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 B. 正相关 C. 成反比 D. 负相关2.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A. 太阳活动强弱能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B.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答案】1. B 2.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从图中年轮宽度和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曲线来看,两条曲线的变化呈现出一致性,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选项B正确。.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3. 当阳光如所示射入窗户时A. 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 北京正值昼长夜短C. 北极圈出现极昼 D.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4. 当阳光如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A. 150E B. 160E C. 105E D. 90E【答案】3. D 4. A【解析】试题分析:3. 根据图示信息,分别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如所示即是指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选D。4. 当阳光如所示射人窗户时,即冬至日12点时,北京时间为10点,与该地相差2小时,据此可以推知当地为150E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7年1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下图为戴维斯教授通过微信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完成下面小题。5. 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微信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A. 13日05:OO B. 13日21:00 C. 14日04:00 D. 14日12:006. 伦敦和长沙两地相比A. 角速度线速度都相同 B. 角速度相阅,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小于伦敦 D.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7. 戴维斯教授讲学结束后,计划去北极地区观察极光现象,极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太阳辐射 D. 太阳活动【答案】5. D 6. B 7. 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5. 图片显示飞机起飞时间为伦敦时间13日13:00,中途飞行15小时,因此飞机抵达时的伦敦时间为14日4:00。 北京时间比伦敦时间早8小时,因此北京时间为14日12:00,D正确。【点睛】注意时间的换算。6. 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长沙纬度低于伦敦,因此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B正确。7.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属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故D正确。北京时间2009年9月2日1 5时55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此次强震的震中在西爪哇省打横地区两南方142千米处的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核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壳9. 地震发生时,爪哇岛的居民的感觉是A. 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 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答案】8. B 9.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地震波,学生要熟悉地壳的结构和内部圈层,了解地震波的传播情况。8. 震源深度60千米,超出了地壳的厚度,所以说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上地幔,选择B。9. 纵波速度快先到地面,横波速度慢后到地面,地震发生时,爪哇岛的居民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选择D。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060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周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10.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 圈层 B. 圈层 C. 圈层 D. 圈层11. 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12.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 B. 圈层最可能为液态C. 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 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答案】10. B 11. C 12.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圈层结构,属于知识识记内容,难度较小。10.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圈层,也就是上地幔顶部软流层。11. 五大连池景观图中出现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C选项正确。据中新网报道:2017年11月7日,南昌市空气质量恶化,污染指数持续超过200,达到重度污染,浓浓的雾霾笼罩在城市上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3. 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A. 城市周边部分地区秸秆及垃圾焚烧 B. 城市汽车拥有量大C. 多大风天气 D. 多晴朗干燥天气14. 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面辐射增强 B.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C. 大气对流旺盛 D. 大气削弱作用减弱【答案】13. C 14.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污染:雾霾的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13. 从11月7日开始,南昌市空气质量恶化,污染指数持续超过200,达到重度污染,浓浓的雾霾笼罩在城市上空。城市周边秸秆及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风尘颗粒,城市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都会加剧雾霾的形成,多晴朗的天气降水少,风力弱,都会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沉降和扩散,使得雾霾严重。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14. 雾霾笼罩时,会削弱太阳辐射,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A D错误;但云层增厚会增加大气逆辐射,B正确;雾霾笼罩时大气运动弱,对流弱,C错误。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武汉的李华发现,家里朝南的阳台在立春这夭的正午不再被南楼遮挡,开始能照射到阳光,那么她家的阳台在正午不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约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16. 二十四节气在公转轨道上都间隔15,但间隔时间不一定相同,下面节气间隔时间最大的是A. 小寒 B. 冬至 C. 白露 D. 小暑17. 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说法错误的是A. 容易出现在长江流域和江淮地区B. 北方残余的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相遇形成的锋面雨C. 清明时期,因暖湿气流还没有达到强盛期,多以连续性降水为主D. 形成和大西洋副热带商气压向北移动有关,此时其位置到达最北【答案】15. C 16. D 17.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生要熟悉二十四节气和我国雨的移动规律。15. 武汉朝南的阳台在立春这夭的正午不再被南楼遮挡,开始能照射到阳光,那么阳台在立冬之前正午也不能被南楼遮挡,正午不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从立冬到立春,约3个月,选择C。16. 小暑在7月初,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故间隔时间长。17.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形成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北进西伸有关,但其位置还没有到达最北,7、8月才达到最北,其他几个选项都正确,选择D。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8. 若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bcdaB. 气压:acbd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19. 若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 增温、增湿 D. 减温、减湿20. 若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则为A. 白天的海风 B. 夜晚的海风 C. 白天的陆风 D. 夜晚的陆风【答案】18. C 19. B 20.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学生要熟悉热力环流的原理,掌握热力环流中气温、气压和风向。18. 热力环流中,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温越低,故ab的气温高于cd,A项错误;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气流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故判断四地的气压高低为:abcd,B项错误;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C项正确;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D项错。19. 若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绿地植物蒸腾能够增加水分,植物有吸烟滞尘作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净化、增湿,选择 B。20. 若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则为夜晚的陆风,选择D。阅读淮北天气资料,回答下面小题。21. 2016年12月25日淮北日温差小的原因是( )A. 大气逆辐射弱 B. 地面辐射强 C. 太阳辐射强 D. 大气逆辐射强22. 淮北这几天受什么天气系统控制(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23. 此天气系统易造成( )A. 我国南方春季阴雨连绵的天气 B.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24.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B. 亚洲(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东亚吹东南风D. 南亚吹西南风【答案】21. D 22. C 23. D 24. A【解析】21.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日较差的因素。2016年12月25日菏泽日温差小的原因是有小雨天气,阴天,大气逆辐射强,D对,A错。地面辐射较弱,太阳辐射弱,不是日温差小的原因,B、C错。故答案选D项。22. 根据表格内容,菏泽这几天气温下降,吹北风或偏北风,有阴雨天气,应是受冷锋天气系统控制,C对。气旋、暖锋控制气温上升,A、D错。反气旋控制没有阴雨天气,B错。故答案选C项。23. 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是由暖锋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由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由热带气旋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都是由冷锋造成的,故D正确。故选D。24. 此时,北半球是冬季,亚洲(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A对,B错。冬季东亚吹西北风,南亚吹东北风,C、D错。故答案选A。点睛:冷锋、暖锋的判别方法(1)根据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势力强,冷空气就主动前进,这种锋属于冷锋,冷锋移动方向和冷气团前进方向相同。若暖气团势力强,则暖空气主动前进,冷气团被迫后退,这种锋属暖锋。暖锋移动方向和暖气团前进方向相同。(2)根据冷锋、暖锋符号判断:冷锋、暖锋符号不同。为冷锋符号,其中三角所对方向为冷锋移动方向;为暖锋符号,其中半 圆圆 弧所对方向为暖锋移动方向。(3)根据锋面坡度判断: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锋面与地面夹角大,表示锋面坡度大,一般为冷锋。锋面与地面夹角小,表示锋面坡度小,一般为暖锋。而锋面坡度大小又与冷暖气团势力强弱和锋面的移动速度有关。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运动,其上面的暖气团被强烈抬升,冷锋的锋面坡度就大。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移动,速度较慢,故锋面坡度较小。(4)根据天气变化判断: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阴天、降水、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代替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降雨等天气现象。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5)根据冷锋、暖锋的雨区范围判断: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锋线附近,雨区范围狭窄。暖锋降水集中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宽。锋前和锋后是根据冷锋、暖锋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冷锋前进方向暖气团一侧为锋前,冷气团一侧为锋后;暖锋前进方向冷气团一侧为锋前,暖气团一侧为锋后。(6)根据过境时降水特点判断: 冷锋、暖锋过境时,产生了不同的降水特点。因冷锋移动速度快,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因暖锋移动速度慢,降水强度小而历时较长,多连续性降水。(7)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暖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不同。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和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因而冷锋对我国天气影响大,而暖锋影响较小。(8)根据气温判定: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升高,冷锋过境后气温会降低。(9)根据降水判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的强降水现象是快行冷锋的表现(当然也可能是对流雨);连阴雨天气是准静止锋的最显著特征。(10)根据风向的变化判断: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若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则多为暖锋过境;反之,则多为冷锋过境;风向摇摆不定,多为准静止锋。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26. 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在侧视图里的正确表示是A. B. C. D. 【答案】25. B 26. C【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25. 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顺时针,该图极点为南极点,根据题意: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空白部分为风带,在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极点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所以图中a点所表示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项正确。26.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该图为南半球,b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所以b风带为盛行西风带,由高压指向低压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南半球向左偏,可得出b处的风向为西北风,所以C项正确。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7. 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反气旋 C. 暖锋 D. 气旋28. 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区 ( )A. 寒冷干燥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炎热多雨【答案】27. A 28.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学生要掌握天气系统的特征,能够判断出属于何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出现的时间。27. 从图中看天气系统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所以说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冷锋,选择A。28. 从图中看天气系统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所以说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冷锋多发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选择A。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29. 图示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草原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30. 下列四幅图中,能够表示该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特点的是( )A. B. C. D. 【答案】29. D 30.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结合图中的位置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熟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9. 从图中看气压带位于30纬度,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为南半球的西风带,图示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选择D。30.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半球7月为冬季,最冷月要超过0,结合图可以判断D是正确的。二、综合题(共25分)31. 阅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甲中,冷气团为字母_;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锋降水集中在_(锋前、锋后)。(2)图乙中,低压中心是_;高压中心是_(填写数字符号),若此时空气中水汽充足,三地有明显降水的是_; (3)图中地吹_风,与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原因_。(4)预报图中地的天气变化过程。【答案】(1)B 锋后(2) , , (3)西北(偏北)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4)读图可知,地位于冷锋锋面的前面,(冷锋过境前,此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析】(1)冷气团在锋面下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2)低压中心是闭合等压线,中间气压低;高压中心是闭合等压线,中间气压高,若此时空气中水汽充足,有明显降水的是气旋、冷锋后、暖锋前。 (3)先画出气压梯度力,再根据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大。(4)读图可知,地位于冷锋锋面的前面,主要回答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百年震柳梁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