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人性与德性:孟子与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比较.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人性与德性:孟子与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比较.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人性与德性:孟子与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比较.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人性与德性:孟子与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比较.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人性与德性:孟子与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比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孟子用他独特的人性理论对原始儒学进行开创性的系统化的说明,对后世特 别是唐宋以后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文明最高的 最典型的代表,西方伦理学之父本文以这两位大师为样式,对东西方伦理思想在 文明之初,学科形成之初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揭示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之 下,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寻找人类精神的共性 本文的比较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道德基础部分,也就是人性论部分,即 什么是人的本质的问题;二是德性论部分,主要回答,什么是善与恶? 什么是美 德? 如何形成美德? 等问题孟子认为人与兽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道德心,有道 德的人和无道德的人的差别也在于此,他从人的超越性和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解释 人亚里斯多德则认为人的理性和社会性是入的本质特性,这是漫长的自然有目的 的演化的结果,人社会的背景中的道德实践,是在理性的主导下的有目的行为 孟子由假设的理性事实出发,通过直觉的选择,得出人性本向善的先验主义结论 亚里斯多德从大量的可观察的经验事实出发,通过理性分析或者经验的列举,认 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善与恶是人选择的结果,善是人的目的孟子认为恶是由于 先天良心的丧失,德性的形成就是求放心的过程,孟子还将讲了许多具体的方法, 诸如养气集义,持恚尚志,反身内求等以培养主体的内在品质为目的的方法亚里 斯多德认为美德就是一种理性的中道,恶就是偏离中道所以,我们必须按正确的 理性原则行动,就主观而言,这须是自愿的和明智的选择的行动,从客观上面言, 往往表现在对体现社会正义的法律规范的遵守 不同的个人经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不同的理论背景, 不同的说理方式,不同的人性论理解,不同的语义内涵,孟子与亚里斯多德的伦 理思想有太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却指向了一个共同目标一过有德性的生活这 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道德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道德心理性目的论养气中道 a b s t r a c t m e n c i u sc a r r i e do nh i so r i g i n a la n ds y s t e m a t i ce x p l a n a t i o nt op r i m i t i v e c o n f u c i a n i s mw i t hh i su n i q u et h e o r yo fh u m a nn a t u r e ,w h i c hh a d i n f l u e n c eo ne t h i c a lc o n c e p t sa n dl i f e s t y l e so ft h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s i n c e t a n ga n ds o n gd y n a s t y a r i s t o t l ei st h em o s tt y p i c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t h e a n c i e n tg r e e kc i v i l i z a t i o n f a t h e ro fw e s t e r ne t h i c s 卫l ea u t h o ro ft h i s p a p e r ,b yt a k i n g t h et w o p h i l o s o p h e r s a s e x a m p l e s ,c o n d u c t a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fe t h i c st h o u g h t sb e t w e e ne a s ta n dw e s ta t t h e 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w h e nt h ed i s c i p l i n e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i nt h e h o p e o ff i n d i n gt h ec o m m o n n e s so fh u m a n s p i r i t si nt h e i rp u r s u i to fm o r a l c o n c e p t sa n dv a l u e s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h i s t o r ya n dc a l l t u r eb a c k g r o u n d c o m p a r i s o ne m p l o y e di nt h i s a r t i c l eb e g i n sf r o mt w oa s p e c t s o n ei s f u n d a m e n t a lm o r a l i t yw h i c hi sp a r to fh u m a n i t yc o n c e r n i n gi s s u e so f h u m a nn a t u r e ,a n dt h eo t h e ri sv i r t u ew h i c hm a i n l ya n s w e r sq u e s t i o n s s u c ha sw h a ti s 廿l eg o o da n dt h ee v i l ? w h a ti sv i r t u e ? h o wc a l lv i r t u eb e f o r m e d ? m e n c i u st h o u g h t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h u m a nb e i n g sa n d b e a s t sl i ei nt h em o r a lm i n d ,w h i c hs e p a r a t e st h em o r a lp e o p l ef r o mt h e i m m o r a lo n e s h ed e f i n e dh u m a nb e i n g sf r o map e r s p e c t i v eo fh u m a n t r a n s c e n d e n c ea n di n t e g r a t i o no fh u m a nb e i n g sw i t hn a t u r e a r i s t o t l e t h o u g h t m a n s r a t i o n a l i t y a n d s o d a l i t y w e r et h e i re s s e n t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 h i c hi st h en a t u r a lr e s u l to ft h ep u r p o s e f u le v o l u t i o na s w e l la st h em o r a lp r a c t i c ei nt h ec o n t e x to ft h es o c i e t ya n dap u r p o s e f u l b e h a v i o ru n d e r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r a t i o n a l i t y m e n c i u s ,t h r o u 曲a s s u m p t i o n s o fr a t i o n a lf a c t sa n dc h o i c eb yi n t u i t i o n ,c a m et ot h ec o n c l u s i o nh u m a n n a t u r ei s g o o db yb i r t h ,a 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p r e c e d e se x p e r i e n c e s ,a ”t r a n s z e n d e n t a l ”t h r o u g hn u m e r o u sf a c t sa n do b s e r v a t i o n sa n dt h e n r a t i o n a la n a l y s i sa n dl i s t i n go fe x p e r i e n c e ,a r i s t o t l ec o n c l u d e dt h a t h u m a nn a t u r eh a sn op r e d i s p o s i t i o nf o rg o o do re v i l g o o da n de v i la r e t h er e s u l to fh u m a nc h o i c e ,a n dg o o ds h o u l db et h eu l t i m a t eg o a lf o rm a n m e n c i u st h o u g h te v i le x i s t sb e c a u s eo f1 a c ko fi n n a t ec o n s c i e n c ew h i l e v i r t u ei sf o r m e di nt h ec o u r s eo fs e e k i n gt oe a s ef e a ra n de m o t i o n a l t e n s i o n m e n c i u sp r e a c h e da n dt a u g h tn u m e r o u sm e t h o d sf o rc u l t i v a t i n g i n h e r e n tq u a l i t y , s u c ha sf o s t e r i n gt h es p i r i to fn o b i l i t y , a c c u m u l a t i n g r i g h t e o u s n e s s ,h a v i n gac o n s t a n ta s p i r a t i o nf o rp r o g r e s sa n de x p l o r i n g i n t oy o u ri m l e rw o r l dt od i s c o v e ri n n e rw i s d o ma n dp o w e r a r i s t o t l e b e l i e v e dt h a tv i r t u ei sar a t i o n a lm i d d i ew a ya n de v i li st h ed e v i a t i o nf r o m t h e g o l d e nm e a n t h e r e f o r e ,w em u s ta c t 0 1t h eb a s i so fr e a s o n s s u b j e c t i v e l ys p e a k i n g ,o u r a c t i o n sr e f l e c to u rv o l u n t a r ya n dw i s e c h o i c e s ,b u to b j e c t i v e l ys p e a k i n g ,t h e yr e f l e c to u ro b e d i e n c et os o c i a l i s t l e g a ln o r m s k e yw o r d :m o r a lm i n d r e a s o n f o s t e r i n gt h es p i r i to fn o b i l i t yg o l d e nm e a 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期:丝z :j 。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槲:弱吃汐 日期: 导师张f 豫哆 日期: 前言 孟子和亚里斯多德,是中西方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和影响深远的两位大 师,这两位的轴心时期的巨匠,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为道德的合理性提供论证, 他们分别是东西方伦理思想的奠基人,传统的开创者。本文试图对亚里斯多德的 伦理学和孟子伦理思想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源头上认识东西方道德观念的异 同,希望对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把握未来,有积极的意义。 孟子f 约公元前3 8 5 约公元前3 0 0 ) 生活于战国中期,这是一个群雄竞起, 天下大乱,社会剧变的时代。这时的社会,“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 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刘向战国策书录) 。春秋时代还有的大大小 小的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长期的混战,这时已基本合并为秦、齐、楚、魏、赵、 韩、燕七国,统治者“以土地之故靡烂其民而战之”,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 地以战,杀人盈野。百姓颠沛流离,苦难深重。孟夫子以悲天悯人之心,自任天 下之重,奔走列国,倡导“仁政”,反对不道义的战争。当是时,各门各派的思 想的争辩异常活跃,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尤其是墨家、道家学说,一时风行成 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而儒家学说几乎被边缘化。所以,孟子有紧迫的危机感与很 强的现实责任感。为正人心,辟邪说,距杨墨,续三圣。【1 】为挽救儒学的生存 危机,为儒家寻找理论上的合法性依据,在理论上,有一种将儒学理论化、系统 化的迫切诉求;在实践上,不忍于老弱转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诸侯“率兽食 人”的现实,积极奔走,呼吁推行仁政王道。因此,他的伦理思想有很强的现实 指向性。孟子一书,相传为孟子与门人弟子所作,集中记载了孟子的伦理思 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文本。 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3 8 4 - 公元前3 2 2 ) 生活的年代正是古希腊文明由鼎盛 走向衰落的时期。他认为哲学是好奇心和闲暇的产物。作为一个中产阶级,他生 活富足安逸,一生醉心于学院式的、研究型的沉思活动。所以,与孟子想比,他 的思想中少了些激情和现实的责任感,却多几分理性和经验的分析。亚里斯多德 的一生著述甚丰,几乎涉猎每一方面,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柏拉图相说的 内在矛盾,使亚里斯多德转向现实的世界,在变化多样的经验世界中寻找自己理 论的落脚点。亚里斯多德对学科的分类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创立了伦理学,被 誉“为伦理学之父”。亚氏十分注重研究方法的研究,完善了理性分析的方法, 著工具论。并将理性分析的方法应用到各学科的研究中,所以亚氏的伦理学 具有鲜明的理性分析特色。亚里斯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其尼各马可伦 理学、优台谟伦理学、大伦理学等著作中,其中尼各马克伦理学内容 2 完整,形式严谨,本文作为主要的文本来研究。同时,参照政治学、动物志、 论灵魂等其它著作的相关部分内容。 思想的比较往往惑于话语体系的差异,所以,我们从问题开始。看看在共 同面临的问题前,先哲们的回答,再来进行比较。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是人? 人 性是怎样的?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德性有那些内容2 入如何才能成就德性? 第一章人性问题的渊源 与有着宇宙观和自然哲学传统的西方文明不同,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将有关 人事荣辱兴替的问题放在中心的位置去思考,所以,对人性问题的思考渊源流长, 为了便于阐述,我们先从字源学的角度说起。清人阮元从字源学的角度考证古代 “生”、“性”为同一字,且“生”字的出现早于“性”。生的本义为草生长于地 面上,象征着生命。“性”字出现以后,最初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傅斯年先 生也从考古学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在周代的钟鼎彝器的铭识中,“生”字习见, 而“性”字不见。诗经、尚书周诰、国语、易经、左传、论语 等古籍中“性”字零星散见,数量很少且均在生的意义上使用,其中大部分疑为 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传抄之误。两周无“性”字,春秋时期“性”字最早出现在论 语一书中。【2 】论语中提到性的地方有二处。其一是:子贡日:“夫子之文 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公冶长) 。在这里, 子贡所透露的信息有两点:第一,孔子几乎不谈“性”的问题。第二,当其时已 经出现对“性”的问题的研讨。虽然,孔子几乎不谈“性”,但他的门人弟子还 是在论语中,记录了其唯一的一次正面谈“性”: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 此语中,“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是指善还是恶? 是指自然属性还是一种超越 性? “性”又如何相近? 如何习又能相远? 皆语焉不详,留给后学很多想象的空 间。 由“生”到“性”概念的生成演化,表明了我们祖先对“生”认识的深 化,即赋予“性”以超越性,使之具有了抽象的内涵。这可以算的上是我们祖先 的一个造字规律。上世纪末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楚简性自命出中对“性”的 界定是,“喜怒哀悲之气,性也”。【3 】把“性”与“气”联系起来,认为人之 性就是“气”。正反映了这样一种超越性的认识。这里的“气”既有物质性,又 有超越性;既是一种经验的认识,也是一种抽象地表达。 可见,孔子至孟子这段时期一百多年里,“性”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 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日常交流的话语之中。这时“性”字主要有两方面含 义:一、事物尤其指生物的天然属性、品质、特征。二、特指人由于出生而具有 的性质并且有一定的抽象性。及孟子之世,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的争论已达到较 高的思辨水平。孟子对“性”的理解,可说是别开生面并且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 人许多。 以苏格拉底作为时间上划分的基线,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我们称之为宇 宙哲学或自然哲学。这一时期的希腊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宇宙的起源和本质问 题( a r l d a e ) 。古希腊人刚从希腊的神话传说解脱出来,惊异并质朴地思考着星空 4 与大地。人的问题被纳入自然宇宙的思考之中,“人事”和“天事”被看作是一 回事。古代的先哲们用“水”、“无定形”、“气”、“火”和“数”等元素来说明宇 宙万物的生成。例如,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四根说”,将水、土、火、气这四种 元素解释为宇宙的本原。与此同时,他又用“友爱”和“斗争”来解释万物的消 长变化。德谟克利特把宇宙万物还原为不可分的和实体化的原子,认为世界是由 原子构成的。在他的视野中,一切都由原子所构成,一切变化都由原子的运动所 派生。对于人的研究,古希腊人一直希望对生命和人这些特殊的物质现象,作出 一个合乎对世界本原解释的物理解释。所以,古希腊人一直十分注重对灵魂问题 的思考,从泰勒斯的。灵魂是一种具有活力的东西”,到阿那克西美尼直接把气 也就是灵魂( p s u c h u h e ) 看成是世界的本原;从毕达哥拉斯和恩培多克勒带有浓 厚宗教意味的“灵魂和谐”和“灵魂不死”,到德谟克利特把灵魂看成是由球形 的原子所构成,是一种类似于火与热的东西。可以说,关注生命关注人一直也是 古希腊哲学的一个思维点。 智者的出现是一件大事,他们只关心人的问题,所以有人把他们称为第一批 人文主义者。他们自诩智慧,求胜不求真,长于辩说。苏格拉底的哲学就是在与 智者的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从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哲学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 这就是对伦理政治生活的关注。人的问题被突显出来,人的哲学也被确立起来, 可以说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亚里斯多德说,“这个时期人们放弃了对自 然的研究,哲学家们把注意力转向政治科学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4 】。德 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卡西尔( e r n s tc a s s i r e r ) 十分赞赏这一转向,他提出:“划分 苏格拉底和前苏格拉底思想的标志恰恰是在人的问题上他所知道的以及他 的全部探究所指向的唯一世界,就是人的世界。它的哲学( 如果他具有一个哲学 的话) 是严格的人类学哲学”。【5 】苏格拉底的人学转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 先是哲学研究对象的变化,从探究宇宙之谜的自然哲学转向了思考人生之谜的道 德哲学;其次是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从经验观察式的直观描述方式转向了对话 启发式的理性辩证方式。据文献记载,这位最善于辩论的思想家很少去思考宇宙 万物的生成问题,对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没有什么兴趣。他只是对人生的问题 抱有兴趣,喜欢追究伦理和政治方面的问题。他经常同周围的人进行辩论,通过 面对面的回答来研究:什么是虔诚,什么不是虔诚;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 是正义,什么是不义;什么是谨慎,什么是鲁莽;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 么是城邦,什么是政治家;什么是政府,什么是统治者及其他类似的问题。 人是什么? 或者说什么是人的本性? 苏格拉底对此并没有给出一个直接的 和正面的回答。他号召我们要“认识你自己”,【6 】人应当不断地审视自己的生活, 不断地追问自身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在他看 来,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他断定“德性即知识”。阴因为在他看来,人和 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的行为不是受本能欲望支配的,而是受理性控制的。理 性是灵魂的一种性质,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智慧给予入真知,给予入德性。只要 拥有了智慧和理性,人就能够辨别真假和好坏,就能够为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比如,一个人要是没有理性,勇敢对他就可能是有害无益的。没有知识的勇敢, 往往表现为一种莽撞。而真正的勇敢只能是一种知识的行为。所以,知道勇敢和 变得勇敢是同一回事,伦理德性与知识理性直接同一。当一个人把知识和行动统 一起来之后,他就会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守护神,这就 是追求至善的神灵的声音。人如果去倾听这种声音。就会得到“节制、正义、勇 敢”等德性的知识。人如果让感官欲望包围起来,他就听不到这种声音,也就得 不到德性的知识。但这样一来,“由于他把德性当成知识,就摒弃了灵魂的非理 性部分,因而,也摒弃了感受和习俗。”【8 】亚里斯多德认为,在重视理性这一点 上,苏格拉底走得太远了。 应该说,是苏格拉底开创了德性主义的人性论。善的知识被看作是为人的根 本,普遍的德性被视为人的安身立命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的人性论中。这种道德 本位的思想是由两个东西支撑起来的;一个是理性,另一个是神灵。理性可以使 人成为有责任心和自律性的道德主体,使人摆脱肉体的束缚而由精神来主宰生 命;神灵能够解释人身上的非动物性特征的来源,能够使人具有优于其他动物的 天赋本性。事实上,在古代先哲的思想深处,理性和神灵二者如影随形,彼此呼 应。正是借助于理性和神灵的天赋作用,苏格拉底把人性定位在求知和求善相结 合的德性之上。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对未来的哲学发展方向影响很大。 6 第二章人是什么 一、孟子论人性 孟子告子上里有这样一段话: 公都子曰:“告子日: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日:性可以为善,可以为 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日:是故以尧为君而有 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不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日:性善,然则彼皆非欤? ” 孟子日:。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 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 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段话记录了当时对人性这个问题的讨论三 种流行的观点:其一是以告子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其二是认 为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观点:其三则认为有性善,有性不善的观点。其 实,把这段话理解为当时流行的三种观点的看法是可疑的。首先,通观孟子 一书,我们找不到除告子之外关于人性的第三种观点与孟子的直接对话的记录, 也找不到所谓流行的后二种观点的正面论述。孟子的性善论的人性观是在与告子 的人性无善恶的观点辩论当中展开而逐渐论明自己的主张的,这几乎是关于人性 问题讨论的全部内容。其次,从内容的相关性来看,这三种所谓的观点实质上是 一种观点,也就是告子的观点。告予以流水比喻人性,他说,:“性犹湍水也,决 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在告子看来,人性象流水一样,水流向哪一个方向是由水的周围的环境所决定的, 东边有缺口水就流向东方,西边有缺口就流向西方,水没有固定的流向只是应势 而动。人性生来也无善恶之分,善恶只是因时势而成就,犹如流水一般。自然, 就会问一个问题,如果人性作为一种因出生而具有的、人原初的性质是没有善恶 之分的,那末,在现实中的善恶又是怎么来的昵? 答案只能是,“乃若其情,则 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人的天性虽然没有善恶 之分,但先天的才,先天的情,是随着后天际遇而变化的,即“性可以为善,可 以为不善”。既然已经承认人性无善恶了,承认“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 应有之义,否则,善恶的来源就无从解释,善恶作为一种实然的存在是不能否定 的。“有性善,有性不善”。作为一个判断,其实是“性无善无不善”和“性可以 为善,可以为不善”这二个前提的逻辑必然归宿。也是对现实存在的真实描述。 7 所以,所谓三种流行的观点,只是一种观点,也就是告子的观点。 孟子是在于告子的人性问题的大讨论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孟子一书 大量采用了类比、比喻、寓言等形象的说理方式,极富语言特色。书中有几则著 名的的比喻,其中有一则关于“杞柳的比喻”: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栖椿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栖椿。” 孟子日:“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栝栳乎? 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栖楷也? 如将戕贼 杞柳而以为牺橙,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 夫! ”( 告子上) 在告子看来,人生之初的性就好比杞柳树一样,自然而然;而人在成长中的 变坏或者变好则好比把自然的杞柳,裁制而做成杯子或者盘子之类的东西一样, 是后天作的。因此,人性是没有好坏善恶的区分,善恶来自后天环境的变化。对 此,孟子则认为,正如告子所言,杞柳可以制作成栖椿,人亦可以依据人的本性 而成就仁义,仁义的成就有后天的因素。但是天生的人性与仁义并不是没有联系 的,我们并不是想把其杞柳做成什么它就成什么,必须依其天性而行方可有结果。 同理,后天而形成的仁义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依先天的本性而成。在最初 的人性中存在着日后造就仁义的先天的可能性依据,而这恰恰是告子不愿承认 的。孟子指出告子的这种人性无善恶,仁义为后天的论说,必然会使天下之人以 仁义为悖谬于人性而不肯为,祸害仁义的践履。 7 继而,孟子在先前所提过的“水喻”中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说: 告子日:“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 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e 1 -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 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 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上) 对于告子以水流没有方向性来比喻人性没有善恶,孟子机智地以水总是往下 流动的普遍性来说明无论水是东流还是西流,水的更根本的特性是它总是往下 流,以此说明,人性总是向善的。通过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孟子的性善论与 告子的性无善恶论的争论焦点在而这对人性是什么的问题上角度不同。孟子和告 子在对于人性的具体是如何界定的昵? 他们各自的角度和特点是怎样的呢? “白色的比喻” 告子日:“生之谓性。”孟子日:“生之谓性也,犹自之谓白与? ”日:“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日:“然。”“然则 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 告子上) 在以上的这段话里,告子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性”的看法,什么是“性”? 8 告子日:“生之谓性。”告子是从生物学的意义层面来说明性的内涵的,“生之谓 性。”的“生”,即生命,出生,事物由于出生,而具有的原初的自然属性。所以, 告子是一个从经验实存出发的经验主义者。在这一点上,告子和后世的苟子有几 分相似。荀予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和感应,不事而自然 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9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1 0 】在这一段论辩中,“自 羽之白”、“白雪之白”、“白玉之白”一组三项作为前提,可得出结论:白都是一 样的。和“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一组三项作为前提,可推出:三者之 性都差不多。二组均是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均没有蕴含关系,所以,结论 都不是必然的。即使第一组的结论是正确的,也不能使具有相同逻辑结构的第二 组推理结论具有必然性。因此,孟子的反驳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孟子这样论证, 实际上还是利用了人类的自我中心意识,人们不愿意将自己与犬、牛这样的动物 相提并论的心态,以情感的排斥来代替逻辑反驳。虽然,孟子说明的方法有问题, 但是他的结论却是确定的并且是可靠的:人性与兽性是有区别的。 “耆炙的比喻”: 告子日:“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日:“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 日:“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 谓之外也。” 日:“异于白马之自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 长人之长欤? 且谓长者义乎? 长之者义乎? ” 日:“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 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日:“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 与? ”【1 1 】 告子认为生之谓性,例如食色就是性。他不赞同孟子把仁义也看成人性的一 部分,在他看来,仁之为德发自内心可以算是人性的部分,但是义之为德是由 于外在的原因而引起的,所以,不应看成人性的一部分。比如我弟弟我爱他,是 发自内心的,是仁,就是人性的体现。秦人的弟弟我不爱,这外在的东西引不起 我的兴趣,如果我爱他,一定是出于外在的原因,而不是由于人性的自然流露 孟子反驳道,既然食色是性,难道我们喜欢吃自己的烤肉和喜欢吃秦人的烤肉也 有内外的区别吗? 人的道德情感根植于人的内心,随景而发。外在的事物境况只 是诱发我们道德情感产生诱因,仁义内在是根本,这也是孟子道德哲学的基本结 论。 9 从以上所提到的水喻,杞柳的比喻,白色的比喻,耆炙的比喻我们可以看 到,孟子与告子的争论焦点,在于两人对人性的理解的分歧。孟子认为,人的本 性不象告子所理解的那样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人性就象流水向下一样,是始终向 善的。这种向善的可能性趋势,不是后天人为的,就像杞柳之性是受之天命一样, 向善也是人的先天本性。告子只从既成的生物性的事实出发,是不能理解人的向 善性的。虽然告予本身并没有说人性就等于兽性,但是他提出的论断在人性和兽 性的区分上至少也是模糊不清的,孟子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仁义是内 在于人性的、人的本质,是人成其为人、人区别于动物根本原因所在。由此可见, 在对“性”的理解上孟子要比告子高明很多,他不反对告子从物理的自然属性层 面去理解“性”,但是他从主要是从人的超越性层面来认识人,赋予人以独特的 意义和肯定人的价值,他认为人的这种义理之性应有之性,才是人最可宝贵的东 西。 在这里,我们说孟子性善的结论是先验主义的,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孟子 的思考是在中华文化的视域下进行的东方式思维的结论,所以,用西方哲学中的 先验主义的标签来标识孟子需要做出说明。事实上,孟子对人性的理解另辟蹊径, 别开生面。他认为,人性既是经验的也是先验的,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 二者合而为一,为一物两面。对“性”的概念,后来朱熹区分了“天命之性”和 。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并提出“道心”和“人心”的范畴,朱熹认为,禀受天 理而成的天命之性是纯善无恶的,造成人性恶的是禀气而成的“气质之性”:“气 之为物,有清浊昏明之不同。禀其清明之气而无物欲之累则为圣;禀其清明而未 纯全,则未免微有物欲之累而能克以去之则为贤;禀其昏浊之气又为物欲所蔽而 不能去则为愚为不肖。是皆气禀物欲之所为,而性之善未尝不同也。”【1 2 应该 说朱熹关于人性的解说是符合孟子的本义的。 人是什么? 人性是怎样的? 在先秦诸子当中,孟子是第一个系统的讨论人 性问题的人。孟子的人性论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性着手论述的。他说:“人之所 以异於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伦。由仁义行, 非行仁义”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并不多,就那末一点点,这一点的差别 也正是君子与庶人、大人与小人的差别。这个差别是什么昵? 是仁义之心,是道 德之心。禽兽是没有仁义之心的,有德之人与无德之人的差别也在于仁义之心的 多与少。所以,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 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1 3 】 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可见孔子给的人的定义 中,“仁”是人的内在结构之基本要素之一,换言之,仁性乃是人性的起码标准。 “仁”是什么昵? 从早期儒家有关论述看,“仁”的基本意义是指道德心理态度 和情感。孟子也说过几乎一样的话,【1 4 】在这一点上他们有共识。只不过孟子的 论述较之孔子更详细更系统而己。这种道德心是人先天所具有的,有时也叫“良 心”、“良知”、“良能”。他解释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 者,其良知也”【1 5 】。所以,孟子认为,人之为人是因为有道德的心,即善心。 因此,人性是善的。 二、亚里斯多德论人 亚里斯多德的老师柏拉图的人性论思想是其伦理学的直接起点。亚里士多 德在 形而上学中指出:“在所说的各派哲学之后,柏拉图的方案出现了,它 在许多方面追随着这些哲学,但也有和意大利派哲学不同的自己的特点。在青年 时代,柏拉图开始是克拉底鲁的同路人,也赞同赫拉克利特的意见。一切可感觉 的东西不断流变,关于它们,知识是不存在的,他在晚年仍然持这样的观点。苏 格拉底致力于伦理学,对整个自然则漠不关心。并且在这些问题中寻求普遍,他 第一个集中注意于定义。柏拉图接受了这种观点,不过他认为定义是关于非感性 事物的,而不是那些感性事物的。正是由于感性事物不断变化,所以不能有一个 共同定义。他一方面把这些非感性的东西称为理念,另一方面感性的东西全都处 于它们之外,并用它们来说明。”( 9 8 7 a 2 9 - 9 8 7 b l o ) 1 6 柏拉图一生思想的主要成 就在于,他构造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体系,他是西方先验主义的先驱。 理念论既是他的哲学世界观,也是他的哲学人性观。他提出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 质和共相,经验的存在只是理念的具体显现。理念决定着现象的东西,决定着个 别的存在。善的理念决定着善的行为,美的理念决定着美的事物。柏拉图关于理 念世界和可感世界亦即现象世界的划分,意在将理念视为绝对不变的本体和决定 一切的根据,将现象视为变幻无常的经验和被决定的东西。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实 在是理念,人们的种种常识和感觉千变万化,转瞬即逝,都是靠不住的。理念是 超越性的存在,它先于一切感性经验。感性世界只是摹写了理念世界一部分,很 不完善。比如说,任何一张桌子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足以代表真实的桌子, 只有桌子的理念才是完美无缺的。哲学的目的就在于把握理念。柏拉图的对话录 充斥着对情感,欲望,感觉这些偶然性的排斥和蔑视。 孟子所谈的性善是从具体事物的超越性的层面来讲的,认为先天之性是一 切后天行为的根据,善性是先天之性,义理之性。在理论的出发点上,孟子与柏 拉图很相似都是先验主义的,尽管对善的内涵理解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个出发点 1 1 恰恰是亚里斯多德所不能接受的,他说,我们“最好从所知道的东西开始”。【1 7 】 至少在这个问题上,亚里斯多德很像告子。因为他们都是经验主义者。在尼格 马科伦理学第一章中亚里斯多德说,虽然形式的学说是他敬爱的老师所提出来 的,但是为了尊重真理,他也只能表示不赞同。他认为所谓善的理念在理论上是 矛盾的,如果善只是在同一形式下就其自身而被追求的善,那它就不是一切善的 原理只是空洞的形式,这种形式除了是其自身之外什么都不是,也就没什么用。 从实践的层面来说,“如若善作为共同述语,或单一的、可分离的、自存的东西, 那么显而易见,它既不能为人所施行,也不能为人们所得,而我们所探求的,正 是这能为人所实行和取得的善。”【1 8 1 亚$ 斯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这种批判针对孟子,这个东方式的先验主义者却不得要领, 因为孟子的善,既是一,也是一切;既是性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既是理,也 是气。 亚里斯多德被誉为古代社会最博学的人。他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知识体 系。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涉及天文、地理、动植物、心理、伦理、政治、经济、 物理、语言、文学、哲学、逻辑学等等,几乎包罗万象。亚里斯多德没有专门的 篇章来谈人性的问题,他的人性的观点散见于其各类著作之中,在他的 动物志、 论灵魂、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和形而上学我们都可以看到相关 到观点。按照亚里士多德观点,如果想要弄清什么是幸福和快乐,什么是至善和 正义,就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人的本性。因为人追求什么和服从什么,完全取决 于他的天性。只要找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别所在,找出人所特有的属性,人就会知 道应当追求什么,( 这一思路与孟子很相似) 人类社会就可以建立起共同的行为 准则和生活目标。亚里斯多德非常注重经验事实而很少进行纯思辨的推演。不仅 在讨论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的时候是这样,即使在探讨较为抽象的第一哲 学问题时,也经常从日常生活的事例出发,并不时用事实分析代替理论论证,具 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 亚里斯多德说,自然是一种原因,一种为了一个目的而活动的原因。他是 一个自然目的论者。他说,只要一个系列有一个完成点,所有的先行阶段都是为 了这一点。在智力活动中是怎样,在自然中也是怎样;在自然中是怎样,在一切 活动中也是怎样,如果没有什么阻碍的话。亚里斯多德举了一个自然的倒子,比 如,天下雨,表面看起来是由于某种必然性使之然,并非特地为了五谷的生长才 下的雨,水蒸汽被吸到天上必定要变冷,便冷了的必定要变成水落下来,但其结 果是五谷的生长。同样的,一个人的谷物在打谷场上被雨水糟蹋了,这雨水落下 来也不是为了把谷物糟蹋掉,可是这个结果恰好随之而来。这是一个偶然的结果, 是由于必然性而出现的,其他的那些我们以为有目的的自然部分也该是这样。当 一些东西的各部分长得好像是为了一个目的而产生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活了下 来,因为它们自发构成了一个合适的有机体;反之,那些长得不是这样的东西就 灭亡了。【1 9 】 在亚里斯多德看来,自然的本体就是自然的目的,各种动物的本体就是各 种目的。以鱼类为例,鱼类为什么没有上肢呢? 他说“这是符合他们原为一游泳 动物的本性的。自然永不会傲任何无谓的事情,也不构制任何无用的事物。”2 0 因为与要在水中游而不在陆上走,所以,自然以鱼鳍代肢以实现鱼的本性。再比 如,蛇为何无上肢呢? 他说,由于蛇的身体很长,而蛇又是有血的动物,不可能 多于四条腿,如果给蛇四条腿,它也不可能行走,所以,自然为每一个个体尽可 能求尽善,保存每一个动物各自的本质和它本有的习性,就不给蛇安上脚了。【2 1 1 类似的例子在亚里斯多德对动物研究中还有很多,亚里斯多德的看法是,动物为 了生存和繁殖的需要产生了合乎目的结构。可见,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与后世达 尔文的进化论中所体现出来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有很多的相同点。 亚里斯多德的自然目的论的观点,不仅在其自然哲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事实上,在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的研究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在 政 治学的一开始,亚里斯多德就说到,“我们看到,所有的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 所有的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 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 的善) ,很显然,由于所有的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因而,所有的共同体中最 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这种 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亚里斯多德认为,人和蜜蜂、蚂蚁等动 物一样,都是群居的动物,但是人的群居性与其他的群居动物比较起来,有自身 的特点。从时间上说,为了种族的延续,男人女人结合而形成一个家庭的共同体, 家庭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当多个家庭为着比生活必需 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起来时村落就产生了。村落是同一家庭繁衍而来的宗族成员 的集聚地。当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以及生活得更美好结合成一个完全 的共同体,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于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事物总是在它的本性上 追求自身的满足和尽可能尽善尽美,人类群居的本性的发展演化,从家庭到村落, 从村落到城邦这些生活共同体形式的产生都是自然的。所以,亚里斯多德的结论 是:“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 城邦) 的动物。”f 2 2 1 灵魂的闯题也是人性论个重要组成。在柏拉图看来,人的存在可分为灵 魂和肉体两个部分。灵魂是不死的和完美无缺的,肉体则是短暂的和虚幻的。灵 魂决定着人的本质,并把人引向至善和永恒;肉体不是人的本质所在,他只会把 人引向噎落。柏拉图又把人的灵魂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情欲、意志和理性。在 他看来,正是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人性的基本内容。灵魂之中,情欲是最低等的和 最盲目的,意志居中,理性是最高等的和最清醒的。就个人而言,灵魂如同是一 个车夫和两匹飞马的组合体。理性这个车夫赶着情欲和意志两匹飞马。情欲这匹 飞马是野性的和卑劣的,它往往受控于肉体的冲动而不昕理性的使唤。意志这匹 飞马则是高尚的和有教养的,它爱慕荣誉并且服从真理。如果说驾驭情欲这匹飞 马需要鞭子的话,驾驭意志这匹飞马则只需要语言的劝告。因此,灵魂这驾马车 能否正常行进,关键在于能否控制住情欲这匹飞马。【2 3 1 ( 斐多罗) 换言之, 一个人是否能够遵守德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