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隐喻历来被看作是种修辞格,而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更是种认知现象是人 类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认知隐喻理论使把隐喻作为种教学方法运用在英语教学中 成为可能。在英语教学中,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一直以来是重点,又是难点。很多学生都 存在“听得出但昕不瞳,说得出却说不好 的问题。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缺乏隐喻能力, 缺乏用目标语思维的能力。本文作者从语音、词汇、文化三个层面分别探讨了隐喻理论与 英语昕说教学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将隐喻教学引入了教学实验中,通过对比实验数 据,得出了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引入隐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结论,从 而提倡英爵教师利用隐喻引导学生用英语原则去思考学习并掌握这门语言。 关键词:隐喻;认知隐喻;英语听说教学;教学实验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m a a p h o r h a sl o n gb e e nr e g a r d e da sa f i g u r eo f s p e e c hi nl a n g u a g e h o w e v e r , g e o r g el a k o f f a n dm a r kj o h n s o nc o n t e n dt h a tm e t a p h o ri sa l s oac o g n i t i v ep h e n o m e n o na n d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o f h u m a n st h o u g h t , l a n g u a g ea n db e h a v i o r t h et h e o r yo fc o g n i t i v em e t a p h o rm a k e si tap o s s i b l e a p p r o a c ht ot e a c he n g l i s ht 1 1 1 1 0 u g hm e t a p h o r s l i s t e n i n gt e a c h i n ga n d 印l e i l d n gt e a c l l i = n gh a v e a l w a y sb e e nt h ef o c a lp o i n l sb u t , i nt h em e a n w h i l e , t h ed i f f i c u l tp o i n t s m a n ys t u d e n t sh a v et h e p r o b l e mo f l m d e r s t a n d i n gw h a tt h e yh e a ra n de x p r e s s w h a t t h e yt h i n ke x a c t l y o n eo f t h ec a l l s e s i s j u s tt h el a c ko f t h em e t a p h o r i cc o m p e t e n c e , w h i c hl e a d st ot h ef a i l u r ei nt a r g e tl a n g u a g et h i n k i n g i nt h i sp a p e r 9t h ew r i t e rt a l k sa b 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咖m e t a p h o ra n d 勘班血t e a c h i n gi n l i s t e n i l l ga n ds p e a k i n g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 - - p h o n e t i c s , v o c a b u l a r ya n d c u l t u r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a n ds e t u pt w ot e a c h i n ge x p e q a m e n l s , i nw h i c hm e t a p h o ri sa p p l i e da san e w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 a c r r d i n g t ot h es t a t i s t i c sd r a w nf r o m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s , t h ew r i t e rr e a c h e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e n g l i s ht e a c h e r s c a nc o m b i n em e t a p h o ra n dl i s t e n i n ga n ds p e a l l ( i n gt e a c h i n gt om a k et h es t u d e n t st h i n ki n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 , a n di tw i l lb ea ne f f i c i e n ta p p r o a c ht op r o m o t ee n g l i s hl i s t e n i n ga n ds p e a k i n gt e a c h i n g k e y w o r d s :m e t a p h o r ;c o g n i t i v em e t a p h o r ;e n g l i s hl i s t e n i n ga n ds p e a k i n gt e a c h i n g ;t e a c h i n g i i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堑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影倪梆矶吖年f 月勘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垄酞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墨蕉逗太堂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靴做作糍:也锰导臌: 签字醐:叫年f 月) 口日 签字醐: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僦:里厄陟系历透降 通舭:啡7 雾币面饧压冶厉路 扔7 专7 牛2 佑镉 如日 蛹:l 硝6 l 扫熨| 踟跏刁 邮编: ,弦哪 第一章简介 第一章简介 第一节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关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已达两千多年之久,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一直是当代西方 认知语言学研究中最热门的研究议题之一,国内研究隐喻的热点趋势也大致如此。千百年 来,众多中外学者始终没有放弃对隐喻的研究与探索,他们试图用自己的理论对隐喻现象 作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为什么隐喻研究这么引人注目? 究竟什么是隐喻呢? 纵观中外历史,隐喻研究可j 宦溯到公元前3 0 0 年的古希腊时期。m e t o p h o r 词就源 于希腊语,其中m e t a 意为“穿过”;p h o r 则有“携带 之意,合在起m e t a p h o r 意为“将 某物转移过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样表述隐喻:“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 的字借来做隐喻,或借用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 或借用类比字。”乜在其修辞学著作中指出:“日常词语只传达我们已经知道的东 西,通过隐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鲜的东西。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亚里士多德认 为隐喻是借事物谈另一事物,两者属于对比关系,因此可以说隐喻与明喻在本质e 是一 样的。亚里士多德关于隐喻的理论影响深远,也一直被众多学者所认同。古罗马修辞学家 昆提良在其著作演讲的原理中指出:“隐喻实际e 是用个词去替代另个词的修辞 现象,也就是隐喻的替代理论”。 根据这观点,隐喻表达可以和另种字面表达或本 义表达相互替换。无论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还是昆提良的“替代论”,他们都认为 隐喻是种装饰,就其结构与形式而言,都是对正常语言的偏离。语言学词典中对隐 喻的表述与以上两种理论相类似,即:“隐喻是种形象的语言表达手段,其形象性的基 础建立在两种事物或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之匕,即根据相同或类似的意义特征转用其它词语 来替代 。 2 0 世纪3 0 年代,理查兹在其著作修辞哲学( t h ep h il o s o p h yr h e t o r i c ) 中提出 。张沛隐榆糍白 占嗍北京:北袁烨出版社2 0 0 4 第2 页 。罗念生滩诗籼中蒯出j 钣社1 9 8 6 第2 页 。陈嘉映语言曹;踟北意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第9 页 。束定芳隐喻鞫咒卸川上豫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0 第3 页 。语言学词典商务印书值2 0 0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了隐喻的“互动论 ,后来布莱克发展并完善了该理论,使其成为自亚里士多德的“对比 论”、昆提良的“替代论以来最具影响的隐喻解释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每个 隐喻陈述含有两个主词,个主要词和个次要主词,次要主词应该被认为是个系统, 隐喻旬通过将组成次要主词的一组“相关隐含“映射”到主要词上,使其产生隐喻意 义。理查兹和布莱克认为,隐喻是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相互作用 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突破了亚里士多德和昆提良的词汇层面, 而把它作为语义现象放到句子层面进行考察。回由此,隐喻研究被大大准进了步,进入 个崭新的研究层次,即隐喻的认知研究。 1 9 8 0 年g e o r g el a k o f f m a r kt u r n e r 合著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圆,他们把 “语言实际上是隐喻”的认识提高至新的高度,使隐喻研究从此摆脱以文学和修辞为本的 传统隐喻理论束缚,正式过渡到认知科学新领域。莱考夫侧重强调隐喻的认知作用,即隐 喻不仅仅是种语言现象,实质e 是种认知现象,隐喻的焦点不在语言,而在于利用一 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个概念领域:或者说是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现( 林书斌,1 9 9 7 ) 。这 就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2 0 世纪8 0 年代初创立的关于隐喻的“映射理论 。他们在这个 理论中提出了“概念隐喻说,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种修辞现象,更是_ 种认知 现象,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刁呵或缺的认知工具。1 9 8 5 年,福科尼耶出版了部引人注意 的伟大著作心理空间 ,从8 0 年代中期到9 0 年代中期,福科尼耶与特纳极大地发展 和完善了关于语言的认知理论,他们将l 里空间发展到了概念合成理论,即“概念整合理 论 。该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突出的认知过程。这理论通过 分析概念的空间合成、跨空间映射以及由此形成的层创结构,对于隐喻的实际构建过程和 隐喻意义的推理柳席巾怍出了更加详细、清晰的阐述。回 与此同时,系统功能学派的学者们也在对隐喻进行着研究。1 9 8 5 年,系统功能语法 的创始人韩礼德在其功能语法导论s l 书中提出了“语法隐喻 。以韩礼德为首的系 统功能浯法学派在对隐喻研究过程中,逐步摆脱了只在词汇层面研究隐喻现象的限制,他 。束定荒隐锘翔黜。上鲰上海夕隧漕曳育出版 土加阻第1 0 页 l a k o 正g & mj o h n s o u m e m p l m r s w e l i v e b y 【m 】c h i c a g o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l h s s , 1 9 8 0 of a u c o n n i e r , g m e n t a l s i n c e m n e w y o r k :c _ :a m b r i d g e u m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1 9 9 4 。张全生中国瞄嘲彩刊呜甥却】新睡新罨噩! j 币范大学学报2 0 魄( 3 ) 。h a l l i d a y , m a k a n i n l m d u c & m t o f l m c f i o m l c _ m a m m 盯 m t o r x 蛔:e d w a r d a r n o l d , 1 9 8 5 第一章简介 们认为隐喻现象也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法形成或是语法范畴发生了转换。韩礼德认为, 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组篇功能。语法隐喻主要存在于体珊概念 元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以及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中。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语言学家对隐喻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有不小的推 进,如国内著名的语言学家束定芳2 0 0 0 年出版了隐喻学研究,胡壮麟教授2 0 0 4 年 出版了认知隐喻学巴蓝纯2 0 0 4 年出版了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这些著作都 为国内语言学界对隐喻理论的研究起到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作用。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 展,关于隐喻的研究成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隐喻的认 知观更是为隐喻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能性。1 9 9 9 年,c a m e r o n l o w 合编了隐喻至岍究与应用( 址寸亭,隐喻研究正式引入到应用语言学领域,其中c a m e r o n 还提出了建构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框架,但对于隐喻与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 系未有触及。2 0 0 2 年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我国外语界对隐喻应用于 语言学的研究,关于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关系的讨论也开始浮出水面。国内学者蔡龙权在 2 0 0 3 年提出了隐喻研究的二语习得框架,他认为隐喻理论对二语习得的直接贡献,就是通 过学习隐喻生表达来培养语文逻辑拓展能力和活语交际的应变能力,这为隐喻理论应用于 二语习得教学提供了可行i 生。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部分学术作品触及到隐喻理论的应用, 特别是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但为数不多。 第二节本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其本质上是隐喻的,因此隐喻赢移前可能为外语教学开创一 全新视角去探讨研究,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如何理解隐喻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隐 喻应用于教学提供了新方法。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于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讨论有 所增多,着重点基本都放在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以及文化教学方面,但对隐喻理 论应用于听说交流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隐喻理论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柬定芳融解翔琶卸上豫茸i 蕈夕障渤育出版浊2 0 0 0 - 圆认* 口隐样翔m 】北荣j 嘱移- 学出版社2 0 0 4 西蓝纯认知语言学与嘟颔开究口川北京:外引蛸兰研究出版社2 0 0 4 函c a 嬲d | l l & l o w g 鼬豫蛐锄d 冉概m 哟曲州m c a 删丽姆l j i l j 岫p 螭1 9 9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问题,使语言学理论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指导英语教学实践,同时也希望引起广大读者更 加广泛沥毛入的思考。 第三节本文的结构简介 论文总体分为五章。第章,简介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珊l 、状,引出本文的写作目 的及意义,以便引起读者对讨论该课题的注意。第二章,通过对三大隐喻理论的简单介绍, 伎读者了船不同隐喻理论的内容、工作柳筛步阳功能,为讨论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 应用打好理论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两章分别着重讨论隐喻理论在英 语听力和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两章分= 别分为n i - 4 , 节,第小节都是从语音、词汇、文化 三个层面讨论隐喻理论与听力理解和语言交际的关系,第- d , 节都是通j 立教学实验来论证 隐喻教学法的具体效果和作用。第五章为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自然得出结论,并 重申隐喻理论在外语教学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相关隐喻理论简介 第二章相关隐喻理论简介 第一节古典修辞隐喻理论 隐喻研究可谓源远流长,辞海中定义隐喻: “隐喻是比喻的种,是本体和喻体 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密。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 系。本体和喻体两个成分之间一般要用是等比喻词。韦伯斯特新世界辞典中指 出,隐喻是“讲隐含者比喻的修辞格,它的基本用法:表达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i 受用来 比喻另外的种事物。隐喻的形式是a 是b ,其中a 是本体,b 是喻体”。_ 从以上两 辞典对“隐喻”的解释看,隐喻始终被看作是对语言的一种修辞格,自古希腊时期以来, 关于隐喻修辞学的研究始终未能超越语言本身局限。在修辞学阶段,主要代表理论有亚里 士多德的“对比论 和昆提良的“替代论 。“对比论 认为,隐喻是个词替代另个 词来表达同意义的语言手段,二者属于对比关系,因此隐喻与明喻本质匕是样的。罗 马修辞学家昆提良提出的“替代论”认为,所谓隐喻实际就是用个词去代替另个词的 修辞现象。从中可以看出两种理论都是把隐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装饰 圆,隐喻也仅仅 被列在修辞类书中的与明喻、提喻、借喻等修辞手法相提并论的位置。 一、修辞隐喻的工作机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用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它的应用 范围包括借“属”作“种 ,借“种作“属”,借“种 作“种 ,借用类比字,这 其中类比式隐喻是最受彩滟的种。概括来说,修辞隐喻的工作机制就是:用此物指彼物, 即词汇层面的转义现像。亚里士多德对隐喻工作机韦帜0 重于词汇层面的转义探讨,因此他 被称作“词汇隐喻之父”,也有学者将这种隐喻工作机制归为“指称说”。古罗马的很多 思想家都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理论,如c i c e r o 在论演说家中指出:“隐喻是一种 被紧缩为个单词的简短的明喻形式。” 隐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式,在我们的生 。李鑫华英矧翰辫静卢论嗍上琢婚矽懈渤肖出版社2 0 帆 。束定芳i ! 急口毹翔衲上赶上海外黼出版社2 0 0 0 第1 2 页 国( 椤马) 醵黯礅蝇论龇潮中觥出毗2 0 0 3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i 活中充满了隐喻。按照匕述修辞隐喻的工作机制转义,我们来看八个常见的例子。人类 往往砂自身最熟悉的事物来类比不熟悉的事物,最明显的例子是用人的五官来命名事物, 如用人的脸( 面) 来命名“桌面”,用人的腿来命名“桌腿 ,用手来命名“扳手 ,用 眼来命名“针眼 ,用头来命名“山头 ,如此等等。再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匐话: ( 1 ) 生活是个旅程。( l i f ei saj o u r n e y ) 这里的本体是生活,喻体是旅程。个旅程有起点、过程和终点,而生命会经历降 临人世、生命历程、离开人世等过程,由此两个本事物之间产生了共性,从而可以用此物 “旅程 来指彼物“生活 ,这产生了隐喻。 二、修辞隐喻的功能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隐喻具有多种功能,是美学功能,它可以使语言具有美感。 如我们在想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时常常会说:“鸟儿在唱歌,小草在向我微笑”。“唱 歌 、“微笑 这些人类表达情感的特有方式用在了“鸟儿”、“小草”身上,能给人以 声音、图像等感官上的想象,产生了美感,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喜魄情。二是文体 功能。隐喻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诗、散文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请看下面这首英 文短诗: ( 2 ) h o l df a s tt od r e a m s f o ri fd r e a m sd i e l if eisab r o k e n - w i n g e db i r d t h a tc a n n o tf l y h 6 l df a s tt od r e a m s f o rw h e nd r e a m sg o l i f ei sab a r r e nf i e l d f r o z e nw i t hs n o w 这首l a n g s t o nh u g h e s c u 作的短诗中,“梦想的消失”被比喻成d i e 、g o 这些 类 的行为,“失去梦想的生活”被比喻为ab r o k e n - 絮i n g e db i r d 和ab a r r e nf i e l d ,从而 。l a n 懿t h u 曲e s ( 1 9 0 良- 1 9 6 7 ) 美酵名黑人诗人 第二章相关隐喻理论简介 使读者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语言的表现力在隐喻的作用下被极大地增 强了。三是命名功能,即用隐喻的手法给事物起名称。我们在e 文中提到的“桌面 、“桌 腿、“扳手、“针眼”、“山头 ,正是体现了隐喻的这项功能。四是游戏功能。亚 里士多德认为巧妙的谜语可以提供美妙的比喻。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猜的个谜语: ( 3 )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打干果) 。 我们知道谜底是“花生 ,这里的隐喻用的很巧妙,花生的外壳麻麻的,被喻为麻 屋子,花生仁的外皮是红色的,像个帐子,而花生仁本身圆圆鼓鼓,自然就像个小胖子。 五是节俭功能。“个隧瀚,它使事物活现在眼前。”这句 舌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第三卷第十章中至少出现了六次,可见他对修辞隐喻的这项功能是十分推崇的。其它,1 位 学者,如h o r a c e 、l o n g i n u s 和q u i n t i l i a n 等人则偏向强调隐喻的文体功能,他们认为隐 喻是文体最高级的装饰物,赫瑞尼斯修辞学中谈到隐喻葡督中用途( 即功能) :生动、 简洁、避讳、用于扩展、用于缩略、修饰润色。其中避讳、用于扩展、用于缩略这三项功 能较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较有新意,其余则类似。由此可见,修辞隐喻就是传统的词汇隐 喻。 第二节现代认知隐喻理论 最早从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是英国诗人雪莱,在他看来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 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雪莱认为 “语言实质匕是隐喻性的”,伽达默尔在其真理和方法书中指出:“当某人将某一 词语从某事物转移到另事物时他依据的是自己逐渐扩大的经验,即发现相似性,能 够表达该相似性是语言意识的种天赋。这是语言的隐喻本质。”由此可以看出, 语言在本质e 是隐喻的,所以隐喻的语言能够被普遍的使用,它不仅在文学作品和诗歌里 出现,也同样被使用在新闻报道、对话交谈等日常语言中。2 0 世界3 0 年代,理查兹发表 了修辞哲学 ,首创了隐喻互动理论,布莱克在其基础又继续发展和完善了互动理 论,f 也l 突破了传统修辞学中关于隐喻研究只限于词汇层面,即隐喻被看作是种对比和 。束定芳隐喻麴嘲上豫上海步睫教育出版祉2 0 0 0 l 第5 8 页 。 i v o r a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y o 删c i v l o x f c 冒d :q 面i d l 抽嘞p 啮s1 9 3 6 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意义替换的修辞现象的局限,从而将隐喻看作为种语义现缘,放到了句子层面进行考察。 理查兹和布莱克二人的学术专著极大地推动了隐喻的研究,把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珊象,在 更为广挖的言语环境中寻找隐喻意义和支点,从而开创了隐喻研究的新的层次,即隐喻的 认知研究。1 9 8 0 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后,又把“语言就 是隐喻”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使隐喻研究从此摆脱了传统隐喻理论“只以文字和修 辞学为本”的束缚,正式进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莱考夫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具备通过身 体经验去体现最基本的概念这样种认识机制,人的身体和心灵与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善廷以自己身体为中心感知周围的切事物,通过一些基本的隐喻手段,如上下、里夕 、 前后等等映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众多生活中最基本的认知概念,如时间、数量、 情状、变弭艺、因果、手段、模式,甚至范畴等方面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力面,莱考夫和 约翰逊创立了隐喻的“映射理论 ,并提出了“概念隐喻 ,他们认为,概念隐喻可以理 解为两个不同概念凇间多部分特征从“始源域向“目标域 的投射,换而言之,隐喻 是从个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个不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在两个不同概 念域之间有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其曲薹渤出是抽象的意象图式。概念隐喻 主要包括人体隐喻、根隐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1 、人体隐喻 人的身体和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其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 径之一。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具体到抽象, 由简单到复杂 。 海因等学者曾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作了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 排列:即人 物 事 空间 时间 性质,他认为这是人类进行认知域之间投射的般规 律。 类把f 开了解的自身器官名称广泛应用于多种非人体枵稔域,借以认识、体验和表达 其他国p 或的事物。例如: ( 4 ) e y e 眼睛 e y eo fan e e d l e 针眼 e y eo ft h es o u l 心灵之窗 ( 5 ) s h o u l d e r 肩 s h o u l d e ro faj a c k e t 夹克衫的肩部 s h o u l d e rt h e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承担责任 ( 6 ) b a c k b o n e 脊柱 b a c k b o n eo fab o o k 书脊 b a c k b o n eo ft h ee c o n o m y 经济支柱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q 上獗上海外语教育出_ i 顿涛生2 0 0 4 第4 7 1 4 7 2 页 8 - 第二章相关隐喻理论简介 2 、根隐喻 根隐喻最早是美国哲学家派帕提出的观察世界的隐喻理论。他认为人的世界观总有 些相互联系的中心范畴,而这些中心范畴来自根隐喻,各范畴之间的联系是逻辑蕴涵关 系。吲如: ( 7 ) 句子是大楼。 ( 8 ) 造句要先想好句子的框架。 ( 9 ) 有了框架之后,可以往匕添砖加瓦,也就是选适当的词汇。 例( 7 ) 蕴涵例( 8 ) 和( 9 ) ,是根隐喻,而( 8 ) 和( 9 ) 是派生隐喻,因为“框架”“砖瓦” 均由“大楼 派生而来。 3 、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亦称方位隐喻,是以空间为始源域,通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 上,赋予非空间概念的个空间方位,如上下、内外、前后、开关、深浅、中心与边纺篁李。 这些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与自然的互动,是 类赖以生存的基席概念。人门以此为基础,用 数量、情绪、社会地位等方位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例如: ( 1 0 ) 乐为上。 ( 1 1 ) 悲为下。 ( 1 2 ) 晚会匕同学们情绪高涨。 ( 13 ) 只有他情绪低落。 在例( 1 0 ) 和例( 1 1 ) 中,“情绪”这个抽象概念被赋予了方位性的语义特征,于是便 有了例( 1 2 ) 和例( 1 3 ) 的表达方式。再如英文中: ( 1 4 ) t h eg i r li si nh e rr o o m ( 1 5 ) t h eg i r li si nl o v e 例( 1 4 ) 中,人们用“在房间里 表示空间概念;例( 1 5 ) 中,用空间词“i n 表示在 谈恋爱,隐喻被爱包围,把抽象的“爱”喻为个容器。 4 、实体隐喻 根据自然辩证法观点,自然界是个多样而统一的物质世界,人类在接触世界过程 。胡壮麟p & u 隐喻q l m 北京北摊出j 龇2 0 第1 0 良1 0 9 页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耥理解为实体,其物质基础即人类对物体的经验。实体隐喻,也 称本体隐喻,它帮助人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等视为有形的实体和物质,最典型的 实体隐喻是容器隐喻,人体本身就是个容器,有分界面和里外,人类将容器既念投射到 人体以外的抽象事物匕。以加深焚鼬象事物的了解。例: ( 1 6 ) i si ng o o dm o o dt o d a y ( 1 7 ) o u to fs i g h t ,o u to fm i n d 例( 1 6 ) 中的m o o d ( 心情) ,例( 1 7 ) 中的s i 曲t ( 视野) 和m i n d ( 脑海) 均被看作容器, 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这些抽象事物的理解。 5 、结构隐喻 空间隐喻与实体隐喻都可以进步扩展为内容丰富的结构隐喻。所谓结构隐喻就是 通过个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个结构模糊、界定含混或完全缺乏内部结 构的概念。嘲如: ( 1 8 ) 人的大脑是台机器。 在该结构隐喻中,始源域“机器 的概念有清晰的结构和界定,通过隐喻投射,“机 器”的结构被移植到抽象目标域“人的大脑 上,使人们对“人的大脑 有更加清楚的认 识。 莱考夫和约翰逊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影响尤为深远,然而这种 两域映射理论在解释新颖隐喻、漫画、新造词语、条件局等方面显得不够充分和具体,因 此,f a u c o n n i e r 和m a r kt u r n e r 从1 9 9 3 年起逐步将两域映射模式发展为四空间模式,并 最终创建了概念整合理论。该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种普遍认知过程,它 依赖于由合成空间构成的源域与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映射。这理论通过 对概念的空间合成、跨空间映射以及由此形成的层创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更加详细和清晰 的阐释了隐喻的实时构建过程和隐喻意义的推理机制。 一、认知隐喻的工作机制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试图用近似于考古的方法来挖掘 oh o p p e , p r o d 日i 删l c m 喇g l 孤硼面鞠l i z a l i o n q 咖吣:c a 删咎l j 1 1 i v 粥时p 啜1 9 9 3 第1 2 3 页 一l o - 第二章相关隐喻理论简介 隐喻在语言进化发展中的作用,通过用旧的隐喻对隐喻工作机制和其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来试图说明隐喻是如何促进人类认知发展的。隐喻机制髓成了认知视角的改变,即 转义是产生隐喻的原因。h a w k e s 称:隐喻通常像化石样凝注在当前的言语中,它们曾经 是一些生动的观念的具体体现,只不过在我们麻木的“理性世界里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而己。旺我们在“文字的与“隐喻的”之间所作的区分只在那些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社 会发生才有意义。莱考夫和约翰逊尝试通过“化石”隐喻来探究隐喻的发生原因和机制, 并运用其体验哲学进步提出了基本隐喻综合理论。该理论认为:我们早年以般方式生 活在日常世界中,在这过程中我们能自动地、无意识地获得个很大的基本隐喻( 原子 隐喻) 系统。在并存期间形成种种神经联结,自然形成了数以百计的隐喻,使得主观经验 和感觉运动经验相匹配,然后通过概念融合而形成了复杂的分子隐喻。这里提到的术语 “原子隐喻、“分子隐喻”又被称作母隐喻和子隐喻,后者的说法更为普遍。在第二章 第节中我们引用“l if eisaj o u r n e y ”的这句隐喻,经长期使用就变成了个母隐喻, 从这个母隐喻出发可以推论出如下相关的子隐喻。 ( 1 9 ) t h eb a b yi so nt h ew a y ( 2 0 ) t h eb a b yh a sa r r i v e d ( 2 1 ) w eb r i n gt h eb a b i e si n t ot h ew o r l d ( 2 2 ) h ei sg o n e ( 2 3 ) h eh a sd e p a r t e d ( 2 4 ) h eh a sp a s s e da w a y 例( 1 9 ) 至例( 2 1 ) 是“婴儿降生了 之意,是由母隐喻“l i f ei saj o u r n e y 中 “旅程的起点 推论出的子隐喻:例( 2 2 ) 至例( 2 4 ) 是由“旅程的终点 推论出的子隐 喻。 二、认知隐喻的功能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 0 世纪7 0 年来以来,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 的兴起,又被赋予了全新的涵义,其所具有的认知功能可以帮助人类进行概念组织并对人 此删嗡t c 皑赋m 呦p h 3 啦田n e w y o t i c m a h u e a & c o l t d 1 9 8 0 - 1 l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们的日常思维产生重要的影响。认知隐喻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认知功能。 隐喻与借喻是把抽象范畴概念化的强大认知工具,同时隐喻更是种思维方式。- i , k , t u 隐喻 学家承认修辞隐堵祺有文体功能,同时认为日常语言也充满隐喻。例如人们在表达内心喜 悦的时候会说: ( 2 5 ) 他l 坦都乐开花了。 在这句简单的日常用语中就充分体现了隐喻f 拘- i , k 知功能,“乐意思为“高兴刀, 是种抽象的心鼍燃,即抽象的概念域;“开花 是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鲜花盛开表 明春意韩。浓,既具体的概念域。通过抽象的概念域映射到具体的概念域匕,就形成了种 形象的比喻,使听者能更深入的理解“他d 埋乐 的程度,从而达到认知的作用。第二, 构建功能。概念隐喻有助解释或构建隐喻,复杂的科学、政治、社会问题通过解释性的隐 喻就易于为外行理解,而将这些问题理论化的手段就是构建| 生隐喻。 认知隐喻的功能观主要是弘讨知和思维的角度去探讨隐喻功能,即通过隐喻去建构 可能的世界,所以认知隐喻在某种程度匕是对修辞隐喻的继承发展,如认知隐喻认可修辞 隐喻所具有的文体功能,也积极接受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隐喻具有命名功能,只不过认知隐 喻倾向于用指称这个术语。修辞隐喻属于词汇层面,认知隐喻则是属于句子层面的,认知 隐喻强调隐喻具有促进人类认知的功能。 第三节语法隐喻理论 作为修辞格的传统隐喻和作为认知手段的概念隐喻统称为词汇隐喻,而与词汇隐喻 构成互补关系的是语法隐喻,它是系统功能吾言学懒组碗部分。悉尼大学名誉教授韩 礼德在其功能语法导论( 1 9 8 5 ) 著作中率先提出语法隐喻一词,以韩礼德为首的系统 功能语法学派从语言元功能的视角x , - - t - ,就语言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进行研究,他们认 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也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法形式或是语法范畴发生了转换。 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是用某种语法形式去代替另语法形式,它包括语法结构变化以 及相应的词汇变化,词或词组的意义在语言的隐喻化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它 们的语法f 生状,如动词化为名词,名词化为动词等。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由概念隐喻和 人际隐喻两大类型构成。如下表所示: 第二章相关隐喻理论简介 表l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 概念隐喻及物过程( t r a n s i t i v i t yp r o c e s s ) 语法隐喻 ( i d e a t i o n a lm e t a p h o r )名物化( n o m i n a l i z a t i o n ) ( g r a m m a t i c a l 人际隐喻语气隐喻( m o o d ) m e t a p h o r ) (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m e t a p h o r ) 情态隐喻( m o d a li t y ) 1 、及物翅程 韩礼德认为,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陆系统是人们对客g 见世界的表述,可分为六个过 程,即物质过程( m a t e r i a lp r o c e s s ) 、心理过程( m e n t a lp r o c e s s ) 、关系过程( r e l a t i o n a l p r o c e s s ) 、言语过程( v e r b a lp r o c e s s ) 、行为过程( b e h a v i o r a lp r o c e s s ) 和存在过程 ( e x i s t e n t i a lp r o c e s s ) 。这些过程可以相互隐喻化,即个过程可以转化为另个过程, 而话语意义基本保待不变,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就是及物性隐喻。嘲如: ( 2 6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 9 9 7 年收回了香港,实现了祖国统一。 b 1 9 9 7 年目睹了香港的回归。 ( 2 7 ) 乱w ea t et h e r ei nt h ee v e n i n g b w eh a ds u p p e rt h e r e 例( 2 6 ) ( 2 7 ) 中的a 旬是种常见的语法形式,贴近现实生活,被称作“致式”, b 句则是被转变而成的另种语法形式,与现实生活不致,即“隐喻式 ,嘲( 2 6 ) 中把 物质过程隐喻化了心里过程;例( 2 7 ) 是把物质过程隐喻化了关系过程。由此可见,这种及 物性隐化是将个过程隐喻为另过程,在这过程中,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相应发 生转变,因此其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随之变化。 2 、名物化 语言的名物化坝缘是构建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通过这手段,动词和形容词转 化为名词形式,动词和形容词分别体现的“过程 和“特性 也随之由小旬中的过程和修 饰成分变成了名词词组中的事物和参与者,从而使名词或名词词组获得动词或形容词的意 义,并具备名词的语法功能。例如: m m d a y , m 八k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f t m c t i o n a l c a - a n m l a r 蛐:e d w a r d a r n o l d , 1 9 9 4 第3 4 4 - 3 4 9 页 圆讹j 晾j 喇洋出融硎第1 7 顺 - 1 3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8 ) a 人茎;破坏了自然环境。 b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 ( 2 9 ) a t h et e a c h e ri st e a c h i n gu sp a t i e n t l y b t h et e a c h e r sp a t i e n tt e a c h i n gm a k e st l su n d e r s t a n dv e r yw e l l 例( 2 8 ) 中的“磁坏”由a 中的动词转化为b 中的名词;例( 2 9 ) a 中动词t e a c h 被转 化为名词t e a c h i n g ,也就是说,b 中t e a c h i n g 是a 中过程t e a c h 的名物化。 3 、语气隐喻 人们在语言交际时,除为如实表述客观世界外,更是为建立入际关系,并对一些事 情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即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元功能范畴。人际隐喻就是体现人际功 能的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隐喻化,它主要存在于体现天际功能的语气和情态系统中。 语法上的语气是对言语功能的选择,言语功能包括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每种 言语功能都关联一定的句法形式,即致式。语气分为三种,即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祈 使语气。上述四个言语功能可以通过这三种语气来体现:陈述功能通常用陈述句来表示; 提问功能通常用疑问句来完成;命令功能和提供功能多用祈使句来表示。但实际上,言语 功能与语气系统往往并不是对一的对应关系,种言语功能可以用不同的语气来体现, 或御语启河以体觋种以上的言语功能,由此产生各种隐喻错位选择,这就是语气隐喻。 例如: ( 3 0 ) ac l e a ny o u rr o o i r l b y o u rr o o mn e e d sc l e a n i n g c d oy o ul i k el i v i n gi na l lu n t i d yr o o m ? d w h a tah a p p yt h i n gt ol i v e i nat i d yr o o m ! a = n 中四个句子在意义e 都可表示“命令”的功能。a 直接使用了祈使语气;b 使用 了陈述语气;c 是直接疑问的方式;d 是采用了感叹语气来体现“命令”功能的。语气隐 喻所体现的是言语功能的变异,反映了语气系统与言语功能的复杂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 一对应关系。再如: ( 3 1 ) & y o u db e t t e rn o td ot h a t b d o n td ot h a t ! 第二章相关隐喻理论简介 上例中a 是陈述语气,b 是祈使语气,a 较之b 语气委婉,礼貌程度高,易于被受话 者接受,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4 、情态隐喻 说话人在陈述和疑问中对自己所提命题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 义务和在提供中表达个人意愿,这些社会角色关系一般都由情态系统来体现。说话人借以 表达自己对事物持何种态度和看法的语义系统就是i 青态系统。根据韩礼德的划分,情态系 统可分为j 离态讹和意态化。情态化指概率和频率,通常用情态动词和副词来体现;意态化 多出现在涉及物品和服务的提议句中,指义务和意愿,通常用情态动词、被动式或动词词 组、形容词词组来体现。一般来说,我们可以= 采用四种方式来使句子惠冬化:表示可能和 经常| 生的情态化与表示义务、意愿的意态化,即概率、频率、义务、意愿。韩礼德认为, 情态是介于肯定和否定两极之间的意义领域,在肯定和否定这两极之间,说话入可以把他 的命题和提议表达为不同程度的可能眭,除此之外,情态化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的取向来 体现。情态取向分为四种:明确主观、明确客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明确的主观 取向和客观取向都是隐喻性的,主要由小句表达;非明确主观取向和客观取向系非隐喻性 的情态,即由限定性睛态动词或隋态副词来表达。例如: ( 3 2 ) 乱ib e l i e v eh ei sa tt h eo f f i c e b h em u s tb 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物理学史估测题课件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课件
- 幼儿印染课件教学课件
-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 《建筑材料》教案
- 住宅小区电梯安装招标细则须知
- 绵阳市羽毛球馆租赁合同
- 印刷厂操作员聘用协议
- 教育资源共享办法
- 福州市停车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教育教学平台服务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纳米氧化锌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2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南方版(湖南)(2019)教学设计合集
- GB/T 19228.1-2024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
- 第四单元基础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
- 中国中铁专业分包合同范本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