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3 3 年来心路历程的集成,也是中国 历代游记中的精品。他2 2 岁开始出游,在3 3 年里穿行1 9 个省市,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科学考察,给后人留了6 0 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中 华文化趵宝典,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的2 0 部杰作之一,”狳霞客也被列入中国4 0 位古今文化名人之一。足见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徐霞客晚年“遐征”西南。在丽江,他不仅与纳西族首领木增结交深厚,而 且还写下了有关丽江极其重要的篇章! 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丽江,明末以 前史书记载只是支言片语。徐霞客在丽江的1 6 天里写下了近万字史料,生动地 描绘了明末丽江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安宁的风貌,成为丽江 “申遗”时的关键史料之一。随着丽江的快速发展,加强对徐霞客游记中的 “丽江部分”研究,必将有助于丽江地方文化的迸一步发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徐霞客对丽江的考察为主线,重点放在徐霞客 游丽江以及对丽江文化的贡献上。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徐学”的基本情况,交待了徐霞客及其远游;回顾了徐 霞客游记问世的漫长历程,以及“徐学”形成到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简述了徐霞客丽江之行的相关问题。他到丽江的缘起,简单的经历, 并交待了木增的情况。接下来论文概述了徐霞客游记“丽江部分”的研究现 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丽江部分”的研究价值。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徐霞客游记对丽江文化记载入手,从 五个方面论述了徐霞客与木增的文化交往。接着对徐霞客游记中的几个问题 进行了论述:木氏土司一套严整的管理制度;考辩了徐霞客进入丽江时的姓氏; 丽江由于受瓶文化的影响,因而藏传佛教盛行;游记中提到的地名考辩;游记 中六次提到的丽江饮食。此外,论文还就徐霞客及其游记对丽江古城的申报 世界遗产、对木府的重建以及解脱林的保护开发意义作了肯定。 余论部分探讨了徐霞客的举动对传扬民族精神的榜示作用,又客观地分析了 ” 北京物价2 0 0 3 年茚6 期。 ”单三娅:华世纪坛将竖四十中华文化名人塑像光明日报2 0 0 2 年0 3 月0 8 臼。 “三项世界遗产是指: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记忆遗产东巴文化古籍、自然遗产“三江并流, 地【星。 徐霞客在丽江的4 个遗憾,提出今后研究徐霞客游记的一些思路。 丽江旅游的勃然兴起,一方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则是深 厚的丽江文化( 尤其是纳西文化)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道出了当前旅游与文 化的关系。丽江旅游的发起,来源于成功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丽江古城和 东巴文化正是丽江旅游蓬勃发展的强大支撑。研究徐霞客游记中的丽江文化,就 是为了进一步开发丽江文化资源,丰富丽江旅游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丽江文化旅游开发意义 a b s t r a c t x u t r a v e ln o t e s ,w h i c hn o wi sc o n s i d e r e da st h ee p i t o m eo ft r a v e l n o t e si n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 r e c o r d st h ef a m o u st r a v e l e rx ux i a k e s3 3 - y e a r t o u r si n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x ub e g a nh i st r a v e l sa tt h ea g eo f2 2 ,a n d , d u r i n gt h el a t e r3 3y e a r s ,h i sf o o t p r i n t sc o v e r e d1 9p r o v i n c e so fc h i n a , l e a v i n gu sw i mh i st r a v e ln o t e so f6 0 0t h o u s a n dw o r d so fh i sd i f f i c u l t t o u r so fo b s e r v a t i o n s x uh a dh i ss p e c i a ls t a t u si nh i s t o r y :h i sb o o ki s r e g a r d e da so n eo ft h e2 0m a s t e r p i e c e sr e p r e s e n t i n g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a n d h eh a si t sn a m eo nt h el i s to f 4 0c e l e b r i t i e si nm o d e ma n da n c i e n tt i m e s x us p e n th i sr e s t y e a r st r a v e l i n g i ns o u t h w e s t e r nc h i n a h e d e v e l o p e dac l o s ef r i e n d s h i pw i t hm uz e n g ,t h ec h i e fo fn a x ip e o p l ei n l i j i a n g ,a n dm a d eh i sv i v i dd e s c r i p t i o n so fl i j i a n gd u r i n gh i ss t a y t h o u g hu pt od a t el i j i a n gh a s i t sh o n o ro ft h r e et i t l e so f “w o r l dr e l i c s ”, t h e r eh a db e e nf e ww o r d sa b o u ti ti n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i c a lb o o k sb e f o r ex u x i a k e s t a y i n ga tl i j i a n gf o r16d a y s ,x uw r o t ed o w na b o u t10t h o u s a n d w o r d sa n dv i v i d l yd e p i c t e dv a r i o u sa s p e c t so fl i f ea n dp r o d u c t i o ni n l i j i a n gi nt h el a t e rp e r i o do f 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 w h i c hl a t e rb e c a m ea n i m p o r t a n tm a t e r i a l f o rl i j i a n g s 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r t h et i t l e s o f “w o r l d r e l i c s ”w i t ht h e 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i j i a n g se c o n o m y ,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o nt h ep a r t sa b o u tl i j i a n gi nx u st r a v e ln o t e sw i l lc e r t a i n l y a d v a n c et h ee x p l o i t a t i o no f t h el o c a lc u l t u r ei nl i j i a n g b a s e do n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a n dt h r e a d e dw i t hx u st r a v e li nl i j i a n g ,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h i so b s e r v a t i o n sa n dh i s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t h e l o c a lc u l t u r eo fl i j i a n g i tc o n s i s t so ft h ef o l l o w i n gf o u r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m a k e sab r i e fr e v i e wo f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o nx ux i a k e w h i c hh a sd e v e l o p e di n t oan e wd i s c i p l i n ei nh i s t o r ys t u d i e s i tr e v i e w s t h ex u sb i o g r a p h y , t h ed i f f i c u l ta n de n d u r i n gp r o d u c t i o no fh i st r a v e l n o t e sa n d p r e v i o u s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i lx u x i a k e t h es e c o n dp a r tf o c u s e so nx u st r a v e l si nl i j i a n g ,c o v e r i n gt h e r e a s o nf o rh i st r a v e lt ol i j i a n g ,t h ep r o c e s so fh i st o u ri nl i j i a n ga n d s o m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m uz e n g ,t h ec h i e fo fn a x ip e o p l e t h e ni t m a k e sar e v i e wo f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o nt h ep a r t sa b o u tl i j i a n ga n d a n a l y z e st h ev a l u e o f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i nf o u ra s p e c t s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t h eb o d yo ft h et h e s i s b a s e do nx u sd e s c r i p t i o n s o fl i j i a n g sc u l t u r e ,t h i s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e st h ec u l t u r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b e t w e e nx ux i a k ea n dm uz e n gf r o mf i v ep e r s p e c t i v e s :t h es t r i c ta n d c o m p l e t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s y s t e mb ym uc h i e f t a i n s ,t h el o c a ls u r n a m e so f n a x ip e o p l ea tt h a tt i m e ,t h ep o p u l a r i t yo ft i b e t a nb u d d h i s mi nl i j i a n g , t h e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p l a c en a m e sa n dt h ed i e tc u s t o m sm e n t i o n e di nx u t r a v e ln o t e s f u r t h e r ,t h et h e s i sp o i n t so u tt h ep o s i t i v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x uit r a v e ln o t e si nl i j i a n g s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rt h et i t l e so f “w o r l dr e l i c s ”。 t h e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m um a n s i o na n d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 “m o k s aw o o d s ” ( ab u d d h i s tr e l i c ) t h er e s tp a r tf i r s te x p l o r e st h ed e m o n s t m t i o n a lr o l eo fx u sh e r o i c b e h a v i o rt oc h i n e s ep e o p l e ss p i r i ta n dt h e na n a l y z e sx u sf o u rr e g r e t si n l i j i a n g ,o f f e r i n g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f u t u r es t u d i e s t h eb o o m i n go fl i j i a n g st o u r i s m ,o nt h eo n eh a n d ,o w e st oi t s u n i q u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o nt h eo t h e r , t h ep r o f o u n dc u l t u r a l p r e s t i g ei nl i j i a n g ,p a r t i c u l a r l yn a x ic u l t u r e t h ep r e s e n tp o p u l a rs a y i n g , c u l t u r ei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a n de c o n o m yi st h eg o a l ”,v i v i d l yr e v e a l s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o u r i s ma n dc u l t u r e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i j i a n g s t o u r i s mh a st a k e na d v a n t a g eo fi t sa c c e s si n t ot h el i s to f “w o r l dr e l i c s ,” a n d t h ea n c i e n tl i j i a n gc i t y ”a n d “d o n g b ac u l t u r eo f n a x ip e o p l e ”a r e s t r o n gs u p p o r t sf o ri t st o u r i s m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i st o e x p l o i tt h et o u r i s tr e s o u r c e sa n de n r i c hl i j i a n gt o u r i s tm a r k e ts ot h a ta c o n t i n u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c a l lb ea c h i e v e di nl i j i a n g k e yw o r d s :x ux i a k e ,x u st r a v e ln o t e s ,l i j i a n g sc u l t u r e ,t o u r i s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独创性声明 7 7 5 3 9 3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杨瓣辱 哆以年0 月0 f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逆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杨赫军 三彻堂年r 只6 日 指导教师签名: 。肝一月 铷 比日 引言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探险家,他2 2 岁开始出游,在3 3 年里穿行1 9 个省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科学考察,给后人留了 6 0 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以下简称游记)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赞 誉说:“他的游记读起来并不象十七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 外勘探家所写的记录。”徐霞客被后人誉为“旷世奇才”! 游记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的2 0 部杰作之,徐霞客也被列入中国4 0 位古今文化名人之一。 足见他在中华文化历史上地位的重要。 2 0 世纪以来,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的学者曰渐增多。2 0 世纪8 0 年代形成了一 门显学徐学。研究者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从初期的地理学研究到现在的全方位 研究,赋予新时代的内容,挖掘出具有当代意义的内容。 近年来云南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挖掘和研究地方文化便 是实现此目的的基础性工作。徐霞客作为3 0 0 年前的一名旅行家、地理探险家,走 遍了大半个云南,游记中“滇游记”占了整个游记的五分之二,而且因其内容的 真实可信,成为研究明代云南必不可少的史料。1 9 9 4 年云南率先成立了“云南徐霞 客研究会”,先后在昆明、曲靖、保山、大理、丽江等地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取得了 丰硕成果。笔者有幸参加了2 0 0 4 年在丽江举办的“徐霞客与丽江”的学术研讨会。 与会代表的发言,深受启发,笔者在提交的会议论文基础上写成了此篇毕业论文。 关于“丽江地方文化”的界定: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时代都有与之相应的 文化,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它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文 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本文所说的丽江地方文化,是以游记中所涉及的地方 文化为主要内容,而同时期的丽江其它地方文化不列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一“徐学”概述 ( 一) 徐霞客及其远游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为好友陈继儒所取) ,明朝南直隶江阴县 南肠岐( 今江苏省江阴县马镇南肠岐村) 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史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他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公元1 5 8 7 年1 月5 日)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 1 6 4 1 年3 月8 日) 逝世,享年5 5 岁。 万历二十年( 1 5 9 2 年) 徐霞客入私塾,开始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陈函辉云:“童 是出就师塾,矢口即成诵,搦( n u o ) 管成章,而膝下孺慕依依,其天性也。”o 万历 二十九年( 1 6 0 1 年) 1 6 岁的徐霞客表现出对山水的奇情异趣,“特好奇书,侈博览 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 栩栩动。特恐违两尊人意,俯就锚椠( q i a n ) ,应括贴藻芹之业,雅非其所好。 人或怪其诞,夷然不屑。益搜古人逸事,与丹台石室之藏,靡不旁览。”“1 奉父母之 命,他参加了童试,未中。从此他放弃科举考试,开始“肆志玄览,尽发先世减书, 并鬻未见书,缣缃充栋,叩如探囊,”。万历三十二年( 1 6 0 4 年) 其父徐有勉病敌, 兄弟分家,田产均分,他和母亲王孺人相依为命。知子不如母,王氏察觉到儿子之 志,便鼓励他说:“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并为儿子制作了远游帽,“以壮其行色”。 万历三十五年( 1 6 0 7 年) 2 2 岁的他与许氏成婚,同时开始了长达3 0 余年的出游。 万历三十七年( 1 7 0 9 年) 徐霞客向北旅行,行贯齐、鲁、燕、冀,登上泰山, 拜见孔林,谒孟母三迁地。万历四十一年( 1 6 1 3 年) 2 8 岁的他游历了浙江洛迦山( 今 普陀山) 、天台山、雁荡山,金陵,扬州等地;由浙江进入福建,又返回浙江后进入 江西。万历四十七年( 1 6 1 9 年) 徐霞客由于次子( 罗氏) 和三子“( 周氏) 出生, 家居不远游。泰昌元年( 1 6 2 0 年) 他游福建,母亲病重,便修了建晴山堂,取“晴 转南山”之意:天启元年( 1 6 2 1 年) 至二年,居家不出。天启三年( 1 6 2 3 年) 他游 嵩山、太华山和太和山;四年徐霞客母亲为鼓励和支持儿子,一起游了旬曲、荆溪 “又为“宏祖”,其原因是清代乾隆皇帝名弘历,为避讳,故在清代把“弘”改为。宏”。 ”朱惠荣著:徐霞客与 中华书局2 0 0 3 年1 月第1 版,第1 1 1 1 1 4 页。 “( 明) 徐弘祖著,朱惠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校注( 下) ,云南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第1 版,第1 2 8 6 页。 同( 3 ) 第1 2 8 6 1 2 8 7 页。 “同( 3 ) ,第1 2 8 4 页。 “1 即李寄由于徐霞客妻妾罗氏与周氏矛盾斗争中,有身孕的周氏被赶出家门,男嫁李氏在李家生下车寄, 字介立,号昆仑山樵,为徐霞客四于中最有学识。1 6 8 4 年他将镣霞客e l 记编次成帙,成为“诸本之祖”的徐 霞客游记李介立奉。 2 ( 今江苏金坛市) 。天启五年徐霞客进入不惑之年,踌躇满志,然母亲去世,终寿 8 l 岁,届家三载守孝。守孝结束后,他于崇祯元年( 1 6 2 8 年) 游历了福建、广东两 省,走访了一些亲朋好友。崇祯二年至六年徐霞客再度北上至京师,游天台、雁荡 山,五台山、恒山,南下至漳卅| 0 为实现早已向往的西南之游,祟祯七年( 1 6 3 4 年) 至八年徐霞客居家准备,几乎没有出游。 崇祯九年( 1 6 3 6 年) 九月十九日,他带着仆人顾行,与江阴迎福寺的静闻和尚 一道,从家乡出发,沿途走访了许多友人,如王忠纫、王孝先、陈函辉、陈继儒( 眉 公) 等等。从江苏到浙江,至江西吉安李田家过年。崇祯十年( 1 6 3 7 年) 他们从江 西出发,经过湖南,到广西的南宁。在湖南衡阳的新塘站他们遭遇强盗,不仅游资 掠尽,还把身上的衣服都抢走,无奈之下,只好返回衡阳求助。九月静闻病重徐 霞客深知静闻有“生不能到鸡足山,死也要魂归鸡足山”的志向。二十四日静闻圆寂 于崇善寺,徐霞客为之哀悼和完成遗愿,终夜不寐。崇祯十一年徐霞客带着顾行从 广西出发,五月十日踏入云南边境。年末他们登上鸡足山,并在那里度过愉快的春 节。崇祯十二年元月游历滇西北,四月游滇西南。八月因足不良行,徐霞客返回鸡 足山。九月他“头面四肢俱发疹块”,行动开始不便,此时顾行窃走游资。徐霞客在 鸡足山上撰写了第一部鸡足山志。第二年丽江木氏土司派人用竹轿把他抬回家乡, 六月至家,于崇祯十四年( 1 6 4 1 年) 正月逝世。 徐霞客缘何要放弃科考,一生游历于奇山大川呢? 万历年间是明代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时期,徐霞客便出生在此时。崇祯年间 是明代腐败衰落的时期,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思想禁锢,政治黑暗,人民遭殃, 农民起义不断,辽阳战事未平。然而在东南沿海地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 资本主义的萌芽,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的进步,在思想上产生一股经世致用 的新思想。就生长于这地区的徐霞客。博学多才但不入仕途,从事于“问奇山大川”, 终成为一名有识有志的务实学者。 徐霞客放弃科举考试,从事于游历山川。这与他的家世有着密切的关系。徐世 家族在江南享有“富而能文”之誉。在当时,科考登仕、光祖报国被认为是正途。 祖上也有人中举解元的。但科举考试到明后期己走进八股取士的死胡同。徐霞客祖 上竟连发生几代屡试不第、甚至招来大狱的悲剧,对徐氏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一世徐泰,颇有文才,明景泰七年( 1 4 5 6 年) 考中顺天府乡试第一,但迁怒 了主考宫,被诬陷是贿赂而得,幸好景泰帝亲自过问,才保住了解元。在会试中又 被卷入拆卷作弊风波取消进士资格。这是徐霞客祖上科举考试悲剧的发端。十二 代徐元献,天资聪颖,乡试第三名,但在会试中落第,回来后发奋苦读,却英年早 逝。十三代徐经自幼酷爱读书,沉默寡言,弘治八年( 1 4 9 5 年) 考中应天乡试举人。 弘治十二年( 1 4 9 9 年) 与解元唐寅同舟北上会试,会试刚完,便有“江阴富人徐经 贿金预得试题”的谣传,此后发展成弘治十二年会试舞弊案,最后“削去仕籍,废 锢终身”。在这个阴影下,徐氏家族走向衰落。一系列的科场悲剧,一方面打击和动 摇了许氏家族的地位,使徐氏家业代代萎缩;另一方面也唤醒了徐氏后人,尤其 是徐霞客,抛弃封建功名,走上了艰苦的科学考察之路,并做出了卓著的成就。 徐氏家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不仅乐于读书,也善于藏书,素有筑室藏书之 风。徐氏对后代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徐颐、徐洽等辞官隐居就是为亲自督课子孙。 不仅与社会名流交往甚广,还著书立说,徐霞客之前就有徐元献的达意稿,徐经 的贲感集,徐洽的云岐小稿,徐衍芳的柴石遗稿等等。这些深厚的文化 底蕴为徐霞客游记的创作和流世奠定了基础。难怪钱谦益高度评价为“古今游 记之最”。“ ( 二) 徐霞客游记的闯世 徐霞客问奇山大川,足遍神州大地。他逐日记事,3 3 年间写成了6 0 余万字的 笔记”。由于文字优美,内容丰富,又亲身经历,价值极高,因而借阅、传抄者络 绎不绝。徐霞客生前未及将游历3 3 年的笔记整理成书,回到家乡后托付给季梦良( 字 会明) 整理。由于部分游、庀被他人借走,季氏虽“遍搜遗帙”,仍有残缺。清兵入关, 游记遭兵燹,季氏虽屡次整理仍未能收集齐全。传抄者甚广,或佚失,或残 缺,或改撰,难以求其全。徐霞客三子李寄也进行整理成册,流传于世,成为游 记的祖本。至乾隆四十一年( 1 7 7 6 年) 徐霞客族孙徐镇汇总各种抄本,考其缺失, 订其异同,调整篇目,第一次将游记印刷出版。此书为游记的保存和统一 版本奠定了基石,成为以后众版本之源,为传扬此书作出重大贡献,对后世影响深 远。嘉庆十三年( 1 8 0 8 年) 同邑人水心斋叶廷甲( 字保堂) 在乾隆版本的基础上, 增辑补编,将徐霞客生前与朋友往来的诗、题赠等附上,再次刊印出版。成丰二年 “( 明) ,馀弘祖著,朱虑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校注( 下) ,云南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第1 版,第1 2 9 5 页。 。郏祖安、蒋明宏认为,徐霞客游记应该有8 0 余万字。只冈部分散失,现仅存6 0 余万字。笔者认脚此看法 郑祖安,蒋明宏主编:椽霞客与山水文化,七海文化出版社1 9 9 4 年出版,第4 7 9 页。 4 ( 1 8 5 2 年) 的印本首次出现了桧霞客像,此像由吴管英自京师摹回,为至今所见最 早的徐霞客像。此后版本不绝,如光绪七年( 1 8 8 1 年) 的度影山房刻本,光绪三十 四年( 1 9 0 8 年) 的集成图书公司排印本,民国时的莫厘樵子铅印本,丁文江标点铅 印本,叶山房石刻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等等“,先后有1 4 种版本留传 于世。 新中国成立至2 0 世纪7 0 年代末,几乎没有出版过影响较大的游记版本。 随着7 0 年代谭其骧院士慷慨地献出其收藏的徐建极抄本,加之北京图书馆找到的季 会明抄本,对游记的进一步整理和出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材料,也为徐霞客及 其游记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基础。1 9 8 0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邀请褚绍唐、吴应寿重 新校注游记,增加了新发现的书札、诗文等出版。1 9 9 3 年再版时又添列徐霞 客先生年谱及其诗文,采用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比例适当,效果 精良,实不可多得。云南大学朱惠荣以徐镇刻本和季会明抄本为基础进行整理、 校注,历时九年,1 9 8 5 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徐霞客游记校注( 上、下) 。书 中插有1 3 幅徐霞客旅游线路图,附编有徐霞客书札、诗文及其他一些史料,全书字 数达到6 3 万,堪称目前最好的徐霞客游记版本之一。这两种版本的问世,是徐 学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见证,为“徐学”普及和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 徐学版本的研究不仅局限于中国大陆,海外也有入进行编译出版。1 9 7 4 年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了由美国密西根大学李祁编译的游记英文版本。法国科学院亚洲 学专家雅克达翻译了部分游记,以法文出版。最近韩国学者裴永信也正选泽游 记,准备在韩国出版。 工具书是学习和研究古籍图书不可缺少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徐霞客 研究的工具书性质的作品陆续问世。1 9 2 8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丁文江著的徐霞客 先生年谱一书,为最早研究徐霞客的工具书。1 9 8 4 年1 月周庚鑫在贵州文史丛 刊发表了徐霞客戌寅季的游历路线一文。1 9 9 1 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褚绍 唐主编的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1 9 9 3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冯菊年、萧 琪编的徐霞客游记人名地名索引。2 0 0 4 年吕锡生等人编撰的 徐霞客游记) 古 今研究集成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汇辑了大量流散的单篇独著,并经专家 梳理筛选,使之成为徐学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大成,这“既是一项对古今研究成果的 ”( 明) 徐弘祖著,朱惠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拉注( 上) ,云南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第l 版,第2 0 页。 f 2 徐建誊、丁洪建等:1 2 0 世纪徐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学术月刊2 0 0 2 年第8 期。第4 5 页。 5 总结性工程,也是一项为后继研究奠基的开创性工程。”m ( 三) “徐学”的形成及其成果 徐霞客在世时,就有人对他和游记进行了研究,至今已3 6 0 余年了,而现代 意义上的研究是从2 0 世纪开始的。通过近百年的研究,它逐渐形成一门涉及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问徐学”。堪与和红学( 研究曹雪芹及其红楼 梦) 相提并论。徐学从传统的研究走向近现代科学的研究,从地理学入手到综合性学 科研究:从一家之言至百家争鸣;从一国独享至中西合璧;从纪念活动到专业学术研 讨;从纯学术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出现了全面开花结果的好形势。 2 0 世纪初至7 0 年代,对徐霞客研究基本上是个人单独研究。8 0 年代以来由于各 地徐霞客研究会的成立和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这一领域内研究深入开展,并进而形成 了“徐学”。 1 9 9 3 年7 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它是徐学研究发展的里程碑。“1 1 9 9 4 年1 1 月在昆明召开了规模宏大的“9 4 中国云南徐霞客旅游文化活动暨学术 讨论会”,会上宣布成立云南徐霞客研究会,这是第一个省级徐学研究团体,次年又 成立了浙江徐霞客研究会:1 9 9 6 年徐霞客故乡江苏也成立了江苏徐霞客研究会。 2 0 0 0 年9 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美国徐霞客研究会,这是在中国境外成立的第一个 徐霞客研究会。至今,全国已有各级徐霞客研究会1 0 余个,个多层次的徐霞客研 究组织网开始形成。徐学研究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是徐学研究不断深入和发 展的表现,也为徐学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问。 徐学研究成果丰硕,论著颇多。从研究成果的数量上看,冯岁平所著的徐霞 客游记通论所附的9 0 年来徐学研究目录索引中统计,至1 9 9 4 年共有5 3 6 篇: 云南大学陈庆江统计,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成立3 年来发表文章2 2 0 篇等等。因此,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成立以来,至少发表论文5 0 0 余篇;徐霞客研究方面的文章至今 ”吴新雎: 古今研究集成( 序)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 0 0 2 年1 2 月第4 期,第l 页。 ( 2 陈桥驿:关f “徐学”的兴起与当前研究,徐霞客与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出版,第3 页。 ”1 9 8 3 年陈桥驿在纪念徐霞客诞辰4 0 0 周年筹备委员会上首次提出“徐学”专业名词;1 9 8 7 年在4 0 0 周年纪念 大会上,“除学”概念得到与会代表共识,这是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达到新阶段的标志。 ( 明) 徐弘祖著,朱惠荣校注:徐鹱客游记校注【上) 云南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第1 版,第6 页。 已超过1 0 0 0 篇,出版著作、资料和游记现存的各种版本超过了1 0 0 种( 包括内 部资料) 。“除_ 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外,还出现了专门的刊物和栏目。无锡教育学 院成立了徐霞客研究宣,春城晚报副刊开辟了“徐霞客与云南”专栏,中国徐霞 客研究会与江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徐霞客研究,现已不定期出版至第1l 辑。 此交集专门刊登著名专家、学者的佳作,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徐学研究的学术园地, 为交流和发布徐学研究成果提供平台。 从研究成果的内容上看,游记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都 得到了拓展和深化。正如朱惠荣在徐霞客游记校注前言中所说;“徐霞客游记 是导游手册,是地学百科全书,是历史实录,是文学名著。”近年来,对徐霞客 及其游记的研究迅速扩展,涵盖了地理、地质、水文、气候、动物、植物等地 学的各个分支,并扩展到历史、文物、方志、旅游、文学、美学、宗教、民族、经 济等学科,一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徐学”逐步形成。 从研究成果的空间看,分区研究勃然兴起。任美锷先生指出:徐霞客“丌辟了有 系统的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大而言之研究水系、流域和各种地貌区:小 而言之,解剖省、府、州、县,徐霞客都坚持系统观察、系统研究和系统描述的科 学方法。当地的群众长期耳濡目染,对当地的历史掌故和地理状况了解最细最多, 地方文献收藏最全面,开展地方史和区域地理研究最有条件。广西、云南、浙江、 福建等几次学术讨论会都主要是进行分区研究,推动了游记研究的深入。徐霞 客与江苏、徐霞客在浙江、1 9 9 6 年中国武夷山徐霞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9 4 中国云南徐霞客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等,分别反映了对徐霞客在江苏、浙江、 福建、云南旅游考察研究的成果。对游记的分区研究已深入到地、市、县级, 以明代的政区或当今的政区为单元,进一步发挥了各地对地方史地研究的优势。盘 县编过两本论文集,即9 8 中国贵州盘县特区徐霞客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和 9 8 中国贵州盘县特区徐霞客旅游文化活动暨学术研讨会专辑,其中不少成果己超 出盘县范圈,扩大到徐霞客与贵州的关系上。浙江台州出版了9 8 台州天台山徐 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文集。云南保山编印了首届“徐霞客与保山”学术研讨会论 朱惠荣著:绦霞客与 ,中毕书局2 0 0 3 年1 月第1 版,第8 页。 “( 明) 徐弘祖著,来巷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控注( 上) ,云南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第l 版。前言。 文集,“丽江市编印了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等等。 从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上看,徐霞客研究与地方旅游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徐霞 客游览了很多“干百年莫之一睹”的穷乡僻壤,记载了很多人迹罕至的胜景,有些 至今还没有得到开发,但为今后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重要线索。近年来,各地都在 争打“游圣”徐霞客的品牌,徐霞客畅游过的浙江雁荡山、兰溪六洞山、福建武夷山、 贵州黄果树瀑布、盘县碧云洞、大理蝴蝶泉、剑川金华山、曲靖寥廓山等。浙江是 旅游大省,风景名胜众多,这几年陆续在天台山、雁荡山、金华、江郎山、宁海县、 普陀山等地,通过有关徐霞客的纪念活动和学术讨论会,把著名风景区展示出来, 收到良好的效果。徐霞客长途跋涉,冒着雨雪风霜甚至生命危险,吃尽苦头,百折不 挠,勇往直前,来到西南边疆广西、贵州、云南进行考察研究,尤为可贵。 从研究成果的精神文明建设上看,徐霞客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强烈的爱 国主义者。他不仅留给我们游记,也留给我们徐霞客精神。国家主席李先念在纪 念徐霞客诞辰4 0 0 周年大会上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概括了徐霞 客精神的主要内容。徐霞客精神是中国人民优良品质和传统美德的结晶,已经超出 学科的范围和行业的界线,应当成为激励和教育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动 教材。近年在这方面发表了大量文章。1 9 8 7 年云南昆明在西山升庵祠建立了徐霞客 纪念馆,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云南省和昆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十分重视用徐霞客精神教育青少年,1 9 9 6 年5 月在雁荡山举行的 学术会议,就继承和发扬徐霞客精神,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交流经验:2 0 0 0 年5 月在北京又专门召开了“弘扬徐霞客精神,关怀青少年健康成 长研讨会”。”因此,研究和宣传徐霞客精神也是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研究成果的普及范围上看,在大中学语文教材、古文读本、游记选本、散文 选本中,游记成为必选的对象,青少年很容易找到游记的选文。云南民族大 学文明元在本科班开设“徐霞客游记研究”课,系统讲授徐霞客及其游记, 深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的一种,朱惠荣等几位学者完 成徐霞客游记全译,1 9 9 7 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把游记全部译成 现代文,并保留原文,文白对照。昆明市编写了专供中小学使用的千古奇人徐霞 客的故事。江阴作家编绘了反映徐霞客生平、图文并茂的绘画本千古奇人徐 “1 束惠荣著:徐霞窖与 中华书局2 0 0 3 年1 月第l 版,第l l 页 “:同( i ) ,第1 4 页。 霞客。当然,对群众影响最大的还是电影、电视。先后播映了上海电视台的徐霞 客和他的游记( 1 9 8 7 年) 、贵州电视台的徐霞客在贵州( i 9 9 1 年) 、中央电视台 的山魂水魄( 上下集,从1 9 9 1 年1 1 月到1 9 9 2 年1 0 月) 等。“ 从以上几个角度概括了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状况,徐学研究正受到各方面 的重视,它的发展方兴未艾。但徐学研究发展的时间太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陈 桥驿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扩大视野是发展徐学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的必 要途径。”“一切有赖于当前的徐学研究者在思想境界和工作方法上的拓宽、深入、 追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徐学这种专门的 学问,更将羽毛丰满,在国内外学术界凌空翱翔。”。 二徐霞客丽江之行 ( ) 徐霞客丽江之行 1 徐霞客丽江之行的缘起 由于受“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徐霞客2 2 岁开始出游考察, 但出游不远,主要在家乡附近的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地。父母都过世后,他 “慨然日:昔人以母在,此身未可许入也。今不可许之山水乎? 遂再拜辞两尊人 墓下,不计程,亦不记年,放泊岩栖,游行无碍”,开始远游西南地区。 徐霞客为什么要远游西南昵? 徐霞客是“自然之子”,哪里有名山大川,哪里便是他探寻的地方。他早年游历 了北罕北京,南至福建,西至陕西西安。而西南地区是中国地形极为复杂,地貌形 态极其丰富的地方。因而西南是他早已向往之地。 与此同时,徐霞客还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研读有关舆地记载的文献。他随身携 带着同朝人李贤等撰的大明一统志,这是一部明代官修的地理总志。此书绝大部 分承袭前人之说,很少有实地考察的记载,故“所引资料错讹较多”。o 徐霞客对其 中许多记载提出疑问,尤其对“长江之源为岷江”甚为质疑。因此一方面他以此书 为游历山川的指南,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辨证该书记载之正误。 1 7 世纪3 0 年代,明朝己日薄西山,皇帝不理朝政,宦官专横跋扈,无恶不作, “朱惠荣箸:徐霞客与 徐霞客游记) 中华书局2 0 0 3 年1 月第1 版,第1 5 页。 “朱惠荣:徐学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徐霞客研究第1 0 辑学苑出版社2 0 0 3 年8 月第4 9 页。 明史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历史人词典明史卷,上海辞书水版社1 9 9 5 年1 2 月第l 版,第2 6 厦。 9 加之天灾,引发了农民起义。自天启以来,各地小股农民起义军不断汇合。从河北、 陕西到湖广、四川,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而“偏隅一方”的云南相对安宁,这也是 他要到西南考察的又一重要原因。 徐霞客虽厌倦于科举考试,但对江南名士十分尊崇,并常与名流交往。如松江 华亭( 今上海市郊) 人陈继儒( 眉公) 、福建漳浦人黄道周、浙江临海人陈函辉、董 其晶等。母亲过世后,徐霞窖准备远游,陈继儒得知后曾与他促膝长谈。陈在答 徐霞客一文中,对徐霞客出游的敬佩之词溢于言表,陈说:“丽江木公书遵命附往, 并有诗扇一柄,集叙一通,以此征信。此公好贤若渴,而徐先生又非有求于平原 君者,度必把臂恨晚,如函盖水乳之合矣! ”木增曾数次邀请陈继儒到丽江去,而 陈因事缠身,无法赴演,故请徐霞客前往,并将木增的诗集集叙和诗扇,交给 徐霞客以为证物。这样一来,徐霞客前往云南丽江就很有必要了,一是受友人之托, 二是“好贤若渴”的木增在恭候。这是徐霞客远游西南特别是丽江的直接原因。 陈继儒之所以要竭力举荐徐霞客给木增,因为木氏土司对“中原文化”的仰慕。 而徐霞客当时已是名重江南的文贤了。 木氏土司自元朝以来,逐渐统一了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各部,经济、文化逐渐发 展起来,到明中期,成为较富裕的土司。木氏土司与其他土司在价值取向上有所不 同,木公所作的建木氏勋祠记云:“念祖宗之艰,述我所为善,内不可耽于酒色, 外不可荒于犬马”。也就是说,木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安全生产风险
- 股权激励居间合同范例
-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途径
- 商铺转让居间协议样本
- 跨行业携手!房地产行业协会与科技企业签订创新合同合作
- 2024珠海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航空管理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互联网技术服务框架合同
- 2025年4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2
- 2024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教材
- 2025年中国稀土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 康复科等级医院评审汇报材料
-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样题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详细解读课件
- 汞中毒课件教学课件
- 《河南省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