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便携式代步车造型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便携式代步车造型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便携式代步车造型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便携式代步车造型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便携式代步车造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设计说明书便携式代步车造型设计摘要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交通工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当下的交通环境并不是十分良好,各大城市为交通拥堵伤透了脑筋。一个安全快捷的交通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时代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丰富,这其中就有代步车。本课题是通过对代步车的设计,给人类的交通出行带来方便,丰富人们出行的选择。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本课题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代步车的市场现状;分析国内外现有代步车的设计优缺点,然后定位设计方向。根据现代人对安全快捷出行的需求和心理方面需求等展开造型、颜色设计,做出十个设计方案,再选出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确定三个初步方案进行三维模型等造型设计,选出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实物模型制作。用手绘、三维建模、渲染、材质、动画、尺寸图、模型等对最终方案进行最终展示。最终对设计结果进行总结,得出设计结论,完成整个设计过程。关键词:代步车、造型设计、便携PORTABLE WALKING VEHICLE DESIGEN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tool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he present traffic environment is not very good, however, big cities a heartbreak for traffic congestion. A safe and fast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era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port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bundant around us, including car instead of walking. This topic i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car instead of walking, to humans bring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rich people travel choice.This topic through market research, understand the market situation of walking vehicl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isting walking vehicle desig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n locate the design direction. Based on modern psychology and the demand for safe and quick travel demand model and color design, such as make ten design scheme, then choose the specific design scheme of further modification, identify three preliminary scheme for 3 d model and so on model design, pick out a best solution to physical model. Hand-drawn, 3 d modeling, rendering, size, material, animation figure, such as model final show of final plan. Finally summarizes the result of the design, design conclusion, complete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KEY WORDS:the car instead of walking, model design, portable目 录前言.1第1章 绪论.21.1、便携式代步车的设计依据.21.2、便携式代步车的设计意义.21.3、设计方法.3 第2章 代步车的市场调查.4 2.1、国内代步车的设计概况.4 2.2、国外代步车的设计概况.6 2.3、国内外代步车的调查总结.6第3章 代步车的设计定位.8第4章 代步车的设计创意与设计过程.94.1、设计构想与草图绘制.94.2、深入设计与初步设计方案的选择.124.3、最终方案的分析与确定.14第5章 模型制作与渲染.155.1、模型的制作与渲染.155.2、尺寸图与展板广告.20第6章 结论.21参考文献.22致谢.23外文资料原文.24外文资料译文.34 前 言 交通工具从古代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交通工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当下交通工具产品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无论是飞机、高铁、汽车,还是小到电动车、自行车、代步车,每一类交通工具在人类生活中都占很重要的位置,一些高档的汽车私人飞机可以说是昂贵的奢侈品。尤其是在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购买力大幅度提升,对一些交通工具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内的设计水平还比较低下,中国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做出一款符合人们需要的设计就能攫取很大的市场利润,也是对设计师最大的褒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下大城市交通环境的恶化,人们对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有了一些新的需求。为适应当代人的出行需要,代步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行业,他适合一部分城市上班族的需要,在一定的距离下,他可以快捷的将人送到目的地,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当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出行越来越被提倡,代步车也是适应大时代的需要,尽量降低交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便携代步车就是以绿色出行为目的一款产品设计,既要满足人们对出行的需要也要,也要经济环保。在城市中可以代替公交和地铁,为方便人们出行进行设计,通过产品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丰富人们的生活。第1章 绪论1.1、便携式代步车的设计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这样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城市问题,例如出行方面,交通拥挤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困扰人们的交通拥堵问题依然严重。而一辆比较便捷的代步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样的一款代步工具需要具有以下几点,作为设计的依据:节能环保。电动代步车运行过程中没有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平均运动成本是同等机动车的五分之一,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电动车采用了只能开关电源充电技术,充电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电动代步车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便于操作,在必要的时候便于人们的携带1。现在市场上买的产品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也很成熟,可以大量应用。但在设计上仍然有很大欠缺,尤其体现在便携性和可操作性上有很大改进空间。很多产品不便携带,在操作上也有一定难度。 根据不同的针对人群,要设计不同的参数特性和不同的人机设计。例如针对年轻人或上班族使用的款型,代步车车速可以控制在10到15公里以内。对于年轻人,就可以设计以独轮或两轮车为主,这样的外形会显得更加时尚,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1.2、便携式代步车的设计意义现在一些大城市的代步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许多地方,比如公园,校园,广场等一些公共场所。这些地方的特点就是地方面积大,人多,不宜开车,所以简洁的代步车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为人们的办公或者娱乐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代步车对于上班族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代步车由于车身的设计便捷性,在拥堵的道路上也能顺利地前行,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代步车的设计与发展,不仅仅是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要,而且在解决环境与能源的问题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代步车采用的是电能,没有产生对环境或空气质量有危害的物质,清洁能源的使用也是代步车将来得意推广的基础,这一点也是代步车的一大优势。所以良好的代步车设计,将使其在现在或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其应用前景也将变得更加广阔。1.3、设计方法为确保整个设计的顺利进行,本课题设计将以以下方法进行展开设计:一、通过市场调查和网上产品市场的调查,进行现有产品的调查,查阅现有书籍对设计原理和内部结构进行设计,了解代步车的市场分布和产品特点。二、缺点列举法:列举出现阶段产品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设计阶段找出改进的方法2。三、逆向思维法:在设计阶段,为了实现某一创新或者为了解决某一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的办法3。第2章 代步车的市场调查2.1、国内代步车的设计概况 一、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奥捷骑的几款产品4: 图2-1奥捷骑Q 图2-2奥捷骑T 如图2-1是奥捷骑Q系列的一款产品,采用国外先进的自平衡系统, 整车运用扩张交错的线条将轮子勾勒其中,产品拥有了独特的力量感和身份特征。最高时速18km/h,续行里程10km,净重8kg,最大载重100kg,充电时间约一小时。 如图2-2是T系列的一款产品,T系列共4款产品分别为T1、T2、T3、T4,4款产品就是在电池上有很大差别,续航里程分别为40km、35km、25km、10km,净重也相应增加,最重为13.6kg,最高时速为18km/h,最大载重120kg。相对于下面一款产品这两款产品造型上较为时尚前卫,提手设计合理,便于抓握。这三款产品在功能上较为类似,均带有防盗系统、智能语言和遥控显示。但都有共同的缺点,如a、初学者不易把握平衡,毕竟是独轮车,有些胆小的人不敢尝试 ;b、不宜存放,不用时只能将其靠在墙上或歪放在地上,不利于初始启动;c、不便携带,如遇阶梯或没电时,必须将其提在手上,我们不可能一直使用它。2、 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两款产品5: 这个品牌的名称就是乐行INMOTION,这两款产品分别为:如图2-3为INMOTION V3、图2-4为INMOTION R2,这两款产品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V3为独轮平衡车,R2为双轮平衡车,其产品参数也有较大不同。V3整车重量13.5kg,续航里程为30-35km,载重120kg,最高时速18km/h,内置BLE数据蓝牙和音频蓝牙;R2整车重量16.5kg,续航里程20km,最高时速15km/h,其中高配版R2续航里程可达30km,其电池容量相应增大,整车重量为17.5kg,充电时间也相应提高到5小时,两个都支持APP功能,APP可模拟遥控车辆,并实时对车辆进行故障检测,V3就不具备这项功能。 图2-3乐行V3 图2-4乐行R2 V3这款产品对便携性已经有了考虑,并且做了很大的改进,严格意义上它已不是独轮车,因为它也采用了两个轮子的设计,在平衡性和初始启动方面也有了改善,叫一个轮子的独轮车容易学习,更为安全。但其把手方面设计的还不够合理,这样设计我们只能手放在上面推,在平地上还好,如遇斜坡手的作用力极具增加,不利于携带。R2这款产品已经有智能功能,可用手机控制实现无人驾驶,表面上看起来这款产品功能已非常齐全,但仍然有不足之处,由于其轮子较小,看起来非常灵活,遇到路况稍有不好,就容易碰到底盘。携带不便也是其最大不足。2.2、国外代步车的设计概况 一、英凡蒂科贸有限公司SOLOWHEEL的两款产品6: 图2-5XTREME 图2-6ORBIT 国外平衡车设计起步较早,技术较为稳定,如图2-6其设计在造型上已经有很大突破,这款名为ORBIT的平衡车造型上十分美观,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其整车重量仅为4kg,最高时速可达16km/h,标准充电为一小时,快速充电30分钟即可,续航里程15km,额定负重115kg。运行功率较上一代提升了50%,达到1600w的强劲功能。能耗更低,更加省电,运行更安静。如图2-5是一款名为XTREME的产品,其轮胎外漏面积较大,最宽处长处仅为14cm,整车重量为12kg,最大载重为130kg,续航里程为25km,标准充电时间为2小时,快速充电时间为1小时,电机功率1800w,最大爬坡角度可达30度。两者皆装有蓝牙4.0,可连接手机等移动终端。2.3、国内外代步车的调查总结从一些参数上可卡看出其在技术上还是领先于国内,尤其是电机的功率,国内电机功率较好的一般为500w,最好的可达1000w-1500w,差的还有350w,最大爬坡角度一般为17度-22度,与国外的30度爬坡能力还有相当差距。其他技术方面国内外机基本同步,有些方面国内配置可能更高。但就结构造型看,国内造型设计已相当前卫,稍逊与国外同类产品,这从上面的图片就可以看出,可能国内某方面的技术还达不到,如材料技术,制约了造型的设计。从便携性上看,国外有些产品除质量较轻外,如图2-6这款产品,质量仅为4kg,其他方面和国内产品比起来并没多少优势,国内在这方面可能还要做得更好,如图2-3的这款产品,已经在便携性上有了改善,其初始启动性也比不上国内同类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融合,我想在技术上国内产品会越来越好,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国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外国品牌拼的就是设计、是服务、是品牌。我们的设计应该更贴近生活,这样才能被大众所接受,而不是高高在上。第3章 代步车设计定位本设计以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根据现代城市人的出行特征,做出一款代步车设计,代步车应该体型较为小巧,便于携带,能放进汽车后备箱,开车外出到一个旅游景点也能使用,也可以提到家或办公室。造型:造型应该简洁大方,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由于考虑其便携性,所以其造型应尽量小巧,曲面流畅优美但不能过多,过多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结构不能过于复杂,更要便于使用。颜色:考虑到本设计的使用人群大部分为上班族和青年人,配色应符合他们的需要,不能过于深沉,大部分年轻人还是注重个性的表达,颜色应以青春靓丽为主,也可以有体现产品的科技感的灰色。材质:本设计用到的材质有两类,一类是金属,像轮圈、轴等内部构件都用的是金属,外部壳体用的是塑料,因为塑料成型较为容易,可以做成的形状多样。价格:考虑到本产品使用人群是普通的上班族和年青人,购买力较为一般,所以产品价格应考虑其承受能力,不能过于昂贵。第4章 代步车的设计创意与设计过程4.1、设计构想与草图绘制 根据本产品的设计定位。本课题设计主要针对城市上班年青人群的出行需要,考虑其绿色、安全、快捷出行的特点。本产品设计方向是电动代步车,其应具备便携性的特点,主要是两轮或独轮代步车,两轮和独轮各有特点。在便携性方面,独轮车由于重量较轻,体型稍小,较两轮代步车便携性稍好,速度也稍快;在使用性方面,两代步车轮车平衡性较好,使用起来较为简单,独轮车其平衡较差,开始使用起来较难。根据现有技术两种代步车的技术都以稳定。1、 设计方案一 图4-1草图1 方案一的设计要稍微复杂一点,把手的设计也和壳体连为一体,整个车体看起来比较饱满,外部壳体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主架和小盖,还有封条,前后都有一个小灯的设计。在上半部的方形内,在主架与外盖的中间是电池的放置位置。2、 设计方案二 图4-2草图2方案二的设计灵感是源于帽冠,大半圆形的金属管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既美观还能当把手的作用,中间圆形突起的部分是电池位置此造型较为独特。3、 设计方案三、四 图4-3草图3 图4-4草图4方案三的设计也是较为复杂的,外主体的造型像一个像一个房子的屋檐,上面有一个把手的设计,方便提携。蓝色的心形结构是电池的放置位置,充电桩也放在了顶部,造型独特。方案四的设计也是较为简单,外部主体的设计像一个心形,黄色部分是电池放置位置,上有提手。4、 设计方案五、六 图4-5草图5 图4-6草图6方案五、六的设计是带有拉杆的设计,为了产品便携性,加入了拉杆的设计,同时也有提手的设计,因为拉杆在平地上可以节省很大的力气,但若遇到楼梯、台阶或要将车提起时,拉杆显然是不够用的,所以也加入了提手的设计。方案五的外形结构较为独特,后部还有一个透明凹槽的设计,是整个外形设计亮点;其外盖的设计也很特别,里面是放置电池的地方。5、 设计方案七、八 图4-7草图7 图4-8草图8方案七较为简洁时尚,是一个独轮代步车,独轮车轮子是车的主要内部结构,结构要相对复杂一点。外部壳体的设计相对简约,曲线流畅,上有一把手方便提携,前面有一个小灯的设计,可以有安全警示和照明的作用。本车轮胎的设计也较为时尚,不像普通圆形轮胎,此轮胎是U形,上印有回形纹路,有增大摩擦和审美作用。设计方案八也是一款简约设计,而且其集成度很高,两边的脚踏板是和电池是一致,中间是镂空的,其外形也较其他独轮车小巧,重量更轻。这个设计它省去了把手,因为它的中心是空的,手可以直接伸进去把它提起来。6、 设计方案九、十 图4-9草图9 图4-10草图10 方案九、十均为双轮代步车设计,也是小巧型的设计,但相对于独轮代步车其外形还是复杂很多,这两个双轮代步车区别主要在于把手方面,方案九的把手较低,骑行时是不能扶的,而方案使得扶手较高,骑行时也能扶,而且其把手也能下掉,这样放在车里可以节省空间。4.2、深入设计与初步设计方案的选择 以上十个设计方案均为初步设计构想,下面对上面的十个方案进行选择,从中选择三四个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设计。从本课题的设计定位来讲,我初步选定本设计以独轮代步车设计为主,独轮车是一种依靠电力驱动的代步车,它是一种具有自我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其内部装有一种叫做姿态传感器的装置7,这是以一种集陀螺仪及加速度计为一体的传感器装置。 我们首先弄清楚了独轮代步车运转的原理,接下来是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初步设计,根据电动独轮车的运转原理,其内部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轮胎与外轮圈、内轮圈、轴、大转子与小转子,还有就是电池与传感器,而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主要是对产品的外形与内部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在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设计时,我主要是对轮胎、大小轮圈、大小转子、轴进行外形结构设计,其相互的结合对接应在设计中体现出来,表达清楚。经查阅相关资料,我对独轮代步车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其中其内部的另外两大重要构件,传感器与电池,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在这里我只对其进行外形的设计和放置位置的设计。在对产品的外壳主架进行深入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主要是从下几个重要的功能进行设计,实用功能、美学功能、象征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在对产品的外形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其实用功能,代步车的外壳主架主要是对内部架构的保护,给人体提供支撑8。由于本课题主要考虑的是代步车的便携性,所以在设计代步车的外形是也应兼顾其携带搬运,应该带有把手或拉手。其二是美学功能方面的设计,应该从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表面加工、装饰等方面进行设计,努力是本设计符合人的感受条件,维持人类的心理健康9。本设计的外形设计可以简约但不能简单,要符合现代城市上班和年青年群的审美需要;在色彩选择方面应大胆使用,体现年青人的性格和热情奔放的特点,也可以使用一些有科技感的色彩;在材质方面,本设计主要使用的是塑料,因为其注塑成型比较容易,价格较为便宜,但其外表应有光泽,触感较好;装饰方面可以在车前部或后部设计一个小车灯,既有照明的作用也有装饰的作用。由于象征功能主要也是由造型、色彩、表面处理、材料与装饰等美学因素得以体现,所以在这就不展开讨论。在环境功能方面10,主要体现在产品与环境的关系上,继而体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本设计选择以电力作为动力的来源,可以在汽车尾气污染很严重的今天,为环境做出一分努力。综合以上设计分析,在对上面十个方案逐个考察之后,选择了以下三个方案做深入设计。它们分别是方案一、二、五。4.3、最终方案的分析与确定任何产品的设计都是为人的需要而设计的。因此,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11。如果设计师过不重视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设计就有可能迷失方向,这和工程设计就没有什么区别。本课题设计应以人为本,努力通过设计来提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甚至可以设计人类的生活方式。本课题设计是希望通过对代步车的设计,给人类提供一种更好的出行方式,在绿色出行的观念指导下,本着环保的设计理念,丰富人们的出行选择。在和我的导师孟沛老师交流后,经过几次设计修改,确定方案一为本设计的最终方案。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方案一的设计较为丰富,在外形设计上比较优美,把手的设计也和壳体连为一体,整个车体看起来比较饱满,外部壳体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主架和小盖,还有封条,前后都有一个小灯的设计。在上半部的方形内,在主架与外盖的中间是电池的放置位置。这也是对十个设计方案充分考虑过后的最终设计方案,其平面效果较好。第5章 模型的制作与渲染5.1、模型的制作与渲染 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分析之后,下面是对初步选定的三个设计方案进行三维建模。要进行三维建模,首先就是对三维建模软件的选择,由于在课堂上老师只教过我们3d max12这个三维建模软件,所以初步选择的是用3d max做为建模软件。但在对所建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我选择了犀牛13作为建模软件。犀牛是一款强大的造型软件,它广泛的应用于三维动画制作、工业制造、和机械设计等领域。我之所以选择犀牛作为三维模型制作软件。 下面是我对三个方案的模型制作。一、方案一 图5-1建模1 图5-2建模2 如图5-1是方案一的最终三维模型。建立这个三维模型是由内而外建立的,如图我首先建的是模型的内部结构和轮圈、轮胎,从图中我们可以看清模型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轴,这个轴不是转动轴而是固定心轴,起到承重的作用,当然轴上还有轴套,起到固定作用。轮内圈和轴是相对固定的,采用的是五辐内轮圈,其外缘是一个槽,和外轮圈正好相对里面放的是转子,他们之间的相对转动正好是车向前或向后行驶。轴的两侧是通过螺母与主架固定起来。如图在内外轮圈的两侧有轮盖将其固定起来,不让其左右移动,只能做相对转动。由于内部结构多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所采用的建模方法也多为旋转成型,而且其还是左右对称的,可以先建一半再将其镜像过去。其中轮胎牙的制作比较困难,必须先对单个牙体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幸得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也得到了一些制作敲门。后来我先对一排半侧的牙体进行绘制,再镜像过去得到另一半牙体,最后通过环形阵列的方法将胎牙绘制完成的。 图5-3建模3在对外部主壳体的绘制时,其中的两大部分最难绘制,一个是把手部分一个是外盖部分。因为一些中心对称物体是很好建的,首先确定其中心旋转轴,再绘制旋转的剖面曲线进行旋转成型,对于其中一些多余部分,要先绘制一根切割或分割曲线,切割或分割出多余部分。而对于那些不是中心对称的物体就比较难建了,可通过双规扫描,放样等命令进行绘制,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曲线的绘制,曲线的好坏决定了所建模型最终的结果的好坏。在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面与面的混接与倒角,还有就是多余部分的切除,比如其中把手部分中空心部分切除就比较难以绘制,由于其实左右对称的所以我才用的方法是绘制一半再镜像。以上就是制作方案一模型的大致步骤。二、方案二 图5-4建模4 图5-5建模5如图5-4是方案二设计的三维模型制作,其内部轮胎、轮圈、轴等制作和方案一大致相同,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方案二模型外壳的制作与方案一还是有少许的不同,其中最难的部分当属结合面的倒角,外壳主体部分基本上是中心对称物体,它们之间通过分割组合就能连在一起,但其中面与面的连接后倒角出现了问题,因为其需要倒角的地方很多,相互混合在一起,倒角的结合处用犀牛的倒角命令出现了错误,不能实现。所以我又采用了另外的方法,将需倒角的地方选出一条曲线,接下来采用生成圆管命令,在需要倒角的地方生成一根圆管,然后用圆管对其进行分割,当然有些地方倒角不一样大,所以生成的圆管也要有大有小。分割过后将分割出来的部分删除,圆管也一并删除,再使用曲面混接命令将倒角完成。在绘制半圆形钢管时就比较简单了,先绘制一个圆,对其多余的部分进行删除,在利用单轨扫描工具生成圆管,复制一个后隐藏起来,利用圆管对主架进行相互分割,这一步是在制作主架上的圆管孔,再将多余的圆管和主架上分离出来的小圆面删除后,将剩余的部分进行组合就可以生成圆管孔了,最后再将隐藏的圆管显示出来就完成了圆形不锈钢提手的制作。三、方案三 图5-6建模6 图5-7建模7 在对方案三进行三维模型制作时,其中内部轮体的制作和方案一、方案二都相差不大,此处不再阐述。接下来就是外部主壳体的设计,主壳体的设计难点主要集中在把手和U形罩面外盖方面。其中主体还是采用先建一半再镜像的原则进行制作,因为对称模型如果一开始就对整个模型进行制作难度较大,也很难保证模型最后的对称性,而且画面还比较复杂,不利于后期模型的建立。其中把手的绘制采用的是双轨扫描的办法,首先是绘制曲线然后进行扫描再与主架进行互相分割,删除多余部分后组合起来。在对U形罩面绘制时首先是绘制外部大的壳体,然后绘制U形曲线对其进行分割把外面的大壳体删除后留下内部的小壳体,将其组合起来。在对外盖进行绘制时,首先是对正面曲线的绘制,把外盖的曲线会出来后拉出成型,再对壳面进行分割,将电池的放置位置分割出来。最后将挤出的物体进行分割,分割出外盖。接下来就是对三个方案进行渲染,我用的渲染软件是Key Shot,渲染的模型如下图: 图5-8渲染1 图5-9渲染2 在对方案一进行渲染时,首先是材质的选择,努力使渲染出来的产品有质感,达到与现在产品相同的效果。在对内外轮圈渲染时选择的材质均是金属,且外部均做过表面处理,尽可能渲染出金属的光泽。在对轮胎进行渲染时选择的是橡胶材质。在对外壳进行渲染时,选择的是塑料材质,表面进行处理上漆后达到现在的效果。我选择的主色主要为黄色和橘红色,这类比较活泼的颜色,为了使颜色过于单调,在对电池和封条进行渲染时,选择的颜色是橘红色14。 图5-10渲染3 图5-11渲染4 方案二、三的渲染如图,所选的材质与方案一大致相当,只是在配色方案上有一些变化,其中方案三的变化最为明显,主体为白色,外盖为红色,还有就是金属的灰色,方案三的配色显得更有科技感。而方案二的配色就与方案一相似,主要以黄色为主,橘红色为辅,显得更有个性一点。 下面是两张实物模型制作时的图片。 图 5-12实物1 图 5-13实物25.2、尺寸图与展板广告尺寸图15的制作是从犀牛中导出的三视图制作的,其中三维模型的大小是根据设计的大小建立的,所以尺寸图在其中导出即可。 图5-12尺寸图 下面是展板的设计 图5-13展板1 图5-14展板2展板的设计遵循着简约的风格,使人能一目了然的看到本产品的重要细节,通过展板把设计的思想表达出来。第6章 结论 经过设计调研和设计创意之后,做出了本产品。在本次的毕业设计中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对实战技能的培养还是对同学间交流能力的培养都与很大进步,加深了我对设计的认识,是大学四年一次重要的考察与检测。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伴随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能力与耐心也随之提高,不管是前期的调研还是还是后期的的三维模型的制作,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三维模型的制作让我感触最深,里面经历的曲折也最多。从一开始选择犀牛这个软件,然后学习使用这个软件,再到后来利用这个软件做出一个个模型,每经历一次痛苦都会有一定的收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我们掌握很多知识才能完成一个设计,从产品内部原理的分析到做出内部结构,以前学习的认为没用的一些学科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在产品外形设计方面,从产品的审美需要到心理需要,加深了对本专业的理解。参考文献1 好搜./doc/6076113-6289192.html2 简召全. 工业设计方法学.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3 冯崇裕、卢蔡月娥. 创意工具. 上海. 世纪出版社. 20104 好搜./company/29550.html5 好搜./company/29553.html6 好搜./brand/35453.html7 好搜./doc/7032246-7255151.html8 张凯、周莹. 设计心理学.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09 许喜华. 工业设计概论.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0 张凯、周莹. 设计心理学.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011 丁玉兰. 人机工程学.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12 好搜./doc/5350521-5585977.html13 叶德辉、刘伟元. Rhino4.0完全实例教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14 吴士元. 色彩设计.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5 赵大兴. 工程制图.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致 谢大学即将毕业,一路走来有迷茫、有痛苦、有快乐,还有一些陪我一路走来的家人、同学、朋友,应该谢谢他们的陪伴。首先应该谢谢父母,是它们的辛勤劳动供养我上学,让我接受大学教育,接受大学文化的熏陶,用知识武装头脑。接下来要感谢的是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各位老师,尤其是本次毕业设计的导师孟沛,是他们不辞辛劳的教育,是您们的辛苦培育和默默付出才使我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无忧无虑的享受到美好的大学生活。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孟沛老师,这篇论文是在孟沛老师的的悉心指导与鼓励下完成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论是最初的确定题目,还是设计构思,亦或是方案的完善修改,孟沛老师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专业的指导。 孟沛老师教学认真,为人正直,对待事物的积极态度都将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引导着我不断的向前进。还要感谢的是工设111班的各位同学,相逢是一种缘分,大学四年有你们陪伴更是一种幸运,谢谢大家。 外文资料原文THE IMPACT OF “3R”PRINCIPIESTO INDUSTRIL DESIGNABSTRACTIn the industrial design of modern lif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human cre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accelerates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ergy resources. In addition, it has been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balance, the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this form, in the 1990 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after accepted by many people. Circular economy and its key - 3 r in this case was born, as in a variety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important principles in the field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3 r principle, to analyze its influence and guidance in the industrial design.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tries to discuss the concept of design, this is 3 r principle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design, finally elaborated the circulation economy in the 4 r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design.Keywords: 3 r principle; Industrial design; Circular economy; Redesign.1 IntroductionIndustrial design as a cross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and art, it is to mainta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re closely linked. It can be briefly summarized as: first, it serves the industrial mass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of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improve its value and its value. Second, leading the fashion,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consumption, encourage consumers to use the product at the same time, also bring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Third, forcing the product link technology and the market, in order to enhance it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inally, it is important, it can bring innovation to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industrial design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a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design creating superior modern lifestyl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sped up the resourc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More importantly, it has been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earth, and bring a series of serious harm human surviv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excessiv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utilitarianism and excessive pursuit of interests, in the production, use, processing engineering didnt join the planned abolition of the system of commodity, led to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t can be said that people live in undue excessive consumption patterns, industrial design as the objective to encourage people to discretionary medium, which with the industrial design was to create scientific and healthy way of life is completely opposite. Faced with the threat of human surviv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people started to question and profound reflection of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mode of circular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principle of 3 r (that is, the reduction, reuse, recycle), in this context, the 3 r principle of implementation an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f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are inseparab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guiding role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each aspect, and tri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