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经典习题2.doc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经典习题2.doc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经典习题2.doc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经典习题2.doc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经典习题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技总复习一、文学常识口技的作者是朝的 ,字 ,这篇文章选自朝编的 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二、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 三、词的积累 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用作动词) 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众宾团坐(围绕而坐)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其夫呓语(说梦话) 妇抚儿乳(喂奶) 众妙毕备(全、都) 宾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虽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 以为妙绝(以为,认为。妙绝,极点) 变色离席(色,脸色。座,座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两股战战(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走,跑) 曳屋许许声(拉) 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 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 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 会宾客大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侧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古今异义 会 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聚在一起,合拢;会议。) 微 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 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今义:里面。) 两股 战战(古义:大腿。今义:量词;屁股。) 几欲先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虽 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但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微 闻 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 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 妙: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 指:1.手有百指(名词,指头)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指明) 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 是:1.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 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课本作业题) 四、重点句子翻译: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五、句式积累 省略句 “抢夺声,泼水声”中省略了“抢夺”的宾语“财物”,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泼水声。” 倒装句 “会宾客大宴”中的“宾客大宴”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会大宴宾客”。 六、默写: 1、默出文章头尾相照应的部分: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3、当是时, , , , , ,一时齐发, 。4、默写出文中三处侧面描写的地方: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 ,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 。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6、默写出文中描写一家四口人由醒入睡的语句: 七、问题探究1、读2、3、4段。思考:这三段分别描写了哪几个场面?三个场面:(1)一家人深夜里被惊醒的场面;(2)这家人再次入睡的场面;(3)一场特大火灾的惊险纷乱场面;2、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第一场景: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第二场景: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第三场景:声音由少而多,由小而大,百千齐作,应有尽有。总结:总体看来,声音的变化,由小而大,再由大到小,最后又变大。3、对于听众反应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能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4、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首尾呼应;同时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突出了其技艺之“善”。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 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是:( 善 )。 本段中哪些叙述表明了口技表演者不借助外物吸引人,而是靠超人的技艺或真实本领演出的?(用原文回答) 答: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答: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急切而向往的心情。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6、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对表演的描绘;道具的简单;听众的反应。7、作者在第三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8、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A)、莫可名状、至理名言、有名无实9、阅读全文后总结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课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两个方面:表演者和听众。一方面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另一方面侧面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在描写过程中,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结合。口技译文 作者:林嗣环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忽然抚尺一下,群木兰诗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木兰诗是一首(体裁)诗,选自编的。它又被称为、,是时期的一首北方。“乐府”原指,后来把也叫做乐府。2全诗叙述了的故事,根据插图,全诗可分为部分,各部分的大意分别是、。3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4教材中插入了一组插图,以为表现形式,图案以、为表现手法,配以为背景,(其好处是)诗画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二课下注释1词汇解释:唧唧复当户惟女军帖十二爷市鞯溅溅啾啾戎机朔气寒光铁衣策勋转强不用郭相扶将红妆著裳帖火伴扑朔迷离傍安2句子翻译:(1)可汗大点兵(2)军书十二卷(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5)策勋十二转(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三区分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4、朔所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7、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8、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四、按要求默写:1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2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3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4描写木兰回到家中的心境(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的句子,。5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6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7描写木兰经历和战争持久,战斗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8最能表现木兰做为中国女性淳朴(勇于献身,不慕荣华,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性格的句子是:,;,。9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10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句子:11全诗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句子,:,。五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4课后练习三。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2、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的诗句是:3、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4、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1、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 , ,2、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 3、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 4、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5、 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 。6、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 ; , ?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10.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 , , 。 11、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 ; , ? 12、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13、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 14、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14、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15、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16、运用了互文手法的句子: 17、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18、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木兰诗参考答案一、叙事(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辞木兰歌南北朝民歌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乐府采集的诗歌2、木兰替父从军四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3、木兰诗孔雀东南飞4、邮票剪纸皮影木兰诗三1、顶真2、排比、嵌字3、对偶反复(征途思亲的小儿女细腻情怀)4、对偶5、互文6、顶真7、顶真8、排比9、对偶10、比喻、反问四1、东西南北四句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3、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开坐脱著当帖六句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8、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0、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1、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五1、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2、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木兰有许多可敬、可爱之处。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女孩子看到家里没有兄长,父亲已年老体衰,毅然替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和将士们一起拼死作战,十年驰骋于疆场,这种英雄气概也是可敬、可爱。再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高尚行为又是多么可敬、可爱。默写: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伤仲永总复习一、常识积累 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二、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三、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四、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五、重点词语解释 世隶耕 未尝 书具 异焉 旁近 与 即 书 自为其名 收族 意 观 自是 立就 文理 邑人 奇 稍稍 宾客 或 以 乞 利其然 日 扳 环谒 余 闻 从 先人 还家 于 称 泯然 众人 通悟 受之天 贤于材人 卒 则 受于人 不至 彼其 且 今 夫 固 得 已 耶 六、重点句子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七、句子停顿(看作业题)八、问题探究1、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A B C D F),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E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2、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E.“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3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4方仲永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三,从作者的看法来看,“受于人者不至”。(引号内填原文)5. 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这样写,暗示仲永本应该前途无量,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