使游客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养成 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的习惯【4 4 1 。 1 5 保健功能 休闲农业旅游地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静谧的空间、清新的空气、鲜果绿树以 及鸟语花香,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 旅游者在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度假,在尽情体验回归大自然的同时,可以缓解情绪紧 张,降低生活及工作压力,达到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目的 4 5 】。 1 6 文化功能 为了给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和农业文化活动,休闲农业必须挖掘、保护 和传承农村文化和农业文化,这就有利于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 业文化相结合,使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文化得以发展、延续 和继承,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同时能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 形成新的文明乡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2 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和公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