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宋代“名字说”.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宋代“名字说”.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宋代“名字说”.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宋代“名字说”.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宋代“名字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原创性声明内容: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 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 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i 司万 日期:加9 l 年6 月l o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 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 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 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7 飘右导师签名:a 冬f 多( 穆 日期:劢卵年易月i o 日 日期:易彩dp 午6 月口日 论宋代“名字说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硕士生:周方 指导教师:张海鸥教授 摘要 名字说,是说明名、字含义以及名与字之关系的一种文体。在宋之前,只有 刘禹锡的名子说一篇留存。这种文体从宋代开始盛行。宋代总集或别集收录 了4 6 2 篇名字说。 名字说从冠字祝词发展而来,并且受到名字昭、改名敕等的影响。名字说没 有固定的行文要求,章法结构不循程式,句式自由,可骈可散,既有通篇散体, 又有通篇骈体,还有亦骈亦散、骈散结合者。名字说与序、赠序、杂说等文体近 似,但又有所不同。 宋人的名字说,记载了宋人对名与字意义的论述,以及宋人对于名与字的文 化阐释,直观地展现了宋代的名字文化。宋人取名命字以及名字说,展现了宋代 文化的某些特质,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 关键词:宋代名字说文体 t h elit erarys t yiea b o u tn a m e ins o n gd y n a s t y m a j o r c h i n e s ea n c l e n tl it e r a t u r e n a m e :z h o uf a n g s u p e r v i s o t :p r o f e ss o rz h a n gh a i o u a b s t r a c t t h i sn o t ei sc o n c e r n i n gai i t e r a r ys t y l ea b o u tn a m ew h i c hi su s e dt o e x p l a i n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g i v e nn a m ea n dz ia sw e l l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h e s et w o in a m et h i si i t e r a r ys t y l e “n a m e sa r t i c l e s b e f o r es o n g d y n a s t y ,t h e r ew a so n l yo n ea r t i c l eo ft h en a m e sa r t i c l e sn a m e dn a m e m ys o n sw h i c hw a sw r it t e nb yl i uy u x i t h en a m e sa r t i c l e sb e g a nt og e t i t sp o p u l a r i t yi n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es t y l i s t i co r i g i no ft h en a m e s a r t i c l e si si nc o n n e c t i o nw i t ht h er i t eo ft h ec e r e m o n ym a r k i n gam a n s c o m i n go fa g et ob ea na d u l t ,a n dt h e e m c e eo ft h er i t eg i v et h ez it o t h em a n a n di ti se v o l v e df r o mt h ea r t i c l ew h i c hw a sa n n o u n c e db yt h e e m c e ea ss o o na sh eg a v et h en a m et ot h eo b j e c to ft h er it e t h ec r e a ti o n o ft h en a m e sa r t i c l e si su n a v o i d a b l y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r e s c r i p tw h i c h g i v e so rc h a n g e st h en a m e t h en a m e sa r t i c l e si ns o n gd y n a s t yh a dn o f i x e dr e q u i r e m e n ti nm a n n e ra n di t s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h a dn or u l et oo b e y t h ea u t h o rw o u l da l w a y su s et h ew a yt h a tc a nb e s te x p r e s st h e i re m o t i o n s a n dm a k et h e i rp o i n t s t h es e n t e n c es t y l ei sc a s u a l ,c o u l db ee i t h e r p a r a l l e lp r o s eo rp r o s e t h e r ea r ea r t i c l e st h a ta r ep a r a l l e lp r o s eo r p r o s ea l lt h r o u g h ,t h e r ea r ea l s os o m ea r t i c l e st h a tc o m b i n e db yp a r a l l e l p r o s ea n du n p a r a l l e lp r o s e t h eg e n e r a lo rs p e c i f i cc l a s so fs o n gd y n a s t y e m b o d i e dp a r to ft h e n a m e sa r t i c l e s b e f o r es o n g d y n a s t y ,t h ee m b o d i m e n t o ft h en a m e sa r t i c l e sw a sm o s t l ym i x e da n dh a dn od i s t i n c t i o n t h e n a m e sa r t i c l e si ss i m i l a rt op r e f a c e 、g i f t p r e f a c ea n do t h e rl i t e r a r y i i o j j i i i 目录 绪论( 1 ) 第一章宋代名字说的文体渊源、文体形态与文体属 性( 2 ) 第一节文体渊源( 2 ) 第二节文体形态( 5 ) 第三节文体属性( 15 ) 第二章宋代名字说的文化意蕴( 2o ) 第一节宋代名字文化( 20 ) 第二节宋代名字说的文化意蕴( 33 ) 参考文献( 4 8 ) 附录( 5 2 ) 绪论 名字说1 是说明名、字含义以及名与字之关系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从宋代 开始盛行。查昭明文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唐文粹、文苑英 华等,都没有收录名字说,仅全唐文收录刘禹锡名子说一篇。笔者还 查阅了曹操、曹植、嵇康、阮籍、李白、高适、王维、韩愈、柳宗元、李商隐、 罗隐等诸家别集,都未见名字说。宋代总集或别集收录了4 6 2 篇名字说( 具体篇 目详见附录) 。 就笔者所见,目前研究名字说的论著极少。曾枣庄先生的君子尚其字:论 宋代的字序2 一文对宋代的字序做了专题研究。马黎丽的名字序文体源流和 特征3 将名字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进行考察,研究名字序的文体渊源、文体 形态、文体创作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有些学者研究其它文类时也提到过名字说。 如薛峰的序体研究4 王弱琳的序文研究5 等,将字序列入赠序类。赵厚 均的赠序源流考论6 ,虽然也把字序看作赠序之别体,但认为字序与赠序差 别很大,应当单列。曾枣庄的论宋代的赠序文7 把字序和赠序明确地区别开, 认为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但是把字序归入了杂说类:“字序之序,又叫字说、字 解,虽以序名篇,但实为杂说。”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触及了宋代名字说 的一些问题,但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以宋代的名字说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名字说的文体渊源、文体形态和文体属性, 以及相关的名字文化。 1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将字说、字序、字解、字辞、祝辞、名说、名序、女子名字说等列为“字说” 一类。本文论述的范围则包括字说、字序、字解、字训、冠字祝辞、名说、名序、名解、名训、名字说、 名字序等。实际上,宋代此类作品中,以“说”或“序”为题者占十分之八以上。不同的名称,当然也标 示着文章的差别,比如“字训”重训诂,“冠字祝辞”用韵语,“名解”注重解说意义。为了论述方便,本 文将上述诸文类统一称为名字说,在具体论述其中一种时,则准确称之。 2 曾枣庄君子尚其字:论宋代的字序,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版。 3 马黎丽名字序文体源流和特征,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6 年第1 期。 4 薛峰序体研究,硕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 0 0 3 年。 5 王珥琳序文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 0 0 8 年。 6 赵厚均赠序源流考论,文艺理论研究,2 0 0 8 年第4 期。 7 曾枣庄论宋代的赠序文,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版。 第一章名字说的文体属性、文体渊源与文体形态 第一节文体渊源 从冠字祝词到名字说 唐代刘禹锡的名子说是笔者所见最早的篇名字说。徐师曾文体明辨 序说论及了名字说的文体渊源: 按仪礼,士冠,三加三醮而申之以字辞,后人因之遂有字说、 字序、字解等作,皆字辞之滥觞也。若夫字辞、祝辞则仿古辞而为 之者也。然近世多尚字说,故今以说为主,而其他亦并立焉。至于名说、 名序则援此意而推广之。8 可见,名字说与古代冠礼“宾字冠者”的仪式相关。礼经:“冠而字之。 加冠 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古时候男子行成年冠礼十分隆重,据仪礼士 冠礼载,冠礼要“三加、三醮 ,皆有祝词。醮礼结束后由主持冠礼仪式的“宾 给受礼者命字,并致“字辞”日:“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自孔嘉,髦士攸宜。 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日伯某甫。9 后世名字说是在这段“字辞”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宋代保留了部分冠字祝辞。刘敞张诲字辞日: 令月吉日,既备尔仪,爰告尔仪,字为尔传,师先民有言:事若莫 咨,敬服勿忘,维德之基,彼昏之陋,靡怀靡度,其告谆谆,其听藐藐, 昔者曾子,三省厥身,传不习乎,世以有闻,毋日高止,跤焉可及,毋 曰深止,倪焉可及,信尔朋友,乐尔兄弟,听用我谋,是无大悔。” 前有序云:“张诲既冠,谋所以字者。刘子日:是于礼有辞,为之作辞 。 8 吴讷、徐师曾著,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版,p 1 4 7 。 9 杨天字撰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4 年版,p 3 5 。 1 0 刘敞张诲:乒辞,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一二九四,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2 又如黄彦平王氏二子字辞: 王侯太初,嗜好诗书见其二子,骥种凤雏。群从制名,皆取从水 尔其从之,有本于是。濯字忠父,在诗远酌,自事吉蠲,神韵其次仲 浩直父,孟子是师,不枉不挠,远于无疵。海隅诸州,桑荫接畛,琅琊 诸王,尔族为近魏先正昶,为子命名,沉深浑湛,戒莫之争。水有胜 复,淮终不绝;世有污隆,德终不灭。咨尔忠父,三复尔诗,毋日不显, 神之听之。咨尔直父,勇义果德,毋以一毫,易吾之直。子之事父,闻 礼闻诗;母之育子,恩斯勤斯。未闻万物,能裕两仪。行之于勤,业荒 于嬉。令月吉日,授尔祝词。知天知性,永受保之! n 从这两段字辞,可知宋代字辞明显是承古冠礼冠字“祝辞”而来,语体都用四言 押韵。但是这些字辞,内容较古辞丰富很多,或交代写作缘由的介绍,或详实字 义的解释,或演说名与字的关系,或对当冠者谆谆教诲一番。 冠礼在唐朝已开始有渐弱的趋势。唐代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言: “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 拢吕温元和中作代郑相公请删定施行六典开元礼状称“丧祭冠婚,家犹异礼 ”。这说明唐代的时候,朝廷、民间已经不按照正礼的规定行事了。为了使冠礼 更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司马光和朱熹对冠礼做了局部的调整。司马氏书仪载 庶人冠仪,简化了冠礼的程式,尽管如此,冠礼仍然少有实行者。朱熹在司马光 的基础上对冠礼作进一步调整。对于加冠祝辞,朱熹觉得应该变为一般民众易于 明白的语言,“问日:冠昏之礼,如欲行之,当须使冠昏之人易晓其言,乃为有 益,如三加之辞、出门之戒,若只以古语告之,彼将谓何? 日:只以今之俗 语告之,使之易晓,乃佳。“冠字时可作字序。熊庆胄刘子冶字说说到: “冠必有字,字必有序。”1 5 如王庭硅送刘天游字序:“方冠,时请字于余, 余字之日天游。1 6 韩驹何榘字序:“于是卜日选时,以榘名之,以文度字 之 。游九言黄遵甫字序:“外兄仲本幼子日榘,今年始行冠礼,求字于余。 黄彦平王氏二子字辞,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三九七七,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砼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p 8 7 2 。 吕温代郑相公请删定施行六典开元礼状,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七,太原:山西教育出版 社,2 0 0 2 年版,p 3 7 3 7 。 黎德靖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p 2 2 7 2 。 ”熊庆胄刘子冶字说,曾枣庄、刘琳编 全宋文卷七三- - a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怕王庭琏送刘天游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三四一o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1 。7 韩驹何榘:序,曾枣庄、刘琳编 全宋文卷三五一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3 请字之日遵甫。1 8 这些都是冠字时作序的例子。也有作“字说者,如陈宓字 圭子说:“既冠,予字之日表夫一。1 9 王柏叶涵字说:“咸淳庚午二月吉日, 通斋叶先生命其友人王某冠其子涵。既筮矣、宿矣、期矣,而某以微恙不果就列, 敢推涵之义以字之。请字之以无垢,过庭次,幸以此说求正焉。 2 0 在宋代, 冠字时并不限用字辞,也可采用以“今之俗语”写的字序、字说。这些字序、字 说等与冠字祝辞,除了句式、音韵外,其他皆无大异。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名字说的产生与发展,与冠礼的演变有关。古老的冠礼 虽然荒疏直至废弃,但男子“冠而字 的传统留存下来了。“字辞”作为冠礼上 的程式化祝辞随着冠礼的衰颓而消失,但命名字时请人作文祝福、勉励渐渐成为 了一种风尚,古礼冠礼程式化的祝辞逐渐为文人个性化的创作所替代,演化为名 字说这种文体,并在宋代流行。 二、名字诏、改名制等的影响 宋之前,以名字说名篇的文章虽只有一篇,但另有名字诏、改名制、改名敕 等,已经具备了名字说中的一些要素。如永安五年,三国吴景帝时为四男作名 字诏: 人之有名,以相纪别,长为作字,惮其名耳。礼,名子欲今难犯 易避,五十称伯仲,古或一字。今人竞作好名好字,又令相配,所行 不副,此瞽字伯明者也,孤尝晒之。或师友父兄所作,或自已为。师 友尚可,父兄犹非,自为最不谦。孤今为四男作名字:太子名黑,章音 如湖水湾澳之湾,字韵,商音如迄今之迄;次子名重,、羹音如兕 觥之觥,字嚼,幂音如玄磺首之磋 ;次子名桐,楣音如草莽之莽, 字显,显音如举物之举,g o - t - z , 疑,薤音如衰衣下宽大之哀,帛彝, 硒箩如有所拥持之拥。此都不与世所用者同,故钞旧文会合作之。夫 书八体损益,因事而生。今造此名字,既不相配,又字但一,庶易弃 避。其普告天下,使成闻知。2 1 碍游九言黄遵甫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六三一一,卜海:上海辞书廿 版社,2 0 0 6 年版。 1 9 陈宓字圭了说,曾枣庄、刘琳编伞宋文卷六九六四,一卜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2 0 王柏叶涵字说,曾枣庄、刘堪编全宋文卷七八。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2 1 吴景帝为四男作名字诏,严町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义卷六卜四,北京:中 华书局,1 9 5 8 年版,p 1 4 0 2 。 4 孙休为使四个儿子的名字“庶易弃避,挖空心思,造出四个怪字作名,又造出 四个怪字作字,并自己规定读音。孙休好学,精于文字学,所造名与字,尽管奇 特,难书难读,但皆合造字原理。 又后魏宣武帝改元亮名字诏: 仕明风神运吐,常自以比荀文若,可名或,以取定体相伦之美。2 2 元或,字文若,北魏宗室,临淮王元提之子。少有才学,时誉甚美。本名亮,字 仕明,因避穆绍父( 穆亮) 之讳而请宣武帝改名。这篇诏书交代了命名字的缘由 和意义。因为元亮常把自己与东汉苟或( 字文若) 相比,所以宣武帝给他改名“或 , 而改字“文若,“以取定体相伦之美 。这份诏书是从魏书临淮王谭传中 摘录出来的,完整的诏书,现已不得见。但单看保留下来的这几句话,和宋代的 名字说几无二致。 唐玄宗李隆基皇太子诸王改名敕: 古之名子,必由象类,人道之大,可无慎乎! 皇太子鸿及庆王潭以 下,往所制名,或亦未当,今以德命,悉宜更之。太子鸿为瑛,庆王潭 为琮,忠王浚为玛,棣王洽为琰,鄂王渭为瑶,荣王混为琬,光王溏为 琚,仪王潍为遂,颍王i 霎为墩,永王泽为磷,寿王清为瑁,延王洇为玢, 盛王沐为琦,济王溢为环,信王沔为理,义王灌为砒,陈王涣为畦,丰 王澄为珙,恒王漶为琪,凉王漩为珞,汴王滔为礅,及惠宁太子惠宣太 子之子,皆改从玉。2 3 又唐武宗本名李湟,临死前十几天改名李炎,李德裕因作仁圣文武章天成 功大孝皇帝改名制: 王者照临万宇,名岂尚于难知? 敬顺五行,理宜避于胜伏征诸 前史,义实炳然。昔炎汉之兴,洛旁去水。所都名号,犹乃避之。况 我国家运昌土德,岂可以王气胜于君名? 所以宪宗继明之初,实已舍 水,必有冥数,叶于祯祥。汉宣帝柔服北夷,弘宣祖业;功德之盛, 侔于周宣;御历十年,乃从美称。朕远惟大汉之事,近禀圣祖之谋, 爰择嘉名,式遵令典,敬承天意,永保鸿休,宜改名为“炎 。仍令所 2 2 后魏宣武帝改元亮名字诏,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魏文卷九,北京:中华 书局,1 9 5 8 年版,p 3 5 6 0 。 2 3 唐玄宗李隆基 皇太子诸王改名敕,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十五,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 版,p 2 3 6 。 5 司择日,分命宰臣告天地宗庙;其旧名中外奏章不得更有回避。布告 遐迩,成使闻知。2 4 这两篇诏书,都交代了改名的原因。前者是为了以“玉 表君子之德,后者是为 了避五行之讳。 名字说的主体部分就是说明名与字的意义,以及名与字的关系,并寄寓一番 训诫期望。这几篇诏书,或交代名与字的意义,或交代改名的原因与意义,已经 具备了名字说中的一些要素,是宋代名字说直接的文化、文体源流。 一、名字说的对象 第二节文体形态 名字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象是特定的,必须是名与字,而且是人的名与 字。但周紫芝竹坡四君子字序却比较特殊,序云: 丈,老者之称也。年长以倍则称之,礼也。齿在丈人行则称之,礼 也。学士大夫之以丈行则以字行,今三十年矣。少者谓老者日丈可也, 老者谓少者曰丈则非矣。官相埒也,行相夷也,齿相齐也,日丈焉则岂 其情哉? 非相伪则相谀而已矣。余陋此风为多甚,终不能以一人而违举 世之习也。小者贻谴,大者速祸,何自苦为之哉? 今方解官藉事以奉祠 禄,深居简出,而宾亦无一人造余门者,独与是四君子者相视而笑,莫 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善焉。四君子为谁? 日毛颖,日陶泓,日陈玄,凡 三人,而褚先生不在也。昔者昌黎韩愈盖常与三人者游,命之名而未字 也。是时,褚先生方与汉太史公司马迁作史记,书征成阳,不与三人 者同在愈所,是以姓名不得见于其书。余既悲字之不行,又得此四君子 而与之游,乃有其名而无其字,于是字颖曰“叔锐 ,字泓日“坚伯”, 字玄日“客卿”,字褚先生日“记言”。入则与之唔而谈,出则与之偕而 往也,醒则与之清坐终日,醉则与之纵横交错也,而其乐有不可胜言者 矣。于是四君子相与逡巡而谢日:“奉先生之几席。”不敢辞也,已而为 “李德裕仁圣文武章天成功大孝皇帝改名制,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九七,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 0 0 2 年版,1 9 9 0 年版,p 4 4 2 4 。 6 之序而赠之” 竹坡四君子者:毛颖、陶泓、陈玄、褚先生。唐朝韩愈在毛颖传中称毛笔为 “毛颖 ,墨为“绛人陈玄”,纸为“会褚先生,砚为“弘农陶泓。船因此竹坡 四君子是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而周紫芝给四君子命字,也是针对他们的特色, 毛颖( 笔) 字“叔锐 ,褚先生( 纸) 字“记言”,陶泓( 砚) 字“坚伯 ,陈玄 ( 墨) 字“客卿 。 名字说的对象或为一人,或为多人,以一人者居多。如范仲淹南京府学生 朱从道名述,石介归鲁名张生、宗儒名孟生,黄庭坚陈师道字说、文 安国字序,杨时杨仲远字序、邓文伯字序,晁补之外弟杨若字知类序、 从兄字伯顺序等,都是针对一个人的名或字展开论述。而多人者,一般同为 兄弟姐妹,或为同胞,如苏洵名二子说,真德秀陈平甫三子字说,魏了翁 史之椅之樟字说,陈著四子名字说,方逢振冠二子说等;或为同族, 如司马光诸兄子字序,苏辙六孙名字说,程班先君六孙名义说,王柏 三侄字义说等。一般单个人的名字说多写得详细。而多人的则写得较为简单, 大体只是简略阐释名与字的关系和意义,而并不申发。 二、名字说的结构 一篇完整的名字说由四部分组成:题目、序文、正文、落款。但四部分皆有 的情况较少,大部分都是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有的没有序文,如苏轼文骥字 说,晁说之周元仲字序,葛胜仲段拂教授字序等。有的没有落款,如苏 轼张厚之忠甫字说,黄庭坚张纯字说,晁说之观之弟字盥道序等。有 的只有标题和正文,如黄庭坚李惴字相如说、韦许字说、吴开吴闳字说 危盘 号乎o ( _ ) 标题 名字说最常见的标题是 x x 名字说 、“x x 名字序 ,如苏轼何苓之名 说、宋祁王杲卿字说、欧阳修章望之字序等。其他如“名字x x 说 、 “名字x x 序 。有些名字说的标题是名与字皆出现,如欧阳修尹源字子渐序, 2 5 周紫芝 竹坡四君子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三五二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 版。 2 6 韩愈毛颖传,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 9 9 1 年版,p 4 3 2 - 4 3 4 7 刘敞衡字公甫序,王令周伯玉字元韫序、杜渐字子长序,黄庭坚唐骥 字希德说、李惴字相如说等等。有的名字说则在标题中增加了其他内容,如 石介吴虞部士龙字序,司马光越州张推官字序,强至吴三班字序,郑 侠王供奉字亮弼序,周必大李烨县尉字说、赵汝橙县尉字说等增加了 官职名;苏洵仲兄字文甫字说,蔡襄侄至夫名字序,司马光诸兄子字序, 黄庭坚宗室子、讽子沆字说、才季弟诸子字说,郑侠六孙名字说等增加 了亲属关系;王无咎暨阳葛君字序,范仲淹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郑侠 潮州吴致之字序,黄庭坚江南祝林宗字说,赵汝腾眉山孙梦得子良仁字 说等则增加了籍贯。 序文 部分名字说有序文。这些序文用来表明作者的写作缘起和意图,包括交代写 作对象的生平,与作者的关系、交游等内容。 如黄庭坚文安国字序: 洹水文安国,悦虎豹之文,方雕其毛,而泽于南山之雾雨。将以 希时文之思,致身为万乘之器。黄子字之日子家,而告之曰:2 7 黄庭坚国经字说: 余弟安世之子婿日国经,其友字之日敦常。经则常也,于义无所 发明,为其更字日端本,而说之日:2 8 李观叙张延之字: 张君延之,解官铅山,过我于葛陂。神清气和,其言语可听,虽 一面,知其非俗子。以立字未善,责于我,我应之日:2 9 王令杜渐字子长序: 杜君山东士,名渐,少嗜学,性澄淡,不易语笑,平君循循若不 自足,予与之交且三年,不甚见其喜之与怒也。一日,探字于予,归 作渐说以字之日:3 0 真德秀李自修祝词: 予友果斋李君公晦之子治,年十有五,锐志于学,过予粤山之麓, 2 7 黄庭坚文安国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 - :- - 0 ,卜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2 8 黄庭坚国经字说,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二三二o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2 9 李观叙张延之字,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九一三,上海:i - _ 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3 0 王令杠渐字子长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一七四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8 请字焉。为本大学之义,字之日自修,而祝之以辞日:3 1 陈淳卓氏二子名字说: 温陵卓君廷瑞,嘉定乙亥秋游临漳,访予衡檐而定交焉予睨其为 人,盖亦知其有是学而好之者也。自是相与几两阅月,襟怀输写,趣味 相合,有金兰之契一日为予言:晚得二子,有可教之质,欲名其长以 克、字伯仁,名其次以存、字叔义盖取鲁论易传之语,请为 讲明其义之所以然,庶其归也,得以为趋廷诏士之助。予义不得辞也, 为之言日:3 2 序文以散体为主,杂以骈文,无韵。有的序文纯以叙述语体对人事略作交代, 有的则用传记语体品评人物。结尾以“告之日 、“字之日 、“说之日 、“为之言 日 等引出正文。但是也有例外,如陈宓字李如晦说: 孔圣有言:“四十、五十而无闻,斯不足畏也已。”又曰:“君子去 仁,恶乎成名。 然则圣人诱人以名者,将以勉其实也。自后世之士, 有不务实而务名者,往往渐非于君子,而忌且怠者,遂乘之以便其私, 凡自力为善者,一切以好名讥之。其弊至使人安心于卑陋,而绝意于高 明,宁逃谤讥,恐目沽激,必使天下无一君子而后已,是驱人于为恶也, 可不畏哉! 夫名岂可以苟得,未有不自务实始。盖善必充实而后可以至 于辉光,美在其中而后有以发于事。若夫无实之誉,过情之声,安能久 欺人哉? 钜野李生彰,云龛文肃之孙。年少锐志问学,往来数年,愈笃 不衰。一日以书请说其字“如晦”之义以自广,辞不获,乃为之说日: 子贵乎实之不修,不患乎名之不著。名著矣,又能晦以自处,然后其名 愈远。譬之日月,必有昆仑为之隐蔽,然后其光终古而不疚。子姑汲汲 于道问学以充其实,勿问名之显扬,则又进于人一等矣。3 3 中间有“乃为之说日 ,但前面的内容并不是序文,而是正文的一部分。黄庭 坚洪氏四甥字说、李大耕大猎字说,李新侄革奇字谨先序,游九言 张子扬字序等都是如此。 有的名字说没有序文,序文交代的内容就包含在正文里面。 3 1 真德秀李自修祝词,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七一七九,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3 2 陈淳卓氏二子名字说,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六- e z o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3 3 陈宓字李如晦说,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六九六四,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9 正文 宋代名字说章法结构创新多变,不循程式。正文没有固定的行文要求。宋代 名字说谋篇布局比较常用的有两种结构模式。 第一种是大致按照写作缘由、名与字的意义及关系、叮咛训诫之义的顺序来 行文。如周行己李择之字序: 予友李纯如之族弟自蜀来,将补太学生,乞名于其兄。其兄名之日 择,又使予为字。予字之日择之。择- e _ 之s l 与予处,未尝见其过,盖能 择道而居之,择友而交之。言必择而后出,行必择而后行。善无小必择 而为之,恶无小必择而去之,故能若是也。子必是而择之,亦庶几其寡 过矣。勉之哉! 开篇先交代写作缘由,李纯如请周行己为其族弟命字,次写命名之义,最后是对 李择之的叮咛训诫:“子必是而择之,亦庶几其寡过矣。勉之哉! ” 又如陈渊邓德恭字序: 余友邓南夫之子名肃,请字于余,余字之德恭。又趣余广其说,久 之未暇及也。一日,从余为庵山之游,烦暑思阴,适得异木,逍遥乎其 下,周视茂林嘉卉之旁连者,舒翅扬英,姿魅横发,因为之言日:“子 欲知德恭之义乎? 观于木斯可矣。夫木之为物,倾欹乎岩崖之巅,夭矫 乎? 壑之侧,挺秀含辉,吐奇呈怪。其升如擢,其垂如坠,其萦纡曲折 如龙蛇之蜿蜒,其森植劲拔如剑戟之穆端。日丽雨洁,春浓秋瘠,尽熊 极妍,不可绘画。此其敷荣于外,蔚然而似恭者也。故五行木日曲直, 在事为貌,而貌曰恭,盖取诸此。今子妙质夙成,天才宏放,视世 俗之所能,举若无足为者。子其笃实以孚其名,如玉如质,吾言其 攻石哉! ”3 4 字序先说邓南夫为子邓肃请字于陈渊,字以“德恭”,邓南夫请陈渊“广其说”, 这是交代写作缘由。中间一大段借“异木来说理,即是阐述名字意义,最后希 望邓肃“笃实以孚其名,如玉如质”则是对他的勉励之意。 又如周紫芝字序二: 万氏之二子皆从余游,见其友且恭也。会其以名请,因名伯氏日“如 3 4 陈渊邓德恭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三三。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1 0 埙”,而字以“伯孺”;名仲氏日“如篪”,而字以“仲孺”。诗日: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一说者以为恩如兄弟,其相应和若埙篪也。夫 居家而父子笃,兄弟睦,然后移而友于乡则尽敬,充而事其君则尽忠。 盖尽孝钦顺是文章事业之根本若其整于威仪,秀于文词,望之俨然君 子也,而不能充其有而行之,则学者之所以不贵也且士之为善于家者 必赏于朝。士苟能明乎此,则其取富贵利达可垂手耳。二子岂不能共勉 之哉1 3 5 周氏与万氏二子交游,二子以名请。周氏给二子取名“如埙 、“如篪 ,是希望 万氏二子“相应和若埙篪 ,能够兄弟和睦。兄弟和,才能友睦乡邻,尽忠于君。 周氏最后说“二子岂不能共勉之哉,表达了对万氏二子的期望。这篇字序也是 按写作缘由、名与字的意义及关系、叮咛训诫之义的顺序来行文的。 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就是文分两扇的结构模式。这些名字说分作两扇,前扇 说理,大多围绕名或字的意义展开议论,后扇交代写作缘由等。黄棘的李维志 字序就是一个典型: 志者,心之有所之也。心者天地之蕴、化育之机。人之所以得以生 者,人有是心。极其所之,则人道可立,虽参天地、赞化育,亦岂有所 假于外哉? 甚矣,人之轻视其心也! 之于名、之于利,何其卑且陋耶? 之于道者善矣,用之不专,进之不力,持之不坚,犹无所之也。如适千 里之涂,纷然而多岐,志焉而中止,安能有所志乎? 吾友李维石,名士 兴,病其字之不类也,以“维志”易之。其义以为学而有所兴起,非志 不能也。复求其说于余。维志尝闻武夷夫子之道而说之者,其志已不为 世俗之卑且陋矣。故特以人心本然之大,与夫志之,所以为志者谂之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君子曰,诗之好仁如此,维 志勉乎哉! 予于子有所警矣。3 这篇名字说,明显分为两扇,前扇围绕李维石的字“志”展开议论,说明有 志才能得道的道理。而后扇,则交代了写作缘由,李维石改字,求黄轹为他作字 序以阐说命字之义,黄氏作这篇字序乃“于子有所警矣”。 又如蔡襄名说: 3 5 周紫芝字序二,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三五二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i2 0 0 6 年版。 3 6 黄躲李维志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六五五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l l “几”之意,旁出诸书,大备于易。要言之,止乎极,而其应也 无穷,动乎变,而其济也不终。天下芸芸,莫窥其明,万殊汶汶,莫探 其本,几之义至矣夫! 颜子何人欤,涂之人也,陋居约守,功不甚白, v x 孑l 子之圣而亟称之,其朋三千,又皆出其下。到于如今,声名肖其师, 继业概舜禹,曷谓耶? 庶乎几而已矣。几之义至矣夫! 君取以名己,必 字日“举之”者,思以止乎极而通乎变也。凡云人者物之异,云名者姓 之异,云字者成人之易。名字之始始于是。其义有取者,有无取者。其 无取焉则己,犹有取焉,举之林哉! 吾闻伸于己者,待于天也。 “君取以名己 之前都是在围绕“几”的意义来展开论述,之后就是在论述 取名“几”而字以“举之 的原因和意义。 如赵湘名说赠陈价: 名之制,在于丽乎天,蟠乎地者,孰无名焉? 然则累世而异者,其 惟人之名。名之贵,贵乎道。道由人,不由名。道贵则名著,道贱则名 汩。是故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古之圣贤,异道不异名。古之人 则慕其为人,今之人则慕其名之为名。古人不以名慕之,而今之人 慕之;道德仁义,古人慕之,而今人不知慕。口是而心非,言敏而行 讷。颍川陈价,始名宗柳,盖亦慕展禽之为人也。于是顾其人 能自志于学,不陨槿,不怠惰,韫匮而待沽,命之曰价,字伯圭。亦冀 其为人不止于展禽也,因作名说以赠云。3 7 文章前面花了大量的笔墨在论述名与道的关系,“名之道,贵乎道。道由人,不 由名”。而直到了文章最后才用寥寥几句简略地交待改名改字的相关事由。 落款 部分名字说有落款,用来交代写作时间等。有的落款交代了作者籍贯,如李 观叙陈司理字:“至和二年冬十二月戊子,盱江李观序3 8 ;强至卢君字序: “皇祜三年正月十二日,余杭强某序 3 9 ;晁说之周元仲字序:“宣和庚子冬 至后二日辛酉,嵩山晁说之序4 0 等。有的交代了官职,如强至刘君仙尉字序: 3 7 赵湘名说赠陈价,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一七一,上海一t 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3 8 李观叙陈司理字,曾枣庄、刘琳编拿宋文卷九三,上海:上海辞书h j 版社,2 0 0 6 年版。 3 9 强至卢君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一四五四,上海:上海辞书 版社,2 0 0 6 年版。 4 0 晁说之周冗仲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二八一四,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1 2 “至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浦江令强某序 4 1 等。有的交代了与对象的关系,如 苏轼文与可字说:“熙宁八年四月廿三日,从表弟苏轼上 蛇;苏轼文骥字 说:“元祜三年外伯翁东坡居士书 n 等。有的增加了字号,如李之仪张觉夫 字序:“崇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姑溪居士序 “;李之仪祥瑛上人字序:“戊 戌三月六日,姑溪老农书 幅等。 宋代名字说的篇幅长短不一,郑侠谭文初字序最长,11 4 2 字;方岳谢 谨习字训最短,3 2 字。一般来看,三到六百字间的比较常见。 三、名字说的语体特征 宋代名字说绝大多数用散体,如王安石张当字序: 春秋之法,书字以褒,有以知君子之尚字也。然则古之君子, 名与字相配,配字者所以表名也。清河张君当,始字友直,犹以其义未 安也访之仆,辱其久游,不获让为。徐思之,因请更字曰元膺。方前字 于义为恰,而又正与名会。且元为长善,则仁义统称;士能膺之,行孰 大矣。张君以辞学累举进士,始得明之定海尉,位虽卑,才不逾职,与 其位甚尊而才甚愧者,孰贤愚焉? 予既为述其字,又以勉其行,故为之 序。“ 又如曾巩谢司理字序: 君子之于德泽谊行,大有为者也。于为之也,有明而易知者,有不 示其用者。若乃数度号令,因造损益,淳杂出入,则所以明而易知者, 使人靡靡然化之,不绝于动作趣舍之际耳,无深观复键穷墉奥屋为之掩 覆也。泊然莫能知其所以发而至者,则所谓不示其用者也。易曰“知 微知彰”,彰显之微,不显之谓也。叉日“几事不密则害成”、“退藏于 密”者,皆不显之谓也。陈郡谢君名缜,缜,密也,而取字乃本诸此, 而字曰通微。以谢君之材,其向道也,苟为无画,无不至者也。可以有 4 1 强至刘君仙尉字序曾枣庄、刘琳编 全宋文卷一四五四;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4 2 苏轼文与可字说,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一九六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4 3 苏轼文骥字说,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一九六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4 4 李之仪张觉夫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二四二四,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4 5 李之仪 祥瑛上人字序,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二四二四,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拍王安石张当字序,曾枣庄、刘琳编c e - 宋文卷三二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为者也,能见其事业者也,能不表其迹后择也,亦在懋之而已。4 7 这两篇字序都是全用散体之文,行文自由,流畅自然。此外,如苏洵名二子说 和欧阳修郑苟改名序、张应之字序、尹源字子渐序、胡寅字序等全为 散体之作。 宋代名字说中称“字辞”与“冠字词”的,主要由四言韵语写成,类似于古 礼字辞,如徐师曾所言乃“仿古辞而为之者也”。如前文提到的刘敞的张晦字 辞和黄彦平王氏二子字辞就是全用四言。冠字词中,如黄庭坚祝晁深道 冠字词: 吉日毅旦,晁氏深之,字尔深道,发书祝之:咨尔深道,圣学无蚤。 与其闯于门,不若观于奥。深器者工,深稼者农,深利者贾,世守 者为宗。宗其一家,出门则病焉;深于道者不官,三宗者听焉。穷则带 索,达则华衮。惟学无止,自深其本。们( 祝晁深道冠字词) 则以四言为主,杂以五言、六言。 还有一些标“说”、“训”等的名字况也全用四言,并且用韵,如赵汝腾 盛时立中字说: 揖让征诛,异尚同符。时义大哉,阖辟卷舒。瞻前忽后,颜莫孔骤。 匪嗟一中,圣时未就。邻斗异室,缨冠赴焉。未之思也,执中无权。轲 也谁师? 参传子思。君子之中,君子之时。4 9 赵汝腾的其他字说,如陈谠无党字说、眉山孙梦得子良仁字说、徐直谅端 友字说、徐直方立大字说、祝炜明字说也全用四言韵语。方岳谢谨习字 训更是一韵到底: 学飞日习,其在厥初。相彼雏矣,莺其茁矣,万里一息,微其习矣。 兹尔谨习,迅靡日矣。5 0 宋代名字说中也有骈散结合的佳作,如苏洵仲兄字文甫说: 且兄尝见夫水与风乎? 油然而行,渊然而留,淳泗汪洋,满而上浮 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 4 7 曾巩谢司理字序,曾枣序、刘琳编全宋文卷二五六,卜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档黄庭坚祝晁深道冠字词,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 - = - 0 ,一k 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 版。 4 9 赵汝腾盛时立中字说,曾枣庄、刘琳编伞宋文卷七七八o ,上海:卜海辞书i 版社,2 0 0 6 年版。 5 0 方岳谢谨习字训,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七九o j b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1 4 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行 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余委蛇,蜿蜒沦涟,安而相推, 怒相凌,舒而如云,盛而如鳞,疚而如驰,徐而如徊,揖让旋辟,相顾 而不前,其系如毂,其乱如雾,纷红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 沧海之滨,滂薄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 流逆折,溃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 如焰,跳者如鹭,投者如鲤,殊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日:“风 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 无意乎 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 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相使而丈出于其间也。故此天下 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 而不可与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惟水与风而已。昔者, 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不求有言, 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呜乎! 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 也。钉 这篇字说整散兼行,带赋体风格。中间“纡余委蛇殊然异态 一段铺陈全用 四言,句式骈俪。前后骈散交错,句中间多用之、而等虚词,句式参差变化,行 文流畅,词气通顺。 第三节文体属性 宋人编的总集或别集已收录部分名字说。选本如北宋佚名编宋文选收录 名字说十篇:分别为卷二欧阳修章望之字序;卷五司马光越州张察推字序; 卷六范仲淹朱从道名述;卷二十九张耒李德载字序;卷三十一黄庭坚宋 完字序、文安国字序、赵安时字序、杨概字序、黄育字序;卷三十二 陈瑾李彦方字序。吕祖谦编宋文鉴收录名字说四篇:卷八十七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