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容 摘 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现代化的不断飞速发展,我们的自然资源生 态环境因此而遭到破坏,众多民间艺术也不同程度被外来文化所冲击,有的甚至几 近濒危、消失。在这样的现实环境状况下, “保护传统文化” 、 “保护文化多样性” 成为了我国重要的一项基本国策。政府开始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开展“非物质文化 遗产普查和遗产申报名录工作” 、投入大量资金等一系列方法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 护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就整体而言保护工作还没有彻底完善,因此, 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民间艺术的调查整理。 晋城八音会是上党八音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山西民间吹打乐中的一种,在 上党地区发展迅速,在国内影响较大,也极具代表性。对其进行现状调查,意义重 大。1979 年,由文化部、各有关协会发起,按行政区划分立卷,并开展了中国民 间艺术集成编撰工作,每省(区、市)各十卷,共计 300 卷。这 300 卷被誉为“中 国民间艺术的万里长城” 。以山西为例,山西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经过大规模的田 野调查, 推出了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 、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 、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 、 中国曲艺音乐 集成.山西卷五部音乐集成。这是迄今为止对山西民间音乐最大规模的调查和整 理,为山西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 珍贵的参考资料。本文主要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为参照和出发 点,对其进行现状调查和进一步分析研究,可以为国家“制定保护政策,推动保护 工作”提供个案参考。 本文主要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为参照和出发点,首先,本 文的第一章:笔者主要通过结合文献资料,对晋城八音会进行概述,并通过调查整 理对当今八音会演出形式进行全新的分类和梳理,进而对六种演出形式详细分析并 做比较。这是本文的创新之一。其次,结合实地典型案例,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从班社本体诸多方面的变化发展对当今八音会多种演出形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 期对八音会音乐的发展进一步分析研究;这是本文的创新之二。第三,针对晋城八 音会所生存的环境进行兴盛发展现状探讨。最后,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提出自己 对晋城八音会这种特殊的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意见。 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将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理念, 将晋城八音会运用多种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笔者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仅停留在单 纯音乐本体的研究,主要从八音会的执行演奏者班社出发,试图围绕以“人” 为中心,即演奏者和欣赏者两方面来研究八音会音乐的生存指向。并通过实地田野 调查进行二次归类,进而上升到文化人类学中的独特视角,从班社角度分析现状成 因,其中主要提出了 1、顽强的生命力的存在;2、班社艺人社会地位的审视;3、 班社艺人的个人创造性活动;4、班社艺人双重身份的出现;5、八音会班社传承发 展的群体特征;6、女子班社艺人的普遍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八音会活动形式现状 我们不难看出晋城八音会这种民间音乐形式正在兴盛发展,最后,笔者又从民间音 乐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分析研究其兴盛现状的发展。 关键词;八音会;班社;艺人; 演出形式;班社活动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80s, with the economy, modernizatio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natural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continuously undermined, many folk arts have been in varying degrees by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e, and some even were virtually nil. in this reality,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basic national policies. governmen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relevant policies begin to carry out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survey and directory declared work a lot of money into a series of methods of increasing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ave achieved some results. however, on the whole protection work has not yet perfect, so we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collation investigate folk art. will belong to the shanxi jincheng octave civil wind and percussion music of one region at shangda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greater impact in the domestic, but also highly representative.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its great significance. in 1979,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he relevant association, according to administrative regions filing, and launched the chinese folk arts integration, the compilation work, each province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of the ten volumes, for a total of 300 volumes. this 300 volumes known as the great wall of chinese folk art. in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shanxi provincial government cultural department director, after a large-scale field survey, launched the integrated chinese folk songs. volume of shanxi , chinese national folk music integration. shanxi volume, integrated chinese folk dance. volume of shanxi , chinese opera music integration. volume of shanxi , chinese operatic music integration. shanxi volume 5 music integration. this is so far the largest of shanxi folk music scale investigation and collation for the shanxi folk music cultur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work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china national folk music integration. shanxi volume as a reference and starting point, the status of its investigation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research, you can for the country to protect formulate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work to provide a reference case. in this paper, china national folk music integration. shanxi volume as a reference and starting point, first of all, combining literature, will be conducted on an overview of jincheng octave and the major musical movements of today will sort out various forms; secondly, the combination of field surveys, the octave will be a situation analysis of social classes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further octave analysis; finally, the us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perspective of jincheng octave will be explored. at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i will learn the integrated use of folk music, sociology, folklore research ideas will be jincheng octave will use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to analyze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in the unique perspective and put forward one , octave would have a tenacious vitality; 2, octave will examine the social status of artists; 3, jincheng octave shift and social activity club music artists to create individual activity. keywords: octave will;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folk music 承承 诺诺 书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 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 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 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 200 年 月 日 引言 1 引 言 一、研究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1979 年,由文化部、各有关协会发起,按行政区划分立卷,并开展了中国 民间艺术集成编撰工作,每省(区、市)各十卷,共计 300 卷。这 300 卷被誉为 “中国民间艺术的万里长城” 。以山西为例,山西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经过大规模 的田野调查,推出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 、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 西卷 、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 、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 、 中国曲 艺音乐集成.山西卷五部音乐集成。这是迄今为止对山西民间音乐最大规模的调 查和整理,为山西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研究工作 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当今, 随着经济、 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我们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 众多民间艺术也不同程度被外来文化所冲击,有的甚至几近消失。在这样的现实状 况下, “保护传统文化” 、 “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了我国的一项重要基本国策,政 府开始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遗产申报名录工作” 、投 入大量资金等一系列方法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这在一 定程度上推进了某些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2007 年国家文化部又组织了大规模的 “全国民间音乐现状调查课题” ,其中山西地区有“河曲民歌现状调查”和“上党 八音会现状调查”两个子课题。笔者有幸跟随导师王亮教授参加了“上党八音会现 状调查”子课题中的“晋城八音会现状调查” ,在一年的田野调查中,拥有了大量 的第一手资料,对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班社演出发展状况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 系统地进一步研究,并对八音会个案民间班社进行了追踪调查,以期对其进行深入 研究。 作为一种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晋城八音会是晋城市极其宝贵的一项历史文化遗 产,2006 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其进行现状调查和进一步 分析研究,可以为国家“制定保护政策,推动保护工作”提供个案参考。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版的专著和公开发表的文章很少有专门针对晋城八音 会所撰稿,除了在山西通志等史、志文献资料中有专门性介绍,但也更侧重于 音乐形态和历史沿革,对于诸如:八音会班社对音乐本体发展的影响、八音会音乐 形式演变成因等方面少有提及,尤其针对“班社乐人” 的研究方面更是少之甚少。 班社乐人是指八音会班社中的艺人。 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 2 其它也仅仅是在许多著作中简略涉略到。如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 中章节山西吹打乐;乔健、刘贯文、李天生 2001 年著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 中;项阳著山西乐户研究中等,还有少数针对晋城八音会的概述或简述之类的 文章。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文主要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为参照和出发点,首先,结 合文献资料,对晋城八音会进行概述,并通过调查整理对当今八音会演出形式进行 全新的分类和梳理。其次,结合实地典型案例,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从班社本 体的变化发展对当今八音会多种演出形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八音会音乐的 发展进一步分析研究;最后,对晋城八音会兴盛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在研究中,笔者将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理念,将晋城 八音会运用多种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田野调查中,引入了统计学、经济学的研究方 法,以八音会班社的经济运营方式、收入分配等数据统计来观察其生存状况,并把 八音会艺人作为核心,将其成为研究八音会音乐的主体,并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 重新审视晋城八音会音乐。 第一章 晋城八音会概论 3 第一章 晋城八音会概论 本章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为基础,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走 访调查,对晋城八音会音乐现状发展作了大致梳理,旨在明确当今八音会的发展轨 迹,探究当今八音会的主流与发展,以期对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 作部分补充。 1.1 八音会源流及其概念界定 吹打乐,吹打并重,在民间又称八音会。 1晋城八音会是上党八音会的重要组 成部分,属于山西民间吹打乐中的一种,至于它始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但八音 会作为民间自娱性的表演,八音会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 周礼.春官所记“以 乐舞教国人” , 诗经.陈风所言“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不含其意。 2至于“八 音会”的概念,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晋城八音会,是上党八音会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流传于晋东南的民间吹打乐。因“八音”指:“金、石、丝、竹、匏、土、 革、木”,即中国古代制作乐器的材料分类。所以当地人就将各种乐器通称为“八 音”,将各种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演奏音乐,就叫做“八音会”。这是一种较为 通常的说法,即八音会指一种民间吹打演奏形式。第二种:乐户:田野调查与历 史追踪 认为:参与此活动的人都是一般平民,所谓“良家子弟” 。起初可能是纯 娱乐性的业余表演。发展到后期,也见有以此为业的谋生者。为了与乐户伎乐相区 别,表明自身绝非贱民,并不低人一等,所以这些人也特意以“八音会”自称和标 榜,从而“八音会”成了这一特殊群体的代称。这种说法的要旨为:“八音会”是 用来区别“乐户”的。但“八音会”的名称属于后人的一种概括称呼,至于此名称 所提出并认可的时间现在尚无准确定论, 据笔者调查, 在很多农村, 村民们对于 “八 音会”存在当地的俗称,例如:在高平市佰方村、王报村及邻近周围的几个村都称 之为“家活” 。据当地民间艺人韩晚则讲述:“家活”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一个有 名八音会民间艺人名叫余家活而形成的俗称。在晋城地区,虽然存在一些当地“八 音会”的俗称,但其内部结构、班社组成状况都保持一致。 班社是八音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班社的存在就没有八音会的生存之 基,班社活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八音会的生存指向。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著.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第 1 版.江西,江西人民出版,2002 年,第 150 页。 同上。 “家活”是笔者按当地民间艺人对八音会的俗称的谐音所写。 韩晚则:男,高平市原村乡秦城村人。为乐户后代;高平市民间八音会有名艺人之一。 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 4 1.2 晋城八音会班社演出活动归类 1.2.1 晋城八音会班社传统的演出活动 八音会不以承揽红白乐事挣钱为生,不同于鼓坊。入会随个人情愿,吹打只是 业余爱好和娱乐消遣。春节闹社火、庙会或各种庆典活动,八音会代表本村、本镇、 本行业也作公益性演出活动。上党地区民间八音会本初也是自娱性质的乐社组织。 八音会受人雇邀为婚庆吹打,开始挣钱,也是后来才有的事。 3据高平市有名八音 会艺人暴锁才 回忆:“他的父亲暴全顺和他的师傅苏黑人在 50 年代主要就是兴 趣爱好,一般就是和村民们组织娱乐,有时给村民们帮忙,但绝不要钱,一般就是 吃顿饭即可。除此之外有时也参加庙会凑热闹。”山西民间吹打乐以演乐人自娱为 主,也参加庙会、春节社火、村镇或行业庆典等公益性演出活动。 4阎钟先生对上 党地区民间乐队的调查认定,所谓“八音会”是民间乐队的一种组织形式,成员全 部由当地老百姓组成,以唢呐吹奏为主,吹、拉、弹、打兼备。最初只在民间为社 火等活动提供吹打服务,以自娱为主;所谓“红衣行”据说是由八音会演变而来。 八音会本来“办事” 不挣钱,后来挣开钱就成了红衣行,他们的得名是因其穿红 衣服“办事”。他们与乐户的区别在于,八音会不办红白事,后虽办红事,但绝不 办白事。 5 1.2.2 晋城八音会班社改革开放至今的演出活动 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晋城集的调查人尹保太 介绍:在十年 文革期间,可以说:“集市庙会一扫光,红白喜事无乐声。”晋城八音会一度处于 消沉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腾飞,各级领导 对民间音乐的重视,加速了晋城八音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晋城市八音会在不 断变化发展中, 目前主要包含 (本文主要根据八音会演出的场所划分) 舞台八音会、 民间八音会、街头八音会、广场八音会、庙堂八音会、旅游八音会六种演出形式。 其中舞台八音会和民间八音会为最活跃者。它们之间在社会功能、组合形式、演出 目的等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区别与联系。当然,无论哪种演出形式都脱离不了八音 暴锁才,男,1938-2007 年,高平市米山镇孝义村人,高平市八音会著名艺人之一,他保存了一些完整的八 音会工尺谱谱例。 暴全顺,男,1906 年生,已病故,高平市八音会著名艺人之一,其子暴锁才保存的八音会工尺谱谱例为他手 抄而来。 苏黑人,男,已故,高平市吹打乐著名艺人之一,他曾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的调查人。 办事,当地人一般称八音会班社为红白喜事配乐, 尹保太,男,现年 65 岁,泽州县著名八音会前辈之一,他经常被聘请编排八音会演出;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 曲集成.山西卷晋城集的调查人。 第一章 晋城八音会概论 5 会所表现的那种火爆氛围。 “文场” 和“武场”的结合是六种八音会演出形式的 共同突出特征。除此之外, “个性”仍然存在其中。笔者自 2007 年 6 月至 2008 年 5 月期间,对几种八音会形式的班社演出活动进行了跟踪专项调查,并选取典型田野 案例分别深入介绍六种八音会形式。 一、舞台八音会 舞台八音会是指以民间八音会为基础,从时代审美和价值取向出发进行艺术加 工的舞台表演音乐形式。表现为服装、舞美设计等方面的添加;民间音乐与西洋音 乐、通俗音乐等的融合,舞台赋予了八音会新内容、新性质。是晋城八音会新形式 的出现。据尹宝太 介绍,晋城八音会自 1985 年到直今曾多次在省内外荣获奖项。 如:我省于 1989 年在太原体育场举办了首届民间锣鼓大赛,晋城代表的醉鼓 荣获一等奖, 泽州锣鼓获一等奖;大约在 1987-1988 年间,高平市八音会除参 加国家级民乐汇演后,又在中南海怀仁礼堂为中央首长作了汇报演出;随后,晋城 市组织全市各县组织的擂台赛;1999 年元旦,晋城电视台又组织了小康杯八音 会电视大赛。近年来,我市、县,各乡镇不时举办的形式多样的八音会比赛已经不 计其数。因此舞台八音会已经在逐步发展,现已经成为八音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一: 2007 围棋文化节“国土杯”上党八音会擂台赛。 举办时间:2007 年 8 月 8 日晚8 月 10 日晚 一、比赛地点:晋城市物茂广场 二、比赛概况: a)评委构成。由来自晋城城区、阳城、沁水、高平、泽州县、陵川六个文化 馆人员等,还有一些八音会创作的权威人士如李立山老师等部分人员组成,共同评 分。 决赛评委名单:(共 9 人) 刘嘉叶 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会员;山西省群众文化协会理事;晋城市文化新 闻出版局副局长。 魏一飞 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晋城市群众艺术 馆馆长。 李立山 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群众文化系列副 “文场” ,拉弦乐器和吹奏乐器所奏。 “武场” ,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所奏。 尹保太:男,现年 65 岁,泽州县著名八音会前辈之一,他经常被聘请编排八音会演出;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 曲集成.山西卷晋城集的调查人。 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 6 研究管员 上官小军 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会员;群众文化系列副研究管员;阳城县文化惯 馆长。 魏缚群 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会员;山西省舞蹈家协会会员; 张鲜红 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泽州县文化馆馆 长。 王万红 山西省群众文化协会理事;山西省音舞协会理事;沁水县文化馆副 馆长。 肖河 山西省群众文化协会理事;山西省音舞协会理事;高平市文化馆馆 员 姚秀针 陵川县文化馆馆员。 b)参赛人群: 此次比赛要求每县、市各选 4 个代表队参赛,共 24 支队。最终只有 19 支队参 赛。 c)曲目规定: 参赛曲目必须是以上党地区民间音乐素材编创,内容健康向上,既突出地方特 色,又有时代风格。 d)奖项设置: 根据评委的打分,最终决出一等奖 1 名,奖金 10000 元,二等奖 2 名,奖金各 5000 元,三等奖 3 名,奖金各 3000 元,优秀奖 6 名,奖金各 1000 元。现场颁奖。 e)参赛方情况:参赛 19 支队,12 支队伍进入决赛。 a) 组织方提供的各参赛方基本情况: (见下表) 地区 参赛队 总数 各队名称 各组 人数 城区 4 钟家庄办事处代表队南街办事处代表队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代表队 城区南街办事处代表队 城区西上庄代表队 25 25 22 25 泽州 1 泽州县下村镇代表队 25 阳城 4 1 北留镇皇城相府代表队 25 第一章 晋城八音会概论 7 2 町店镇桃平村女子鸣乐队 3 西合乡代表队 4 阳城县润城镇代表队 34 20 24 陵川 2 1 五色土乐队 2 红叶红乐队 18 18 沁水 4 1 湘峪三都古城 2 柿庄代表队 3 嘉丰镇五里庙村代表队 4 嘉丰镇永安村代表队 18 20 25 22 f)比赛结果: 奖项 参赛单位 奖金 一等奖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代表队 10000 二等奖 阳城县西合乡代表队 5000 二等奖 沁水县嘉丰镇永安村代表队 5000 三等奖 阳城县润城镇代表队 3000 三等奖 沁水县嘉丰镇五里庙村代表队 3000 三等奖 高平市文化馆代表队 3000 优秀奖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代表队 1000 优秀奖 高平市文化馆代表队 1000 优秀奖 沁水县湘峪三都古城代表队 1000 组织奖 阳城县文化馆 1000 组织奖 沁水县文化馆 1000 组织奖 城区文化馆 1000 g)分析: (一)参赛代表队成员 如上表格所示,班社的名称分别以两种形式命名,一:班社代表地区;二:xx 乐队。乐班或班社的名称已经被以上两种命名形式所代替。如上数据所示,各代表 队参赛队成员在 18-34 人之间。而据高平市韩晚则 艺人曾向笔者介绍: “八音会班 韩晚则:男,高平市原村乡秦城村人。为乐户后代;高平市民间八音会有名艺人之一。 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 8 社成员通常在 8-10 人之间即可,正所谓“七紧八满九消停” 就是这个道理” 。因 此,我们可以充分看到:舞台八音会各代表队艺人的组成成员相对较多。 而据笔者调查,这些代表队成员来自不同村庄、市区,并非真实符合各地区代 表队来自当地。譬如:沁水县参赛的四支队中有三支队伍都是聘请外县的,其中沁 水县柿庄代表队则实际上是高平市原村乡的“韩”家八音会班社与当地“王家鼓乐 班”的结合;嘉峰镇永安村则是泽州县段君利班社;其次,代表队艺人为了参加演 出,他们经常临时组成了一个“非固定班社” ,这样一个班社很难完整地再现在另 一个演出场地, 因此, 这样的舞台演出无论如何精彩何至, 他们始终在不断地流动, 始终不具备稳定性。譬如:阳城县润城镇代表队则聘请了长治地区的“八音会”吹 唢呐高手;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代表队则增添了在校的学生。因此,这不仅可以说 明舞台八音会参赛代表队成员的不稳定性,还可以窥视出八音会音乐在不断被政府 所重视,各县单位为了争夺荣誉,他们不惜金钱代价高薪聘请高水准的八音会班社 或名艺人,这无形中也促进了八音会的发展,更稳定了八音会的生存之地。此外, 我们还可以看出,晋城八音会也逐步演变为市场化趋势发展。 此外,舞台八音会演出成员男女比例呈现递减趋势。如表格所示,19 个参赛代 表队 346 名艺人中女性 162 人,几乎占总人数的一半。因此,舞台八音会的发展从 某方面促进了八音会艺人的发展,尤其增添了女性成员色彩,使得愈来愈多的女性 接触并参于八音会演出。 舞台八音会女性的增加与舞台的审美和性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一些女 性演员在舞台上的演出仅仅拘于自己,对于与同队人的配合显得毫无声色,甚至自 己的演技也很一般,但由于她们靓丽的服装、良好的形象再加上演奏乐器的花样也 会迎来观众的阵阵掌声。而在此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舞台所赋予八音会的新内容、 新性质。民间的许多八音会长者,他们未必能适应舞台的灯光、服饰、演出技巧等 等,而展现在舞台上的很多八音会演员却未必知于懂于八音会,但八音会的根何 在?意义何在?难道舞台八音会女性演员仅仅保留的是八音会的一个躯壳,里面的 内容却空空如也?当然,有的代表队加于女性惟妙惟肖的表演(在文中舞台八音会 表演艺术中详细叙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代表队就 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这种演出形式、服装、表演的精彩并非他们演技的精彩,相 比较而言,在整场演出中,他们的演技水平一般,但观众的掌声却最热烈,最终他 “七紧八满九消停” :即为七个人有点紧张,必需有人兼顾两种乐器,八个人相对满意,而九个人就更松宽 消停了。 第一章 晋城八音会概论 9 们夺得了擂台赛的一等奖。这也正好吻合了舞台演出的要求和性质,而那些民间的 老者无论技艺多么高超,没有舞台的表演和装饰,很难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和比赛的 成功。 最后,舞台八音会演员的独立性也最具特点。此次擂台赛几乎每个代表队都存 在演技水平高低层次鲜明的特点,甚至有的代表队中仅仅突出了一个主奏者(唢 呐) ,任凭其炫耀技巧,如唢呐吸碗 、鼻吹唢呐、口吹四把唢呐等,而其余演员 似乎近于观众,呆板地敲打伴奏。因此,在我们惊叹主奏者演技的同时也为其深深 遗憾,因为八音会并非独奏会,这与八音会吹打并重、火爆热烈的氛围极不吻合。 这种演员凑数的现象也充分体现出舞台八音会的显著特点之一,此次擂台赛的代表 队成员在 1834 人之间,因此,舞台八音会通常讲究人多但未必精致。 (二)表演艺术 舞台“八音会”的表演艺术在演员的肢体表演、舞台灯光、音响与音乐的配合 等多方面都进行了较细致的准备。此外,每个代表队还精心设计了自己的服装、道 具等等,以此丰富表演色彩。这说明,八音会已经开始注重音乐表演的时尚性和观 赏性。 荣获此次比赛一等奖的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队就是一典型案例。它的形式多 样,表演艺术很强,结合了近似现代女子十二乐坊的形式,六名女子,其中四名腰 跨二胡,这种“腰跨二胡”的表演方式打破了八音会原有的二胡坐向表演方式,代 表着八音会表演将走向新的发展前景, 其余两名手拿目鱼, 围着主奏唢呐的一男子, 刚柔并举给人一种青春、靓丽、新潮、时尚的美的享受!其次,服装也很有讲究, 女子身穿红色旗袍以此和主奏男子身穿白色演出服形成视觉上协调的鲜明对比!还 有,中间穿插的片段舞蹈加演奏也很新颖别致!我们可以看到,大多代表队除了增 加了舞台表演艺术,传统所特有的吹打特色并没有完全遗弃!如:两边的锣和镲进 行对打;或跳到舞台中央进行穿插表演,以专门为观众表现热闹火爆的氛围!再加 上一个人同时吹四支唢呐的绝技加上其表演(蹦跳着在舞台中间,并加以丰富的表 情)显得更有吸引力!艺人们对于服装、灯光、表情、动作等方面的注重,无一不 是在增强八音会演出的视觉效果,增强它的观赏性。这与民间八音会有着显着的区 别。 (三)参赛曲目 唢呐吸碗:即艺人口吹唢呐并用唢呐口吸起瓷碗。 鼻吹唢呐:即把嘴用鲜花堵上,用鼻子吹奏唢呐。 口吹四把唢呐:艺人一张嘴可以同时吹响四支唢呐。 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 10 此次参赛曲目的规定,必须是上党地区民间音乐素材编创,既突出地方特色, 又有时代风格。因此,在比赛中参赛曲目除了演奏传统曲牌,如沁水县柿庄镇李庄 村代表队演奏曲目中的其中一个曲牌罗和大十番等传统曲牌,还增添了新 编曲目。还有一个代表队则加入了吹奏民间歌曲的表演。它把翻身道情 、 想亲 亲 、左权民歌等连缀在一起进行表演,听着观众们和拍哼唱的曲调,看着他们发 自内心会意的微笑。我们可以看出,舞台八音会将会随着观众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 发展。民歌进入八音会并走向舞台,这是一个新创举。针对这一新创举,有的八音 会老者气愤地说: “像有些代表队把一些民歌、流行歌曲和八音会混起来,简直瞎 干! ”但观众的喜爱;悦耳的音乐无不展示着新创举的成功和被接受。他们或许无 意识的感受到自己观念中的音乐与全世界的音乐没有什么隔阂,不管老一代演奏者 如何强调传统的重要性,而今年轻一代依照的是经济规律,如何能够让自己的音乐 别致一新;如何能够让观众接受与喜爱,这是他们心中最高的砝码。 其次,曲目的演奏和处理也有所变化,由于舞台演出有其时间限制,那么截选 或衔接是必然的,因而完整性则相对偏差。但曲目演奏的强弱对比相对明显!感情 起伏更加合理!整体处理感觉更加细腻、完整。 (四)演奏乐器 舞台八音会的演奏乐器不仅保存着传统的吹奏和打击乐器,还增添了一些西洋 乐器。传统吹奏乐器主要有唢呐、笛子、笙、管子等,打击乐器主要有老鼓、堂鼓、 板鼓、锣、梆子、镲等。但在此基础上,种类和数量方面都有所增加,譬如电子琴、 大提琴、电贝司、小提琴、长号、圆号等,尤其是“电子琴”活跃于所有代表队中, 几乎成为八音会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电子琴像一个小型乐队,这件新型的乐器 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对技术的依赖。 6这种中西乐器的组合已经成为当下演出形 式的主流。然而,一些传统乐器却很少使用,譬如管子、胡胡、 咪子等。 (五)女子八音会 此次擂台赛 19 支参赛代表队中,女子“八音会”代表队有 4 支,由此可见, 女子八音会的不断出现,也许代表了一种社会现象。但表演水平和技巧相比有些逊 色!它缺乏传统的火爆气势,这与女子的柔弱天性是不相吻合的。也许根本原因是 身为女儿身的缘故吧。但她们的出现却为舞台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靓丽风采!青一色 的女子给人一种视觉上享受。 胡胡,一种拉弦乐器。 咪子,艺人们也称“口咪” ,是一种含在口中吹奏的乐器。 第一章 晋城八音会概论 11 (六)观众 观众人数多则达到上千人, 大部分观众都是中老年人, 年青人占少数。 但 “八 音会”却别有吸引力。64 岁的曹大爷 是阳城润城人,他说: “我是上党八音会的铁 杆听众,只要在晋城市有八音会的演出,我每场必到,这次我们润城就来了很多村 民,为了看一场上党八音会,不少人是花钱坐车来的。 ”放眼望去,观看的观众还 真不少,他们有的在前排席地而坐,有的在台阶上伸着脖子张望,还有的则踮着脚 尖站整晚上!就连突然下起了雨,大家都毫无影响!但总体来说,年轻人占少数, 这无疑可以折射出一个侧面民间音乐无论在舞台上;还是身在民间都没有完全 跟随上时代的步伐;还没有真正与年轻人的审美相吻合。他们对这一民间经典音乐 的不闻不问,恰恰反映了当下传统音乐的基本稳定性。它没有脱胎于根,而是深深 扎根于传统音乐中,保留着它原有的基本面目。 综上所述,舞台上党八音会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何能够让更多 的观众、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喜欢和接受;如何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如何能够打 出自己的市场,走向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它必须迎合现代观众的欣赏水准。那么, 如何来变化,则是一个核心和根本问题。传统音乐艺术的特色是根基和基础,如果 一味的只知变,则会使其面目全非,达不到传承的效果。而相反,只知传统的原样 保存,又会缺乏市场和观众,没有了观众,就没有了演出必须的舞台,也就没有了 发展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度,变化的度!一个能让中国人接受的度!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上党八音会将会立足于度的基础上不断更好的传承发展! 二、 民间八音会 民间八音会是八音会班社的活动主体,是民间礼俗有机的组成部分,八音会班 社承载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已远远超过了其审美功能。八音会班社尤其在乐户的 坡度制度日趋淡化乃至不复存在以后。这时一些八音会艺人便可承揽一些农村的红 白喜事并渐渐成为主要谋生手段。尤其在一些已经很少或无乐户的地域,八音会便 有了执业活动的可能和必要。 7八音会班社是晋城市大部分地区所离不开的群体, 每逢婚丧嫁娶、岁时庆典、喜庆佳节,八音会音乐就会响起,尤其是红白喜事,八 音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山西民间对高寿老人的丧葬礼仪尤为隆重和庄严,这与当 地的民俗紧密相联,现今乐户群体不复存在的今天,八音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曹大爷,观众,男,现年 56 岁,阳城润城人。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著.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第 1 版.江西,江西人民出版,2002 年,第 152 页 1 市指晋城市;1 区指晋城市城区;5 县指泽州、高平、阳城、沁水、陵川县 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 12 八音会活跃于民间,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案例一:丧事用乐 调查时间:2007 年 8 月 30 日晚 20:00 演出地点: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下村二仙庙前 演出事由:丧葬仪式 演出时间:2007 年 8 月 30 日下午 14:30 到 8 月 31 日下午 14:30 演出人员:2030 人 演出酬金:5000 元 表演团体:泽州县大东沟镇马村陈小宁班社“新太行艺术团” 观众人数:400-500 人 观众年龄:各年龄段均有 演出场面:二仙庙前左侧前方搭起一个 15m10m 大的舞台(以前演出,八音 会多在灵棚下演出,称为“烘棚” ,但为了演出效果更好,一些有创见的八音会艺 人,把演出现场搬到了舞台上) ,舞台前围满观众,演出气氛热烈,每逢演奏者表 现夸张技巧时,台下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案例二 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郭满胜八音会班社 调查时间:2008 年 7 月 19 日 演出地点: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村民段蚕旦家门口 演出事由:丧葬仪式 演出时间:2008 年 7 月 19 日到 7 月 20 日 演出人员:1015 人 演出酬金:2000 元 表演团体: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郭满胜八音会班社 观众人数:30-60 人 观众年龄:各年龄段均有 演出场面:在为死者棺材搭建的布棚正前方,先是配合司仪吹打,然后吹打大 约有二十分种左右,主要是歌手唱流行歌曲和舞蹈,伴奏是电子琴艺人或放录音机 伴奏带。当歌手唱歌或演员跳舞时,村民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调查分析:相比舞台八音会,民间八音会虽然在表演曲目、演奏乐器等方面存 在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八音会班社成员 第一章 晋城八音会概论 13 首先,相比舞台八音会班社成员相对固定。班社主要成员一般都来自本村或邻 村,除了主家 要求“大办” ,他们才会班社与班社结合。其次,参加舞台八音会 的班社只是来自民间班社中的一少部分。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 晋城集的调查收集人尹保太介绍:在晋城地区八音会非常普遍,只要有十几户的村 庄,就会有一个八音会,大村则有两三个。由此可以推测晋城地区有至少 3000 个 班社,而每次擂台赛的班社最多也只有 30 个。况且,一些偏僻的农村很多班社由 于消息闭塞、或没有政府批准等等原因与舞台八音会基本无缘。因此,民间八音会 是相当一部分班社生存的根本。此外,大多民间八音会班社已经雇佣了相对固定的 歌手、舞蹈队与其一同“办事” , 也就是说,当今很多农村的红白喜事一般雇佣八 音会班社,歌舞是必不可少的。 2、表演艺术 同舞台八音会比较简单许多。大部分班社无需服装、化壮等舞台色彩。但个别 班社已经规模扩大,拥有自己的全套舞台设备,把民间红白喜事音乐已经开创性地 搬上了舞台。此外,乐人演艺展示水平相比略少,据笔者调查,在当地实地演出中, 很少使用如鼻吹、口吹两、三只唢呐等绝活,只是在平日里作为练习。据高平市暴 锁才艺人讲“一场活儿吹的时间就不多,也没人仔细看你吹,一般不用那个技巧” 。 现在很多八音会班社中加入了歌手和舞蹈团体,一般在红白喜事中刚开始 20 分钟 左右由八音会表演,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则都属于歌手和舞蹈团体了。 3、演出曲目 演出曲目相对固定。 尤其在红白喜事中尤其讲究, 八音会班社必须随着礼教 先 生的要求程序来严格奏乐。 个案一:高平市寺庄镇的礼教先生秦振华讲述丧事具体仪式如下 一:迎礼教:即八音会班社吹奏曲目专程到家请礼教先生亲临主家主持殡仪仪 式。期间八音会班社吹奏曲目没有固定要求。 礼教先生主持开始: 一:孝子、孝媳 持杖出炉于灵堂前。 (此时八音会必须吹奏乐曲小过门 ) 需要演出的单位或个人,当地人称之为主家。 “大办” :即主家出很多钱,要求雇佣很多人,达到场面隆重、热闹。 “办事” :当地人一般指红白喜事。 礼教:主持仪式的人,有的地方也称礼宾先生。 孝子、孝媳:指死者的儿子、媳妇。 杖:即专门丧事中用的拐杖,一般在木棒或木条上环绕上白纸。 炉:即为棺材搭建的棚里走出来站在灵堂前。 晋城八音会的演出形式与班社活动 14 二:围 三:仪式正式开始 (1) 祭祖:即八音会班社从家里迎出“祖先”于灵堂前,期间主要是唢呐吹 奏曲目。 (2) 鸣军:即敲三声锣 (3) 击鼓:敲三声鼓 (4) 鸣炮、奏哀乐、低头 (5) 孝男孝女惯洗手 、洗所。这期间八音会音乐一般运用小过门 大过 门曲目。 (6) 三上香 、后跪、后叩首。期间八音会音乐必须连续奏乐。 (7) 着供 :此时八音会必须吹打座场戏。 (8) 烧纸、进炉 守孝。 (9) 八音会乐队献三场哭戏。 (10) 孝子开始点戏,现在已经用歌舞代替了。 个案二:泽州县殡仪专用曲牌。 (1) 仪式开始: 全心背 歇拍鼓 (2) 供 汤: 越高 (3) 起 灵: 哭黄天 (4) 上 香: 青天歌 连三褂 4、演奏乐器 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