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气安全知识讲座,主讲:2018年月日,目录,1、高炉煤气的性质、组成、净化工艺2、转炉煤气性质、组成、净化工艺3、煤气的毒性4、中毒症状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6、煤气排水器安全技术规范AQ7012-20187、煤气管道或设施动火安全要求8、事故案例,1、高炉煤气的性质、组成、净化工艺,BFG高炉煤气性质:BFG是无色、无味、易燃、易爆、有剧毒的可燃气体,密度1.25kg/m3,CO含量2630,着火温度约560600;爆炸极限下限3035%;上限7080%,一般燃烧1m3高炉煤气,约需空气0.70.8m3;低发热值33533971kJ/m3。组成:BFG主要由CO(2630)、氢气(12)、二氧化碳(1416)、氮气(5759)、氧(1),BFG高炉煤气用户.高炉热风炉.530锅炉房、炼轧锅炉房.轧钢.炼铁烧结、竖炉、石灰窑.煤气电站,2、转炉煤气性质、组成、净化工艺,LDG转炉煤气:.性质LDG是无色、无味、剧毒的易燃易爆气体,热值为680010000kJ/m3,着火温度为530,爆炸极限为18.2%-83.2%。CO含量约为60%-70%。.组成一氧化碳(6070)、二氧化碳(1416)、氮气(1820)、氢(23)、碳氢化合物(1)、氧(1),LDG转炉煤气:.生产装备1#80t转炉.回收的LDG全部用于炼钢,LDG转炉煤气:.生产简述在转炉中,铁水(含炭量为34.5%)中的炭遇到喷入的纯氧产生燃烧反应,产生一氧化炭,而铁水经脱炭后成为钢(含炭量为0.031.2%),这种主要成份为一氧化炭的气体由转炉排出,称为转炉煤气(LDG)。,LDG转炉煤气:.净化流程,1汽化冷却烟道2溢流文氏管3一级弯头脱水器4R-D可调喉口文氏管5二级弯头脱水器6水雾分离器7鼓风机门8液力偶合器9电机10三通阀11回转水封(水封逆止阀)12U形水封13煤气柜14烟囱15排水水封;,LDG二次净化工艺转炉煤气是利用转炉在炼钢期间回收的气体,不是连续回收,且从转炉送出的LDG因含尘量较高,不能直接送用户使用。因此,必须配置专用气柜及二次除尘设施。伊钢LDG二次净化设施有一座5万m3威金斯转炉煤气柜、二台湿式电除尘、两台加压风机。其工艺为:,3、煤气的毒性,.毒性原理煤气的毒性主要由于煤气中含有CO。CO是无色、无臭、有毒的气体。CO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致命性的,当CO被吸入人体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离解缓慢的碳氧血红蛋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O2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这样就降低了血液为体内各组织输送氧气的功能,从而、出现缺氧的各种症状,如头痛、皮肤血管扩张,甚至昏迷死亡。另外,进入人体内的CO浓度高时,还会抑制组织的呼吸过程,造成中枢神经机能受损,产生如记忆力减退、知觉异常、失眠等症状。CO中毒的轻重程度,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量大致成正比,而后者又取决于吸入CO浓度与时间。当空气中CO的浓度低于0.1%时,不会发生死亡事故;当浓度为0.2%,接触12小时,发生死亡;而当浓度为0.3%时接触0.5小时,即发生死亡。,4、中毒症状,.中毒症状(1)轻度中毒:中毒者与一般正常人区别不大,但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头晕、有时有呕吐、恶心。(2)中度中毒:中毒者脉搏加快而弱,心慌、眼前昏迷,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知觉敏感降低或散失、意识混乱、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血色是桃红色,患者处于昏睡中。(3)严重中毒:中度情况下,再吸入CO就变成严重中毒。其口唇成桃红或紫色,指甲花白,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瞳孔放大,对光无反射,有时患者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处于假死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4基本要求47煤气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责任。48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49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建立以下制度: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煤气设施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煤气设施运行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410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411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准上岗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人“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412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安全管理工作。413煤气的生产、回收及净化区域内,不应设置与本工序无关的设施及建筑物。415煤气设施的人孔、阀门、仪表等经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均应设置固定平台。走梯、栏杆和平台(含检修平台)应符合GB40531、GB40532、GB40533、GB40534的规定。,6煤气管道(含天然气管道)61煤气管道的结构与施工612煤气管道的垂直焊缝距支座边端应不小于300mm,水平焊缝应位于支座的上方。613煤气管道应采取消除静电和防雷的措施。6212煤气管道架空敷设应遵守下列规定:在已敷设的煤气管道下面,不应修建与煤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6213架空煤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煤气管道和支架上不应敷设动力电缆、电线,但供煤气管道使用的电缆除外;其他管道的托架、吊架可焊在煤气管道的加固圈上或护板上,并应采取措施,消除管道不同热膨胀的相互影响,但不应直接焊在管壁上;,6216煤气管道敷设高度除符合表4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大型企业煤气输送主管管底距地面净距不宜低于6m,煤气分配主管不宜低于45m,山区和小型企业可以适当降低;6.2.1.10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热发生炉煤气管除外),必须设置可靠的隔断装置。6.2.1.14不同压力的煤气管道连通时,必须设可靠的调压装置。不同压力的放散管必须单独设置。63煤气管道的防腐631架空管道,钢管制造完毕后,内壁(设计有要求者)和外表面应涂刷防锈涂料。管道安装完毕试验合格后,全部管道外表应再涂刷防锈涂料。管道外表面每隔四至五年应重新涂刷一次防锈涂料。633应定期测定煤气管道管壁厚度,建立管道防腐档案。,7煤气设备与管道附属装置71燃烧装置711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止回装置或自动隔断阀。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712煤气、空气管道应安装低压警报装置。723水封7231水封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之后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水封的有效高度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500mm,并应定期检查水封高度。724眼镜阀和扇形阀7241眼镜阀和扇形阀不宜单独使用,应设在密封蝶阀或闸阀后面。7242敞开眼镜阀和扇形阀应安设在厂房外,如设在厂房内,应离炉子10m以上。725密封蝶阀7251密封蝶阀不能作为可靠的隔断装置,只有和水封、插板、眼镜阀等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727闸阀7273煤气管道上使用的明杆闸阀,其手轮上应有“开”或“关”的字样和箭头,螺杆上应有保护套。73放散装置7312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离地面不小于10m。厂房内或距厂房20m以内的煤气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房顶4m。厂房很高,放散管又不经常使用,其管口高度可适当减低,但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不应在厂房内或向厂房内放散煤气。7315放散管的闸阀前应装有取样管。,74冷凝物排水器741排水器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00m250m,排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应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500mm。742煤气管道的排水管宜安装闸阀或旋塞,排水管应加上、下两道阀门。75蒸汽管、氮气管752蒸汽或氮气管接头应安装在煤气管道的上面或侧面,管接头上应安旋塞或闸阀。为防止煤气串人蒸汽或氮气管内,只有在通蒸汽或氮气时,才能把蒸汽或氮气管与煤气管道连通,停用时应断开或堵盲板。79管道标志和警示牌791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种类的标志。792所有可能泄漏煤气的地方均应挂有提醒人们注意的警示标志。,8煤气加压站与混合站82煤气加压站和混合站的一般规定822管理室应装设二次检测仪表及调节装置。一次仪表不应引入管理室内。一次仪表室应设强制通风装置。823管理室应设有普通电话。大型加压站、混合站和抽气机室的管理室宜设有与煤气调度室和用户联系的直通电话。824站房内应设有一氧化碳监测装置,并把信号传送到管理室内。826煤气加压机、抽气机等可能漏煤气的地方,每月至少用检漏仪或用涂肥皂水的方法检查一次,机械房内的一次仪表导管应每周检查一次。,102煤气设施的检修102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应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1022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200mgm3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1023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05h,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05h,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当煤气比重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气样;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时,取中、上部各一气样。1026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险工作,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并应遵守下列规定: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距工作场所40m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点40m以外;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脂的铁制工具;距作业点1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10.2.7在煤气设备上动火,还应遵守下列规定: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应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应装压力表或与附近仪表室联系;10.2.9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10.2.10加压机或抽气机前的煤气设施应定期检验壁厚,若壁厚小于安全限度,应采取措施后,才能继续使用。,11煤气事故处理11.1煤气事故的处理规则11.1.1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气等事故,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煤气防护站。如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应立即挂火警电话,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立即通知附近卫生所。发生事故后应迅速查明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11.1.2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应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指挥人应是企业领导人(厂长、车间主任或值班负责人)。11.1.3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进人煤气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应佩带呼吸器,不应用纱布El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11.1.4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应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113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1131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人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H2O)。不应突然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6、煤气排水器安全技术规范,4排水器的性能、结构及制作要求4.1性能4.1.1排水器应具有如下性能:排除煤气设施内的冷凝水、积水和污物;良好的耐击穿性能,能承受一定范围的煤气压力波动;在排水器标称水封高度范围内,防止管道中的煤气经排水器泄漏;便于清理排水器内的灰渣;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故障率低,易于维护。,4.2结构4.2.1水封式排水器4.2.1.4排水器的溢流口下应设溢流漏斗,禁止将排水管直接插入下水道。寒冷地区的水封式排水器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采用电加热的,应有防爆、防漏电等措施。采用蒸汽伴热的,应将蒸汽管外缠本体外,禁止将蒸汽管直接插入高压室保温。焦油、萘等含量较高的煤气的排水器应设蒸汽吹扫管。5排水器的设置与冷凝水的处理5.1选用5.1.3水封式排水器宜优先选用具有防煤气泄漏功能的安全型水封式排水器。厂房内、距离厂房20m以内、距离重要道路和人员活动区域(含绿地)20m以内应使用具有防煤气泄漏功能的安全型水封式排水器,不宜采用非水封式(指不具有有效水封高度的排水器)单级防泄漏煤气排水器。,5.2设置5.2.4煤气主管与水封排水器之间的连接管上应安装上、下两道阀门,宜采用开度阀。上阀门作为检修、应急阀门,应尽量垂直设置在煤气管道的底部,与管底的距离应考虑阀门检修更换空间。下阀门作为切断煤气阀门,连接管上的煤气阀门尽量垂直安装避免水平安装。阀门宜设置操作平台和爬梯。在连接管上两道阀门之间靠近排水器阀门上方100m200mm设立一个检验口,以便检测排水器连接管是否堵塞。5.2.5煤气排水器应单独设置,不应共用。不同的煤气管道或同一条煤气管道隔断装置的两侧,其排水器应分别设置,不应将两个或多个排水器上部的连接管连通。5.2.6排水器设置在地下室时,室内应安装防爆型通风机,设置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装置。人员进入时,应开启风机并保持通风良好,并携带便携式煤气检测报警装置。,5.3安装5.3.4不应在排水器上焊接其他物件,不应将排水器作为系固点或悬空。排水器不应安装在易被车辆碰撞的位置,对有可能被车辆和移动物体碰撞的排水器应采取保护措施。5.4冷凝水的处理5.4.1煤气排水器排出的冷凝水不得排入下水道、电缆沟,或随地排放,应排入指定的蓄水坑或回收管道系统。,6排水器的操作与运行管理6.1管理6.1.1排水器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煤气排水器的点检、维护等管理制度和岗位作业指导书以及排水器的管理台账。管理台帐应有专人管理、做好管理信息的更新和维护。6.1.2排水器使用单位应有专职或兼职煤气排水器管理和操作人员,且进行煤气安全知识、煤气排水器的有关规程和作业指导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6.1.3首次使用新型排水器的,使用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其使用条件进行确认。6.1.4排水器超过使用年限的,应定期对排水器的壁厚进行检查,腐蚀严重的不得继续使用。6.1.5煤气排水器上应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编号进行管理。,6.1.6根据危险程度应定期对排水器进行巡检检查(特殊季节应增加检查频次),做好点巡检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置,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及时汇报并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巡检内容包括:筒体、排水口各连接部位是否有煤气泄漏;筒体表面、法兰盖结合面和焊缝是否有水渗漏;冷凝水排放量是否正常;污水是否得到及时回收;水封筒体表面是否有损伤,有无锈蚀情况;打开连接管上的检验旋塞或阀门冒气后,立即关闭;其它对煤气管道排水器有影响的情况。6.1.8煤气排水器水封高度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记录台帐。,6.2运行与操作6.2.1启用水封式排水器应遵守下列规定:关闭连接管上的所有阀门和检验旋塞(或阀门);打开高压室的排气阀;打开给水阀对水封加水;溢流口出水后,关闭给水阀门,关闭高压室排气阀;检查各处有无渗水现象。有渗水时,及时处理;确认一切正常后,缓慢从上至下打开连接管上的阀门。开始,排水口有较多的水排出,逐渐恢复正常;检查各阀门、旋塞和结合面无煤气泄漏,确认排水器工作正常;听排水器内部无异常声响。,6.2.4当煤气排水器使用到规定的周期,或出现排水阻碍时,应进行清理。清洗周期应根据污泥、杂质情况自行制定,不超过3个月。清理时应将沉积在排水器筒体底部的固体杂物清理干净,保证排水器排水顺畅。清理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应办理作业许可手续;清理排水器时应有2人或2人以上方可作业;从事煤气清扫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劳动防护用品,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必要时备空气呼吸器。关闭连接管上下两个阀门,并在下阀门后堵盲板。周边应无明火或高温物体才能清理煤气排水器;在室内、地坑等通风不良的地方进行清理作业时,应强制通风,确保空气中含氧量和一氧化碳浓度满足安全要求。,6.2.5煤气排水器用蒸汽吹扫融化焦油(萘)后,应将蒸汽吹扫管母管与排水器断开,防止煤气串入蒸汽管。6.3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6.3.1排水器使用单位应编制煤气排水器泄漏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一旦出现排水器煤气泄漏事故,应立即按照有关规程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进行处理。6.3.2发现排水器筒体或溢流口有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连接管阀门,疏散周围人员,在采取防护措施后,检查泄漏原因并及时处理。6.3.3发现排水量骤减或不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聘用副总经理合同二零二五年
- 兼职外教合同
- 贷款中介服务合同二零二五年
- 工程管理读书报告
- 代理注销合同范例
- MW发电机转子掉块修理方案
- 2016-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1、2年级航模课教案
- 产权房卖给个人合同样本
- 供农机合同样本
- 下门单间出租合同样本
- 检验科标本运送培训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秋 轻合金 铝合金相图及合金相课件
-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课件(共15张PPT)
- 安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记录表(设备、设施)
-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2017
- 小学巡课记录表
- 消防管道隐蔽工程验收报审表(表格记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讲义
- 高频变压器标准工时对照表
-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