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_第1页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_第2页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_第3页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_第4页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 目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学院名称 化学化工学院 指导教师 刘芝芳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71班 学 号 20074580110 学生姓名 单银焕 2010年1月16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级:2007级01班 设计人:单银焕一设计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二、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10万吨/年2、设备形式:列管式3、煤油:T入= 140,T出= 404、冷水:T入= 25,T出= 40 5、P500时,取fo=5.0*Reo-0.228 nc-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子数 NB-折流挡板数故 Fo=5*5976.92-0.228=0.6885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总阻力壳程流动阻力也比较合适。四、设计一览表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见下表。参数管 程壳 程流量/(kg/s)12.4363.5073进/出温度/25/40140/40物性定性温度/32.590密度/(kg/m3)994.85825定压比热容/(kJ(kg*K)4.1742.22粘度/(Pa*s)0.0007630.000715热导率/w/(m*K)0.6220.140普朗特数5.1211.34设备结构参数形式浮头式台数1壳体内径mm500壳程数1管径/mm252.5管心距/mm32管长/mm6000管子排列管数目/根160折流板数/块39传热面积/m267.65折流板间距/mm150管程数2材质碳钢主要计算结果管程壳程流速/(m/s)0.50.259表面传热系数/w/(m2*OC)2688.3676.08污垢阻力/(w/m2*OC)0.0003440.000172阻力/Pa5257.2610171.76热流量/kW778.62传热温差/oC37.2传热系数/w/(m2*oC)373.4裕度/%20.6五、设计结果的讨论与说明(一)设计结果的讨论换热器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换热器由其各自的优点和使用局限。本课程设计中选用浮头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相比其他换热器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优势:1. 管束可抽出,以方便清洗管、壳程;2. 介质间温差不受限制;3. 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可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4. 可用于管程易腐蚀的场合。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造价高、结构复杂等等。(二)设计结果的说明1)选择设备规格(1) 确定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途径。(2) 根据传热任务计算热负荷。(3) 确定流体在换热器两端的温度,选择管壳式换热器的形式;计算定性温度,并确定在定性温度下的流体物性。(4) 计算平均温度差,并根据温度校正系数不应小于0.8的原则,决定壳程数。(5) 依据总传热系数的经验范围,或按生产实际情况选定总传热系数值。(6) 由总传热速率方程,初步算出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 、及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等),或按系列标准选择设备规格。2)计算管程,壳程和压强降根据初定的设备规格,计算管程、壳程流体的流速和压强降,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或满足一般工艺要求.若压强降不符合要求,要调整流速,再确定管程数或折流板间距,或选择另一规格的换热器,重新计算压强降直至满足要求为止。3)算总传热系数 计算管程、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确定污垢热阻和,再计算总传热系数K。比较K的初设计值和计算值,若K/K=1.11.25,则初选的换热器合适,否则需另设K值,重复以上步骤。此次设计按以上步骤进行,通过核算已经符合要求。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恳切希望刘老师指出,以便订正。六、参考文献1 柴诚敬,张国亮等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 余国琮等化工容器及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1-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19894 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编委会热换器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6 徐中全译,尾花英郎著热交换器设计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7 潘继红等管壳式换热器的分析与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8 朱聘冠换热器原理及计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10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上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311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换热器(上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212时均等化学工程手册(第二版,上卷)北京:七、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我们学习化工设计基础的初步尝试。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了化工程序设计的初步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培养了我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此外,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们以下方面的能力1 熟悉查阅文献资料,搜索有关数据。正确选用公式。当缺乏必要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实际查定。2 在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