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pdf_第1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pdf_第2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pdf_第3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pdf_第4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位 代 码 10445 学号 2008020013 分类号 b516.5 研 究 生 类 别 全日制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 论 文 题 目 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 学科专业名称 外国哲学 申 请 人 姓 名 赵苗苗 导 师 姓 名 崔永杰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 6 月 8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赵苗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赵苗苗 导师签字:崔永杰 签字日期: 2011 年 6 月 8 日 签字日期:2011 年 6 月 8 日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3 导 言 . 5 一、伽达默尔问答逻辑的提出 . 7 (一)问答逻辑的理论基础 . 7 1、理解的历史性 . 7 2、诠释学经验 . 9 (二)问答逻辑的思想渊源 . 10 1、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 . 10 2、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 . 12 3、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 . 12 二、问题在诠释学中的优先性 . 13 (一)问题的本质 . 15 1、问题的方向性 . 15 2、问题的开放性 . 16 (二)问题的分类 . 17 1、真正的问题与虚假的问题 . 17 2、正确的问题与错误的问题 . 18 3、歪曲的问题 . 19 (三)问题的优先地位 . 19 1、理解从问题开始 . 20 2、重构问题的重要性 . 21 3、如何提出问题 . 22 三、问和答在诠释学中的交互性 . 24 (一)读者与文本的“主主”平等关系 . 24 1、读者的“主体性” . 24 2、文本的“人格性” . 26 3、读者与文本是平等的对话主体 . 27 (二)读者与文本的“问答”对话关系 . 28 1、问答逻辑的对话形式 . 28 2、读者与文本的问答对话 . 30 3、对话中的争论和分歧及其解决方式 . 31 四、伽达默尔问答逻辑的意义 . 33 (一)问答逻辑提升了关于“问题”的研究高度 . 33 (二)问答逻辑促使读者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 34 (三)问答逻辑的对话性超越了文本的独白性 . 36 (四)问答逻辑实现了历史视域和现实视域的交融 . 37 结 语 . 39 注 释 . 41 参考文献 . 43 致 谢 . 4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问答逻辑理论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其哲学始 终的一条重要线索,“视域融合” 、 “效果历史” 、 “世界经验”等无不蕴含着问答逻辑。伽 达默尔的问答逻辑理论重新刻画了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理解与解释的本 质,为人类思维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同时还体现了一种谦逊的德行和开放的胸襟。伽达 默尔的问答逻辑获得了极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为解释学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推进,是 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开拓性的研究课题,因此,我们对它进行深入地学习和探讨就具有重要 的意义。 本篇论文的正文内容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伽达默尔问答逻辑提出 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是在对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经验的分析基 础上提出来的。 人是一种有限的历史存在物, 解释者总是带着自己的前见去解读历史文本, 只有在解释者与文本之间建立一种问与答的对话关系,才能推动诠释学经验不断地更新。 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受到了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柯林武德的问答 逻辑等思想的重要影响。辩证法的原义就是谈话或对话,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就是通过相 互交谈和辩论来获得学问的一种方法,然而到了黑格尔那里,辩证法这一哲学范畴被形而 上学化了,后来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辩证法的对话维度又重新获得了重视。伽达 默尔认同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观点,读者只有理解了文本作为答复所回答的那些问题,才 能真正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在诠释学中的优先性,包括问题的本质、分类和优先地位。 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某种方向性的意义,问题的出现开启了某种被问东西的存在,问 题使被问的东西转入了某种特定的背景中。提问本身就是进行开放,被提问的东西的开放 性在于回答的不固定性,然而,问题的开放性并不是无边际的,它其实包含了由问题视域 所划定的某种界限。 伽达默尔在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基础之上, 区分了几种不同问题的分类, 即“真正的问题和虚假的问题” 、 “正确的问题和错误的问题” 、 “歪曲的问题” 。可见,问 题在诠释学中处于一个优先的地位,理解要从问题开始,答案是否具有意义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问题,因为问题导引着回答的方向。解释者在重构文本问题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 现实视域,并把它们带到问题的开放性中,不断地充盈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问和答在诠释学中的交互性,包括读者与文本之间平等的主体地 位以及他们的问答对话关系。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这两种主观精神的交互作用下创 生出来的,我们不仅要重视文本的人格性,更要重视读者的主体性,尤其是这两者之间的 交互作用,也就是一种主体间性,因为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主体关系。伽达默尔认 为,问答逻辑也就是对话逻辑,对话包括问和答的结构,即读者与文本之间交互问答的对 话形式。在读者与文本进行问与答的对话过程中,一方面,读者可以唤醒自己、开放自己、 检视自己、修正自己,从而创造自己存在方式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文本也不是处于被 动的地位,而是像主体那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作用于读者,融化在读者对文本意义 的创造性的理解之中。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伽达默尔问答逻辑的意义。问答逻辑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的 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它在哲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问答逻辑从哲学解释学 的角度提升了关于“问题”的研究高度;其次,问答逻辑促使了读者在理解中的主观创造 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再次,问答逻辑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性取代了文本的独白性,实现了 诠释学方法论的革新;最后,问答逻辑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历史视域和现实视域的 统一和交融。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虽然具有上述一些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 的缺陷。问答逻辑过于强调理解的创造性,从而弱化了理解的客观性,因此,很容易导致 诠释学的发展从作者中心主义走向读者中心主义。 关键词: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问答逻辑;对话形式;视域融合 分类号:b516.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on gadamers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abstract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al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adamers philosophy, and also is an important clue through his philosophy, “fusion of horizons”, “effective history”, “world experience”, etc. all contain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al theory. gadamers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al theory re-characte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reter and text, reveal the nature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a new model is provided for the human mind, and also a humble virtue and open mind are reflected.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al theory of gadamer get extremely valuable results, which make very important progr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so the in-depth study and discussion about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al theory, which is a very valuable pioneering research is very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the content of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ories basis and ideological origins of gadamers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of gadamer is put forward on analysis of understanding historical and hermeneutics experience. human is an existence with limited history, interpreter always interpret text with their own history of the former view. only if the dialogue relationship is built between the interpreter and the text, the hermeneutical experience could continue to be renewed. gadamers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is influenced by platos dialogue dialectic, hegels concept of dialectics and collingwoods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dialectics is a conversation or dialogue. platos dialectic is a method of learning by the dialogue and debate, while the dialectics which is in the philosophy category is changed to metaphysics. later, the dimension of the dialogue in dialectic is attached attention to in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gadamer indentifies with collingwood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al view, that the reader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ext, only if understanding those questions which text answers as a reply.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priority of the question in hermeneutics, including the nature, classification and priority of the question. nature of the question is that it has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the appearance of question opens up the existence of a thing to be asked, the things asked are turned into a particular background by the question. question itself is an open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question, and the openness of things which are questioned is uncertainty. however, the openess of question is not boundless, which contains boundary delineated by the question field. gadamer distinguishes several different issu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 nature, namely, the real question and false question, the right question and wrong question and distorted question. we can see that the question is in a priority in hermeneutics, the understanding starts from the question. signification of the answer depends largely on the question, because the problem guides the direction of the answer. interpreter takes them into the openness of question, and continuous fills the understanding of tex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sight field during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of question and answer in hermeneutics, including equality and dialogu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ext. meaning of the text is born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reader and text. the personality of tex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but also the reader subjectivity especial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because they are equal in dialogue. gadamer believes that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is also a kind of dialogue logic,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question and answer, which is the dialogu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reader and text. during the dialogue process, reader is in a main position or plays the main force, while text is not passive which has the initiative, creativity and reaction on readers. the significance and defect of gadamers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is discussed in the fourth part.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his philosophy history.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earch about “question” from the perse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is emphasized. the readers subjective creativity is promoted in the understanding. the monologue of the text is replaced by the dialogue of reader and text to achieve innovation to the hermeneutic method. the merging of historical sight and actual sight is realized in the first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faults.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emphasis too much on the creativity of logic which will weaken the objectivity of understanding. it can easily lead to turn hermeneutics to the reader centrism from the author centrism. keywords: gadamer;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dialogue form; fusion of horizons category number: b516.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导导 言言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年2005年)是当代德国最 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在哲学史上最重大的贡献 就是构建了哲学解释学的理论体系。伽达默尔1960年以出版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闻 名于世,他在批判与发展古典解释学的基础上开创了哲学解释学,标志着哲学解释学正式 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 真理与方法一书,是哲学界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解释学的 奠基之作,阐明了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在该书中,伽达默尔以艺术经验里的真理问题 的展现为出发点,进而探讨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最后以语言为主线实现了解释学的本 体论转向。哲学解释学不再像古典解释学那样仅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技艺学,而是探究人 类一切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基本条件,并通过分析这些条件找出人的世界经验,在人类的 有限历史性的存在方式中,达到对人与世界根本关系的理解与解释。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被介绍进入中国哲学界的, 从那 时候开始,国内学者们对他的解释学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就没有停止过,并且越来越热。近 些年来, 国内学者对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的研究方向已经由最初的宏观介绍和总体性述评发 展为了纵向的深入研究, 研究的主题也逐渐地细化。 在对伽达默尔的原著进行解读的基础 上,国内许多学者都出版了一些有关哲学解释学的个人专著,其中,严平的走向解释学 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 ,何卫平的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 ,殷鼎的理解的命 运解释学初论,彭启福的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 ,是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 理论的一个全面阐释。在期刊论文方面,何卫平的解释学的经验及其辩证性 ,彭启福 的哲学诠释学中的“问题意识” 和对话中的“他者”伽达默尔“诠释学对话” 的理论批判 , 这些文章讲到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的经验理论、 问题理论和对话理论, 涉及到了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理论的部分内容。 但是总的来说, 国内的著述对伽达默尔的 问答逻辑理论的探讨不是很多, 专门写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理论的文章极少, 有的也只是 在论述解释学循环、诠释学经验、对话理论、问题意识等时谈到问答逻辑的。 国外哲学界对于伽达默尔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进 入了一个高潮研究的平台时期,到了 90 年代逐渐展开的是对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以及解 释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同时,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德里达的论争与反论争,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与利科、 阿佩尔等解释学的关系也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在最近的二三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十年里, 西方哲学界举行了很多次以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 每年也有 不少的学术专著和论文问世。 国外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著述很多, 已经被翻译并且 在我国出版的主要有:美国的沃恩克出版了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和理性 ,加拿 大的格朗丹出版了哲学解释学导论 ,日本的丸山高司出版了伽达默尔视野融合 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等。国外学者对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的研究起步比较早、观 点比较成熟, 但是可能由于翻译的问题使得我们对伽达默尔思想的学习还稍显落后, 因此, 我们应该增加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借鉴。 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理论是他的哲学解释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笔者所掌握 的材料来看,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思想进行过研究, 但是关于他的 问答逻辑理论的研究并不多,而真正以该课题的内容为核心的著作和文章则更少,可见, 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理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开拓性的研究领域。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该理 论的研究现状,笔者认真阅读了一系列的原著、专著和相关的文献资料,试图通过对伽达 默尔的问答逻辑理论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全面系统地阐释问答逻辑理论的提出、 内涵及其意义, 并从逻辑上清晰展示理解与解释的本质, 从而更好地把握伽达默尔哲学解 释学的思想精髓。 问答逻辑理论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 对解释 学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推进, 它作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开拓性的研究课题, 有待于我 们进一步地挖掘和更深入地探讨。 虽然当前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并不多, 但是笔者 试图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 对这一课题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阐释, 在对问答逻辑的基本 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立的分析和评价,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一一、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问答逻辑的提出问答逻辑的提出 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是在对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经验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理解 总是发生在历史和传统之中的,解释者总要带着自己的前见去解读历史文本,因此,只有 在解释者与文本之间建立一种问与答的对话关系,才能推动诠释学经验不断地更新。伽达 默尔的问答逻辑受到了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 等思想的重要影响。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所体现出的活泼的对话形式,黑格尔概念辩证法 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柯林武德历史学研究中问答逻辑的方法论思考,都对伽达默尔在哲 学解释学中建构读者与文本之间问答对话的逻辑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问答逻辑的理论基础(一)问答逻辑的理论基础 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 在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 解释者和历史文本都是内嵌 于理解的历史性之中的,解释者在解读历史文本时,必然要带着自身已有的前见,结合自 己的现实视域, 去进入到文本的历史视域。 理解的历史性决定了诠释学经验是一个开放性 的循环过程,因此,只有在解释者与历史文本之间建立一种问答逻辑的对话性关联,才能 有效地实现现实视域与历史视域的交融,从而真正地赋予文本以创生性意义的理解。 1 1、理解的历史性、理解的历史性 解释者与文本之间总是存在着时间间距的鸿沟, 如何克服二者的距离, 从而达到对历 史文本的真正理解, 这是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古典解释学孜孜以求的目标。 为了达到此 目标, 古典解释学把解释概括为 “避免误解的艺术” , 把理解看成是原初精神产品的复制, 进而主张超越时间距离,主张解释者必须克服自己的历史局限性和主观性偏见。然而,对 于古典解释学这种将历史性视为应该予以克服的观点, 伽达默尔持完全不同的看法, 在他 看来, “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无论是解释者还是作为理解对象的文本,都内在 地嵌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1如果我们承认作者和文本都具有它特殊的历史结构和社会环 境,从而具有一定的历史性,那么,我们也应当承认解释者也是以一定的方式生活在一定 的社会活动之中的, 他具有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和无法消除的。 理解 的历史性决定了解释者理解文本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由于他们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社会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条件等因素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必然会对解释者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因此, 我们在理解一个文本的意义时, 不是努力地去克服历史局限性对我们的理解所造成 的影响, 而是应该正确地评价历史作用在文本解释中的合理性, 并积极地去适应它。 在 真 理与方法一书中,伽达默尔曾经说过:“在解释者和作者之间有一种不可避免的差异, 这种差距是由他们之间的历史距离造成的, 每一个时代必须以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已经流 传下来的文本。” 2 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 理解固有的历史性有三个基本方面: 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因 素、 理解的对象构成以及由实践决定的价值因素, 这些因素作为在理解之前就已存在的前 提条件,对理解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中,解释者个人所特有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 历史地位, 与作为理解对象的历史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些都势必会 影响或制约着解释者对文本意义的正确思考和解读。 因此, 那些企图完全超越自己的已有 观念,把自己置于前人的位置进行理解和解释的想法,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伽达默尔认 为, 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着某种前见, 前见是解释者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所长期形成的一 种思维模式和认识习惯, 它作为解释者理解和解释历史文本的主观条件, 它显示的是解释 者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开放性认识,所以,解释者应该保持自己内心早已固然存在的前见, 而不必刻意地去修正或丢弃它。另外,当我们带着自己的前见去解读历史文本时,应该首 先考察一下内心已有的前见是否具有合理性, 对于具有合理性的前见我们应该坚持, 不具 有合理性的前见我们应当去除。据此,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说道:“不管怎 样,如果我们想正确地对待人类的有限的、历史的存在方式,那么我们就必须为前见概念 从根本上恢复其名誉,并且承认有合理的前见存在。” 3 人作为一种有限的历史存在者,他总是处在一定的“处境”之中,这种处境决定了他 在这个世界上的基本立足点,由此出发,他所能看到和理解到的范围就是他的“视域”。 解释者都有自己的视域, 被理解的对象即文本也有自己的视域, 当解释者带着现实视域去 理解文本的历史视域时,势必会出现两个不同视域的冲突问题。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既不 是解释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域而进入文本的视域, 也不是简单地把文本的视域纳入到解释 者的视域,而是解释者从自己的原有视域出发,与历史文本的传统视域进行不断地融合, 从而拓宽和丰富了自己的现有视域, 最终形成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视域, 我们通常称之为 视域融合。 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 解释者的现在视域与历史文本的过去视域相互融合成为 一体, 从而给了我们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的可能性, 文本的意义也就在这无穷尽的绵延的 解释中不断地被展开。但是, “这种视域融合并不是同一或均化,而只是部分重叠,它必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定同时包含着差异和交互作用” 4,也就是说,产生的新视域既包括解释者的现在视域, 也包括文本的过去视域, 二者已经融为一体无法区分了。 因此, 视域融合既是理解的本质, 同时又是理解的历史性的本质, 它可以看做是一个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的解释活动。 伽达 默尔指出: “理解其实是这样一些被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 在传统的支配下, 这样一种融合过程是经常出现的, 因为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总是不断地结合成某种更富有 生气的有效的东西,而一般来说这两者之间无需有明确的区别关系。” 5 2 2、诠释学经验、诠释学经验 理解的历史性意味着解释者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具有有限性和不完满性, 这就必然 将诠释学经验的概念推到了前台, 因为诠释学经验是人类有限性的经验, 而人的有限性在 于历史性,所以,诠释学经验就是人类的历史性经验。诠释学经验的历史性和有限性,决 定了它必须是开放的,它不会封闭自身,而是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丰富和扩展自身。经验 的真理始终包含着一种朝向新经验的倾向, 它永远向着可能性和未来保持开放, 在否定和 开放中走向新的经验。 “这意味着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活动,是人的历史本质 的一部分,它每时每刻都在消逝,始终处于活生生的转化和流变之中。” 6在解释学看来, 经验的有限性和开放性的基础是它内在的历史性, 这与人存在的历史性是相一致的, 因而 解释学经验是解释者最基本、最原始的经验。在这种经验的过程中,其历史性特质决定了 它的内在逻辑既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是独白式的, 也不是像黑格尔的普遍历史那样是辨证 式的, 而是保持着一种对话的模式和问答的逻辑结构。 自然科学基于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模 式,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它使自然界受人类理性的支配,世界成了理性的独白, 主旨在于因果性说明,并非真正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而在诠释学经验中,则突破了主客二 元的对立,它是解释者和历史文本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调的视域融合过程,不是一方控 制另一方,而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展开的对话和交谈,是你我关系的一个缩影。因此, 只有敞开心扉,不固执己见,才能不断地遭遇新东西和提出新问题,从而在问与答的对话 中获得新的经验。 在伽达默尔看来, “经验的真理时常包含着与新经验的关联” 7,这就是说,诠释学 经验的辩证运动不是在确定的知识中完成的,而是在经验的开放性中完成的。他说: “经 验的辩证运动的真正完成并不在于某种封闭的知识, 而在于那种经验的开放性, 这种开放 性是通过经验自身的自由活动促成的。” 8可见,诠释学经验的辩证运动表明了经验必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不断地去获得,它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历史过程,这主要是通过问答逻辑实现的。经验具 有问答的结构,经验的开放性意味着问题性,只有取得某个问题视域,在解释者与历史文 本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诠释学经验的结构中揭示 出来的这种问答逻辑,使得理解就像是对话那样的一种相互关系,当然,文本并不会像另 一个人向我们说话那样向我们说话, 而是试图理解的我们必须使它说话, 我们问题问得越 多,文本也就说得越多。但是,这种“使文本说话”的理解并不是我们主动进行的任意过 程,而是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去激发文本的回答,它同我们期待的文本的答案有关。对话 首先是一种倾听,解释者提出问题后,专心地聆听文本所说的答案,让所听到的东西自行 显现,并适应和顺从所听到的东西,这本身就意味着它不是封闭的圆圈,而是朝向新经验 的倾向。伽达默尔认为,“谁想理解,谁就准备让文本告诉他些什么。只有当解释者认真 地倾听文本,让文本保持它的观点,才能使自己真正向文本开放,这种开放可以激发一种 批判的自我意识。” 9从而,让文本也接受来自解释者的意见,双方在交互往返的对话中 走向视域融合和共同成长。 (二)问答逻辑的思想渊源(二)问答逻辑的思想渊源 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理论受到了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柯林武 德的问答逻辑等思想的重要影响。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所体现出的活泼的对话形式,黑格 尔概念辩证法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柯林武德历史学研究中问答逻辑的方法论思考,都对 伽达默尔在哲学解释学中建构读者与文本之间的问答对话的逻辑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启发作用。 1 1、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既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也是全部 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 10伽达默尔的的哲学解释 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影响,1922 年伽达默尔就曾以有关柏拉图思想 的研究作为其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 并最终获得了其哲学博士的学位。 伽达默尔的问答逻 辑深受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的启发,从词源上看,辩证法的本义是“交谈”,也就是“对 话”,是指通过相互交谈和辩论来获得学问的一种方法。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都非常注 重交谈的作用, 他们经常利用对话的方式去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就是这方面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典型代表。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对话并不是单方面地去宣讲自己的思想或观点,而是要 重视激发倾听者的思想和认识,从而实现真正的学习和交流。由此,苏格拉底形成了一套 自己特有的讲学方法,即“问答法”,也就是他的“助产术”,它意在促使人们在相互的 提问和回答中不断地探求事物的真理。 苏格拉底将对话上升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即辩证 法,柏拉图则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对话与辩证法相统一的思想,因此,柏拉图的哲学著作大 都是采用对话体的格式,来记录和叙述苏格拉底与其学生交谈的内容。 柏拉图哲学中的对话辩证法是以一种最原始的问与答的方式呈现的。 首先, 柏拉图说 明了问题在对话中的优先性, 问题在对话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枢纽的作用, 所有谈话都开始 于问题的被提出,如果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对话双方的交谈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