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沉 降降 观观 测测 方方 案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20 年年 12 月月 1 日日 目目 录录 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 2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 3 3、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 1 - 3.1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1 - 3.2 观测点要求 .- 1 - 3.3 沉降观测自始自终要遵循的“五定”原则.- 2 - 3.4 施测要求 .- 2 - 3.5 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 2 - 3.6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2 - 4 4、具体观测程序及步骤、具体观测程序及步骤 .- 2 - 4.1 建立水准控制网 .- 2 - 4.2 建立固定的观测线路 .- 3 - 4.3 沉降观测 .- 3 - 4.4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 5 - 4.5 曲线形状注意问题 .- 5 - 5 5、人员配备、人员配备.- 6 - 6 6、观测点设置方法、观测点设置方法.- 6 - 7 7、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7 - 8 8、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7 - 9 9、观测数据的移交和存档、观测数据的移交和存档.- 7 - 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2 2、工程、工程概况概况 工程名称:中海环湖花园三标 建设单位:云南中海城投房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云南省设计院 施工单位:昆明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昆明市环湖东路与福保路围城的菱形区域,我司承建的三标段总 建筑面积约 13 万平米,由 18 栋高层建筑、1 栋商业建筑及其地下室组成。基础形 式为桩筏基础,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抗 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3 3、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3.13.1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应出建筑物在不断加荷的作用 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本工程沉降 观测使用精密水准仪(DSZ3) ,水准尺采用铝合金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 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 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 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3.23.2 观测点要求观测点要求 为了能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 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构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 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 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3.33.3 沉降观测自始自终要遵循的沉降观测自始自终要遵循的“五定五定”原则原则 所谓“五定” ,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 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 致,观测线路、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 不定性。使所观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 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3.43.4 施测要求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 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 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 真仔细,做到步步的校核。 3.53.5 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等级,一般的建 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 =a-b1.0 n-表示测站数或 (h =a-b1.0 l-表示观测线路距离) (2)前后视距:30m (3)前后视距差: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3.63.6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 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4 4、具体观测程序及步骤具体观测程序及步骤 4.14.1 建立水准控制网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 水准控制点,根据本工程的测量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如下: (1)本工程由19幢单体工程组成。每栋主楼在四个角点设置4个观测点。观 测点采用18的圆钢制作。布点部位详见后附示意图。 (2)在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 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验收。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 高程。 4.24.2 建立固定的观测线路建立固定的观测线路 由场区内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 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线路。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志桩,保证各次观测 均沿统一路线。 4.34.3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 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 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 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 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 期间均安全有效。 沉降观测数据于每周一上交监理单位。 (1)、测量的内容、方法和精度要求 A、水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和测定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本控制,拟在场地外适当位置设置34个水准基准点,并准 确测定其高程。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采用DS3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 进行。工作基点用作直接测定观测点的起始点或终点,选择适当位置布置工作基点, 与基准点一起布设成水准环线,按要求进行联测。 B、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 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 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C、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 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由我方埋设好,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 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埋设于0.0以 上约0.3m的位置。沉降观测点与工作基点、基准点构成沉降监测网,按二等水准测 量的要求进行测量。 各次沉降观测是整个工作的主体,建筑物施工到各个时期的沉降变形量就在这一环 节中反映出来,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观测之前对所使用仪器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校正,观测按照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使用同一仪器和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在 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的要求进行观测,精度严格遵行规范要求。 (2)、沉降观测的周期 A、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 在建筑物一层浇注完后,埋设好沉降观测标,并进行初次观测。之后每上一层荷载 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封顶,装修阶段每个月测一次,预计共观测10次。 B、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 建筑物竣工后半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 物沉降稳定,预计共观测3次。 当建筑物出现下沉、上浮,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或裂缝发展迅速,应每日或数日 连续观测。 C、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地基变形沉降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中指出,一般工程若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 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本工程取值为 0.04mm/d。 (3)、 使用的仪器和人员组成 使用的仪器:本次沉降观测使用DS3型水准仪,测量精度达2mm/km,精确读数至 1mm,估读至0.5mm。水准尺使用5M宽面铝合金塔尺(最小刻度1MM)。 人员组成:成立沉降观测组,成员包括负责人一人,观测人员一人。 对测量水准仪进行定期检验,加强日常维护、使用和保管,有检查记录,使用仪器 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将仪器置于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经常 擦拭保养仪器。 (4)、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A、整理原始记录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 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记 录”中。 B、计算沉降量 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期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期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实测标高上次观测所得的实测标高 2)计算总沉降量: 总沉降量=本期沉降量+上次本期沉降量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期沉降量、总沉降量和观测日期等记入“沉降观测记录” 中 4.44.4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前后视观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阿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给甲方及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 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4.54.5 曲线形状注意问题曲线形状注意问题 在沉降观测的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 现象。这就分析原因,进行修正。 (1)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次渐下降。可能是首次观测精确 度过低。若回升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5mm以内,第二次与第一次调 整标高一致。 (2)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 原因: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且水准点碰动后标高低于碰前标高,观测点碰后 高于碰前标高。 处理措施:取相邻另一观测点的相同期间的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的沉降量。 (3)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原因:一般是水准点下沉所所致。 措施:确定水准点下沉值,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下沉值。 5 5、人员配备、人员配备 序号姓名学历职务施工年限 01 本科测量组长 8 02 本科测量员 5 03 本科测量员 3 6 6、观测点设置方法观测点设置方法 1)观测点设置大样图 2)在地下室结构施工时,地下室柱墙结构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地下室顶板 50 标高线位置,将预埋线盒固定在钢筋上,用 18 或 20 的圆钢,制作 90 度弯头, 将钢筋穿过预埋线盒并与竖向构件的钢筋点焊,拆模后将钢筋外露端磨平。 3)也可采用植筋法将观测点布置在相应点位。 7 7、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 (2)作业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测量人员负责沉降观测的全部过程, 并进行司镜,记录人员负责观测数据记录及资料的整理。 (3)作业环境应具备的条件;天气晴朗、通视良好、风力小于二级。 (4)为了保证沉降观测点的准确性,在沉降观测点安装完成后,沉降观测 点上安装专门的保护筒。 8 8、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1)在进行观测作业时,经常要进入交叉作业的危险区域,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耒阳市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辽宁省沈阳市一三四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周练试卷(四)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东北小学校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Spss统计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政法学院《犯罪心理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机械制图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复旦附中2025届高三补习班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戏曲与说唱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试题高考冲刺七含解析
- 医院膀胱镜科室管理制度
- 语法专题 非谓语动词重难点分类强化及练习答案 -2022届高考英语总复习
- 《种树郭橐驼传》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UV真空镀膜涂料漆膜性能参考介绍
-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销售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 各类酒店造价估算指标
- 曳引驱动电梯安装施工方案
- 2023年民兵整组存在的问题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